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7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0/1395

  安毅在冯洁云的搀扶下,拄着拐杖回到病房,坐下后他刚想和冯洁云温存一下,说上几句贴己话,沈凤道追着屁股冲了进来。
  “又有啥子事情?”安毅没好气的用四川话问道。
  “日军台湾总督小林跻造在民居躲避我军空袭时,被台北‘抗日义勇队’暗杀,身负重伤。驻台湾日军已陷入疯狂状态,据说枪毙了不少可疑分子,现在台湾的气氛一下子变得非常紧张,据说日本大本营有意改变在台湾的宽松政策,施加奴役化的高压统治。”沈凤道看到安毅气急败坏的样子,有些不明所以,待看到安毅的大手还留在冯洁云的衣襟里,连忙忍住笑,视线转向地下,低声汇报。
  安毅神色一下子凝重起来:“昨天得到一份戴笠转发的电文,福建省主席陈仪奉军委命令,拘押滞留福建省的台湾民众,统一送往闽北崇安、连江等地,建立‘台民垦殖所’,集中居住管理,当时我就觉得有些不妥。”
  “崇安、连江土地贫瘠,在那里进行耕种,辛苦一年下来可能连肚子都吃不饱,而且又不准离开,这不是变相的圈禁吗?而且这批滞留福建境内的台湾百姓,大多是心怀祖国,积极从事反日斗争,以福建为基地谋取台湾回归的抗日义士,又或者是不堪忍受日本统治者的歧视和压迫,毅然回到祖国大陆经商或从医的爱国人士,若是采取如此激进的方式予以关押,和日本政府又和何差别?”
  “老沈,我看我们的情报总局和第四厅是不是介入一下,甄别出其中作恶多端双手沾满血腥的浪人,还有那些身份和形迹可疑又没有人担保的人员,其余的全部送到老南昌去。老南昌经过我们多年辛苦建设,市镇设施完善,水电供应齐全,若是任其荒废下去,谁也不忍心,这批台湾民众迁移进来,正好可以再次把老南昌繁荣起来。”
  “那些工厂、商店一旦恢复营业,不仅可以就近补充军需,而且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会与日俱增,可以顺便带动更多的人向老南昌迁移,这样要不了多久,昔日那个居民百万、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又可以出现了。这十万台湾同胞,融入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里,生活安逸富足,与日本殖民政府所作所为相比,可谓天壤之别。我们再派出战机抛洒传单,大肆宣传一下,估计台湾、琉球、朝鲜等地的民众都会在心里衡量,谁才是他们的同胞兄弟,而日本政府恐怕会越发紧张了。”
  “这个想法很好,可以马上实施!”
  沈凤道附和地点点头,随即调笑道:“司令,我之所以会打扰你和夫人的好事,是因为‘抗日义勇队’苏培立队长单枪匹马来到我们设在福州的江南运输公司分部,主动挑明身份说明来意,请求我们支持他们的抗日事业。现在义勇队拥有将士五百二十八人,其中不少在黄埔军校以及广东、福建的军校上过学,拥有一定的战斗力,可惜他们的武器装备太过落后,不能给日本人形成有效打击,所以没形成气候。但随着这次小林跻造的遇刺,估计情况会大有改观。”
  冯洁云这才发现安毅的怪手,连忙挪开,俏脸绯红,站起来啐了一口:“什么好事啊?说得那么难听,我先出去了,最近我在写一本以抗战为主题的纪实文学,第四厅收集来的资料,我看了很有感触,国家贫弱,最先遭殃的就是百姓,看看日本人在冀东实行的‘毒民政策’,在平津地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无不证明他们所宣扬的‘攻打中国是为了帮助中国民众摆脱专制统治、共建黄道乐土’是一个巨大的谎言。我一定要在书中披露日本人的罪行。”
  目送冯洁云离去,安毅回过头道:“老沈,我有一个主意,不知道能不能行,你帮我好好参谋一下。现在叙府汽车厂生产的卡车和客车,我们集团内部消化了大部分,军委又采购了一批,涌入西南投资兴办运输公司的投资者、各地矿山的老板和江浙财阀兴办的运输公司也购买了一些,但总的说来,产能还是有些过盛。”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有五千辆车的存余,闲置在那儿既不便保存,又是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但是迫在眉睫的大战又不允许我们中断汽车生产,我的意思是把这批汽车和客车全部交给江南集团,平日就用来载客拉货,战时则统一调度运载军队和军资。比如这次虎头行军,若是江南集团有足够的车辆,我们就可以通过内部统筹,迅速将南京周边地区的车辆集中,只需要一千辆客车,三千辆卡车,二十四军就可以实现全机械化运输,这样很快就可以抵达常熟,而不用跋涉这么久。”
  老沈眼睛一亮:“这个意见很高明,司令,你有什么顾虑吗?”
  安毅叹了口气:“我是怕校长和军中一干师兄弟看了,心里会犯嘀咕……有这么多物资不知道支援国家,却敝帚自珍,天下人都会戳我安毅的脊梁骨啊!”
  沈凤道连连摇头:“此言差矣,咱们用自己的东西,谁能说什么?看看现在中央欠我们多少钱了,加上这一笔贷款,起码有三亿大洋了吧?这些年来,我们提供给军工署下属的各军工厂多少条生产线,还有多少原材料物资?现在那些交易可都还挂在账面上,就算我们家底再厚实,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啊!再说了,委员长并不像他说的那么可怜,当初十九路军采购了我们十余条军械生产线,可以生产从火炮到步枪的一切物资,闽变后这些都归中央所有了。还有广东陈济棠下台,几家大型军工厂也都收归中央所有,这样的家底可比我们刚开始强多了!”
  “但是,有了这么多好东西,中央就是不好好利用,只知道一味地开口向我们要,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啊!就说汽车生产吧,我们叙府机械厂三五年就已经研制出整套汽车生产线,连益公都知道采购十几条生产线回去生产零配件,与我们的汽车工业形成共补,反倒是中央对此无动于衷,钱全部用来剿匪、修路、发展教育、修筑国防工事、治理和疏通河道、修复古建筑等方面去了。我并不是说做这些不好,但是钱得用到点子上,就说治理和疏通河道吧,每个省都在抓,而且被中央明令列入官员的政绩考核中,但是结果如何?暴雨来了,照样洪涝,几个月不下雨,又是大旱,但钱却一分没少花。那么这些钱用到哪儿去了?我看是和吴福线的国防工事一样,钱全部跑到不法官商口袋里去了。”
  “总之,咱们发展咱们的,该帮忙的时候绝不含糊,但不必要的付出,却也大可不必。筹建一个超巨型的运输公司,不仅咱们安家军可以得利,到时候友军需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满足,这样皆大欢喜的好事,谁能拒绝?而且咱们不必大张旗鼓,内部消化就是了,谁能知道这些车的来历?”
  “着啊!”
  安毅猛地一拍大腿,茅塞顿开,连连点头:“老沈,你扶我去电讯室,我现在就去安排,争取尽早处理好此事。不过有了车辆还不行,咱们还得修建油料仓库,否则汽车没了油,连鸡公车都不如。”
  “司令,你还没说,抗日义勇队的事情答不答应呢!”沈凤道一边说,一边搀扶着安毅站了起来。
  “当然答应了,都是打鬼子,咱们有什么二话?让周崇安给台湾抗日义勇队运去两千条压仓底儿的三八式步枪,十万发子弹,再把在冀东缴获的几条子弹生产线选一条给他们,台湾物产丰富,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日后的弹药供应问题。”
  “好!”
  ……
  太阳升到半空中,瑷珲城的战斗还在继续着。
  胡继鞅早已经从望远镜里看到战场上发生的一切,观察到日军已经没有明显的火力点,当即一声令下:“冲锋!”
  随着“滴滴答”的冲锋号声吹响,整个战线上发出山崩海啸的喊杀声,上万官兵从战壕里一跃而起,举着手里的钢枪,在前方红旗的引领下,向着瑷珲城的城墙冲去。
  前面引领冲锋的,是十辆T—28坦克,稍后一些则是缴获自日军的九二轮式装甲车,第五师官兵跟在后面,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向城池冲去。
  日军防守活跃起来,原本被剧烈的爆炸掩埋的射击孔,再次显露,地堡中、城墙下、壕沟里、掩体中,无数火舌喷吐,构筑成密集的火力网,打在坦克和装甲车的外壳上“噼啪”做响,不时有第五师官兵倒下。
  看到日军如此猖狂,安家军部队普及到连排一级的迫击炮,再次发挥巨大作用,上百门迫击炮集中射击,那声势可一点儿也不比重炮轰击小,再加上改造后的直射迫击炮点射日军的火力点,随着一声声炮弹炸响,日伪军的轻重机枪纷纷哑火。
  T28坦克大发神威,一边向前冲锋,一边向日军精心构筑位置极为隐秘的火力点吐出一团团橙红色的火球,炮弹准确无误地从射击孔冲了进去,声声沉闷的爆炸,迅速引爆掩体内囤积的弹药,没过多久,那些个看起来坚不可摧的混凝土建筑,纷纷在猛烈的爆炸中洞开了天窗。
  “巴嘎!支那人的坦克逼近了,立即命令决死队着手清除!”日军指挥部里,田村原一少将惊恐无比,拿着电话的手都在颤抖。
  被武士道精神洗脑的决死队员,腰杆上捆上满满一圈炸药包,冒着枪林弹雨,进行疯狂的冲刺,他们想迅速接近并爬上坦克,抱着炮塔,与势不可挡的坦克和装甲车来个同归于尽。但是,安家军的火力网构筑中,狙击手和机枪手是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虽然说现在第五师新兵蛋子多,但是好歹招收的矿工中,许多都是军人,从中挑选些枪法好的进行突击培训,一个师训练个三五十个狙击手的几率还是蛮大的,因此那些日军决死队员的冲击,变成无谓的活体炸弹。
  一声声剧烈的爆炸中,硝烟弥漫,一个个人体炸弹变为碎片,但是却对第五师的坦克和装甲车,没有造成任何实质性的伤害。
  “杀!”
  将士们目睹这一切,群情振奋,大声吼叫着,就像是刚刚放出栅栏的斗牛一样,一边射击,一边向敌人的阵地猛扑过去。
  喊杀声惊天动地,四面八方涌动的人潮,向着日军固守的战线靠近。
  看到汹涌而来的中国军队那势不可挡的气势,听着嘹亮的军号声,城墙外最后几道阵地上的鬼子一个个瞪着血红色的眼睛,纷纷在自己的头上缠上白色绸带,扎紧腰带,准备与中国军队殊死一战,以维护帝国军人的荣誉。
  而伪军就不行了,他们哪里见过如此残酷的战斗场面?以前跟在日军身后,只需要在关键的时候发起冲锋,对手自然就望风而逃,什么时候经受过这样的煎熬?因此,一个个心理崩溃,纷纷转身向城里逃去。可是,迎接他们的,只有无情的机枪扫射,瞬间倒下一大片,无奈之下,只好再次冲回阵地上,伏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
  日军指挥官田村原一少将看着眼前的一切,目光冰冷,举起戴着白手套的手,对身边的参谋道:“上报关东军司令部,我外围防线已尽数沦陷,田村誓与瑷珲城共存亡。为避免关东军直属之铁道装甲列车完好无损地落入支那人之手,我决心动用这一战略性武器,在战斗中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嗨伊……”
  参谋立即将田村原一口述的电文发了出去,没过两分钟,得到了司令部的回复电文,正式将铁道兵调拨田村原一少将指挥。
  “立即接通岩村君,现在是他们为帝国展现非凡实力的时候了,尽情地用支那人的血肉,来填饱装甲列车那饥渴的肚囊吧!”
  “嗨伊……”
第1368章
惊天计划
  上午十一点,三艘由五万吨级油轮组成的庞大船队,正在穿过舟山群岛。从高倍望远镜里看到这一切后,藏匿在舟山群岛最东面蝴蝶岛庙冲山峰顶的安家军一支特战小分队,立即通过电波,将此情况反馈了回去。
  “这是什么船啊?好大,长度起码得有四百米吧,船舷高度也得三十多米,比起这几天咱们见过的所有日本人的战舰都要大。”待通信兵发完电报,上士郭健轻轻碰了碰队长王成龙的胳膊。
  王成龙白了他一眼:“没仔细看任务说明啊?这是在美利坚订购的五万吨级大油轮,据说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轮之一,有大用场的。”
  “啧啧,这么大的船,可惜了……”通信兵朱国胜摇了摇头。
  “嘿,黑大个,难道你知道什么?”郭健挑了挑眉。
  “还行吧!”
  朱国胜撇撇嘴:“没看到这几天中央海军在干什么吗?在撤除长江江阴下游航道上的灯塔、灯标、灯桩、灯柱、灯船及测量标杆,现在日本海军的主力舰队正在源源不断向上海开来,海军担心日寇会顺江而上,偷袭南京。”
  王成龙在望远镜里看到大油轮远去的雄健身姿,点了点头:“是啊,可惜了……”
  郭健有些莫名其妙:“到底可惜什么啊?”
  可是却没人回答他,王成龙和朱国胜悄悄地挪动身体,转向峰顶西侧,继续用望远镜观察杭州湾一线。
  只见徐公岛、北鼎星岛、南鼎星岛之间的海湾中,停泊着大量日本战舰。这些战舰防卫严密,外围是几艘巡洋舰,稍里面一些是战列舰,围在中间的是没有防空能力的驱逐舰和炮艇,杭州湾远近的海面上,游弋着一些巡逻快艇,以便及时发现来自空中和海面的敌情。幸运的是,由于日军舰群没有过多关注东海外洋一侧,并没有发现三艘巨型油轮的诡异之处。
  ……
  南京总医院住院大楼三楼被临时辟为作战室的会议室里,安毅收到特战小队的报告,立即拄着拐杖来到地图前,仔细观察长江口的情形。
  杨飞笑着道:“一路有惊无险地到了这儿,应该万无一失了。”
  安毅摇摇头:“行百里路半几十,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放松。立即命令空二团,即刻为油轮护航,看到一切敢于挑衅的日军战舰,一律击沉。”
  “是!”
  杨飞应了一声,随即笑着道:“二大队的战机已经升空,正在向长江口飞去。放心吧,一切都按照预案进行,不会出差错的。司令,你说三艘这么大的油轮堵在长江口,日本人得花多少时间才能疏通水道啊?”
  “那就得看日本海军的决心和勇气了,这两天咱们战机狂轰滥炸,把陆续赶来的大吨位战舰吓得躲到杭州湾集结去了。我估计他们在等待主力舰群到来,有了足够的防空力量,就会集中所有战舰群,向上海发起猛烈攻击。”安毅看着地图,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司令,快下去休息吧,你这上上下下的,也不怕身子骨遭罪?”说完,杨飞就要上前搀扶,谁知安毅摆了摆手:“我就在这儿等消息,结果没出来,我怎么放得下心啊?”
  杨飞见状,只得作罢,和几个参谋相视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忙自己的去了。
  ……
  瑷珲城,太阳攀升到半空中,空气中充斥着浓浓的血腥和火药气息。
  第五师越战越勇,在T28坦克和日式装甲车的引领下,攻占一条条被夷为平地的战壕,许多伪军把手里的三八式步枪扔在一边,举起手高呼“投降”,就在大多数救国军将士高呼着“缴枪不杀”,冲向日伪军下一道防线时,前方城墙右侧位于铁路线上的无顶城门突然张开狰狞的大嘴,随即,洞开的城墙后面,传来一阵列车汽笛的轰鸣声。
  “呜……”
  随着列车的喘息声由远而近,一个庞然大物,发出“哐当哐当”的金属撞击声,吐着白雾,顶着个黑乎乎的大口径火炮,以无可阻挡之气势,向第五师的冲锋队伍迎面撞来。
  “我操,是装甲列车!这玩意儿不好对付啊!”唐问从望远镜里看到列车那长满炮口的狰狞模样,吓了一大跳,难得地爆上一句粗口。
  “怎么,此前你没见过?”
  胡继秧放下望远镜,转过头问道。
  “看过,是在书本上见到的,叙述司令和一干军中元老成长的《模范营》那本书里也有叙述,不过实物这还是第一次看到。”
  唐问点点头又摇摇头,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我是在二次北伐后受《模范营》精神感染,专程从老家杭州赶到老南昌,要加入安家军,录倒是录取了,但因为当时身体弱,分配到江南集团从事一些文书工作。”
  “我原本是抱着投笔从戎的心思到老南昌的,眼瞅着没机会打仗,心一横,就报考了理工学院,由于对数学方面有些天赋,被几位俄籍老师着重进行培养,然后开始接触密码破译工作。及至士官学校西迁,急需密码破译和电讯专业的老师,我毛遂自荐,不想竟幸运地被录取了,然后就开始担任叙府士官学校的密电码课程老师,这一待就是好多年。期间我注意锻炼身体,其他老师讲的课程,尤其是战术参谋课程,我最喜欢跑去旁听。这次选拔,我报名参加,终于得偿心愿来到东北,和你搭伙带兵打仗。说实话,在此之前,我连战场都没上过,哪里见过如此庞然大物?”
  “老唐,看不出来啊!”
  胡继秧瞪大眼睛,惊讶地说:“我看你把军务安排得井井有条,行军和作战计划也制定得很详尽,我还以为你是多年的老军伍呢!”
  唐问笑道:“若是多年的老军伍,肯定不会派到东北来了,现在与小日本的战争已呈现不死不休之态势,各个军都在扩编,新兵培训那里也需要人,怎么可能在作为偏师的东北倾注过多的力量?这次来东北的,不是思想和生活出了一些毛病,就是原先没机会上战场的书呆子。对了,师长,你也和我差不多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0/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