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730

  1916年7月4日撒马尔罕先爆发骚乱,拒绝执行沙皇政府的动员令。随即,中亚其他地区也相继爆发骚乱和暴动,整个中亚有700万当地土著参与了这场暴动。这次起义并无统一领导。其间,中亚当地人与外来的俄罗斯族、乌克兰族移民之间发生了盲目、血腥的民族冲突和仇杀,各方死伤很多,而俄族移民损失最大,受害者多数是留守的老弱妇孺。因为青壮年男子都上前线了。
  但是,到沙皇政府开始镇压暴动后,吉尔吉斯人等原住民又成为主要受害者。从1916年7月17日起,沙皇当局成立了讨伐队,将吉尔吉斯人以及当地其它土著民族赶入山中,如猎杀动物般的消灭了很多吉尔吉斯人,受当局挑唆,外来移民也开始残害本的居民——不论其是否参加过暴动,陷于恐怖的大批吉尔吉斯人逃往中国避难。
  吉尔吉斯人可能是与中国人血缘非常相近的民族,史书记载。汉将李陵率五千人与匈奴作战,兵败投降,被匈奴单于封为坚昆部,坚昆人是吉尔吉斯人的祖先或祖先之一首领。显然,这支残余的军队就在当地扎根,娶妻生子,参与了吉尔吉斯民族的形成过程。几百年之后到了唐代,吉尔吉斯人史书称为黠戛斯人的人种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人长大,赤发,皙面,绿瞳,亦有黑发黑瞳者,必日陵苗裔也”这多半是说,当时黠戛斯人分为体态迥异的两部,而黑发、黑眼的全部是李陵及其军士与当地人通婚繁衍而来。
  安史之乱后,唐朝又面临回鹘威胁,而黠戛斯人出手相救,成为救助实力衰弱的唐朝的一支外援,他们自称是“都尉李陵苗裔”,“与国同姓”表明对唐朝的亲近和攀附。在帮助击破回鹘后,他们护送太和公主回到唐朝,唐朝也对他们表示亲善,加以笼络。《新唐书》载:景龙中献方物,中宗引使者劳之日:“尔国与我同宗,非他藩可比也……”而吉尔吉斯地区仍存在如“中国”、“蒙古”、“卡尔梅克”、“哈萨克”等多个部落,这些名称都反映其起源,“中国”部多半就是古代中国人的后裔。
  而眼前的这个巴图尔·艾马托夫,就是中国部的一个影响力较大的贵族。
  “兄弟们,请告诉我,在我们被俄国人的骑兵追杀的时候,是谁收留了我们!”勒着马缰的哈勒姆大声问道,同时看着眼前的近四千名各族骑兵,他们中间有和自己长相差别并不大的吉尔吉斯人,也有哈萨克人,也有乌兹别克人,但是现在他们都是自由军团的战士。
  “是中国!”数千人地回答,如同雷鸣一般。
  “兄弟们,请告诉我,在我们在深山之中将被饿死、冻死的时候,是谁给我们送来了食物和被褥。”看着眼前的这些骑兵,哈勒姆挥舞着马刀再一次问道。
  “是中国人!”听到长官的话后,几千名骑兵大声地喊道,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在过去的几个月之中,如果没有那些中国人,恐怕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死去,深山里的雪灾冻死了大量的牲口,突然爆发的天花病,更是雪上加霜,幸好在那时候,中国人来了,是那些中国的骑兵拯救他们。
  “在过去,我们属于中国的时候,从来没有人欺负我们,政府更没有派出官兵屠杀我们,官兵们从来没有强奸过我们的妻女,奴役过我们的同胞。俄国人来了,这一切都改变了,我们的家园被强盗焚烧,我们的父母兄弟被屠杀,我们的妻女被人强奸,我们的同胞被奴役,我们的土地被人掠走,告诉我,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脸愤然的哈勒姆挥舞着手中的骑兵刀大声地问道。
  “战斗!战斗!”几千名骑兵大声地叫喊道,过去的几个月的经历告诉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躲藏永远不是解决之道。
  “兄弟们,告诉我,自由军团为何而战!”骑在马上的哈勒姆用用力勒住马缰,看着眼前欢呼的各族骑兵们。
  “为生存而战、为自由而战、为理想而战。”几千名各族骑兵挥舞着手中的恰西克骑兵刀,同时大声地喊叫着回答着长官的问题,这些在深山之中躲藏了半年的各族勇士们知道,这一次他们将选择荣耀的死去,而不是在深山中躲避。
  “兄弟们。今天,让我们用手中的军刀、手中的步枪,为我们死去的亲人报仇,用俄国人的血来告诉俄国人,让他们从那里来滚到那里去,这里是我们的家园!”在骑兵们如同浪涌一般的欢呼声之中,勒着马缰的哈勒姆大声地喊道,当哈勒姆说完话之后,在这个仍然满是冰雪的山谷之中,立即响起了连绵不断的欢呼声。
  山谷上那些老人、妇女、儿童们用复杂的眼神,看着那些骑在马上的他们的儿子、丈夫、父亲、兄长们的欢呼的模样,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未来,冬天在深山中经历的一切告诉了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除了战斗,已经没有了任何选择。
  “来自各族的勇士们,我们的面貌、你们的历史告诉我们,我们虽然说着多种种语言。虽然我们已经有百年没有联系,但是我们曾经都是一家人,汉族和中亚的每一个民族在过去的千百年之中都是亲如一体的兄弟,只要我们握起手,我们就能取得这场圣战的胜利,在过去的半年之中,我们用我们的行动告诉了每一个躲藏在深山之中的人们,我们和你们一样是亲如一体的兄弟,而俄国人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我们除了战斗之外,已经没有了任何选择。”穿着军装留着一脸大胡子,脸颊已经被山风吹的黑红的杜君群看着眼前这些各族骑兵,大声地喊道。
  “勇士们!在这里,没有汉族人,也没有蒙古人,也没有吉尔吉斯人,也没有乌兹别克人,也没有哈萨克人,只有一群战士,一群自由军团的战士。他们是为争取民族的自由而战,为了争取中亚的自由而战,为了使自己的儿女免遭屠杀而战!告诉我,自由军团第四独立骑兵旅的勇士们!你们是愿意在深山之中冻死,还是在愿意在这场争取自由的圣战中而死!”在山风的呼啸声中,杜君群勒着马在各族骑兵们的面前来回走动着,同时大声地喊道,做着简短的战前动员。
第225章
何是自由
  “咚、咚、咚”在西北民团地下指挥中心的宽阔的通道之中,蔡锷和侍从官兼学生雷飚地走动时的脚步声,显得异常的注目。通道边的宪兵看着眼前的蔡总指挥,不知道他的脸色为什么会这么紧绷。
  “总指挥,对不起,总团长正在开会,请您稍候。”在三号战时指挥中心的门外,坐在门外的宪兵少尉站起身,边正色把眼前的这位民团总指挥拦下,开口说道同时直视着眼前的总指挥。
  “请您让开,我是民团总指挥,有权参与民团的作战会议。”见到自己被人拦阻下来,于是蔡锷便正色开口说道,同时直视着眼前的宪兵少尉,蔡锷知道这些宪兵不可能在原则上作出让步,于是一口就咬死自己的职务和权限。
  “对不起蔡总指挥,三号战时指挥中心内进行的会议,已经固定了于会人员,总指挥并不在参会人员之中,请总指挥稍等。”虽然看到眼前的蔡总指挥一面煞色,但是宪兵少尉还是没有作出一丝让步,虽然并不知道为什么蔡总指挥不在参会人员名单之中,但既然如果就必须要坚持原则。
  “总指挥,我……”
  看到自己的老师和长官被眼前的这个少尉阻拦,雷飚立即站出来。想推开对方,但是听到老师的话后,就立即向后退了一步。
  “雷飚。不要冲动。”见到自己的学生想上前冲开眼前的宪兵,蔡锷连忙开口制止到,作为西北民团的总指挥,当然知道对于西北军而言军纪的重要性,也知道如果阻碍这些宪兵执行军纪的结果。
  “蔡总指挥,您来了?我现在就通知总团长。”在一旁茶水间内等候着南宫一听到外面的声音后,推开门迎面看清门外的人的时候,心里暗自叫起苦来,于是连忙开口说道。南宫一知道总团长之所以不让总指挥参与这次作战会议,肯定有他的理由,但是现在自己让眼前的总指挥见着了面,南宫一知道,就是自己不说,恐怕总指挥都会让自己通知总团长。
  “四石,这个月内务部必须给草上飘的自由军团补充400吨弹药,为了这个自由军团,这小半年咱们在那里花费了无数的心血,320名军官,1800名士兵和士官,三万六千支步机枪,600门骑炮,320门迫击炮,5万套军衣,无数的粮食、药品。这么庞大的开支,可全看这一次了,绝对不能让自由军团的弹药供应发生任何问题,西北飞艇运输队的七条飞艇,你们调查部随便调用,弹药、药品必须要保证供应。”
  看着眼前的庞大的地图盘,司马双手合拢地开口说道,同时打量着眼前的地图上中俄交界地区的山区之中的标示着上蓝下红的双色小旗的标志,这上面的几十面蓝红小旗,实际上就是自由军团在那里的宿营地。
  所谓的自由军团,是去年司马在从报纸上得知中亚各地爆发的民族大起义之后,就想到如何利用这次有席卷整个中亚的大起义,以从中谋利。这次起义不论是中亚各族为了拒绝执行沙皇政府的动员令也罢,还是所谓的沙俄早就计划的种族清洗也行,或者说背后的土耳其策划也好,反正这次民族大起义,沙俄调动亚美尼亚军队,还有哥萨克骑兵所执行的严酷的战时法律,就给予了司马足够机会参与其中。
  当时在经过多次的计划之后,在收编草上飘马匪部队的基础上,充实了200名民团官兵之后,在调查部的配合下,以自由军团的名义从蒙古经阿尔泰进入了中俄交界的山区。在半年之中,草上飘的自由军团利用粮食、药品、防寒被褥等等取得藏在深山之中的近百万中亚难民的信任,进而利用分布在整个中俄交界地上千公里的深山之中的这些难民,组建了现在的自由军团。
  “老板,您大可放心,只要自由军团一下山,按照既定的战斗计划进行,至少在三个月内绝对不会碰到任何有效地抵抗,虽然沙俄政府在中亚和哈萨克斯坦建立了一套严密的警察系统,在州级市有警察局,县级市设警察所,乡、村有警察所,警察一直是沙俄政府进行统治的重要工具,整个中亚沙俄统治是建立在警察、宪兵、暗探的基础上。但是目前俄国所依赖的这些力量,在去年的遍及中亚的起义之中,是起义者首先打击的目标,这一机构大都毁于起义之中,不过这些起义者没有有效的组织,所以轻易被不过一万多亚美尼亚军队和哥萨克骑兵镇压,而现在的自由军团,完全可以击败这些亚美尼亚军队。更何况,对于这些俄国军队而言,整个中亚到时都将成他们的战场,在他们的眼中所有的中亚人土著都是他们的敌人。”
  看着眼前庞大的地图,石磊有些贪婪地看着眼前的这份突厥斯坦总督府管辖的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石磊知道如果整个计划成功的话,必将居中策划运作此次计划的调查部推向一个全新高度。在至高的荣誉面前,面临的风险石磊当然意识到了,正因为如此石磊才会小心再小心的策划着这一切,为了达成目的甚至于刺杀逃至新疆的当地贵族,甚至还不惜在那些逃在深山之中难民聚居点之中传播伤寒病,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自由军团控制那里的数十万难民。
  最终石磊的冒险成功了,自由军团成功的在五个月之中,控制着超过四千个难民屯居点,并利用这些难民屯居点的男丁,建立多达十几个独立旅、团的骑兵队。
  “司马,我需要一个解释,为什么民团从来不知道有这个计划,如果不是今天调查部的特工拿着你的批文调走一批民团定购的军火,恐怕到现在我还蒙在鼓里。”在第三作战室的隔间内,透过百叶窗,看着正在忙活着的数十名调查部从民团借调的参谋们,蔡锷开口对司马说道,蔡锷之所以愤怒的原因就在于此。这个计划,自己从始至终都无从得知,如果不是之前司马对自己说,恐怕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么一个计划。
  “松坡,我很抱歉,之所以没有告诉你是我的疏忽。但是这个计划关系重大,在整个民团之中,只有调查部参与此事的特工以及外面的那些参谋知道。这个计划一旦现在泄露出去,足以毁掉整个西北,即便是公允、镇国他们都不知道这个计划的存在,松坡,你别生气,听我向你解释。”看着眼前的一脸愤然的蔡锷,司马开口解释道。
  向蔡锷隐瞒此事,并不是司马的初衷,但是几个月以来,司马早已习惯对此事作绝密处理,毕竟这个计划甚至于可能左右西北的生死,司马没有任何理由拿此事冒险,待看到蔡锷开口想说些什么的时候,于是便阻止到,示意其听着自己的解释。
  “松坡,你看这份地图,整个突厥斯坦总督府占地数百万平方公里,下设锡尔河州、撒马尔罕州、七河州、费尔干纳州、外里海州,在这一地区,俄国移民不过只占当地人口的10%,整个突厥斯坦总督府和中亚因为去年的大起义和俄国人的屠杀,当地的土著反俄国的情绪高涨,我们就是要用自由军团去点爆这支火药桶,利用俄国人无暇东顾之时把俄国人赶出这一地区,只要这个计划得已成功,我们就可以通过自由军团控制这一地区,甚至在合适的时间把这一地区并入中国。”
  在指着地图向蔡锷解释的同时,司马甚至于都显得有些狂热,这个计划是司马第一次向外人展示,而且这个计划完全出自司马的手笔,司马在解释的同时,甚至于有些期待地看着蔡锷,希望能够从他那里得到一些肯定。
  “你完全疯了,你要知道现在俄国人是无暇东顾,但是一旦欧战结束,他们必定会派出军队收复突厥斯坦,到那时你的这个由那些牧民组成的自由军团,根本守不住突厥斯坦,到时一旦其中有人叛变,西北参与其中就不再是秘密,到时西北甚至于有可能要在蒙古面对俄国军队,这个后果你考虑过没有。”
  听到司马的计划,蔡锷几乎不敢相信,如此激进的计划司马竟然在几个月之前就开始策划。这完全颠覆了一直以来司马在蔡锷心中的形象,蔡锷可以想象即使是现在那个所谓的自由军团利用俄军在中亚实力薄弱之机,控制了整个中亚,但是欧战不会永远打下去,当欧战结束的时候,就是自由军团覆灭之时。而那时西北参与其中的秘密,必定为外人所知,到时西北必须要面对来自俄国军队的威胁,这是蔡锷不得不考虑的。
  “松坡。你说的风险我都知道,但是有一点你并不知道,按照调查部派在俄国调查员的情报,现在的俄国国内正在酝酿着一场革命,我有足够多的理由相信,这场革命必定将会让整个俄国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之中,对于我们而言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唯一的一次扩大我国的生存空间的机会,错过这次机会,下一次机会至少要等到二十年之后,我们没有时间等待,到时我们会面对一个更强大的敌人,所以我们必须要珍惜这个机会。”
  对于蔡锷的担心,司马当然知道原因,如果不是因为司马知道那段历史,恐怕司马都不会作出这样的军事冒险,之所以抢在二月革命爆发之前,在山中的冰雪尚未解封之时,就把自由军团派出去,就是为了利用这个难得的时机。必须要利用俄国人还没有自己站起来革命的时候,让整个中亚的土著力量都倒向自由军团这面大旗,而那时由俄国移民构成的革命者,自然就是“侵略者”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就是在和俄国人抢时间。
  在历史上二月革命爆发后一个月期间,撒马儿罕、斯科别列夫、皮什佩克、阿斯哈巴德、奥利耶一阿塔、维尔内、奇姆肯特、奥什、佩罗夫斯克、彼得罗亚历山大罗夫斯克以及克孜勒一基亚矿区等都建立了俄布杜马。
  尤其是在草原区,由于俄罗斯移民较多,与俄国中央地区相距较近而且联系紧密,因此很多城市在3~4月间就建立了俄布杜马,主要有奥伦堡、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塞米巴拉金斯克、阿克莫林斯克、巴甫洛达尔、鸟斯季一卡缅诺戈尔斯克等,而且,草原区各城市俄布杜马的活动和主张更具“欧俄色彩”。自由军团就是在和这些将来由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组建的俄布杜马争时间,而历史留给自由军团的,只剩下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
  “革命?你尽然把一切都寄托于俄国国内爆发革命,寄希望于他们自己爆发内战,而拖住他们的脚步,司马……你这是在拿整个西北冒险!这个计划,你必须要停止。”看着眼前的司马,蔡锷几乎都不敢相信,这个风险十足,成功的几率只有1%的计划,竟然出自一向以冷静、稳妥示人的司马的手笔,于是蔡锷几乎用斥责的口气对司马说道,蔡锷绝对不能看到司马拿整个西北、甚至于中国来冒这个险。
  “松坡,现在自由军团下设的十个独立旅,十三个独立团接近四万骑兵,早在六个小时之前就从位于中俄边界的深山中的数十个营地中出发,兵分几十路向整个中亚进军,现在先头部队应该和俄国警察和军队交火了,如果现在停止这个计划,等待西北的就如你说的一样,只有失败一途,至少现在我们还有50%成功的希望,请你相信我,支持我。”看着眼前的一脸正色的蔡锷,司马开口说道。按照自由军团总部发来的电报早在六个小时之前,自由军团几乎就是倾巢出动,从数十个方向同时发起了进攻,计划根本不可能停止。
  “听我说好吗?松坡,现在我需要你的支持,请相信我,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祖国,给我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历史会证明我是正确的。”看着有些愤然的蔡锷,司马开口说道。在这个时候,司马需要来自己蔡锷的支持,尽管在半小时前,蔡锷根本不知道这个“1号作战计划”,但是现在司马并不希望因为此影响到两人之间的信任和友谊。
  “司马,我想西北需要进行战备了。另外,为了阻击俄国人未来的进攻,我们必须要立即抢占外蒙,在外蒙构建防御工事,西北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制定一个国防计划。”看着司马蔡锷开口回答道,蔡锷知道这时司马需要自己支持,但是同样知道现在的西北已经因为这个“1号作战计划”把自己卷入了一场风暴之中,除了祈祷之外,蔡锷知道自己恐怕只能做这些了。
  “另外必须要利用调查部在俄国的特工,必须要在俄国人反应过来之前,炸毁所有通往中亚的铁路还有所有的铁路、公路桥,现在我们没有其它的选择了,只有希望自由军团,真的能够取得胜利。”以西北一己之力,对抗一个老大的帝国,蔡锷不知道是司马疯了,还是自己疯了。但是为了西北,也是为了中国,蔡锷知道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惜一切使自由军团能够取得胜利。
  “砰、砰、砰”深夜之中伴随着凌乱的枪声,数百名骑着马的骑兵如果海啸一般呼啸着涌入托波列夫卡的街头,一时之间整个托波列夫卡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妇女的尖叫声、枪声、爆炸声响成一片。
  “那加,还记得我吗?”一个穿着军装的年轻人从马上跳下来,看着被人拖出屋子的一个俄罗斯中年男人,怒瞪着双眼看着对方说道。
  “你……你……阿克多……”手臂挨了一枪,被拖出屋子的那加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年轻人在那加看来,应该早就冻死在了阿拉套山里,当看着周围的那些举着火把的骑兵时,那加认出了几张熟悉的脸,他们回来了。
  “砰!砰!砰!”
  “这是为了我的妹妹!”
  “这是为是我的兄弟!还有我的母亲!”阿克多拿着手枪一枪打死了被按跪在地上的女孩开口说道,然后把枪口指向地上的两个男孩开口怒喊道,此时阿克多就像是一个魔鬼一般,着了魔一样杀死了眼前的这个俄国男人的家人。
  “不!”看着自己的亲人在眼前被枪杀,那加痛喊了一声,那加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目睹着自己的家人被枪杀,“这是为了我的父亲!”当把枪口顶上眼前的这个俄国男人额头扣动扳机后,看着这个男人倒在了地上,被血溅一脸的阿克多开口说道,此时的阿克多的眼角已经挂满了泪水,正是眼前的这个男人带队去屠杀的自己的亲人。
  “这里是怎么回事?”骑在马上的哈勒姆,看着眼前被枪杀的这一家俄国人,便开口问道脸上仍然挂着泪水的阿克多。
  “哈勒姆旅长,是这个俄国人在去年带队屠杀了阿克多的家人。”一旁在劝慰着阿克多的士兵开口回答道,对于眼前的这个留着一脸胡子的哈勒姆团长,大多数士兵都是敬畏有加,很多士兵相信这些人,是真神派来拯救他们天兵。
  “记住,我们是军人,不是土匪,下不为例。”看着眼前已经被杀死的俄国人,马宝根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开口提醒到。在山里的这半年哈勒姆知道,这次下山,这些人一定会报复俄国人,既然无法阻止,那么就只能稍微约束了。
  “哈勒姆旅长请你相信,我以为我家族荣誉起誓,从今以后再也不会违反自由军的军纪。”已经报了仇的阿克多站起身来开口说道,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的训练之中,阿克多知道作为一个军人军纪的重要性,但是当看到仇人的时候,阿克多立即就忘记了一切。
  “请记住你今天地誓言,阿克多。”骑在马上的哈勒姆看着眼前这个脸上溅满血地哈萨克青年开口说道,然后骑着马离开了这里。
  “幸好,这不是我们的同胞。”看着眼前陷入一团火海之中托波列夫卡,听着在火海中那些妇女们的尖叫声,还有儿童的哭喊声,马宝根在心里说道。
  “砰!”借着燃烧的火光,哈勒姆看到路边的地上躺着地被扒光衣服的俄国女人,白花花的乳房在火光的照耀下发出诱人的乳光,看正骑在俄国女人身上的士兵,哈勒姆随手一枪,杀死了那个士兵。
  “传我的命令,派出宪兵维持军纪,记住,我们是军队,不是土匪。”哈勒姆大声的对身边护兵说道。随着托波列夫卡的警察局被攻克之后,是时候派出宪兵维持军纪了,毕竟自由军团并不是一群匪帮,而是一支军队,一支各民族的角放者。
  “仇恨,仇恨可以掩盖一切理智,不知道这么做是对还是错。”当看到头戴着白盔骑着马冲入市镇的宪兵队,哈勒姆在心里说道,看着那些士兵们,哈勒姆知道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疯狂,现在必须要依靠宪兵队,制止他们无畏的报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目睹过自己的亲人被杀,也曾在大雪封山的时候,每天都看到自己亲人被冻死、饿死,现在有了复仇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会就此放过。
  “我也是一个煽动者吧!不过这个煽动者好像是哈勒姆,而不是马宝根,不过现在马宝根好像已经不存在了。”想到如果没有人煽动他们组织他们,恐怕托波列夫卡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变成人间地狱一般,哈勒姆在心里自嘲到。
  现在被留着一脸胡子,脸早已经被山风吹的黝黑,再加上一嘴流利的吉尔吉斯语,每一个人都坚信,哈勒姆是一个家人被俄国人杀死的吉尔吉斯贵族。自从四个多月前和骑兵团经蒙古进入阿尔泰来到新疆之后,留着一脸大胡子的马宝根,就以吉尔吉斯人哈勒姆·艾达尔克的名义,开始在深山之中劝说那些为了躲避俄军猎杀的吉尔吉斯人、哈萨克人加入自由军团,反抗俄国的暴政。
  和数百名骑兵队战友一起进山的马宝根,用药品、粮食换取了吉尔吉斯人的信任,用手中的步枪、机枪消灭了异见者,然后利用他们对俄国人的仇恨,迅速地在深山之中拉起了一支四千多人的自由军独立第六骑兵旅,在训练了一个多月后,就带着部队下了山,而眼前的托波列夫卡,则就是自由军独立第六骑兵旅的第一个目标。
  “发报给阿格那耶夫司令,我部已经攻克托波列夫卡。”看着眼前已经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尖叫声慢慢平静下的托波列卡,马宝根对身边的报务员说道,马宝根知道,自己的第四旅只不过今晚的一支部队而已,在今天有十几支骑兵旅冲下了山,自由军的声音今天晚上将会传遍整个中亚。
  “阿格那耶夫司令员,第四旅的哈勒姆旅长来电,已攻克托波列夫卡,另外总部来了电报。”身上穿着整齐的军装,脚下踏着双黑亮的军靴的沙勒加掀开土堡的棉帘,一进屋就看到在大床上搂着一个身上几乎一丝不挂的俄国女人的阿格那耶夫,于是便皱着眉头说道。
  “你们出去吧!”看到进来的是自己的参谋长,阿格那耶夫知道他并不喜欢自己这么放纵,于是便拍了一下身边的那个穿着薄纱的俄国女人肥大的屁股,然后用吉尔吉斯语开口说道,然后和沙勒加一起进了内室。
  看着那个俄国女人薄纱下的肥大的屁股还有硕大的乳房,阿格那耶夫还是吞了吞口水,有时候很多偶然,会让人过上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至少现在阿格那耶夫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过上现在的这种生活。
  “这他娘的名字可真够别扭的,什么哈勒姆,阿格那的,老大那里来的电报怎么说。”一进了内室,阿格那耶夫就骂骂咧咧的开口骂道。对于第四旅攻克了托波列夫卡,阿格那耶夫并没有什么兴趣,现在整个中亚才只有不到一万名亚美尼亚或哥萨克骑兵,托波列夫卡那有小地方能攻下来有什么奇怪的,阿格那耶夫更关心的是老大那里来的电报。
第226章
以自由的名义
  安集延这座位于费尔干纳谷地之中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在过去,这里曾经是中国的土地。直到半个多世纪之前,这里才被俄国人占领,十五年前这座千年的古城毁于地震之中。经过十五年的努力,这座千年古城再一次被重建,这座古城见证了这里太多的历史。
  “乔姆克,你的乌兹别克一营从东城攻入,目标是亚美尼亚兵的军营。巴克鲁你们的吉尔吉斯营,从西城攻入,目标是敌人的警察局。阿普克夫,你的乌兹别克二营从南营攻进去,目标市政府。兄弟们,这一仗直接关系到自由军团在整个锡尔河州和费尔干纳谷地的生存,关系到整个圣战的胜负,关系到一千九百万各族兄弟姐妹的未来,请记住1898年起义者的英灵在看着我们,一年前我们的兄弟姐妹的英灵在看着我们。”在安集延城外的一处空地之中,蹲在地上的董占在防风灯的灯光下,指着安集延的地图,对自己的自由军军团独立骑兵第二旅的三个营长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