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4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3/1395

  蒋介石话一出口,就看到安毅满脸的惊讶,忍不住微微一笑,摆摆手示意安毅坐下:“先坐下谈吧!你是我最聪明的学生,个中奥妙想必你只要沉思细想,就能醒悟过来,我今天再送你一句俚语:打蛇不死三分罪!明白吗?”
  “是,学生记住了。”
  安毅坐下后毕恭毕敬地回答,心中却无比感叹,虽然深切体会到蒋介石的信任与器重,可安毅还是觉得蒋介石在处理冯玉祥问题上的意见有待商榷,如能换个角度,或许就是个利国利民的双赢格局也说不定。
  蒋介石喝了口水,捧着杯子静静凝视安毅好一会儿,终于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安毅:“整个北方局势你比其他将领了解的都多得多,而且你的第四厅在北方各地戮力发展卓有成效,今年以来为党国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虽然暂时不能将一系列优异成绩向外界公开,也不能给那些身处前线为党国伟业赴汤蹈火的将校们以表彰,但已经放在我心里了。”
  “按照目前情况分析,经过我和军委几个将帅、畅卿先生等人反复商榷,都认为只有你能胜任军委特派员一职,由你率先秘密前往北方,先和汉卿将军见个面,谋求共识,他现在是进退维谷,六神无主,汪兆铭、孙哲生(孙科)那帮人在政治上给他施加的压力太大,冯焕章将军又在不择手段地挖他的墙角,阎百川将军自从恢复军委委员资格之后,就开始纠集旧部,重振旗鼓,如今实力大增,再次觊觎华北,所以,汉卿如今处境艰难,度日如年,以汉卿如此年纪就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实在太为难他了,内忧外患身背骂名,不好受啊!”
  安毅看到蒋介石不甚唏嘘,想了想低声问道:“以学生的资历,恐怕不太合适吧?何况北伐时我与汉卿将军之间颇有龌龊,他愿不愿意还是一回事呢。”
  蒋介石摇了摇头:“这几天他每天都有个密电给我,希望我尽快派个人去帮帮他,想来想去,你是最好的人选,无论是在全国军民心目中的地位,还是你对日本人一贯持有的强硬立场,以及你身后实力雄厚的工商业体系,你去都比别人强,至少能为汉卿减少许多舆论上的压力。”
  “再者,你只比汉卿小五岁,大家都是年轻人,相互间容易生出好感,形成共识,至于以前的恩恩怨怨,能有国仇家恨让人刻骨难忘吗?”
  “还有,你先去稳定局势,我在身后支持你们,如今看来不和日本人好好打上一仗那是不行了!可剿匪作战正值决定胜负的关键时期,通过数年来的教训得出这样一个道理:攘外必先安内!要是不先铲除异党就去和日本人拼命,那是要失败的,要亡党亡国的!因此我不能离开一步,必需再接再厉,平息叛乱,以绝后患,方能奢谈抵御外敌。”
  “你去就行了,代表我,代表我们中央军,我答应你把鲁逸轩十七师并入十七军的要求,再让你的教官和老长官徐月祥(徐庭瑶)做好准备,以我中央嫡系数个精锐师为你坚强后盾,一旦战事突起立即全速北上抗战,在政治上,首先立于不败之地,赢得舆论和社会各界支持;在军事上,由你去配合北方各军主帅共同指挥,我非常放心。冯焕章、李德邻、蔡初贤等人不是整天高呼抗日而营私吗?你去好好打上一战,看看他们有何表示,哼!”
  安毅想了想:“学生遵命!不过,在这个时候学生北上,估计会引发中外的种种猜测,也会让嗅觉发达的日本人看出校长意图。”
  蒋介石赞赏地笑道:“你在政治上的悟性还是有的,只是要多思考多检验,就能更上一层楼。不错,现在是我们军委和政府该有所表示的时候了,再不有所表示,我们会被国人戳脊梁骨的。你先轻车简从秘密北上,等到本月三十一日,中央将会举行盛大的授勋仪式,隆重表彰淞沪抗战中的有功将校,根据军委特别会议决定,当初指挥抗战的蒋光鼐、蔡廷锴、张治中和你四人,将获得最高荣誉的青天白日勋章,到了那一天,授勋仪式就成了明确信号,日本人也就知道我们下定决心要和他们打上一仗了。”
  安毅连忙站起致谢:“感谢校长栽培,感谢军委的鼓励和鞭策!”
  “坐下、坐下!”
  蒋介石接着说道:“这个信号一旦发出,我们谁都没有选择的余地,你的行踪也就随之暴露……不过没关系,能隐藏多久是多久,关键是尽快和汉卿以及他的东北军将领建立感情,达成共识,一旦战事发起,主力军还是他们东北军,我能给你的就十七军,最多不超过五个主力师,再多的话需要你自己想办法了。希望四川内战能尽快调停,好让尹继南的二十四军迅速北上,都是你的老部下,指挥起来更得心应手一些。”
  “可是……要是局部战争升级到全面战争怎么办?以我们目前的国力、以及漫长的海岸线,上海、杭州甚至苏北沿岸都可能成为日军的突破口,要是没有全面的战争准备,很可能在付出巨大损失之后一泻千里的。”安毅非常担忧地问道。
  蒋介石微微一笑:“对此我们有全局安排,你在前面打得越坚决越好,能把日本人打痛重创就更好了,以日本目前的国家形势、政治分歧、正在酝酿的经济调整,以及东北无处不在的武装抵抗,日本人很难发起全面的战争,打一战再坐下来和谈的可能性最大,至少他们得先在东北站稳了脚跟才行。而你的任务就是,在保家卫国驱除外辱的正义大旗下,尽一切力量团结北方各势力,与日本人进行殊死战斗,想尽一切办法不让日本人如愿,能拖多久是多久,最好能拖个一两年。如今我们国家一穷二白,用句俗话说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除了性命不用担心失去什么,我和中央军委、中央政府会在方方面面声援和支持你们。”
  “学生记住了!学生何时起程?”安毅重重点头。
  “照理说你新婚燕尔,我不该在这时候派你去,可反复讨论之后这个重任非你莫属,你不去不行了,而且越快越好,明天的会议你就不要参加了,天一亮就坐你的专机回南京,到了南京徐可均(徐恩曾)会把相关文件交给你,我已经给你安排了运送物资的专列,明天入夜就北上,汉卿将派人在石家庄接你,代表团下月中旬之前赶赴北平。你这个中央军委特派员,寄托着无数人的希望啊!”蒋介石非常感叹。
  安毅再次站起:“学生定会全力以赴!”
  蒋介石点点头:“好、好……这三百万支票你交给汉卿,这一百万是你的经费,省着点儿花,今年我手头拮据,难以给你更多支持了。”
  安毅颇为感动,接过装着三百万支票的信封郑重地放进衣袋,把另外一张百万的支票推了回去:“校长,学生还有些储蓄,这一百万校长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吧。学生一直想向校长汇报,这次婚礼,学生收到亲朋好友和各界友人的贺礼高达一千余万。其中现金就高达六百多万,学生打算……”
  “什么……”
  蒋介石失声惊呼起来。
  安毅详细解释:“是这样的,冯家给的嫁妆折合现金就两百万,我老丈人欧先生给了一百万,美国回来的张熹和林旭东两位兄长各给一百万,江浙财团五位老前辈一起给了三百万,这些加起来八百万了,其他是江西、湖南、四川、云南的商会和故友慷慨赠送的,校长和师母送给云儿的那个梳妆台和紫貂大衣,要是折成现金也高达二十万。学生在云儿的支持下,已将六百万现金分别转入旗下兵工厂和第四厅北方情报总站,从装备和军费上面对我第四厅北方各部进行支持,也算是学生和云儿为国家出点力吧。”
  蒋介石两眼通红,缓缓站了起来,走到安毅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连说了三个“好”字,接着感慨万千:“貂皮大衣是马鸿逵送的,梳妆台是刘湘送的,我怎么也没想到会这么奢华昂贵……”
  “要不,学生悄悄给师母送回去?”安毅低声问道。
  蒋介石瞪了安毅一眼:“混账!我送给自己干女儿的嫁妆,岂有再拿回去的道理?好了,滚吧!见到汉卿立刻给我来电报。”
  “学生遵命!”
第755章
特派员(二)
  坐落在北平西四牌楼西边的马市桥南、太平桥大街路西的顺城王府,原是礼亲王代善后裔勒克德浑所有,原是贝勒爷的勒克德浑以平定南明政权、招降李自成余部的功绩,被清王朝晋封顺承郡王。由于代善属满清八旗里的正红旗,按礼制赐建府邸于皇宫右翼,也就是京城的城西。气势恢宏雕梁画栋、占地面积约三千平方米的王府建成后,随即成为京城一大景致。
  王府分东、中、西三路,中路与其他王府规格相同,依次是府门、二门、翼楼、银安殿、寝殿、后罩楼等。西路和东路分别由不同的大小院落组成。按清代制度,王府正门前应有大石狮子一对,唯独这个顺承王府没有狮子,别的王府正殿前都不种树,唯独顺承王府正殿前有四棵高大的楸树,另外在东所也有同样两棵大楸树,从府外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它那虬枝杈丫的树冠。
  少帅张学良身材中等,体型偏瘦,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有当代四美男之美誉。在一般情况下,他都不和身边将校那样穿马裤长靴,而是喜欢着一身非常合体的黄色将官常服,这样显得整洁简约,却又飘逸洒脱。此刻,与少帅并肩漫步的安毅却是一身银灰色西装,高挑的身材,自然的微笑,让人生出少年老成文质彬彬之感。
  少帅在东所正殿前轻轻收住脚步,仰望秋风里茂盛的树冠,伸出右手,接下一片飘零的枯叶,颇为感慨地低头打量:“深秋了,没几天满树叶子就会归于黄土。十年前,愚兄仍是个懵懂少年,第一次来到父亲买下的这个府邸,就对这几颗楸树很好奇,听府中匠人说这几棵树还是明代栽种,是北平城里所有王府中府独一无二的。其他王府平时都由一边侧门出入,比如礼王府白天只开西侧门,郑王府只开东侧门,只有顺城王府东西侧门全开着,除车马不准通行外,普通行人是可以往来穿过的,所以附近的人们称这里是‘穿堂府’,我们家入住十余年,也保持着这个传统,只是如今物是人非了。”
  安毅仰望高达二十余米的婆娑树冠,透过茂密的枝叶,感觉天空是如此湛蓝明净,西坠的斜阳给树梢上罩上一层柔美的金辉,隐约间鸟儿的鸣唱声声传来,清爽的和风中送来树木和周边嫩叶花萼的幽香,如此美景,与少帅此刻的萧瑟心境反差很大。
  凌晨时分,安毅在少帅心腹侍卫的护送下进入王府,到此时仅过了十二个小时,经过拘束的相互试探的午宴、下午开诚布公的详谈和晚上隆重的酒宴之后,安毅与少帅之间的距离一点点缩小。
  相互见面的那一刻,安毅总觉得身边的少帅太过柔弱些了,英俊的脸有些苍白,漂亮的高鼻子上修长的眉毛之下,一双眼睛似乎总有点儿让人觉得忧郁,却因此给人一种儒雅真诚,令人信任之感。
  安毅不知道自己给少帅留下什么印象,听了少帅这一番追忆感叹,抬头仰望之后,不由得转头凝视少帅的眼睛。
  少帅颇为自嘲的一笑,轻轻带了一下安毅,一起走向后面的荷花池:“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会和贤弟说这些,难倒未老先衰了?呵呵……听说贤弟打下的川南,满目均是青山秀水,风景如画,没有北方的冷风暴雪,也没有北方秋季的肃杀,四季如春绿意盎然,山花烂漫民风淳朴,特别是安老弟秉政之后,百业俱兴迅猛发展,民众安居乐业周边趋之如鹜,被当下各大报纸称之为桃花源一样的人间仙境,不知安老弟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少帅身边几位副官、侍从也都笑着望向安毅,看来也对川南的发展很感兴趣。
  安毅微微一笑,低声回答:“那些报社的记者大多是小弟的朋友,每次他们到川南来采风,一群弟兄都是好吃好喝地招呼着,所以他们没事的时候都在尽力替小弟吹嘘,其实这个世道,哪儿有那么好的地方?”
  边上将校听了会心一笑,少帅今天也领教了安毅的坦诚直率,现在听到安毅的大实话,他的脸上也难得地泛起几许笑容,显得苍白的俊脸增加许多迷人的生气。
  安毅边走边说道:“要说起来,传说的桃花源应该是张弘栾前辈治下的湘西,小弟到过那儿几回,确实很美,比川南的景致多了许多灵动和幽深,真个是一尘不染美得令人窒息,置身其中宛如人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啊!”
  “美得令人窒息……非常生动独到的比喻,说得我都想去亲眼看看了。不过我觉得贤弟还是有些过谦了,川南就与湘西比邻,估计也不会逊色多少吧?”少帅兴致颇高,心情似乎好了很多。
  安毅笑答:“要说小弟的川南好在哪里?估计也就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用中央社大美女记者叶青小姐的话来说,那就是层峦叠嶂竹海翻波、古木参天鸟语花香。小弟更为看重的,是汉卿兄刚才提到的一点,民风淳朴。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小弟折腾数年才做出点儿成绩,距离弟兄们树立的奋斗目标还差个十万八千里呢。”
  “对我来说,北国有北国的景致,自从进入中原地区开始,特别是进了山东,一望无际的平原令人心胸开阔,这是一种只能体会而无法言语的磅礴气势,只有这样的气势才孕育了千年的文明传承。小弟从来没到过东北,但是从很多资料上了解到,白山黑水自有它的雄壮美丽,就拿冰雪来说,南方罕有天地一色银装素裹的苍茫深远,真的要拿风景来做比较的话,北方是个雄健坚毅的挺拔汉子,南方是个婉约柔美的窈窕少女,哈哈!请原谅小弟没读过几本书,班门弄斧了……”
  “贤弟谦虚了,一番话说出多少人只能意会而不能表达的意境,甚合我意,甚合我意啊!”少帅抚掌而笑,对安毅的好感瞬间提升许多:“等会儿沐浴完毕稍息片刻,愚兄在后花园摆酒再谈,两年来大江南北交相传诵贤弟作曲填词的歌曲,就连奉天和北平城里那些留声机也都日夜播放个不停,今晚定要聆听贤弟的天籁之音,否则贤弟忙碌起来或者匆匆离去,岂不错失良机,成为平生大憾事?”
  安毅谦虚几句答应下来,回到西院客馆洗完澡,安静地坐下来默默吸烟。
  沈凤道沐浴完毕,换上身将官服,来到安毅对面坐下,提起八仙桌上的茶壶给安毅倒上一杯茶:“刚才你和少帅分手时,我发现少帅眼神游离,似乎心神不定,细细一看发现他是烟瘾犯了,如果能劝劝的话,你最好找个机会劝他把大烟戒掉,这么下去不行!他积郁在胸,眼睑虚沉,脚步漂浮山根泛青,要是再不戒除烟瘾,不出数年就会精髓一空,百病缠身,到时候再想弥补就来不及了。”
  “你有办法?”安毅问道。
  沈凤道摇了摇头:“这烟瘾和寻常病情截然不同,用你的说法是对烟土有了心理依赖,这是心疾,不是寻常药物能够治愈的。”
  安毅微微一叹:“你让我如何开口?初来乍到的,闻名数年今日方得一见,以前还和他在报纸上针锋相对颇有间隙,我怎么好如此唐突?下午在和东北军将帅的会晤上你也看到了,少帅身边文臣武将人才济济,没有一个是平凡之辈,其中被少帅尊为辅帅的张作相将军,还有被少帅称之为叔叔的汤玉麟将军几个前辈,都是张大帅生前拜把兄弟,以他们的威望和见识,都无法说服少帅戒掉鸦片,我这个年纪轻轻的外人就更不行了,还是别自讨没趣吧。”
  沈凤道想起下午一群老家伙满脸的客气以及无法掩饰的防备眼神,叹息一声,低声问道:“下午我看到你进入会场时,眼睛在边上一个年轻挺拔的上校脸上停留了片刻,认识?”
  “不认识,那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不过见到那人长得挺英俊的,所以多看了一眼。走吧,出去走走,这北平晚上的风吹起来蛮舒服的。”
  安毅站起来拉上沈凤道走出大门,若无其事地四处看了看,一起悠闲地散步:“里面不好说话……那个年轻上校我虽然认识,却也是第一次见到,说起来你肯定就知道了,五亮的结义兄弟李寒松。”
  沈凤道剑眉一震:“明白了,怪不得他初见你时眼中的惊喜一闪而逝,没想到这小子混得这么好,能参加如此重要的会议了……这么说,最迟明天我们就能知道东北军元老们的态度了?”
  “不行,这个节骨眼儿上绝对不能和寒松接触,更不能对他表现出任何异样,赵瑞师兄和刘卿明天上午就会到来,让刘卿去五亮的华丰商行取情报,我们绝不能与寒松发生任何瓜葛,否则不但有前功尽弃的危险,还会因此而树敌,成为东北军极为厌恶的人,更不用奢谈精诚合作共同抗日了。”安毅低声说道。
  “赵瑞和刘卿知道他的存在吗?”沈凤道周到地询问。
  安毅摇摇头:“我们那边只有我知道,就连经常与北面各站联系的承柱大哥、金龙大哥和胡子,也仅仅是知道咱们在东北军中有人,知道这个人代号‘黑狐’,其他如年龄、长相、官职、家庭一概不知。”
  沈凤道放心地点点头:“这就好。”
  安毅想了想问道:“今天咱们送给少帅两箱枪械当礼物时,你发现那些军中元老有何异常?”
  “大体上反应都比较正常,除了少帅可能是联想到自己的沈阳兵工厂,曾出现瞬间的失落之外,就是汤玉麟将军多问了几句,似乎对咱们的礼物看不上眼,不过别的将领都爱不释手,啧啧称叹。仔细琢磨一下,我发现这个汤将军虽然外表威严,深受敬重,但此人声音涣散,中气不足,举手投足一言一行看似从容不迫慢条斯理,但是与他的话语和眼神差异很大,根据我的经验,这种人通常是外厉内荏却又生性多疑诡计多端之辈,反观张作相将军就大不一样了,中正平和不怒而威,一经接触就给人一种表里如一值得敬重之感。”沈凤道说出自己的看法。
  安毅微微一笑:“这个见解我同意!要不是非常机密的话,把道叔请来就好了,以道叔的毒眼准能看个通通透透,咱们能省不少事啊!”
  沈凤道也乐了,看到少帅的副官与侍卫远远地打着招呼含笑走来,沈凤道连忙低声提醒安毅。
  两人知道少帅有请,快步迎了上去,客气几句便跟随副官侍卫走出西院。
第756章
特派员(三)
  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和中央军委于十月三十一日在首都南京举行的隆重授勋仪式,让世界各国、国内各势力、各集团和社会各界看清了中国政府和军队的立场。各国媒体纷纷意识到,日本军队对中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得寸进尺变本加厉的野蛮侵略,终于让南京政府忍无可忍。在中国上下愤怒的声讨和请愿浪潮中,南京政府通过对年初的淞沪战争数十名将帅的隆重表彰,向日本人和全世界传递出这样一个明确的信息……下定决心奋起抵抗!
  在隆重的授勋仪式中,五百余名与会军政代表、三百余名社会各界人士、两百余名中外记者均发现,中央政府主席林森、汪精卫等五院院长和军委要人齐聚盛会,却没有出现中国军队最高统帅蒋介石的身影,只是由匆匆自四川飞回南京的军政部长何应钦宣读蒋介石的贺信;更令人惊讶的是,获得最高荣誉勋章的军中名将安毅竟然没有前来领奖,而是由他的老师、另一位青天白日勋章的获得者张治中将军代领,大会主持人军政次长曹浩森含糊地解释说:安毅将军因军务在身无法前来,委托其恩师及安毅将军任教的黄埔军校教育长张治中将军代领。
  这一意外情况,使得中外各界和与会媒体代表议论纷纷,不断猜测。这次授勋仪式本身就释放出针对日本的明确信号,世界各国几乎都从中看到了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强硬立场,中日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到无法调和的程度,两国之间的战争很可能从此进入紧张的准备阶段。在这个极为关键也非常重要的场合,倍受中外瞩目的中国军队少壮派代表、数年来一直对日态度非常强硬、在济南和淞沪两次中日局部战争中对入侵日军展开毫不犹豫军事打击的重量级将领安毅,却没有出现在如此重要的授勋仪式上,而且行踪隐秘,没有任何令人信服的情况说明,怎么不引起中外各国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世界各国和中外媒体纷纷对即将到来的中日战争进行分析预测,各大财团、跨国企业也在即将到来的战争的恐慌中迅速调整策略,大部分欧美财团收紧银根,警惕观望。各国在华间谍机关几乎在一夜之间隆隆开动,从南面的广州至北面的沈阳,从鱼龙混杂最为繁华的大上海到正在激烈内战的鄂西和重庆地区,到处都活跃着各势力情报间谍的身影,其中又以上海、北平的情况最为复杂,也最为艰险和混乱。
  日本军队情报机构的效率是相当惊人的,当得知安毅没有出席授勋仪式的情报后,日本军队和外交部门驻华情报机关立即进入紧张状态,所有驻华机构均展开严密的调查行动。次日凌晨两点,设置在天津日租界的日本陆军驻华情报总部,从隐藏在张学良东北军内部间谍传来的密报中发现,由南京中央军委派遣的特派员于上月二十八日秘密到达北平,进驻东北军指挥中心顺承王府之后突然失去踪影,东北军高级将领连续三日召开短暂的秘密会议,南京特派员的名字和职务有待进一步了解。
  日本陆军驻华情报总部四大部门负责人经过反复分析,一致认为这个行踪诡秘的特派员很可能就是缺席此次授勋仪式的安毅,于是,日军从南到北的情报机构开始展开大规模针对性调查,其中又把北平列为最重要的地区,原本就是中外各势力暗中角逐的北平城,突然变得暗流汹涌,步步险恶。
  上午十点,东北军二号人物张作相拿着几份文件,匆匆进入少帅居住的院子,少帅的机要副官郭维城连忙迎上前去。
  “小六子还在睡?”
  张作相的声音虽然平和,但眼神中还是流露出几许不悦。
  郭维城恭敬地低声回答:“回辅帅,少帅昨夜与安将军促膝夜谈,直到天色大亮才安寝,这个时候刚睡不到三小时,属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3/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