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4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5/1395

  对于弟兄们的转变,安毅深感安慰,尽管他自己心中也极为恼怒,肺腑中充满了针锋相对的报复冲动。可是为了安家军的未来,为了好不容易看到战争平息、对明天的生活有了盼头的无助国民,为了自己付出全副心血,好不容易步入发展轨道的川湘滇黔边区、以及湘西黔西黔北地区数十个县,以及数千万民众殷殷期盼的美好明天,安毅只能将所有的悲愤,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化作更大的动力和更高的智慧,带领自己的军队和人民。走上更为光明的发展道路。
  同期秘密召开的经济会议已经结束,经过三天紧张讨论、反复权衡的智囊们,终于弥合分歧,达成共识,制定出一整套完整而灵活的指导原则,在此后的经济发展中,所有人也都会谨遵共同制定的原则去做。
  这就是安毅追求的目的。他不苛求每个独当一面的麾下将才,都严格按照他安毅的意思去做,这不可能,也不现实,安毅只求大家聚在一起达成共同遵守的准则,这一点,远比个个听话、人人服从要合理和科学百倍,将会对共同拥有的经济王国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促进。
  智囊们与安毅依依惜别,悄悄离去,带着安毅的尊重和信任,满怀信心地回到各自的地盘上,只有劳守道和周崇安留了下来。两人换上便装,结伴而行,在安毅深陷军事会议的两天里,他们对叙府、泸州和安毅特别强调并纳入下一步优先发展的叙永地区进行考察。
  在叙永,两人见到了安毅高薪聘请的地质矿产局首席专家、英国人罗伯特·梅森之后,劳守道和周崇安毫无分歧地赞同了安毅的决策:梅森教授率领的三个勘探队,在三个半月的时间里,不但发现了中国到目前为止最大的硫铁矿藏,而且还惊喜地发现,整个叙永到处都是质地纯净的优质石灰石,随手采集,就能造出全中国乃至全亚洲最优质的水泥。更为难得的是,在境内的古叙地区轻松探测到范围宽阔、藏量巨大的优质无烟煤,还有数十条流量充沛、能建起至少七座中小型水电站的高落差河流,这一切,足以为叙永未来重要的工业地位奠定雄厚基础。
  而且,叙永至叙府的公路已经扩建完毕,叙永至泸州的永宁河水路,用了几千年了;同时,这个千年来被称为川南屏障的重要地区,拥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古城东面与古蔺接壤、南面与贵州毕节县相连、西面与云南交界、北面与纳溪等地毗邻,东北面顺流而下,直达合江和贵州赤水,西南面与云南镇雄、威信道路相通,牢牢地占据叙永,就能控制川滇黔三省交通要冲,进可攻,退可守,仅仅是设卡征收商业税,就能养活一个军。
  夜幕降临,当安毅赶回家的时候,餐桌上的菜肴已经摆好了。
  蓄着一绺漂亮长须的劳守道,把承承抱在自己膝上,低声对话,其乐融融,文质彬彬的周崇安正与小杏花交流什么,还不时与身边的小姨子冯洁云愉快地聊上几句。
  众人看到安毅与蒋云山并肩进来,立刻停止交谈,快步迎了上去。
  劳守道和蒋云山抱拳作揖,惺惺相惜,周崇安站在一旁,彬彬有礼地相见,小杏花已经扑到安毅身边拉住了父亲的手,小承承则钻过安毅和沈凤道中将,钻进林耀东怀里,用粤语娇声询问什么时候带他去看打靶?
  一阵欢笑过后,众人围坐一堂,高举酒杯,为这难得的相聚开怀畅饮。只有两个小家伙颇为失落,他们得跟随欧楚儿和冯洁云她们坐在另外一张桌子周围。
  酒过三巡,从不轻易赞人的劳守道无比欣慰地说道:“玉成兄,我家小子在你的调教下,进步不小,仅凭他弹压麾下将校的一席话,我就彻底地放心了!你不知道,当获悉蒋校长的一系列举措时,我真担心他一怒之下做出遗憾终生的错事来……”
  蒋云山立即放下酒杯,正容而言:“道兄谬赞了,司令处置这次事件的策略和说辞,没有小弟任何事情,是司令胸怀宽阔,目光高远,没有受到暂时的得失和瞬间的喜怒所左右,可喜可贺啊!其实说起来,还是道兄教导有方,哈哈……唉!道兄啊,你说如此人杰,小弟若不舍命追随,恐怕就得抱憾一生了。”
  劳守道眉飞色舞,开心地捻须大笑,举起酒杯非常优雅地敬了蒋云山一杯。
  周崇安也一脸欢快地举起酒杯,与安毅轻轻一碰,仰头一饮而尽。他通过数日来的秘密会议和两日来的连续奔走,对整个集团的未来信心百倍,原本压抑心中的担忧一扫而光,而且周崇安惊喜地看到,安毅终于彻底脱离了最后的那丝青涩,快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酒至半酣,劳守道望向安毅,低声问道:“这会儿虎头和夏俭他们到哪里了?”
  “由于洪水未退,船行至宜昌后改走陆路,从张弘栾前辈的地盘一路行军回来。我算了一下,经过存壮大哥的四十四军第三师驻守的道真,穿过石珍大哥的习水,再进入咱们的合江,估计还得七八天时间。”安毅回答。
  劳守道点了点头:“听杜易那小子说,川湘交界的土匪武装神枪会闹得挺欢,不但不给湘西王张弘栾的面子,还时常钻到刘湘的綦江抢上几把,就连咱们的商队也曾两次被劫,这事是不是真的?”
  安毅咧嘴一笑:“叔,你是不是想让虎头和夏俭顺道把这个作恶多端的神枪会给灭了?”
  老道点头一笑,不再说话,蒋云山颇为慎重地问道:“听说这半年多来,迅速崛起的赤军黄汉部实力越来越强大,三次攻入刘澄甫的南川城,打得刘澄甫的川东各部损失惨重,颜面尽失,不可小看啊!我有个疑问,黄汉所部会不会与神枪会串通一气,只是表面上保持互不往来,以便掩人耳目啊?”
  安毅微微一笑,他知道蒋云山不了解黄汉的背景,整个安家军知道这一机密的也就三个人,包括老道、周崇安也毫不知情。
  不过安毅并不想把这一机密说出来,沉思一会儿,有些不确定地回答:“是有这个可能,目前咱们的一个特种分队已经潜入天神庙至石狮岭地区,估计很快就有结果传来。如果这个神枪会真是不可救药的话,咱们可不管他是什么背景,毕竟湘黔川商道是咱们三家盟友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和长达一年半时间开拓出来的,谁敢动咱们的财产,威胁到咱们的利益,管他是天王老子也要灭了他。如今弟兄们正好一肚子怨气,恨不得找个地方发泄一下,神枪会自己撞上门来,就别怪弟兄们不客气了。”
  蒋云山与劳守道对视一眼,劳守道摆摆手,轻声说道:“这等小事,咱们哥儿俩别管他,让年轻人去操心就行了。如能借此机会,警告宵小,震慑四方,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来,玉成兄,我再敬你一杯,接下去要是有空,你得到老南昌走走,那里是我们的发源地,这川南的许多工人和管理人员都是那里培养出来的,许多措施和制度值得借鉴,到时候我来做东,哈哈……”
第896章
破茧振翅图霸业(七)
  蒋介石不愧是这个乱世中纵横捭阖的政治家,在他高举大旗或明或暗的连番腾挪之下,东北军将领于学忠获得中央政府和北平军政委员会的高票通过,摇身一变,成为了河北省主席,算是给东北军留下了一丝面子;原先最有希望成为河北省主席的功勋将领宋哲元,也非常愉快地宣布就任察哈尔省主席一职,整天都留在北平,等候已经被中央召唤的老上司冯玉祥让出地盘。昔日的将帅之间,因为这个察哈尔省主席的位置,终于正式走向分裂,西北军从此再也不是昔日纵横捭阖的西北军了。
  别人不知道宋哲元为何如此痛快便接受了中央政府的委任,安毅却明白里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二十四军撤离华北之前,悄悄把一个甲种师的先进武器装备以最优惠的价格卖给了宋哲元,不过即便是最优惠的价格,交易的总额也高达三百六十五万元,而且这笔钱不到七天时间就一分不少地转到了安毅的安家军账户里。
  以宋哲元窘迫的财政状况分析,他很难一下子拿出几百万现金来,哪怕原先通过征收地方税赋积攒下几百万元的老底,也因为仍在进行的大规模扩军而捉襟见肘。
  宋哲元突然富裕起来的原因,不用多想就能看到他背后有蒋委员长的影子。
  以中央的名义悄悄拿出几百万买到华北的安宁,买到宋哲元及其数万官兵的归顺,既能牵制和分化江河日下却又不愿放弃既得利益的近十万东北军,还能从此成功离间宋哲元与冯玉祥之间几十年来的主仆关系,这种一举多得的事情,蒋委员长是非常乐意干的,而且轻车熟路,信手拈来。
  哪怕为此付出几百万甚至千万,总比要付诸武力、花费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军费支出要明智得多,何况投入中央军数十个师的第五次围剿已到了战略包围的关键时期,两广军阀却在这时不甘寂寞蠢蠢欲动,霸占东北的日寇日夜虎视眈眈,贼心不死,一个稳定的华北对蒋介石的整个战略计划的实施,重要得不能再重要了。
  唯一令蒋介石意想不到也无比失落和愤怒的,是自己的高徒安毅的背离,虽然安毅仍然坚定地拥护蒋介石坚持的国家统一政策,名义上服从中央政府的领导,服从中央军委的领导,但是安毅及其领导的强悍军队已经不再听调听宣,因此,一直对安毅拥有绝对指挥权的蒋介石无法忍受,而且不愿深究其中原因,找出矛盾的焦点与核心,盛怒失望之下,宁愿称之为“背离”。
  杨永泰是个智谋高远的人,但蒋介石的智谋权术,更远在杨永泰之上,否则也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对安毅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后,两人都清楚如今还不是公开严惩的时候,且不说安毅在全国军民乃至中外各界心目中的良好声誉和日益高涨的政治地位,也不说裁军十二万之后的安家军仍然拥有十万以上的精锐部队,仅仅拿安毅集团的经济实力来说,就让蒋介石和杨永泰等人无可奈何,同时也为这么多年来的放任与忽视深感懊悔……安毅集团已经深入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旗下的银行、已经形成规模并成就垄断地位的轻重工业产业、拥有的超过国内所有集团和机构综合再乘上十倍百倍的先进科技、已经深入影响到全国民众日常生活的制药业和粮油企业……更加要命的是,掌握着中央政府钱袋子的江浙财阀的利益,几乎都与安毅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形成一荣共荣一损俱损之势。
  “削弱!压制!再削弱,再压制,然后条块分割,化整为零!”
  这就是杨永泰通过一年多的思考与研究,再用三个多月时间撰写出来的、厚达六十页秘密报告上的唯一策略。
  这位在中国政坛上地位和影响力快速上升的政学系领袖,对东西方所有的政治经济学都烂熟于心,他已经看到了继续壮大、继续发展的安毅集团可怕的垄断实力,看到了安毅经济控制和军力发展的迅猛趋势,看到了若不加以制止、国家政权将会在未来数年被安毅及其集团颠覆并占据的深重危机。
  纵观安毅八年来的发展轨迹,杨永泰清晰地认识到,如果让披着军阀和大资本家外衣,却拥有强硬的民族主义思想和浓郁社会主义思想的安毅上台,以维护精英阶级统治、崇尚资本主义民主的政学系,将永无出头之日。
  反反复复权衡之后,蒋介石终于下定了决心,不止在军事上对安毅集团继续进行压制,还要从经济上对安毅及其集团展开全方位的压制和离间。
  这一次,蒋介石没有挥舞金钱这根大棒,安毅集团及其同盟者个个都是身家千万的富有者,区区十万百万根本无法撼动,唯有站在合法统治者高度,以政府乃至国家利益的名义,实施强制性的打击政策,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慎重的蒋介石在系列计划正式实施之前,并没有任何的声张,甚至没有让军队中任何一个将帅知晓,因为安毅爱憎分明的性格和宽厚慷慨的做派,使得他在军队高层特别是黄埔一系中拥有众多的朋友,得罪的只属于极少数,而且是光明正大地得罪,让政敌和对手都无法公开对其诋毁。
  再一个,蒋介石用非常低调而且非常自然从容的方式,逐一展开对安毅集团的打击,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在现阶段这个非常敏感、到处都存在叛乱隐患的时期,他仍然无法公开触怒获得无数民望、立下赫赫战功的安毅,不得不选择一种较为低调的方式,还要把系列措施实施之后的影响降到最低点,既让安毅有苦难言,又对安毅的经济合作者起到敲山震虎、促其幡然醒悟的作用。
  蒋介石的决心已下,剩下的事情就自然由杨永泰来代劳了,早有准备的杨永泰,依据下列一连串关乎党国安危、关乎国计民生的事件,高效地制定出系列组合式对策。
  六月十五日,在川北地区被张国焘、徐向前率领红军打得节节败退损失大半的田颂尧、杨森,终于放下伤痕累累的面子,通电呼吁中央政府和蒋委员长迅速援助,红军不但把田颂尧打到嘉陵江对岸,把杨森打得丢盔卸甲,还占领了广元、南江、通江、万源等六个县大部分地区,红军兵力迅速增长到三万八千余人,并向全中国通电宣布,成立川陕边区苏维埃红色政权,并乘胜向刘湘占据的巴中、达州一线步步紧逼,把正在调集联军准备在洪水退去之后与叔叔刘文辉决战的刘湘吓得面无人色,也跟随田颂尧、杨森,向蒋介石致电诉苦,要求尽快给予兵力和物资上的援助。
  六月十七日,两广军阀陈济棠、李宗仁、归隐香港的胡汉民、雄踞福建的蒋光鼎先后通电全国,质问财政部长宋子文在访问美国期间,与美国政府签订的五千万美元“棉麦借款”的合法性,强烈要求中央政府作出合理解释,并公布借款协议内容,还要求公布中日塘沽协定全部内容。
  紧接着,深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的左翼报纸和社会团体发起了席卷长江南北的大规模声讨,抨击南京政府和各省各级政府的强征暴敛,贪污腐化,揭露大军阀、大买办与帝国主义狼狈为奸,偷税逃税倒卖属于全中国人民的矿产资源,并助纣为虐,大量进口日货,冲击民族工业,对中国人民展开疯狂掠夺。一时间,各种舆论尘嚣四起,各种谣言沸沸扬扬,使得已经被内外战争弄得焦头烂额的蒋介石政府威信大损,不得不纷纷跳出来解释和回应。
  六月十八日,与共产党保持友好关系的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杨杏佛在上海被暗杀,瞬间将席卷长江沿岸的论战推向高潮,形成全国性的信任危机和大论战,女作家丁玲在沪被捕承蒙杨杏佛营救、与丁案有关之马绍武突然遇刺等事件,再次被翻了出来,一场足以动摇国民党信用的政治危机就此爆发。
  六月二十二日,长江洪水淹没了湖口以东的下游沿岸十余县镇,唯有提前做好防洪准备的九江、湖口损失轻微,正在沿江视察防汛工作的蒋介石再次成为左翼舆论抨击的对象,这一次很奇怪,刚刚骂完大军阀大资本家安毅的左翼联盟,竟然突然赞扬安毅在长江上游防洪救灾中作出的贡献,还把安毅在洪水发起的初期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反复提出的忠告再次搬了出来,以映证蒋介石的无能和不顾人民的死活,只热衷于屠杀人民的内战。
  六月二十四日,全国报纸均刊登一条重要新闻:英国公使蓝蒲生前往重庆视察英国领事馆的工作情况后,经交涉获得川湘滇黔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安毅的邀请,从本日起对川南叙府、泸州进行为期两天的参观访问,并看望在川南各地工作的三百余名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及宗教界人士。
  消息一经公布,安毅迅速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也引起了欧美各国的强烈关注。
  左翼联盟再一次转变斗争方向,安毅这个大军阀大资本家突然又多了“崇洋媚外”、“里通外国”、“勾结帝国主义倒卖人民财富”等等大帽子。
  杨永泰等的就是这个时机,等的就是这个切入点。
  六月二十五日,江南长江航运公司的四艘满载出口物资的三千吨货船,因偷税逃税罪,在江阴水域被国家海关和财政部税警总团一个营查扣。
  消息经《民国日报》和政学系控制的《大公报》迅速而显著的报导,立刻引发全中国舆论的强烈反响,左翼联盟的喉舌们立刻大加渲染,竟然没发现这回自己的讨伐口吻,与国民党中央难得地保持了一致。
第897章
破茧振翅图霸业(八)
  经过数百年来的一次次内乱和地方势力之间的相互征伐,古老的叙府城已经没有多少城墙留下,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川南这片积弱多年的土地再也没有了唐汉和宋明时期的兴盛,暴雨冲刷后垮塌的城墙无人修葺,最终大部分石条和城砖变成了大户人家的宅基和平民百姓的墙壁。
  唯独在顺城街口濒临岷江的沿岸,还保留着一段长达八百余米的明代城墙,用硕大石条砌起的巍峨城墙中间有个圆拱形的宽阔城门,城门上庄重大气的重檐式门楼,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仍然巍然屹立,灰瓦红柱,雕梁画栋,精美中透出丝丝古朴与典雅,斑驳中蕴含几许厚重与沧桑。
  朝阳将门楼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光,正值中年的英国公使蓝蒲生身穿整齐得体的深色亚麻西服,与站在他身旁脸带亲切笑容的安毅一起,时而遥望岷江北岸登高山上的宋代城楼与高耸的衙门,时而俯瞰滔滔奔流的岷江在下游不远处与金沙江汇聚的壮观景色,相互间低声交谈,相处甚欢,没有半点初次相处的拘束和做作。
  “亲爱的将军,万里长江就是从这个三江汇流之处滚滚东去,直通大海的吧,能否把这个地方看成是长江文明的开端呢?”
  蓝蒲生是个典型的英国绅士,说话彬彬有礼,抑扬顿挫,时不时夹杂的古典式优美词汇,让英语水平已经迅速提高的安毅听得颇为吃力。
  周边的四名英国随员非常感兴趣地望着安毅,他们跟随蓝蒲生几乎走遍了中国的主要省份和各大城市,见过一个个满嘴“之乎者也”的鸿儒,会晤过称霸一方豪气干云的军阀及豪杰,几乎无一例外都需要费力地翻译对方才能听得懂,那些官员或将军们回答起来不是摇头晃脑,哼出几句不知所谓的千古名篇,让人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就是极为粗鲁地自贬自艾,认定国外的一切都是好的,连月亮也比中国的圆,根本就不把自己身边那凝聚着悠久历史岁月的一切当成回事。
  眼前的安毅却截然不同,从昨天下午于泸州见面开始,安毅熟练的英语和得体的谈吐,让所有的英国人第一时间便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尤其是身穿深色西裤、亚麻衬衣的安毅显得风度翩翩玉树临风,让这些英国人一时间无法将他高挑的身材和文质彬彬的儒雅气质,与沙场上那个杀伐果断、素以强硬铁血著称的少壮派将军联系在一起。再经过一下午的参观、简朴热情的招待晚宴和晚上的深入会谈,英国人无不对知识渊博、眼界开阔的年轻将军肃然起敬,只是,至今为止,还从未听到过这位将军说出一句带有诗情画意的轻松语言。
  安毅的目光从翻滚汹涌的江面上收了回来,看到客人们都望着自己,微微一笑,客气地回答:“公使先生,万里长江需要从源头算起,发源地在西面千里之外的高原上,那个地方叫做三江源。中国有文字记录以来,文明的发展历史都是以更适合人类居住的江河中下游地区为主,在这方面,长江文明晚于黄河文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也略低于黄河文明。不过,我们如今所在的这个古老城市,已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已经设置县级政府,从古老的汉朝开始得到高速发展,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华文明就是从这里传播到印度洋,传到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同时,这个被称之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叙府,也是个温和宽厚、非常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就像本地勤劳善良的人民一样,总是有一种乐观开放、善于学习的精神……先生请看,北岸高山上的白塔,已经有五百余年的历史了,再看看我们东面正在建设的城市,那两座高耸的天主教和基督教标志性的漂亮建筑,不正是各种文明和谐共处、相互发展的证明吗?”
  蓝蒲生随着安毅所指的方向看去,不住点头,众随员也满脸笑容,显然是很好地领会了安毅话中饱含的众多意思。
  一起陪同参观访问的杨斌和祁老先生听不懂英语,但也能从客人的神色中,看到安毅的回答获得了赞同。
  蓝蒲生随手梳理了一下被强劲的江风吹乱的头发,指着东面沿江五百米一直到三江口客运码头正在施工的工地,好奇地问道:“将军,这个紧张施工的地方,将来会是什么?”
  安毅笑了笑,如实回答:“这里一直到江口,原来是一片凹凸不平、满是肮脏水潭和动物粪便的牲口交易场,每到下雨天便一片泥泞,高温天气下空气却变得非常糟糕,已经严重影响到市民的身体健康,是个很容易滋生病菌的地方。”
  “去年下半年,我向人民议会上呈提案,建议由政府下属的建设局开发这个地方,代表们讨论了两个多月,终于通过了这个提案,不过政府没钱投资,只能以拍卖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招标,我妻子的房地产公司经过三轮的角逐,以五十七万元的价格买了进来,聘请总部设在上海的长江建筑集团设计建造,现在大家看到的道路两边,正是即将封顶的五十栋欧式别墅,再过去那一片则是高档寓所和办公楼宇之所在,加上四周完善的公共设施和一流的绿化,这片区域总投资大约为九百万元。建成以后,这个社区将成为叙府乃至整个川南地区最大的金融和高级商业贸易区。”
  “总投资近一千万!请原谅我的鲁莽,亲爱的将军,你觉得能收回投资吗?”蓝蒲生的助理约翰逊瞪大了眼睛,显得非常惊讶。
  安毅含笑回答:“估计问题不大,上海、南昌和江浙一带的财团,已经预定了其中的十栋建筑,德国鲁麟商行、莱茵钢铁联合企业与我们的合作机构,也定购了东面临江的两栋比邻别墅,还把他们自己设计的传统标志图案交给了建筑公司,并要求在十月份举行的西南四省经济区商品博览会召开前半个月交付使用,我们已经答应了!说不一定英国的商业机构和银行也会很快前来购买,来晚了可能就买不到了,只能选择其他地方的商业房地产……不过叙府目前人口增长太快,全国各地商会和大型工商业机构成倍增加,要是想拥有一处宽阔的场所,也许只能到远离商业中心的江北或者金沙江南岸去购置土地自己建造了。”
  蓝蒲生等人立即望向繁忙的建筑工地,细细一看,便发现了整片区域精巧合理的布局,近百栋宽大的建筑几乎都建到了第三层,十二米宽的笔直道路,已经显现雏形,只需铺设好水泥或者柏油路面,就能清晰地看到这个濒临大江的完整街区,更为难得的是,这一崭新街区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虽尚未建成,却已展现出不凡的气势。
  “非常磅礴大气,足不出户就尽收三江汇流的美景,要是我有钱,也想在这里购置一栋完全属于自己的寓所!”蓝蒲生连声称赞,随即感兴趣地问道:“请问负责开发这片别墅的将军夫人,是欧夫人还是冯夫人啊?”
  “洁云来叙府还不久,是我的第一个太太欧楚儿一手打理的。”安毅自豪地介绍:“我常年不在川南,楚儿除了打理公司事务外,还帮忙处理协调一些川南的政务,是我的好助手。”
  “欧夫人真是一个贤内助啊!”
  几个英国人自然知道欧楚儿是谁,均感叹不已。约翰逊赞完,再次问道:“这里每一栋建筑占地都在五千平方英尺左右,很宽敞,将军觉得将会以什么价格出售?”
  “预计三十五万至五十万之间,最高可能高达一百万。要是预购的人数太多的话,我想建议楚儿采取拍卖会的方式出售。”安毅毫不隐瞒地回答。
  蓝蒲生微微一愣,约翰逊和几个同僚相视一眼,对安毅的赚钱手段非常惊讶,也佩服不已,昨晚才谈妥英国商会在叙府设置办事联络机构的问题,今天安毅就来这么一出,着实让人出乎意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5/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