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1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730

  付征南犹豫着说道,在这时候付征南并不愿意倒冷水,但是事实就是事实,绝对不能忽视它,互助会这边没问题,可现在问题在俄国人那边。
  “付先生,米基耶夫斯基那里交给我来处理,只要互助会愿意意配合他们,他们就一定会抵抗日本人,付先生,不要忘记一点米基耶夫斯基他们是俄罗斯人!”一直没说话的奇米扬卡这时候站起来肯定地说道。
  东部边界由北起为库页岛、日本列岛的北海道、本州和九州;西边的边界是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南部的边界是朝鲜半岛的这片海域,被人们称之为日本海,是由1815年俄国航海家A·J·v克鲁森斯特思取名为日本海,他是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但是在历史上它还有一个中国名字叫做鲸海!
  从北太平洋吹向亚洲大陆的热带季风,经过日本海北部寒流时会引起海上浓雾,海上浓密的海雾是这片海域的特点,对于这种天气航行于这片海域的水员们早已经再熟悉不过了,尽管此时太阳已经出来了,但是在这片海域中仍布满浓密的海雾,可见度不过只有半海里,透过浓密的海雾可以听到,隐约可见隆隆的舰船蒸汽机声,还有类似战舰螺旋桨高速转动时,击打海水发出的有节奏的浪击声。
  日本帝国海军前无畏战列舰“肥前号”和“石见号”两艘战列舰是日本海军荣耀的象征,这两艘旧式前无畏战列舰是日本海军在对马海战中俘获得俄罗斯海军战列舰“列特维赞号”与“鹰号”战列舰。
  “肥前号”战列舰排水量为一万二千七百吨,而“石见号”战列舰排水量则为一万三千五百一十六吨,二百三十毫米毫米厚的装甲以及超过百间防水隔舱、数十个水密区,为他们提供了优良的防护,各装备两座双联三百零五毫米主炮,肥前号战列舰上装有十四门一百五十二毫米副炮,石见号战列舰上装有六座二百零三毫米副炮,为他们提供了强大的火力,足以把对手送入海底。
  它们曾经是东亚海面上的庞然大物和霸主。但这只是过去的辉煌,现在“肥前号”和“石见号”两艘战列舰已经是两艘舰龄超过十七年老旧的旧式战列舰而已,他们曾经威力强大的两座双联三百零五毫米舰炮,在新式多炮塔无畏舰面前,已经显得有些渺小和老旧,其厚实装甲躯体内原本强劲的一万六千匹马力的往复式蒸汽机,尽管保养得当,但也早已经老旧,无法达到曾经引以为傲的18节航速,但是他们仍然是日本海军荣耀的象征。
  “他们或许已经老旧,但却是日本海军最大的荣耀!”阪本则俊望着舰桥下威风凛凛的双联三百零五毫米舰炮有些得意的感叹道,作为一名曾经参加过日俄对马海战的军人,阪本则俊现在更看重这两艘旧式战列舰所包含的意义,他代表日本海军的辉煌。尤其是执行这次任务,阪本则俊可以想象当符拉迪沃斯托俄罗斯水兵们看到这两艘曾经属于他们的战列舰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
  “他们会意识到日本帝国海军的强大!”想到符拉迪沃斯托那支早已经不复存在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阪本则俊得意非常地想。现在符拉迪沃斯托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只有三艘驱逐舰以及八艘炮艇而已,那支弱小的舰队,怎么可能阻止日本水兵的登陆。
  “只需要把‘肥前号’和‘石见号’炮口对准符拉迪沃斯托,符拉迪沃斯托的俄国暴乱水兵就会立即乖乖的竖起白旗投降!”阪本则俊想在舞鹤镇守府接受名和又八郎司令官布置任务时,自己自信满满的话语。
  从1905年在对马击败了俄罗斯海军之后,在日本海军之中就存在轻视俄罗斯现象,而参加那场海战的阪本则俊看不起俄罗斯海军不足为奇,更何况还是弱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俄国太平洋舰队,阪本则俊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一次不过是一次武装示威而已,在“肥前号”和“石见号”两艘战列战的威慑下,符拉迪沃斯托那些屠杀了军官的暴乱水兵们,要么仓皇逃向内陆,要么竖起白旗向日军投降。
  然后在两舰掩护下两舰上搭载的舞鹤镇守府海兵团“陆战队临时特遣队”五百名陆战队士兵先行登陆占领港口,随后“常陆丸”、“青岛丸”上的十二师团24旅团的兵佐,即可登上符拉迪沃斯托的俄国港口,而那时自己也必定会得到海军部的嘉奖,也许到那时自己有可能会被调任指挥一艘新型重巡洋舰。
  “阪本大佐,请问我们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时一个声音把阪本则俊从得意的幻境中拉了回来,以至于让阪本则俊感觉有些不满,听声音阪本则俊就知道是陆军十二师团第24旅团48联队的青木三郎联队长,这位离开舞鹤港时并没有乘上常陆丸而是跑到石见号上,要感受战列舰氛围的陆军军官。
  “青木大佐,从舞鹤港到符拉迪沃斯托有……嗯!距离是840公里左右,这么说你应该明白,我们大约需要航行50个小时才能到达那里,也就是明天晚上的时候,就可以到达那里!”阪本则俊面带笑容向眼前青木三郎大佐解释道,尽管脸上带着笑容但是言语间却带着对陆军的轻视,作为海军的阪本则俊并不喜欢这些陆军军官,在日本海陆军的矛盾并不是秘密。
  “这个,阪本大佐,您应该知道我们所担负任务的重要性,我希望能够在明天下午登陆符拉迪沃斯托,您是否可以加快我们前进的速度,长春的错误我们不能够再次上演!我们必须要尽快登陆符拉迪沃斯托。”听到需要这么长时间,青木三郎皱着眉头说道。
  “嗯!这个……恐怕很难做到!海军的石见号和肥前号能够在今天晚上就到达符拉迪沃斯托,但是你们陆军征召的那艘运输船‘常陆丸’却不能,如果您愿意丢下你的部队,我不介意让您观看海兵团陆战队员们的登陆表演!”望着窗外浩瀚的大海阪本则俊笑着说,同时在心里暗笑眼前这名土包子陆军,他以为在海上是在陆地上吗?竟然会提出如此愚蠢的问题,尽管面上带着笑容,但是阪本则俊的语气中却带着些许不耐烦的意思。
  “哦……我明白了……”青木三郎没想到自己得到的竟然是这样的答案,于是便喃喃说道,望着距离石见号不远的常陆丸号,青木三郎开始有些恼怒为什么他们会征召这么一艘破旧的老爷船!
  “那……我先告辞了,我去四处参观一下!阪本君,到时如果俄国人抵抗的话,还需你们用舰炮掩护我们!到时一切拜托啦!”
  在讨了一个没趣之后,青木三郎从阪本则俊的语气里也听出了不耐烦的口气,于是便不纠扯这些问题,然后径直离开舰桥,接着参观起这艘老旧的石见号战列舰。当年日俄战争正酣之时,青木三郎尚在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等到毕业时战争已经临近结束。一直以来没能参加那场战争都是青木三朗的遗憾,所以在港口得知随行舰竟是在对马海战时俘获俄罗斯人的两艘战列舰后,青木三朗立即主动提出上舰参观。
  “真是一艘巨舰啊!竟然被海军俘获了!俄罗斯军队实在太无能了!老旧腐朽的大帝国,就像支那一样!这里竟然还保留有俄文的标牌!”四处参观的青木三郎看着眼前的一切感叹着,尤其是偶尔看到一些仍然保留着俄文标牌的时候,青木三郎直接把俄罗斯军队列为无能的军队之中,与支那军队相等。
  一个穿着陆军军装的军官在石见号战列舰上左穿右行,已经引起战舰上水兵的注意,他们大都知道在战舰来了一名“崇拜”海军的陆军大佐,因而每当青木三郎参观时总会面对水兵们好奇的眼光,以至于让青木三郎感觉非常不自然。
  “八噶!这群水兵竟然像打量动物园的猴子一样看我!”被水兵们盯的有些难受的青木三朗在心中骂道。
  在这种注视下青木三郎也没有了接着参观战列舰的兴趣,于是便在水兵带领下朝自己居住的舱室走去,至少在那里不会有这种打量动物的眼光,现在青木三郎不禁开始后悔为什么自己没呆在常陆丸上,而跑到这里自讨没趣,想到当时自己请求到石见号上参观时,大岛旅团长带着些许怒意的目光,青木三郎更是越想越后悔。
  ……
  “目前我们的实力还不足以支撑两线作战!”坐在作战室休息室内的司马想到昨晚蔡锷在会上说的话,尽管不能接受,但是司马知道他说的是实话。
  德国人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和两线作战不无关系,而即便是到90年代初的时候,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尚喊着要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并为之而努力以使自身具备这一能力。两线作战一直以来都是兵家之大忌,即便是70年后的美国尚不见得具备这一实力,那么现在西北呢?显然同样没有这一实力!正因为如此,司马不得不做出牺牲和让步,尽管整整过去了一天,司马心里堵的仍像压着一块巨石一样。
  “松坡,我们是不是太自私了!我们是把他们推上战场。”想到自己给海参崴互助会发去的电报,念及他们可能会付出的损失和牺牲,司马便轻声对休息室内同样未睡的松坡说道。
  让老百姓上前线抵抗,从来不是司马的意志,在司马看来军队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民众、保卫国家,而不能因为危险或实力不足躲到民众的身后,让民众去损失、去牺牲!如果那么做就是军队的耻辱,而现在自己已经把这种耻辱加到了自己和西北军的身上。
  “司马,我们没有其它的选择,只有让俄国人顽强抵抗日本人的登陆才有机会,但是海参崴华人占到当地人口的45%以上,如果他们不选择抵抗、不支持俄国人,俄国人绝对不会下定决心抵抗,海参崴丢不起!只有这样咱们才能有时间施展,把那里的水搅混,然后才能保证计划的实施,一些牺牲是必须要承受的!”
  对于司马流露出来的这种也许是仁慈也许软弱,蔡锷早已经见怪不怪,这个年轻人至少直到现在都没有在权力之中迷失自己,不过蔡锷知道这个年轻人或许偶尔会有些脆弱,但是这种脆弱绝对不是他的缺点,如果不愿民众牺牲也算是缺点的话,蔡锷明白他只是有些无法接受,有时候一些牺牲是必须的。
  “一些牺牲是必须要承受的!……松坡,这是因为我们是个弱国,如果是个强国!这些牺牲本来不需要承受!即便是要承受,也是让外国人去承受!这次牺牲是我们身为弱国所付出的代价!”司马靠在沙发上闭着眼睛自说着。
  牺牲这是弱国的选择,强国会让别人牺牲!而不是自己!这也许就是崛起,不!应该是弱国的代价,司马只希望未来再也不需要付出这种牺牲。听到司马话后蔡锷没有说什么,这是弱国的代价!不过蔡锷更愿意把这视为弱国崛起之路上所需要付出的牺牲。
  “坚忍、牺牲、奉献!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我们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富强!我们民族的崛起!”静思着的蔡锷想起司马曾经在广播讲话中提到的内容,现在中国和中国人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付出了牺牲,那么以后同样的痛苦只能由外国人承担,蔡锷在心中期盼那一天早日到来。
第70章
白宫与海参崴
  “鉴于俄罗斯混乱的局势已经不可能为其提供还款保障,为确保十余亿日元对俄贷款得到偿还保证,同时为保护西伯利亚铁路以及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内堆积如山的协约国援助物资,防止西伯利亚东部地区为德国势力所卷,日本帝国政府已决定出兵西伯利亚,日本帝国海军两艘战列舰已经护送一支日本陆军部队在进抵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途中,现日本帝国根据协约国之义务向各协约国发出通告,希望各协约国谅解和支持日本这一军事行动,日本帝国政府外务省。”
  日本外务省发出由外务大臣本野一郎署名的外交公函被送抵英、法、美、中、意等协约国大使馆之后,自然引起轩然大波,对此各国分持各种态度,英、法两国原本就支持日本在西伯利亚展开军事行动,只是因为美国的强烈反对而作罢,现在日本既然将其造成既成事实,倒也乐见其成,但是美国驻日大使莫里斯在接到这份外交公函之后,感觉却是前所未有的愤怒,立即向日本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同时紧急向国内发电通报日本出兵西伯利亚之事。
  美国华盛顿,白宫,日本驻美大使佐藤爱磨递交美国外交部出兵西伯利亚的通告以及从美国驻日大使馆证实日本出兵西伯利亚的电报,几乎前后被送到了白宫,立即在白宫内引起轩然大波。
  “俄罗斯国内革命后混乱的局势以及俄罗斯贷款因俄国革命后还款无法得到保证而引发的日本银行界金融危机,再加上日本国内政军两界根深蒂固的‘大陆扩张’政策,在这些原因的撮合下日本怎么可能放弃趁火打劫的机会,我们误以为我们的反对,可以阻止日本人吞并西伯利亚的野心,但是却忽视了西伯利亚超过一千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日本人的诱惑!日本人已经用行动表露出了他们的野心!他们的野心不仅局限在中国,现在他们试图染指西伯利亚,明天他们就会把手伸到菲律宾!”
  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外交部长罗伯特·兰辛面带愤怒说道。兰辛原本将远东问题寄希望于月初和石井菊次郎在华盛顿进行的谈判,在谈判桌上商讨远东问题和两国太平洋海军合作问题,但是在中国问题上一直未取得任何进展,而现在日本在西伯利亚单方面的军事行动,让兰辛对于日本的野心有了最直接的认识。
  “英国和法国人自从俄国革命以来,一直就西伯利亚问题向我们施加压力,尽管我们一再表达美国政府在西伯利亚问题上的态度,但是日本政府仍然采用单方面的军事行动,现在他们的军事行动造成了既成事实,我们已经不能再阻止他们出兵,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必须要阻止日本人吞并西伯利亚的企图!约瑟夫,我们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的布鲁克林号是否可以阻止日本人?”
  威尔逊听取兰辛的意见后开口问海军部长约瑟夫·丹尼尔斯,一直以来威尔逊对于协约国内部出兵干涉俄国革命都持反对意见,作为美国总统的威尔逊之所以反对的根本原因就是担心日本占领西伯利亚,现在日本不顾美国的反对单方面出兵,已经造成即将吞并西伯利亚的既成事实,现在美国的问题就是必须要阻止日本人的野心。
  “总统先生,奈特上将率领的布鲁克林号是一艘二十多前老旧的装甲巡洋舰,它可能阻止日本人的军事行动吗?我们不能寄望于通过军事行动阻止日本吞并西伯利亚的行为,那样很有可能会挑起我们和日本人之间的战争,这并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我们要做的事情是防止他们吞并西伯利亚,是防止而不是阻止,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接受协约国的建议,共同参与出兵西伯利亚,以此来防止日本人独吞西伯利亚,这是我们阻止日本单独吞并西伯利亚唯一的选择。”
  约瑟夫·丹尼尔斯直截了当指出了总统不现实的考虑,如果通过军事行动阻止日本人,作为海军部长的约瑟夫·丹尼尔斯明白如果一旦因此引发美日战争,那么对于美国而言那将是噩梦,美国一直试图避免的美日战争绝对不能因为西伯利亚而爆发,而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共同出兵,只有那样才能打消日本人占领西伯利亚的企图,共同占领总好过单独占领。
  “约瑟夫部长,不要忘记一点,美国的重心在欧洲,无论是我们或是英国人、法国人都没有多余的军队派到西伯利亚,在欧洲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如果协约国出兵西伯利亚,那么我们最终仍然只能像法国人、英国人一样选择依靠日本人,按照在巴黎的托里斯中将的报告,巴黎协约国最高军事委员会更倾向于,由日本就其宗旨作出某种保证的基础上由日本军队来占领,并由一个协约国委员会来监督日本的行动,在那里没有协约国的军事力量存在,日本人的保证可信吗?最终我们的同意会导致日本军事行动合法化,而无法改变日本吞并西伯利亚的事实!”
  听到约瑟夫·丹尼尔斯共同出兵的提议后罗伯特·兰辛立即反对道,对于日本的野心作为外交部长的兰辛通过最近二十多天的谈判,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日本的野心并不是美国的门户开放,而是独占!就像他们在中国的满洲一样。
  按照约瑟夫的建议无疑等于给了日本占领西伯利亚的合法外衣,那么最终西伯利亚就会变成另一个南满,美国不仅没能阻止日本,反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占领从海参崴到哈尔滨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所具有的军事好处超过任何可能的政治不利,但是无论是美、英、法都没有足够的军队,所以只能依靠日本人。
  “罗伯特,不要忘记除了我们或英法直接出兵之外,或许我们有其它的选择,不知道罗伯特是否还记得那支占领中东铁路的中国西北地方军队?我们或许不能阻止日本人进入西伯利亚,但是同样也不需要再阻止中国人进入西伯利亚,不要忘记他们在和俄国人打仗,相信他们一定非常乐意在协约国的支持下,进驻西伯利亚维持秩序。”对于来自罗伯特·兰辛的指责约瑟夫·丹尼尔斯立即回应道。
  在说话的时候约瑟夫·丹尼尔斯把目光投向了总统先生,当初中国人突然占领中东铁路之后,正是总统先生那句话“如果有任何必要占领中东铁路作为占领西伯利亚铁路的一部分,也应由中国而不是由日本来执行”,才使得美国在中国军队占领了中东铁路之后,从最初的反对转向了支持中国人。
  作为海军部长的约瑟夫·丹尼尔斯对于来自日本的威胁有着最为深刻的理解,从1907年时美国海军一直对日本海军的不断扩张都持以警惕态度,日本在十三年前在只有6艘战列舰的情况下就毫无忌惮的对拥有15艘战列舰的俄国发起了进攻。谁知道日本会不会有一天真的会像“橙色计划”中假定的那样,不宣而战发动突然袭击,很快占领菲律宾和关岛,在美国主力舰队从大西洋赶到太平洋之前,占领基斯卡岛、夏威夷、东萨摩亚,然后……
  总之,在太平洋美军的最大敌人,就是日本,这个不能用常态估量的国家。在这种海军对日备战的前提下,海军部和海军总委员会自然关注亚洲的一切变化,自然西北这个强势出场的中国地方势力,并在对俄战争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现出自己实力的中国地方势力就进入海军部和约瑟夫·丹尼尔斯的眼中,因此在这个时候,约瑟夫自然就想到这支已经表现出强大实力的中国地方势力。
  “西北地方政府和中国南方各省政府一样,他们并不完全接受亲日的北方政府的领导,但是和南方不同,他们拥有强大而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相对先进的军事技术,为他们的军队提供了强大的战斗力,如果不是各国阻止他们进攻,相信现在他们早已经控制了整个西伯利亚。……而西北自上而下普遍存在仇视日本的情绪,这种仇视情绪的根源据说源自西北的灵魂人物,也是中国人口中的西北王司马,据不可靠消息,司马的祖辈很有可能曾经在1895年战争中牺牲,因而其对日本持有强烈的不可调和的敌视情绪,这种敌视影响了整个西北的对日态度。……”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认为中国西北完全有能力和日本对抗,尤其是在陆地上和空中!我们相信日本根本不能与之相对抗。……而且,和中国其它地方势力不同,依靠工业贸易作为其基础的西北,所信奉的正是美国信奉的自由贸易政策,而且一再表示对美国的友好态度,西北的灵魂人物司马更是一再表示,西北应该和美国建立最为紧密的合作关系。相比其它中国地方势力,其对外政策更倾向于亲德和亲美……。在民族主义和复兴主义的大旗下,西北在中国国内甚至于享有比北方政府或者任何一派政治势力更大的影响力,99%以上的中国人都认为西北是中国的英雄和未来,在这种情况下,拥有政治影响力和强大军事实力的西北,进入中国中央政权只是时间问题。而为缓解日本在太平洋对美国造成的压力,扶持和联合对日本充满敌意的西北,或许是缓解美国压力的最好选择。”
  在约瑟夫·丹尼尔斯提醒下,无论是伍德罗·威尔逊或是罗伯特·兰辛的大脑中,都浮现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报告中对于这个拥有强大实力和影响力的中国地方势力的评价,一个反日的、拥有一定实力的,相对安全的选择出现在威尔逊等人的面前。
  自从日本赢得了日俄战争之后,为了应对来自日本的压力,美国就试图在东北亚寻找可以牵制日本人的国家,在整个东北亚只有中国。从1909年罗斯福总统执政末期试图和中国结盟,后来因为美国政府换界而作罢,而目前中国北方政府高层存在亲日情绪,使得美国根本不可能和北方政府在抑制日本的问题上,取得什么实际效果。
  但是现在一个在对外政策上相对亲美的,同时对日本持有强烈敌视态度,而又拥有一定实力的中国地方势力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那么还需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尤其在日本表露出其庞大野心的时候,美国需要在东北亚存在牵制日本的盟友。
  “先生们,我想是我们需要做些什么的时候了!”在思考数十秒钟之后,威尔逊总统说道。
  当美国政府决策层精英们决定要做些什么的时候,在太平洋彼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原市政府办公楼内的苏维埃委员会会议室内此时气氛紧张,委员们之间的谈话已经完全陷入了一片争吵之中,能让这些委员陷入争吵的问题只有一个,来自日本出兵公告的威胁。一个半小时之前根据外交部的指示美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领事考德威尔将日本出兵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通告原文转交给了符拉迪沃斯托克苏维埃委员、革命委员会主席米基耶夫斯基,得到消息的苏维埃委员们,就开始陷入了像现在这样的争吵之中。
  “为了保证新生的远东苏维埃政权的存在,我们必须要撤退!不要忘记我们只有六千多名革命水兵,还有一万两千多人的工人赤卫队,而且在赤卫队之中还有差不一半是不接受我们领导的中国人!日军拥有两条战列舰,加上港口的就是三艘战列舰,而我们的舰队除了几艘小吨拉炮舰之外,几乎就不存在。我们的赤卫队员更不能和日本军队相比,即便是我们击退了这一批日军,但是日本人还会再派更多的军队来这里,我们不可能在日本人的攻击下守住符拉迪沃斯托克,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暂时撤离这座城市,以保存我们的实力。但是这只是暂时的,未来我们还会收复这里!”
  格赫谢夫斯基站起身大声喊道,在格赫谢夫斯基看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护远东地区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力量,至于其它一切都是空谈,在远东从阿穆尔到乌苏里苏维埃政权所掌握的武装力量之中,除了六千多人的革命水兵,其它两万人都是工人赤卫队,如果守卫这里就等于为了一个根本守不住的城市,牺牲掉远东苏维埃的根本——大部武装力量。
  在这个时代符拉迪沃斯托克并不像历史上那样,因为远离战争的原因直到革命后的几个月,符拉迪沃斯托克仍然由临时政府的地方自治机关控制,而现在随着几个月来大量的部队被抽调至上乌金斯克前线,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社会民主工党拒绝“到上乌金斯克送死”的口号鼓动下,符拉迪沃斯托克水兵们和船厂、机械工厂、发电厂的工人们发动暴动。
  尽管他们发动暴动的时候,美国亚洲舰队司令奈特上将和旗舰布鲁克林号装甲巡洋舰,以及日本的朝日号海防舰就停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但是他们仍然发动了暴动,在关押了自治机关大多数官员,处决了符拉迪沃斯托克舰队和要塞的一部分军官后,像各地一样建立起了苏维埃政权和以及革命委员会。
  “格赫谢夫斯基委员,如果我们就这么撤出符拉迪沃斯托克,我们将失去远东地区公民对于苏维埃和革命委员会的信心,不要忘记这里不是一般的城市,这里是远东最大的、最重要的城市,远东的公民们绝对不可能接受我们把这座城市留给外国人,尤其是日本人!一个把远东最大城市丢弃给外国人的政权,怎么可能赢得公民们对我们的信任!而且符拉迪沃斯托克还拥有世界上最坚固的要塞堡垒,我们一定可以守卫这里。”
  格赫谢夫斯基话音一落,立即遭受到来自其它委员的反对,而且委员会内同时响起接连不断的嘘声,保存实力固然重要,但是保存实力是以牺牲符拉迪沃斯托克苏维埃在远东的影响力为代价,在一部分委员看来这种保存实力,几乎等同卖国,只不过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人会提这个字眼,因为彼得格勒正在和德国人进行和谈。
  符拉迪沃斯托克作为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在这里建立了远东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其在远东所产生的影响,自然非普通的俄罗斯城市所能相比,所以这些委员现在看重的就是这种影响,社会民主工党正是运用这种影响力在全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远东亦然如此。
  “但是……”这时支持撤退的一名委员站起来想说些什么,但是得到一片嘘声,尤其是那些水兵们组成的士兵委员会代表,更是连脏话都骂了出来,对于这些水兵而言,他们或许不愿意去前线和中国人打仗,但是绝不愿意把自己的要塞和港口就这么扔给日本人,让日本人占领这座城市,十二年前海军在对马战败的耻辱,至今仍然被这些水兵铭记,即便是他们处决了大部分军官,仍然铭记着对马海战的耻辱,他们是革命水兵,但同样是俄罗斯的水兵,水兵们敌视日本人并不是什么秘密。在这片嘘声之中,一名身穿黑色水兵服的士兵委员代表站了起来。
  “米基耶夫斯基主席,诸位委员!作为一名水兵,我只想说一句!如果是英国人、或是美国人要占领符拉迪沃斯托克这座城市,为了保存远东革命者的军事力量,我会勉强同意撤出我们的要塞撤到内陆去,但是现在是日本人要占领这里!这里不是旅顺!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日本人占领了旅顺,但是他们绝不能占领符拉迪沃斯托克!如果日本人要占领这里,我们没有军舰,但是我们有最坚固的要塞、有岸防炮!我们会和日本人战斗到底!即便是苏维埃要撤离、工人赤卫队要撤离!但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太平洋舰队水兵们,绝对不会撤离这里!绝不!”
  “乌拉!乌拉!”这名水兵的话立即引起会议室内十余名委员的共鸣,尤其是旁听的士兵委员会代表们的共鸣,他们用尽力气鼓掌大声叫喊着,这名水兵代表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只不过没有人留意到一点,这名水兵在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讲后,看着那些同样激动的委员和代表们在那里欢呼的模样,眉梢略带着一些其它的意味。
  “诸位委员!是否保卫符拉迪沃斯托克,我会请示彼得格勒方面,同时我会派华区专员去华区和中国人交涉,让他们支持我们,如果我们要保卫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话!我们就需要华人赤卫队和华区的支持!”一直未表态的革命委员会主席米基耶夫斯基,这时站起身来做出了最后的决定。米基耶夫斯基明白一点,如果那些中国人愿意和日本人合作,那么即便是再不愿意,也只能撤离这座城市,他们的人口占到这座城市的一半。
  而由要塞建筑工人组成的华人赤卫队,竟然不反抗可恶的华人资本家,甚至于还保护他们,而且虽然他们同样是赤卫队,但是却不愿意接受苏维埃和革命委员会的领导而去接受华区社团的领导,如果不是因为这支赤卫队的存在,否则根本不需要顾虑华区的态度。
  “瓦谢,你立即去把奇米扬卡请过来,让他立即到委员会来!”会议一结束米基耶夫斯基便对自己的警卫说道,米基耶夫斯基并不喜欢那个叫奇米扬卡的华区专员,如果不是因为他和华区社团高层有着良好的关系,恐怕奇米扬卡早就和那些临时政府官员一样被关进了监狱之中。
  “一定要想办法避免和日本人的冲突,现在日本出兵的消息,是从美国人那里得到的,日本人那里并没有任何消息,也许这是奈特的阴谋也不一定。”想起之前和日本山口领事的交涉中,山口领事断然否认了出兵通告的存在,米基耶夫斯基仍然心存最后一线希望,尽管并不喜欢日本人,但是米基耶夫斯基知道彼得格勒方面绝对不会接受远东苏维埃所掌握的最精锐武装水兵们损失在这里,尽管还没接到彼得格勒的命令,但是米基耶夫斯基已经隐隐可以猜测出到时会接到什么样的命令。
  “或许这是一个解决施工团赤卫队的大好时机!”想到十三年前旅顺保卫战时的惨烈,米基耶夫斯基便轻声自语道,施工团赤卫队的存在始终是个不稳定因素,如果他们愿意接受领导的话就好了。
  ……
  在沙发上的阿列克谢趴在舷窗边望着舷窗外碣青色的草原,还有上面点点明镜般的湖泊,在巨大的、装饰豪华的飞艇上要远比之前阿列克谢乘坐的飞机舒适得多,像现在艇舱内厚实的地毯、舒适的沙发、装饰豪华的艇舱,如果不是因为阿列克谢望着艇下的草原,恐怕真的会让人误以为自己仍在地上某一处豪宅内,而不是在空中。
  “姐姐,我们这是要到什么地方?”几个小时的飞行已经让阿列克谢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感觉有些疲惫的阿列克谢问一旁正在看报纸的姐姐安娜丝塔西娅,阿列克谢郁闷的发现自从姐姐从长得像二姐的吉娜小姐那里得到这些英文和德文报纸之后,就一直看报纸而不再理自己,甚至于连玛丽亚也在那里看报纸。
  “阿列克谢,我们是去西北!中国的西北!”从这些西北发行的德文和英文报纸上安娜丝塔西娅已经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地,那里是中国工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民众生活富足而安定,而更吸引安娜丝塔西娅是那里的军队拥有着强大的战斗力。
  在吃早餐的时候,安娜丝塔西娅向吉娜小姐提出要看当地的报纸后,这些面对在西北的德国、美国侨民的德文和英文报纸很快就送到安娜丝塔西娅面前,对于母亲是德国人的安娜丝塔西娅来说,这些西北报纸尽管不是俄文的,但是英文和德文对于安娜丝塔西娅而言就如同俄文一般,几乎等同于母语根本不存在任何障碍。
  “安娜,他好像非常年轻,您看这是他的照片,这座城市是他建立起来的!”同样在看报纸的玛丽亚突然像是发现什么新大陆一样,拿着一份报纸,手指着报纸上一副照片对安娜丝塔西娅说。玛丽亚一直很喜欢和年轻英俊的青年军官交谈,现在看到自己要去的地方主人竟然这么年轻,于是便有发现新大陆的感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