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4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1/1395

  安毅掏出钢笔,在冯洁云刚填完的表格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礼貌地送到小警察手中。
  等小警察将一张填上冯洁云名字、性别和年龄的长期居留证送上,安毅礼貌地点了点头,说了声“谢谢”,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经过记者朋友身边时,还不忘给大家一个歉意的笑容。
  令众人非常羡慕的是,叶青拥有叙府的长期居留证,只需在出口处向执勤警察出示一下,就能跟随安毅一家一起离开,把记者们羡慕的不得了。不过,一众记者看到川南的土皇帝安毅都得老老实实按照程序办理,所有的傲气和怨言也都瞬间消失不见,一个个认认真真的填写表格,签上自己的名字。
  卡普兰通过检查,走到出站口,望着远去的两辆军用吉普车,再看看手里十天期限的精美居留证,似乎想到了很多的东西。
  汽车进入市区,坐在车里的冯洁云抱着漂亮的小杏花,看完街道上栉比鳞次的古香古色的民居和一片片新建的住宅区,低声询问身边的欧楚儿:“妹妹,川南的法律真的这么严厉吗?”
  楚儿笑着说道:“是很严厉,不过今天接的是你,咱们完全可以直接把车开到机场跑道上,一直以来,接待军中好友和中央官员也都是这样特事特办的,可毅哥今天不让,他说从南京发来的电文中,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记者名字,因此更要在这些人面前遵守规定,按照程序办理,否则堵不住中外记者的嘴,还说那些记者在中国习惯享受到超国民待遇,不能让他们在川南也那样横行无忌。在川南这块土地上,自己的民众、自己的父老乡亲要比洋人贵重,否则何以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没办法,小妹我只好听他的了。”
  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安毅转过身,歉意地笑道:“对不起了,云儿,这么做实在是不得已,当上个司令其实并不是什么好差事,累得半死不说,还得处处做出表率来,真担心这么下去把亲朋好友全都得罪了。”
  “别这么说,毅哥,我能理解,支持你。其实就该这样,咱们在英国留学的同学,还不都一样得遵守英国的法律吗?很多时候还受到歧视呢,真是气死人!川南的做法让我心里非常舒服,挺畅快的。”冯洁云坦率地回答。
  众人一听笑了起来,开车的林耀东还来了一句:“嫂子真不简单,有文化就是好啊!”
  楚儿拍了拍小九的肩膀,笑骂道:“云姐,你别理他,这家伙挺狡猾的,现在谈了个女朋友,军队总医院的儿科医生,听说把这无法无天的家伙管得服服帖帖的,哪天让他带来见见,也是上海人。”
  回到家里放下行囊,与管家马大婶和几位侍女见面完毕,安家的好朋友叶青自然就住在了原先安毅承诺留给她们的东苑小楼。
  让冯洁云无比感动的是,楚儿并没有让冯洁云搬进专门为她在主楼西面建起的两层小洋楼,而是住进了主楼二楼的朝南套间,与住在东边套间的楚儿只有一墙之隔,穿过中间的典雅客厅,北面就是安毅的硕大书房,孩子们都住在客厅西面的两间卧室里。
  一切安顿完毕,安毅对冯洁云和欧楚儿说要到隔壁的司令部开个会,吩咐冯洁云好好休息,如果想出去走走的话,就让楚儿陪着,等晚上回来一家人再好好说说话,顺便吩咐楚儿等会儿向叶青发出邀请,请她今晚过来一起吃顿饭。
  数分钟之后,安毅穿过侧门,来到绿树掩映的司令部会议室,向与会的弟兄们点点头,便来到正中的主位端正坐下。
  杜易向安毅含笑示意,然后站起来向大家汇报众多中外记者和中央各种代表团纷至沓来的情况,着重对中央军委中将高参、中央军校教育长张治中将军为团长的中央军事考察团、外交部组织的欧美各国外交参观团进行汇报和分析,最后提出一个棘手的问题:“中央政府外交部通报过来的名单中,有日本驻重庆领事馆领事田中仪隆,此前情报局负责的军中对外联络处两次向外交部去电,请求删除田中仪隆的代表资格,但是外交部没有同意,反而对我们提出严肃批评。鉴于外交部组织的这个参观团后天就要启程,本局提请委员会审议并尽快作出决定。”
  杨斌望向双眉紧皱的安毅:“司令没到之前,各部负责人一致认为绝对不能让日本人踏进川南一步,我也是这个意见,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绝是好,如果态度过于强硬,恐怕会影响咱们正在秘密进行的各项工作,再一个,由我出面拒绝不太恰当,毕竟我兼着中央党部特派小组负责人的职务,还是由司令拿个主意吧。”
  “怎么会允许日本人来这儿?乱弹琴!我们这里本来就是将来对日作战的后方基地,这么做不是开门揖盗吗?”
  安毅沉下脸,冷冷地表态:“虽然我辞去了中央和军委的各项职务,但中央不是还没同意我辞去川湘滇黔边区绥靖公署主任一职吗?反正我也不怕再多几项罪名,就以我的这个主任名义,给政务院长汪兆铭发去电报,就说川南正在全境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剿匪行动,不能接待中央政府各部门组织的代表团和检查团,何时可行,敬请等候通知!我就不信了,中央政府敢把咱们怎么样,等咱们熬过这段做孙子的苦日子,老子让他中央政府里外不是人,让他们清醒一下,知道川湘滇黔边区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
  “对!这样再好不过了!狗日的小日本,想通过外交途径混到咱们这儿来弄情报,没门儿!”
  叶成乐呵呵叫起来,其他弟兄也高声附和,大喊司令英明。
  杨斌摇头莞尔一笑,连一向老成稳重的叶成都是这样的态度,其他弟兄更不用提了。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事务很快获得一致意见。
第888章
悠悠手足情
  接下来的两天里,安毅没有像外界所希望的那样频频露面,迎接各方宾朋,满足记者们采访的要求,而是把所有事务全都交给了绥靖公署代理主任兼警备部队司令杨斌、二十四军副军长叶成等人,自己继续称病养伤,婉言谢绝所有探访,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
  与此同时,已经就任西南政法大学校长的蒋先云也忙得让蜂拥而来的记者找不到人影,每个上午是学校连续举行的行政会议,下午时间则是蒋先云与公署教育局官员们的会谈时间,西南政法大学、西南理工大学、叙府医学院这三所大学的校长与教务主任全都参加。到了晚上,工作了一天的蒋先云需要休息,令绝大多数人大惑不解的是,蒋先云并没有搬进风景如画的学校教职工宿舍区内的校长楼,至于暂时住在哪里,就连学校老师都不得而知。
  西园西面的小巧院落,处于翠竹和两棵参天大树的环抱之中,两排错落有致的川南民居极富特色,青砖灰瓦,典雅古朴,小院中有片平整的场地,一座用樟木搭建的六角头,位于曲廊和场地之间,几株壮硕的藤蔓,将亭子边上的假山石紧紧缠绕,假山前方有口清澈甘甜的古井,浑圆的石雕井口和其上斑驳的神话传说图案,仍然栩栩如生,一看就知道古井和这座院落一样,有着绵长的岁月。
  这个小院是副官长沈凤道的居住地,用黄泥夯实的平整场地是沈凤道平时伸展腰身的地方,院子南侧的围墙上有个小门,通向隔壁的“叙府经济研究所”,无论进出都十分方便。
  刚搬进来的时候,沈凤道一眼就看上了这个静谧悠然、充满灵气的古老院子,没等沈凤道开口,细心的安毅就把这个园中园送给了沈凤道,道心执着的沈凤道谢绝了一切扩建和装修,就连自来水管也不让装,宁愿提着吊桶,优哉游哉地提起井水,也不愿损害小院原有的自然风貌。
  从前天晚上悄悄来到这里开始,蒋先云越来越喜欢这座古朴典雅自成一格的小院,坐在亭子里,享受暗香阵阵、草木清幽的和谐自然,品着川南土制毛尖茶,一身的疲惫与一天的俗务随之飘散,令他心旷神怡,身心舒畅。
  连续两个晚上,蒋先云都和安毅、沈凤道一起彻夜长谈,直到天色微明才依依惜别,关系到安毅和安家军命运的军政大事、发展方向、阶段性目标、对外关系等等重大决策和实施原则,就在这两个晚上呈现雏形。
  蒋先云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对安毅全心全意的辅佐扶持、以及宽阔的胸襟和高尚的品德,令安毅和沈凤道钦佩万分。深谈中,数次动容的安毅恭恭敬敬站起来,心悦诚服地以弟子礼敬之。
  蒋先云每一次都托住安毅的手,诚恳地要求安毅必须做到主次有别,上下分明,从点滴之中凝聚统治者的威严和风范,切不可再受过多的感情牵绊,因为,安毅不仅仅代表自己,而是身系安家军二十万将士和川湘滇黔千万民众的福祉与未来。
  五月二十日,安家军大裁军计划的第一阶段如期进行。
  上午九点,位于城中的警备司令部大营,川南警备部队第五警备师四千五百名官兵的退伍仪式,在军旗招展鼓乐喧天中开始。
  站立台上的安家军统帅安毅、中央军事考察团团长张治中、警备司令杨斌、副司令邓斌、参谋长赵东全、第一任第五师师长李福强、二十四军副军长叶成等十余名将校,凝望台下身穿取下领章和帽徽的四千五百名弟兄,一个个双眼眼发红,无法言语。
  台下戴着大红花的四千五百弟兄,早已经满脸伤痛,泪流满面,周围数千各界民众、百余名中外记者、五千余名军中将士一个个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退伍仪式由警备司令部党代表兼政训处长巫宪伟上校主持,这位曾担任南昌士官学校代理教育长、率领警备部队参加过中原大战、挺进西南的军中老兄弟,强忍着心中的伤感,很好地将目前面对的全国形势、军队建设、川南地方建设等问题告诉大家,一次次赞扬退伍弟兄的功绩之后,鼓励弟兄们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保持模范营光荣传统,成为建设大西南的中坚力量和榜样。
  司令杨斌第二个讲话,他的话不多,除了赞扬就是怀念,最后仍然是鼓励,一番话情深意切,实实在在,数千弟兄听得泪眼迷糊哽咽一片。
  张治中将军被邀请说几句,没有准备的张治中上前一步,向台下四千五百名将士端正地敬个礼,久久站立,无声退下。这一个长达一分钟的军礼,把张治中心中的感谢和期望全都包含在内。
  最后,身穿笔挺上将礼服的安毅,在巫宪伟的请求下,走到台前庄重敬礼,扫视一圈,回到麦克风前,用力咽了咽干涸的喉咙,深吸了口气:“弟兄们,把手放下来吧……在这一时刻,咱们警备部队驻守长宁的第一师、驻守纳溪的第二师、驻守高县的第三师、驻守泸州的第四师,总共三万八千余名老兄弟也和大家一样,正在举行光荣却又令人难过的退伍仪式,希望我的讲话,能通过已经覆盖川南各县的广播网,传到每一个弟兄耳朵里。在此,我安毅向所有弟兄们说一句,弟兄们,谢谢你们,我们的军队感谢你们,我们的人民感谢你们,不管你们今后走到哪里,从事什么职业,你们永远拥有统一祖国保境安民的功勋,永远拥有革命军人的荣耀,永远是我安毅和所有将士们的好兄弟!”
  全场掌声雷动,一双双含泪的虎目满是激动和自豪。
  安毅接着说道:“弟兄们,我们的军队之所以裁军,理由很多也非常迫切,前面你们的党代表已经说的很透彻,但是我看到不少弟兄眼里还有许多的不解,舍不得离开咱们这个具有光荣传统和赫赫战功的大家庭。这怪不得弟兄们,我也一样难过和不舍,台上的众多老弟兄也一样难过和不舍,可是尽管这样,我们也不能不裁军。”
  安毅深吸了口气,提高声音:“大道理我不说,说几句你们的党代表和长官们不好意思说的心里话:弟兄们,你们也该成家立业了,包括我安毅在内,谁也不愿去打仗,谁也不愿带着一辈子没娶过老婆、没生过孩子的遗憾,战死在光荣的沙场上。”
  “虽然说战死沙场是每个革命军人的荣耀,为国捐躯是每一个军人的最好归宿,可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建设家园的重任仍然需要咱们这些年富力强的弟兄们承担。弟兄们久驻川南,亲眼看到了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到了父老乡亲们越来越多的笑脸,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工厂和高楼拔地而起,看到了一条条宽阔公路和一座座大桥的通车,也看到了满眼的稻田和茁壮的高粱,这一切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这里面的每一点成绩、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弟兄们的汗水和心血,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掌声如潮水般响起,全场将士和各界民众热烈鼓掌齐声欢呼,原本的愁容换成了喜悦与自豪。
  安毅抬手压下经久不息的掌声,再次给所有退伍弟兄打气:“弟兄们,你们虽然退伍了,但是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将会进入咱们军队开设的一个个工厂和企业,严格来说,仍然属于咱们军队的一员。”
  “今天,我获得二十四军司令部、警备部队司令部将校们一致同意,在此向大家提出个要求:无论弟兄们回家务农娶妻生子,还是进入各个工厂企业,你们都是我们军队所有将士的好兄弟,生活中有何困难,尽管回到老部队请求战友们帮忙。”
  “千万不要不好意思,因为咱们是兄弟,是一起同生共死浴血奋战、共同创造出咱们这支军队所有辉煌与荣耀的亲兄弟,如果谁敢伤害到这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敢于侵犯咱们幸福富裕、充满希望的幸福家园,危急之时,我安毅随时会请求弟兄们回来,重新穿上军装,扛起钢枪,重新成建制地组织起来,为捍卫我们的利益和荣誉,为保卫我们的父老妻儿,向一切侵略者展开一往无前的打击!弟兄们,拜托了!”
  全场顿时沸腾起来,震天的掌声欢呼声震耳欲聋,深受感动的各界民众敲响了锣鼓,提前点燃了鞭炮,万众一心的动人场面在安毅的敬礼中推向高潮。
  台上的张治中望着安毅,暗自感慨,他没想到安毅会有如此的巧妙安排,遥望台下沸腾的人群,倾听阵阵气壮山河的口号,张治中非常清楚安毅最后的一番话意味着什么,虽然实力强大的安家军裁军十二万,可一旦战争需要,只需安毅登高一呼,恐怕短短数日之间就能招到五六万生力军,而且几乎全都是经验丰富、处于当打之年的优秀老兵,从这一点看,裁军后的安家军不但不会削弱,反而会更加强大,更具有威慑力,谁想动一下安毅及其集团的利益,恐怕就会遭来双倍的报复,从安家军成立到现在来看,这支战功彪炳的军队中的每一个将士,心底里恐怕都深深烙下了安毅的性格烙印。
  记者们没有一个不为这动人场面所感动,没有一个不为安家军将士的凝聚力深为动容,纵观全国乃至全世界,能把退伍仪式弄成这样的军队,至今没有人看到过,特别是安毅最后一番明确而又强硬的表态,让百余中外记者和数百名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各界人士深思不已。
第889章
先声夺人
  整个五月下旬,全中国的报纸几乎全都刊登两个方面的消息,一个是正在举行的中日停战协议谈判,另一个是日新月异犹如人间乐土的川南地区。
  安家军裁军十二万的消息中外震动,百余名中外记者和全国各界代表亲眼目睹了安家军的两次裁军情况,欧美军事界对此极为关注,都弄不明白安家军为何在中日军队仍处于战争状态的时候大规模裁军。国内舆论也纷纷展开分析,乐观者预测战争即将停止,和平再度归来;悲观者认为这又是一次政治斗争使然,英雄总是伴随悲壮而生。
  二十日,警备部队裁军四万二千余官兵的消息仍在举国上下的热议之中;二十五日,中外记者和全国各界代表,又一次亲身经历了安家军裁减五万工程兵部队和地方守备部队的壮举,一时间有关安家军以及川南建设成就的诸多报道铺天盖地,沸沸扬扬,著名的军事将领安毅和他的军队再一次成为中外新闻界报道的焦点,舆论界针对川南伟大建设成就和发展道路的探索、军队建设的各种问题,展开的大讨论进行得如火如荼。
  五月二十四日上午,长城一线日军突然派出数十架飞机轰炸北平门户通县,引发通县城内外熊熊大火,军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
  蒋介石于当日下午两点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公开讲话,强烈谴责日军暴行,并急电主持华北军政大权和谈判事务的黄郛、何应钦、黄绍竑:日人狡猾,盼乘此时机,重整军容,以备最后牺牲。又密电黄郛,应决心守城,站住脚步,徐图转圜,非至最后关头,不可离平。
  在蒋介发表谈话的一个小时之后,正在川南家中“抱病休养”的安毅再一次身穿整齐的上将制服,与川南警备部队司令杨斌中将、二十四军副军长叶成中将、警备司令部所属航空司令部司令黄禀一少将一起,举行盛大的新闻发布会。
  杨斌以警备部队司令兼绥靖公署代理主任的身份,宣布川南政府将在三日之内,为华北前线各军无偿提供三百万元的现金补助,以嘉奖和抚恤对日战争中的有功部队及其将士;叶成呼吁正在华北前线的二十四军各师将士,奋勇向前,戮力杀敌,用热血和生命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并高调宣布一旦战事需要,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二十四军教导师一万三千将士,将会义无反顾火速北上,用尽一切可能的手段,给予日本侵略者最猛烈的打击。
  黄禀一少将在最后宣布一项惊人的消息:在长达半年的中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第十二航空大队已经补充完毕,这一功勋部队的五百余名将士将在二十四小时之内,驾驶三种最新装备的四十二价战机飞赴华北前线,在中央军团司令部的指挥下抗击日军,哪怕战至最后一架飞机、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在所不惜。
  静静坐在主席台上的安毅没有发表任何讲话,淡定从容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喜怒哀乐。新闻发布会也在黄禀一宣布“允许获得绥靖公署签发的采访证的中外记者,在今日下午前往岷江机场实地采访第十二航空大队官兵,参观整装待发的所有战机和武器设备”之后结束。记者们怀着无法采访安毅将军的遗憾,争先恐后乘坐军队的大型客车赶赴岷江机场。
  下午五点,湖南省副省长兼省委委员、湘西绥靖公署主任张弘栾将军通电全国:命令四十四军军长张存壮将军率领的华北前线两个师,全力投入到打击日寇的高度准备中;命令隶属于湘西警备司令部的第十一航空大队,在二十四小时内做好一切出发准备,随时飞赴华北前线发起对日本侵略者最猛烈的报复。
  几乎在同一时间,云南省省长朱培德、云南省保安司令部中将司令詹焕琪联名通电全国:三十八军全体将士以及云南保安部队两个师共六万将士,也已做好开赴华北前线的一切准备,只等中央政府一声令下,滇军将士立即火速北上。
  下午六点,黔西绥靖公署主任、黔西保安司令部中将司令石珍及麾下将领二十四人联名通电全国,表示黔西军队和人民拥护中央政府和蒋委员长的抗日主张,服从中央领导维护国家统一,一旦国家召唤,黔西五万健儿将会立即北上,投入到驱逐日寇保家卫国的战争中。
  安家军及其盟友旗帜鲜明的抗日立场,以及迅速做出的高调反应和拥有的强大实力,再一次引发全国上下的抗战热潮,引发全国各路武装力量的巨大反响。
  身在庐山主持围剿会议的蒋介石接到报告喜忧参半,喜的是,安毅并没有因师生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心怀怨恨袖手旁观,而是以令人惊讶的速度,以实际行动联合西南各部武装,给予他这个全国军队统帅军事上最有力的支持,政治上最及时的呼应。忧的是,羽翼已丰的安毅及其盟友再一次利用这一机会联合起来,形成目前全中国最大的军事实力,并占领了全国最为安定富裕的庞大地盘,这股强大的军事力量,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联合势力,如果失控的话,后果实在是难以设想。
  没等辗转反侧的蒋介石作出回应,安毅集团及其盟友的高调通告引发了系列连锁反应:二十五日上午九点,雄踞福建的蒋光鼎、蔡廷锴通电全国,表示第十九路军北上抗日先锋队三万将士已经整装待发,只等中央一声令下,及全速北上驱逐日寇。
  老谋深算的山西王阎锡山接着发表通电,鼓励麾下大将商震、傅作义率领三晋男儿“一百倍的力量和信心抗击日寇保家卫国”,原因是日本在谈判中没有达到险恶目的之后,关东军参谋长小矶国昭公开对阎锡山、冯玉祥发出威胁,宣称打日本军队不但要占领张北地区,还要占领大同和晋北一线,对“敢于挑战打日本军队威严”的所有武装力量实施毫不留情的打击。
  二十五日上午十一点,粤军统帅陈济棠、桂系统帅李宗仁、白崇禧携麾下三十余名将领通电全国,表示两广军队已做好北上抗日的准备,随时响应中央军委的召唤北上抗日。高调宣布就任“中国抗日同盟军总司令”的冯玉祥,对全国各地武装力量的抗日立场大家赞赏,表示“抗日同盟军不畏暴日血战到底”的决心之后,再次抨击南京政府和名义上的全国军事统帅蒋介石的“懦弱与妥协”,以及“为一己私利排斥异己发动内战的罪行”。
  二十五日中午,隐居香港的党内元老胡汉民、李济深召开记者会,严厉批评蒋介石及汪精卫政府的对日懦弱与妥协政策,极力赞扬安家军、湘军、滇军、黔军、粤军、桂军将士毫不妥协的抗日立场,呼吁党内有识之士团结起来共赴国难。
  面对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安毅又一次对“道义与正气”所产生的巨大力量深感震惊,更没想到自己先声夺人的周密计划一经实施,获益的不仅仅是他安毅以及整个集团,各路枭雄在政治上敏锐的嗅觉以及把握机会的能力之强,大大超出了安毅和他的弟兄们的想象,不由得对新加入的“军师”蒋云山高远的预见力和精准眼光大为钦佩,除蒋介石、汪精卫尚未作出蒋云山预测的反应之外,全国各势力迅速做出的反应,几乎与蒋先云所说的别无二致。
  特别是蒋先云提到的胡汉民和李济深,之前安毅和弟兄们都认为,以两位元老沉稳的性格、丰富的经验和目前的处境,对瞬即突变的全国形势做出的反应不会很快。
  蒋先云则自信地说:这次不一样了,因为两年来党内各派的明争暗斗随着汪精卫的回归,提前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表面上看似各派形成妥协的政治局势,其实暗流汹涌,分裂各派枕戈待旦蓄势已久,已到了图穷匕首见的关键时期,缺的只是一个契机,弄不好咱们为了达到稳定成果步步壮大而展开的这次秘密攻势,会一举打破本就摇摇欲坠的各种复杂关系之间的平衡,就连逐渐陷入被动的共产党红军,恐怕也不会放弃这个宝贵机会。
  五月二十六日中午,隶属于川南政府和湘西政府的第十一、第十二航空大队七十六架崭新的战机云集南昌机场,在中央航空部队近千官兵、数千民众和记者目瞪口呆的注视下,有条不紊地加油和补充。
  留守机场的安家军一个守备团千余将士拉开了警戒线,仍然担任军队高参的劳守道少将难得地穿上笔挺军装,与江西省长熊式辉等军政要人一起,向两个航空大队将士致以亲切慰问和殷切鼓励。
  熊式辉等人看到彪悍的两个航空大队将士对劳守道的那股发自内心深处的尊敬与爱戴,看到自己都叫不出型号装备大口径航空机枪的一排排新式飞机,以及一架架著名的容克三发大型运输机整齐排列银光闪烁,无不为安家军和湘西军队的雄厚实力叹为观止。放眼全国,有哪一路豪强拥有如此强大的航空力量?
  一小时后,七十六架战机在千万军民无比激动的欢呼声中分批飞上蓝天,众多中外记者终于证实了安家军和湘西军队的豪言壮语的真实性,一个个迅速赶赴城中向总部发报,心满意足的劳守道带着淡淡的微笑,和客客气气的熊式辉同乘一车返回南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1/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