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5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3/1395

  此刻的华北,已呈现同仇敌忾之势,五万名踊跃从军的新兵,络绎不绝开进第十七军各师大营,在政治部和各师教导团官兵的严格督导下,在烈日下展开严格的军事基础训练。安毅的到来,让新兵们激动万分,无数青年男女哪怕不能和安毅握个手说句话,远远地看着,也感到无比荣幸和振奋。
  回到第十七军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黄应武忧心忡忡地对安毅说:“司令,我们各师的训练营中,都发现有青年党党员在暗中蛊惑,悄悄成立所谓的青年党支部,更有甚者,竟然去鼓动我们的基层官兵,宣扬共产主义,还说咱们安家军所奉行的救国救民主张和为国家民族利益奋斗终生的信仰,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的一部分,让不少弟兄们迷糊了,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也带来了巨大隐患。我们的政训干部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处理才是,报到属下这儿来,属下也为难了,虽说全民抗战不分党派,可是,这已经影响到我军立军之本了。”
  安毅大吃一惊,细细一想也就释然,国民党政府的懦弱与妥协,不但大大伤害了全国青年的爱国心,就连安毅自己也恼怒异常,而高举抗日大旗的共产党在国破家亡的危急之下迅速发展壮大,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如今大多数人对共产主义的认识仍然很幼稚,自己国家的政党都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还得服从苏俄的意志,听从外国人指挥,怎么可能走上一条独立自主、符合国家民族利益的正确发展道路?特别是目前这个紧要关头,如果军心浮动,思想迷糊,对军队有百害而无一利。
  权衡清楚,安毅低声吩咐:“应武,你还记得北大那个叫王诚钧的教授吗?”
  “记得啊!等等……他如今就在石家庄六十八师大营,带领他的学生们一起接受军事训练,六十八师政训科反应非常不错,说这批年轻学生非常能吃苦,晕倒了醒来再次挣扎上训练场,都是好兵苗子,韧性十足,精神可嘉啊!”
  黄应武回答完才想起安毅的意思:“司令,这么说起来,共产党把他们的学生们都塞进咱们大营里训练了?”
  安毅微微叹息:“共产党人很多地方的确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也难啊!本身大部分都是劳苦大众出身,军事人才很少,想学些军事技能都没机会,肯定会抓住目前这个难得的机会,而且在目前形势下,我们根本不能拒绝他们……这样吧,你通知六十八师政训科长,悄悄把王诚钧请到保定来,我见见他,和他说说,让他不要在我们的军中搞政治宣传,估计他会接受的。”
  “好!”
  两个半小时之后,一辆军用越野快速驶进清苑机场,一身教书先生打扮的王诚钧在两名校官的陪同下钻出车子,刚和空军司令黄禀一等人开完会的安毅大步迎上,和王诚钧热情相见之后摆摆手,示意沈凤道和林耀东放心,拉着王诚钧的手一起走向停机坪。
  王诚钧心情颇为激动,紧紧握着安毅的手,边走边笑着说:“将军,真没想到你会接见我,接到通知时我吓了一大跳,一路紧赶慢赶才到这儿,不得不佩服你们军中的情报工作做得细致啊!”
  “哈哈!王兄,小弟军中的情报工作再好,也没你们的工作做得好吧?干脆,你来担任我们的政治部主任算了,省得你的同志们整天偷偷摸摸地蛊惑我的将士们。”安毅调侃地说道。
  王诚钧不由自主停下脚步:“将军,可能你误会了,我们的同志都是热血青年,都是强烈的爱国者,都想在危难之际以满腔热血报效祖国,否则也不会到开明的第十七军中来学习深造。”
  这时两架战机呼啸着升空,安毅望着天际渐渐远去的战机,缓缓转过头来:“王兄,我安毅自信没有什么对不起你们的地方,可你们的宣传传单上,至今仍然把我安毅称之为反革命大军阀,说我是蒋介石的最大走狗,是万恶的资本家和汉奸买办,把南洋和美洲爱国华侨接济灾民越洋谋生的举动,说成是我安毅和欧美列强的万恶资本家勾结卖猪仔……他奶奶的!数年来老子洒出成千万上亿万的财富赈济灾区,先后安置上千万灾民,你们怎么看不到?老子抗日全都用自己的钱,你们怎么不赞美?就你们爱国,老子不爱国?现在好了,还到老子的部队里来蛊惑人心,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王诚钧愣了:“将军,有话好好说嘛,你怎么能说粗口话呢?”
  “屁话!老子还想骂娘呢!”安毅大声吼起来,看到十余米外的侍卫全都望过来,摇了摇头,不再发火。
  王诚钧幽幽而叹:“将军,误会了,其实很多事情一时半会儿我也说不清楚……再一个,目前我们的政党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领导,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拿将军来说,其实我们华北局对将军的评价相当高,很多同志对将军的品德非常钦佩……”
  “打住!”
  安毅抬起手,制止王诚钧再说下去:“王兄,我时间有限,不能再多说什么,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好好交流一番。眼下局势扑朔迷离,大战一触即发,这个时候你要是再给我添乱,就不好说话了。现在我命令你,立即停止在我的军队里进行任何形式的政治宣传,否则,我发现一个赶走一个,而且我会让各师政训处把这些人全都照相留底,再犯的话严惩不贷!”
  “你……”
  王诚钧气愤地怒视安毅。
  “我怎么了?要不是老子三番几次帮你们,你今天能这么和我走在一起慢慢聊吗?换成别人,你不死也得脱层皮!”安毅斜着眼问道。
  王诚钧立刻想起安毅三番两次的慷慨帮助,顿时没了脾气,长长吐出口浊气,无可奈何地感叹:“你这人啊……让人又爱又恨!”
  安毅不由莞尔:“以后这话别说了,会引起误会的。”
  “怎么了?”王诚钧不解地问道。
  安毅嘿嘿一笑:“这话是女人说的,你一个大老爷们儿对我说这干嘛?要是你是女的,倒也罢了,又爱又恨,嘿嘿!这种感觉刻骨铭心啊!什么样的人才能又爱又恨?男女之间啊!真是那样,老子就霸王硬上弓,生米煮成熟饭再说,看你到时候是爱还是恨。”
  王诚钧惊愕得张大了嘴巴,眼睁睁看着安毅大步离去登车远走,这才恼怒地冲着车屁股大喊:“安毅,你他妈的就是个流氓!老子看错你了……”
  “住口!再敢说我们司令一个不字,老子揍死你!”大步走来的六十八师政训科科长严厉呵斥:“跟我走!上车!”
  ……
  随着汪精卫回归南京,中央政府与日本的谈判无声展开,华北局势进入了相对平静的时期,但是暗流涌动瞬息万变,安毅始终圆睁着警惕的眼睛,不敢有一丝疏忽懈怠。
  七月二十八日上午,正在青县视察部队的安毅,突然接到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和中央政府的双重电令,脸色阴沉地赶赴新安铺赵家祠堂。
  安毅接连向蒋介石发去电报,诉说当前局势,表示只要对峙下去,首先承受不住的必然是日本人,届时政府就可以顺势拿回这两年逐渐丢失的华北权益,将中日战线继续维系到长城一线,为和平谋得更多时间。
  但是蒋介石不为所动,短短的一下午时间,便发来十二分电报,要求安毅必须无条件遵守军事委员会和中央政府的决定,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面对这十二道催命的金牌,安毅痛彻心扉,无奈之下,当晚召开华北各军、师长以上军事会议,向胡家林、宋哲元、于学忠、万福麟、庞炳辉、黄杰、关征麟等二十余位将领,传达了中央政府和蒋委员长的联合指示精神,随后怒气冲冲登上飞机,返回南京。
  第二天,收到蒋介石密令的黄杰第二师、关麟征第二十五师,带着遗憾的心情,南撤河南,庞炳辉四十军则遵照军事委员会指示,撤回豫北,刘峙两个主力师停止前进,返回驻地,第十七军独木难支,各部陆续撤回原防地。
  原本被日寇勒令撤出华北的万福麟部,经过此次事件,“幸运地”将驻地改到了石家庄,紧急驰援华北的张存壮第四十四军,暂时驻扎于定州、博野,顾长风二十四军,则驻扎在邯郸、邢台一线。
  至此,华北危机在日军意志行将崩溃、中国军队即将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时刻,在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的再次妥协之下功亏一篑,所获得的利益仅仅只是《何梅协定》部分条款以“暂时搁置”的方式暂停执行,胡家林第十七军司令部继续保留、万福麟担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晋升二级上将,所部第五十三军继续驻扎华北,司令部却从北平转到了石家庄。
  安毅回到南京,立即向中央政府和军事委员会递交辞职报告,不顾林森主席和吴稚晖等元老的规劝挽留,拂袖而去,乘坐专机飞回叙府。
  西南空军司令部三个团,于次日尽数撤离保定、大同、济南各机场,返回原驻地,张存壮得到安毅的密电和军事委员会下达的无条件撤军的命令后,勃然大怒,情急之下抢夺平汉铁路所有列车,率领第四十四军将士,尽数南下返回湘西。已经开到宜昌的滇军詹焕琪三万将士,接到朱培德从云南发来的命令,长吁短叹,黯然撤退。
  国民党政府的懦弱与妥协,彻底伤透了安毅和安家军全体将士的心,悍将胡家林和第十七军将士悲愤之余,迎难而上,宣布第十七军防地实施军管,全部戒严,继续接纳华北地区各高校和社会各界的爱国青年,成倍扩大军事训练的规模,继续加强反日抗日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第1100章
恻隐之心(上)
  八月二日上午,同盟会元老、曾任陆军次长和德奥公使、现任驻日公使的蒋作宾乘坐一架陈旧的容克W33小型运输机离开成都,在汉口降落加油,随即飞赴南京。当日下午,蒋介石对日关系四原则告知天下:一、东北问题中国暂置不问;二、中日关系应立于平等基础之上,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三、以平等互惠为原则,促进中日经济提携;四、在经济提携基础之上,缔结军事协定。
  安毅横眉冷对,对此毫无反应,叙府大本营政训官员以“安将军病体未愈”为由,婉言谢绝了蜂拥而至的中外记者采访。中央政府、中央军委发来的六份紧急会议通知,安毅没有任何答复,并拒绝会见军事委员会派来叙府要求安毅回京工作的代表。
  从青岛回到南京重新执掌中央政府大权的汪精卫,听说安毅不但不给任何人面子,反而赶走了行政院派驻叙府的三个行政监督机构,顿时恨得咬牙切齿,决定尽快召开中央政治会议,以改组军事委员会机构的名义,完全剥夺安毅的参谋次长职务,随后又以红军远离川南地区为由,撤销了委员长叙府行营,力争把整个川南地区重新纳入四川省管辖范围。当然至于安毅肯不肯交权、有没有人敢于去川南赴任又是另外一回事,至少在法理上,中央牢牢地占据着主动地位。
  在行政院和军政扩大会议上,汪精卫口若悬河,重提中日亲善,讲得兴起,峥嵘毕露,严肃地批判安毅的军阀思想和专制越权行为。主席台上的林森等人大吃一惊,想要制止都来不及,坐在汪精卫身边的行政院副院长兼财长孔祥熙心中叫苦不迭,另一侧的宋子文恼怒之下,频频冷笑。
  会议结束,发泄一番神清气爽全身通泰的汪精卫刚回到办公室,看到秘书长曾仲鸣和机要秘书刘首江神情忧郁,坐立不安,连忙询问是怎么回事?曾仲鸣叹了口气没说话,用手捅了捅刘首江的背后。
  刘首江只得硬着头皮上前,低声禀报:“主席,北方大部地区暴雨不止,黄河河南段、山东段再次决堤,最严重的山东段决口展宽二百余丈,洪水向东南方向的郓城、钜野、鱼台奔流,受灾范围正在迅速扩大,两岸数十个县已成泽国;其次是江淮地区,汛情严峻,危在旦夕,长江中游的汉口大堤昨日崩裂三十余米,全国受灾人数已破千万!这个时候,您……请您暂缓公开抨击安毅,否则……”
  “什么?昨天不是还说长江水势趋缓吗?怎么黄河又……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汪精卫彻底傻了,终于弄明白会议结束时为何林森、吴稚晖、于右任、居正等人长吁短叹、颓然落寞而行,为何孔祥熙和宋子文招呼都不打一个就大步离去。但是汪精卫悔之已晚,他知道中央政府很多官员与安毅交情深重,安毅的情报人员无处不在,会议结束后自己的讲话内容用不了半小时,就会一字不漏地摆在安毅的案上。
  “怎么办、怎么办?首江,你说说,该如何弥补?”汪精卫急了。
  刘首江松开少将军服的风纪扣:“主席,属下觉得再想以中央政府的名义,任命安毅为赈灾委员会主任,已是不可能了,如果属下估计不错的话,安毅手中刚拿到的一亿三千万美元也无法谋取,目前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个半人可以说得动安毅。”
  汪精卫懊恼地连连摇头,快步走了几个来回,再次站在刘首江面前:“首江,你说的一个人我大概知道,安毅的校长介石兄算是一个吧?那剩下半个是谁?”
  “中央军校校长张治中将军。”刘首江低声回答。
  汪精卫猛拍额头:“啊?啊!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文白将军是安毅的恩师,中央军校那五六辆高档汽车都是安毅送的,其中一辆特制防弹车是国宾级别的,连我们行政院都只能眼巴巴看着。”
  “我听说文白将军从不向安毅开口,反而是安毅数次口头或者致信给文白将军,询问有什么可以效劳的地方。嗯!嗯……那么,孔庸之怎么样?庸之先生夫妇是安毅夫人欧楚儿的干爹娘啊,他说话也不管用吗?”
  曾仲鸣回答:“主席,庸之先生和安毅是利益相关者啊!庸之先生这个时候已经知道主席要严惩安毅,怎么愿意出面呢?事到如今,只能退而求其次,由主席私下去和元老们做做工作,把这个赈灾主任的头衔,戴到庸之先生头上,也省得主席您四处奔走呼吁,同样也能通过赈灾起到削弱孔氏家族和安毅集团实力的作用。”
  “纵观数年来的南北灾害,安毅没有一次不挺身而出,而且不计名利地倾囊而出,这也是属下和同僚们最为佩服他的地方。属下认为,安毅无论多么气恼,多么愤恨,也不忍心眼睁睁看着数千万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到头来他还是会再次挺身而出的,而且,只要任命孔庸之为全国赈灾委员会主任,庸之先生不用主席提醒,都会急巴巴跑到叙府找他干儿子帮忙的,嘿嘿!”
  汪精卫转忧为喜:“仲鸣高见!我这就去拜访林主席。首江,准备一下,陪我走一趟林公馆。”
  “是……”
  刘首江点头答应,立即出去派车,但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他被安家军视为叛徒,但是安毅两年来待他不薄,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以礼相待,诸多鼓励,让刘首江无比愧疚的心好受很多。
  从内心深处来讲,刘首江对安毅是充满感激的,而且非常钦佩安毅的品德与为人,何况刘首江再怎么软弱也是军人出身,经历过枪林弹雨,军人身上特有的气质,并不会因为他的一念之差而消失殆尽。
  身在叙府的安毅对全国灾情日夜关注,忧心忡忡,但他知道这个时候还不是出面的时候,汪精卫集团的那一套安毅已经了解,虽嗤之以鼻,但却不敢报以轻心。从华北回来之后,想起蒋介石之前口头委任自己的“华北总指挥”头衔,安毅突然发现,在任命自己这个华北总指挥头衔之前,蒋汪二人应该已就相互间的利益交换达成了一致,否则断然不会出现中国军队在华北占尽优势、日方即将妥协的关键时刻,局面突然急转直下的事情。
  严酷的现实,不但让安毅的智囊团措手不及,也给无比自信的安毅实实在在地上了一课,政治背后的肮脏与权力交易,远比他想象的更丑陋,也更为残酷。
  不管蒋介石是出于“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方针考虑,还是从维护整个国民党统治政权的大局出发,这一次安毅都不会原谅他。屡屡受挫、遭受一次比一次更为激烈打击的安毅突然发现,自己在政治层面上还是太幼稚,太嫩了!
  因此,安毅默默忍受着心中的伤痛和愤怒,坚韧地抬起头,顾全大局,不让情感左右他的理智,损害他和数十万热血将士崇高的理想信念。
  短暂的悲愤之后,安毅严令顾长风统率的二十四军不能后撤半步,必须牢牢地扎根在华北大地上。安毅在给顾长风和胡家林的密电中明确指出:如果在盛怒之下把好不容易获得的一点儿优势放弃,对全军将士来说心底里是舒服很多,但是对国家民族来说,却是犯罪!
  这天早上,安毅和冯洁云再次来到陆军总医院,轻轻走到细心给病床上婴儿用棉球擦嘴的欧楚儿身后,望着圆睁一双无邪的眼睛、好奇打量四周一切的孩子,二人相视一眼,舒心地笑了。
  楚儿仍然在全神贯注地护理孩子,用湿润的棉球,怜爱地擦拭孩子嘴角的结痂。
  孩子被杜易的情报课长用飞机紧急送到叙府救治的第二天,楚儿和冯洁云才从安毅自华北前线发来的电报中得知。虽然她们不知道安毅为何会对一个三个月大的女婴如此关注,但依然以妻子对丈夫的无条件支持赶到医院,看到身上满是丘疹、几乎奄奄一息的女婴时,两人无比揪心,泪眼朦胧,好久才记得询问守候在抢救室外的杜易是怎么回事。
  杜易可不敢对两位司令夫人撒谎,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说孩子是司令受一个故友的临终嘱托,让情报局到黔西赤水河畔的苗寨里找回来的,从拿回来的唯一一张纸条和收养孩子的好心苗民口中,得知孩子身世,证实了孩子的身份,至于具体情况,还需要等司令回来后才知道,并低声告诉两位夫人:此事属于军中最高机密,知情者只有聊聊四人,其中两人分别是黔西的石珍大哥和黔军情报处长刘义芳,剩下就是自己和只身赶赴黔西完成任务的情报课长。当时刘义芳调集麾下一个连的精兵,配合着找了五天才找到,但参与行动的所有官兵只知道帮助自己的长官刘义芳找个孩子,谁也不知道这孩子姓什么叫什么。
  经过十几天的治疗,孩子已经逐渐康复,开始“依依呀呀”地发出可爱笑声,今天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十余天来,楚儿不管工作再忙,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到医院看护几小时,正在哺乳期的冯洁云义无反顾地给孩子喂奶,而且开玩笑地说小丫头眉清目秀的,干脆做我儿子的童养媳算了。
第1101章
恻隐之心(下)
  听到医生向安毅致敬的声音,欧楚儿回过头,看到是安毅二人,连忙站起来,拉住冯洁云的胳膊,高兴地说道:“小家伙小脸消肿、疤痕脱落之后,还是很漂亮的,特别是一双眼睛,聪颖灵动,非常漂亮,完全配得上咱们家小三。”
  冯洁云呵呵直笑,刚走到病床边,孩子就挥舞小手,兴奋地“依依呀呀”叫起来,冯洁云连忙抱起,走向里侧凳子,看着怀里的孩子,慈爱地逗弄道:“我的小毛毛,饿了吧?来,妈妈喂你。”
  安毅吓了一跳,转眼立刻释怀,摇头自嘲地笑了笑,对两位妻子说道:“不要叫她小毛毛了,我给她取个名字吧……就叫贺……念慈,她妈妈姓贺,这个名字是思念母亲的意思,你们觉得怎么样?”
  楚儿还在想孩子怎么不跟父亲姓,正在给孩子哺乳的冯洁云已经转过头来:“孩子的爸爸叫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3/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