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1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1/730

  “嗯!刚才我看到一篇对他的访问,玛丽亚,他还没有结婚,仅仅只是定婚而已!以后你或许可以在阳台上天天望着他!”感觉自己已经对即将要去的地方和那里的人有一定了解的安娜丝塔西娅有些戏谑的回答玛丽亚,话一说完,安娜丝塔西娅的目光便转向舷窗处,若有所思望着窗外的蓝天。而另一边坐在沙发上的波多金医生则仔细看着报纸上每一篇关于西北的新闻报道,波多金知道自己必须要尽可能了解这个陌生的中国地方势力,现在这些报纸或许是唯一的渠道。
  “主任,他们来了!”当FK-2型中型豪华客运飞艇漂亮的白色艇身出现在天空人们的视线内的时候,杨永泰恭敬地在司马身后说道,望着空中的飞艇杨永泰眼中带着一些其它的意味。
  “嗯!”司马看着飞艇回答。此时FK-2型飞艇在涵道式发动机作用下缓缓下降。
  “那就是他吗?”站在弟弟阿列克谢身后安娜丝塔西娅,看着如众星捧月一般站在人群中的年轻亚洲人在心下说道。他的确非常年轻,年轻的超出了安娜丝塔西娅的想象。
  “右边那个就是传奇一般的安娜丝塔西娅公主吧!”看到站在皇太子阿列克谢身后那个拥有蓝色眼睛与金黄又带点红色头发的女孩司马心中说道。这个在历史上如同迷雾一般的俄罗斯小公主,现在就站在自己面前,当她们在乐声中缓缓走下飞艇的时候,司马有一种莫名的好像未来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这种感觉让司马觉得非常舒服。
第71章
合作
  “西北之星”这列被视为亚洲最豪华列车在京张铁路上高速行驶着,以其特有的天蓝色车厢在铁路上犹如一道蓝幕一般,由中央空调控制温度的全封闭车厢内从投入使用起就一直保持在26度,适宜的温度可以让车内乘客得到最佳享受。
  在西北之星号高等车厢内,厚实的新疆羊毛地毯,让人们踩上去的时候有种想躺在上面的冲动,而车厢内栎木墙板被打磨得可以映出人影,墙板周围镶嵌着金色花纹,花纹和车厢的内饰带着欧洲宫廷式的华丽风格,因为“西北之星”从设计到建造再到内部装修都有德国、美国技术人员参与其中,会带有华丽、奢迷的欧洲宫廷风格倒也不足为奇。
  “也许,这正是他所需要的吧!”在车厢豪华包间内的芮恩施脑中想起白宫发来的秘电内容,于是在心中说道。芮恩施想起和西北那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近十余次接触和交谈,总感觉那个年轻人好像有魔力一般,他似乎可以看透未来,以至于芮恩施心里有一种错觉,好像那个年轻人早已知道自己有一天会带来这份协定。
  “无论如何,白宫终于接受了我提出的联华制日的方案!”决定不在去考虑这些问题的芮恩施自语着,想到西北那个年轻人言谈举止中对于日本充满敌意和态度,芮恩施相信这份协定会一字不改的被他接受。而这个相对亲美的地方势力如果能够进入中国中央的话,芮恩施相信那时自己或许可以成为美国驻华第一任大使。
  而美国从此之后将会在亚洲得到一个抑制日本的准盟友,日本在太平洋对美国造成的压力也必将得到缓解,甚至于那时日本必须要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这个日渐强大的邻居身上,而美国届时所需要就是平衡,到那时无论是日本或是中国都离不开美国的支持,在平衡政策下的亚洲,美国也会获得超乎想象的利益,国与国之间的根本,唯有利益而已。
  几个小时之后当暮色降临的时候,西北之星号豪华列车驶入已经更名为西北火车站的孔家庄站,现在孔家庄火车站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扩建,以改变那个边域小站的形象。按照西北议会议员们的说法,西北作为全中国实业、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其货运车站是全中国设备最为建全、规模最大的,但是客车站却仍然只是那个有些寒酸的孔家庄站,实在是和西北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不符,严重有损西北形象。
  于是乎在议会众多议员和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下,一个经过精心规划占地面积达到20公顷的大型火车站,就进入了西北铁路公司建设议程。也许是造化弄人,尽管司马一直强调在西北的建筑必须要有中国建筑的特点,但是在西北火车站设计方案公开筛选中,一座意大利风格、显得十分雅致的建筑,却意外被选中,以至于这个在建成后将会成为世界最大火车站的西北火车站,注定将会成为西北充满中国建筑特色建筑中的另类。
  而现在这个火车站仍然在施工中,往来于西北的人们还无法得见其全貌,那个显得有些小巧别致的孔家庄火力站仍然继续履行着的自己的使命。当西北之星号火车驶入车站后,车上的乘客仍然通过旧车站的通道离开车站,而在乘客们纷纷离开之后,一辆非常普通的中华轿车驶入了站台,随后停在可以映出车影的一节蓝色车厢门旁,在轿车门打开之后,芮恩施和随员才从车厢里下来直接坐进了车厢外的轿车,在他们上车之后车随即驶离站台。
  “……在中国未来崛起之路上,美国必定是中国最为亲密的朋友,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包括军事上都需要美国的帮助……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美国工商业界提供的资金、机械以及技术,而现在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进口额正在慢慢超过日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成为美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日本,是中国崛起之路上最大的敌人,甚至于是唯一的敌人……日本国尽管狭小,但是他们却拥有吞并全世界的野心,他们在击败俄国后,立即把目标直指向贵国,在抑制日本的政策上,我们有着相同的利益!”
  在西北边防公署一间会客室内,司马面对芮恩施说道。过去司马还以为这一天至少要等到几年之后,兴许美国会在日本大造战列舰的压力下,才会主动提出中美合作以抑制日本的压力。现在司马已经完全相信了蝴蝶效应的理论,蝴蝶效应似乎从司马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就一而再地影响着这个时空的历史,现在他已经严重偏离历史轨道。
  中国实业的高速发展抑制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失去中国市场、南洋市场的日本把市场重点转移到了俄罗斯,而俄罗斯革命又导致日本为了保护自己巨额对俄贷款,而不顾美国反对强行出兵西伯利亚。日本单方面出兵西伯利亚的行为,最大的好处就是完完全全将自己的野心暴露在美国面前,美国显然不可能拿菲律宾、夏威夷甚至于美国的西海岸来赌日本不会开战,为了缓解日本的压力,美国需要在亚洲扶持一个准盟友,拥有一定实力和一定程度上亲美的西北自然成为了美国的选择,历史已经完完全全被改变了。
  芮恩施从眼前这个看似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话中,可以看到其对日本的敌视思想,这种思想甚至于达到了不能容忍关于日本一切的地步,如果说现在让芮恩施选择未来中日之间爆发战争的话,芮恩施绝对相信眼前这个年轻人甚至可能会抢在日本人之前挑动战争。
  “司马主任,在日本问题上,美国政府和您的观点是完全相同的,日本是亚洲和平最大的威胁,作为一个思想狭隘、资源贫瘠的岛国,他们对于大陆的野心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相信您应该得到了贵国外交部的通告,日本人已经出兵西伯利亚,尽管他们用了种种借口,但是他们企图吞并西伯利亚的野心是众所周知的……而现在无论是美国或是英法都不能抽出多余的军队参与到日本以协约国的名义在西伯利亚的军事行动中,但是我们必须要阻止日本吞并西伯利亚的企图,相信司马主任应该明白如果日本占领西伯利亚之后,对于中国,尤其是西北而言,日本的势力范围将对西北形成全面的包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西北军出兵西伯利亚绝对符合西北的利益,当然是以协约国的名义。……”
  芮恩施在说话的时候一直注意观察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脸色,果然他在听到自己有些夸张的描述时,面色有些不太自然起来,而随后当自己提到以协约国名义出兵西伯利亚的时候,其眉头显然一动。
  “这个老小子,就是想让西北军到西伯利亚去和日本人PK,幸好这正是自己想要的!”尽管面色凝重但是此时司马心里却早已经乐开了花,司马知道美国点头邀请自己到西伯利亚,就等于把一直困在西北额头上紧箍咒彻底松绑了,这一关一过那么剩下的就好办了。
  “……好了!我想剩下的问题,应该是出兵的具体问题了!但是我们坚持一点美国必须要同意派出至少两个团协同西北军在西伯利亚联合行动,以防止日本铤而走险为吞并西伯利亚而挑动起与西北之间的战争,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否则我们的行动将局限于中西伯利亚一带,用以保障西北的安全纵深。”在经过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商谈之后,在谈到最实质的出兵问题时,司马用非常坚定的口气说道。
  无论如何都要把美国军队拖到西伯利亚是参谋部制定的以美抑日计划的核心,只有把美国拖到西伯利亚,才能把日本拦在西伯利亚门外,至于美国,只要战争一结束,他们的国会都会让他们撤回国。
  “司马主任,你应该明白,现在美国并没有多余兵力派到西伯利亚,即便是两个团,或许我可以向白宫要求,除了原定的海军陆战队一个营之外,再增加一到两个连的兵力。”芮恩施毫不犹豫拒绝了司马的要求,两个团?按照白宫的计划,美国最多只准备把两个营送到西伯利亚,两个团?白宫根本不可能接受这个要求。
  “没有多余的兵力?你们在天津和京城的步兵第十五团,每天除了出操之外,什么事都没有,他们的军营甚至都是租用的,我想现在华北美国侨民应该不需要他们保护,你们的兵力再紧张,我想派出这支部队应该没有问题吧!他们可以不用作战,可以仍然像在天津一样,只是作为存在的部队!这是我最后的底线!除了你说的一个半营海军陆战队之外,我坚持要再增加一个步兵团。”芮恩施的拒绝并没有出乎司马的意料,但是司马立即戳破了他没有多余兵力的谎言,在天津美国人有整整一个步兵团在那里,他们成天没事做,只不过是出出操而已。
  在这个时代列强们在天津有驻军协议,协防范围远远不止于各国租界的范围,而是包括整个天津,后世比较出名的“北支那派遣军”前身,就是这个时代根据庚子条约驻于天津的“支那驻屯军”。去年在天津时,司马曾经见过很多各国驻军,所以从那时起,司马就惦记起了天津这些列强们的驻军,现在有机会自然司马就打起了驻天津以及京城的美军第十五团的念头,先把他们弄到西伯利亚再说,至少在那里他们可以发挥一下作用。
  “嗯!这个……这个问题我需要请示华盛顿才能做出决定!不过,为了说服国内,我必须要得到你们的保证,以确保十五团即便是到了西伯利亚也只是作为一支存在的部队,不能参与任何战斗。”芮恩施没有料到眼前司马竟然惦记上了驻在天津的十五团,那支部队现在的确仅仅只是一支存在的部队而已,侨民的安全即便是没有他们也可以得到保障,或许国内可以接受把十五团从天津派到西伯利亚作为存在部队。
  “呵呵!当然,打仗这种粗活,西北军自己来就行了,至于美军,到西伯利亚是展示美国力量在西伯利亚的存在,如果公使阁下不放心,我们可以把第十五团放到最安全的地方,不知公使觉得符拉迪沃斯托克这地方如何?”见芮恩施口气有所松动,司马知道美军第十五团恐怕北调西伯利局几乎没有什么疑问,于是便开口说道,什么地方最安全?当然是临海城市,自然只有海参崴最合适,到时就在美国人的配合下与日本人在那里演一出三国演义。
  “现在,我们可商定什么时间出兵西伯利亚了!符拉迪沃斯托克作为最重要的港口,绝对不能由日本人占领控制,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日本人之前,把军队派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我们已经把亚洲舰队的旗舰布鲁克林号装甲巡洋舰派到那里,舰上还有100多陆战队员,仅有这些力量显然是不够的,所以需要西北驻于中俄边境地区的第三十一师配合。”
  对于驻军符拉迪沃斯托克芮恩施并没有任何意见,但是驻军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前提,必须是要在日本占领之前,由中美军队联手占领那里,当然战斗只能由中国军队去打。
  “嗯!如果你们同意十五团进驻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话,西北军不介意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为美军第十五团准备一处设施完善的军营。”司马正色说道,打仗!没问题!西北军生来就是为了打仗的,更何况现在美国人决定介入了,那么原本的计划就需要进行一些改变,最重要的一点是海参崴华人不需要付出不必要牺牲,这才是最重要的。
  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市中心位于金角湾岸边,集军港、商港于一体,港口内除货轮外,在正对前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大楼的海面上,还停泊着数艘军舰,上面悬挂的沙俄时代俄罗斯海军军旗,早已经被革命水兵们降下,换成了革命者的红旗。与金角湾毗邻的两个海湾分别叫阿穆尔湾、乌苏里湾,符拉迪沃斯托克整座城市实际上是被蓝带状的海水包裹,金角湾的海面上碧波万顷,海鸥逐浪飞翔,远处的岛屿镶嵌在海水之中,岸边已经枯黄的树叶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更加色彩斑斓,随风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往昔的历史。
  位于金角湾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那片面积为10平方公里的停泊场内,自从3年前战争爆发之后,除了运送各国援助俄国物资的商船之外,就不乏协约国军舰,这些协约国到访战舰和同样停在港口中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硕果仅存的几艘千把吨小炮舰相比,无疑等同于巨无霸一般的存在。在半月前,由美国亚洲舰队司令奈特上将率领的旗舰“布鲁克林号”装甲巡洋舰,以及随后到来的日本海军朝日号海防战列舰,可以说是现在港口中最为强大的海上力量,尤其是日本的朝日号海防战列舰。
  “这些俄罗斯人是不准备撤离这里了!他们想守卫这里!”在“布鲁克林号”装甲巡洋舰舰桥上,奈特上将看着俄罗斯水兵用起重机把炮舰上的舰炮吊运到岸上,便开口对身边的舰长尼尔斯上校说道。从昨天到现在,俄罗斯人一直做着各种战争准备,最主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把小炮舰上的火炮拆下用于增强海岸防卫,显然他们明白自己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对抗日本海军。
  “对于俄国人会这么选择,并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地方,现在是日本人要占领这里!俄罗斯人虽然被这群小矮子打败了,但是仍然从心眼里看不起他们,所以他们会选择抵抗,并不出乎我们的意料不是吗?你看朝日号战列舰上的日本水兵们,他们正在给舰桥捆扎防弹沙包,他们是在俄罗斯人眼皮下面作着战争准备,如果我是米基耶夫斯基,现在就会命令用岸防炮击沉停泊在金角湾的朝日号战列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做战争准备,让日本人和后继军舰汇合。”尼尔斯上校看着数百米外朝日号战列舰上正忙着捆扎防弹沙包的水兵们说道。
  自从米基耶夫斯基拒绝了日本驻符拉迪沃斯托克领事关于开放港口供日军上岸维持秩序的要求后,朝日号战列舰上的日本水兵就开始忙活起来了。朝日号战列舰尽管是一艘近二十年舰龄的旧式前无畏战列舰,但是一万五千两百吨的排水量和四门三百零五毫米舰炮以及十四门一百五十二毫米副炮,在金角湾这艘老式战列舰根本就是一个巨无霸,尤其是相比于现在弱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而言。
  “因为米基明白,这场战争不能由他挑起,现在俄罗斯不是过去的那个俄罗斯,即便是中国人都能在俄罗斯腹地狠狠地给他们一刀,更何况是日本人,米基只能静等日本人开炮,然后才能还击,不要忘记米基首先是一名政客,政客考虑问题永远是政治第一,而我们是军人。”奈特上将回答了身边年轻舰长的疑问,甚至于非常亲密的称呼米基耶夫斯基为米基。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奈特和米基耶夫斯基之间存在的友谊并不是什么秘密,甚至于当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苏维埃和水兵们暴动时,当时自治委员会要求奈特上将和日本人干涉,奈特上将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们的请求,还阻止了日本人干涉的企图。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访问期间,奈特上将曾经在“布鲁克林号”上多次宴请米基耶夫斯基,也非常喜欢与这个曾经在英国留学取得生物学硕士的“学者”政客探讨种种问题,而米基耶夫斯基也曾在港上多次宴请奈特上将和布鲁克林号上的军官,两人也因此结下了友谊。
  “奈特上将、尼尔斯舰长,有一件事我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帮助。”这时在奈特上将和尼尔斯上校身后传来有些生硬的英语,听声音奈特知道是在水兵暴动时跳入金角湾逃到“布鲁克林号”上的俄罗斯军官之一康特琴科。
  “唐特琴科中校,请问有什么事情吗?”奈特上将问眼前面色中带着犹豫的康特琴科和另外两名并不熟悉的俄罗斯海军军官,其中还有一名只有十来岁的海军士官生。
  “尊敬的奈特将军,我和我的两名同僚非常感激你们在最近几天里给予我们的庇护,现在我们希望您能派出一艘交通艇将我送回岸上,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返回要塞,为保卫符拉迪沃斯托克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康特琴科正色说道。自从昨天晚上用餐时,从眼前的奈特上将和其它布鲁克林号上的美国海军军官口中得知日本人准备攻占符拉迪沃斯托克后,经过一夜思考后康特琴科还是决定返回要塞,当康特琴科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另外二十六名在“布鲁克林号”上避难的同僚后,有一名少校和一名士官生愿意和自己一起上岸,其他人都拒绝了康特琴科的提议,没有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重新回到岸上,把自己的生命交给那些失控的水兵们掌握。
  “康特琴科中校,对于您的勇气和爱国之心我持以万分尊敬,但是你要知道一点,如果将你们送上岸后,我们就不能再保护你们的生命安全,那些失控的水兵会做什么,不是米基和我们能够阻止的,我想或许等一切都归于平静之后,新的俄罗斯仍然需要你们这些优秀的海军军官。”听到康特琴科中校请求后奈特上将开口劝道。
  尽管奈特上将和米基耶夫斯基现在有了一定的私交,但是对于他们未经审判就处决军官的做法却不敢认同,而在和米基耶夫的谈话中,奈特知道米基耶夫斯基根本无法或者不愿意阻止士兵的自发行为。身为海军对于同行的尊重或者人道主义的考虑,奈特上将都不希望在自己避护下的俄罗斯海军军官发生什么意外,即便是他们主动要求上岸的情况下,奈特上将知道他们上岸后,也许很快就有可能被那些暴动的水兵们处决。
  “奈特将军,也许我们上岸后很有可能被水兵们处决,但是作为一名俄罗斯军人,我们不能在日本军队入侵我们国家的时候,在安全的地方袖手旁观,所以,请您答应我们的请求!”尽管知道奈特将军说的是实话,康特琴科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
  “康特琴科中校,你们的勇敢和爱国行为,必定会被世人铭记。”见无法阻眼前的这三名军官,奈特上将开口说道,同时向这三名军官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眼前这三名军官的行为赢得了奈特发自内心的尊敬。
  十数分钟之后,停在泊位上的布鲁克林号装甲巡洋舰放下一艘小艇,坐着小艇的康特琴科和另外一名军官以及一名士官生抱着卫国的思想离开了美国人的庇护,只不过他们刚刚上岸,码头上负责警戒的水兵们在他们离开小艇之后,在小艇上美国水兵们的注视下,将康特琴科中校和另外三人押到港边,随后十几名水兵提着步枪站成一排,然后举枪对着他们。
  “愿上帝保佑吾皇!让国家的光辉,领导我们……”被推到港边的康特琴科中校和另外两名军官看到这一幕后,知道了自己的命运,随后三人大声唱起了早已被废止的国歌,歌声未完枪声响起。
  “天!这一群混蛋!这是谋杀!不!是屠杀!”入耳枪声,从望远镜中看到康特琴科中校和另外两名军官被水兵们直接在港边处决,然后水兵还把尸体踢到了海里,看到这一幕的奈特上将大声咒骂着,但是此时奈特上将却只能站在布鲁克林号的舰桥上目视屠杀在自己眼前发生。
  舰舷边二十三名未上岸的海军军官同样目睹了这一切,尽管他们脸上充满了悲愤的神情,但却也只能静静地看着,看着自己的同僚被水兵们枪杀,此时红色的晚霞将金角湾的海面映成了红色,似乎和多天前水兵对军官屠杀时一样的。
  “将军,华盛顿电报!”这时尼尔斯舰长面带喜色说道,尼尔斯早就看不惯符拉迪沃斯托克暴动的俄国水兵,现在终于可以恢复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秩序了。
  “这是……让我们配合从边界地区开来的中国军队占领符拉迪沃斯托克?白宫已经决定出兵西伯利亚了!我们和中国人一起行动!”看着手中海军部发来的电报,奈特上将有些不可思议,难怪海军部在得到自己的报告,说明日本要用武力攻取符拉迪沃斯托克,希望暂时退出金角湾以避免被误击的情况后,海军部仍然命令自己留在金角湾等候进一步命令,海军部是在等待外交部和中国军队进行协调共同出兵西伯利亚,现在看来中国人应该已经被外交部说服了,下面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和中国人联合行动。
  “嗯!如果时间没错的话,现在日本舰队也应该已经快到了!”奈特上将对尼尔斯舰长说道,奈特上将朝两天来一直未熄火的日本海军朝日号海防战列舰望去,奈特上将很想知道如果日本人知道中美两国将联合干涉西伯利亚,不知道他们会是什么表情?而此时“肥前”、“石见”两艘战列舰护送着“常陆丸”已经驶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航道出海口外的kryplev岛外海域。
第72章
  绥芬河是发源于长白山麓注入日本海的一条中等河流,当它于万山丛中蜿蜒而来,接近边境时,突然舒展开了腰身,形成了一个冲积平原,这就是东宁平原。中东铁路在设计中就是沿着这条绥芬河谷进入中国境内的,第五站就建在河岸的三岔口村,因此,五站也就叫做绥芬河站,但是修建过程中,忽然发现从河谷平原穿过太平岭地段的地质结构极其复杂,不得不向北移动50公里。
  于是,绥芬河站就远离了绥芬河而来到这个海拔500多米的山坡上,中东铁路通车后,来自俄、日、朝、英、法、意、美等国的使节齐至,商贾云集,带来了欧洲的商品、文化和建筑,一时间,小小的镇子上同时飘扬着十八个国家的旗帜,时称“旗镇”。
  从铁路修建那天起,这座因铁路而兴的小镇便成为俄国中东铁路附属地的一部分,中国失去了在这里的主权,在西北军占领哈尔滨之后,霍尔瓦特签署了投降协议,从东宁县开来的吉林陆军第十一团,驱逐了车站内一个连的俄军护路队,然后接管这座因铁路而兴的市镇。
  一周前的夜晚,当一列火车驶入镇上那座俄罗斯风格火车站后,从火车上跳下的西北边防军三十一师两个营迅速解除了车站内以及镇上吉林陆军武装,随即接管了这座边境城镇,在随后几天之中,边防陆军第三十一师全师一万六千多名官兵外加一个榴弹炮团近两万兵力进驻边境地区。
  “快!你们两抬弹药箱!”
  “水桶……”当几列火车前后驶入这座俄罗斯风格的火车站后,车站就变成了绿色的海洋,站内充斥着官兵们的嚷嚷声,有喊人的、有下达命令的,有维持秩序的,虽然声音有些杂乱,但是秩序却井然有序,各个单位都是按照既定计划,以连队加直属排的方式携弹药物资,按照既定编号登上闷罐车厢。
  “机枪排、机枪排分散,一个班进一节车皮!随车带上六个基数的弹药。”站在站台上的傅作义大声地喊着,生怕自己营里的机枪排像过去一样,都集中在一节车皮里头。按照师里命令,机枪排分散上车之后,就要把机枪架起来,按左右左分列枪口对外,以提供机枪火力掩护。
  谢子良的机枪班刚一上车,就将机枪架在车厢左边已经切开的一个机枪射孔后,枪口对外伸出一部分,再加上车内步兵连的九架轻机枪,现在一节普通的闷罐车,就变成了一个拥有多架机枪火力的“装甲”列车,当然如果车厢内侧仅只挂着两块不到一米高的钢板的闷罐车也算是“装甲列车”的话。
  “装甲列车前导开路,全师和加强榴炮团所有人员装备分乘五列火车进军海参崴!这么个进军法基本上和行军没有什么区别。”望着前导的ZL-3号装甲列车马晓军对身边的参谋长说道。ZL-3是边防军在哈尔滨俘获得俄国装甲列车,也是边防军目前在中东铁路上仅有的一辆装甲列车,在进行改造加强了火力之后,这是它第一次投入战场。
  “我的师长,至少这前一百公里差不多就是行军,不到双城子根本就碰不到成建制的俄军,不过那里也只有一个营又一个连的俄军和六百多名赤卫队员,至于路上零星的俄军和赤卫队,光是靠这五列被整成机枪刺猬的列车,就能把路上可能的袭扰给收拾了。”见师长这么说伍湘鸣便回答道,不过在心里头伍湘鸣还有些担心另一个问题,这两百公里,那些俄国兵会不会破坏铁路,这才是伍湘鸣最担心的。
  而边境对面Pogran0hn镇火车站的俄军,仅仅不过只有两个连而已,其中一个连还是被吉林陆军十一团赶过去的护路队。Pogran0hn镇是一个距离绥芬河不到10多公里俄罗斯边境小镇,镇上不过只有千余名居民而已。对于镇上的居民和俄军而言,他们每天所祈祷的就是后贝加尔的惨祸不会在这里上演,两天前西北边防军一架飞机出现在Pogran0hn镇天空中的时候,着实让镇上的居民和士兵吓了一跳,幸好他们只是一飞而过,并没有像在后贝加尔一样,到处扔着可以摧毁一切的炸弹。
  Pogran0hn镇火车站是中东铁路在滨海边疆区进入中国后的最后一座俄罗斯车站,自从中东铁路建成投入使用以来,这里每天都会有十数对列车驶过,躺在站台躺椅上的调度员谢尔伊万觉得在自己记忆中,好像从来没有像最近几天这么清闲,自从中国人占领中东铁路后,就再也没有火车经过这里了,车站里还停着一列因为铁路被切断而停运的列车。
  “希望早一天和中国人和谈吧!”想到在火车站电报室里收到彼得格勒的《和平法令》谢尔伊万心说道,战争对于这里并没有什么影响,甚至于连Pogran0hn火车站候车室里悬挂的沙皇相片都没被取下,这里现在似乎成了一个被世人遗忘的角落,甚至于连尼科利斯克的革命委员会,都没有向这里派出革命委员,而就连车站里的军队,仍然还是效忠临时政府的旧军队。
  “嘟……”从北方铁路尽头远传来的火车汽笛声惊醒了谢尔伊万,谢尔伊万连忙站起来朝北方望去,看到铁路尽头升腾至空中的白烟,在铁路上工作了十多年的谢尔伊万知道那是机车喷吐出的烟雾。
  “难道铁路被重新开通了?”火车是从中国方向驶来的,听着熟悉的火车轰鸣声渐近,谢尔伊万在心中想到。而此时听着远处传来的火车轰鸣声,车站里的工人和站长伊尔曼都纷纷走到站台,朝北方驶来的火车望去。
  “也许我们和中国人已经达成和平协议了!要不然也不会有火车从这个方向驶来不是吗?”火车站长伊尔曼看着驶来的列车笑着对身边的人们说道,没有人注意到伊尔曼看到这列火车驶来时眼中带着一些期待的意思,不过人们倒愿意相信伊尔曼说的话,至少那样他们可以不需要像这几天一样,成天担心中国人的飞机。
  “伊万上尉,相信我,有一天你们会为你们的选择而感到自豪的!”而这时在火车站旁的军营内,一名穿着西装亚洲人模样的年轻人在听到传入耳中的汽笛声后,对眼前的哥萨克军官说道,言语间透着无与伦比的自信。
  ……
  “这些俄国人,他们根本不愿意首先挑起战争!竟然同意我们进港了!他们根本就不愿意抵抗,这至少说明一点,符拉迪沃斯托克苏维埃明白自己的实力并不足以坚守这里,所以他们并不愿意刺激我们。”在石见号海防战列舰舰桥上,此次行动的指挥官阪本则俊大佐拿着望远镜观察符拉迪沃斯托克那些可现的要塞,对身边肥前号舰长广本庆次说道。尽管俄国人拒绝了“常陆丸”靠岸的请求,但是毕竟还是同意自己的舰队进港了。
  对于俄国人拒绝了自己的要求阪本则俊在感觉有些意外的同时,同样感觉有些兴奋,毕竟俄国人的拒绝为未来战斗埋下了伏笔,一个只有几千名水兵和万余名没受过什么训练的工人守卫的要塞,即便是再坚固又有什么用呢?
  尽管已经收到日本人的警告,但是当日本海军“肥前号”、“石见号”两艘海防战列舰和“常陆丸号”、“青岛丸”商船驶入金角湾的时候,符拉迪沃斯托克苏维埃仍然没有拒绝他们的驶入,按照米基耶夫斯基等苏维埃委员的说法,在日本人没有挑动战争之前,我们必须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在米基耶夫斯基心中,仍然心存最后一丝侥幸。
  而在金角湾的几处要塞内,要塞炮兵们则用两门可以瞄准港内目标的旧式架退254毫米要塞炮和数门152、120、107毫米速射炮瞄准此时停在金角湾泊位内的三艘日本军舰和那两艘商船,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的大口径岸炮以及大部分火炮,在过去三年中大都被拆走用于充实芬兰湾的防御,此时这里不过仅只留下了一些旧式架退火炮而已,能够瞄准港内目标的武器仅只有两门旧式架退炮以及几门临时从炮舰上拆下的火炮。
  “现在山口领事正在通过特殊渠道,以便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支那人保持中立,如果在这里的二十万支那人是日本人的话,同时又像他们一样拥有一支600人的自卫队,那样的话现在即便是强攻符拉迪沃斯托克,都不会有任何问题。”在提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华人和他们的那支自卫队的时候,广本庆次用一种有些羡慕的口气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1/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