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2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1395

  徐庭瑶微微一笑没有答话,直爽的蔡忠笏大声嚷嚷起来:“刘经扶曾经三次代理军长,每一次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坐实,这次恐怕他心里发毛了,才会死死霸着二师师长职位不撒手。其实,墨三兄倒是几次想把月祥兄调到九军去当副军长的,可经扶兄死都不愿意放人,最后终于想通了才把二师师长一职正式交到月祥兄手里,多年的媳妇都快熬成婆婆了!”
  陈诚和安毅听了开怀大笑,蔡忠笏也咧开大嘴,老成温和的徐庭瑶无奈地连连摇头,不予评论。
  陈诚笑完,意味深长地说道:“这很正常嘛,各军军长兼任师长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次铭三兄升任第一军副军长职务,不也还兼着第一师师长一职吗?但是铭三兄力荐胡宗南升任二十二师师长的慷慨之举,的确让人非常钦佩!不过,月祥兄确实等得太久了,现行的晋级制度很不合理。如今小毅和胡宗南等几个学生都积功升了师长、副师长,相比之下小弟我就更自愧形秽了,当初被何敬之解职之后小弟满腹悲愤,整天无所事事到处游荡,日子难熬啊!好在校长出山后体恤眷顾,召唤小弟重新回到军中,可如今各师的位置全都坐满,边上还有一群人排队等着呢,小弟只好进入总部混个闲职,哪里有诸位在外带兵舒服啊?”
  “辞修,你就别叫苦了,要是诉苦老哥我更苦,被何敬之赶走之后,老哥我只能到上海朋友开的服装厂混饭吃,要不是去年九月中旬小毅让他的总经理周先生找到我,一口气从我混饭的工厂购进十五万元的棉布和棉纱,我都不好意思赖在朋友厂子里吃闲饭了!年初好不容易等到校长出山获得召唤,赶回司令部一看,何敬之那家伙为了讨好各师,早已把炮兵司令部拆分得一干而尽,老哥我只能找到校长诉苦,要不是校长通达睿智、拍板重组炮兵旅,我如今还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待着呢!往事不堪回首啊!”蔡忠笏唉声叹气,对何应钦的怨恨决不在陈诚之下。
  徐庭瑶笑了笑说道:“恢复小毅的独立师非常应该,论战功我第一军各师谁能与小毅相比?小毅遭受的一次次磨难,谁又能与他相比?校长下野之后,我黄埔一系绝大多数仍在军中平安无事,只有小毅面对威逼利诱不屈不挠,想起来让人悲愤之余充满钦佩,更别提校长心中的深刻感受了。说句实在话,哪怕校长任命小毅为哪个军的副军长兼师长,愚兄也觉得理所当然,何况只是恢复小毅的独立师师长职务?据愚兄所知,经扶兄、铭三兄和墨三兄都在打小毅的主意,都想把小毅和他的独立师弄到自己麾下,不知道校长最终会让小弟归建到哪儿去。”
  陈诚和蔡忠笏也无法判断蒋总司令的意思,安毅则不置可否地说道:“去哪里都行,反正都是革命军序列中,如今何敬之不在军中了,到哪儿都是我黄埔一脉,到处都有老师和师兄师弟依靠,小弟并不担心。”
  “你这家伙如今财大气粗,资历和军功也都攒齐了,你还担心什么?”
  陈诚笑了笑接着问道:“对了,你们独立师的军服怎么那么奇怪?江南集团生产的黄绿色军服和迷彩作战服各军官兵反映很不错,为何你们还穿老式的灰布制服?”
  安毅无奈地提起左臂:“不知道中央政府和政训部那帮老大怎么想的?六天前突然给小弟下达命令,要求我独立师必须穿着统一颜色和制式的军服接受校阅点验,小弟没办法之下,只能请求军服厂加班加点生产,五天五夜才勉强赶制出一万二千套,到处搜罗旧军帽将就戴上,连钢盔也收起来了。应付完今天的检阅之后,还得使用装备充裕的迷彩作战服,否则官兵们连替换的都没有,原来的大盖帽更不适用了,我们军服厂生产的仿德式军帽多好?轻便舒适,拆下沿边还能遮挡风雪,达到保暖的效果,比那些只能看不中用的大盖帽强多了!”
  陈诚三人都同意了安毅的意见,均认为全军换装是迟早的事情,否则蒋总司令也不会允许第一军第一师和第九军第三师向江南集团购买新式军服和钢盔,等官兵呼声传上来,那帮大老爷们就不会再那么古板。
  徐庭瑶询问蒋鼎文第一师定购的两万五千套迷彩作战服和一万三千顶钢盔发货了没有?徐庭瑶这次是专门赶来南京领取补充装备的。安毅回答说五万套迷彩作战服、一万顶钢盔早已发到南京下关码头和车站之间的集团军兵站,钢盔因为原材料短缺的原因,恐怕还要等待一个月才能完成。
  蔡忠笏连忙告诉安毅,下周军费拨付下来就会向江南集团采购炮兵旅的新式服装鞋帽、钢盔、工兵器械等物资,让安毅提前与江南集团打个招呼。
  车队很快来到夫子庙的老字号酒馆停下,安毅和胡家林几个刚刚跟随陈诚等人上到二楼,总司令侍从室和参谋厅的黄埔弟兄络绎赶来,能摆两张大桌的包间顿时挤得满满当当,弟兄们笑语声声,杯盏交错,你来我往好不热闹,直喝到晚上十一点才尽兴而散。
  安毅和众人走到楼下,贺衷寒开着总部的轿车过来,一句“校长有请”就把安毅弄得愁眉苦脸的,对贺衷寒说校阅后就来喝酒了,现在一身臭汗又没地方洗澡更衣,满身的酒气熏得蚊子都飞不动,这副糟糕的形象如何去见校长?
  贺衷寒二话不说把安毅推进车里,与其他人打了个招呼直接把安毅拉到蒋介石的总司令办公楼前,进入大厅吩咐麾下拿来毛巾递给安毅,领着安毅到拐角的洗漱间稍作清理,一起走向蒋总司令的办公室。
  “坐吧!”
  不吸烟不喝酒的蒋介石非常敏感,鼻翼微微一动,脸上露出一丝不悦之色。
  安毅哪里敢坐,站在宽大的书桌前低声致歉:“对不起,校长,学生狂妄了。”
  蒋介石看到贺衷寒端来杯浓茶,示意他放到前面组合沙发中间的茶几上,单手端起自己的杯子,漫步走到主沙发旁坐下:“坐吧,看你的样子也没喝醉,你的师兄们从南昌回来对我说,你开了一家夜总会,每次去他们都被你灌醉了。”
  安毅嘿嘿一笑,坐在蒋介石对面的沙发上捧起杯子喝下几大口:“那个宾馆和夜总会学生只占三成股份,主要是接待客人方便,至今是否赚钱学生也不知道。”
  蒋介石微微一笑,摆了摆手,口吻和蔼了很多:“今天让你来,是想征求一下你对叶开鑫将军所部的意见。中午我收到他的急电,他说白健生的第十三军逼到了安化,投靠李徳邻的陈嘉佑新编十四军进驻常德,想要把他的四十四军两个师压缩在湘西地区予以歼灭,程颂云的第六军对他们也是虎视眈眈,觊觎已久,他在无可奈何之下奋起还击,歼灭了十三军教导师一个团一千五百余人,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就撤退了,恳请我让他率部开来安徽参加北伐。但是,我对他的四十四军的战斗力表示怀疑,特别是他说歼灭白健生的一个团,我有点儿难以置信。下午我让陈布雷给他再去了一份电报,让他简要汇报一下战斗过程,可直到现在仍未见到他的回电。”
  安毅愣了一下,沉思片刻低声回答:“这事儿很有可能是真的!白健生将军的十三军虽然装备精良,但是两个主力师和一个教导师都不是来自广西的子弟兵,而是从溃散的黔军第十军、赖世璜将军赣军第十四军中强行收编的,短短三个月之内,很难形成默契提升战斗力,遇到善打硬仗的湘军四十四军,不一定能讨到好处。再一个,湘西地形复杂,重峦叠嶂,林木繁茂,山腰山脚存在很多大小洞穴和草木覆盖的干沟,再遇上如今凄风冷雨的季节,熟悉地形的湘军四十四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齐心协力愤然一击,取胜也很正常,他们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
  “嗯,说得很有道理。”
  蒋介石欣慰地点了点头,随即问道:“总部的几个主官说,你比较熟悉叶开鑫的部队,他的副军长张弘栾还曾被你俘虏过,不打不成交,你们现在关系不错,如果叶开鑫将军所部仍然保存完整的话,我倒希望他们开来江北战场。你说说看,他们能逃过眼前的这一关吗?”
  安毅如实回答:“学生实话实说,恳请校长原谅!学生认为哪怕三个军全都开赴湘西围剿四十四军也难以奏效,地形复杂是一个原因,四十四军可以利用游击战术一一化解。还有个重要原因是,鲁涤平将军的第二军已经回到长沙、平江、浏阳一线驻扎,以目前程颂云将军的处境来看,他心里会很不舒服,为了挤走鲁涤平将军的第二军,就不会轻易让自己的第六军离开长沙,从他一个月来不停封官许愿收编各地豪强武装和绿林好汉来看,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在强大的桂系包围之下难以有所作为,因此他对同是湘军的四十四军只会收买安抚,而不会反目成仇,这对他没有半点儿好处。之前,桂系陶钧的十八军已经进入湘北攻向湘西,突然发生日轮被炸事件,日军盛怒之下对其宜昌军营展开报复,陶钧很快率部返回宜昌驻防,再也不敢轻举妄动,日本人至今仍在向武汉的李徳邻将军施加压力,所以,最多也只能将仅有两个常规师的陈嘉佑十四军调入湘西协同作战,退回湘西的四十四军压力并没有外界想象的大,如果真的歼灭了十三军一个团,必然会因此而士气大振,止住颓势站稳脚跟后就好办多了。”
  蒋介石满意赞许道:“你又进步了……”
  “总司令,叶开鑫将军回电了。”陈布雷悄然进来,将电文交给了蒋介石。
  蒋介石很快接过细细阅读:“很好!复电中说,他们在追着不放的十三军教导师认为最不可能设伏的地方,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并用炸药、滚木和神枪手等手段,把教导师长陈志标亲率的两个团挡在伏击点东面三公里之外,仅用四十分钟就结束战斗……四十分钟?这么说四十四军的火力应该很强大才对。”
  安毅咧嘴一笑,心里高兴不已:“如果能集中两个师的轻机枪和花机关枪,在意想不到的区域采用近距离的伏击,利用火力优势和突然性毫不停顿地坚决打击,还是很容易办得到的。这一仗最值得肯定的地方是,将敌军的援兵堵在三公里之外,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打得很聪明,恐怕十三军再也不敢逼进了,否则耗上一两个月,说不定十三军会被熟悉地形越战越勇的四十四军一口口吃掉。”
  蒋介石再次点点头:“既然这样,我想想办法把他们调过来,对我们即将进行的二次北伐多少也是个助力……看你的样子,似乎有不同意见?”
  安毅犹豫了一下:“校长,以学生愚见,觉得还是把四十四军留在湘西为好,要是调动也只需调动一个师过来,让全国上下都知道校长宽阔的胸怀和团结一切力量一致北伐的决心。只要给四十四军鼓励和鞭策,加上一定的资金支持,适当地提供一些枪支弹药,学生相信他们能够在湘西地区扎下根来,如同一枚钉子牢牢地钉在湘、鄂、黔、川之间这块贫瘠的、但也极其重要的战略区域。校长,学生认为北伐很快就会胜利,顶多也就一年左右,北伐胜利之后,所有被隐藏在同一面大旗之下的矛盾就会随即出现,别人不说只说桂系,李徳邻和白健生两位将军至今仍然依仗强大的军力占据两湖,与他们的大后方广西连成一片,如果任其肆无忌惮地发展下去,将会再次出现分裂和内战。因此,仅从战略上来讲,必须遏制桂系的分裂势头,而遏制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湘西盯上一颗钉子并助其壮大,让桂系随时都有种被拦腰截断的危机感,哪怕对桂系用不上,也能在此后统一军阀割据的大西南时用得上。”
  蒋介石惊讶地望着安毅,好一会儿缓缓站起来走出几步:“难得你拥有如此深远眼光,我心甚慰、我心甚慰啊!如果是这样……立即把叶开鑫的一个师调过来吧,留下一个师让他发展壮大,只需悄悄给予援助并给一个恰当的番号,就能收到一举两得的良好效果……”
  “校长英明!如此一来,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能取得最大的效果,哪怕留在湘西的那个师最终不成气候,目的也都达到了。”安毅佩服地赞道。
  蒋介石高兴地笑了起来:“你什么时候学会这一套的?安毅,你是四川人,等北伐完成之后,大西南的平定与统一,还需要你们这些四川籍的学生赴汤蹈火,全力以赴,我们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三民主义国家,就必须消灭一切的地方割据军阀,否则,整个中国仍将处于分裂之中,还会有更多更大的内战荼毒生灵,我们的革命事业就会失败,切忌!”
  “是!”安毅站起来恭敬回答。
  蒋介石回到安毅面前:“你的兵工厂不是仿造出德制步枪、驳壳枪、机关枪和捷克轻机枪了吗?你的江南集团还有五艘在德国注册的货船,以后,支持四十四军的行动让你来完成,怎么样?”
  “校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尹继南吧,他在南昌筹建警备师,时间充裕一些,也方便一些,甚至可以调一部分教官训练留在湘西的四十四军将士,把我黄埔精神融入这支奇兵当中。学生需要全心全意追随校长北伐,下去的战斗都不好打,恐怕难以胜任其他任务。”安毅谦逊地回答。
  “嗯!很好,就交给尹继南,他很稳重很细心,对他我很放心,你就专心北伐吧。再一个,目前初步决定任命朱益之将军为预备队总指挥,但是既然金汉鼎的三十一军开到了前线,我就想让资历和经验都非常深厚的朱益之将军担任前敌总指挥一职。你和他关系处得很好,因此我打算把你的独立师放到前敌指挥部,你兼任朱益之将军的参谋长怎么样?”蒋介石说道。
  安毅大吃一惊:“这……这……校长,学生能力有限,资历平平,实在难以胜任啊!”
  蒋介石不悦地说道:“我说你行就行!好了,明天把你的独立师开到北岸的六和去,那里有现成的军营,地形也比较适合你们展开训练,你还有一个月的练兵时间,在这一个月里,你随时可以到总部来查询任何资料,增加一些作为军团参谋长的知识,你的任命将会在下月中发布,这段时间暂且保密。另外,这几天你抽个时间去黄浦路的中央军校,看望一下你的恩师张文白教育长,他对你写的那几本书赞不绝口,已经加印列为军校教材,他要你抽时间去举行座谈研讨,还想带领刚组建的教导师到你的军营学习观摩。这是个机会,你要把握好,全军很快就会知道你安毅拥有优秀的军事理论水平,对你未来的发展有好处,明白了吗?”
  “学生明白!感谢校长栽培!”安毅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
  蒋介石微微一笑:“好了,回去吧,你的事情很多,要抓紧。清明节那天,我尽量抽出时间和你一起去八卦洲纪念碑,祭奠你的一万多牺牲将士,这件事你做得很好,尹继南和胡家林都做得好。”
  “谢校长!”
  安毅离开之后,蒋介石回到办公桌后坐下,放下电报,提起笔开始草拟致叶开鑫的电令。对安毅的谋略感慨不已的陈布雷上前问道:“总司令,安毅真的只有二十二岁吗?”
  蒋介石平静地回答:“差不多,还有四个月他就满二十二岁了。”
  陈布雷扶扶眼镜,走出办公室掩上门,望着天花板长叹一声:“怪不得白崇禧叫他‘飞狐’,人精啊……”
第404章
未雨绸缪
  安毅没有回下关大营,而是乘坐贺衷寒的车直接回到厚载巷的联络处,已经成为南京地产富豪的陈瑜见到安毅兴奋不已,很快把安毅带到主楼的书房里。
  “杨参谋长下午来电汇报湘西之事,看样子四十四军弟兄已经度过危险期了,陈志标自高自大,他还以为自己带的那群熊兵是咱们独立师二团弟兄,这次被邓斌和张弘栾副军长狠狠教训了一顿,估计他十天半月缓不过劲儿来,更不敢孤军深入了!”
  陈瑜还是把杨斌陈为参谋长,没有称呼杨斌的新官职。
  安毅看完电报沉默片刻,问陈瑜要来两湖地图仔细查看:“乾城(今湖南吉首)?四十四军军部定在这儿了?”
  “是,属下觉得定在乾城是最佳选择。”
  陈瑜显然对此下了一番工夫:“与贵州的铜仁、四川酉阳和东面的沅陵都在百公里之内,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湘西门户,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比较适合目前四十四军的现状,只要缩进里面谁也不好打。又一个较为有利的条件是,周围全都是鸦片种植区,听说天麻、杜仲等药材非常多,仅此两项就足够军费开支了。”陈瑜清秀的脸上露出微笑。
  安毅摇摇头:“初期定在这里可以,但不是长久之计,陆路交通和水运极不方便,估计全都是马帮道,必须拿下常德、沣县、慈利一线才能解决运输问题,否则总是偷偷摸摸通过重庆和涪陵,将难以壮大起来。你给杨大哥去个电报,让他转发四十四军叶前辈和张前辈:一、建议叶前辈响应蒋总司令号召,率领一部赴宁参加北伐,蒋总司令虚位以待,于国于家两全其美;二、建议张前辈继续保留四十四军番号,尽力征召湘西兵员,不问出身充实建制,军饷及补充装备二十日内送抵;三,可留下邓斌等成立军属教导团,亦可从官兵中择优选送老南昌基地接受培训;四、尽快与黔西北石珍部加强联系,疏通商道。”
  “明白!”
  陈瑜用笔记下安毅口述电文,递交安毅复核完毕随即前往机要室。
  安毅到二楼自己的卧室洗完澡,披上衣服走到窗边点燃支烟,望着窗外的夜色陷入沉思之中,他不知道仅一幅院墙的那间香闺里,一个美丽的女人同样披着他赠给的紫貂皮大衣,几次走到前厅的电话机前又黯然返回,默默站在昏暗的窗前万般惆怅。
  次日上午,湘西乾城。
  府左军营里喊声阵阵,脚步声声,叶开鑫的副官叶道临大步走向默默注视官兵操练的主教官邓斌,热情地通知他军座有请。
  邓斌点点头,擦去小胡子上凝结的白霜,跟随叶道临进入军部大堂抬手敬礼,叶开鑫和张弘栾含笑示意邓斌坐在火盆边的藤椅上,顺手将安毅和蒋总司令的来电递给邓斌。
  邓斌看完还给叶开鑫,接过叶道临递来的热茶放到茶几上:“没想到南京来电这么快,二位前辈有何训示,请尽管吩咐。”
  “我们想问问你的意思呢。”叶开鑫笑道:“别客气,贤侄数日前小试身手就取得歼敌千五缴获丰厚的大胜,本军上下获此大捷后士气振奋,军心安定,我们两个老家伙和军中将校可是佩服万分啊!匆匆把贤侄请来,正是想听听贤侄的想法,不要拘束,请尽管直言。”
  邓斌微微一笑:“小侄一切任凭前辈安排,说实话,小侄文化不高,得益于师座长达一年的教诲,与我独立师所有连级以上弟兄一样,接受师座、副师长、参谋长和各位教官的各项军事理论教育和专业培训,才掌握了一点微薄的知识。三天前那一仗,是官兵们齐心协力的结果,是两位前辈信任小侄教官组放手使用的结果,小侄不过是利于敌人连胜之后产生的骄傲自满,诱敌深入出其不意,才侥幸不辱使命的,至于眼前这个重大的决定,以小侄的水平实难做出判断,恳请前辈原谅。”
  张弘栾与叶开鑫相视一笑,欣赏地点点头:“贤侄,留下担任我四十四军教导师师长如何?”
  “什么?”
  邓斌吓了一跳,差点把茶几上的茶杯撞飞,自己的老大安毅也才是个师长,自己一个小小营长直接升到师长怎么不让他惊讶,先不说教导师影子都没有,就是有邓斌也不敢轻易答应下来。
  叶开鑫莞尔一笑,摆摆手道:“贤侄不用吃惊,先听我们解释一下:率部前往南京依附中央军一直是我们的愿望,要是当初听你们师座劝告,不总是怀着荣归故里的虚妄之心,讨伐唐孟潇任务完成立刻返回苏皖一线,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这个损兵折将、亡命深山的地步。好在上苍眷顾,走投无路之际得到你们师座和独立师所有弟兄的慷慨襄助,这份恩情铭记肺腑,终生难忘啊!我决定听从你们师座的建议,响应蒋总司令的号召,率领一师官兵赶赴南京参加北伐,不满编的二师继续留在故里艰苦创业,我这一走,只剩下张副军长和四千余弟兄了,说句心里话,我万分惭愧啊!”
  “大哥休要说这些,咱们只需看一看刚回到黔西北不久的石珍老弟,就应该满怀信心了。石珍老弟当初只带回区区两千余人马,依靠安贤侄和益公赠送的军衔装备,如今不也壮大到八千余将士的规模,稳稳占据习水数县了吗?大哥走后,小弟仍然剩下四千余弟兄,只要有邓贤侄和五十位精锐教官帮助,很快就能再次壮大起来。咱们湘西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方圆两百里大山里至少藏着数千绿林好汉,加上我等大力招募新兵严加训练,半年之内恢复到两万五千将士的水平不会很困难。”张弘栾安慰道。
  邓斌终于明白两位老大已经拿定主意,叫自己来只不过是请求自己和五十弟兄留下罢了,于是连忙站起诚恳表态:“小侄离开老南昌码头上船的时候,师座已明确吩咐小侄,说前辈什么时候让小侄离开才能回去,小侄和五十弟兄谨记师座叮嘱一日不敢忘记。小侄和五十弟兄均为川湘人氏,等于回到自己老家了,没有什么不习惯的,请二位前辈放心,有何训示小侄定当遵命!”
  “好!好!这样我就放心了!”
  叶开鑫站起来,激动地拉住邓斌的手:“我这次率部开赴南京,等于就此加入中央军序列,走出这一步对于我军未来的发展有利无弊,我也体会到蒋总司令和你们师座字里行间的深切关怀和开阔胸襟,只要我们留下一部艰苦创业逐渐发展,未来的前途一片光明,不敢说什么开疆拓土留名青史,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安居乐业不是什么奢望。如今巴蜀连年内战,黔滇征伐不断,湘鄂内耗不止,我们被逼到相对安宁的湘西却也因祸得福,只需一年半载的休养生息戮力发展,定能闯出一片天地,因此希望贤侄和五十弟兄留下,同心协力携手创业,有安贤侄的鼎力支持,有蒋总司令的体恤帮助,我们定能重振军威,步步壮大,联起手打出一片江山,也不枉来到这世上走一遭啊!”
  邓斌感激地说道:“谢谢前辈信任!小侄定会兢兢业业,为四十四军弟兄尽心尽力,不辜负两位前辈和我们师座的期望。”
  张弘栾冲着叶开鑫点了点头,满怀高兴地说道:“大哥,我说过贤侄会留下来帮助我们,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叶开鑫满脸都是喜色,转向叶道临大声命令:“立刻给蒋总司令和安贤侄致电,我军三日内可做好一切开拔准备,请求指示行军路线。”
  “是!”
  叶道临大步走入内堂。
  叶开鑫示意大家都坐下:“我将轻重机枪、迫击炮尽数留下,让一万弟兄带上长短枪和少量弹药即可,到了南京,蒋总司令定会给予补充的。只是这次我把师、团、营长带走大半,实在委屈你们了!所以教导师必须尽快建立起来,实在不行的话,就让安贤侄再派来一批教官担任营连长吧。”
  张弘栾轻抚浓密的胡子,频频点头:“小弟也是这个意思,自己培养耗费时日,恐怕很难应对目前的处境。其次,我们当年学到的知识跟不上现在的时局发展了,看了邓贤侄和五十位派遣教官的训练,看了三日前那环环相扣、迅如奔雷的漂亮一战,看了邓贤侄他们超人的枪法,小弟就深感落伍了,其中的‘诱敌深入拖垮敌人、集中兵力歼其一部’,‘在运动中寻找战机’等等,深得兵法之真髓,非常切合我军目前实际情况,刚开始咱们连战连败疲于奔命,人心惶惶风声鹤唳,经过三日前一战以及教官们深入各营主持的战后总结会议,全军官兵信心大振士气尽复,前后对比犹如天渊之别!所以,小弟支持大哥意见,请求安贤侄再派遣一批人才过来,同时利用现有教官的优势,加强自身士官培养,实行独立师模范营特有的政治教育,以及独立师各项管理制度和奖罚制度,小弟有信心在半年之内使得全军面貌一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