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1395

  安毅颇为头痛,正在犹豫,顾长风的手悄悄通了安毅一下,安毅只能笑着问道:“更然兄弟,不如我们一起出去走走,顺便见见寨子里的勇士们,早在川南的时候,我就听到过卡瓦勇士的彪悍了。”
  壮实的更然大喜过望,站起来一把拉住安毅的手,一同走了出去,红脸膛上满是满足的笑容。
第943章
剑拔弩张(三)
  卡瓦族小伙子的确彪悍,个个腰挂长刀,近半人手臂和胸前都有图案各异的刺青,姑娘们兴奋地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把头人门前宽大的晒坪围堵得水泄不通,望着场中已经赤裸上身的族中第一高手昆达举起的长刀,以及另一位解下披挂,身穿墨绿色圆领衫、手里提着根齐眉棍的年轻大军,所有人都呼吸急促,感到非常紧张。
  头人更然和安毅坐在一群头人和朱家父女的中间,非常轻松地望向场中的两名勇士,顾长风和沈凤道站在安毅和头人们身后的高脚楼栏杆上,悠闲地吸着烟,两人只是看了一眼场中卡瓦勇士的步态、身形和挽出的几个漂亮刀花,立即便明白这场比武根本没必要进行了,双方的实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头人更然可不这么想,狡猾中不失淳朴的更然还是觉得自己的勇士用长刀赚足了便宜,想了想建议安毅的侍卫也用长刀,谁知那名沉默寡言的高瘦侍卫回答说用根棍子足够了,安毅没说什么,微笑着听之任之,更然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比武开始,心里暗暗有些不高兴。
  更然本身是个用刀好手,他知道把兄弟代正良也是刀法高手,代正良的侍卫到哪儿都背着那把特制的两尺八寸长柄猎刀。年初送去豹子的第二天晚上,更然借着酒兴,给代正良和一群大军校尉舞了一轮刀。作为答谢,代正良也乘兴表演了一套刀法。打那以后,更然完全打消了与把兄弟代正良一较高低的念头,他非常清楚自己绝对不是代正良的对手。不过,除了代正良之外,更然还是看不起其他安家军将士,认为打枪的话自己的族人比不上大军,但要是用刀用棍比试,安家军肯定比不过自己的族人,从清朝到现在都是这样,特别是这几年,来了又去的汉人军队不少,但是没有一个敢于接受卡瓦勇士的挑战。
  随着族中裁判的一声令下,场中的比武正式开始。
  昆达跃跃欲试,手中的刀锋已经虚晃了三次,对面那个脸色阴冷、手长脚长的大兵哥还是一动不动,昆达恼火之下猛然发动,如同豹子般飞快疾进,两个跨步之间,虎虎生风地接连劈出三刀,最后一刀结结实实地砍在兵哥刺出的棍头上,“噗嗤”一声,木棍被锋利的砍刀削飞一尺。
  昆达大喜过望,心想这下看你还往哪里躲,换气之余,借着迅猛的刀势踏前一步,奋然举起砍刀想来个雷霆一击,可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刚才已经退到五步之外的大兵哥形同鬼魅,揉身而上,大家尚未看清楚他的身形,他手中被削去一尺的锋利棍头,已经稳稳地顶在了高举砍刀的昆达咽喉上。
  棍头那锋利尖锐处透出的浓浓杀意,让昆达顿感全身冰冷,汗毛倒竖,他脑子里还是一片迷糊、不知自己因何失手之际,对面的大兵哥已经移开木棍,用力插进地里,向他抱拳致礼。
  昆达只觉得全身发软,心如死灰,收起刀恭恭敬敬地向瘦高的大兵哥弯腰致礼。
  全场一片寂静,谁都没想到一场隆重的比武,竟会在几个呼吸间便结束了。
  更然的心里非常震惊,他做梦也没想到安毅卫队里一个小小的卫兵,竟然拥有如此高深的武功和凌厉的杀伐之气,打败族中无敌手的昆达如此轻易便落败,毫无招架之功,原本心存的那点儿不服气顿时烟消云散,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向安毅致礼,高呼一声“上酒”,便大步走进场中,霸道地让两名比武的勇士对饮三碗,然后一手拉着一个,乐呵呵返回堂上喝酒庆祝。
  寨子的男男女女这时才记得欢呼,可刚喊出几声,就被天上传来的飞机轰鸣声压过。
  上千乡亲和头人更然看到飞机似乎就在头顶上,都吓了一大跳,不少胆小的乡亲已经冲回家里或者冲进一旁的树林里躲起来。
  飞机飞去再次飞了回来,在寨子上空绕起圈,边飞边煽动机翼,做出几个刺激的翻滚和俯冲动作,看到宽阔山坳里的军旗摇动,这才调转方向飞走。
  飞机是来通知安毅尽快联系的,机要副官梁子晏向安毅汇报完,立即跑向不远处的谷仓,与几位奉命抢修无线电台的通信参谋一道忙碌起来,用刚刚修复完毕的无线电台与思茅总部取得联系。
  由于山路不通车,无法使用通信车上的无线电设备,来之前借用了孟连警备团的三一年式备用电台,上到卡瓦大寨才发现电台发生故障,无法与孟连和思茅联络。好在随行的两名参谋基础扎实,经验丰富,很快便排除故障,及时投入使用。
  半个小时后,给头人们解释完飞机飞行原理和眼下滇南安家军所拥有的飞机数量等大致情况后,安毅在一片欣慰的笑声中,接过梁子晏递上的急报:航空中队对缅北境内进行的编队侦查和航拍,已经引发英国政府的强烈抗议,蒋委员长紧急致电,质询原因;另,航空中队两个勘测小组先后报告,景栋方向约五千缅军和六百英军快速北上,现已到达马雷镇南十七公里,敌军队伍中出现两辆重型卡车,约有一千五百左右的马匹。
  安毅把电文交顾长风过目,低声吩咐梁子晏给叙府司令部回电:“校长钧鉴:学生所部航空大队两架侦察机,从昨日下午开始在中缅边境线我方一侧展开例行飞行,严密监视对手一举一动,严防对手挑起冲突,扩大争端……先发回叙府司令部,让叶参谋长以我的名义转发到庐山。”
  “是!”
  “等等,子晏,参谋组带来高倍炮镜了吗?”安毅问道。
  “带来了,而且带来了两副。”梁子晏回答。
  “好,让小九带几个人走到寨子东南口的平台上,把望远镜架起来,这里距离边境仅有三公里,海拔约在一千五百米左右,下方就是南垒河,视界很好,一览无遗,说不定能观察到南面十一公里的马雷镇的情况。”安毅低声吩咐。
  “明白!”
  头人们看到安毅几个轮番阅读一张纸,安毅的副官又匆匆离去,猜想估计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一个个忐忑不安地把目光投到安毅和与之交谈的顾长风身上。
  安毅与顾长风商量完,招招手,示意疑惑的朱蕴过来,简要地把大致情况告诉朱蕴,让她用所有头人都能听得懂的语言转述过去。
  朱蕴如实地把情况告诉大家,当一众头人听说英缅军近六千官兵开着大车、骑着一千多匹马北上马雷镇时,全都吓得面无人色,呆在当场,朱蕴心里也非常担忧,但她的脸上仍然带着恬静的微笑。
  “将军,是不是把咱们一万多军队、上百门大炮的事情告诉头人们?省得大家伙儿担心啊!”
  朱子瞻老先生眼见气氛凝重,连忙征求安毅的意见。
  安毅恭敬地回答:“完全可以,那么有劳你老人家了,由你老人家来解说,比晚辈更有说服力。”
  朱老爷子站起来,把安家军在滇南地区拥有的军队数量、火力装备等情况告诉所有头人,几点不明白的地方,朱蕴在一旁详细解释,头人们这才放下心来,不一会儿又问万一英缅军队傍晚到来立刻攻打河西的老高寨和河东汉族兄弟的帕岗寨,那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只能由安毅来回答:“诸位放宽心吧,老高寨和帕岗寨都有我们的军队驻扎,从赶走英缅军队的那天起,我们的工兵二团两千五百名官兵就在两个寨子的南面修筑起了结实的工事和战壕,从思茅调来的一个机炮营和一个警备营今日凌晨已经到位,加上驻扎在孟连城里的两千二百多官兵,我们一线的军队总人数也接近六千人,不比对面的英缅军少,而且我们拥有的枪炮数量要比英缅军多。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整个滇南和孟连各村各寨乡亲们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官兵无不以保家卫国为荣耀,为了保卫国土,保卫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土地、河流、大山、森林,保卫各族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包括我本人在内,随时都可以上战场赶走一切侵略者!”
  朱蕴很好地把安毅的一番话翻译过去,众头人尽管依然不完全放心,但还是为安毅的一番话所感动,一个个迅速站起来围上主人更然,紧张商量一番,随即一起向安毅和顾长风等人敬酒。
  安毅等人欣然接受,又再回敬一轮,正好这个时候梁子晏跑来报告说架起的高倍炮镜能够较为清晰地观察到半个马雷镇。
  安毅想了想,提议大家都到山寨东南山口去看看,打算通过望远镜的观察,再加上自己的解释,能够让各族头人们树立起同心同德、一致抵抗外辱的信心和勇气。
  太阳已经坠落,西边的天际残霞一片,头人们看完望远镜,几乎都一样的惊讶,也隐隐看到了马雷镇东正在竖起帐篷的英缅军的动静,对安家军拥有这样的神器,连声惊叹。
  触动最深的却是下帕瓦大寨第一勇士昆达,这位二十四岁的壮实汉子,悄悄打量安毅的十八铁卫和一群神色自若的将校,从官兵们穿着的怪异服装到身上从没见过的武器,从官兵们腰带上披挂着的手枪、匕首,到束紧裤腿下的高帮迷彩军用胶鞋,还有将军们粗壮手腕上的手表,每一样东西都让昆达深深着迷,心底里似乎有个声音不停地响起:我要拥有这些东西,我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顾长风早已看到昆达脸上和眼中所表露的一切,与身边的沈凤道相视一笑。沈凤道指了指东北面百米外突出的一棵大树和蓬乱的荆棘丛,在顾长风耳边低语了几句。
  顾长风咧嘴一笑,走到已经开始谈笑的安毅和头人们旁边,向安毅大声建议道:“司令,很久没看你打枪了,露一手怎么样?刚才寨子中的几个勇士可是说好了要和咱们比试枪法的。”
  安毅看到顾长风眼里一闪而过的笑意,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点点头,转头客气地询问身边的朱蕴:“要是在这里开上几枪,会犯寨子的禁忌吗?”
  “不会啊,下帕瓦大寨的卡瓦族人逢年过节或者举行各种仪式的时候都会放枪,只要不在祭祀祖先的地方,随时都可以打枪的。将军,我早就听说你是全军有名的神枪手了,可惜一直没有福分看到,今天可以开眼界了。”
  朱蕴满怀期待地望着安毅,很快转向头人们一阵禀报,头人们立刻表示同意,都想亲眼看看这个年轻的大将军枪法如何。
  “过奖了……我倒是不怕会出丑,我可是经常练枪的,几乎每周都要练上一回,飞来思茅之前的几天,还在黔西与石珍将军一起上山打过猎,手倒也不生疏!”
  安毅示意昆达过来,礼貌地请求借用一下他肩上那支崭新的步枪,安毅一看就知道是湘西厂仿制的K98,比汉阳造优秀很多,非常适合于精确射击。
  昆达毫不犹豫地把枪解下来交到安毅手里,不知为什么,他总感觉安毅给他一种威严的感觉,让他觉得安毅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安毅接过枪,笑着说了声“谢谢”,拉栓检查片刻,接过五发弹夹,熟练装弹,完了顺着顾长风手指的方向望去,在头人们和周围数百青壮的注视下,缓缓举枪,指向东北方向,端枪瞄准良久,缓缓叩响了扳机。
  “啪……”
  子弹打断了百米外突出的一根树枝,两只拳头大的黑头红翅落谷鸟惊叫而起,飞上高空,众人一片惋惜,心想再也打不到了。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一声清脆的拉栓声响起,紧接着又是一声清脆的枪声,高飞的雄鸟羽毛四溅,应声而落,体型较小的雌鸟快速转向,飞向山体密林,又一声枪响,雌鸟应声而落,坠入乱树丛中。
  安毅收起枪时,空中的羽毛还在随风荡漾,大家这才知道,安毅的第一枪是要把隐藏在树冠中的落谷鸟惊起,第二枪第三枪才是安毅真正枪法的体现。
  叹为观止!
第944章
剑拔弩张(四)
  篝火中的夜宴热闹非凡,卡瓦族人粗犷的舞蹈和美妙的乐曲,令人耳目一新。
  让安毅倍感意外的是,朱蕴的舞姿无比曼妙,完全地融入了快乐的卡瓦族青年男女之中,却又那么璀璨醒目,犹如一支美丽的金孔雀一般,翩翩起舞,令人难忘。
  更让安毅欣喜的是,下帕瓦大寨的卡瓦族头人更然主动提出请求,将寨子中最强壮、最聪明的五十个年轻人送到代正良的滇南警备司令部,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和技能培训。更然的话音刚落,孟连城西著名的勐外摆夷族大寨土司罕岩也提出相应要求,并请求安毅准许本寨年满八岁的男子,也像思茅专区城里和直辖乡镇、农场林场、民族寨子的各族子弟那样,能够进入全新的思茅城童子军校就读。
  安毅没有任何迟疑,慷慨地答应了更然、罕岩两位头人的要求,当场宣布一个月内,由滇南警备司令部送给下帕瓦山卡瓦族大寨、勐外摆夷族大寨各一百支长短枪和相应弹药,如果两个寨子愿意,由思茅专区公署和滇南警备司令部一起,负责派出民政官员和军事教官进驻两个大寨,对两族子弟进行一个月的军事训练。
  两个头人愉快地接受下来,举起酒杯,连连向安毅和一群将校致谢。
  其他三个头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由于没有充分准备,他们只能等返回寨子召集耆老举行会议之后,才能决定这件大事,现在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更然、罕岩两人获得大将军慷慨馈赠的一百支长短枪,还能把族中子弟送到思茅城那座不要一分钱、却能学到很多知识的童子军校学习。
  当天夜里,山寨歌舞昇平,杯盏交错,几乎没有谁理会南面的南垒河下游十余公里马雷镇的英缅军队。
  崇尚武力和权威的卡瓦族人都坚信,没有任何人打得过安毅将军率领的大军,因为卡瓦人清楚地看到,族中没有人的武功比安将军的下属高,没有一个人的枪法比安将军的枪法好,哪怕英缅军队来得再多,也只能铩羽而归。
  次日清晨,早早便起床的朱蕴,没有听到对面木楼上的动静,以为安毅昨夜喝得太多,这会儿可能还卧床不起,心里颇为担心。
  犹豫了好久,朱蕴来到前堂,低声请求头人更然的女儿送一壶卡瓦族最好的苦香茶到安将军的木楼上。
  小女孩“咯咯”笑了起来,告诉朱蕴说安将军早就起来了,和她阿哥和所有将军一起出去操练了,还说朱蕴的堂哥朱耀良也一块儿去了,不过走路有点儿晃,但比起她阿爸好多了,她阿爸如今还没能睁开眼睛呢。
  朱蕴连忙道谢,邀小女孩一起去看看。
  小女孩今年十二岁,身体刚刚发育,长得明眸皓齿,美丽动人。小丫头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此前一直没有借口,心里挠痒痒般难受,听到朱蕴的邀请大喜过望,连忙回房戴上最好的银饰,挽着朱蕴的手,一同走向大晒坪东南角。
  到了一群男子汉旁边,二女惊喜地看到,昨天比武获胜的那位高个子大兵哥,正在与寨子里的第一勇士昆达交流武功,其他近百个官兵和站在前方山崖上的将军们一样,全都穿戴整齐,威风凛凛,几乎都背上了武器、戴上了钢盔。
  将军们聚在一起,指着日出前弥漫的大雾,似在商量天气问题。官兵们则有的练武,有的站岗,一个个精神抖擞,健美彪悍,根本就不像是长途跋涉后只睡了半个夜晚的人。
  更然的美丽女儿和花颜月貌的朱蕴对安家军将士钦佩不已。此时此刻,朱蕴终于相信她从《模范营》和《铁血雄师》两本书里看到的安家军传奇,知道安家军严明的军纪和刻苦训练都是真的。将军们都这样勤勤恳恳,严以自律,下面的官兵们怎么可能不努力、不优秀呢?
  安毅看到朱蕴和头人的女儿站在不远处四处张望,笑了笑,对身边的朱耀良低语几句。朱耀良点点头,走到朱蕴两人面前,让她们去通知一下更然、朱老和各寨头人,安将军和他的一干属下就要告辞下山了,接下来将前往南垒河东岸的汉族小镇,视察边界。
  尽管两位姑娘心中不舍,但也只能依言而行,毕竟统领那么多官兵的一个大将军还有这么多将校,每天都有很多事务需要处理,这么多贵客能留在卡瓦大寨一个晚上同欢同庆,已经令乡亲们很高兴了。
  上午九点,安毅一行告别了卡瓦族头人和大寨的乡亲们,带上从寨子里选拔出来的最优秀的五十名青壮,喝下送行酒,在一千多父老乡亲的一送再送之下,离开了山寨。
  漫天的迷雾早已散去,刺目的阳光洒在露珠未落的草木之上,安毅在途中近观远眺,觉得处处都是美景,建设好滇南、保护好滇南的使命感,更为迫切。
  此时安毅一行并不知道,英缅军队和自己的两个团已经在南垒河边界的两岸对峙起来,气势汹汹杀来的英缅军队突然看到一面面旗帜竖起,立刻停止前进,准备战斗,瞪了五六分钟竟然没有动静。英缅军军官纷纷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终于看清了边界线北侧延绵数公里的山腰上,突然出现了两道战壕和用巨木搭建的掩体及工事,看到了一面面高高插在山岗上的中华民国国旗和安家军的飞狐军旗,以及居高临下交错架设的一个个机枪阵地。
  英缅军队临时阵地后方一点五公里的高地上,最高指挥官杰克·泰勒中校倒吸了一口凉气,放下望远镜立即命令参谋把军情急报仰光司令部,再次举起望远镜时,天空中传来了阵阵飞机的轰鸣声,泰勒举头一看,顿时大吃一惊,随即叫苦不迭:两两一组的德式A20改型攻击机从东向西飞了过来,肆无忌惮地飞越英缅军队临时阵地上空。
  连续四架攻击机飞过之后,又惊又怒的泰勒再次呼唤通信参谋,参谋还没赶来,天上再次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三架容克52型三发运输机在四架攻击机的护卫下,编队飞来,高度竟然只有八百米左右,泰勒能一眼看到这种宽阔运输机腹部的投弹开口,机群巨大的轰鸣声,震得泰勒耳膜刺痛,震得五千多英缅官兵心惊胆跳,面无人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