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4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3/1395

  石川浩一说完看了一眼桌上的杯子,冈村宁次连忙端起水杯,用勺子耐心地给石川浩一喂水。
  石川浩一感激地一笑,望向若有所思的武藤信义,继续说道:“将军,安家军还有一个秘密,很重要,他们崇尚荣誉,军队里实施不间断的政治教育,除了他们自己编写的资料,自己出版的报纸,不让任何反对派的报纸杂志流入军营,而且会拿出自己军队的每一个胜利、每一个战斗英雄来,激励自己的官兵,因此,安家军官兵根本没有支那其他军队在面对我帝国将士时,心中怀有的审慎恐惧和害怕,反而非常自信,渴望在与我帝国军队的战斗中取得胜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关东军将士嘴巴上不服气,心里却不得不承认安家军悍勇的原因。”
  武藤信义非常感激地握住石川浩一的双手:“明白了!感谢石川君,我想我知道怎么做了。”
  石川浩一笑了笑,强忍疲劳和伤口传来的钻心疼痛,用逐渐沙哑的声音提出恳求:“石川感谢将军的信任,感谢将军对石川的器重和培养。这次回国养伤,不知下次见面又是何时,在离开之前,石川以关东军普通一兵的身份,再次恳请将军考虑三个问题。”
  “请说吧,石川君,你是我军最优秀的楷模。”武藤信义非常感动。
  石川浩一深深地吸了口气:“第一、立刻对安毅、杨杰以及他们麾下将领的所有经历、指挥过的每一次战斗展开专门研究;第二、尽快取得安毅担任教育长的中央陆军士官学校的全套教材,听说,德国和英国驻华武官已经报告国内,建议自己的军队或军校,与安家军和安毅领导的士官学校展开密切交流;第三,也是最艰难的一点,尽力向内阁提出建议,全面封锁中国经济,打击中国重工业、机械工业和采矿业,制约中国的工业发展。”
  武藤信义点了点头:“前面两点建议很好,等我军理顺东北和热河事务之后,我会亲自监督展开。只是……石川君,第三点可不是我们军方的领域和义务啊,如果你真的认为很有必要,回国养好伤之后,完全可以动用你显赫家族的力量来完成,不是比我们军方出面更好吗?”
  石川浩一无奈地一笑:“将军知道的,石川虽出身皇族,可石川还是个很卑微的人啊!”
  武藤信义和冈村宁次相视一眼,明白石川浩一虽屡立战功,但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家族的重视,因此也不愿再谈论这个问题,深怕引发石川浩一心中埋藏的痛苦。
  两人站起来略作商量,双双转向石川浩一想要告别的时候,虚弱的石川浩一已经沉沉睡了过去。
  武藤信义感动之极,上前轻轻为石川浩一拉上薄被。
  冈村宁次默默立正,向石川浩一庄重地敬了个军礼,他不知道好朋友此次一别,下次见面要等到何年何月。
第892章
破茧振翅图霸业(三)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天地一片朦胧。
  汉口军用码头的长堤上,从华北前线率先撤下来的二十四军四十四师官兵,正在有条不紊地列队上船,一旁的货轮码头,长达八米的专用跳板,连接了码头与三艘两千吨货轮之间,随同火车南下的卡车、轮式装甲战车和防空炮车,正在依次驶上甲板。
  军用码头和货运码头之间一块由水泥铺就的宽敞高台上,用钢管及塑料棚顶搭起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川南文工团的歌唱组,正在用歌声安抚将士们的心灵,每一个路过高台下的战士,都会情不自禁地附和着哼上一会儿,一身的疲劳就在哼唱之间,似乎消失不见。在远离长堤和货运码头的公路上,车队和官兵队列蜿蜒伸展,不少手拿快板的文艺兵三三两两,给战士们加油鼓劲。
  高台下面,一辆遮得严严实实的吉普车的后座上,二十四军副军长兼四十四师师长顾长风看到韩玉拉开车门钻进来,笑着说道:“你们文工团的工作做得很不错,从保定到汉口,你们轮流着到各车厢宣传鼓动,原本战友分离的苦痛,经过你们春风化雨的抚慰,士气反倒高昂不少,现在你们又顶风冒雨坚守岗位,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韩玉擦去鬓角旁的水珠:“女兵们看到战友们一个个意志消沉不苟言笑,心里都不好受,我在征得邓主任(二十四军政治部主任邓传祥)的同意后,开始深入各车厢进行表演,同时宣传司令的最新指示。好在留在华北的弟兄们同属于安家军一员,所以大家冷静下来也都想开了。”
  坐在副驾驶位上的司令部直属特种大队副大队长安晋转过头:“文工团确实功不可没,咱们特种大队有三十六名弟兄以退伍兵的名义调入了杨九霄大哥的四十师,帮助充实他们的特务营,我这心里揪心地疼啊……后来看了文工团的表演,又听了大哥的指示,心中舒缓很多……”
  顾长风脸色一肃,抓住机会敲打安晋:“你小子的多动脑子,要是咱们三个师依旧保持完整的建制,蒋委员长肯定会调咱们到江西去打内战。咱们安家军谁都不愿意与昔日的师兄弟兵戎相见,更不愿意把屠刀挥向自己同胞。现在日本人虽然暂停南侵,可其狼子野心以昭然若揭,按照司令的说法,最多三五年,日本军队又会卷土重来,咱们各师主官深以为然,与其把弟兄们无谓地消耗在内战上面,还不如想方设法保存战力,加之还不到与中央撕破脸皮的时候,所以才有了这次的就地退伍悄然遣散。”
  韩玉情绪有些低落:“我也不知道我家乡怎么样了,内参上说上个月蒋委员长在南昌设立了委员长行营,亲自组织和指挥对各苏区进行更大规模的围剿行动,确立持久战与堡垒主义相结合的战略和以守为攻、合围之法的战术,在苏区周围广筑碉堡,在步步推进的同时,又实施残酷的保甲制度,联保各户,实行连坐,估计以后乡亲们的日子难过了……”
  安晋骂骂咧咧地道:“也就是大哥了,换作是我,才不买谁的面子,大不了摆开架势拉开来打,我就不信谁能把我们怎么样……”
  顾长风笑了起来:“你小子和当初的我一模一样,你不知道,北伐攻打南昌的时候,我可是当着蒋校长的面动过刀子,所以他对我的观感一向不好,我也懒得理会……跟了司令多年,我冷静许多,也会思考问题了。小晋,你真的以为我们的实力可以自立了吗?”
  安晋一愣:“遍观中央军和各地方军阀,好像没有谁能威胁到咱们的吧……”
  顾长风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看看窗外迷离的雨幕,叹息着说道:“司令高瞻远瞩,步步料敌机先,佩服啊!就以这次的事情为例吧,要是咱们不率先裁军,给方方面面一个交代,等到军委的命令下达,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听命而行的话大家都不乐意,要是抗命,首先华北就要乱起来。胡子他们自然和咱们一条心,可除此之外,谁是咱们的盟友呢?周边有晋绥军、西北军和东北军,还有十七军其他几个师,肯定会琢磨着从咱们身上捞好处。蒋委员长占据中央的大义名分,只要公开指责咱们拥兵自重不听使唤,一场惨烈的大战就会爆发,最终鹿死谁手咱们姑且不谈,就说川南吧,咱们的军队都孤悬华北,只要蒋委员长诱之以利,早就眼馋川南发展、虎视眈眈的刘湘和刘文辉除了动手想不出他们会干别的,到时候配合重庆的中央军挥军进逼,咱们川南就危险了。何健身为湖南省主席,却一直拿湘西没办法,要是给了他们借口,四十四军就会被牵制在湖南,贵州的王家烈一直琢磨着怎么才能统一全境,有了蒋委员长的支持,贵州那边也好不了,这样一场大战下来,川南能否保住都是一个问题,更不要说发展建设了……总而言之,这次裁军非常有远见,咱们裁撤下来的弟兄除了一部分真的是回家成家立业外,其余的都归入了兄弟部队,别人还对此无可奈何,真的很高明。”
  安晋听得目瞪口呆,最后挠了挠脑袋:“真复杂,原来这里面有这么多门道啊!我还真以为像大哥公开宣扬的那样,我们裁军是为了响应中央政府和中央军委的号召、把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和发展民生领域呢。”
  韩玉看到安晋的样子,抿嘴一笑:“所以你只是特种大队的副大队长,而不是安家军的统帅。”
  谁知道安晋却郑重地点了点头:“没错,所以我只需要把兵带好就行了,其他的算计与我无关……”说到这里,安晋想起什么,问道:“玉姐,你们这几天传唱的那首《英雄赞歌》,真的是我哥创作的?”
  韩玉有些遗憾地说道:“是啊,其实这首歌还是我综合沈大哥、林大哥和其他侍卫大哥的记忆还原的,据说是司令在栾东作战被日军空袭后目睹我军伤亡的情景,有感而发,所以我特意整理出来,谁想一经传唱,迅速被将士们认同。可惜,到保定大营后,每次见到司令他都很匆忙,所以也没有找他核对一下。”
  顾长风目光从窗外收回,看了一眼略带忧郁的韩玉,暧昧地说道:“不急,不急,待回到叙府,有的是时间相处,我相信老大会倾囊相授的,哈哈!”
  韩玉神色一黯,虽然安家军上上下下大都认为自己与安毅有什么亲密关系,否则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丫头,何德何能竟能荣登文工团少校团长一职?但实际上自从叙府一别后,两人几乎从未单独相处过,平日就算碰到,也大都微笑着点点头便算了事,在文工团进驻保定大营后,虽然两人近在咫尺,但却很难碰到,好几次韩玉都以这样那样的借口觐见安毅并获得同意,却都被突如其来的事情打乱,让她郁闷之余倍感无奈。
  这时官兵们差不多已经悉数上船,高台上的文工团战士也开始收拾东西,韩玉礼貌地向顾长风和安晋告辞,安晋笑着递了件雨衣给韩玉,韩玉摇了摇头,径直钻了出去,很快便跑到了高台上。
  ……
  同样的雨中,位于雅砻江畔的盐边县,一支地质探测队伍正在当地彝族向导的引领下下,沿着浑浊不堪的蜿蜒江水,向川滇边境的仁和地区进发。
  探测队队长是安毅第二批派到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留学归来的地质学家朱子真,同行的包括江南理工大学地质学教授华友民及他的六个学生,此外便是从川南警备部队派出的一个排官兵,他们除了确保专家安全的重任外,还承担者搬运地质检测工具及设备的任务。在整个川、滇、湘、黔地区,还同时活跃着几十支地址勘探队伍,为川南冶炼工业的自给自足而努力。
  这几个月的成果,让朱子真非常振奋,谁也不知道,原来在川滇边这片贫瘠的土地下面,居然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矿藏资源,仅就目前所得,钒钛磁铁矿的储量就远在发现并开采的綦江、水城等铁矿之上,此外还勘探出钴、铬、镓、钪、镍、铜、铅、锌、锰、铂等多种稀贵金属,尤其让人振奋的是,在这片地区还发现了大量的煤炭资源,非常利于就地建设并冶炼。
  不过,就地取材并建设的劣势也是非常明显的,整个地区全都在高海拔区域,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仅有一条可供马车通行的泥土路通向外界,遇到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寸步难行。
  同时,这儿汉、彝、苗混杂,数百年来充斥着无尽的仇杀和怨恨,就算是长期统治此地的刘文辉,也只限于在一些县城派驻军队和税政人员,触角并未深入大山、坝子和河谷深处,要在这里从无到有建设钢铁基地,谈何容易?
  华友民一个踉跄,差点儿跌下山崖,幸亏身旁严密保护的战士早有准备,一把拽住他的手,硬拖了回来,才避免了跌落江中的厄运。
  “这鬼天气,一连下了十多天雨,不会出什么问题吧?”华友民抬头看了看乌蒙蒙的天,有些恼怒地说道。
  朱子真探头望了望悬崖下激烈翻滚的雅砻江水:“水涨高了好几米,要是雨一直不停,免不了就是一场洪灾。”
  华友民非常担忧:“等到了驻地,咱们就给叙府去个电报,提醒他们一下吧。”
  朱子真点了点头,这时裂谷对面的一座山崖突然发出一声巨响,只见在雨水的冲刷下,一座山峰突然坍塌,化作滚滚泥石流,冲向裂谷下面的雅砻江。
  朱子真和华友民对视一眼,均露出忧色。
第893章
破茧振翅图霸业(四)
  川湘滇黔边区经济发展会议召开之际,欧耀庭的一份密电发到了安毅手上。
  这封密电是正在美国进行访问的财政部长宋子文委托回到南洋的欧耀庭转发的,内容是美国工商界代表团将会在今年秋天访问中国,对中国工商基础产业和金融环境进行为期二十天的考察,美国商务部官员希望届时能到川南的叙府和泸州走一趟,还说一年多来,已经有成千上万的美国工程师和各学科教授前往川南工作,美国政府希望能对自己的同胞进行慰问。
  宋子文的电报,让安毅陷入了犹豫之中,他知道宋子文的美国之行非常成功,上月底,宋子文和罗斯福在五天之内,两次对外发表和平宣言,英国首相拉姆赛·麦克唐纳也在稍后时间,发表了支持中美和平宣言的讲话。
  美英两国为了各自利益而对中国的公开支持,也是中日停战协定能够在五月底顺利签署的重要原因,美英两国政府对日本经济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迫使资源贫乏、在科技和重工业领域都严重依赖欧美各国的日本政府,不得不迅速作出回应。
  但是安毅非常清楚,所谓的美国工商界代表团的到来,绝对不是为了拯救濒临崩溃的中国经济,也不会把中国纳入美国的战略同盟体系之内。
  自罗斯福新政后,美利坚合众国那些世界级的金融大鳄和跨国公司迅速恢复了活力,开始四处寻找猎物……从本质上来讲,这些业界寡头无一不是弱肉强食的经济侵略者,拥有美国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保护的跨国集团一旦进军中国,喘弱的中国民族企业和大量的能源矿产,将会被迅速吞噬,虽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刺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基础产业和科技进步有所助益,但中国最终仍然改变不了被掠夺、被逐步蚕食的悲惨命运,只不过美国人挥动的是美元,日本人挥舞的是枪炮。
  罗斯福政府制定的果断强硬的系列金融法案的实施,并通过一系列损害他国的经济改革政策,在金融、能源和原材料贸易领域,逐渐掌握了主动权,使得美国经济迅速走出低谷,逐渐复苏,大量的金融资本除了投向因战败而被压制奴役的德国之外,另一个接受美国贷款最多的国家居然就是在美国民众心目中形象极为不堪的日本。
  此番美国工商业代表团的中国之行,意味着美国人已经开始把中国当成一个新的“投资热点”,而且会比投资德国和日本收益更大,因为德意志民族和日本人强硬的民族性,资本大鳄展开掠夺的过程阻力会很大,相比之下,一盘散沙、愚昧落后的中国以及危机四伏的国民党中央政府,就像一个只披着一块遮丑布的娇弱女人。
  安毅的踌躇与苦闷,让弟兄们感觉到问题的棘手,决策层的所有弟兄都是带兵打仗的高手,但是在经济领域,没有一个能为安毅排忧解难,于是很快形成一致意见:快找军师过来一起商量吧!
  连续一夜的反复讨论之后,蒋先云的意见与安毅不谋而合。
  第二天,一封封密电连续发出,分别飞到了江南集团掌舵人劳守道、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崇安、南华集团董事长卢开明、东方新闻社社长何京、设置在上海的俄罗斯总商会会长奥杰罗·威奥吉姆斯基·亚历山德罗等人手上。五天之内,以上人员将会以各种借口和方式来到川南,共同出席安毅秘密召集的紧急会议。
  在安家军川南政府内部,已经是叙府经济研究所所长、真实身份是情报局副局长的吴哲夫上校、西南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吕啓见教授,也都提前接到相关资料,准备出席五日后的重要会议。
  临时召集的会议结束,安毅看到即将到晚饭时间,想了想拉上杨斌和叶成两人,一起到南郊蒋云山的那座庄园喝上一杯。
  杨斌和叶成早就觊觎本地富绅钟铭璞家用祖传秘方酿制的美酒,闻言哪有不答应的道理,带上各自的侍卫长,共乘一车,紧紧地跟在安毅和蒋先云的车子后面。
  车队开出城南,蒋云山询问身边的安毅:“刚才我听你和杜易说,先把从广西来的三个年轻人,安排到我们政法大学招待所暂住,等调查清楚后再决定是否转入士官学校,怎么回事?”
  安毅正要和蒋云山讨论广西的事情,于是就把这三个主动找上门来的年轻人的情况详细介绍:“这三个年轻人分别叫做黄鹤鸣、黄鹤清和刘允旗,黄鹤鸣和黄鹤清是黄季宽(黄绍竑)的同族侄子,刘允旗曾是桂军第十五军宪兵排长,三人都是十六七岁便开始跟随黄季宽征战,这次他们拿着黄季宽的亲笔信过来,想进入我们的士官学校就读。”
  “不怕先生笑话,我与季宽认识这么久,又是感情很好的兄弟,可是从来没有留意过他的字体笔迹,所以只能致电北平的胡家林大哥代为询问,胡大哥回电说季宽已经返回南京,我又致电让陈瑜去找他,估计今晚最迟明天季宽那儿就会有答复,要是能确定的话,我就把这三个年轻人招进士官学校,根据他们的意愿,进入相应专业就读。”
  蒋云山笑了起来:“我在成都的时候,就听川军将领闲聊过你与桂系统帅李德邻、白健生之间的恩怨,却偏偏与桂系三巨头之一的黄季宽交情深厚,情如兄弟,当时我也觉得很有趣。如今季宽将军把三个子侄送到你门下就读,而不送去更有名的中央军校,可见他与你的交情非同一般啊!”
  “季宽大哥是个心怀坦荡之人,与我合得来,进入中央军委之后没少帮我忙,我离开北平那天,听说他在中央军团众将和黄膺白先生面前,为了我怒摔杯子拂袖而去,让我非常感动,他却从未求过我什么。对了,他酒量也不错,哪天过来,我让先生见见他,相信先生也会喜欢他的。”安毅笑着回答。
  蒋云山含笑凝视安毅有些闪烁的眼睛:“还有什么事情想对我说的,就直说了吧。”
  安毅指着蒋云山莞尔一笑:“什么事情也瞒不过先生的眼睛……是这样的,记得先生也曾郑重提到过,如果我们与中央交恶,很可能在对外贸易上受到严重影响,于是我就一直考虑是不是加强与桂系的合作,通过黔西石珍大哥的地盘,从广西开出一条出海通道来?这几年李德邻、黄以行(黄旭初字)把广西的交通建设弄得不错,最迟明年,南宁到柳州的铁路就要通车,而且桂系从粤军统帅陈济棠的手里借到了出海港口钦州港,自己的外贸生意也做起来了,我们大可以从这上面开动一下脑筋。只是这件事关系实在太大,主要是政治影响问题难以把握,所有我一直在权衡之中。”
  “嗯,这个想法很不错,多一个选择多一条路!”
  蒋云山想了想说道:“我听说黄以行这个桂系大管家相当不错,此人毕业于陆军大学第四期,却一直不显山不露水,季宽将军离开桂系之后,此人升至广西副省长之位,俨然成为新桂系的第三号人物,而且我听说此人虽然是军人出身,对经济建设和管理财政却很有一套,恐怕这两年广西的高速发展,也离不开此人的重要贡献。从一年来广西和我们川南黔西的贸易增长情况来看,这条路是完全可行的。以后咱们川南的产品大可以通过铁路从钦州港出海,想想就让人兴奋莫名啊!”
  安毅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如果双方增强合作,必须让他们先提出来才行,而且在初期还得经过石珍大哥代办,想来想去,我想到了李任潮前辈,我和他私交不错,见面我得叫他一声叔。”
  蒋云山微微一笑:“我明白了!李任潮曾在陆军大学当过教官,黄以行曾是他的学生,而李任潮又与黄季宽将军共事多年,当初同掌两广联军第八路军,可谓进退相随,情同手足啊!你的意思是,让季宽将军和你的副校长兼世叔任潮将军打个招呼,让他和黄以行也打个招呼,对吧?”
  “是这样的,其实这事刨除政治上的影响非常简单,先生也知道咱们以设备和技术换取广西的锡矿和钨矿,就是我那世叔和季宽大哥一手促成的,而且现在规模越做越大,越做越好,三个月前他们就已经还清咱们的前期投入欠款,接下去就是赚咱们的钱了。听石珍大哥说,他们还想让咱们帮忙,筹建两个冶炼厂,随后直接将锡锭和锌锭卖给咱们,我原则上同意了,等德国莱因公司的代表过来,我就为他们促成此事。”安毅回答。
  蒋云山更有把握了:“如果是这样,不妨尽快实施,再一个,与桂系和睦相处,对我们非常有益,对整个大西南的稳定发展都有益。做好了,两广都会成为咱们的经济合作者,反过来,又能促进政治上的进一步合作。在这个乱世,多一个朋友就多一个选择,有益无害,也适合远交近攻的战略原则。”
  “这么说,先生也赞同了?”安毅问道。
  蒋云山点了点头:“赞同,而且建议你加快步伐。”
  安毅终于下定决心:“晚上回去之后,我就给陈瑜去份电报,让他交给季宽大哥,季宽大哥一看就知道该怎么做。说真的,我很佩服季宽大哥,虽然离开桂系出来了,但是心中仍然对故土念念不忘,多次建议我加强与广西方面的经贸合作,还说最好能在军事上也同步展开。可我心里一直放不下,并非因为当年北伐的恩怨,而是对李德邻和白健生将军非常顾忌,特别是这一段时间,陈济棠要搞什么另立中央,估计也想过过皇帝的瘾,我很担心桂系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参乎进去,如果真这样的话,事情就不好办了,说不定我要奉命讨伐他们,伤脑筋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3/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