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4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7/1395

  晚上八点,南京总部,委员长办公室。
  与美国驻京大使共进工作晚餐的蒋介石回到办公室,得知何应钦和陈立夫已经在侍从室等候多时了,刚想要吩咐请他们进来,机要秘书邓文仪连忙上前,双手将蓝色文件夹轻轻放到蒋介石面前:“校长,这是少帅和安师弟刚刚从北平发来的密电,还有一份是以安师弟的前敌指挥部名义上呈的长电,学生感觉非常重要,请校长先看看吧,估计敬之将军和祖燕部长也是为此而来的。”
  “哦?”蒋介石微微吃了一惊,看完上面两份少帅和安毅的简要呈报,得知日寇并没有进一步侵犯,心中为之一宽,随手将两张电文取出放到一旁,仔细阅读标注有五星绝密标志的长长电文。
  蒋介石看完第一段,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再看数分钟突然站起来,喜怒交加之下,情不自禁地骂了起来:“这个安毅、这个安毅,我就知道没有什么事是他不敢干的,这么大一个行动,他竟然敢瞒着我,娘希匹……”
  “校长请息怒!安师弟虽然率性,但从效果来看却是非常值得的。在获知日寇的大致进攻路线之后,军委特别委员会曾三次预测日寇的总攻时间,都很担心日寇在年底这几天悍然入侵华北,从而掀起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如今因为安师弟的有效行动,一举打乱了日军的既定计划,从目前的情况分析,一周之内日军无法全局发动,至少安师弟在辽西一线神出鬼没的打击,让日军如鲠在喉,无法专注南面。”邓文仪低声说出自己的意见。
  蒋介石看了邓文仪一眼,缓缓坐下:“我很清楚安毅的行动带来的积极效果,从这份详细呈报中我也看得出,他的行动肯定得到了张汉卿的鼎力支持,否则没有这么顺利……歼灭日寇九百余人、俘虏十七人,歼灭伪军一千三百余人,反正伪军七百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粮食冬装等物资,炸毁了铁路大桥,还两度攻陷北票城,顾长风和杨九霄至今仍占领着朝阳城,他安毅了不起嘛!”
  “是,学生也对安师弟钦佩不已,他指挥的战事好像没有不成功的,是很了不起。”邓文仪含笑附和。
  谁知蒋介石脸上没有喜色,反而是一片怒容:“可是我欣喜之余,也非常生气,我生气的原因,既不是担心外交上的被动,也不是担心那些只会争权夺利、夸夸其谈的主和派为此施加压力,因为整个华北的危局,已经让我们处于骑虎难下的艰难境地,就是不想打不愿打,也得硬着头皮打一战,否则,很有可能因犹豫不决而一溃千里,丧失华北和中原,成为历史的千古罪人,这个罪名谁也担当不起!我生气的是,安毅越来越不像话了,这么大的一次军事行动,竟然长时间的瞒着我,胆大包天!去,给他发个电报,要他明天天黑之前必须来南京见我!”
  “是……校长,敬之将军他们估计也是为此而来,刚才学生听祖燕先生说,日本人已经就我正规军北上伪满洲国西部之事,向我外交部提出强烈抗议了。”邓文仪提前给蒋介石通报。
  蒋介石恼火地拍了一下面前的桌子:“岂有此理!岂有此理!简直是恶人先告状,什么满洲国,那是我中华领土,我中国政府什么时候认为那是满洲国了?看来还是安毅干脆,除了打没有任何的废话。你现在就去找康泽和贺衷寒几个,商量一下,明天怎么在全国的报纸和电台上发动声势浩大的宣传,我还要抗议呢,日寇无端炮击我山海关驻军,这是变本加厉的赤裸裸的野蛮侵略!还有,把握好舆论原则,辽西是我国的领土,我们决不会承认日本的傀儡满洲国,整个东北的抗日武装都是正义的!什么正规军不正规军?这几天我就要召集会议,全部授予东北各抗日武装正式番号,他们都是我的正规军!”
第782章
坚持就是胜利
  安毅和赵瑞从帅府回到汤山指挥部,立即召集麾下将领及各师团长以上主官会议,对北上以来的各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
  这个重要的会议本来计划在后天召开的,届时也将会对顾长风、杨九霄部在辽西的历次战斗进行讨论和评估,制定出下一阶段的指导大纲,但由于蒋委员长的召见电报突然到来,安毅不得不将会期提前,否则回到南京拿不出一两份有说服力的报告来,就非常被动了。
  一个半小时的总结讨论完毕,情报处长刘卿向与会将校通报了目前东北敌我双方情况,其中关于日军编制、各路抗日武装构成和现状的宝贵情报,完全得自于少帅张学良的慷慨襄助。
  刚才在帅府时,安毅看完少帅赠送的厚厚一沓机密资料,连声感谢,心里却感慨万千,心知东北军仍然拥有深远的影响力,至少在东北地区仍然拥有大量的忠勇追随者,这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可因为自身长期存在的各种原因,制约了少帅的努力和众多改良计划的实施,造成独守金山却只能望而兴叹的窘迫局面。
  撇开东北上百支抗日武装不说,仅以东北军的现状论,就令人倍感伤感,败出东北、尊严和士气倍受打击之后,东北军已经不再是原来那支骁勇彪悍、万众一心的东北军了,表面上东北军各部仍然团结在少帅的旗帜下,暗地里却争权夺势,拥兵自重,各行其道阳奉阴违者不在少数,将领贪墨自肥,官兵军纪涣散,却又自成一体碰不得说不得,军队外强中干也就罢了,领兵者还外厉内荏振振有词,大有水泼不进油盐不侵的架势,就连少帅和辅帅也都时常暗自叹息:大帅张作霖走得太早了!
  相比于少帅,安毅觉得自己非常幸运,麾下将校虽有缺点,但都能精诚团结,各有私心,但深知轻重缓急,能力各异,但都能奋勇向前,这一切除了雄厚的资金支撑之外,安毅认为最关键的是拥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的目标,有着多年教育潜移默化之后形成的强烈荣誉感和使命感,还有合理的制度,公平的奖惩,自己人格魅力虽然重要但只能居于次要地位。因此,目前军中总体情况虽然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在强敌犯境、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众弟兄之间那些屁大的意见和矛盾随之烟消云散,安毅对此甚为满意,也感到无比庆幸。
  会场发出一片低呼,安毅收起思绪,含笑倾听弟兄们惊讶的疑问,赵瑞知道安毅明早就要赶赴保定,乘专机飞回南京,因此没有让大家继续议论:“诸位请安静,东北军司令部提供的这些数字还是比较准确的,可以说只有疏漏没有夸大,因为东北沦陷之后,驻黑龙江、吉林的近十万东北军和七万警察、保安部队大部分失散了,这些失散的部队一部分投降日本人,成了如今的伪军,一部分想方设法逃回关内,重新投入少帅麾下,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将士选择了占山为王,举起旗帜大张旗鼓地抗日,比如刚刚逃出日军重围的冯占海将军,之前他就是东北军吉林省边防长官公署的警卫团长,九一八事变之后他愤然率领自己的团高举抗日大旗,与日伪军打了一年多,越打越壮大,先后收编了龚长海、杨树藩、姚秉乾等地方抗日武装,从最初的一千余人增加到如今的一万二千余人,这一次虽然遭到合围损失较大,但仍然保存六千五百人以上的兵力;又比如前几天在关东军重兵夹击下被迫退入苏联境内的王德林部,王德林九一八事变之前是东北军二十七旅一营营长,九一八没几天就举义抗日,三个月前麾下官兵剧增到两万之众,本月来屡遭日军进攻,该部死的死散的散,但仍有三千余人跟随王德林退入苏联以待来日。”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远的不说,就说咱们杨九哥的抗日支队,去年的这个时候还只有几十号人,如今已发展壮大到五千人,这几天连下两城,战果累累,前后加起来一千二百多名一时糊涂的伪军弟兄加入进来,辽西民众在杨九霄支队的抗日精神感召下,踊跃参军,队伍一下就变成八千多人,周边数乡镇十几个拥有几十到几百喽啰的山大王也纷纷前往拜会杨九哥和虎头,请求加入咱们的队伍,一起打小日本。白天杨九哥还来了两封电报,请求总部配发装备和派遣教官团进入他们的军中,虎头在电报中干脆建议,按照我安家军的师级编制,尽快对人数剧增的杨九哥抗日支队进行调整,以适应抗日作战需要。其实方案咱们早就有了,就等着这一天呐!”
  众弟兄会心一笑,安毅也不禁莞尔,心中感叹如此乱世,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什么奇迹都有可能发生。
  赵瑞继续说道:“通过以上例子,诸位应该明白东北的特殊情况了吧?所以不要怀疑东北军司令部一百五十六支抗日武装的统计数字,虽然里面的队伍参差不齐,各有各的想法,不少还是啸聚山林的绿林好汉,但只要他们肯团结起来抗日,那就应该是获得承认和尊重的队伍。”
  “因此,咱们接下去的议题就是如何帮助杨九霄支队发展壮大,如何尽快把归附的散兵游勇训练成意志坚定、纪律严明的正规军,大家都帮着想想办法才是。司令明天要赶回南京,让他先回去准备准备,辽西地区的队伍建设、战事怎么打如何打,则有劳在座弟兄们群策群力了。”
  安毅站起来,对纷纷望过来的弟兄们说道:“委座突然召唤,我不去不行,估计是咱们在辽西把动静弄得大了些。之前他不同意咱们出击辽西,所以咱们瞒着他干,没想到还真让咱们干成了,估计也把南京城里的那帮大老爷们儿吓了一大跳,这会儿可能连觉都睡不着了!活该!咱们几万弟兄在这冰天雪地里,不是也睡不踏实吗?”
  弟兄们欢快地笑起来,一个个脸上满是骄傲和自信。
  安毅继续说道:“这一去多则三天,少则一天,军中诸事和辽西大局就拜托弟兄们了,从少帅府回来的路上,我也嘱托赵师兄很多,与东北军和周边各友军之间的联络协调任务,就交给赵师兄、展到去处理,胡子、老颜和鲁师兄负责本军及辽西各部的军事指挥、行动策划等事务,弟兄们要严密配合,不得有任何懈怠。张扬,你辛苦一些,军需后勤这一块压力很大,你手上只有个运输营七十多辆卡车,看样子很紧张,多与东北军司令部参谋处和军需后勤处联系,加深感情,不怕多花几个钱,如何尽最大努力保障我全军将士的枪支弹药和物资供应,才是重中之重!”
  “是!”
  被安毅点到名的将校全都站起来大声回答。
  安毅示意大家坐下:“等会儿我就给杨九哥和虎头发份电报,只有一句话:坚持就是胜利!在北方这种让咱们陌生的环境里,只有加倍付出,努力克服一切困难,才是我军取得胜利的基础。咱们觉得困难重重的时候,敌人也不好受,这一点在座的弟兄们经历了几年的征战,都深有体会。”
  “相对于日军的装备、训练情况和官兵素质而言,咱们一点也不占上风,特别是在精神上,日本野兽一样的军国主义教育影响了他们几代人,现在正是最迷信、最为疯狂的时候,细细分析大家就能发现,日军的精神力量、官兵意志、军规纪律和凝聚力都比咱们强,在这种情况下,比的就是意志,拼的就是精神,还有长存于咱们华夏子孙心底里的自尊和不屈。这一点非常重要,诸位需要好好讨论讨论,尽快拿出一套及时有效的宣传策略和动员手段,立即在军中实施,以激励我们的将士,振奋官兵信心。我到了南京后,将会动用报纸、电台和社会各界的力量,掀起一个抗日动员高潮,策应和呼应我军将士和即将投入战争的华北地区将士。”
  “弟兄们,抗日将是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以证明我传承千年经久不息的华夏民族的国力和军力,这一战将会打得很辛苦,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只要坚持下去,胜利最终将会到来,所以我给杨九哥和虎头发去‘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在此,也给弟兄们和为自己共勉吧!”
  弟兄们一个个神色严峻,整齐起立,目送安毅离开会场,随即在赵瑞和胡家林的主持下,遵循安毅的指导精神,展开紧张热烈的讨论。
  安毅的临时住处在行馆中院的两层连体洋楼二楼,这栋小楼是汤山行馆的普通住所,通常是作为前来休假或出席会议的政府中高级官员的下榻馆舍,最好最豪华的两栋别墅式宾舍在对面,至今仍然房门紧闭,安毅率部进驻之后,一直没有使用。
  登上楼梯,走向东头的房间,沈凤道放慢了脚步,拉了拉安毅的手臂,微微一笑就叫住身后的林耀东一起,推开边上的房门。
  安毅望了一眼自己房门虚掩透出的一缕灯光,再看看笑容暧昧的沈凤道和林耀东,这才记起叶青也住在这层楼上,只不过是在西面的那套客房,现在看来,以沈凤道和林耀东过人的听力和意识已经知道,叶青很可能进入了自己的卧室,等候自己的归来,否则没有人能瞒过自己那些由道门和内家高手组成的十八铁卫,悄悄钻进自己的屋子而不被发现。
第783章
翻手为云覆手雨
  飞机从阳光明媚的六千米高空徐徐下降,冲破下方厚重的云团,随之减速飞行,虎踞龙盘的南京城很快出现在机翼底下,凄迷的绵绵冬雨中,京城的轮廓朦朦胧胧,似乎在大地上漂浮变幻一般。
  云层上下的强烈反差造就的梦幻景致,令叶青欣喜不已,她已经颇为适应长途飞行,身体的不适反应几乎消失殆尽,兼之紧挨着安毅坐在一起,心情自然愉悦而舒畅:“真没想到,上方晴空万里,暖阳高照,到了云层下面却细雨绵绵,朦胧如纱,弹指间就体会到这两种截然迥异的美景,太让人不可思议了……哎!美吗?”
  “美!内在外在都那么美。”安毅含笑低声回答。
  叶青一愣,立即明白安毅话里暗含的诸多意思,她没有转过头来,一直望着窗外,一张俏脸却羞得红霞遍布,动人的红晕从她线条柔美的脸颊染到了玲珑耳坠,再将修长润洁的白皙脖子染成桃红一片。
  安毅以为叶青正在为窗外景色所陶醉,没有听清楚自己的话,正琢磨着如何逗佳人开心,突然感到大腿内侧一阵剧痛,连忙悄悄抓住叶青恶狠狠拧掐自己腿部的小手,龇牙咧嘴地默默忍受,压根儿就不敢叫出声来,以免被前后座上的沈凤道和贴身侍卫发现这一暧昧举动。
  好在这个时候开飞机的林飞提醒即将降落的声音传来,安毅才逃过了这种爱恨交加的非人折磨,叶青却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安然静坐,一只手还下意识地抓住安毅的手腕,保持平衡,直到飞机安然着陆停稳,她才微微一笑,神色如常地站起来,披上洁白的羊毛围巾,向走到机舱门旁的沈凤道和两个熟悉侍卫点头致意,转向安毅时,美丽的笑颜瞬间被惊讶所代替,弯下小蛮腰,非常体贴关心地询问愁眉苦脸的安毅:“怎么了?你不会是晕机了吧?”
  安毅早已看到机下等候的四辆军牌轿车,顾不上与叶青斗嘴,飞快地穿上黄呢大衣,接过侍卫递来的将军帽扣在脑袋上,整理了一下风纪扣,紧了紧腰间的宽皮带,率先钻出舱门走下舷梯,与迎上前来的葛敬恩、贺衷寒、邓文仪相互敬了个礼,接着握手问候。
  寒暄一阵,安毅转过身子,对站在第二辆轿车外、身披麦色大衣满脸激动的冯洁云咧嘴一笑,几步过去,抓住她哆嗦的小手,握在自己温暖的掌心中,关切地说道:“云儿,这么冷的天……快进车里去,外面风大,看你这小脸都被冻红了。”
  “你在风雪漫天的北国,不更冷吗……”
  冯洁云没有动,痴痴望着又瘦了一圈的安毅,眼里全是深深的痛惜和浓浓的爱意。
  “哈哈!果然是小别新婚啊!还是师母体谅师弟,让弟妹一起来接机,估计是让我们看看什么是恩爱吧?”
  贺衷寒仍然和以前一样,与安毅之间开玩笑毫无顾忌。
  众人会心一笑,冯洁云羞得低下了头,晃眼看到叶青走来,连忙迎上去兴奋地高呼青姐,两个美女搂在一起,便是吴语呢哝娇媚横生,把一群大男人羡慕死了。还是叶青细心一些,望了一眼细雨迷茫的天空,说千万别把头发给淋湿,两个女人这才高高兴兴钻入轿车后座,关上门哈出团团热气,再次热烈地交谈起来。
  安毅与葛敬恩低语几句,走到邓文仪身边,低声说道:“师兄,小弟有急报需呈交校长,先不回家,跟师兄前往总部见过校长再说吧。”
  “你看几点了?快五点了,估计校长也差不多回到家里了,师母知道你回来,特意备下家宴,说要招待你这位指挥所部取得两次辽西大捷、令全国军民扬眉吐气的抗日英雄,咱们几个也跟着你沾光了。走吧,进城还有一段路呢,别让师母等急了。”
  邓文仪推了安毅一下,招呼葛敬恩一起坐进第三辆车,贺衷寒乐呵呵地与沈凤道一起,登上前面的第一辆车,不一会儿车队鱼贯般驶出机场,逐渐提速。
  安毅这个时候才有机会询问原因:“师兄、堪侯兄,辽西的战事刚结束,由于之前没有获得校长和军委的批准,进行得非常秘密,小弟和少帅所部都没有声张,怎么会……”
  坐在安毅身边的葛敬恩解释道:“是这样的,日本驻京大使昨日傍晚向咱们外交部提出强烈抗议,上海总领馆同时向中外记者控诉我中央军入侵所谓的‘满洲国’,指名道姓地说出老弟的名字和四十四师番号,说你趁日军和满洲军队换防之机,派遣重兵非法越界趁虚而入,卑鄙地勾结辽西杨九霄、冯占海等反政府反日武装,纠集两万余人突然向毫无防备的朝阳城发起猛攻,合法驻扎维持秩序的‘日满联军’损失惨重,为避免形势进一步恶化,‘日满联军’主动撤出朝阳城,后退二十公里严阵以待。”
  安毅忍俊不禁:“狗日的小日本,真他娘的厚脸皮,竟然说‘为避免形势进一步恶化主动撤离’,真不要脸!这话可别让顾长风和杨九霄听到,否则下一战干出什么有违常规的事情,小弟也无法阻止了。”
  “可不是吗?日本人什么时候讲过真话要过脸了?哈哈!”坐在前面的邓文仪转过身来笑道。
  葛敬恩莞尔一笑,摇摇头接着说道:“日本公使面对数百中外记者,狂妄叫嚣必将予我军以毫不留情的加倍报复,还说什么由此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南京政府承担。如此一来,咱们外交部和上海办事处立即被中外记者挤得水泄不通,外交部对此毫无所知,遵常例极力否认,反击说日方悍然炮击我山海关军民,不做赔偿道歉,反而横加造谣诽谤,企图来个恶人先告状,掩盖事实真相,以期掩饰其更大的侵华阴谋。”
  “双方口水仗一直打到今天上午十点,委座终于公开发表抗日讲话,虽然没有正面承认昨日上午结束的辽西大捷是老弟你指挥的,也没有涉及四十四师的番号,但是所有人都从委座明确表示支持东北抗日武装、决定给予东北各路抗日武装颁发正规番号的强硬表态中,猜测到打下辽西重镇朝阳是老弟你干的,最大的理由是老弟一直在北平主持抗日大计。”
  “今天中午开始,全国各大报纸都在头版头条刊登委座的讲话和辽西大捷的消息,很多爱国报纸干脆配上‘辽西抗日捷报频传’的大标题,其中与老弟关系深厚的《申报》和《东方新闻报》对两次辽西大捷的报道都非常详细,对杨九霄支队赞不绝口,唯独没有提老弟和四十四师的名字,备注说消息来自东北一个身处战地的自由记者!报道中许多战斗情节和统计数字非常详尽,让人感到若不是记者亲历战场,根本写不出来。直到咱们出来接你之时,众多记者仍然堵在军委总部大门口,提出这样那样的采访要求,所以委座吩咐先把你接到军校的府邸,一起吃个饭,好好慰劳慰劳你,什么事吃完再说。”
  安毅显得很惊讶:“小弟胆大包天违令出击,不被处分就该念阿弥陀佛了,哪里敢奢望慰劳啊?校长没生小弟的气?”
  葛敬恩和邓文仪相视一笑,邓文仪转向安毅,颇含深意低声说道:“校长怎么会生你的气?高兴还来不及呢。昨天晚上收到你的电报,看完之后校长惊喜交加欣喜莫名,当即赞扬师弟指挥有方,大涨我军民士气。”
  “愚兄也为师弟高兴,毕竟东北沦陷这一年多来,连败日军取得歼敌一千余人缴获大量武器物资的胜仗没有几个,鼓舞人心啊!紧接着敬之将军和祖燕先生觐见校长,担忧地汇报日本人发狠话的事,请求校长明示师弟是否已经挥师进入辽西主动出击?校长当即拍桌子,直言师弟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是我中央军委特设之前敌指挥部与东北军司令部共同协商、根据战场形势反复权衡做出的集体决定,均已获得校长的认可和支持,为本阶段最高之军事机密,只是为了防止消息泄露,避免引起那些胆小如鼠的投降派恐慌和责难,才一直予以保密的。”
  “校长还少有地痛责道,如今日寇大兵压境已无法制止,不痛下决心奋起抵抗,而只寄望于和谈、寄望于欧美列强干预,绝对是要亡国的,想要和谈,也要看看自己有何本钱,不横下心来打上一仗,不单只日寇无视我南京政府的存在、无视我两百万中国军队的尊严,全国人民也会指着我们的脊梁骨骂娘的,那些异党和割据军阀就会更有借口诋毁中央,更嚣张地实施武装分裂割据。”
  “所以啊,师弟你放心,你不但无过,而且居功至伟,此后,若有记者提问或者遇到政府各部质询时,师弟在表述上需要委婉一些,目前战争迫在眉睫,全国军民急需鼓励和振奋,我中央军委和中央政府更需要树立坚决抗战的正义形象,而师弟和少帅共同指挥、由东北军和我抗日支队成千上万将士用热血和赤城,无惧生死一往无前换来的两次辽西大捷,都会成为全国军民的楷模……师弟,明白了吗?”
  安毅郑重地点点头:“明白了……小弟明白了!师兄放心,小弟知道该怎么做,怎么说了,只要能够团结抗日,能为国家民族的利益尽到我军人的责任和义务,能顾全大局激起全国军民的斗志和信心,什么事小弟都愿意去做,而且会做得更好!”
  “好!老弟果然是一心为国,满腔热血啊!愚兄佩服!”葛敬恩由衷长叹,轻轻拍了拍安毅的手背。
  邓文仪一脸钦佩:“师弟人中龙凤,咱们这些师兄望尘莫及,想不服都不行啊!”
  三人同时大笑,安毅摇摇手谦虚几句,心里却如波涛激荡,感慨万千。
第784章
告白
  委员长府邸丰盛的晚餐热热闹闹,宋美龄与干女儿冯洁云不时给安毅夹菜,都说安毅好不容易养胖一点,去了北平又瘦了。蒋介石一身轻松,话语不多,偶尔询问安毅几句,也是和风细雨的。
  不知是临时到来赶上了晚餐,还是早已接到通知的宋子文夫妇,心情显得很是愉快。宋子文对安毅的态度大为改变,说说笑笑,非常热情,大概是安毅北上以来对他的结义兄弟少帅张学良帮助不少,至少让少帅在政治声誉上有了很大促进,让宋子文觉得脸上有光,看安毅自然顺眼多了。
  葛敬恩、贺衷寒、邓文仪、王世和等人,则和原来一样,没敢随意说话,都在静静地倾听,听到高兴处也是笑完就完,不发表任何意见。
  晚餐过后,葛敬恩等人礼貌告辞,冯洁云与安毅说了会儿话,便跟随宋美龄和宋子文婉约动人的太太张乐怡一道,上楼聊天去了,宋子文与安毅约定明日见面详谈的时间,便赶去政府部门开会。
  安毅略微整理了一下仪表,径直走进一旁的会客厅,来到坐在沙发上看报的委员长面前,低声致歉:“校长,学生又惹祸了,请校长责罚。”
  蒋介石抬头看了安毅一眼,放下报纸,指了指对面的沙发:“坐吧,别谈什么惹祸了,虽然你违令出击,但是在北方那种错综复杂异常混乱的局面下,此举对鼓舞士气、收拢军心民意还是大有益助的。上午汉卿还给我来个份电报,为你说情,还说辽西的接连胜利,让不少悲观失望的东北军将领深感汗颜和倍受启发,看来效果很不错。俗语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没什么可以指责你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7/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