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6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5/1395

  隆隆炮声中,曾给安毅讲过课的原黄埔军校战术教官、现十四军参谋长白兆琮凑近卫立煌,大声喊道。
  “是到下决心的时候了!”卫立煌看到日军宛若磐石一般的防线,微微摇了摇头,放下望远镜,转向白兆琮,继续道:“告诉李默庵和刘戡,三分钟后发起最后一次冲锋,只有击溃当面日军,才能打破当前的僵局!告诫他们:这是最后一次冲锋,集中所有的轻重火力,全体师旅长必须身先士卒,以一往无前的气势,踏着炮弹的节点前进……给我把直属警卫旅调到中路来,成败在此一举了!”
  白兆琮心中一沉,但看到卫立煌决心已下,只得点头应了声“是”,随即便去安排布置。
  很快,前沿阵地上再次云集了大量的国军官兵,其中绝大部分人均趴在阵地上,愤怒地注视着日军的防线,第十师师长李默庵、第八十三师师长刘戡召集各旅各团将校,仔细叮嘱具体的攻击战术,值此生死存亡之际,没有人再敢有所保留,拿出了吃奶的力气来对付当前的敌人。
  一刻钟后,嘹亮的军号阵阵吹响,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军旗迎风招展,怒吼声再次震天传出,杀红了眼的李默庵亲率第十师八千将士,在所部轻重机枪和山炮野炮的支援下,在抽调出的神枪手的掩护下,吼声如雷,发起决死冲锋。
  两次受到卫立煌警告的刘戡也率领八十三师幸存的五千三百余官兵,在十四军重炮团倾尽全力的炮火支援中,呐喊着跃出掩体,疯狂地冲向敌人。
  漫天的硝烟中,军旗飞扬,风云变色,由于一时间承受了太多的炮火和轻重机枪的打击,压制得日军无法自如地展开射击,短短的一千余米距离怎能抵挡决死一搏的中国军人的快速突击?
  很快,日军防线便被击破,无数视死如归的将士如同潮水一般,前赴后继地冲破浓烟撞进敌阵,惨烈的肉搏战终于拉开了帷幕。
  此时日军的轰炸机已经返航,追逐中国战机而去的日军战斗机,再次返回交战地上空,但这个时候,它们只能徒劳地在天空盘旋,俯视地面上撞在一起无比混乱的厮杀场面,无可奈何。
  就在日机不断盘旋调整,试图找寻攻击目标之时,西南方天空上二十二架中国空军飞机呈五个编队,再次高速杀到,几乎一个照面便冲散日军机群,击落了三架日机,其中一架如烟花一般凌空炸开,声震四野,另外两架尾翼冒出滚滚浓烟,一头扎下杀声震天的大地,发出巨大的声响。
  中日双方的较量再一次进入你死我活的白热化阶段,整个战场从天空到地下,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
  上午十一点十分,天津驻屯军司令部。
  “报告将军,独立混成第一旅团酒井少将发来急电,第七、第十一旅团已经伤亡过半,支那第十三、第十四军四万余人出乎意料地发起全线总攻击,战局急转直下,航空兵团第二、第五、第九大队再次遭遇支那空军四十多架先进战机缠斗,损失已经过半,并且其中大部分战机由于滞空时间过长,油料已经不足。酒井将军请求战术指导。”华北驻屯军参谋长桥本群的声音显得无比干涩。
  香月清司中将脸色阴沉,双眼微闭:“石川旅团目前到达何处了?”
  “约在怀柔以东十一公里处,距离南口战场仍有两个小时以上的路程……司令官,是战是退,必须尽早决断才是,若是因三个旅团全体玉碎导致华北局势急转直下,大本营会问责的。”作战课长小泽低头回答。
  桥本群看到香月清司还在查看地图,想了想大步上前,并腿立正:“将军,请下令吧,让酒井他们即刻向北撤退,另外,丰台至宛平一线的河边旅团也要尽快撤出,否则他们很快就会处于中国军队的重重包围。”
  “嗯……命令第一、第七、第十一旅团向北撤退,尽快与增援的石川旅团汇合。另外,命令河边大佐,立刻收缩防线,集结兵力有序撤退,力争在支那军队三十七师和独立师截断宛平以东道路之前突围!”香月清司贪恋地看了看地图上的几个战略要点,终于下定了决心……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犹豫了,一旦延误战机,北平北面三个旅团全军覆没不说,由原华北驻屯军改编而成的河边驻屯旅团一万七千余众也会陷入数倍于己的中国军队合围之中。
  可惜,香月清司的决断还是有些迟了!这个时候,驻扎长辛店的河边旅团第三步兵大队已经遭到安家军重炮团三十六门榴弹炮的猛烈打击,长达十分钟的饱和炮击,将长辛店铁路沿线的日军营房尽数炸毁。
  密集的炮弹所产生的巨大破坏力,远远地超出了日军官兵的预料,一座座看似无比坚固的工事腾空而起,瞬间四分五裂,用混凝土修建而成的坚固货仓,也在巨大的爆炸声中轰然倒塌倾覆,蒸腾而上的尘土中,三百余日军官兵肢体纷飞。
  炮声还未停歇,嘹亮的冲锋号和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已经骤然响起,独立师新二旅八千将士仅仅一个冲锋,便轻松地占领了长辛店,斯时新三旅已经默契地绕镇而过,追着一路溃败狂逃的百余日军,快速地杀向丰台。
  宛平一线则安静多了,七十七军军长冯治安亲自指挥的三十七师一万将士,直插宛平城西,其先头部队已经与城外阵地上的日军猛烈交火,后续部队却不闻不问,从西面两公里处快速绕过,在日军匆匆发射的炮弹爆炸硝烟中,飞速北上。
  与此同时,独立师独立旅在七十七军参谋长张凌云和独立旅旅长鲁雄的指挥下,奔赴宛平东面的预定阵地,很快便与奉命撤出宛平县城的河边旅团第一联队遭遇。
  匆匆向东逃遁的日军尚未来得及摆出作战阵型,数十枚迫击炮弹已经带着尖利的呼啸声落入敌群中。就在日本骤然遇袭阵脚大乱之际,狂风暴雨般的机枪弹雨,随之向四处寻找地方准备就地还击的日军人群中倾斜,迫使没有任何防御工事可以倚仗的第一联队,不得不放弃东逃的企图,如潮水一般狼狈不堪地撤回宛平城中。
  让日本人疑惑不安的是,独立旅各团不但没有乘胜尾随发起追击,反而向东主动后撤了三公里,八千余将士迅速呈南北一线布置展开,拿出随身携带的工兵铲,原地构筑阻击阵地,看来是打算一举截断河边旅团的退路。
  南苑方向,第七十七军第一三二师在新任少将师长于长海的率领下,怀着满腔的愤怒与悲痛,向日军河边旅团第二联队发起猛烈进攻,经过两个半小时的激战,终于击退日军,第二联队在河边旅团长的急令下,快速南撤至宛平县城。
  丰台日军一个步兵大队、一个骑兵中队和一个工兵中队,在独立师两个旅的猛烈进攻下,已经失去了撤退回宛平的时机,丰台一线的激战就此打响。日军占据有利地形,并且单兵素质极为出色,往往能凭借着强大的基础技战术及作战效能,与数倍于己的对手周旋,但此番遇到官兵枪法与自己相若、火力比自己更为凶猛、人数比自己多上数倍的安家军独立师两个旅围攻,终于没辙了,一处处阵地被攻陷,一个个据点被拔除,眼看着失败是迟早的事情。
  ……
  中午一点,取得南口大捷的汤恩伯第十四军接到预警后,立即掉头北上,顺利占领昌平城,与急速赶来增援的日军石川浩一第二十一独立旅团遥遥对峙。李默庵则在卫立煌的从容指挥下,率领第十师一部迅速北上,做出绕击石川旅团侧翼之势。
  眼见着大势已去的石川浩一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下令向北撤退,有惊无险地逃出卫立煌和汤恩伯精心联合设置的又一个伏击圈。
  ……
  保定,第五军团司令部。
  “报告司令,南口大捷……”
  作战处长方鹏翔兴奋的声音,震得指挥部偌大的房子嗡嗡作响,掌声欢呼声顿时响成一片,第五军团司令部一众将校和安毅身边的直属将校们欢欣雀跃,相互拥抱,激动之情比起接到廊坊战役胜利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安毅满脸笑容,接过汤恩伯发来的详细战报,终于松了口气,此前一直悬着的心至此才算放下。
  南口战役歼敌七千五百余人、俘虏日寇三百余人的优异战绩,无疑是对全国全军最好的激励和鼓舞,此战的重大意义在于:只要团结一心上下一致,安家军之外的中国军队也能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并且此番失利,让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完全破灭,极大地打击了日本军队的嚣张气焰。尤为重要的是,随着昌平城的收复,具有重要象征意义和政治意义的北平城,终于安全地控制在了中国军队手中。
  胡家林惬意地点燃支烟,再次站起,来到大幅平津地图前,目光投向了北路日军逃跑的怀柔方向。
  胡家林心中很清楚,尚存一万七千余官兵的日军第一、第七、第十一三个旅团,很快就会与战力强横的石川旅团合会,南口至顺义一线,沉寂不了多久就会再起燃起战火,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不过,此刻的胡家林已经没有任何好担忧的了,只要独立师和第七十七军合围逃往宛平县城的河边旅团残部并歼灭之,北平以南、以西的纵深战线,就会完全连成一片,牢牢地掌握在冯治安的第七十七军手中。此后,中国军队随时可以通过便捷的公路和铁路网络支援南口战场,而独立师也可抽出手来,迅速开往东面战线,有力地支撑起鲁逸轩指挥的廊坊东线战场。
  “北平北边、西边打得这么热闹,不知廊坊前线有何动静?”安毅来到胡家林身边,轻松地问道。
  “除了遭到四轮空袭之外,目前并没有发现日军有大规模集结,看来,日军第五师团、关东军三个独立混成旅团还没有主动进攻的迹象,倒是第十七师和第四十师一夜一天拆回了七公里长的铁轨,估计全都用在加固前线防御阵地上了。这下平津铁路算是彻底瘫痪,日军就算是想调兵也没以前那么方便快捷。”胡家林骄傲地回答。
  安毅非常满意地点点头:“干得不错嘛,看来,我可以放心赶赴静海了。”
  “你走之前,用不用给委座和军委致电,上呈战报?”胡家林笑着问道。
  “没这个必要,哪怕十四军卫立煌将军没有及时致电委座,汤恩伯也会在第一时间向南京报捷请功的。至于丰台至宛平一线的战报,还得由冯治安将军上报吧,怎么说都是他全权指挥的。”安毅笑答。
  “呵呵!你不提我还差点儿忘了。”
  胡家林立即想起汤恩伯历年来的做派,对这个总是抢在友军之前向蒋介石报功的家伙印象极为深刻。汤恩伯二八年还是中央军校一位普通的军事教官,正是在前几年的剿共作战中不断走捷径向老蒋表功而步步高升。
  安毅没有再谈这事,弯腰捡起指挥棒,指向地图右上角的唐山:“我担心的是获得休整补充的日军第二十师团、第一零九师团卷土重来,如今十七军已经成为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下一步日军重点打击的目标,很有可能就是在廊坊至武清一线,因此,第十七军将会承受很大压力,目前驻扎在石家庄一线的友军要迅速联系,争取尽快调到十七军侧后,但是不能因此而采取全线的消极防御,关于这一点,你需要多操心才是。”
  “我到静海之后,会与万福麟、庞炳勋两位将军很好地协商,经过休整补充,他们也基本恢复了战力,我再争取把商震的三十二军或者刘峙下辖的一两个师调过去,一旦日军集结兵力攻打廊坊至武清一线,我们就从静海至马厂一线,再次向北猛攻天津,怎么样也要打成个拉锯战。眼下日军已经开始在淞沪一线动歪脑筋了,多个师团正在装船前往上海,我的恩师文白先生欲先发制人,并且得到了委座和白总长的同意,我们得好好帮衬他们一下才是。”
  “明白了!”胡家林笑道:“不知此刻南京方面会有何反应?”
  “不用猜了,打开收音机你就能听到中央社那个歪嘴美女的欢呼声。”
  “哈哈……”
第1271章
宛平之战
  下午三点,北平,冀察政务委员会大楼。
  北平城内各大街道从未有过今日这般萧条沉寂,因战火造成的巨大恐慌,惊恐万状的市民家家户户紧闭大门,商铺关闭电车停开,炎炎烈日下到处都是垃圾和纸屑,一队队神色严峻的巡逻官兵带起的尘土盘旋而起,很快随风而去,归于平静,原本车水马龙人来往往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大楼前,除了荷枪实弹的密集岗哨,再也见不到昔日繁忙的景象。
  政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北平市长、原二十九军副军长秦德纯领着几名侍从,将英美两国公使礼貌送出大楼,四辆停在门前左侧的插上英美两国国旗的汽车很快开来,将各自的公使和参赞接走。
  秦德纯目送车队远去,轻轻擦去额头上的汗珠,下意识地松了松云杉长袍的风纪扣,幽幽叹了口气,转身走进大楼。
  委员长办公室里,仍然是一身上将戎装的宋哲元站立在宽阔的窗户旁,腰间的武装带刚刚解开,敞开的衣襟在风扇吹出的热风中微微摇动。
  在一年里最为炎热的时日,宋哲元脚上穿的仍然是擦得铮亮的长统马靴,可微微弯曲的项背和略显凌乱的头发,显示出这位雄踞华北六年之久的西北军名将,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神采。
  秦德纯进入办公室,等待侍从斟上茶水,挥挥手示意所有人退下,望了一眼仍然默默站在窗前的宋哲元,想了想还是坐下喝茶。
  宋哲元早就从脚步声中知道来者是谁,不想半天没有动静,回头一看,见秦德纯一声不吭地闷头喝茶,沉吟一下勉强打起精神,折身回到秦德纯对面,坐下后端起茶杯抿上一口,感觉茶有些不对味,微微皱了皱眉头,轻轻放下杯子:“绍文(秦德纯字),美英两国怎么说的?”
  “还是原来那副嘴脸,要求我们必须保证各国侨民和外交官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严禁中国军队在东交民巷三公里范围内与日军交战,再次要求我们撤走封锁东交民巷各出口的卫戍部队官兵,并随时向他们通报平津地区中日军队交战之近况。”秦德纯的山东口音显得很浓重。
  宋哲元点了点头,再次沉默片刻,摇摇头露出一丝苦笑:“绍文啊,你是否接受蒋委员长给你的军委校阅委员会主任兼第一集团军总参议的职务啊?”
  秦德纯身体有些软弱无力地靠在靠背上,勉强抬起手来,整理了一下上唇浓密的胡须,反问道:“明轩兄,你说,小弟还有其他的选择吗?总不能跟随齐燮元那帮人逃到天津日本人那边去吧?这种数典忘祖的事情我可做不出来!”
  “唉……”
  宋哲元不由自主地长叹一声,这个二十年来叱咤沙场威名赫赫的将军,最近叹气的次数越来越多,几乎快成了一种习惯,他现在对两年来不断重用齐燮元那批文官非常懊悔,特别是第五军团在三十八师配合下取得廊坊大捷之后,他这个曾经威名远播的抗日名将已经暗淡无光,昔日的部下张自忠,通过黄村之战和廊坊战役,已经取代了他宋哲元的地位,成为全国军民讴歌的英雄。
  更为要命的是,宋哲元自己也频出昏招,在日寇环视的逆境中竟然祭出“以退为进”之计,来了个“引咎辞职”,但是这个此前所有地方诸侯屡试不爽的对策突然不灵了,反而却被蒋介石顺势摆了一道,一下子抛出三个军的编制和几个师的番号,轻轻松松地便让宋哲元弄假成真,一直压抑的麾下各部也随之迅速瓦解,各奔前程,眼下宋哲元差点儿成了孤家寡人。
  二十九军昔日麾下云集十五万精锐,在宋哲元“以退为进”的计策实施后,仅仅三天时间就失去了控制,早已不堪日军欺辱的中层将领纷纷率部,归属张自忠、冯治安、刘汝明的领导,原先经营得铁板一块的二十九军,迅速分裂成三大阵营。
  如今的宋哲元,除了头顶上军委委员、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这两顶大帽子以外,手头只剩下北平卫戍部队两个旅和一个警卫团,总兵力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三千人,若不是张自忠和冯治安两军拱卫北平,仅仅是龟缩在东交民巷外交区内的三百多日寇,就能把北京城弄得个乌烟瘴气,更不用说挡住原本杀气腾腾攻向北平,最后在局势突变下被迫开往廊坊攻打安家军的日军第一零九师团了。
  秦德纯看到宋哲元一副沮丧的样子,斟酌一番还是说出了自己心底想说的话:“明轩兄,卫立煌和汤恩伯两军取得了南口大捷,如今已牢牢固守北平北面屏障,看情况北撤的日军短时间内无法形成威胁;南面的长辛店和丰台一线三千余日军在安家军独立师痛击之下,已经土崩瓦解;于长海的一三二师在安家军的有力呼应之下全线反击,只用三个小时就把南苑日军赶到宛平城里;安家军拥有‘模范营’这一标志性战斗单位的精锐独立旅和三十七师等两万八千人马,已经把河边旅团主力团团围困在宛平城中,歼灭损失近半的河边旅团并顺势拿下宛平县城,已经是指日可待之事。在这样的情况下,明轩兄应该早做决断才是,否则,一旦老蒋命令卫立煌或者汤恩伯率部进城,接管北平这个烂摊子,我们就会更加被动了。”
  宋哲元只觉得头痛欲裂,双手无意识地按了按太阳穴,缓缓站起来回走动,似乎经过了艰难的选择才停下脚步:“绍文,你有何意见?”
  秦德纯终于站起来,苦笑一下,双手一摊:“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明轩兄,我这个市长手下已经没有人了,整个北平的秩序已经完全瘫痪,政令不通局势几近失控,就连警察局也都关门大吉了,面临的选择已然没有,除了向老蒋妥协,就只能去当汉奸了。”
  “唉,悔不当初啊……”
  宋哲元仰天长叹,良久后转向秦德纯:“给南京回电吧,就说你我将遵命前往保定,服从战区司令长官程颂公的领导指挥,请求蒋委员长尽快委任新的北平卫戍司令。”
  “明白了,小弟这就去。”
  “等等!”
  宋哲元叫住秦德纯:“电文最后加上一条,不管谁担任北平军政长官,最好能让咱们的旧部冯治安率部驻守北平,咱们就剩下这点儿脸面了,要是让卫立煌或者汤恩伯进来,咱们老西北军就连最后一块遮裆布都没了……”
  ……
  宛平城内外的炮声,已然停止下来,零星的枪声却仍在继续,屹立数百年的宛平城,已经是千疮百孔残破不堪,随处可见滚滚浓烟。城西城门内的百余间民居,已经成为燃烧的废墟,城头上到处是日军残缺不全的尸体和流淌的血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5/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