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2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1395

  酒足饭饱,用完香茶水果,一行人浩浩荡荡前往军服厂参观,看到三个数十米长十余米宽的高大车间里全都是一排排整齐的机器和车工,看到每一项工序都井井有条的流水线作业,考察团成员叹为观止,都说这厂子至少得有两千人吧?边上陪同的厂长骄傲地回答:三千五百人,不但生产军装,而且还生产民用工作服和标准的中山装,下一步很快上马学生喜欢穿的运动服和各种书包、挎包等等。
  蒋鼎文等人终于见到了冬季迷彩作战服的生产过程,几个兴致勃勃的将军还脱下衣服亲自试穿,完了感叹地说:太方便太暖和了,结实耐用啊!
  一个小时后,考察团来到生产工兵铲、军用水壶等军需物品的农机厂,在喧闹的成片厂区里走了半圈才发现,名字普普通通的农机厂根本就不是以生产农机为主,这个位于城区东南三公里的大型工厂占地八百余亩,内部分为农机分厂、铸造分厂、机械加工分厂、五金分厂、构件分厂和建到一半的由德国工程师监督的轴承分厂等,这些设备先进,技术领先的分厂每一个单独拿出去都会令人刮目,全集中在一起顶着个“农机厂”的招牌,立刻让考察团成员意识到其中必有蹊跷。
  果然,众人走进戒备森严的分厂大门,看到机械加工分厂正在制造的新型军械维修通用机床、看到铸造分厂三车间的工作台上整齐摆放一排排半成品枪栓等武器配件之后,终于明白这个“农机厂”的真正含义。
  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安毅终于向大家详细解释:“诸位不要惊讶,刚才诸位已经看到了一些产品的生产情况,不少人也摸过了工兵铲、工兵专用紧固件、枪支修理机床和枪栓等等产品,估计都有了初步印象。本厂获得了孔先生和欧先生两大财阀的巨额投资,规模在国内应该能排名前三,再有两年的发展,很有可能超过号称全国第一的奉天机械厂,在设备和技术方面却要比奉天厂先进很多。诸位也许没留意,其实每一个车间都有一两个来自欧洲的技师在指导,车间主任和分厂厂长都是长江流域制造行业经验丰富的专家,大部分工人均毕业于周边五省的工业学校或者理工学校,只是穿着一样的深蓝色工作服大家不好辨认,他们左胸前不用颜色的名牌上写有他们的职务,与我军现有胸牌的等级制度差不多。”
  众弟兄向周围细细一看就看到被忽视的这些情况,不由的低声赞叹起来,安毅继续说道:“也许诸位都被产品吸引所以忽视了,坐在加工台周围的不少工人曾是小弟独立师的弟兄,他们的腿都残疾了,刚才进门的时候俞师兄曾问我,怎么会有这么多医院才有的残疾人轮椅?其实这些轮椅就是这些弟兄的,得益于独立师的公积金制度,这些弟兄活着回来之后有了自己的房子,不少人娶了老婆,每月有五个大洋的最低生活费发放,但是他们不愿意在家待着,工厂开业之后很多弟兄找到小弟家里,告诉小弟他们不要工钱也要工作,不愿像废人一样在家呆着,要为我们的军队和百姓做点儿什么。小弟虽然屡次拒绝,但后来说情的人越来越多,我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了,按照弟兄们的爱好和要求让他们进入各个车间,私下对厂长、主任们说,这些老弟兄能来就来,用不着考核,待遇和普通工人一样就行。去年底开年会的时候,厂长主任们对我说,全厂一百三十五名残疾的老兄弟没有一个人旷工过一次,哪怕生病或者去医院复查,他们也会先让自己的婆娘或者邻居赶来请假,整个农机厂五十几名洋人工程师和技师,个个竖起大拇指,钦佩地对小弟说:安,你的工厂一定会腾飞的,因为你拥有最好的工人。小弟回答:我们不但拥有最好的工人,还拥有最好的人民,拥有中华民族流传千百年的勤劳善良不屈不挠的美德。”
  众人听完感动不已,连蒋鼎文这样的老油条也频频叹息,只有贺衷寒觉得这很可能是安毅借题发挥的诡计,可周围的人全都唏嘘不已深受触动,贺衷寒也不好意思公开质疑安毅别有用心,只能低着头跟随大家一起走到下一个生产新式钢盔和军用水壶的车间。
  众人看完机械锻压、冷却定型、卷边处理、喷漆和高温烘烤等生产环节,看得目不转睛,流连忘返。
  来到没有了噪音的组装车间,大家立刻发泄心中的不满,纷纷说怪不得满大街身穿黑色军服的保安部队军官个个都牛逼哄哄地戴着钢盔,原来不是从德国进口的而是自己生产的,纷纷质问安毅为何不向各部队提供?为何只生产保安部队的黑色钢盔和宪兵的白色钢盔?
  一时间场面熙熙攘攘,群情激动,把近百名正在安装钢盔内衬和成品包装的女工吓得不轻。
  安毅连忙把大家叫出车间,在空地上和颜悦色地一一解释:“请听小弟一言,千万别冤枉小弟,这套生产线刚刚正式投产一个月,之前是按照德国军队原有M17模具生产的,后来小弟请求医院副院长克鲁泽医生率领一个十人小组,花了半个月对超过一万名第三军和保安部队的官兵进行头部测量,算出准确数据之后,立刻交给德国洋行的生意伙伴,再从德国定制符合我们中国人脑袋的标准规格的整套模具回来,经过试产和检验后才正式定型投入批量生产的。诸位在街上看到的那些头盔都是德军在上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式样,都是试产时的玩意儿,将就用用还可以,很快便会被淘汰了,现在正在生产的才是我们自己需要的,款式不变总体形状不变,但在大小、弧度和深度等方面有了重大改进。其次,诸位知道制造钢盔的这些板材从哪来的?还是得靠人家,还是得从德国用船运过来才能生产,大家说说看,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也不想想这花了小弟多少心血,小弟容易吗?再者说了,如今各部队军费拮据,连基本的服装都没法保证,有几个部队愿意花钱装备新式钢盔?要是小弟满世界嚷嚷,还不是自讨没趣吗?”
  看到安毅无比委屈的样子,大家不敢再骂了,蒋鼎文上前拍拍安毅的手臂以示安慰:“诸位,小毅说得有理啊!我们不该没弄清就胡乱发表意见,惭愧……难为你了小毅,事情既然清楚了我们哪里还敢再抱怨啊?很好、很好!这样吧,等会儿你就按照我们每个人的头型,各送一顶给大家作个纪念,黑色的就黑色的吧,晚上我再和你好好谈谈,要求不高,我的第一师必须优先装备,价格就不说了,你看着办吧,反正上上下下都知道你安毅的为人,不会昧着良心发国难财的,我很放心!”
  众人齐声附和,接着相视大笑,安毅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继续领着众人参观军用水壶的生产车间,一圈走下来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
  蒋鼎文等人在农机厂大门口再三感谢周崇安等经理和厂长们,婉言谢绝主人们的再三挽留,礼貌告别完毕钻进轿车,率领考察团直接进入征募处,向黄应武率领的百余官兵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接着以蒋总司令的名义,郑重地发给黄应武一张三千大洋的支票,走马观花逛一圈随即返回南昌城。因为在晚饭之后,蒋鼎文要主持个有贺衷寒、俞济时、康泽和总司令部军需处刘主任几人参加的小型会议,向安毅传达蒋总司令的指示并征求他的意见。
  蒋鼎文不愧是久涉官场的老江湖,他在整个晚宴中极为活跃,到处敬酒,对白天参观的各个工厂大加赞扬,越说越兴奋,就好像所有工厂都是国家和自己军队拥有的一样,他自己却能通过各种投机取巧的方法喝得很少,反正考察团的大多数人都不用参加晚上的小型会议,能喝就喝花的都是公费,何乐而不为?
  这种慷而慨之的机会,蒋鼎文从未放过,主持得游刃有余,因此一餐酒喝得众人高高兴兴,个个满面红光,加上白天的参观确实让大家眼界大开,颇多收获,一番热议下来大家都把老南昌的工业成绩看作是自己国家的成绩、自己军队的成绩,听得安毅无可奈何,却又非常感动,知道这帮家伙心里没有把自己当外人,还是认为自己是他们中的一份子,还会出去带兵打仗。
  喝完酒兴致盎然的众弟兄再次杀向江南夜总会,安毅在蒋鼎文的催促下吩咐林耀东、陈勉和经理许一尘陪同弟兄们,有何要求尽量满足,一定要让弟兄们玩得尽兴,否则明天一走其中的很多弟兄就难得有机会再来一趟享受了。
  蒋鼎文几个簇拥安毅离开夜总会走进大堂,安毅突然停下低声问道:“大哥、刘教官、各位师兄,今天大家为什么没有提出参观小弟麾下最重要的兵工厂?”
  蒋鼎文恍然大悟,连连拍打额头说糊涂了,俞济时笑道:“早餐和午宴时小弟再三提醒,各位也都说看完征募处就去兵工厂,后来时间过得太快大家都挤进车里,小弟还以为铭三大哥另有安排呢。”
  安毅看到蒋鼎文懊悔的样子,莞尔一笑,安慰道:“没事没事,下次吧,反正南京距离南昌很近,以后有的是机会。”
  “不行啊,小毅,大哥我来之前俞老总特意叮嘱一定要看看兵工厂的,明天上午九点就要坐船回南京了,再不去看看回去不能交差啊!”军需主任刘光华少将非常着急。
  俞济时转向安毅:“校长也让愚兄细细看看兵工厂,回去后得向他详细汇报,所以师弟尽快抽个时间领我们去走一趟。”
  安毅似乎挺为难:“这个时候了……虽然小弟的兵工厂实行的是三班倒,可是……”
  “可是什么?还不快安排车子?十几公里眨眨眼就能打个来回,正好人不多更能保密,快去!否则老哥回去一问三不知,还不被校长骂死啊?”蒋鼎文挺着急。
  三个小时后,两辆轿车从绿树覆盖的兵工厂东门缓缓开进赣中保安司令部的后门,穿过设施齐全营房座座的司令部开出高大营门,行驶到老南昌城西大道的十字路口直接拐进市区,很快就在灯光明亮的澄碧湖畔老四川酒馆大门前停下。
  车里正在激烈交谈的蒋鼎文等人尚未从兵工厂的诸多惊叹中挣脱出来,开车的安毅已经钻出车外,车里的蒋鼎文和刘光华等人连忙追问是怎么回事?突然看到杨斌、詹焕琪、顾长风、夏俭、胡家林、丁志诚等一帮熟悉的好弟兄满脸堆笑站在车外,立刻打开车门钻出来见礼。
  杨斌握着蒋鼎文的手高呼“师兄辛苦了,小弟和焕琪老弟刚从丰城保安团赶回来差点见不到了”;胡家林走到刘光华面前,爽朗大笑说“老刘咱们又见面了,当初小弟在黄埔教学生骑马,到刘兄的军需科领用军资次次受到关照,校本部一干老大只有刘兄和小弟说得来啊!”
  俞济时和贺衷寒刚从后面的轿车里钻出来,顾长风和夏俭热情地迎上双双敬礼报告,夏俭说属下在县里检查工作才回来,对不住了;顾长风说属下刚刚完成赣东北剿匪任务,听说各位大哥到来,立刻和老丁从上饶马不停蹄赶回来,总算是见到了……
  一帮人在门口互相问候不亦乐乎,劳守道突然从酒店里出来,站在门口大声说道:“铭三,外面冷,大家快进来喝杯酒暖暖身子……”
第398章
今非昔比
  客船离开昌北码头,沿着宽阔的赣江顺流而下,驶向苍茫的鄱阳湖。
  贺衷寒、康泽结伴进入蒋鼎文和刘光华的头等舱,宿醉的蒋鼎文揉揉太阳穴吩咐两人坐下,同室的刘光华上船之后再也支持不住,已经躺在狭窄的铺位上睡着了。
  贺衷寒坐下看着萎靡不振的蒋鼎文,低声问道:“大哥把独立师的重组报告交给安师弟了吗?”
  “什么报告……唉啊!”
  蒋鼎文猛然惊觉,抓过床头的公文包打开拿出牛皮卷宗,抽出一份报告和蒋总司令写给安毅的亲笔信,呆呆看了一会儿,痛苦地呻吟起来:“完了!完了!小毅这狡猾的东西……在码头临别时我总觉得好像忘了什么重要的事情,看到这家伙送上支漂亮的左轮手枪我又忘了,这下可怎么办啊……”
  贺衷寒和康泽面面相觑,心想你这家伙天亮才被扶回来,哪儿还记得这些事?不过又不好意思提起这事,毕竟自己也吐得一塌糊涂,留在夜总会的一帮弟兄昨晚个个喝得颠三倒四,今早起来到现在仍是晕头晕脑的,稳重如俞济时还醒不来。
  “唉!小弟现在依然感觉腹中翻江倒海,也是刚刚才清醒一些,细细一想全都是安师弟故意折腾我们,否则他麾下众将怎么可能突然到的这么齐?还把世外高人道叔都请出来了,明摆着就是要灌醉我们,以逞其意,这家伙……越来越阴险了!”
  贺衷寒呼出口长气,有气无力地靠在船舱隔板上。
  蒋鼎文总算平静一些:“弟兄们呢?”
  康泽没好气地回答:“一半人还躺着,另一半正在乐颠颠地摆弄安师弟赠送的全套冬季迷彩服和钢盔,小弟觉得安师弟早就谋划好的,估计这家伙早已猜出我们的来意,又不愿意再次出山,可是却不好意思直接拒绝,于是就好吃好喝招呼,把我们一个个灌得稀里糊涂的,否则怎么会这么快就准备好每一个人的厚礼?这家伙啊,越来越难对付了。”
  “你包里那份名册给小毅了吧?他怎么说?”蒋鼎文问道。
  康泽摇摇头:“也是在码头时才有机会交给他的,他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塞进了衣袋,一个劲儿地和这个告别和那个开玩笑,哪里有什么说法?送别的人多,朱益之将军和友军将校都来了,小弟不好意思追着他强迫他打开看看。刚才在甲板上,十几个想进入安师弟新组独立师的同袍不停打探消息,弄得小弟有苦难言,只能让弟兄们安心等待。铭三兄,照你看安师弟会不会真的不愿出山了?”
  “不会的、不会的!他敢不出山看老子怎么收拾他!”
  蒋鼎文颇为恼火,看了看手上的报告和信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重新放回公文包里,心里琢磨回去后该怎么向义兄蒋介石交代。
  贺衷寒与康泽对视一眼,刚要告辞,脸色泛红的俞济时进入舱内,侧身让船上侍者端来茶壶摆上茶杯退出去,关上舱门从小床下拉出小凳坐下,掏出一封信递给蒋鼎文:“负责警卫事务的子昂兄刚交给小弟的,是安师弟托他转交我们几个的信,还有一封是给校长的,小弟看完这封信就过来了。看信中内容,安师弟似乎早知道我们此行的目的,他说出了自己的难处,大家看看吧。”
  蒋鼎文来不及喝茶,迫不及待打开信笺细细阅读:“小弟感激莫名,却又不得不如实相告:首先,小弟与独立师一万一千二百将士至今仍蒙受不白之冤,小弟本人更是被党政最高机关通报全国,开除军籍、党籍永不录用,每每念起心如缟素,悲愤莫名,就算小弟逆来顺受默默忍耐,万余将士八千英灵何以告慰?”
  “其次,校长初归统帅之位,定当以联合安抚各军各部各势力、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为首要任务,若是重新启用小弟,会不会因小失大而得罪桂系?李徳邻、白健生二将军至今仍声称校长复职与现行党章精神不符,对校长复职百般阻挠,概不承认,不顾全国民众及各军政长官之反对一意孤行,悍然攻入长沙、岳阳继续发动内战,昨日下午更是狂妄之极,在岳阳地区与程潜部联合派出重兵合围叶开鑫将军四十四军之一部,肆意缴械之后尽数遣散,迫使猝不及防的叶开鑫将军含恨而去,率领残部远遁湘西。”
  “再有,校长复职以来,何敬之长官滞留徐州前线,远离南京,冷眼旁观,而何长官与小弟怨恨已深,若是同处我黄埔一系之下,实难共事,值此非常时期,小弟如何忍心再给恩师及各位尊长平添负担?”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小弟解甲至今从未有一刻忘却中山先生之主义,时时以身为黄埔一员而骄傲,既然无法侧身军旅驰骋沙场,即把发展民族工业振兴军工科技为奋斗目标,虽能力有限贡献微薄,但报国之心不敢一日或忘,匆匆两日相处,诸位兄长所见所闻当知小弟一片苦衷……”
  “小弟有一事相求,渴盼校长及所有亲爱尊长体恤:独立师自皖、鲁、苏交接之地拼死苦战浴血而归,期间八千将士浩气凌云,战死沙场,森森遗骸暴露于外,幽幽忠魂徘徊荒野,小弟每每躺下均能听闻声声哭泣,阵阵哀怨,惶惶然反侧难眠,凄凄然暗自泪下……值此机会,恳求各位兄长及我黄埔尊长眷顾怜悯向上禀呈,允许小弟率残存之弟兄前往八卦洲及江北沿岸,捡拾捐躯之遗骸妥善安葬,以慰八千为国为党百死无憾之英灵……”
  “弟:安毅、顿首百拜!即日。”
  蒋鼎文长叹一声,把书信递给贺衷寒和康泽传阅,端起茶杯一口喝干:“不过分,一点儿也不过分!字里行间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模范营、独立师……为何这么多英雄豪杰甘于追随年纪轻轻的安毅,不惜以死相报不离不弃,由此可见一斑啊!”
  贺衷寒叹了口气,低声说道:“此事关乎重大,绝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明喻,安师弟信中所言中规中矩,于情于理无可挑剔,却也给校长和我等出了个难题。按理说安师弟所请之事光明正大,合情合理,可是,若要让安师弟前往江北祭奠独立师八千英灵,就等于将原南京军政各部之决定完全否决,李宗仁、白健生以及我第一军最高长官何敬之将军很可能因此而名誉扫地。可是,若不能满足安师弟所盼,则极大地伤害了安师弟及其麾下将士之情感,以安师弟外柔内刚之性格分析,必定会为其麾下将士讨个说法,匡正名义,若得不到圆满答复,安师弟很可能继续保持如今之状态。老南昌甚至整个江西仍将处于割据状态,唉……安师弟这一招,难以招架啊!之前我们都小看安师弟的政治智慧了,他想的比我们还要周到啊!”
  众人恍然大悟,对贺衷寒独到的见解和犀利的目光敬佩不已,对安毅的认识等又深入一层。
  蒋鼎文频频点头低声说道:“君山慧眼独具,听了你的分析愚兄也茅塞顿开,我们的小老弟果然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经历诸多磨难之后,他的心智已非从前,看似小小的要求,却在政治上蕴含如此复杂之关系和可能之影响,此事已经远远超出我等之权利范围,只能如实秉呈校长处置了!换个角度说,小毅之所以让我等辗转奔波,施展各种诡计使得我等无法与其细细协商,并非小毅避而不答或者别有用心,而是他深知我等无法解决其中难题,因此故意避而不谈,以保持彼此之间的和气,用心良苦啊!”
  “安师弟如此年纪,处世如此老辣,小弟除了佩服之外,没有任何怨言了,不得不服啊……”康泽也由衷感叹。
  次日上午,南京熙园。
  蒋总司令看完安毅情真意切的来信,再看了俞济时递上的信笺,微微一叹,将所有人打发离开,唯独留下蒋鼎文。
  蒋鼎文惴惴不安,低头不语,硬着头皮承受蒋总司令的一番呵斥,心想自己确实是做得不够也有辱使命,不但没完成蒋总司令交给的任务,还带来这么多的麻烦,心里知道其中不少问题完全可以按照蒋总司令的意思与安毅开诚布公谈妥的,可结果却因为自己的率意而没能达成。
  蒋介石发完脾气,心里也好受很多,回到座位上端起杯子喝下半杯水,放下茶杯平静地说道:“记住这个教训,否则今后要让人笑掉大牙的。”
  “是!”蒋鼎文连忙回答。
  蒋介石叹了口气:“安毅的顾虑还是很有道理的,这说明他成熟了,他的要求很合理,换了你我都一样,名不正言不顺这个道理谁都懂,不能怪他多心。我们的军队和政府有愧于他,李徳邻、白健生、何应钦有愧于他,你我都有愧于他!他的这个要求一点儿也不过分,如果连他这个小小的要求我们都不能满足,拿什么来让冲锋陷阵的将士们信服?拿什么来争取民意,从而得道多助?所以我说,安毅并没有为难任何人,而是非常聪明地提醒了我们,非常聪明地想到了利用民意,把自己的敌人至于被动的位置上,如果谁不答应为牺牲的独立师将士埋骨树碑的要求,就等于否定了北伐,否定了革命军将士的贡献。这一招非常高明,足以显示安毅成长了,成熟了,他给我们贡献了一个绝妙的计策,你有没有看到?”
  蒋鼎文呆呆望着蒋介石心里感慨万千,突然感觉自己的小老弟变得陌生了……
第399章
盟友越多越好
  南昌督军府,朱培德和安毅听完叶开鑫将军派来的特使叶道临和张存壮的愤怒陈述,顿感叶开鑫的四十四军已经到了难以生存的危险境地,全军两万余人如今只剩下八千余人逃入湘西与贵州交接的深山,以躲避白崇禧和程潜的大军围剿。
  朱培德叫来副官朱世杰,让他领叶道临和张存壮暂且下去休息,安毅请副官稍等,吩咐自己的侍卫长林耀东让他把两位客人送到江南宾馆住下。
  叶开鑫的副官叶道临心急如焚,此时整个中国只有朱培德和安毅两人有能力帮助自己的长官、自己的四十四军,但是看到朱培德和安毅一脸慎重的样子,也不敢强求,只好与副军长张弘栾的副官张存壮一起,跟随林耀东离开会客厅,坐上轿车前往宾馆休息。
  送走了客人,安毅对朱培德笑道:“德叔似乎对蒋总司令给的三十一军正式番号不甚满意?”
  “不满意也没办法,总比没有中央承认好得多,名正言顺还能得到些新装备,只是新成立的中央政治会议决定,要求我把麾下新三军和新九军合并成三十一军,让我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处置。你也知道,麾下将校升官容易降级难,把谁放下去都不愿意,头疼啊!”
  朱培德确实头痛,蒋总司令和一群中央元老谁也不愿意让他太过强大,只允许他保留两个军的编制,他不愿意也不行,处在桂系和蒋系两大夹缝之中左右为难,形势的发展又是一日千里,难有多少回旋的余地,很快就会面临非此即彼的艰难选择,再想保持现状已经不可能了。
  安毅点点头:“小侄觉得,金大哥的新九军训练有素,装备整齐,特别是炮团和机枪营的建设卓有成效,麾下官兵几乎一半来自湘赣两省;而朱大哥的新三军在地方警备和应急反应方面很出色,麾下官兵大多是云南来的子弟兵,与王大哥装备精良的第三军互补性最强。另一个情况是,德叔的江西保安司令部业已得到中央的承认,属于管辖全省的军一级单位,目前除了南昌城里的一个团驻守司令部,就只有小侄的赣中保安司令部一个师,在这方面加强一下,或许能平衡下来。”
  朱培德想了想,摇头叹息一声:“实在难以抉择啊!先前我也一直在琢磨,只是暂时没思虑成熟,世贵淳厚忠耿,做事兢兢业业,汉鼎天资聪明,胸怀凌云之志,两人又都是重情重义难得的将才,让我好生为难……我本想让世贵转任省保安司令部副总司令,让汉鼎领着新成立的三十一军先一步开赴江北参加北伐,只是如此调整关系重大,牵涉方方面面的利益,不得不谨小慎微!”
  “德叔可记得谭公(谭延闿)?”安毅微微一笑。
  朱培德顿时明白安毅所指,佯装不悦地瞪了安毅一眼:“有什么话就直说,你和蕊儿(朱培德女儿小名)、焕琪结成兄妹之后,我早已把你当成自己的儿子看待,何尝把你当成外人了?”
  安毅连忙致歉:“德叔别生气,小侄哪里敢在你老人家面前玩花招?只是看到德叔太过注重麾下将士的情感,一时不敢贸然进言。想当初从广州高举北伐义旗出来的六个军,只有谭公和德叔最先卸任军长一职,提携后辈慧眼识才,至今仍在军中传为美谈。如今谭公的湘军第二军处境极为艰难,桂系在讨伐唐生智的过程中,暗中说服谭公和第二军军长鲁涤平将军保持中立,得手之后却背信弃义,声称第二军属于唐生智集团之一员,大加排挤,步步侵蚀第二军管辖的鄂西地盘,桂系势大,第二军难以继续立足,无奈之下鲁涤平将军只能率部沿江返回湘北,却很可能因祸得福,在中央的授意下重新扎根富裕的潇湘大地。谭公以其中庸平和之智和高风亮节,与德叔一起倍受军政各界尊敬,此次蒋总司令重组中央,就极为仰仗两位前辈,谭公即将担任新一届的南京政府主席,德叔也将进入军委以及中央政治会议,成为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领袖之一,可谓众望所归,但是谭公却没有因为麾下势力单薄而有何怨言,反而有条不紊,从容面对。此次鲁涤平将军率部低调返回故里,实则是暗中谋求站稳脚跟再次壮大,与身在中央的谭公密切配合,相得益彰。相比之下,德叔现有条件优于谭公十倍不止,缺的只是进一步确立自己在中央的影响力罢了。”
  朱培德频频点头:“说得很有道理……走,一起到院子里走走,咱们爷儿俩踏雪细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