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6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7/1395

  张大魁强忍住心中的好奇,也没有让通讯员用步话机询问。多年的征战生涯,让他明白自己的各位上司都不是等闲之辈,肯定是有什么新的计划或者安排,于是再次跳下坑道,回到掩体里,通过瞭望孔继续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对面日军的动静。
  城头上,日军官兵摘下头上的帽子,使劲地挥舞,他们嚣张地高声欢呼,高兴了还举起枪,向夜空中射击。两三分钟过去,日军的兴奋劲儿慢慢散去,又见中国军队的阵地上依然没有动静,自觉没趣,天上的照明弹逐渐稀疏起来。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今晚总攻会泡汤的时候,凄厉的尖啸声突然响起,几十颗流星划破天际,飞向宛平城,随着城里各处火光冲天而起,爆炸声这时才轰然传来。张大魁看得非常仔细,在炮弹爆炸的一瞬间,城头面向自己的几十个日本兵突然齐刷刷地向地上倒去,惊鸿一瞥间,张大魁清楚地看到其中一人眉心中弹,在那个鬼子满是惊愕与怀疑的目光中,鲜血混杂着脑浆喷射而出。
  张大魁哈哈大笑:“好啊,我说呢,原来我们师属特种大队已经趁着夜色摸到了城墙下,五分钟静默是为了麻痹日本人,为我们的狙击手创造条件。现在城头的百姓没有威胁了,李君,这下你小子总该放心了吧?”
  李君一脸笑意,向张大魁敬了个礼,在轰隆隆的炮声中大声说道:“团长,我去前面了,待会儿炮击一结束,就该咱们发起冲锋了……奶奶的,我带特务连去掏鬼子的老窝,活捉河边正三那个老王八。”说完,不等张大魁回答就拿起挂在墙壁上的冲锋枪,冲出掩体而去。
  张大魁摇摇头,继续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
  只见宛平城下竖起了无数的爬梯,很快靠到了城墙上,不少身着迷彩服的战士在城墙下招呼上面的百姓赶紧撤离。
  就在这时,城头上的人群中突然落下一颗炸弹,瞬间倒下一片,其他的人惊慌失措,拼命地向梯子处伸出手,忽然,人群再次像割麦子一般倒下,张大魁揣测应该是日军的机枪所为,城里的日军终于下黑手了。
  鬼子调集了所有残余的大炮,向城墙上轰击,每一炮都在人群中炸开,侥幸存活的百姓除了少数几个登上爬梯,其他人别无选择,绝望中纷纷跳下城墙,很快城头便空无一人。日军炮火延伸,不少攻城梯被炮弹击中炸成木屑,同时也给城外接应老百姓撤离的安家军将士带来不小伤亡。
  好在鬼子的好运气至此到了头,暴露目标的日军大炮,迅速在安家军的绝对炮火优势下哑了火。
  五分钟重炮轰击结束,小口径迫击炮特有的“嘭嘭”发射声响起,宛平城内外再次冒出串串火光。
  嘹亮的冲锋号中,无数的中国军人呐喊着跃出战壕,向残破的宛平城冲去。就在各部即将接近的时候,日军发射的照明弹再次冲天而起,就像一颗颗袖珍的落日挂在夜空中,发出惨淡的绿光,瞬间照亮了整个大地。
  城墙上的一个个射击孔和瞭望孔突然打开,吐出一道道火舌,像一柄横扫麦田的大镰刀似的吞噬着冲锋将士的性命,汹涌澎湃的冲锋浪潮为之一滞,几乎全体将士都被敌人猛烈的火力压制得趴倒在地上,无法动弹。
  与此同时,日军刻意隐藏的迫击炮和掷弹筒也开始发威,覆盖城墙外数十米的范围,一架架攻城梯被摧毁,四溅开来的弹片,让躲避在城墙转角和墙根处的安家军将士和几个逃脱百姓遭受重创。
  “妈的,幸亏早料到小鬼子这一手了,否则这仗还真不好打!”
  张大魁骂了一句,立即吩咐通讯员,将团直属炮兵连调上去,用迫击炮对准城墙直射。这种能够直射的迫击炮,是由一般的迫击炮改装而成,在炮尾部增加了一节尾管,采用拉火击发装置,并将底盘倾斜着地,使炮筒与地平线斜角保持在五度以下,既能曲射也能直射,具有了步兵炮的功能,这样就能直瞄射击处于掩体内的敌人。当然,这种迫击炮是川南冶金技术突飞猛进后的产物,否则一般的炮管很容易炸膛。
  很快炮兵连便摸了上去,过了大约四五分钟后,独立师各团装备的迫击炮开始发威,城墙上的射击口被一一点射爆破,同时,独立师各旅直属炮兵营开始发威,压制宛平城内的日军炮火,经营得铁桶一般的防线终于岌岌可危。
  “冲啊!”
  李君一声呐喊,再次带着将士们一跃而起,冲向几乎被炸塌一半的城墙。很快,后续的攻城梯架上,李君一马当先,率先登上城头,还未来得及打量城里的情形,一排排密集的子弹便射了过来。李君连忙一个打滚,躲到了城头拐弯的死角处。后续上来的几个战士却躲避不及,被打成了血葫芦,轰然掉下城墙。
  进攻发起之前,李君曾仔细观察过宛平城地图,这段城墙远离城门处的瓮城,照理不应该是敌人防守的重点,唯一的威胁应该来自下面的长街。估计日军隐身在长街尽头由沙包堆砌成的阵地里,利用轻重机枪封锁了这一段城墙。
  看看自己手里的冲锋枪,李君摇了摇头,要是自己手里有一门迫击炮就好了!他刚刚冒起这个念头,就看到炸塌的垛口下面有一具黑乎乎的圆筒状物件,旁边还有几枚甜瓜手雷,分明是日军配备到小队和分队一级的掷弹筒。为了知己知彼,李君曾经仔细研究过这种近战利器,对自己的炮术也颇有信心,可惜这段垛口,同样也暴露在城内的机枪火力下,如何拿到手是个伤脑筋的问题。
  李君左右看了看,城墙内外喊杀声震天,但是真正冲上城墙并站稳脚跟的还没有,日军非常狡猾,轻重机枪布置得很隐蔽,城外盲目的迫击炮压制并未带给日军火力点真正的威胁。就在短短的时间里,身后那段城墙已经有十多位刚刚冲上城头的战士跌落下去。
  当下李君不再迟疑,将冲锋枪放到了一边,小心翼翼地靠近豁口处,躺在地上,身体几个翻滚便把掷弹筒揽入怀中,迅速抓起三枚手雷,然后身体丝毫也不停息,拼命地向另一侧城墙滚去,把一排密集的弹雨抛在了身后。
  靠在另一侧墙下,李君坐直身体,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随即拿起掷弹筒,仔细端详。
  还好,日本人的冶炼技术过关,经受了枪林弹雨考验的掷弹筒依然可以用。李君不敢怠慢,连忙调整坐姿,尽量在隐藏自己身体的同时向后坐,以拉出足够的射击距离,然后将掷弹筒斜斜竖起,脑海里对照地图,再想象刚才子弹射来的方向,调整好角度后填充手雷,拉动击发杆,“轰”一声,远处传来几声惨叫。
  李君手头丝毫也不停歇,继续填充手雷,再次发射,连续把三枚手雷打完,这才罢手。
  敌人的机枪果然哑了火,很快,冲上来的将士迅速占据了各个射击口,后续的将士如潮水一般扑向另一侧的城墙楼梯,向河边正三布置在宛平县衙的指挥部前进。
第1273章
斗勇斗志
  随着独立旅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冲入城里,迫击炮先后占据城头各高地,东门瓮城处的火力点一一被拔除,日军顽强的抵抗终于如同决堤的堤坝一样,土崩瓦解。
  这回轮到中国军队打照明弹了,日军作战意志极为顽强,虽然整个宛平城东面的日军被分割包围,但他们却三五成群,借着黑夜、倚靠房屋逐间与独立旅将士展开血战,让急于推进的安家军将士折损不少人手,这才不得已耐着性子,一间间屋子地清除落单的敌人,以减少伤亡。
  安家军的火力配置合理,每个班都配有冲锋枪、手枪等近战武器,因此尽管缺少弹药的日军官兵拼刺刀的技术无比高明,但安家军将士却不给他们这个机会,总是靠近了用冲锋枪一阵乱突,小鬼子就不甘心地倒在了血泊中。
  待李君带着特务连肃清完毕抵达城中的县衙时,却惊讶地发现此地已经是人去屋空,大院里满地都是丢弃的纸屑和垃圾,李君暗叫一声不好,立即通过步话机与团部联系,团长张大魁焦急的声音传来:“狗日的河边正三,居然趁着咱们独立师从东面和南面发起总攻的时候,带着四千多人和所有的车辆,利用其战车队的四辆装甲车开道,从西门冲了出去,与发起进攻的三十七师撞在了一起。由于形势一片混乱,我们的炮兵根本就无法帮忙,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厮杀,硬是让他们杀出一条血路,现在正在向卢沟桥逃窜。旅长刚刚打来电话,命令咱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追上河边师团,围而歼之!”
  李君有些奇怪:“卢沟桥西面的刘庄子至砂锅村一线,不是驻扎了石友三的三个旅吗?我记得开战前,师长还通过战区司令部下达了命令,让石友三严防死守,堵住卢沟桥,为的就是将河边旅团聚歼于宛平城内……他们向那儿逃,不是自寻死路吗?”
  张大魁没好气地回答:“我哪里知道那么多?你有这个精神问,还不如立即把咱们攻入城内的三个营组织起来,向日寇衔尾追击。好了,不说了,我马上就要带着模范营出发,你最好尽快跟上来。”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李君摇摇头,放下送话器后立即吩咐通讯员和几个战士去叫人,力争在最短时间内集结齐人马。
  ……
  两个小时前,刘庄子,冀北保安司令部临时驻地。
  “司令,战区司令长官程颂公来电,要我们立即出兵卢沟桥,抢修防御工事,严防河边旅团从咱们这里突围。”参谋长程希贤拿着份电文,快步来到低下头紧盯着地图发呆的石友三身边。
  今年四十六岁的石友三,堪称当代吕布,他曾三次叛冯、附阎倒阎、降蒋反蒋、投张讨张、联共反共,其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稳坐诸多倒戈军头中的头把交椅,被人“誉”为倒戈将军。这位曾火攻少林寺、炮轰南京城、抢劫浦口兵站与安家军交恶的军阀头子,最让人不齿的,是他在三一年夏天的所作所为,给国家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三零年张学良挥入关助蒋,一举锁定了中原大混战的战局。此后,作为奖赏南京方面委任张学良主持华北全局。中原大战期间割据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地区的石友三部,本属反蒋联军的重要支柱之一,加之他曾经炮轰南京城,又派兵劫掠浦口兵站,与安家军结下了不共戴天只仇,按理本该在解散之列。
  可石友三却以其“识时务、明进退”,颇得张少帅的欢心。三一年春,石友三部被少帅报请南京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三路军,全军扩编至六万余人,该部指挥部旋即进驻京畿重镇邢台!其时天津有民谣称平津两地为“张家天下,半个石”,由此可知,张学良对石友三这个出生于吉林长春农安的老乡倚重之深、期许之切。可野心勃勃的石友三仍贪心不足,妄想趁张学良吸食鸦片无心理事之机图谋整个华北。
  三一年七月,遥受广州汪精卫改组派政府委任的石友三发动了兵变,将部下各师旅升格为九个军,兵锋直指北平!石友三所部起兵后,立即遭到中央军、东北军的南北夹击,短短旬日间便被打得溃不成军,石友三仅以身免,逃至山东德州托庇于西北军旧友韩复榘麾下。就事论事,石友三这一自不量力之举,充其量是一场闹剧罢了,但这次兵变对中国国运的影响之恶劣,却超过了其本身!为了应付这次兵变,张学良被迫从临近华北的辽宁境内抽调了大批精锐部队入关参战,此举直接极大地削弱了东北三省的整体守备兵力和造成了东北政治中心沈阳的半真空化(警备兵力仅剩两个旅)。这种情形落在时刻觊觎着东北沃土的日本关东军眼中,无异于天赐良机,随后便有了九一八事变的发生。石友三一手策划、组织的邢台兵变是国难的导火索,单从这一点上说,石友三就已是万死莫赎其罪了!第四厅还有这么一个怀疑:该次兵变石友三是否是在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的挑唆、策动下发起的?关东军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调虎离山!但苦于没有证据,因此安毅一直无法对石友三下手。
  石友三也知道自己与安家军、东北军乃至中央军之间的龌龊,故三二年他在土肥原贤二的支持下,在河北东部组建汉奸武装,后来又在三三年长城抗战后,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出任国民政府的冀北保安司令,一直都显得很低调。卢沟桥事变后,他一度准备投靠日本人,但随后安家军取得了廊坊大捷,又让他犹豫了,一直到现在,他都缩在自己的老巢里,静观时局变化,以决定自己的归属。
  “参谋长,你说我们应该听命而行吗?河边正三少将我们以前可是见过面的,当初我就任冀北保安司令,日本人在背后出了大力气,现在我们恩将仇报,会不会落人口实?”石友三没有抬头,眼睛依然直直地盯着地图上的卢沟桥。
  第二旅旅长吴振声毕业于黄埔,曾在胡宗南的第一师供职,被发配到杂牌部队担任旅长心中早就有所不满,听到石友三这么说,腹诽不已……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张学良,哪一个对你不是有恩啊,你还不是一样恩将仇报?不过他可不敢表露出来,有些迟疑地问道:“如果我们不听从命令,会不会出问题?现在随着宛平的光复,整个北平周边地区都控制在了安家军、中央军和二十九军手里,我们以后怎么在这里立足?”
  与石友三同为西北军十三太保的程希贤不乐意了:“怕什么怕?明轩兄不是高调就任战区副司令长官了吗?只要他在华北一天,不管是中央军和安家军,都会给我们面子的。这个时候,我们最好谁都不要得罪,置身事外最好。”
  这时,石友三的弟弟石友信匆匆从门外走了进来,左右看了看,几步来到石友三的身边,附在他耳边一阵低语。
  石友三微微点头:“参谋长留下,其他人立即赶回部队,整装待命吧!”
  “是!”
  第一旅长陈光然、第二旅旅长吴振声及一干参谋,立正敬礼,转身离开。
  石友信知道参谋长程希贤也是亲日派,冲着他点头笑了笑,然后对石友三道:“哥,我刚从天津赶过来,我这里有封香月司令给你的亲笔信。如今包括土肥原先生在内的皇军多个师团正在开往中国,眼下华北的胜利不过是昙花一现,你可千万不能干傻事啊!”说着,石友信解开上衣,露出腰间缠绕多层的染着红色斑点的纱布。
  石友三惊讶地看着,只见石友信小心翼翼地解开纱布,一层层松开,最后露出帖在肚脐上的信件。石友信把信塞到哥哥手里,恼火地道:“没办法,现在北平及周边地区皇军不在了,各个路口盘查很严,我只有化装成伤兵,才侥幸蒙混过关。哥,不如我们跟着河边太君,一起去投奔皇军吧,现在皇军四个旅团云集于平绥铁路居庸关以北地区,香月司令承诺,只要你过去,至少给你个师长当当。”
  程希贤眉头一皱:“香月清司没有开出其他什么条件?伪军的师长?这也太小瞧人了,想当年,汉章兄可是拥兵十数万,雄踞华北的一方豪雄,这个承诺不痛不痒……”
  石友三拆开信看完,沉思一会儿,连连摇头:“不妥,不妥……无论如何,咱们现在不能做汉奸,谁知道以后局势会向哪个方面发展?至少日军在没有表现出绝对的实力面前,我们不应该轻举妄动。眼下中日大战开始,说不一定南京方面会开出更好的条件,咱们带兵的,自然是谁给的好处好,就听谁的!”
  石友信急了:“哥,当断不断,必有……”
  石友三打断了自己弟弟的话,转向程希贤:“参谋长,马上传我命令,第一旅严守砂锅村防线,堵住日军的西撤道路,第二旅调往崔村,不让日军向南流窜……参谋长,这回只有麻烦你亲自走一趟了,你的独立旅必须尽快赶赴卢沟桥,就地抢修工事。以上各部将领务必坚守岗位,不让河边旅团从我部防区逃遁!”
  程希贤眼珠子一转,立即明白石友三安排的妙处,含笑领命而去。
  石友信疑惑地看着自己的兄长,石友三拍拍他的肩膀:“你的谋略还稍微差了点儿,若是我们公开与中央对着干,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但是,如果我们的防线是被日军光明正大攻破的,谁也挑不出咱们的不是。你想想看,日军能冲到咱们的防区来,只会有一种状况,那就是他们击溃了冯治安的三十七师,顺理推知,连三十七师都无法阻挡日军的攻势,咱们这个地方杂牌不敌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你说对吧?”
  石友信兴奋地连连点头,石友三又道:“你马上带着工兵营,去永定河上游的浮桥看看,我估计河边旅团会从那里渡河,只要礼送他们出境,我们立即向南开拔,到石家庄去投奔宋明轩。他现在成了光杆司令,手下四个师全让老蒋分了,咱们去投靠他正当其时。这次咱们私自纵放河边旅团,虽然明面上谁也挑不出毛病,但与咱们素有仇怨的安家军肯定会借机收拾咱们,咱们不给他动手的机会,只有有兵在手里,谁能奈我何?”
  目送石友信高兴离去,石友三再次低下头,仔细观察地图,嘴里喃喃道:“战局究竟会向哪个方向发展?看不透啊!”
  ……
  河边旅团以战车队残存的四辆装甲车开道,后面跟着二十余辆车头架上歪把子机枪的卡车,再后便是三千余发出野兽般嚎叫的日军,聚集成一股锐不可当的洪流,刚刚冲出西门,就与奋勇攻城的三十七师将士撞在了一起。
  日军集中力量于一点,一下子就撕破了三十七师的线型攻势,几乎没有任何停留,迅速向卢沟桥方向冲去。
  冯治安接到前线急报,第一时间派出作为预备队的特务团堵住缺口,并迅速命令三十七师各部回援,力争将河边旅团残部聚歼于卢沟桥以东地区。
  日军在强烈的求生意志的支配下,很快便冲到了由三十七师特务团沿着永定河边展开的最后一道阵地前面。
  虽然在前几道壕沟处,日军已经扔掉了所有的车辆,但这丝毫没有减弱日军的战斗力。河边正三拿着望远镜略一观望战场形势,便派出一个大队的日军抵近攻击,逼迫特务团不得不拿出所有轻重火力迎敌,河边正三这时马上又投入两个中队,从战线左右两端实施侧翼迂回。
  就在特务团防线遭遇全面打击、岌岌可危之时,正面攻坚的日军大队迅速呈楔形推进,利用掷弹筒、轻重机枪的火力,与步兵间交替掩护前进。在天空明亮的照明弹下,日军步兵出色的射击技术得到了完全的展现,在攻击行进中大量杀伤试图向日军射击的特务团官兵,并且日军侧翼进攻使得情况急剧恶化,终于引发特务团防线的全面崩溃。
  若是以往,河边正三肯定会让迂回部队抽出多个小股部队再行迂回至特务团撤退的路线上,对溃退的散兵游勇进行突袭,不过现在逃命要紧,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一声令下,残存的三千余日军乱哄哄地向大桥冲去。
第1274章
煮熟的鸭子
  河边正三带着旅团指挥部一干将佐,刚刚冲到卢沟桥中间,拥挤桥头争先逃窜的日军群中便落下一片迫击炮炸弹,顿时倒下一片。
  河边正三连忙停下脚步,回头一看,只见远处黑压压一片中国军队,向卢沟桥桥头压来,当下不敢怠慢,连忙指派第一联队联队长牟田口廉大佐折返回去主持桥头的阻击战,要求不惜一切代价,确保旅团部的绝对安全。
  谁都知道按照眼下的局面,负责殿后绝对是有死无生的结局,牟田口廉虽然心中有些不情愿,但还是领命而去,冒着中国军队源源不断的炮火攻击,迅速召集联队下属各大队和中队长,利用三十七师原来构筑的防线展开队伍,迎头痛击尾随追来的中国军队。
  河边正三匆匆过河,刚刚喘了口气,突然发现前面距离桥头四百余米处,竟然还有一道中国军队构筑的防线,不由心里一沉。这个时候,河边旅团的重火力武器几乎丧失殆尽,随身携带的弹药也不再宽裕,仗如何还能打下去?
  回过头,桥的另一边,战斗异常的激烈,中国军队的炮弹如雨点一样落到负责殿后阻击的日军官兵头上,以往以强凛弱欺负中国军队的情形现在颠倒过来了,估计要不了多久,防线就会被攻破。
  不过不管怎么样,也要先攻击一下当面的敌人再说!河边正三打定主意,就算全体玉碎,也要给当面之敌以惨痛的打击,让他们明白河边旅团的厉害。当下,他立即命令刚刚过河的旅团炮兵联队残部,立即集中所有的迫击炮和掷弹筒,向对面的阵地轰击。
  在四五十门迫击炮和掷弹筒密集的发射声中,对面中国军队的阵地上,很快便传来连串的爆炸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7/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