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730

  对于司马的决定蔡锷并不觉得的意外,看到司马有些失神的样子,蔡锷知道司马恐怕又在想些什么。通过这些天的接触,蔡锷知道眼前的这个司马更多的时候,并不是一个成熟的军人或是政客,而蔡锷知道司马身上的这种人性矛盾,即使是蔡锷自己身上同样也着这种矛盾。
  “不,这一次我不准备用第一旅,我准备用另外一支部队,打一场完全超出人们想象的小规模的战争。也许用战斗来形容更加准确。总团直属侦察营训练了这么长时间,是时候拿出来让人们见识一下了。同时也检验一下新的战斗方式的效果。”调整了一下内心的情绪,司马开口说道。
  这一次司马准备用一种完全超出人们想像的战斗方式,来解决掉李际春的问题,毕竟把第一旅调动到六百多公里之外,其间仅只是后勤保障都是个麻烦,为此司马考虑再三之后,还是决定用做一次冒险,也是一种战术上的尝试。虽然只是一次冒险和尝试,但是司马相信只要保持这次战斗的突然性,事前再做好准备工作,西北完全可以轻而易举的用这场超出人们想像的行动,来解决绥远问题,为西北入主绥远打下基础。
  “哦?用直属侦察营去解决李际春?超出人们想像的战斗方式?是什么方式?不妨说来听听!”听到司马的话后,蔡锷对司马想用一个营去解决李际春的决定,显然有些出乎意料,虽然西北军的战斗力非常强大,但是蔡锷还没有自信到,用一个营去挑战对方一个旅。不过作为一名军人,蔡锷自然对新式战法很感兴趣,此时听到司马这么一说,蔡锷便开口问道,同时希望知道司马从那里来的信心,想起来用一个营解决李际春的问题。
第196章
侦察营
  在这个时代的口外,明代长城虽然像后世那般残破,但是和后世相比,这个时代的长城附近却难得的布满了植被,虽然山上的树木显得有些稀疏,因为深冬的原因,这些稀疏的林地里的树木树叶早已落下,枯枝上结着的冰凌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地里的雪一寸,山里的雪一尺。因为地处山林的缘故,地上厚厚的积雪掩盖住了地面上的一切,一只野鸡奋力的刨着雪地,以积雪下的找出一些食物出来。这时野鸡好像感觉到了什么,便抬起头来向四周查看着。向四处查看的野鸡这时好像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于是连忙挥打着翅膀离开了已经奋力多时才挖出的雪坑。
  当野鸡离开后,雪坑旁的一个雪堆这时闪出一条缝隙出来,一个身披白篷的雪人站了起来,半跪在雪地之中。接着在他的周围的其它的几个雪堆也闪出了雪人来,这几个雪人手持着缠着白布的武器,警惕地看着四周。
  “咔!”领头的雪人仔细观察了四周之后,确定没有威胁之后,于是便站起来朝前缓慢地移动着,跟在其后的几名雪人按照战斗队队形,互相掩护着前行,并不时的停下脚步观察四周的情况。
  突然听到一声枯枝被踩断的声音。在这种寂静的林子里,枯枝断裂的响声就像是惊铃一样的清楚,连忙挥拳示意所有人停下隐蔽,然后拿着手中的武器指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远处的几棵林木之间。两个灰色的身影在那里走动着。显然之前的那声枯枝断裂的响声应该就是他们发出的。
  “呼!”拿着武器瞄准着那两个灰影的雪人,此时凝视远处那个灰色的身影慢慢的离开,伴随着鼻间的呼吸,雪人手中的武器随着那两道身影的移动而轻轻地移动着。
  “打信号弹,这次渗透演练结束了!”在山上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山下的那几个雪人的王伦开口对身边的人说道。这次渗透演习总体上让王伦这个侦察营的营长感觉还算满意。
  “营长,咱们营什么时候能调到前线去,天天光看着报纸上都是一旅、二旅的新闻,心时别提那个味了,咱们侦察营可是整个西北民团中的精锐,成天光窝在这里训练,可不是瞎了。”见营长对这次演练还算满意。作为一连长郑文浩心里可算是放下了一块石头。于是便开口问道,这些天郑文洁可没少被下面的人烦,就是为了这事,郑文浩也弄不清楚为什么总团,直到现在也不愿意把侦察营派出去。
  “杀鸡焉用牛刀!”听到郑文浩的话后,王伦开口说道,对于总团的打算,作为一名军人,王伦知道自己的任务就是服从命令。现在总团不用侦察连自然有总团的打算,既然如此那么侦察连现在的任务,就是加强训练。更何况现在都知道战斗已经结束了,原本的西北的强敌第五师,不过在一天内就在轰炸和炮击出向西北交城投降。现在那还有什么前线可谈。
  “兹……”这时王伦看到远处的一支野鸡。于是便抄起放在身边的冲锋枪打过去,枪口发出的轻微的枪声和一般的枪声区别非常之大。这是二机厂为侦察营和调查部特制的微声冲锋枪,目前不过只有侦察营和调查部行动组装备使用而已。这种微声冲锋枪,实际上是二机厂在司马提供的消声器的结构图纸上,通过对原有冲锋枪进行改造后,制造出来的,最初设计的时候有分离式和整体式两种不同的消声器,但是现在经过试用,只有整体式被侦察营采用。
  消声器由套筒(消音筒)支架、定位环、定位筒、消音腕部件和筒盖等组成。套筒为钢制圆筒,消音元件均装在其中。后部有断隔方牙螺纹,通过连接件背环使其与机匣紧密配合。消音腕部件,它由枪管、消音筒、多个消音网、共13个钢制镀铬的消音碗串联而成和筒盖等组成。
  性能良好的消声器,再配以参考后世的64式微声冲锋,而设计出的专用枪弹,使得其枪口哨声较低,非常适合用于侦察以及执行其它的一些特种任务,正因为如此这种微声冲锋枪,目前在西北侦察营连中被广泛使用,虽然至今仍未在战场上使用过,但是在通过多次演习证明这种一种非常有效的武器。
  “报告,总部来电话,命令王营长立即赶回总部!”就在王伦提着野鸡回来的时候,一个通信兵跑过来对王伦说道。
  “会有什么事?”难道是总团准备用侦察营了?突然之间,王伦对这次命令充满了期待。
  “松坡,目前李际春部的屯驻于包头城,第四旅拥兵步骑炮十营兵力,除一营驻于包头城内之外,其主力则驻于城周的四处兵营之中,以用以防备马匪侵袭。相比之下,包头城内可谓是非常之空虚,但是第四旅大多数军官都住于城中。这正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司马指着铺在桌上的包头城的地图对蔡锷说道,地图上标名有李际春的指挥部与住所、还有城内外的几处军营,以及包括电报局在内的多处重要设施,此时在司马看来,地图上的包头,已入自己囊中。
  “你的意思是把侦察营伪装潜入包头,然后伺机而动。在其未能做出反应之前。各个击破解决策四旅的指挥力量,随后大部队出击,以迫使失去指挥的第四旅投降。但是现在年关将近,侦察营的兵力接近800人,在不引起第四旅官兵注意的前提下进城。恐怕只能分批在数天内分别潜入,还有八天就是春节了,估计咱们只能在春节前后行动了,如此时一来,时间倒也足够。”看着地图上已经标名的包头城内的重要设施以及各级军官的住所,蔡锷知道了司马的用意,这种派出精兵分批潜入攻城的手段。一直以来都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常被一些土匪使用。
  “不需要出动大部队,侦察营的任务就是处理掉李际春控制包头城中重要部门,只要处理掉李际春并解决一部分第四旅的指挥官,自然会有人出面收拾残局,调查部已经策反了多名第四旅的高级军官,只要我们的行动成功,这些军官就会控制部队向侦察营投降。”听着蔡锷的话后,司马向蔡锷解释道。之所以司马会决定拿侦察营去冒这个险,实际上就是因为现在调查部已经策反了部分第四旅的军官。这才是这次行动成功的保障。
  “另外!我们并不需要分批潜入。在这次行动中将使用刚刚完成试验的‘西北号’飞艇,在星夜把侦察空降至包头城中!这将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机降作战!这种全新的作战方式将会改变战争的进程!”司马面带着憧憬地开口说道,利用刚刚制造出的西北号飞艇实行垂直机降作战,这是司马考虑再三后决定的,并且在参谋部经过讨论后。决定实施的一次军事战术上的突破。虽然在后世使用直升机实旗垂直机降作战,早已是非常普遍,但是在这个时代毕竟还是第一次,虽然其中担负着很大的风险,但是司马知道这种突然袭击,可加大成功的可能性。
  “西北号飞艇?空降至包头?用那个大家伙?什么空降?”司马所说的战术方式完全超出了蔡锷的想象,虽然这些天没少看到在天空中试飞的庞大的西北号飞艇。但是蔡锷根本没有想过。可以使用飞艇把部队空降到包头城中,再者什么是空降。
  “是的。严格来说并不是空降,怎么说呢?应该是索降,相比于德国的齐伯林飞艇,我们的飞艇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垂直悬停,所以侦察营的官兵可以使用绳索从飞艇上索降至地面投入战争,包头城内并没有合适的降落场,所以我们只能实施索降,而侦察营的训练科目中。一直以来都有索降这一科目,所以问题不大。”
  对于蔡锷的疑问,司马当然可以理解,于是开口解释道。毕竟在这个时代这种战斗方式根本就超过人们的想像,使用空降作战是都是二十多年后的事情。更何况是在这个航空技术刚刚起步的时代。这种利用空艇机降的战术方式,恐怕如同科幻小说一般。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其实最初司马是准备利用飞艇把部队空运至包头以北的山区,然后再潜入城内,但是因为调查部的情报提到,因为卢占魁的土匪武装的侵袭,使得包头城每晚天色一黑就会关闭城门,除非派出部队潜入包头城,在夜间夺占城门,否则侦察营会被堵于城外,正因为如此,这个计划才就此作罢。
  至于用降落伞进行空投机降的方式,司马连想都没想就把这个念头赶了出去,侦察营虽说是整个西北民团中的精锐部队,但是却从来没有接受过跳伞训练,虽然公司可以在几天内制造出足够的降落伞,但是却没有时间对侦察营进行空降训练。最终在看到西北号的技术资料时,其中提到的西北号可以悬停作业后,司马就想到了过去看到的那部美国的《黑鹰坠落》中的场景,特种部队利用绳索从黑鹰直升机上机降至地面,所以司马决定用飞艇去完成进行这种索降作业。
  而机降的时间,司马选择在夜间凌晨1点至2点之间,司马相信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夜晚,无论是包头城内外的官兵还是平民在这种天气下,都会窝在被窝里,没有人会注意到空中的声响。更重要的一点是,之所以做出这么大胆的决定,实际上是因为司马对侦察营战斗力的信任,侦察营从最初组建的时候,也许是在后世受到电影的影响,司马就试图将其训练成这个时代的特种部队,侦察营的官兵也是从整个民团之中挑选最出色的一批官兵,再加上残酷的训练和精良的装备,司马完全有理由相信侦察营可以完成这次可以载入史册的行动。
  “但是如果枪声一响的话,侦察营能不能在第四旅的城内外的部队反应过来之前,结束战斗?”对于这种前所未知的战斗方式,蔡锷不知道自己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评价,但是蔡锷知道这种战斗方式的出现已经改变得战争的传统进行方式,但是蔡锷知道即便是侦察再是一支精锐部队,恐怕也很难在战斗这边枪声一响,那边就能结束战斗,于是便开口问道。
  “枪声?呵呵!松坡,早在十二年前,H·P·马克沁就发明了可以消除枪声的微声器,而现在在侦察营专用的微声冲锋枪已经是非常普遍的装备,另外为了保障这次战斗的成功,二机厂已经生产一批微声手枪,数量足够装备到每个侦察员的手中。微声枪发出的枪响不过和我们现在的谈话声差不多,在夜里根本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听到蔡锷的话后,司马笑着解释道。西北最引以为傲的是什么?就是西北目前掌握的跨时代的技术,而正是这些技术赋予了西北民团可以使用跨时代的技术装备,进行跨时代的战斗。
  司马所说微声手枪,实际上是调查部的为了满足秘密行动的要求,而向二机厂定购的,二机厂的设计室在调查部广泛使用勃朗宁M1910式手枪的基础上增加一体式管状消声器以降低膛口噪声的手枪,再配以亚音速的9毫米勃朗宁短弹则使得枪口噪音非常轻微。现在为了保证这一次行动的成功,司马特意将这一批调查部定购的微声手枪调了出来,用于装备侦察营,以满足寂静行动的需要,再配合现在侦察营装备的数百支微声冲锋枪,司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将是一次寂静行动。
  “不过,为了确保此次行动的成功,我们还会使用飞艇的部分多余运力携带三至四吨的专用航空炸弹,在侦察营机降完成后,飞艇将会停留在空中800米处,一旦城外第四旅军营有所异动,就会使用炸弹对第四旅的军营进行轰炸,相信再配合地面攻击,相信此次行动的成功率超过九成!”司马把握十足地说道,虽然知道这次行动充满着冒险的味道,但是司马仍然相信这次行动会取得成功。尽管如此,司马还是特意让参谋部制定的一个应急计划,以防发生意外。
第197章
出发
  “嗡……嗡”在西北民团综合训练基地的一片开阔地的上空十数米,庞大的西北号飞艇发出的有些低沉的轰鸣声,在地面数十个军官都仰着头看着眼前的这艘庞大的飞艇,包括司马在内的每一个在场观看的军官们,都是满怀着期待的情绪去看这一切。
  “注意!把镜头拉近一些……对!”作为公司宣传处的一名电影摄影师方以新曾因编排拍摄西北广场的那次司马的动员演讲,而受到公司表彰,这一次方以新将用摄影机记录下人类史上的第一次机降训练,此时方以新和多名宣传处的摄影师,将用他们的摄影机、照样机去记录这次史诗般的训练。
  “弟兄们,总团长和总团的各级军官都在下面看着我们,虽然我们曾经进行过山地索降训练,但这是我们第一次从空中的飞艇上进行索降,虽然并没有什么不同,只希望各位牢记所接受过的训练,作为你们的营长我将第一个跳下去,弟兄们有没有信心!”
  全副武装的王伦看着站在空艇中的经过精心挑选出的近两百名侦察营的精锐官兵大声说道,王伦从来没有想到总团下达的给侦察营的任务,竟然是从空中降落到城中。打击敌人。这根本超出了王伦的想像。尽管包括王伦在内的侦察营的官兵们,从来没有到过天空之中,但是王伦依然选择了服从,并尽力是完成这次任务,不过在此之前。侦察营将接受几次空中索降训练。
  “所有人准备,打开索降口,抛绳!”当看到飞艇仓内的多个红灯亮的时候,王伦大声喊道,听到命令后的士兵们把飞艇仓甲板上的盖子打来,这是临时改装出来的索降口,儿臂粗索降绳就挂上面。站在索降口的士兵的腰间挂有保险索。各个索降口的士兵拿起索降绳,将其抛了下去,索降绳直冲着地面坠落了下去,绳索的头部坠有一个十公斤重的配重。
  “弟兄们!地面上见!”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垂降手套后,垂降手套的手掌处另加缝两层强固的母牛皮铺垫,当进行垂降活动时,可以为手掌提供保护。王伦双手抓住索降绳开口喊道,然后抓着索降绳,双脚卡着绳索,顺绳滑了下去。
  “天!这就是神兵天降吧!”当方以新看到庞大的飞艇的中仓向下抛出十余条连接到地面的粗绳后,先是一个人顺着绳索向地面滑去。紧接着每一条绳索都有人顺着绳索滑向地面时说。
  “呼……”顺着绳滑下的王伦只感觉自己的心脏似乎是在要跳出了嗓子眼,因为气流的关系,虽然飞艇驾驶员尽量调整发动机以对抗气流,但是仍然难免有些晃荡,这下可苦了王伦了。顺绳而下的王伦感觉到自己好像随时要被抛出去一般。此时的王伦除了奋力扣住绳索之外,没有任何办法。
  “终于到……了!”在王伦的双脚接触到地面的时候。原本提在嗓子眼的心脏终于复位了,双脚接触地面后,王伦并没有像过去的训练中那般,直接抄起武器警戒,而是用一只脚紧紧踩着索降绳的末端,右手拼命地拉住绳索,以期望索降绳能稳定一些。
  “王伦的反应很快啊!这个侦察营营长没选错人!”之前看到第一个索降下来的王伦在绳索上左右晃荡的时候,司马的心都拧成了一小团,别提那个紧张劲了,直到王伦在接触到地面的那一刹那才算恢复过来,待看到王伦死死的拉紧绳索的时候,司马开口称赞到。
  在王伦之后索降至地面的官兵们,也开始有样学样的像王伦那般努力拖着索降绳,以稳定着绳索,之前他们同样经历着最可怕的数秒钟。随后顺着索降绳滑下的官兵,在接触地面之后,迅速拿出武器在周边寻找掩护物,手持着武器的侦察营的官兵们警惕地观察着周边,一切就像过去的训练一般顺利。
  “这……这……这就是神兵天降吧!”当看到飞艇上的官兵顺着绳索滑向地面的时候,用摄影机记录着这一切地方以新,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什么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此时的方以新完全被震惊了!方以新脑海里只浮现出神兵天降这个词语来。
  “老天爷保佑千万不能出什么事啊!”当于程亮用带着垂降的手套的手抓住索降绳的时候,在心里默默祈祷着,虽然在过去的训练中曾经接受过多次山地索降训练,但是自从上了飞艇,于程亮就感觉自己的心脏好像就不属于自己一样,跳动的越来越快,额头上也渗出了大滴大滴的汗水出来,尽管于程亮不止一次地告诉自己,这没什么!但是内心的深入仍然免不了感觉到恐惧。
  “嗖……”抓住索降绳的于程亮顺着绳索滑下的时候,于程亮可以清楚的听到手套上的牛皮和绳索的之间的磨擦时发出的声音,还有耳边呼呼的风声,因为不敢朝下看,于程亮便抬起了头,当看到一个战友顺着绳索滑下来,他的双腿好像要把自己踩下的时候,于程亮一下不知道所措起来。
  “啊!”不知道是内心的恐惧,还是因为绳索有些荡动的原因。于程亮任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失手。还没等于程亮反应过来,于程亮就感觉到自己离开了绳索,整个人像铅坠一样,径直冲着地面摔了下去。在坠地的一瞬间,于程亮不禁发出了一声哀嚎。后背冲着地面坠落的于程亮,在接触到地面的一瞬间,于程亮甚至于听到骨骼碎裂的声音,然后便失去了意识。
  “通知王伦,训练继续进行!”当看到又一名侦察员失手被荡动的绳索甩出的时候,脸色有些苍白的司马开口对身边的话务员说道,这次行动计划出自司马的计划。虽然知道所承担的风险。但是司马并没有想到,现在仅仅只是训练,就已经有数人摔了下来,这完全出乎司马的意料,但是司马知道现在不能停!
  “医务兵!医务兵!”当看到自己连里的一名战士被绳索荡落的时候,郑文浩便大声地喊道,话还没喊完,郑文浩就看到了那名战士摔落在了地面上,于是连忙跑过去。外围的医务兵也担着担架朝那名战士摔落的地方跑去。
  “十二名侦察营的战士索降时发生意外摔了下去,其中五人可能终生残废!”结束了第一次空艇索降训练后的王伦,坐在自己的钢盔上,有些失神的听着士兵官长汇报,现在仅仅只是训练。就已经失去了十二名士兵。王伦不知道接下来自己的侦察还会损失多少人手。
  “……侦察营是西北民团这支精英部队中的精锐力量,为了侦察营的荣誉你们接受着世界上最严格的军事训练。你们的训练使得你们成为这个世界上最精锐的武装部队,并可以完成最艰巨的战斗任务……在你们即将投入这次将载入史册的战斗地之前,请牢记西北民团的信条:绝不失败,完成任务。即使面临生死选择,绝不抛弃自己的兄弟。谢谢你们,西北感谢你们。祝你们好运,侦察队员勇往直前!”
  看着台下即将登艇的侦察营的184名官兵,行着军礼的司马在扬声器前说道,看着台下全副武装的侦察队员们,之前的几次索降训练,使得侦察营已经损失了十余名侦察员,这些损失为这次行动增加了不确定的因素,尽管如此,司马知道这次任务绝对不能停止。
  “登艇!”当动员结束之后,全副武装的王伦大声地喊道,看着侦察队员抬着装着迫击炮、重机枪以及弹药的武器箱登艇后,王伦知道开弓没有了回头箭,现在是侦察营证明自己的时候了。
  “祝你们成功!下次我将会在包头城中检阅你们!”看着眼前全副武装身穿着防弹衣的几名侦察队员,司马行了一个军礼后开口说道,为了这次战斗任务能够圆满完成,司马甚至于还让二机厂用制造钢盔的合金钢为他们制造简易防弹衣。
  帆布制成的防弹背心前后装有两块钢板,胸前一块24×30的两层厚度分别为4毫米、2毫米的防弹钢板制成的厚度为4厘米的间隔式装甲盒,背后为一块同样大小的厚度为3毫米单层防弹钢板,整件防弹衣的重量高达8公斤。虽然重量较大,但是经过靶场的实弹射击测试,结果表明这种防弹衣的正面可以防御十米外的毛瑟79铅芯弹的射击,虽然这种防弹衣非常原始,但至少非常有效。
  尽管这种防弹衣因为重量等其它的一些原因,并不可能大规模装备部队,但是在这次行动中司马还是决定用给侦察营的每一名侦察员都配装上这种原始的防弹衣,以减少此次行动中侦察队员的伤亡。
  “你的任务很明确!必须要占领包头第四旅指挥部,必须要俘获或击毙李际春,解除城内卫戍营武装,控制包头内城以及电报局。记住,这次行动关系到整个西北的未来!西北的未来就掌握在你的手中!”在部队登艇的时候,司马看着眼前的王伦,这个从保安队走出去的侦察营营长。开口说道。
  “请总团长放心。侦察营所有官兵会不惜一切完成此次任务!”听到总团长的再次指示后,王伦心中一颤,王伦知道这个侦察营的首次使命竟如此事关重大,又如此棘手。但一向自负和喜欢冒险的王伦没有显示出一丝畏惧,立即回答道!
  “好!出发吧!”看着眼前一脸凛然的王伦。司马开口命令说道,此时侦察营两个连队的近二百余名官兵已经从西北号飞艇八个舱口进入艇内。
  “祝你们成功!”架着摄影机地方以新看着西北号飞艇缓缓升空后,于是在轻声祝福到,而此时的方以新对不能够搭乘飞艇一同深入敌后感觉有些可惜,这时方以新看到司马对着已经升空的飞艇行着军礼的时候,于是便调整了摄像机的方向,把镜头对准了向飞艇敬礼的司马。
  当飞船升至3800米的高空后。开始缓缓加速朝西北方向六百多公里外的包头飞去的之后。稳定了飞船之后,把飞船的控制交给其它的几名驾驶员后,王飞虎便离开驾驶舱,经通道来到了位于艇中的运输仓。一进运输仓,王飞虎就看到那些侦察营的精锐官兵们,正互相依靠着坐在铺着垫子的艇仓里,看到在舷窗旁擦着舷窗上的霜冰向下观察着的王伦,于是便走了过去。
  “王营长,让你们的人不妨先休息吧!到包头差不六百多公里。需要飞行八、九个小时左右,艇上有开水和干粮,到吃饭的时候让兄弟们先就这样凑合着!”
  “他们都在那里休息着,王船长有心了!”听到王飞虎的话后,王伦看到在那里互相依畏着闭目休息的官兵们。于是便开口谢到。
  “呵呵!飞虎。我想问一下,这么远的距离。你们怎么保证不会飞偏了?我刚才从窗口朝外看过去,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楚。”作为一名地面部队的指挥官,呆在艇上的王伦对飞艇怎么能飞到一千多公里外,不会迷失方向,感觉到有些奇怪。
  “呵呵!艇上有领航员用地图指北针标定航向,另外因为这是西北号第一次远行,所以调查部派出了一些调查员在路上经过的一些地区发出灯光信号,包头城里也一样有调查员给信号。”听到王伦的疑问后,王飞虎开口解释道。
  虽说嘴上这么说,可是王飞虎知道此次远行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当然并不是迷失航向的问题,而是因为一月口外的天气变化特别快,虽说现在没有碰到强风,可是谁知道接下来会不会这么幸运。
  在外人的眼里,他们看到的是飞艇庞大而壮观的身躯,在他们的眼中这是先进的工业力量制造出完美的空中霸主,可是实际上,正是飞艇庞大的气囊给飞艇带来了一些麻烦,比如对大风非常敏感,如果风力过大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飞艇气囊框架的变形、甚至是断裂,到时可就完了。过去西北号只是在西北工业区周围挑选好天气进行几个小时的飞行训练,可是现在飞行一千多公里,需要十五个小时左右才能到达目标,其间会不会起风,恐怕只有老天爷才知道。
  “你看那些飞艇员在摆弄什么?”坐在仓板的垫子上,靠着战友的梅山岭看到艇仓边一个穿着黑色空艇制服的飞艇员,他好像在摆弄着一支梅山岭从没见过的武器,于是便晃了晃肩膀示意身旁的战友看过去。
  “你想看你自己过去,我先睡会。”还未睡醒的战友并没有理会梅山岭的问题,只是喃喃开口说道。
  “嗯!你靠着包先睡会,我过去看看。”听到战友的话后,梅山岭一边说着一边站起来,然后朝舷仓边的那个空艇员那里走过去。
  “兄弟,忙着那。打扰一下。这是什么枪?”梅山岭看到那个空艇员的身旁放着几个弹药箱,而他本人则在那里摆弄着一支与艇仓相连没有枪托的武器,那件武器粗大的枪管吸引了梅山岭的注意力,于是便开口问道。
  如果不是飞艇里严禁吸烟的话。梅山岭肯定会递给他一支烟。
  “没事!就是活动一下,省得冻上了。这是为这次行动临时加装50榴弹枪,打小榴弹的,威力就比手榴弹大点,你看,这就是他的炮弹。到时只要你们需要,就可以冲着目标打信号弹。我们就在空中把榴弹打过去!”穿着黑色制服的空艇员很热情地回答着梅山岭的问题。一边说着,还退出了枪管内的长度差不多有小二十厘米长的榴弹,给梅山岭看一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