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9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9/1395

  透过弥漫的硝烟间隙,板津正一看到了最不想看到的东西,一辆辆坦克发出嘶嚎般的巨大噪音,向着战壕冲了过来,犹如千军万马的声势,势不可当!
  “八嘎!是坦克!”
  对于出现在战场上的坦克,板津其实已经非常熟悉了。在这一个多月的拉锯战中,日军用来做佯攻的坦克,遭遇对方炮火连续攻击,损失了七七八八,最后一拨坦克就是在眼前这种坦克的攻击下,彻底覆灭的。不过对方一直未动用坦克进行攻坚,数量也从来没有出动这么多过,难道说,这才是对方真正的实力吗?
  前沿阵地的鬼子兵,在连续的轰炸和炮击中,只剩下一个人还活着,守卫这里的前中队长河村已经化为了一摊烂肉。
  板津询问过那个奄奄一息的军曹后,立即接手了防务,指挥士兵,用阵地上的两门37毫米反坦克炮和歪把子机枪、三八式步枪,对着滚滚而来的坦克进行射击,结果非常令人失望,专门用来对付坦克的37mm炮根本就无法击破对方的装甲,更不要说机枪和步枪子弹了。射击的唯一效果便是在对方坦克的装甲表面擦出几串火花,稍闪即逝,根本无法阻止其前进。
  板津正一中尉不由非常沮丧,对方的坦克装甲到底有多厚啊?为什么连专门的反坦克武器也无法伤害对方分毫呢?难道只能用那一招了吗?
  板津有些不甘心地四处看看,突然发现一副遗弃在战壕里的望远镜,连忙猫着腰跑了过去,小心翼翼地拾起来。
  望远镜的一边镜片已经残破,另外一边还算完好,板津珍惜地用衣服把镜片擦拭干净,然后趴在战壕上,向前面望去,望远镜里出现了猫着腰跟在坦克后面的安家军步兵,他们身着迷彩服,脸上的神情非常坚毅和自信,让人看了心生寒意。
  趴在战壕边的小队长山县藏铁少尉凑过头来,小声道:“板津君,放心吧!前方有一条反坦克壕!敌人过不来。”
  板津正一没有说话,微微皱了皱眉,安家军实在太厉害了,反坦克壕不知道能不能起到作用。
  就在这时,空气中传来炮弹飞行的尖锐呼啸声。
  “炮击!趴下!”
  板津大声喊叫着,躲进战壕里一动也不动,整个中队的鬼子全部都蹲进了战壕。安家军的炮击让人印象太深刻了,只需看看阵地周围密密麻麻、残缺不全的尸体,便知道直面迎接弹雨洗礼有多可怕。
  可是,炮弹爆炸的轰鸣声并未传来,反而传来沉闷的“噗噗”声。原来,安家军炮兵此次打出的是一排烟幕弹,炮弹落到阵地前沿八九十米的位置,黄色的烟雾在数秒钟内扩散开来,向阵地前方飘来。
  “不好,是毒气弹!”
  探头观望的板津正一再次提醒,可是仓促间,哪里有防毒器具?大多数鬼子兵都撅着屁股,惊慌失措地将头埋进了满是血水的土里,更有甚者,憋着气撒了泡尿,然后再将头凑近满是尿水的土壤里,以躲避毒气的侵害。
  如果板津和山县不是那么惊慌失措,或者他们的视线可以穿透烟雾,就会看到原本跟在坦克后方的步兵,分出了两列,拿着梯子和炸药,在烟雾弹的掩护下,快速沿着坦克两旁,加速向着前方的反坦克壕前进,在接近壕沟后,立即跳了下去。
  “预备,爆破!”
  布置好炸药后,反坦克战壕里的工兵迅速沿着梯子爬了出来,到达安全位置后,随着口令传出,一声声剧烈的爆炸声传来。
  宽五米、深两米的反坦克壕两侧被炸塌,倾倒在地的泥土构成了一个缓坡,足以让坦克顺利通过。
  实施反坦克壕爆破的是坦克部队直属工兵,经过多次训练,与坦克的配合已经非常熟练,坦克甚至连速度都不用减,等赶到坦克壕前时,道路已经被炸开,坦克只需向前冲刺便是。
  坦克带着巨大的轰鸣声,几乎毫无阻碍地冲过了反坦克壕,步兵在坦克后面快速跟近,同时后方的炮火开始进行延伸射击,掩护坦克及步兵的冲锋。
  此时整个战场,到处都是一片浓烟弥漫,坦克驶来,犹如钱塘江大潮,绵绵不绝,连续不断地冲击向前,交错的队形组成了一个个尖锥,像锯齿一样不断地收割着鬼子兵的生命。
  周身涂满迷彩色的坦克,在浓浓的烟雾中时隐时现,炮塔在一道道黑烟中摇晃,履带卷起漫天灰土,在大地上升腾,随着坦克的疾驶,带起的大风带着排气管里喷出的一串串火星,四处飞舞。
  柴油发动机发出的轰鸣声和履带碾压地面的铿锵声,变得越来越刺耳,到了这个时候,鬼子才回过神来,纷纷从泥土里抬起头,趴到战壕前观察情况。
  “八嘎,支那人的战车已经渡过前面的战壕了,敢死队准备!”
  看着浓雾里隐约出现的坦克,板津中尉立即明白自己中计了,迅速补救。
  很快,一名军曹用白色丝带扎在头上,脱掉身上的军装,裸露上身,带着一个分队的鬼子,从战壕里爬了出去,向坦克靠近。
  在焦土和草丛中匍匐前进的鬼子,向着阵地前沿密布的黑漆漆的硕大弹坑爬去,一个个不时把身子隐藏在航弹和炮弹炸出的弹坑里,以躲避头顶横飞的子弹和炮弹弹片,此时鬼子兵已经爬出了十来米远,不时扭动着身体,在被弹片削掉一半地光秃秃的小树与草丛之间向前爬行。
  板津中尉满含期待地望着正逼近坦克的敢死队员,安家军炮兵发射的烟雾弹爆炸后产生的烟雾依然没有散去,遮蔽着正在靠近坦克的敢死队员,他们在弹坑和草丛之间爬行着,不时消失在一个个弹坑之中,身影时隐时现。
  “八嘎!磨磨蹭蹭干什么,快冲过去啊!”
  当看到坦克不断接近,而那些敢死队员趴在弹坑里再也不跳出来时,板津有些气急败坏地大声骂了起来。
  一名军曹屈身跑到板津和山县身边:“板津君,山县君,我带我们分队去吧,保证完成任……”
  话音未落,巨大的爆炸声传来,一发炮弹落在了鬼子军曹身旁,板津和山县第一时间趴到了地上,那个军曹下半身还站在地上,但上半身已经化成了满天的碎肉。随后,两条腿一软,半截身子栽倒在地。
  板津正一与山县藏铁二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的眼里看到深深的恐惧。板津中尉吞了吞口水,忍住心里正在上翻的酸水,迅速从地上站起来,趴在战壕上,观察那些越来越近的坦克。
  阵地上,鬼子兵拼命地用手中的武器射击着,而在阵地前面五十余米处,一个个泥灰色的身体像扭动的小虫,依旧在不断地向坦克靠拢。
  这时,一个猫着腰的身影,突然从弹坑里跃起,全速向坦克冲去,弹指之间,那个人已经跑到了距离面前坦克不过三四米外的一个弹坑,随后再次跳起,朝着坦克冲去,在跑动中,他取下了背后的炸弹包,引燃了导火索,然后拼命地想把炸药包向坦克凑去。
  就在这个时候,坦克后方几串短促的火光闪现,那个敢死队员脚步一下子顿住了,身体不停摇摆,又是一串火光闪现,那个鬼子身子一个旋转,竟然转了个方向,整个人栽倒在地,而他的身体下压住的赫然便是那个正在燃烧的炸药包。
  几乎是眨眼间,耀眼的亮光闪出,一阵剧烈的爆炸将倒在地上的尸体炸成了无数碎块,一条挂着碎布的大腿,最后落在了板津中尉的面前。
  就在那个倒霉的敢死队员行动的同时,其他十几个队员均采取了同样的行动,而他们遭遇的结果大同小异,无一不是被坦克后面的步兵进行点杀,就是那短短的不过一两米的距离,成为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
  一个小队的敢死队员全灭,其创造的唯一战果就是其中一人在距离坦克只有半米左右倒地,幸运地没有压住炸药包,爆炸给附近那辆坦克造成了些许伤害,不过片刻之后,那辆坦克又带着轰鸣声冲了过来,那个鬼子敢死队员虽然没有被炸成碎块,但随后就被坦克的履带碾成了肉泥。
  在整条战线上,几乎所有的鬼子都用了人肉炸弹这一招,板津中尉率领的中队虽然失败了,但其他中队却有侥幸成功的,这一轮肉弹袭击,让坦克部队损失了六辆坦克,还有十一辆遭受重创,失去战斗能力。
  不过,相对于五百余辆坦克,这些坦克的损失并不影响大局,大量坦克冲到了鬼子防线前,一个冲撞,原本因为炮击而变得很是松垮的胸墙迅速被突破,漫天的砂石碎块溅了起来,灰土升腾而起。
  史天佑中校坐在指挥车内,透过观察孔清晰地看到阵地上鬼子那扭曲的脸,毫不犹豫地下达突击的命令。
  迅即,早已准备妥当的坦克炮管开始喷吐着炮弹,机枪射击声连绵响起,一个个隐藏在壕沟和掩体当中的鬼子兵被击倒在地,血肉碎石漫天飞舞。
  地堡和地下工事是步兵突击的主要障碍,也是坦克部队清除的主要目标,至于前线壕沟和掩体之中的鬼子兵,已经在飞机和大炮的轮番洗礼下,损失惨重,安家军步兵,紧紧地跟在坦克后面,一条战壕一条战壕跳下去,已经稀稀落落的日军残兵,除了咬牙切齿吼叫着赴死之外,就只能投降。
  顽强的板津正一中尉与山县藏铁少尉被打成了筛子,没过多久,大队长田所定右卫门少佐负责的战壕也被突破,日军各师团数度向前线派出援兵,但是面对坦克开路的安家军,无能为力,至十六日天黑前,残部不得不退往奥泽罗卡拉奇城,准备利用城防工事,负隅顽抗。
第1677章
恍然大悟
  江南酒店小会议室。
  安毅双手背在背后,手里拿着份电文,来回走动,沈凤道和小杏花以及四名密码译制人员凑在电台前,仔细收听由华北伪政府转播的日本广播节目。
  今天从憩庐回来,沈凤道告之:隐藏在日本最高层的神秘间谍又有情报传来,附有几个数字。
  外人看到这些数字,自然是一头雾水,但安毅心中却很清楚,这是广播节目的调频、频率以及播出时间,当即从国安部调来专业的录音人员和文字译制人员,进行破译。
  小杏花目前正在南京,带着一个密码破译小组,监听华北伪政府的广播节目,并收集有用信息。华北伪政府中,安家军早就埋下了钉子,今年二月份,侯五亮虽百般推辞,但依旧在缺席的情况下被选举为伪政府副主席,深得日军高层器重,已经可以接触到许多核心机密。
  此番义父相招,小杏花喜不自胜,立即带着人过来了。
  这个时间段,日本广播里播出的是一篇劝导国民“忠君爱国”的通讯稿,通篇思想就是宣扬天皇如何伟大,帝国如何昌盛,海军多么威武,陆军如何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航空兵对英法美等国有多大优势等等,足足一个小时,记录下的文字有一万二千九百四十八字。
  这些文字中最有用的,是其中的数字部分,它们将与一本叫做《二叶亭四迷》的日本书籍对照,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破译。
  广播节目结束后,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碌,如今已经是国安部高级研究员的小杏花将一份翻译完的文字送到安毅手里,其他译制人员自觉地离开了小会议室。
  安毅低头一看,目露喜色:“这就对了,与我们刚刚所得到的由兰印传来的第一手资料非常吻合。”
  沈凤道此前已经看过译出的文字,微笑着说:“这样就能解释,日军在西西伯利亚集结了八个军,计三十二个师团,差不多百万大军,依旧在我军一波猛击下溃退的原因。谁能想到日军胆子这么大,应对咱们布置于塔塔尔斯克一线的二十多个师,竟然只动用两个军固守,而且为了加大战略纵深,还有一半兵力布置于奥泽罗卡拉奇至新西伯利亚的铁路沿线,能顶住我机械化部队突击才怪。”
  安毅点点头:“日军主力果然已经南调至兰印群岛,乖乖,那可是十个军啊!我们也得加强防守,否则一旦让日军在南华和暹罗沿海地区登陆,我们就有大麻烦了!”
  沈凤道想了想,建议说:“是否让杨冠率部南下?他那个方面军在叙府待了大半年,如今也该挪挪窝了!此外,胡子这会儿也该到中亚了,是否让他们谨慎一些?反正日军都要撤退,我们没必要做无谓的牺牲。”
  “不!”
  安毅摆摆手:“杨冠暂时不要动,反正叙府与南华之间有铁路连接,一旦有变,紧急南下时间也来得及!再者,我们有飞艇雷达监控南海海面,只要日军出来,我们就可以提前发现,动用空军对其轮番轰炸,骚扰其进攻和登陆。经过为期半年的设计和定型,我们的鱼雷机已经研发出来,目前已经进入最后的检测阶段,如果日本人来,我不介意让他们尝尝鱼雷的滋味!”
  “至于西伯利亚,我认为不仅不能放缓手,还应该狠狠地打,把日军给彻底打疼,这样他们在作出决断前,就要多加考虑,究竟是和咱们血战到底,还是去寻软弱的英国人的晦气?”
  沈凤道不由恍然:“也是,英国人连印度、缅甸和马来亚的叛军都打得那么辛苦,肯定让日本人记挂着了。另外,西西伯利亚的克米罗沃和捷米尔套地区的工业中心,咱们得尽快拿下来,否则好东西都让日本人给搬走了!”
  “没错!”
  安毅继续出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情报上所言,日军大部都充作工兵,跑去拆卸机械设备了,这样能用于正面作战的兵力就会少上许多,加上其弹药和粮食不济,若是我们能够一鼓作气杀过去,日军反应不及,说不一定能够取得意料之外的战果。”
  沈凤道终于完全理解了安毅的想法:“一举把日军打痛,这样他们在南线就会有更多的顾虑。是攻打战力强横的南华好,还是找虚弱的英国人开刀,只要明智的人,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时,陈瑜匆匆走进小会议室,交给安毅一份电文。
  安毅一眼就看到满篇密密麻麻的数字,再细细阅读,不由笑了:“战争刚刚开打,英、法就坐不住了,竟然一口气向我们下了这么多订单……”
  沈凤道凑过头去,吓了一大跳:“生铁一百万吨、焦炭一百万吨、钢五十万吨、水泥二十万吨、磺胺类针剂和药品四十万瓶,盘莫西林针剂和药片二十万盒、勇敢丸二十万盒、过滤嘴香烟二十万条、制式棉大衣二十万件、军用帐篷十万顶、棉布十万匹、麻布五万匹、桐油两万吨、苯酚两万吨、甲苯两万吨、硝酸两万吨、硫酸两万吨、纯碱两万吨,烧碱两万吨,猪鬃一万袋……价格比起战前一下子翻了两番,而且成交量这么大,几乎快把咱们的库存给扫光了!”
  安毅笑着道:“这些都是战略物资,今后价格还会大幅上扬,咱们不能把价格说死,一定要随行就市,在大战没有结束之前,这些可都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好东西。不过,我们必须吊着英、法的胃口,价格要比市价低一层左右,这样才好从美国人手里抢夺更多的订单。只要大力发展个几年,咱们就发达了!”
  沈凤道担忧地说:“可是日军已经把矛头对准了马来亚和缅甸,一旦海上运输中断,咱们的东西生产出来也没法送出去啊!”
  安毅微微一愣:“这倒是个问题……不过至少在德国和法国分出胜负之前,咱们不用太过担心,日本人一向喜欢见风转舵,若是德国没有拿出席卷千军的实力,他们是不会出手的!不过我们是得未雨绸缪……嗯,大运力飞机和大排水量的潜艇,都是很好的应对方法。”
  说到这里,安毅抚着额头,掐了掐太阳穴:“今天下午在憩庐争吵不休,头都吵疼了,接下去不知道要吵到什么时候……兴建工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仅仅以煤化工业为例,就有炼焦和回收化学产品两大部分,炼焦就不说了,化学品回收可涉及十多个相关工厂,比如加工提取焦油、氨、萘、硫化氢、粗苯等产品,并获得净焦炉煤气、煤焦油。而粗苯经过精制加工和深度加工后,可以制取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等。”
  “这些衍生的产品广泛用于化学工业、医药工业、耐火材料工业和军工工业,净焦炉煤气可供民用和作工业燃料,煤气中的氨可用来制造硫酸氨、浓氨水、无水氨等,整个炼焦化学工业的产品可达数百种之多,不充分利用起来,那将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可是,一下子需要投入这么多机械设备,委员长却咬定中央必须拥有绝对的控股权,这不是扯淡吗?中央只投入地皮和工人,咱们辛辛苦苦自掏腰包投入厂房建设,定型生产和运输相关的生产线,还要派人安装和维护,临到头连工厂的决策权也没有,这种冤大头的买卖谁愿意干?”
  “说得狠了,校长竟然以收回叙府、宜昌、汉中等地的权益相威胁,当时我也冒火了,说叙府百万大军枕戈待旦,随时欢迎中央来取,最后闹得个不欢而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9/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