铁骨(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1395

  何京激动地问道:“真干?”
  “笑话!不干我说这些干嘛?浪费口水吗?哪怕你和老庄不干,我自己也会干的,最多寻找人才辛苦一点,现在有你们两个知根知底的好朋友,又都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去费那神干嘛?你们俩现在就给我个话,答不答应我的聘请?答应的话明天上午就签订合约。放心吧,薪水少不了你们的,我听说现在著名的文学家周树人每月薪水也只有三百元,我给你们俩的月薪暂定为六百……别推辞,在我心里,你们远不止这个价!”安毅豪气干云地说道。
  何京和老庄满怀激动地相视一眼,全都转向安毅,重重地点了点头。
  安毅畅声大笑,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站起来给何京和老庄斟酒,何京和老庄连忙站起,端起杯和安毅齐齐一碰,一干而尽,放下酒杯齐声大笑踌躇满志。
  周崇安率先鼓掌祝贺,脸上满是诚恳的笑容,心里却情怀暗涌,百感交集,这个拥有法国巴黎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和金融硕士学位的俊杰,对于安毅的果敢豪迈和精明计策大为感慨,想到自己数年来的记者生涯和苦苦难觅的人生舞台,周崇安顿时倍感失落,眼看好朋友何京因祸得福,很快便能独当一面施展抱负和才华,自己却已远远落在后面,周崇安心里极不是滋味。
  安毅坐下转向周崇安,给周崇安斟酒的同时,提出了请求:“周兄,小弟有件事还得请周兄帮忙。”
  “请说吧,我们是自家兄弟,这么客气干什么?”周崇安微微点头,脸上挂着矜持的笑容。
  安毅放下酒瓶:“是这样的,由于小弟名下的工厂慢慢多了起来,规模也逐渐扩大,目前的管理人员已经忙不过来,也无法很好地胜任新型工商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发展需要,因此小弟决定聘请一批专业的管理人才前来任职,其中包括替我主管全局的一个副总经理、若干名会计师、七名相关专业的技术厂长和三名精通商业的百货公司经理。由于南昌地区人才有限,选择面太窄,所以小弟想在周兄工作的《申报》上刊登一则人才招聘启事,内容有了,要求是头版下方四分之一版面,连续刊登一个月,费用可以预付,行吗?”
  众记者听到如此大手笔不由一阵惊呼,周崇安也大吃一惊:“这可是从未有过的先例啊!明天我就给社长去电报,只要价钱合适,估计能满足你的要求,可是从未有人这么做过,如此规模和时间长度,也太骇人了吧?”
  安毅满脸都是精明和自信:“我就是要达到这个骇人的目的,最好能让全国各界都知道正在蓬勃发展的老南昌工业基地,知道有个资产高达三千多万而且仍在不断壮大的、涉及五金机械、农机设备、纺织服装、粮油食品、交通运输以及军需辅助品制造的企业集团,这个集团的名字叫做‘江南企业集团’,此后生产的所有商品都将会打上‘江南企业集团’这个烙印,让全中国的人民耳熟能详,过目不忘。哈哈……千金易得,人才难求啊!诸位,知道这年头最缺的是什么?人才啊!”
  周崇安只能默默点头,周边记者们全都热议起来,老庄惋惜地说这是多大的一笔广告费啊,要是等我们的报纸办起来再刊登多好、肥水不流外人田嘛!结果惹来众人一阵大笑。
  安毅意味深长地望着周崇安,心想我倒要看看你这满腹才华却又沾染文人臭脾气的家伙能忍耐多久?老子吃定你了!
  周崇安从安毅含笑的眼神里看到了丝丝诱惑和期待,但是他很好地控制住心中的澎湃激情和越来越浓的渴望,儒雅地举起酒杯,与安毅和何京、老庄、顾长风等人一一相碰,非常有风度地致以衷心的祝贺,气得满怀期待的安毅心里只想骂娘。
第369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上)
  全国都深有影响力的《申报》从九月二十日开始,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在头版下方四分之一版面刊登《江南企业集团招聘启事》,这一重大举措赚足了全国各界的眼球,似乎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江南企业集团”以其雄厚的实力、大手笔的资金投入、虚位以待的众多高薪职位、先进的机器设备等等成为各界热议的焦点,异军突起的南昌“江南企业集团”由此而被天下人所熟悉,很快成为极具轰动效应的全国性新闻。
  起到石破天惊效果的广而告之登出不久,“江南企业集团”下属的运输公司连续刊登开业大吉的消息:南昌至九江、南昌至湖口、南昌至清江的定期客货船航线开通,南昌至抚州等周边八县的公路客货运输宣告营业。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江南企业集团”的各种消息成为全国报纸热议的焦点,旗下生产铁钉、铁丝、五金工具的五金厂,生产香皂、肥皂、洗衣粉的日用化工厂,生产钢笔、铅笔的制笔厂和墨水厂,生产优质茶油和饼干糖果的粮油食品厂,生产各种式样新颖美观耐用服装的制衣厂,生产各式胶鞋、水鞋的制鞋厂等等,一个个崭新的工厂连同打上漂亮的“江南”商标的各种产品,从此陆陆续续出现在大众面前。
  其中的十月十日,“江南集团”在全国各大报纸上连续刊登了一周的招生广告,并向全国公布了五十名包括秋明轩、丁墨兰、张茹怡在内的、获得“安毅教育基金会”资助不日启程前往美国留学的男女青年名单,消息一出,随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
  新成立的聘请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和俄国专家执教的江南医学院、江南理工学院,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医学、机械、纺织、建筑、经济五大专业学生,两校首届招生人数分别为三百人和六百人,自广告刊登之日起至十二月一日止为报名时间,十二月三、四、五日为入学考试时间,考试及体检合格一经录取,学院将免除所有学生的学杂费和食宿费,并对其中三分之一优秀学生提供每月五元的奖学金,每一届德才兼备的毕业生将获得送往欧美各大学府深造的机会,由“江南企业集团”旗下的“安毅教育基金会”提供包括旅费、学杂费和生活费在内的全额资助。
  这下声名显赫的安毅更出名了,连同他的“江南企业集团”、拥资百万的“安毅教育基金会”和两个新办的学院一起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安毅第一次利用自己已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巧妙地将自己的企业和学校捆绑在一起推向全社会,引发的轰动效应、获得的积极评价远远超出他的预计,全国各大报纸和杂志纷纷派出记者赶赴南昌,对安毅及其名下企业进行系列采访和连番报道,全国各地的人才和青年学子涌向南昌,招工点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军队征募处门口青年云集,人满为患,安毅和他的弟兄们笑得合不拢嘴,老道感慨地说这下连继续刊登广告的钱都省下了。
  周崇安带着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新助手乐骋站在澄碧湖东岸的秋阳下,望着占地两千五百平方米已经建到第二层的办公大楼,看着工地上一堆堆钢材水泥和一个个挥汗如雨的建筑者,这位博学多智、相貌清奇的才子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他永远也忘不了一个月前回到上海家中的那个晚上,数日前刚在南昌分别的安毅突然出现在无比失落的周崇安面前,安毅把两个贴身侍卫关在门外,象进入自己家一样拉张凳子坐在惊喜交加却又忐忑不安的周崇安面前,以其特有的霸气冷冷盯着周崇安的眼睛,直到周崇安再也不敢与其对视,才将周崇安的详细家世、经历一一说出来,接着用非常尖刻的语言把周崇安的文人气质和尊严损得一塌糊涂,最后留下一句话就转身离开:我今晚就住在金神父路一百九十八号里面的报社筹备处里,明天上午九点乘船离开上海返回南昌。
  当晚十一点,满怀激动的周崇安进入金神父路那栋巴洛克风格的三层洋楼,亲自下楼开门的安毅一把搂着他的肩膀畅声欢笑,上楼后安毅亲手泡制出一壶香浓的咖啡,两人坐在豪华舒适的真皮沙发上开始了彻夜长谈。
  一直谈到次日上午八点,周崇安才乘坐即将成立的报社新购买的轿车匆匆返回家中,胡乱收拾一下行李就与安毅一起赶到码头,登船之后两人兴致不减,继续密谈,一直谈到南昌的昌北码头都毫无倦意。
  从此,原《申报》记者周崇安便成为了“江南企业集团”的总经理,同时成为由孔祥熙、欧耀庭和安毅三方组成的九人董事局的执行董事,在德高望重的董事局主席劳守道麾下,全权管理越来越庞大的企业集团。
  三天后周崇安才了解到,安毅的合作伙伴是那么的强大,才知道开始试产军用压缩饼干、正在安装两条罐头生产线的粮油食品厂的四成股份,竟然属于革命军中赫赫有名的两名中将:一个是仍在担任宁汉合流政府军事委员会军需部长的俞飞鹏,一个是刚刚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副军长的蒋鼎文!
  周崇安住进了七号楼,有了自己的专车、专职司机和贴身警卫,安毅给予周崇安极大的信任,从不干涉周崇安的日常管理工作,放手让他招募人员组建自己的管理班子,积极配合周崇安制定一整套企业管理制度和人员考核制度,不时提出非常有见地的、令周崇安耳目一新受益匪浅的企业管理建议。
  周崇安很快便进入了角色,半个月时间就以其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勤奋高效的表现,获得劳守道等元老们的一致赞扬和尊重,周崇安除了睡觉和每日上午十点以前这段需要开会商议决策的时间,很少待在临时设在七号楼的总经理办公室,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各个工厂、车间、码头、运输公司和一个个建设工地。
  整个企业集团只有一个地方不属于他管,那就是由劳守道亲自负责的极其保密的兵工厂,但是,尽管这个重要的部门不属于周崇安的管辖范围,安毅仍然如实地向他做出解释,并亲自带他进入正在由新组建的工兵营弟兄秘密建设的生产基地,进入那个隐藏在山体深处的生产研发车间,让他看到了从未看到过的武器生产情况。
  安毅的信任令周崇安无比感激,安毅拥有的机械知识、兵工厂的制造技术以及高远的发展目标也令周崇安震惊,他非常清楚自己看到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眼前正在兴建的欧式五层大楼和两栋三层高副楼,将会成为老南昌最高的标志性建筑,大楼的一二两层为百货商场,三到五层为宾馆客房,距离施工大楼三十五米正在浇铸地基的副楼,才是周崇安未来的办公楼,企业集团的各个管理部门将集中在这栋副楼里。
  此刻令周崇安觉得非常有意思的是,承建这三栋大楼的上海元亨营造公司的广东籍工程师郑经纶,已经成为了安毅急欲招揽的目标,周崇安与这个毕业于英国名牌大学建筑专业、拥有五年设计建造经验的广东才子接触几次之后,不得不佩服安毅看人的眼光,并接下安毅的任务,开始对郑经纶进行游说拉拢。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周崇安旗下刚刚挂牌的“江南建筑公司”已经招聘到了五百多名石匠、泥瓦匠和身强力壮的工人,缺的就是拥有专业技术并能够担负起高层建筑、道路桥梁勘测和设计方面的工程师,如今建筑公司的五百多名工人正在城西住宅区北面建造“江南理工学院”的三排两层高校舍和几个运动场,要求更为严格的教学大楼尚未设计出来,所以安毅显得非常急切,两次对周崇安说:从美国、德国和流落上海滩的白俄中聘请的三十几名老师一个月内就会到来,从国内各高校挖来的教师也都有了眉目,要是春节之前学校还建不起来的话,就没脸见人了。
  身材较为单薄的郑经纶只有一米六五左右的个子,头上戴着顶五金厂藤编车间刚刚生产出来的藤编安全帽,脸上戴着副金丝眼镜,略微呈鹰钩型的高鼻子下是一张轮廓分明的大嘴,他看到周崇安到来,连忙放下图纸,向两名助手简单地交代了几句,跨过一堆进口的螺纹钢材来到周崇安面前打招呼,谢绝周崇安递来的香烟,笑着问道:“周兄天天都到这儿来晃悠,也不担心一身贵重的西服难洗啊?”
  周崇安摇头笑了笑:“怎么会?比起你来,我算舒服的了,经纶兄,对我们的委托考虑了吗?”
  郑经纶郑重地点点头:“这几天都在考虑,难度不小啊!按照要求,学院的教学大楼必须拥有鲜明的特点,可施工工期才短短四个多月,因此只能选择楼高三层的设计方案,如果一定要保持欧式建筑的特点,很难在半年之内建成,因此,我一直犹豫不决,不敢接下这个设计任务。”
  “经纶兄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精明的周崇安似乎从郑经纶的眼睛里已经看到了什么。
  郑经纶沉思片刻,抬头回答:“如果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以线条明快简洁的外形代替精雕细琢的装饰,用重檐式屋顶代替西式塔楼和装饰性部分,还是能够按期完成的,如果定得下来的话,就需要对正在建设的校舍进行部分修改,否则建好之后整个校区建筑会很不协调,昨天下午我去看了一下,施工进度很快,再不定夺等那些校舍封顶以后再改就来不及了。”
  周崇安想了一会儿,转头问道:“经纶兄,由你全权负责整个校区建筑的设计规划怎么样?”
  郑经纶愣了一下,连连摆手:“小弟哪儿有这个水平啊?哈哈,不是有几个白俄工程师在全权负责吗?有他们足够了,那几个白俄虽然古板一些,但还是很有水平的,小弟和他们交谈过一个多小时,看得出来,他们很有经验也很敬业。”
  “经纶兄,由你来领导他们怎么样?”
  周崇安突然来这么一句,看到郑经纶呆呆地望着自己,随即饱含深意地看着他的眼睛:“据小弟所知,经纶兄在元亨四年没有获得应有的承认,至今仍得不到公司股份和职务升迁,虽然你带的团队最为敬业也最为辛苦,却拿着最低的报酬,很不合理。如果经纶兄看得起我们江南集团的话,小弟愿意向董事局推荐经纶兄担任建筑公司经理兼首席设计师,并建议董事局赠予经纶兄建筑公司百分之五的股份。经纶兄应该看到,此后若干年内,江南集团都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力投入,一栋栋大楼、厂房、住宅区正在规划之中,定能让经纶兄施展满腹才华,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一座座标志性建筑的基石之上!小弟和董事局其他董事对经纶兄的才华、为人和敬业精神十分钦佩,非常希望经纶兄能加入进来,成为江南集团的一员,这是小弟诚挚的建议,也是安毅将军和董事局各位董事的期望,恳请经纶兄予以考虑。小弟还有些事务需要处理,就不打扰经纶兄了,晚上小弟请经纶兄喝一杯怎么样?”
  郑经纶低下头考虑片刻,抬起头微微一笑:“湖西那家老四川的菜式不错,听说也开始卖洋酒了,今晚就由小弟请周兄一醉吧!”
  “哈哈!一言为定!”周崇安伸出手。
  郑经纶紧紧握住周崇安的手会心一笑:“一言为定!”
  心满意足的周崇安带着助手拐过湖边的小花园,穿过征募处大院门口来到士官基地,向守门的哨兵出示特别通行证得以入内,两人进入大门后,立刻被左侧校场中央高台上的激烈打斗所吸引,高台四周黑压压至少围坐着三千官兵,不时发出阵阵惊呼和喝彩声。
  周崇安走到整齐坐在高台东面的一个营官兵身后,对迎上来的一个少校低语了几句,少校立即跑到高台正前方的安毅身边低声禀报。
  身穿深蓝色文人长袍的安毅很快来到周崇安身边,周崇安怎么看都觉得安毅这身打扮不伦不类,与满场身穿新式黑色军装的官兵们很不协调,忍不住对满面春风迎上来的安毅低声说道:“你最近怎么老是穿这身衣服?怎么看都觉得别扭。”
  安毅耸耸肩自我解嘲地说道:“我已被开除军籍党籍了,是个彻头彻尾的平民百姓,不穿这身穿什么?再说了,我也不是总穿这身衣服,同样的衣服我有四件,每天都换轮着穿,哪儿有你说的如此不堪?”
  一旁的乐骋忍不住笑了起来,周崇安摇摇头望向分出输赢的高台:“这是干什么?”
  “军事选拔,老丁他们要从三千多弟兄中间再挑出一百五十人,夏俭的丰城守备团也派出百多人赶来参赛了。”
  安毅解释完毕接着问道:“你这么急来找我,定是有什么紧要的事情吧?”
  “经纶兄今晚请我到老韩头的酒馆喝酒。”周崇安说完眨了眨眼。
  安毅大喜过望:“成了?”
  “估计成了,本来是我请的,结果经纶兄说他请。”周崇安轻松地解释。
  安毅满脸振奋:“你们都别请了,今晚我来请,哈哈!”
第370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下)
  随着一批批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加盟江南集团旗下各工厂、公司和总部各部门,由劳守道和周崇安领衔的管理团队犹如开动的火车逐渐加速,老南昌到处是日新月异的面貌和蓬勃发展的活力,这个新兴的工商业基地已经高效地运转起来。
  忙得脚不沾地的周崇安又得跑上海了,他已经成为安毅的全权代表,接过与鲁麟、礼和、大华、汇丰、花旗等欧美公司和银行的所有业务,充分发挥他原先在上海当记者时拥有的人脉,很轻易就与欧美各国洋行和使领馆官员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其中,德、美、英和瑞典等国都已经明确提出在南昌设立领事馆的意向,只是由于目前中国扑朔迷离的政局和尚未分出输赢的南北战争,以上各国不知将向哪个政府提出申请,不得不拖延下来,静静等候。
  澄碧湖东南面的汽车站边上,一栋两层中式小楼门前人满为患。
  这栋小楼是江南集团临时租用的招聘办公室,所有已经进入和没能进入江南集团的应聘者都必须先到此处初试,由于总经理周崇安已出差上海,老道也前往九江处理日本公司和侨民恶意阻挠九江汽车站建设的事情,受他们的委托,安毅不得不暂时前来帮帮忙,见一见经过两次筛选后进入面试阶段的几个专业人才。
  安毅来到门口就碰到黄应武的老丈人、自己的合作股东和商会会长周大善人,安毅很热情地邀请红光满面的周大善人与自己一同上楼,一起见见几个来自各地进入最后面试的能人,周大善人也非常感兴趣,欣然跟随安毅登上二楼的办公室,接过勤务员递上的茶杯,和安毅聊起商会扩建三大交易市场的事宜。
  招聘的小楼位于县衙所在的繁华街道东口,斜对面的几个小粥铺和小吃店由于小城急剧增加的人口而受益,店里店外,熙熙攘攘,生意异常火爆,几个老板娘和一家大大小小忙得不亦乐乎,用收钱的老板的话说是生意太好憋尿快憋坏老二了。
  香气腾腾的小店外,一位三十左右身穿藏青色西服的高瘦汉子与一位亭亭玉立满头金发的洋人女子并肩慢行,两人不时望向边上的小吃店,似乎未能决定进哪家小店吃点什么。
  高瘦汉子额头宽广,高鼻阔嘴,有个稍长的硬朗下巴,沉静的双眼颇为深邃,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得出是个喝过不少墨水的人。女的年约二十六七岁,拥有美丽的五官、深蓝色的眼睛和白皙红润的肌肤,体态健美迷人,身穿一套长袖连体暗花长裙,显得更为高挑婀娜。
  这两位极为出色的人物在很多地方都会吸引国人的好奇目光,但在此时的老南昌,却没有出现他们常遇到的被人围观和指指点点的尴尬,一是因为老南昌的人如今都很忙没那个闲工夫,再就是连月来在老南昌出现的洋人越来越多,教会、学校、工厂和商场里各种各样的洋人已经司空见惯,大家都不再觉得有多新鲜了。
  女子轻轻拉着男子的手加快速度,用英语温存地低声说道:“走吧,亲爱的,今天也许能碰上好运气,只要能获得聘用,我们什么都会有的。”
  男子歉意地看着自己爱人的笑容,再望向小店门口热气腾腾的蒸笼上刚刚出笼的肉包子,咽下嘴里的发酸唾液似乎是下了决心,一直放在西装裤袋里的左手用力捏了捏被抓得湿漉漉的金怀表,猛然停下脚步,轻轻拉着女人毅然转身回头,不一会儿就来到周记当铺门前。
  女人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爱人要干什么,一把抱紧他的胳膊,着急地说道:“不不,亲爱的,你决不能这么做,我不能忍受你把你父亲留下的唯一纪念品送进这种地方!不!我们还没到绝境,我们仍然还拥有希望……想想吧,亲爱的,你拥有密歇根商学院双学士学位,拥有精湛的财务管理和证劵投资知识,只要江南企业集团能像报纸上宣传的那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你就能获得超出任何人的表现机会!听我的没错,亲爱的,实在不行,我等会儿就去我们俄罗斯人新开的顿河西餐馆应聘,先干一段时间,解决食物和住宿问题,再去应聘新成立的理工学院的外语教师,我会说中文,精通英法德俄四国语言,我们不会总是挨饿的,相信我,亲爱的,相信我!走吧,我们这就去应聘,今天是最后一关,只要闯进去,我们什么都会有的,欠下旅馆的几天住宿费马上就能还清,我们在船上被偷掉的钱也会慢慢挣回来,相信我,亲爱的,请相信我……”
  “莎莎……对不起!我没能实现自己的诺言,我还是让你挨饿了……”男子眼睛发红。
  女人伸出手,轻轻抚摸自己爱人越来越苍白消瘦的脸:“没事,亲爱的,从嫁给你的那天起,我就知道此生和你分不开了,我没料到自己的家族会破产,你也没料到自己富裕的家庭和亲人们会由于两派的争斗被大火烧毁,你能把我从美国带到中国来已经很不容易了……我比如今流落在上海街头的那些俄国女孩幸福得多,她们很多人没房子没食物,也没有证件和安全保证,很多人活得很苦,帮人洗衣做饭甚至去做妓女换取微薄的食物,稍微犯错就被租界当局当成牲口拍卖,连一匹驮马的价格都比她们高……相比之下,我很幸运,我还有你,还有万能的上帝,有无限的希望!别灰心,亲爱的,别灰心!也许希望就在眼前……走吧,我扶着你,你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怎么样我们也要挺过去,我们还有希望,有很多希望在等着我们……”
  半小时过去,随着一声“张熹”的呼唤,清瘦的男子在爱人鼓励关切的注视下,跟随彬彬有礼的年轻职员上楼,他家里刚刚蒙受巨大灾难,突然一无所有无依无靠,几天没有食物果腹,因此他的脚步很飘身子微微摇晃,脚下擦得铮亮的皮鞋似乎非常沉重,差点儿让他在楼梯拐角处绊倒。在女人担忧心疼的目光中,他扶住楼梯扶手顽强地站直,跟随在敏捷轻快的小职员身后走进宽大的办公室。
  “安将军……”
  张熹发现坐在大桌后面的竟然是闻名全国的风云人物、江南企业集团身后的大股东安毅,惊讶之下,情不自禁地低呼起来。
  安毅放下张熹的简历报告,打量了一下面前的报告主人,和气地示意他坐下,小职员殷勤地捧来杯热气腾腾的香茶,轻轻放在张熹面前的桌面上,张熹低声致谢,捧起茶连喝了几大口,放下茶杯感觉肚子暖和了很多,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
  安毅似乎没看到,礼貌地笑了笑问道:“张先生,你在美国华尔街干得好好的,怎么回来了?而且似乎你回来刚不到一个月,就从湖北黄冈老家匆匆赶过来应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