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5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7/1395

  陈立夫非常疑惑地问大家:“不对啊,安毅这小子怎么会选择天高皇帝远的滇南去垦殖呢?那个地方瘴气遍布,蛇蝎横行,民族众多,地形极为复杂,从民国初年到现在,都是各级政府无法管制的蛮荒之地,英国人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不断挑起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步步蚕食我国领土、驱赶我边民的,我中央政府眼睁睁看着却鞭长莫及,安毅却主动请缨,还拿出不少钱给云南政府租下那片地方,莫非是那里有金矿银矿?安毅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人,此举定有深意。”
  “祖燕兄的话很有道理,滇南那个地方不但盛产上等木材和传统银铜器皿,还有目前市面上富贵人家趋之若鹜的翡翠、象牙、珍稀毛皮,估计安毅将军慧眼独具,多年来他的经商手段不是一直被全国各界广为传颂吗?要是中间没有巨大的利益,安将军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大笔的持续投入?别的姑且不说,只说二十万移民吧,按最低标准算每人需要两百元才能度过没有收获的第一年,第二年说不定还得追加投入,仅此一项支出就得要四五千万巨资,要是没有巨利,安将军绝对不会这么干的。”杨永泰少有地附和陈立夫的观点。
  众人均觉得很有这种可能,默默颔首思索。蒋介石分析两人的话,也不由得有些相信了。
  葛敬恩看了众人一眼,咳嗽一声,霍然站起:“委座,诸位,我认为大家太小看安将军的为人和气度了。诚然,安将军是一个极度重视利益的人,有时候甚至可以说锱铢必较,从北伐开始、战场上每每把敌人尸体搜刮一空就是鲜明的例子,否则也不会有今天老南昌、湘西和川南地区的蓬勃发展,但是,要说安将军除了利益驱使便不舍得投入,这未免太过了……”
  “哦?堪侯,你来说说看……”
  蒋介石精神一振,也不管陈立夫和杨永泰等人有多惊讶,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微笑着冲着葛敬恩点了点头,示意他说来听听。
  葛敬恩脸色非常严肃:“其实这几年用于赈灾安将军付出多少,大家都明白,就说长城抗战,安将军不也拿出好两三千万来吗?难道说那也是为了赚钱?”
  看到大家深思的表情,葛敬恩继续说道:“委座,诸位,淞沪抗战前几天,属下和安将军研讨军情到深夜,因为已是连续两天两夜没睡觉,大家都很累也很饿,安将军就让他的侍卫长买来酒菜,略微休息一下。”
  “喝到最后,席间只剩下属下和安将军两人。安将军当时喝多了些,情绪很低沉,属下劝他几句,他激动之下把属下拉到地图前,挥手从渤海滑到南海,然后问属下:一旦中日全面开战,咱们的海上航线肯定会被日军战舰全面封锁,短时间还好,要是长期抗战的话,咱们这个当时年产钢铁只有七万吨、连点灯的煤油都要从国外进口的国家,将从哪里进口支撑抗战的物资?”
  众人的兴致立刻被调动起来,蒋介石脸上逐渐显出明悟的神色。
  葛敬恩继续说道:“当时属下说,苏俄不会眼睁睁看着日本发展壮大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新疆、内蒙等地,从苏俄获得战略物资。安将军当时哈哈大笑,问我知不知道苏俄是什么政权、什么体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能让信仰共产主义的苏俄向中国伸手吗?一句话,就让属下无言以对,因为再怎么分辨,这其中都存在很大的变数。安将军没等属下反应过来,突然把手移到了地图上的云南,用力拍了一下,就笑着回到座位上继续喝酒了。”
  “这件事让属下印象深刻,长城抗战之前想得更多,也非常认同安将军的观点,万一中日之间真的全面开战,恐怕只有印缅地区才是我们最佳的战略物资运输线。本来属下还在总结分析之中,没有想完整,但是听畅卿和祖燕先生这么猜测,就不敢苟同了,属下以为,安将军之所以在滇南投入这么大的人力物力,一定是他心怀国家民族,未雨绸缪。”
  “诸位仔细一想就能明白,滇南东面连接法国控制的安南上寮地区,南面和西面连接英国人控制的缅甸,向西能通向印度,安将军所作的一切……大家慢慢体会吧。”
  陈果夫和杨永泰对视一眼,双双起身,走向西面的大地图,仔细端详。
  蒋介石望着同样动容的孔祥熙,站起来仰首长叹:“这个家伙,让我又爱又恨啊……我们不用分析了,英国人绝对是被他教训的,他做事的风格我知道,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但是对日本和列强,他确实是生意照做、刀枪照举的狠人……堪侯?”
  “属下在。”葛敬恩上前一步。
  蒋介石吩咐道:“我们的几个英国顾问今天情绪很激动,他们一起找到我,认定马雷镇发生的惨案是安家军干的,还说华北抗战时,安家军的特务团已经有过前科,那个顾疯子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派出精锐到日军第六师团后方投毒,所以英国人断定,只有无所不用其极的安家军才这么大胆野蛮,因为英国人也知道安毅派兵进入滇南了,比起我这个委员长知道的还要早。”
  “等会儿你去找到他们,叫上耿光一起去,安慰一下,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绝对不能让步,他英国人要是不侵略我们的国土、一再试探我们的底线,不惹恼安毅,安毅怎么会下手不留情?要是他们态度不好,中央也不管了,我们就和安毅一样,装着什么也不知道,让朱益之将军全都推到当地土著身上去,对此英国人是没有办法的,要是他们真敢在滇缅边境动手,咱们就放手让安毅去处理,英国人就是派来一个军,也不见得能讨得半点儿好处,何况如今英国人哪里来的一个军?安毅只需调几支特种部队过去,就能让英国人吃不了兜着走。”
  “是!委座高见!”葛敬恩高兴地敬礼离开。
  蒋介石转向孔祥熙:“庸之,忙完手头的事情,你去一趟川南,到时候我让文白将军和你一起去,把我对川南军政和经济建设的调整意见带去,看看安毅怎么说。你是欧楚儿的干爹,又是安毅生意上的合作者,文白将军是安毅的恩师,对他有再造之恩,所以你和文白去,一文一武最合适不过了。”
  孔祥熙点头答应:“明白了,等处理完手头的赈灾事宜,我立刻就动身,只是,黄河水灾越来越严重了,唉……”
第936章
利益深化
  黄河暴涨酿成的灾难越来越大,河南汜水、孟津、温县、广武接二连三被淹,南北交通命脉平汉铁路上的黄河大铁桥被冲毁数段,至八月十三日下午,豫鲁交界的考城、菏泽、曹县也相继被大水浸淹,受灾地区猛增到三十多个县,豫鲁灾区死伤和失踪者不计其数,几百万民众转眼之间成了无家可归的难民。
  迅速扩大的灾情,让焦头烂额的南京中央政府疲于奔命,四处奔走,由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行政院长汪精卫领衔的赈灾委员会终日疾呼抗洪救灾,数十名委员奔赴江浙皖赣各地,发动社会力量募捐。蒋介石则做起了甩手掌柜,全力以赴发动对共产党中央苏区第五次围剿,数十万军队磨刀霍霍,相继开拔到位。
  这个时候,安毅、顾长风一行已经到了昆明,开始对云南省进行交流访问。让安毅一行意外也非常感动的是,不但朱培德、朱世贵、詹焕琪、胡若愚等滇军将领表达了对安家军的思茅垦殖专区鼎力支持,许多已经猜出“马雷镇事件”是安家军所为的云南省政界高官,也都以或是委婉、或是直白的方式,向安毅表达了他们保家卫国、一致对外的立场。
  对云南军、政两界不惜得罪英国人的热忱表现,安毅有些不解,反复思考过后,他终于明白,在这个仍然信奉天地君亲师的落后时代,无论是军阀还是腐儒,血管里仍然奔腾着保土卫民的热血,所有人都对祖先留下的土地珍惜如金,真正继承了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何况身边的诸位都是代表着两千五百万云南人民、极度珍视自身权益的有识之士。
  云南省议会议长李鸿祥、建设厅厅长胡瑛老将军、教育厅厅长周钟岳等十余名前辈一起,到机场迎接,一同回到朱培德位于翠湖湖畔的云南讲武堂一隅之府邸,一杯清茶上来,就与安毅等人展开交流。
  建设厅长胡瑛肯定了滇南垦殖专区取得的喜人成绩,对云南和川南、黔西之间的经济互助携手发展,深感欣慰,回忆起安毅当年在云南省议会大厅上的讲话,他由衷赞扬安毅的远见卓识,最后颇为遗憾地说云南仍然做得不够好,仍需要加快发展步伐,尽快追上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川南、黔西和湘西才行。
  已经升任云南省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卢汉,一改过去对安毅的提防和客套,明确表明了他对中缅边境多年来冲突不断、英国人得寸进尺所持的强硬立场,卢汉最后的一句话赢得满堂一片掌声:“要是我们的军队都不能保护自己的边民,不对屡屡犯下滔天罪行的侵略者予以坚决反击和惩罚,我们哪里还有脸面让两千五百万云南各族人民养着我们?”
  教育厅长周钟岳和原东陆大学、现已更名为云南大学的校长董泽向安毅致谢,感谢安毅赠送的全套产自欧美的先进教学实验器材,感谢以蒋云山为首的川南教育界刚刚赠送给云南大学的五辆校车和一百万教育援助基金。
  不过,董泽以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方式,批评了川南各大企业对云南大学和其他学校毕业生的诱惑和掠夺,说最优秀的人才都去了川南,仅仅是安毅管理的昭通政府和铁路、钢铁、贸易等企业,上个月就撬走了云南大学的四十多名工科毕业生。
  众人满怀深意地看着安毅笑,安毅有些不好意思地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向董泽致歉,完了诚恳地表示自己的诚意:“晚辈这次来,就是要和先生以及云南省同仁们一起商量件事。一个月前,法国驻沪领事和驻京领事就两次给晚辈来函,商讨是否能在叙府建立个领事馆,以加强中法之间的经贸往来与各方面的了解与合作。”
  “哦?法国人这次反应不慢嘛……看来他们也知道,中国现在最具发展潜力的工业中心,已经从老南昌和江浙沪一带,转移到了川南……贤侄是怎么答复的?”朱培德来了兴趣。
  安毅笑道:“晚辈召开专门会议,讨论之后给法国人回函,礼貌地婉拒了他们设置领事馆的要求。我明确告诉他们: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川南设立领事馆,按照行政级别,川南还不够格,但迄今为止,德国、瑞典、美国、英国、比利时五国已经获得了川南议会的批准,并已确认于今年九月设立商务办事处,不知道法国方面有没有兴趣?”
  “晚辈离开川南之前,法国人的信函再次到来,他们决定和欧美各国一同设立商务办事处,并请求晚辈大力支持,让他们的商务处能够与各国同期落户叙府,还提出要参与大西南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请求参加于十月份我们四省地共同举办的商品博览会,取得同期举行的铁路、桥梁、矿山开采、机械设备进出口等重大项目的招投标资格。”
  “法国驻京领事在信函的最后,详细询问我们大西南经济合作集体,有没有对滇西南的个旧地区进行经济投资与合作的计划?晚辈回信说有,而且马上就要开始大规模的投入,因为晚辈这次考察完毕后,将会征询各位前辈的意见,以川湘滇黔边绥靖公署的名义与云南省建设厅、资源厅一起,对滇西南地区传统的锡、锌、银、铜、铅和钢铁化工项目,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合作。晚辈这次专程带来了详尽的投资计划,初步决定投入一亿美元进行开发,还望各位前辈支持。”
  “一亿美元……”
  “这可是三万万六千万大洋啊……”
  满堂军政要人齐声惊呼,朱培德早在上个月的叙府会面期间,已经得知了这个庞大的滇西南、滇南发展计划,因此没有其他同僚那么震惊,但他还是为安毅的富裕和大手笔啧啧称叹。
  安毅笑了笑,转向董泽:“先生,在即将到来的云南经济大发展中,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人才,先生还担心留不住你们的大学毕业的精英吗?晚辈在此可以向先生保证,只要我们大西南经济集体通过了这些大规模的经济振兴计划,晚辈将会给滇东南每一个县捐建一所设施齐全的综合学校,保证能轻松容纳小学、中学八年教育的五千名师生进行教学,以每百名学生需要三个教职工计算,至少需要一千五百名教职工,云南大学师范专业整整一届的毕业生都不够用,要是再加上数十上百个企业的建设和投产,该需要多少人才啊?也许就在明年的今天,先生就会感到云南大学和其他学校培养的人才太少了。”
  董泽重重地点了点头:“怪不得玉成兄急巴巴送来一百万,还佯装不经意地建议老朽成倍扩大招生,原来你们是早有预谋啊……”
  众人开怀大笑,朱培德却没有笑,望着众人,大声提醒道:“诸位,记得我们一年来不断讨论的滇东、滇东南地区各级政府的调整和建设吗?如果这次安将军拿来的川南、湘西、黔西三地政府共同形成的提案获得通过,我们滇东南的二十一个县级政府就要重建了,为保证经济建设的安全顺利开展,各县警察局和保安部队规模将会成倍扩大,长期疏于管辖的滇东南地区,从此将得到强有力的管辖领导。可是,我们至今仍迟迟未决,是不是步子迈得太慢了些?”
  “益公的顾虑我们都知道,可动一动都是钱啊!两年来好不容易平息各地零星叛乱、收回滇西领导权,所有税赋的一半全都投到了军费和滇西公路的建设之中。去年开始,本省借鉴川南之成功经验,改革金融财政,废除滇票,通行银币,并与川湘黔经济集团联合组建了西南银行,使得财政收入上涨五倍,也基本上杜绝了征收混乱等弊病。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增长的收入大半投到了滇黔铁路建设和振兴公有大型工商企业上面,要是再拿出钱来大规模投入滇东南地区,重整吏治、增加军警数量,那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虽然发展滇东南经济势在必行,但此刻政府和全省工商界都有心无力,估计还得耽搁一两年才能行啊!”
  财政厅长陆崇仁担忧地进言,这位原龙云任命的代理财政厅长是个文武双全的云南名士,朱培德主政后对他礼遇有加,非常信任,陆崇仁深为感激,因此再度出山担任云南省财政厅长,数年来兢兢业业,连创佳绩,把混乱的云南全省财政一步步推上正确的轨道,废除了军队征税的特权,建立起各级财政机构,云南人民因此负担大减,云南经济也快步复苏,连带朱培德也获得了宽厚仁义、知人善用的巨大声望。也正因为如此,陆崇仁的意见非常重要,很多时候往往就他一番实实在在的进言,就能决定一件大事的取舍。
  众人一听,全都眉头深锁,显然也对财政短缺一筹莫展。
  安毅冷静旁观,一言不发,他可不想主动参合到别人的家事中去,给人留下一个喧宾夺主的坏印象。本打算过后找个时间与和陆崇仁好好谈一谈,但是老将李鸿祥的一句话,就让安毅不得不站起来:“安将军,想必将军在治理川南的过程中,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不知将军当时是如何着手解决的?”
  安毅站起来,不无惭愧地回答:“说实话,这种事情非常棘手,晚辈当时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不断地拿自己的私房钱往里填,为此先后花去一千二百余万,才把川南所有县级政府重新搭建起来。”
  “哦……”
  众人齐声感叹,羡慕安毅有钱但也颇为失望,相比之下,地域辽阔的云南哪怕有个一两千万资金,也解决不了问题。
  安毅想了想,建议道:“诸位前辈,晚辈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也是晚辈从经营老南昌、宜昌再到川南之后积累的一些认识,如果前辈们愿意听,晚辈就硬着头皮献丑,如何?”
  “将军请说!”
  “贤侄不要谦虚了。”
  陆崇仁站起来向安毅严肃地致礼:“将军大才,没有将军呕心沥血的经营,就没有今天的老南昌、湘西、黔西和川南的繁荣鼎盛,这是全国上下有目共睹的,还请将军不吝赐教!”
  安毅连忙上前,把德高望重的陆崇仁扶到位置上坐下,嘴里连说惭愧。
  在众人的再三要求下,安毅还是决定不避嫌,如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诸位前辈,晚辈知道云南很大一部分财政税收来自锡矿出口,其中大部分锡矿已被法国三大财团开设在个旧地区的洋行所垄断,加上这几年世界经济一蹶不振,出口成倍减少,连法国三大财团自身都亏损得一塌糊涂,可想而知,省政府在税收这一块的窘境;其次,由于疏于监管,致使大量锡矿都是通过走私方式出境,当地保安团和政府官员与不法商人相勾结,使得每年出口锡矿的三分之二没有给政府一分钱税收,这些弊病,晚辈深信诸位前辈都知道。”
  朱培德等人闻言叹息,在座的都是按照传统的温和治理手段统治云南的前辈,从安毅未尽的话语中,已经隐隐明白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安毅说到这儿,犹豫了一下,在陆崇仁不依不饶的询问中,只得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有一个路子可以解决难题……法国人千辛万苦修建了安南到昆明的铁路,到现在为止,他们一直嚷嚷亏损,却又不愿意把经营权转交给云南政府,三大财团也成天抱怨亏损,可他们仍在天天挖矿,天天往安南那边运,看得出法国人不但不亏,而且有赚头,否则他们不会继续干……如果我估计不错的话,法国人赚钱的方式,就是鼓励走私逃税这一块,所以法国人才会对晚辈的这次云南之行极为重视。”
  “晚辈本不想也不愿意干涉云南的政局,但看到滇东南如今这种状况,不由痛在心里,不瞒各位,川南一直通过黔西与桂系合作开采桂西北矿区,桂系的三个冶炼厂都是晚辈帮助建起来的,如今桂系根本不用向国外廉价出售矿石,而是将加工出来的锡锭全部卖给我们川南各大冶炼厂和企业,不但不用再受洋人的压榨,还获得了超乎他们意料之外的利润,仅今年上半年,我们付给桂系的锡锭、锌锭货款,就高达三千七百余万元,桂系如今建造的桂柳铁路和几条主要公路,就是靠出售锡矿的资金建设的。”
  “相比之下,闻名世界的‘锡都’个旧就在云南的东南部,政府每年能收到多少税?如果采取雷厉风行绝不姑息的霹雳手段加以治理,杜绝走私之后再上一两座大中型冶炼厂,每年的税收何止千万?还能因此而获得最宝贵的定价权,扭转长期以来看洋人脸色的被动局面,更能为增加广大百姓的收入、为振兴民族工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百姓富裕了要穿衣要建房的,衣食住行交易的每一项都得交税,政府何惧没有税收啊?”
  众人连连点头,但是没有一个人表态,严谨而固执的陆崇仁再次问道:“将军,如果本省同意将军的建议,将军肯定会在滇东南收购大型矿区,建起大型企业。我们对将军的投资也举手支持,毕竟对我们的财政收入大有好处,大型企业更便于税赋征管,可是,到时候生产出来的产品若是被洋人联合打压,甚至拒绝贸易,将军打算怎么办?”
  安毅摇头一笑:“这个问题问得好!如果前辈担心的话,尽可把生产出来的锡锭、锌锭、铁锭、铜锭全部交由晚辈收购,价格随行就市,绝对不比洋人的低,而且真金白银绝无拖欠,要是前辈不放心,晚辈可以把滇南垦殖专区作为抵押。”
  “想必前辈们都知道,滇南屯垦专区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滇南了,晚辈为此投入了七千多万大洋,前辈们是有目共睹的,晚辈都不担心卖不出去,前辈们还担心什么啊?别忘了晚辈的川南各大钢铁冶炼企业陆续投产,天天都在等米下锅,依照个旧目前的产能,对于晚辈来说算得了什么?如果前辈们愿意,干脆让晚辈承包滇东南的所有进出口税负征收,也不需要前辈们派驻军队,晚辈自己解决,至于每年晚辈该向云南省财政缴纳多少承包税,前辈们说个数就行,哈哈!”
  满堂再次一片惊呼,陆崇仁走到朱培德和李鸿祥面前,鞠躬致礼,大声请求:“崇仁愿意支持我省军政会议的初步决议,同意为重建滇东南各级政府和派驻军队进行财政上的支持。益公、李老,如此功在当代、利在万民的大事,应该决断了!”
  朱培德和李鸿祥对视一眼,双双站起,扶起鞠躬的陆崇仁一起商议片刻,由朱培德向大家宣布:“晚宴过后,连夜召开军政高级会议,恳请安将军列席。”
第937章
寸土不让
  安家军政治部主任展到率领的“调查小组”一到思茅,第一件事就是从两架容克大型运输机上卸下先进的通信器材和药品,随后吩咐基地司令代正良通知新公路沿途关卡,确保从川南开来的运输车队一路安全畅通。
  代正良和马远江高兴地询问是什么好东西?展到白了代正良和马远江一眼便忙自己的去了。
  对外联络部长徐泊谦告诉他们:经军政委员会讨论通过,军需处这次调拨给滇南基地十二辆新式军用吉普车,五十四辆轻重卡车,三辆油罐车和一辆昂贵的通信指挥车,所有车辆均满载而来,不但送来三万套新式丛林迷彩服,还有八十支特制狙击步枪、四十八门刚量产的轻型五零迫击炮,以及三十多万发各式弹药。
  同来的除了新配属滇南基地的一个汽车连官兵,还有以士官学校本期毕业生为主的一个通信连、一个三十六人医疗队和十二名教员,其中四人是江南理工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车队前天上午离开叙府,估计今天入夜时分进入专区北面的宁洱县城。
  代正良等人惊喜若狂,自从五条主要公路和思茅周边大小道路修通后,弟兄们整天骑着短脚矮马,成群结队来来往往,弄得整个古城天天飘散着浓郁腥臊的屎尿味不说,思茅总部的八百余匹马,加上最北的宁洱兵站、军民中转仓库所在地的车里(今景洪)警备团、东面与安南接壤的江城警备团、东南与上寮接壤的镇越(今勐腊)警备团、南面与缅甸景栋地区接壤的佛海警备团(今勐海)、西南与缅甸腊戍地区接壤的孟连警备团,单是整个警备师共有马匹两千八百余匹,这还没有算上工程兵团拥有的大量马匹。
  由于这两千多匹马是整个部队的唯一运输工具,谁也不敢让这些跑不快的短腿畜生饿着,每天必须喂上一顿精料,而精料得用粮食豆类,巨大的消耗让人心疼。此外,工程兵团和大大小小六十五个林场、农场饲养的近万马匹,那些干活不比军马少的畜生只能天天吃草,每次看到安置点的百姓牵着一匹匹瘦得只剩一身杂毛的马匹走过,代正良和弟兄们就感到揪心,替百姓叹息的同时,也替一匹匹被重物压得晃晃悠悠的可怜马匹哀叹。
  代正良和马远江如今有了个汽车连,心中天天揣着的一件大事就此解决,主要公路已基本修好,一辆军卡运送的物资,一百匹短脚马也比不上,还不需要派出大量弟兄跟在马屁股后边伺候,军队的军马数量很快便能降低大半,不但节约人力物力,将撤下来的马匹送到最需要的各林场、农场百姓手里,对民众又是一大实惠。
  新落成的思茅机场位于思茅城西北三公里处,代正良领着展到一行,骑上几十匹最健美的短脚马,返回城东总部,一下马展到就被具有五百余年历史的县府衙门迷住了,与徐泊谦两人水都不喝一口,兴致盎然地游走起来,对高高翘起的飞檐和大柱上的楹联指指点点,两人摇头晃脑,要不是身穿将军服、腰间挂着手枪套,落在外人眼里,活脱脱一对饱学之士到此一游。情报处副处长兼通信科长李煜甫没这个雅兴,跟随代正良、焦广绪等弟兄走进大堂,开始紧张工作。
  两人转到西厢房外的亭廊前,围着个雅致壮观的五米高石塔,指指点点,这个说“巧夺天工”,那个说“别具匠心”,没能多陶醉一会儿,代正良小跑而来,低声报告:“长官,孟连守备团电话急报,英军一个连与缅军一个团正在缓慢开向我方边境,看样子是来报复了,电话没挂,长官是否去听一下?”
  展到两人哪里还有心思搬弄风雅?连忙拉着代正良,快步返回总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7/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