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9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0/1395

  沈凤道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小毅,你还记不记得上次汪精卫放下的狠话?若是蒋汪合流,挟持民意,情况就不妙了!”
  “谁说不是呢?”
  安毅烦恼地说:“可是中央也把价码压得太低了……说到底,咱们的工人也要吃饭,原材料这些都要花钱,并不是凭空得来的。最让人无法容忍的是,中央还要经营权和财政大权,那咱们还能指望从这些新建企业中拿回投资吗?我不否认,部分官员是廉洁奉公的,但是那些官僚中贪污受贿的蛀虫又有多少?还有,中央现在完全靠发行纸币来缓解财政压力,法币一天一个价,咱们这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吗?”
  小杏花在一旁默默听着,突然道:“爸爸,还是让专业人士去和委员长他们谈判吧,这样爸爸就不用担心撕破脸面了。其实委员长可以威胁咱们,咱们又何尝不可以威胁委员长呢?如今西南实际上控制在我们手里,委员长也担心咱们顺江而下,威胁他的统治呢!不到最后关头,他不敢撕破脸面的。”
  安毅一听,猛然醒悟:“我明白了,委员长之所以不敢放手与日军一战,原来是为了提防咱们从背后捅他一刀……是这样的,没错,我一直以为委员长屯兵南京与武汉,是为了保存实力,把地方军队当炮灰消耗掉,却原来是不放心咱们……这真是莫名其妙,完全是以小……算了,人心隔肚皮,管他怎么想,这次谈判还真得如小杏花所言,交给专业人士来办,我只管把关和签字就行了!”
  沈凤道也明白过来,一脸愤慨:“从去年到现在,国民政府对日作战拿得出手的胜利,都是咱们获得的,为了避嫌,咱们甚至主动去了南华,现在还不放心,真是活见鬼了。”
  安毅挥挥手:“明天我们就回叙府去……老沈,立即让南昌、宜昌、乾城三个飞行团提高警戒级别,我不可想被人在半路阴掉……”
第1678章
上策
  凌晨时分,塔塔尔斯克,战区作战室。
  紧急赶回的胡家林,正在倾听黄智讲解战局。
  “目前,萧无兵团和胡继秧兵团,由巴尔瑙尔一路向东,攻向萨拉伊尔山脉西麓,已进占阿尔泰斯克西部的斯捷普诺伊镇。说来也巧,日军第七军下辖的一个独立旅团,恰好由东向西,准备在森林边缘地带布防,结果被萧无兵团一记猛拳打得找不到北,目前该旅团已被全歼,但未发现其联队旗,估计已经被掌旗的士兵焚毁;杨九霄率领其麾下三个集团军及直属部队,渡过鄂毕河后,一路沿着铁路线向北,目前已经到达奥泽尔基,到目前为止,尚未与日军接触;库皮诺一线,早在三天前,董金明便在当地哈萨克向导的带领下,率北部军区第一集团军向东,穿越查内湖及其两条主要支流,目前已经进至亚尔基地区,沿途未发现日军部队踪迹。”
  “最后就是李金龙方面军发起的对塔塔尔斯克以东的日军防线的总攻击。此役李部动用了全部坦克,加上第七集团军四个师的猛烈突击,日军全线溃退,余部退入奥泽罗卡拉奇城,目前对该城的攻击正在进行中!”
  胡家林听完,有些奇怪地问道:“日军前线兵力减少,早在我回叙府前即已知晓,但日军总归有三个军团,合计十二个师团及若干混成旅团、独立旅团,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如此不济吧?我记得你制定的作战计划中,正面只担负佯攻,以吸引日军抽调新西伯利亚以南及东南部的兵力,为东线制胜创造条件,为何现在日军连我们的第一波攻势都承受不了?”
  黄智耸耸肩:“我也感到奇怪,日军崩溃得实在太快了……不过,也有可能是我们的空军立了大功,今天刚开始炮击的时候,日军的炮兵还击得很厉害,但被我们空军连续轰炸后,日军的大炮就哑火了,再后来,任由我们怎么蹂躏,他们也没有还击,难道是炮兵被我们收拾光了?”
  胡家林来到地图前,半天不得要领,这时候通讯处长陈明贞走进了作战室,将一份注明绝密的电报交到了胡家林手里。
  胡家林看完后,神色古怪。黄智有些奇怪,走过来接过电报,看完后看了看周围,哑然失笑:“原来小日本也会摆空城计,他奶奶的,我们面对的只有四个师团,我说怎么这么不经打!司令建议我们穷追猛打,这正合我意……不知道前线战况如何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即可收复奥泽罗卡拉奇城,然后咱们不休息,顺着西伯利亚铁路一路向西,追它个鸡飞狗跳!”
  胡家林感慨地说:“小毅这封电报来的及时啊!咱们若是动作快一点,说不定可以挽回克米罗沃—捷米尔套地区的工厂设备的损失……老黄,你看是否给萧、胡和杨九霄分别致电,让他们加快行军?”
  “我赞成!”
  黄智眉飞色舞地说:“咱们来他个敲山震虎,让其首尾不能兼顾,毕竟西伯利亚铁路运输能力有限,他们要抢运物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再加上咱们蒙古军区的连续骚扰,日军要把那些机械设备运到远东去,没有火车根本不可能!”
  胡家林目光落到克米罗沃—捷米尔套那一大片标注煤铁矿及工业区的地图上:“若是我们能够把这片工业区完整地保存下来,我就有信心,仅仅凭借咱们自身之力,与苏联和日军周旋到底!想想看,该地区拥有三百五十多家工厂企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工业门类,尤其是该地区的库兹巴斯及米努辛斯克煤田的煤储量,据说比苏联著名的顿巴斯煤矿的储量还要大,再加上捷尔别斯和阿巴根的铁矿,可以想象那是多大的财富。因此,我们控制的地区要大发展,克米罗沃地区必须掌握在手里!”
  “若是远东共和国向我们索取怎么办?”黄智有些担心地问。
  “暂时不会!”
  胡家林斩钉截铁地说:“现在远东军承受的压力很大,他们面前至少有两百万苏联军队,而远东军遭受基洛夫会战的失利,再加上东线损失的部队,兵力已经萎缩到一百五十万左右,这些部队要守卫南至卡麦申、北至雅尔的上千公里丘陵防线,还要分兵固守萨拉托夫、乌里扬诺夫斯克、喀山和彼尔姆等工业中心城市,根本无法抽调兵力到东线堵截日军。”
  “现在,远东方面与我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随着秋粮的收获,他们的后勤也开始逐渐依赖于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远东军高层不会提出非分的要求。而且,哪怕他们提了,老子也给他们堵回去!”
  “那干了!”
  黄智郑重地点了点头:“哪怕是为了子孙后代,也要把这个煤铁中心给占下来,谁来抢夺也不行!”
  ……
  新西伯利亚城,日本方面军司令部会议室。
  由于坚守奥泽罗卡拉奇的香月清司和畑俊六两位大将频频来电告急,梨本宫守正王元帅召集紧急会议,正在监督拆卸生产线和机械设备的各军主官悉数出息。
  正如胡家林所预料的那样,由于铁路运力所限,日军刚刚把新西伯利亚城的工厂企业拆卸完毕,至今为止仅仅运输了一小半,克米罗沃工业区的设备到现在也未开始拆卸,更不要说打包运走了。
  “诸君,大本营对西伯利亚的取舍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原本我们认为,支那人至少还要休整一到两个月,才能向们我发起攻击,届时我们已经可以从容撤退。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敌人不给我们这个机会,接下去该如何应对?”
  梨本宫守正王说完,期待地看向麾下一众将官。
  第五军军长山田乙三大将义正词严地说:“当然是血战到底,绝不退让……我就不信,集中我八个军之力,打不赢安家军……”
  “山田君……”
  第七军司令川岛义之大将站起来,深鞠一躬,随即沉痛地说道:“不是我畏战,但自上月下旬开始,大本营即未向我们调拨一箱弹药,一粒粮食,眼下除了第一军和第三军外,各部均将大炮运回远东,以加强南下兵团实力。另外,帝国陆军航空兵为了避免无谓的消耗,在一周前也已经全部撤离,西西伯利亚的天空,不复归我等所有。”
  “诸君,我听说在今天的炮战中,第一军和第三军顶着对方的飞机轰炸,打光了所有的炮弹,两百多门大炮悉数被毁,炮兵也损失殆尽。随后第一军和第三军布置于一线的四个师团便在对方若潮水一般涌来的坦克攻击下溃败。”
  “诸君,请听我一言,在平坦的大草原上,与拥有坦克、装甲车的机械化部队对抗,显然是不明智的,我们帝国勇士不怕牺牲,但牺牲得要有价值,在制空权为对方所有,弹药和粮食均不充足的情况下,贸然选择与对方决战,这是在消耗帝国的国力,因此我不赞同在这个时候与对方血拼。”
  “不战而逃是懦夫的行为!乃木希典阁下为什么会被誉为军神,就是因为他不畏牺牲坚决向前的不服输的精神!诸君若是不想给家族蒙羞,尽管撤退便是!”第八军军长松井石根大将冷冷地说道。
  川岛义之昂起头:“我宁肯被当做懦夫,也不愿意做无谓的牺牲!松井君,请不要忘记我们现在的对手是谁?若真是宁死不屈,当初是谁在上海带着部队逃跑的?为什么那时候你不剖腹以谢天皇陛下的恩德呢?”
  “你……”
  松井石根气得站起来,指着川岛义之,半天说不出话来。
  “啪啪……”
  方面军参谋长石川浩一大将拍掌站了起来,微笑着道:“松井君不妨坐下来冷静思考一下,我认为当初在上海,阁下的选择是极为正确的!帝国加上侨民,虽然有近亿人口,但男子只有四千余万,青壮年仅有一千万左右。武器弹药可以制造,人一旦逝去便不可复生,特别是有经验的老兵,他们是帝国最为宝贵的财富,一旦无谓地消耗掉,那么帝国军队短期内战斗力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在座诸君,都不乏与敌人决死的勇气,可是,仅仅凭借着人肉之躯,真的能够与钢铁较量吗?我们的勇士,能够用赴死的勇气摧毁对方的飞机、大炮和坦克吗?若真是那样,我石川不介意第一个去死!可事实如何呢?我想除了为对手增添荣耀外,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吧!我们必须以帝国与天皇陛下的安危为重,将个人的荣誉和面子抛诸脑后!因此,石川认为,当今之计,有序撤退为上上策!”
  “可是这样不战而逃,国内那边不好交代吧?”第四军军长中村孝太郎大将有些迟疑地说道。
  梨本宫守正王元帅与石川浩一对视一眼,随后让侍卫拿出一份电令,在手里扬了扬:“诸君,这是大本营惊闻安家军向我发起攻击后,第一时间下达的命令。大本营决定,以保全军队为第一要务,只要我们撤到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就安全了!那里山势连绵,道路曲折难行,不利于机械化部队展开,且帝国已经构筑永备工事,囤积了大量粮食和弹药,足够我们用度。至于我们控制地区的机械设备,能带走就带走,不带走则爆破销毁,决不能把它们留给安家军!”
  梨本宫守正王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宣读命令,在于日军中一向有下克上的传统,只有经过充分辩论,让这些桀骜不驯的统兵大将理清其中的利弊得失,才能理智接受,否则会议从一开始,恐怕就会闹翻天。
  众将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均为大本营如此快便做出决断惊讶不已。
  山田乙三冷笑着说:“这恐怕是石原莞尔那个匹夫做出的计划吧,先是把唾手可得的西西伯利亚放弃,现在连东西伯利亚西部地区也要让给敌人,我简直无法相信,这是一位帝国最高统帅能够做出的决定!”
  “够了!”
  石川浩一站起来,勃然变色:“山田前辈,请不要忘记,帝国正是在石原君的带领下,才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现在德国已经取得对波兰的决定性胜利,下一步必将把矛头对准法国,一旦德国若他们元首宣称的那样统治了欧洲大陆,那么英国人在亚洲的统治也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石原君高瞻远瞩,果断舍弃将占据我大量兵力的西伯利亚地区,在兰印积蓄兵力,这是大智大勇的表现。”
  “山田前辈,你老曾长期担任陆军骑兵学校、陆军通信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校长,对于战略大局的取舍,想必比石川更在行。西伯利亚虽然矿藏丰富,但要开发需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守住它需要我们派出多少军队?而澳洲、印度、缅甸等地,论矿藏丝毫不逊色于西伯利亚,论开发程度更是百倍于西伯利亚,加上无尽的人力资源,岂不是比现在空守着宝藏徒叹奈何强上百倍?”
  山田乙三脸色变幻,青紫交加,过了一会儿,他豁然站起,就在所有人以为这名老资格的陆军大将会向石川浩一咆哮还击的时候,他却突然一个九十度的鞠躬:“石川阁下,多谢您的金玉良言。惭愧,山田戎马一生,却依然放不下面子,以在后辈麾下任职为耻!刚才您当头棒喝,让山田及时清醒过来……石原君的目光确非山田所及,他的一系列布局,让帝国避免了陷入支那战事的泥潭,又及时南下占据兰印群岛,后又收复远东,把日本海变成了帝国的内海……山田自问没有这样的见识,以后绝不敢虚言抨击!”
  石川浩一连忙伸出手,扶住山田乙三:“前辈多礼了,我想正确的建议,石原参谋长还是会倾听的,现在国际局势正处于变革年代,只要我大日本帝国战略决策不出差错,创建一个全盛的属于大国民族的日不落帝国,不在话下,请前辈与石川共勉!”
  眼看着这场闹剧由喜剧收场,会议室里传来热烈的掌声。
  随后,会议做出决定,趁着夜色,第一军和第三军紧急退守巴拉宾斯克城,与那里的四个师团汇合,依靠提前构筑的防线,继续拖延中国军队前进的步伐,第四军分别于卡尔加特、楚雷姆构筑工事,阻击安家军的进攻。第二、第五、第六、第七军放弃拆卸机械设备,向东转进,第八军留下负责爆破工厂企业和矿井,同时堵住新西伯利亚城南方的缺口,掩护全军撤退。
  这个时候,由于日军向阿尔泰斯克派出的一个独立旅团溃灭太快,方面军司令部还未发现安家军的东进企图,这为安毅集团将克米罗沃—捷米尔套完整地纳入掌控中创造了条件。
第1679章
决不退缩
  钢花飞舞,火星四溅。
  烧得沸腾的红通通的铁水,从高炉车间用铁水罐车送至转炉车间附属的倒灌站,然后由兑铁水吊车兑入混铁炉内,经过预处理后,铁水再由铁水罐车沿栈桥送入转炉车间的工作平台,借助兑铁水吊车,再把铁水送入转炉中。
  转炉开吹纯氧后,造渣料不断地送入转炉,以吸收铁水中的硫和磷。
  这时,铁水和熔渣开始在外部施加的电磁感应效力下震荡运动,沸腾的金属液与顶部吹入的氧充分接触,碳不断地被氧化,金属液中的碳含量迅速降低,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从炉口排出时与周围的空气相遇,氧化燃烧,形成巨大的焰苗。
  炼钢师傅穿着一身帆布长袖防护服,眼睛上戴着深色防目镜,头顶安全帽,手上套着石棉手套,脚上笼着厚长袜,拿着根巨大的钢棒,站在转炉一侧的高台上,在漫天激射的火星中,冷静观察着金属液及炉口的情况。
  经过专业培训,现在的工人完全可以通过转炉口火焰的颜色、亮度、形状和长度,来判断出熔池温度及单位时间内一氧化碳的排出量。
  一般来讲,吹炼前期碳氧化得少,熔池温度较低,炉口火焰短,颜色呈现暗红色。吹炼中期碳开始激烈氧化,生成一氧化碳大,火焰白亮,长度增加,显得极有力度。当碳含量进一步降低到百分之零点二左右时,因脱碳速度明显减慢,一氧化碳气体显著减少,火焰开始急剧收缩、发软、打晃,看起来极为稀薄。
  安毅站在车间主任室内,透过厚厚的玻璃窗,看到整个氧化、脱碳的工作流程,炼钢师傅对钢水进行拔渣处理,随后钢水便被导入精炼炉中,进行吹氩、喂线、预合金化、增硅、终点控制等处理,最后钢水经过钢水包送进钢锭模或连续铸钢机内,得到钢锭或连铸坯。
  泸州钢铁厂厂长尉逸松指着车间里三台130吨转炉,自豪地说:“在没有采取纯氧顶吹转炉炼钢法之前,一座炉容量为600吨的平炉,年生产能力为50万吨钢,一座900吨容量的平炉,年产能力也不过70万吨钢。然而,我们现在采用的130吨的转炉,当冶炼周期为30分钟,并连续进行操作时,年生产能力已达到220万吨钢左右。”
  “本来这个车间只有一座900吨容量的平炉,既占地方又占用大量工人,但经过技术改造后,我们拆除了平炉,建造了三座炉容量为130吨的转炉,年产钢能力一下子突破到450万吨。若不是考虑到生铁供应不及,若是采用三座300吨转炉组成的车间,年产钢能力可达900万吨。”
  安毅看着外面车间里不断喷射的钢花,由于气浪蒸腾,连空气似乎也扭曲变形了,这时另一个转炉又开始倾泻钢水,安毅看到那些忍受高温、烟尘的工人们脸上露出的开心笑容,心里也为之欢喜。恰好这时听到尉逸松的解说,他转过头来,有些惊讶地问道:“怎么一下子提高这么快?”
  尉逸松感慨地说:“不得了啊!新式炼钢法使得炼钢成本减少六成、生产速度加快三倍、矿石原材料利用率提高八成,达到我说的成绩一点儿也不出奇,这还是我们充分考虑到转炉有可能会发生故障,仅保证两座转炉连续工作的情况。目前,一个炉役的正常炉龄约为600炉,一旦达到这个数字,我们就要考虑更换,因此在一个标准车间拥有三座转炉的情况下,保持两座连续运转是极为科学和合理的。”
  陪同安毅考察访问的川南集团副总经理荆山璞向安毅介绍道:“这个炼钢车间可不得了,除了三座转炉外,包括的工段还有混铁炉工段、脱模工段、整模工段、原材料工段、钢锭模场、渣场、原料场、焦油白云石制砖车间、氧气站、石灰石焙烧车间、耐火材料车间、钢锭库、机修车间泵站、废钢处理车间、维修车间等。而这些工段和车间仅仅是炼钢厂的一部分,安装工艺设备便高达13900吨,其中运输设备5200吨。就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来看,我们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荆山璞,江苏淮安人,1918年进天津南开中学学习,当时他才十五岁,1920年留学美国,进入哈佛大学商学院学习,1925年回到中国,曾经在家乡自办纱厂和纺织厂,但在军阀的盘剥和日货的冲击下,工厂于1926年下半年倒闭,荆山璞倾家荡产,一气病倒。
  在家乡蹉跎两年后,北伐成功。一贫如洗的荆山璞看到安毅集团招收赴美留学人员,于是报名参加,再次赴美留学。这一回他考入的是斯坦福大学的商学院。在学习期间,适逢美国经济危机爆发,荆山璞参加了张熹的经济团队,参与了对一系列工厂企业的收购与重组,三四年以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返回中国,被任命为川南集团投资管理部副经理,去三六年主持投资管理部工作,今年刚刚被提拔为集团副总经理,欧楚儿怀孕期间,代为处理集团事务。
  安毅虽然已经预料到,随着技术的升级,川南的钢铁生产会有一个跳跃式的发展,但如何也想不到生产能力竟然已经达到如此恐怖的一个数字。
  由于受经济危机影响,今年上半年美国在钢铁厂开工率不到百分之五十的情况下,钢产量仅为两千万吨,生铁产量为一千八百万吨,但随着欧洲战争爆发,想必产量会迅速翻番。
  再看看南华,依照尉逸松的说法,若是铁矿石能够得到有效保证,采用300吨转炉生产车间的太原钢铁厂,可实现年产钢900万吨,再加上川南和滇南的钢铁厂,安毅集团的钢铁产量完全可以达到三千万吨钢的规模,一举超过日本的700万吨、英国的1318万吨、苏联的1831万吨和德国的2154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产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0/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