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4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2/1395

  令冯洁云极为意外也万分佩服的是,安毅请求她把婚礼获得的六百余万现金贺仪,全都用到支持东北和华北的抗日武装上面,安毅集团也因这笔意外获得的巨款大为宽松,这笔钱分成若干部分转到了北方局各个负责人手里,江南集团和湘西兵工厂也收到了订单,一个月不到,一笔笔活动经费和一批批武器弹药便源源不断地送到抗日前线和地下组织的壮士们手中。
  安毅还有一个重大收获,在两个铁路建设项目和叙府有轨电车项目的竞标中,代表美国洛克菲勒和杜邦财团,满怀信心远渡重洋而来的张熹,在与英国政府支持的英国财团、德国容克贵族控股的财团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英国人拿到了叙府至盐津的铁路项目两个标段和叙府有轨电车建设项目,德国人拿到了叙府至泸州铁路建设项目和机车销售项目,私下达成远东合作意向的容克飞机公司和亨克尔飞机公司成功地与安毅签订协议,共同建设川南飞机制造厂二期工程,两个飞机公司将从明年一月一日起,接纳安毅分期派往德国学习飞机制造和航空理论的留学生,每批人数不低于十人,与此同时,容克与亨克尔公司将派出两批约八十名工程师、技师对川南飞机制造厂予以技术援助。
  无声无息突然到来的危机令张熹疑惑不解之余,显得格外焦躁,虽然安毅集团的电子仪器、汽车成套设备和机械设备经营权仍然牢牢地操纵在他手里,由安毅投资的已经增值十余倍的数亿美元巨资仍然在他的掌控之中,但是回国后的一切迹象表明,他的权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削弱,地位在整个集团中悄然降低。
  婚礼举行前,安毅曾专门抽出一个晚上的时间与张熹把酒言欢,促膝夜谈,非常诚恳也非常坦率,张熹也在安毅的征求下,于次日上午与周崇安、欧耀庭、林旭东等人召开会议,慷慨地将西海岸远洋运输公司、加州房地产公司的股权划归林旭东的华青社,并建议华青社在现有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基础上,尽快涉足旅游业、商业批零企业、酒店业,以弥补禁酒令取消后的利润损失。
  安毅集团内部的大幅度调整,就是在这种愉快的气氛中顺利进行的,周崇安作为集团的核心负责人之一,连续数日全程陪同老部下兼老朋友张熹夫妇四处游览,出席江浙沪各财团举行的社交会,与国内工商界巨臂深入交谈,欢聚一堂。期间,南京中央政府行政院长汪精卫、财长宋子文举行隆重嘉奖仪式,以民国中央政府的名义,向爱国华侨、世界著名金融家和实业家张熹授予荣誉勋章和证书,各大报纸对此连篇报道,赞誉如潮,让张熹夫妇感动不已无比自豪。
  可是,鲜花和掌声过后回味的酸楚,却令张熹痛苦不已。离开美国之前,张熹在洛克菲勒和杜邦财团的总裁面前信心百倍地表示,最有资金和信誉保证的川南铁路项目非己莫属,让两大财团等候他的好消息,可如今事隔多日,英国和德国几大财团在中国川南高达两千多万美元的项目中投标胜出的消息,恐怕已经传遍了全世界,张熹仍然两手空空,不知道如何向美国的合作者交代,安毅又在婚礼的次日飞回老南昌答谢家中长辈和川南赶来的亲朋好友,张熹就是想找安毅问个清楚也没有机会。
  沉思数日,张熹恍然大悟,他不再消极等待,而是主动找到刘昊,请来欧耀庭、林旭东一起闭门协商,痛苦思过,以诚挚的态度和坦率的检讨赢得众弟兄的谅解。
  当张熹表示自己只留下现有资产的百分之二十五、其余所有资产和流动资金将如数返还给安毅时,周崇安、欧耀庭和林旭东等人尽管有此思想准备,但还是吓了一大跳,想起创业阶段彼此齐心协力、情同手足的难忘日子,一个个满脸哀痛,唏嘘不已。
  周崇安在欧耀庭的示意下,长吸了口气,无比诚恳地说道:“老弟,有件事情愚兄一直想等小毅亲自对你说,但听了你刚才的表态,愚兄不得不提前告诉你了。”
  “其实早在铁路和各大项目招标之前,小毅就直言其中以铁路项目投资最多,影响最大,也最为各国财团和各国政府看重,这些项目不但标志着各国财团与国内各大财团、特别是我们集团的未来合作,也标志中国政府和工商界走出如此重要一步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不但在经贸方面,在政治和外交方面的影响力都十分巨大。因此,小毅当时就告诉愚兄,率先建设的川南铁路仍然不算是最大的项目,最大的项目将是叙府经内江到重庆的这条两百五十公里铁路,其影响力将远远超过目前中国在建或即将建设的所有铁路项目,这个项目将会在一年之内开动,小毅很想把这个项目交给你……你不必感到惊讶,也许你不信,但听完愚兄的话你再判断吧。”
  周崇安说到这儿,做了个打住的手势,让心情复杂的张熹先别说话:“你觉得中日间的大规模战争还有多远?”
  张喜一愣:“应该不会太远了吧……这有何关系?”
  “有关系。”
  周崇安点了点头:“年初的淞沪局部战争已经让南京中央政府迁都洛阳了,只要中日间大规模战争再次爆发,你说南京中央政府将会迁到哪里?”
  张熹紧紧抱着脑袋,埋头苦思,过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小弟明白了!怪不得小毅对川南的投入如此巨大,而且连带湘西和云南的发展计划也都一一征求小弟的意见,原来他一直在暗中为未来做努力……小弟惭愧!惭愧啊……”
第753章
心有千千结
  一轮满月高悬天际,犹如一个磨光的银盘,光华四射,天宇清澄,群星暗淡无光。月光下,叙府翠屏山脚下的露天万人大剧场灯火通明,舞台上演员倾力表演,舞台下顺着山坡呈阶梯状修建的上万个下铺水泥上辅以条木的座位坐得满满当当,每当一个节目结束,便响起震耳欲聋的掌声和叫好声。
  台下的观众由几个部分组成,部队、厂矿企业、商号和来自川南农村的代表各占据一部分席位,前排部分座位则是留给了出席晚会的长官和来宾。
  今天之所以会有这场晚会,一是文工团成立半年,到现在到了该检验成果的时候,文工团少校团长韩玉信誓旦旦地表示,选拔进入文工团的战士都很刻苦,近来排了不少好节目,举行一场两个小时的庆祝晚会绝无问题,所以杨斌和欧楚儿碰头后略一商议,便定下了这场汇报演出;二是为了庆祝刚刚结束的秋收,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整个川南的粮食产量翻了一倍有余,除了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外,还有大量粮食被绥靖公署收购装进杨斌所说的战略储备仓库,以备不时之需;第三则是这一年多来,川南的生产建设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几乎每一个村庄都通上了公路,在解决大量民众就业的同时,也悄悄地改善了民众的生活。川南政府早就想举行一次鼓舞人心的庆祝晚会了,但在文工团建立以前根本就不可能,现在自然是趁机一块儿办了;四是庆祝公署主任安毅大婚,原本这台晚会应该在前几天安毅结婚当日就举行的,但天公不作美,叙府一直下着绵绵秋雨,直到今天才完全放晴,所以晚会也就相应向后推了数日。
  这台晚会由民乐、相声、魔术、杂技、舞蹈和歌唱等环节构成,由于安毅不负责任地一股脑儿塞给了韩玉数十首歌曲,所以韩玉选材方便,信手拈来就是经典。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韩玉身着迷彩色的军礼装,英姿飒爽,站在由二十名男女青年组成的合唱团前面,拿着话筒引喉高歌,歌声婉转动听,直扣心扉。
  待韩玉唱完一段,合唱团齐声演唱,“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词曲非常打动人,演唱也很优秀,所有的观众情不自禁地投以热烈的掌声。
  “姑娘好象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欧楚儿带着小承承,坐在第一排正中的位置,看着台上韩玉深情地演唱,精神有些恍惚。
  虽然小毅哥就与冯家那个妮子之间的情感问题,数次来电解释,后来见自己没有回电,心急之下还抛下南京的公务,专门乘飞机回到叙府,向自己赔罪,自己虽然心如刀绞,但依旧不得不装出一副笑脸,说男人三妻四妾是常事,自己主要是工作太忙,加上又有身孕后容易疲劳,才没有回电的。小毅哥留在叙府,足足陪了自己两天,连院门都没有出,一直小心翼翼地守着自己和孩子,想方设法地逗自己开心,直到南京催促的电报积压了厚厚一叠,才依依不舍的离开。自己当时非常感动,也很失落,看到他乘坐的飞机远去,一种小毅哥不再属于我一个人的哀痛袭上心头,回到家里伤伤心心痛哭了一场。
  后来,小毅哥在上海和冯家那个妮子确定婚期,又给自己来电安慰,父母亲回国后,专程赶来叙府,百般开导,说现在的安毅,身份和名望都不允许他有别的选择,况且冯家那闺女知书达理,性格温婉,又有宋家三妹和蒋校长教导,将来也不至于委屈自己,况且自己有欧家亿万家财做后盾,安毅那小子自然明白如何取舍。自己反倒安慰父母,说小毅哥待自己是真心实意的,然后讲了他许多好话,让二老不用担心,父母才放下心事赶赴南京,出席小毅哥的婚礼。
  “妈妈,那个阿姨好漂亮啊,歌也好听,等会儿承承可以上去抱抱她吗?”小承承拉了拉欧楚儿的衣角。
  欧楚儿回过神来,这时候韩玉已经演唱完毕,正带着合唱团一起谢幕,小承承不住拍掌,脸上满是兴奋。
  “好啊,承承。你知道这首歌是谁写的吗?”欧楚儿笑着问道。
  承承沉默了一下,回头看了妈妈一眼,嘟起小嘴道:“是爸爸吧!不过爸爸不是好爸爸,他和别的女人结婚,不要承承和妈妈了……”
  欧楚儿心里一痛,脸上却满是温柔,用责备的口吻说道:“承承,怎么能这么说爸爸呢?爸爸也爱承承和妈妈呀,他上个月不是还回家来,陪了我们两天吗?当时他还趴在地上让你骑马打仗呢……你知道你爸爸有多忙,你想他要是不爱我们,为什么还要那么做呢?”
  承承愁眉苦脸地道:“可是我不想叫别人妈妈!”
  欧楚儿抿嘴一笑:“这样,你叫我做妈,叫冯妈妈为妈妈不就行了吗?”
  承承脸色更难看了:“要是爸爸再娶一个,我不是得叫妈妈妈啊……”
  这天真烂漫的童真话语,顿时让楚儿心中的阴霾消散大半,搂着宝贝儿子“咯咯”娇笑起来。
  这时舞台上,身着军装,从川南各大学中层层选拔进入文工团的年轻漂亮的主持人向大家敬了个礼,便开始介绍下一个节目……杂技。
  到底是小孩子,承承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二八年随着胡家林及二九年中原大战爆发后南迁的、来自河北杂技之乡吴桥的文艺兵的表演给吸引了,再也顾不得和欧楚儿讨论“妈妈”这个话题,瞪大眼睛看着走钢丝、顶碗、独轮车等精彩表演一一呈现,两支小手紧张得捏成拳头,直到表演结束,才长长地舒了口气,额头上已经渗出豆大的汗珠。
  楚儿怜惜地掏出手帕,帮宝贝儿子擦去汗水,浑然没注意到舞台一隅关注的目光。
  韩玉从学习班出来后,就师从数位白俄艺术家,填鸭式地接受一系列声乐和艺术培训,半年前开始着手组建西南文工团。为了配合她的工作,绥靖公署和各军各师都大力配合,加上安家军一直以来的好口碑,从各大学选材的工作也特别顺利,很快一个团级编制的一百八十多人文艺团体便诞生了。
  文工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当今市面上所有的娱乐形式一应俱全,不过最出彩的还是韩玉亲自带领的歌唱小组。由于有安毅留下的诸多歌曲打底,韩玉的底气也分外充足,并且演唱小组也不负众望,在韩玉手把手地培训和教导下,他们演唱的每一首歌曲面世,都会引来巨大轰动,比如现在川南广播电台每天早上六点开播时的第一首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就迅速被大家所接受和传唱,几乎每一个川南的军民都会哼上几句,所以文工团成立没多久,便迅速打开局面,时常深入部队和驻地乡镇演唱,深受各界欢迎。
  在尽心工作之余,韩玉时常也想到过去,想到家人,想到安毅。根据绥靖公署转发来的情报,她知道自己的父母和亲人确实已经不在人世了,并且当初赣江边上释放的大多数人,都在残酷的内部斗争中清洗掉了,而且他们死后还依旧得不到承认,类似的悲剧此时此刻依旧在上演。对此,她无能为力,也不敢想象,只能告诉自己,安安心心在西南、在叙府这个地方生活下去,不要再想其他的了。
  其实刚开始时候,敏锐的她就知道自己和弟弟三童子身边有人监视,但她不怪别人,在日常的表现中就像不知道一样,严肃认真,刻苦学习,时常获得学习班的老师和白俄艺术家的表扬,终于有一天感受不到那种无处不在的侦测,取而代之的是倾慕和信任的目光,随后她便开始从无到有组建这支安家军唯一的文工团,并获得了上上下下一致的肯定。
  对于安毅,韩玉是有一定好感的,但她知道自己和安毅之间的差距,因此只能把这份飘飘渺渺爱慕放在心底。欧楚儿到川南后,韩玉对这位丝毫不逊色于自己姿色的安夫人非常好奇,也曾仔细打听过她的情况,但知道越多她就越自卑,越发不敢直面自己的情感,只能小心翼翼地与欧楚儿保持距离,安毅好几次到叙府,她都强忍着内心的期盼不去觐见,埋首于工作之中。
  这次晚会是韩玉第一次近距离地观察欧楚儿,在为她雍容华贵的婉约气质惊叹之余,又对安毅在南京再次娶妻多了几分愤懑,连这么好的女子都不懂得珍惜,还在外拈花惹草,在韩玉看来,这不是好男人好丈夫应该做的事情。
  欧楚儿并不知道韩玉在观察自己,她犹如一朵清冷的莲花,笑容灿烂,举止亲切,却没有人敢于接近。
  演出在继续,魔术后又是歌唱表演,依旧是韩玉领唱,“一汪汪河水静悠悠,水底旋涡滚滚流。撒开百里千张网,打的鱼儿装满仓……”
  一曲《枯木逢春》,演唱者固然是愁肠百转,倾听者如欧楚儿,也是缠绵悱恻,浮想联翩。
  “青青的杨柳吐扬花,一朵绒花飘树下。年年花开又花落,见不到哥哥妹子我心不安……”
第754章
特派员(一)
  十月二十三日,正在湖北黄安尹家集进剿红军的吉鸿昌部发生哗变,吉鸿昌在周边友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带领所部第三十师迅速北上,重新投奔正在张家口招兵买马力图东山再起的冯玉祥。
  几乎在同一时候,身在北平的张群给蒋介石发来密电:冯玉祥与旧部韩复榘秘密联系,似是达成密约,下台后隐居天津的北方军阀领袖段祺瑞突然出现在北平,与冯玉祥、韩复榘和阎锡山等部特使均有联络。
  蒋介石接到密报,哪里还坐得住?韩复榘不尊中央军委停止内战的命令,一直猛攻胶东刘珍年部,双方大打出手,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投入兵力高达十余万,弄得鲁东、鲁南广袤大地上生灵涂炭,难民如潮。
  中央政府在国内各界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束手无策,更无能力安置近百万拖家带口流离失所的山东难民,仅上海一地如今就有八万难民苟延残喘,嗷嗷待哺,每天都有数十难民饿死病死,难民为了活命插标卖身者比比皆是,弄得整个上海和江北各地民怨沸腾怨声载道,早已经债台高筑捉襟见肘的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毫无作为,仅凭民间慈善机构的那点儿微薄力量,根本就无法解决问题。于是,刚刚与新婚娇妻过上几天甜蜜日子的安毅再一次被蒋介石急召到庐山。
  傍晚,正在蒋介石别墅官邸外散步的内政部长黄绍竑看到乘车上山的安毅,顿时乐开了怀,连连向安毅招手。安毅连忙吩咐侍从室的司机停车,与副官沈凤道一起下车向黄绍竑敬礼问候。
  黄绍竑对沈凤道微微点头,拉着安毅走向别墅:“委座忙了一天刚去吃饭,老弟也没吃饭吧?”
  “没有,刚下飞机就乘坐侍从室的车上山来了,不过小弟肚子还不饿。”安毅回答完毕,接着低声问道:“兄长是什么时候到的?”
  “接到委座急电,一大早就从南昌行营赶过来了。”
  “也是因为北方时局吧?”
  黄绍竑有些无奈地说道:“对,日本军队今晨攻打通辽,张汉卿的一个守备旅竟然提前后撤三十公里,只留下唐聚五、李春润这两支装备简陋的义勇军独自面对强敌,三千多义勇军大部分是没有经过训练的东北民众,这时候估计通辽已经沦陷了,唉……你这爪牙遍布北方的参谋次长不知道?”
  安毅微微一愣,随即有些沮丧地说道:“这事儿小弟知道,其实前天我就已将通辽方向日军异动呈报给委座,不知道委座是否提醒了少帅,这种事情,小弟也不好意思过问啊。”
  黄绍竑满脸遗憾:“说的是,上位者的心思不是我们能够琢磨的。先去见见委座吧,吃完饭估计委座要和你单独谈谈,军政部、铁道部、军需署等部门主官络绎赶来,预计最迟明早就会有重要会议。”
  安毅进入别墅,向迎接的师兄们打完招呼被领到餐厅,坐在蒋介石对面,随意吃了点儿东西。
  蒋介石吃得很少,问候安毅两句之后便不再说什么,看到安毅飞快扒下一碗饭,又咕噜噜喝下一碗汤就站起来看向自己,不由微微一笑,与安毅一同走上二楼办公室,吩咐侍从关上门,不让人打扰。
  已经非常习惯与蒋介石独处的安毅麻利地给蒋介石倒了杯水,坐在办公桌外沿凳子上,恭敬说道:“请校长训示!”
  蒋介石就喜欢安毅这个性格,没有其他将领和政府大员的唯唯诺诺战战兢兢,也没有任何的溜须拍马言不由衷,安毅就是安毅,坦诚直率,从不遮遮掩掩,别人是学不来也没这资格和胆量,也许在别的侍从看来安毅有点儿轻狂,但见惯那些拘谨将校和官员的蒋介石就喜欢安毅这样。蒋介石盯着安毅的眼睛看了一会儿,笑了笑问道:“知道我急召你来的意思了吧?”
  “学生隐约猜到一点,估计是北上问题吧?”安毅恭敬地问道。
  蒋介石微微点了点头:“基本是这事儿,原计划下月初由中央政府和军委共同组建一个代表团,到北平和张汉卿、阎百川等将军商议北方局势,并尽力调停山东韩、刘混战,如今看来刻不容缓了,仅仅两天突然发生这么多事情,整个北方局势急转直下,冯焕章将军违背下野时向全国军民做出的承诺,不好好在泰山上读书念字修身养性,偏偏又在这个时候出来添乱,无异于制造分裂火上浇油啊!”
  安毅一怔,没想到蒋介石会把冯玉祥的复出看得这么严重,虽然冯玉祥为了东山再起,数月来一直与归附了张学良东北军、阎锡山晋绥军的旧部秘密联系,展开频繁的说服和收拢工作,但是也因为如此得罪了张学良、阎锡山以及两位主帅麾下的大批将校,东北军和晋绥军的直性子将领已经对冯玉祥破口大骂了,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吉鸿昌等部重投冯玉祥麾下,满打满算也不出三个师的兵力,以冯玉祥如今捉襟见肘的财政情况分析,他不太可能有所作为,想恢复到原先西北军兵强马壮拥有大半个北中国的水平更无异于痴人说梦。
  “怎么?似乎你对冯焕章将军的复出颇有些不以为然?”蒋介石一眼就看穿安毅的心思。
  安毅毫不隐瞒,将自己的想法如实说出,完了还建议道:“校长能否给冯焕章将军一个机会?以目前焕章将军公开发表的政治主张来看,他召回旧部也是为了北上抗日,与其再次结怨,还不如支持他和日本人拼个你死我活,倒也遂了各方心愿。”
  蒋介石一听,生气地连敲三下桌子,瞪着安毅说道:“荒唐!幼稚!你在军事上那么优秀,怎么在政治上却没有多少长进?你这样下去,让我怎么放心把诸多重任交付给你,你又如何来替我分忧?”
  蒋介石的突然发火,把安毅吓得连忙站起来,挺直腰板一动也不敢动,蒋介石向后一靠,语重心长地说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此浅显的道理,想必劳先生早就教诲过你了吧?不错,冯焕章是无法回到中原大战前的风光,可是他的政治影响力仍然存在,这天底下什么最让我等将帅最为忌惮的?是舆论,是口碑,是民心向背啊!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信奉名正言顺这一道德哲学,出兵打仗都先讲究个师出有名,自从你为将之后,指挥的每一场战事不也在政治舆论先行方面做得很好吗?怎么到了政治上就这么幼稚了?如今看来,怀着你这样思想的将领不在少数,畅卿先生提倡的七分政治三分军事,如今看来是非常正确,也非常及时的!”
  “学生鲁钝,请校长责罚。”
  “责罚个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2/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