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7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9/1395

  杨飞跟着安毅来到地图前,看着上面标注成红色弧形齿轮线的漫长国防线,点点头:“昨夜子夜时分已经赶到,不过现场情况让人看了胆战心惊……”
  “怎么了?”
  安毅有些不解地问道:“吴福线国防工事群不是和锡澄线、南京周边国防要塞一样,被媒体誉为坚不可破的钢筋丛林吗?尤其是吴福线,由于其扼守长江口至杭州湾一线,备受委员长重视,民国二十二年由参谋本部设计,军事委员会交由地方政府组织施工,并且还派出36师、57师、87师、88师、独立工兵1团、工兵学校练习队、宪兵团协助修筑,终于赶在今年年初竣工。欧美记者现场采访后,把吴福线称为‘东方马其诺防线’,会有什么问题?”
  “言过其词!”
  杨飞无奈地摇了摇头:“欧美记者就喜欢胡乱吹捧,没错,吴福线和锡澄线确实已全面完工,但工程质量着实不敢恭维,许多工事偷工减料,或者是建设马虎,质量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比如机枪阵地大半不能使用,永固工事被修成了孤立的小地堡,排水和通风系统缺乏,而且阵地相互间没有连接的通道,后方部队无法通过通道派出援兵。现在连番暴雨之下,大多数工事都泡在水里,局部地方积水深达五六米,而且还出现了局部垮塌的情况,证明水泥标号不达标,根本就无法经受重炮轰击,情况真是糟透了。”
  “这是渎职!犯罪!”
  安毅勃然大怒:“吴福线国防工事的设计,当初我也是参与了的,城塞组拿出草图后,我还对许多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了修改,最后下发地方前,我还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绝对不可能出现如此荒唐的谬误,肯定是施工和监理方面出了问题。”
  说到这儿,安毅怒极反笑:“很好,这些不法官员和奸商,竟然连这种钱都敢伸手拿,而且是当着世人的面,打我安毅的脸,说我工兵出身,竟然设计出如此荒唐透顶的国防工事来。立即指示第四厅,查,给我把这些工程涉及到的所有官员和商人,包括工程监督机构的官员,全部清查一遍,无论涉及到谁,一律逮捕,公开审判后就地枪决,不杀不足以警示后人。”
  杨飞有些迟疑:“其中有些人可能牵涉到军队和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现在这个关头,是否……”
  “按照我的意思办吧!我已经被委员长正式任命为第三战区参谋长,有权利对战区范围内危害国防安全的不法官商进行彻查。值此国家民族生死存亡关头,竟然还有此等丧心病狂发国难财的家伙,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见安毅主意已定,杨飞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安毅之所以如此有恃无恐,在于他和蒋介石之间,再次达成了一致,就目前的险恶形势,蒋介石根本无法离开财大气粗的安毅和他身后战力卓绝的安家军的支持。
  九日的国防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家总动员组织大纲》、租用德国船只赴日撤侨、全国战区划分、陕北红军被编整为第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等议案,蒋介石还发表了《告抗战全体将士书》,表达永不妥协抗战到底的决心。
  就在这天夜里,蒋介石带着宋美龄、宋子文,悄悄拜访安毅,就许多问题和安毅交换意见并达成一致。
  安毅承诺,西南银行将再次向国民政府发放五千万贷款,作为国家抗日救国基金,湘西兵工厂向中央提供能够武装二十万军队的精良武器。同时,安家军在政治、经济上,与蒋介石和中央政府保持高度一致,维护中央制定的系列政策和法案。而蒋介石需要做的,不过就是允许川南的经济自主性和不越级插手指挥安家军。
  十日,在国防会议继续举行的同时,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第五十一次会议也由于多数代表提议紧急召开,会议决意设置“国防最高会议”,取消中执委五届二中全会组织的“国防会议”及五届三中全会的“国防委员会”,并通过《国防最高会议组织条例》,规定国防最高会议为全国国防最高决策机关,对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政治委员会负责,在蒋介石提名下,安毅凭借着在对日作战中建立的累累功勋,当选为十一名常务委员之一。
  十一日,也就是昨日举行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决意推举蒋介石为陆海空大元帅,以军事委员会为最高统帅部。与此同时,国防最高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决定对日抗战不采宣战绝交方式,政府仍在首都南京,不迁都,指派张群为国防最高会议秘书长。这次会议还授权蒋介石为陆海空三军大元帅,统帅全国陆海空三军对日作战。蒋介石领命后立即着手设立六十六个部门及国家总动员设计委员会、后方勤务部和卫生勤务部。
  昨天晚上,蒋介石在国防最高会议上,以三军大元帅的身份正式颁布了全国全军战斗序列,将全国划分为五大战区,其中第一、第二、第三战区维系不变,第四战区由参谋总长何应钦任司令长官,负责福建、广东对日作战,第五战区由蒋介石亲任司令长官,负责山东南部和苏北对日作战,同时全国设四大预备军,其中第一预备军司令长官李宗仁,第二预备军司令长官刘湘,第三预备军司令长官刘文辉,第四预备军司令长官何成濬,海军总司令陈绍宽,空军总司令蒋介石,由周至柔副司令代理空军事务。
  蒋介石任命参谋次长安毅上将为第三战区参谋长,任命尹继南上将(中将加上将衔)担任第一战区参谋长,第二路军正式加入第三战区序列。同时,第一战区下辖之第一集团军因各部损失大半,编制暂时取消,独立师、第四十师番号保留,于叙府重新编成。第五军团其余各部打乱建制重新进行编整,由鲁逸轩代理军团司令职务,第十七师扩编为第十七军,由杨九霄担任军长,下辖三旅扩编为师;原六十八师、第一七零师编制不变,归军团直属,缺额兵员就地补充,这样,第五军团将依旧保持五个师的规模。
  此外,位于天津南部的万福麟第五十三军和庞炳勋第四十军由于与军团司令部间距离太过遥远,为方便作战,两军脱离第五军团,重新编成第三军团,由万福麟出任军团司令,庞炳勋为副司令,该部由战区直属,加入津浦路北线防御作战。
  这几日间,华北战火暂停,中日双方统帅部都在进行针锋相对的战略布局。
  八月九日,被军事委员会任命为第九集团军司令的张治中,遵从蒋介石密令,抽调各部进逼上海,力争十一日前各部部署到位,其中第八十七师一部将进至吴淞,主力前进至市中心,第八十八师前进至北站至江湾间,炮十团一营及炮八团进至真如、大场,独立第二十旅及驻松江一团进至南翔,炮三团二营及五十六师自南京、嘉兴各地兼程向上海行军。
  同日,安毅向顾长风、夏俭发布命令,第二十四军十六师、三十九师前出至常熟,第二十六军三十师、三十三师前出至嘉兴,随时策应第九集团军之行动。
  日军似乎感受到中国军队的调动,明显提高了警戒级别。下午五时,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与士兵斋藤要藏全副武装,驾驶车辆闯入上海虹桥机场,实施侦察,被伪装成保安队的中国官兵击毙,引爆了上海上空的紧张空气。
  十日,台风逐渐远离江浙上空,风雨渐渐停息,西南空军恢复了对台湾、琉球、朝鲜和日本本土的轰炸,台湾台北、台中、台南所有机场付之一炬,同时,由于向台湾、琉球、朝鲜各地投掷了大量的宣传传单,引起日本殖民地政府恐慌,纷纷宣布各地“进入紧急状态”,在所有地区实施戒严,杜绝民众私自藏匿传单,发现者一律依法严办。不过在当天下午第二次空袭日本本土的过程中,由于日军出动二十余架战机进行拦阻,两架高空战略轰炸机在经过一次次惊险的规避后被击中,拖曳着长长的烟雾向地面落下。我西南空军飞行员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选择了自爆这一壮烈的方式保存西南空军战机先进技术的秘密,血染长空。随即,西南空军司令部取消了对日本本土的轰炸,但加大了对各殖民地的机场和军事设施的打击力度,一时间,台湾、朝鲜和琉球各大城市,不时传来凄厉的防空警报声。
  这一天,中日双方就上海虹桥事件展开调查,上海市长俞鸿钧在了解事件的详细经过后,与日军代表进行磋商,驻上海日军高层对自己下属的所作所为心知肚明,但依然发出战争的狂妄叫嚣。
  昨日,第九集团军各部已抵达上海近郊。同时,日军在大量巡洋舰和战列舰护航下,用二十艘运输舰向上海增派兵力,上海日军发布动员令,一万八千日侨组成义勇军,并且开始在市区主要街道构筑铁丝网和防御工事,战争气氛进一步加剧。
  为了应对中国的空军优势,保定空战后日本曾向美英法等国订购大量防空武器,先期运到的防空机枪和高射炮,全部装备了上海日军,许多大楼的楼顶、窗户,阳台,被日军巧妙地利用起来,作为其对抗中国空军的利器。
  下午五点,日本政府发出严正警告:虹桥机场事件中方应负完全责任,为避免在上海发生战争,中方应主动赔礼道歉,并撤离所有军队。中方严正驳斥了日军的警告,称日军在交涉之机大举增兵上海,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中方决不妥协。
  今日凌晨,第九集团军各部按照预定计划,占领上海市区的预定阵地,八十八师、八十七师完成了在闸北火车站一带及北四川路至杨树浦一带的进攻部署,炮兵第十团一部和炮兵第八团也在真如、大场进入阵地。
  安毅看着参谋人员把代表敌我双方的红黑小旗在地图上标注完,仔细看了一下,将当前态势了然于胸后,奇怪地问道:“怎么常熟、嘉兴两地没有代表虎头和夏俭的红色小旗?他们现在行军到哪儿了?”
  作战处长方鹏翔解释道:“由于暴雨冲毁了金华江上的铁路大桥,二十六军又携带有大量重型武器,加上沿途大江大河甚多,无奈之下只好等待所部工兵部队抢修铁路大桥,预计今天中午之前可以修复,然后继续乘坐火车向嘉兴进发。二十四军则由于南京站的所有列车都在抓紧时间抢运第九集团军各部至上海,所以虎头只好率部步行军向常熟进发,目前所部已进至无锡,预计晚上可抵达常熟。”
  “行军速度太慢!若是大战开启,这样的龟速会坏大事的……”安毅皱皱眉头,似乎突然想到什么,举起手又道:“罢了,此事不能怪夏俭和虎头他们,谁知道老天爷不开眼,连下几天暴雨,路基都让水给泡软了,路好走才怪。不过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得重视铁路桥梁的安全和对各种突发事故做好预案,以便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否则出了事情想哭都没机会。”
  刘卿建议道:“工兵一师和工兵二师正在抓紧时间抽水,清空工事里的积水后,尽早投入到对国防工事的修复和改建中去。既然吴福线暂时用不了那么多人手,我看不如两个工兵师各抽调一个工兵团来,沿浙赣铁路和京沪铁路展开,保护铁路安全,随时解除各种危机。”
  安毅摇摇头:“工兵一师和二师是新式舟桥部队,配备有现代施工机械,不可轻易拆分。这样,你马上给工兵司令部史乐君少将去电,让他们从工兵五师抽调两个旅,分别开赴老南昌和南京,负责对浙赣、京沪公路和铁路的修复和保卫工作。”
  “是!”
第1366章
你攻我也攻
  上午九点二十分,长春,关东军司令部。
  “巴嘎!”
  双手捏成拳头,狠狠地顿在会议桌上,凶戾的目光从一众手下脸上逡巡而过,植田谦吉大将阴森森地说道:“短短几天时间,北满全线告急,十余个城镇沦陷,就算是几万头猪放到那么大的地方供人宰杀,也得十天半个月吧?这么多帝国军人,又有满洲军队协助,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堪的表现,难道我们强大的关东军,已经堕落到比猪还不如了吗?”
  一干将佐噤若寒蝉,无人敢忤植田谦吉之怒火。
  过了一会儿,植田谦吉在椅子上坐下,摸摸鼻子下长长的八字胡,扫视会议桌两边笔直站立的将佐:“诸君,支那军队突然出现,进攻北满重镇瑷珲(今黑河),而原驻守瑷珲的第八师团已调至牡丹江一线,现在驻守瑷珲的是混成第三旅团,诸君以为田村少将有把握守住瑷珲吗?”
  关东军参谋副长今村均少将恭敬回答:“田村原一少将手下握有步兵第四、二十九联队,工兵第二联队一中队,外加帝国边境守备大队十六大队,共有兵力五千九百余人,再加上满洲军一个师镇守,防守方面应该没有多大问题。我倒是觉得帝国军队在绥化周边地区遭受的攻击更为严重。”
  “自十日下午,支那军队炸毁白垩镇至兴隆镇一线铁路,随后绥化周边十余个城镇便频繁遭受攻击,虽无证据表明此乃支那军队主力所为,但我总有一股不好的预感。一旦赤匪在这一地区形成气候,与哈尔滨周边地区的抗联根据地连成一片,对于我关东军来说,将是心腹大患!”
  关东军第一课长兼作战参谋绫部橘树少将连连摇头:“今村君多虑了,正因为绥化距离我北满中心城市哈尔滨不过百余公里,随时处于我大军攻击之下,才无须担心。炸毁之铁路预计明日便可修复,届时我大军压境,绥化周围匪情自然消除。反观瑷珲则不同,黑龙江对面就是苏联远东地区第三大城市海兰泡,随时可以得到苏联红军的支持,若是让支那军队在此处立足,那才是真正的麻烦,我建议,立即抽调北安城的混成第十三旅团前往支援,否则悔之晚矣。”
  这时,关东军宪兵司令滕江惠辅少将大步进入会议室,在植田谦吉略显诧异的目光中,快步走到会议室一壁悬挂的大型东北地图前,拿起指挥棒,指向长春东北方向舒兰县城的北方:“两小时前,小股支那军队攻打距离舒兰县城二十公里的平安镇,驻守舒兰县城的第九守备大队立即前往救援,不想在半路遭受支那优势军队伏击,损失大半,残部退回舒兰县城时,才发现县城已经被支那军队占领,并且再次遭受猛烈火力打击,大队长高山少佐无奈之下率二十余帝国勇士退往朝阳镇,请求战术指导。另外,半小时前,吉林城南部的桦甸县城传来守备大队长佐佐木少佐的紧急呼救,待去电询问详情时,已无回音,预计该部已全体玉碎,桦甸县城极有可能已落入支那军队手里。”
  植田谦吉倒吸了一口凉气,连忙起立来到布满一个墙壁的大幅地图前,仔细观望,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些不确定地问道:“诸君,这南北四地出现的变故,作何解释?什么时候,支那军队拥有这么强大的战斗力了?我帝国军队一个大队,足以对付抗联那些装备不齐的土匪武装上万人,除非是正规军才对能对我关东军构成如此大的威胁。难道苏联人的魔爪,已经伸向满洲来了吗?”
  植田谦吉越想越担心,一时间额头上渗满了豆大的汗珠。现在整个东北加起来不到二十万军队,但苏联远东军区却拥有近七十万装备有大量坦克、装甲车和巨炮的红军,一旦苏联人看清楚了关东军的虚实,突然发起进攻,那么帝国经营已久的满洲,将会成为他人的嫁衣裳,而自己也将成为大和民族的罪人。
  取代被砍掉头颅的冨永恭次出任情报课长的山冈道武中佐硬着头皮说:“将军,应该不是苏联人的手笔,现在苏联远东军区和其苏维埃中央关系闹得很僵,听说斯大林已经多次在高级会议上拍桌子,咒骂远东军区司令员布柳赫尔元帅是卖国贼,是小偷,早应该把他和一干手下送上绞刑架。现在苏联国内的肃反进行得很厉害,原本有些失宠的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叶若夫因为远东军区的突然叛变,证明了他肃反扩大化的正确性,再次获得斯大林的信任,现在苏联境内的肃反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又有不少的将军死于莫斯科内务部大楼的地下室里。”
  “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以为布柳赫尔敢把赖以保命的军队用在满洲方向,根据我们派往蒙古的情报人员汇报,远东军区在贝加尔湖一带至少集结了三十万军队,现在大量蒙古牧民被组织起来到苏联境内挖掘防御工事,那里的民众苦不堪言,但是在专政铁拳的高压下,又不敢反抗,为此情报机构甚至建议帝国应该放弃攻打支那,全力谋取苏联远东地区,让日本海真正成为日本的内海,然后这一片与帝国接壤的庞大国土,将成为大和民族走向世界的战略基地,待过上一二十年,这片土地真正臣服,那时候帝国将拥有无穷无尽的战争潜力。”
  植田谦吉看着地图,连连点头,两绺胡须不停颤抖:“哟西!山冈君,你的分析有理有据,内容很详尽,让人宽慰!帝国就是需要你这样有能力的年轻人来承担重要责任,你比冨永那个混蛋做得好多了!那么山冈君,你能告诉我,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吗?”
  山冈道武深受鼓舞,连忙鞠躬道:“我的意见是重点进攻,各个击破。目前,赤匪虽来势凶猛,但我以为,其部大多是刚刚放下铁锹、锄头的矿工和农民,必定受不了长期战争的考验。”
  “我们此前给予支那人太多的时间等待了,让他们忘乎所以,竟然胆敢向帝国军队主动发起进攻。我的意见是命令牡丹江的第八师团,立即向对岸之敌发起猛烈进攻,若是能一举突入,那自然再好不过,即便不能,也可以牵扯其大量精力,不敢四处出击。”
  “此外,驻守哈尔滨的第十二师团应立即沿松花江,向赤匪闹得正厉害的方正、通河县城进军,待收复两座县城后,以雷霆万钧之势扑向松花江下游,重新将依兰、佳木斯等地纳入帝国怀抱。”
  “只要我们持续向赤匪施加压力,其四处出击的部队后勤必然吃紧,届时我们再关门打狗,将其伸向满洲腹地的魔爪斩断,待满洲冰雪覆盖之时,资源耗尽的赤匪必将溃败。”
  植田谦吉对照地图细细一想,深以为然,立即做出决断:“绫部君,立即传达我的命令,电告第八师团前田利为将军,我不管他用什么方法,明日之前我希望他能向牡丹江对岸之敌发起几次像样的攻击,若是能一举击溃对手,我给他向大本营请功;命令山田乙三将军,征集大量军车、驮马,把哈尔滨战车大队带上,集中我精锐力量,一举击溃方正、通河之敌。提醒山田乙三,大青山一线地势险峻,注意支那游击队的攻击。”
  “嗨!”
  ……
  瑷珲城是黑龙江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因其与苏联在远东的第三大城市隔江相望,加之沿岸地势平坦,一直是日军重点防守的地方。
  自日军占据瑷珲城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这座边境重镇已经成为一座巨大的钢筋水泥堡垒。城池被高高的城墙所包围,城外五百米范围内,布满了纵横交错的战壕,城墙周围,密布着密密麻麻的明碉暗堡。城墙上,布满了各种碉堡,就连城墙腹部不少地方都被日军掏空,成为各种暗火力点。
  自从乌云、奇克、逊河溃败下来的日军说明支那军队中拥有大量苏联坦克后,为了对付这种钢铁猛兽,镇守县城的日军混成第三旅团长田村原一少将高度重视,于城墙和战壕上布置了大量“决死队员”,力争给中国军队当头一击。
  镇守县城的日伪军加起来有一万四千余人,若是以往,田村原一早就带领他认为英勇无敌的帝国军队出击了,但是接到关东军司令部固守待援的死命令,他无奈地选择了防守,但他丝毫也不认为中国军队能够对他造成威胁,毕竟瑷珲城经过这些年来的建设,就算是对付苏联军队也不在话下,更何况是他一向鄙视的中国游击队。
  已经被救国军指挥部正式任命为第五师师长的胡继鞅,指挥部队在城外做好了攻城的准备,听到各部已全部就绪后,胡继鞅看了看表,然后一声令下:“开始!”
  作战命令很快被参谋利用电波传送出去,炮兵团各种日式和苏式的火炮架了起来,炮兵团长罗耀闽少校一一校对完菜鸟炮手们设定的射击诸元后,满意地点了点头,一声令下:“开炮!”
  四十门昨夜才刚刚从黑龙江对岸偷运过来的苏制1910型152毫米加农榴弹炮,三十门90式75毫米野炮,四十门明治41年式75mm山炮一齐喷吐出愤怒的火焰,在沉闷的响声中,一片片炮弹铺天盖地,就像天上下流星雨一样,疯狂地向瑷珲城防线扑了过去。
  密集的炮弹落地时,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溅起的硝烟直冲云霄,整个瑷珲城就像遭受八级大地震一样,猛烈地晃荡起来,铁丝网、木栅栏瞬间消失不见,战壕夷为平地,设置在各处的明暗碉堡,也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解体,残砖破瓦碎石泥块一股脑儿地冲上天际,飞溅四方。
  目瞪口呆看着这一切的日伪军官兵,还没来得及思考是否需要躲避一下,便在一团团火球中变成漫天飞舞的残肢断臂,被气浪掀飞到空中后,再次被撕成一块块碎肉。
  躲在城墙下地下指挥室里的田村原一少将几乎都快疯了,这还是记忆中那支连步枪都配不齐的支那军队吗?怎么炮火比起自己曾经管辖过的野炮兵第二联队的炮火饱和轰击还要凶猛十倍?
  现在野炮兵第二联队已经调往关内,参与华北战事,整个混成第三旅团只有75mm山炮和野炮各六门,如何应对如此凶猛的炮火攻击?
  救国军第五师的炮兵团可不给日军指挥官任何思考的机会,铺天盖地的炸弹依旧一股脑儿地在日军头上掉落,摧毁一切可疑目标。
  炮兵团长罗耀闽满脸笑容,带着炮团足足过了十分钟的瘾头,一张脸已经被烟雾熏黑,才遗憾地命令这群被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炮兵停止炮击。
  这位出身福建海军世家、黄埔二期炮科毕业,现年三十岁的炮兵少校,经历可谓曲折,罗耀闽十六岁便考入黄埔军校二期,十八岁毕业,分配到李济深的第四军,深受李济深的喜爱,派到日本江田岛海军学校留学,毕业回国后适逢中原大战,斯时担任反蒋第八路军司令的李济深立即委以重任,派其担任路军司令部直属的炮兵营长一职,可惜这个位置还没坐热,李济深就兵败下野,被贴上派系标签的他只好投靠同属粤军的十九路军,参加了三二年的上海抗战,因功再次晋升至炮兵营长。罗耀闽原本以为可以凭借所学,大展拳脚,不想闽变发生,中央军入闽,他再次被一捋到底。就在罗耀闽心灰意冷之际,怜惜人才的炮兵第二旅旅长蔡忠笏偶然知道他的经历,推荐他进入叙府士官学校担任炮兵教官。苦熬两年资历,罗耀闽终于有机会出来带兵打仗,虽然不知道到东北后会面临什么样一个景象,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北上军官团,来到东北加入抗日救国军,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炮兵团长。
  摸着152毫米加农榴弹炮那打得烫手的硕大炮管,罗耀闽舔了舔嘴唇,心说连这陆地上的大口径重炮都打得这么过瘾,不知道军舰上的大炮打起来又是什么滋味?可惜中国没有强大的海军,估计这个愿望今生也无法实现了。想到这儿,罗耀闽遗憾地叹了口气,目光再次落向残破不堪的瑷珲城。
第1367章
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
  上午九点四十分,南京中央总医院特护病房。
  “司令,急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9/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