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1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730

  “哒哒……”听着密集的枪声在监狱外响起的时候,在监狱中关押的前上乌金斯克城防部队军官们,纷纷朝入口处望去,甚至于连彼得留拉得夫也不禁转动眼珠朝那里看了几眼。
  “咚!”伴着一声铁栏门被踢开的声响,几名穿着绿色军装头戴钢盔的中国士兵冲了进来,其中冲在最前面满面硝烟的一名士兵冲着铁窗后的军官们,满面笑容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你们被解放了!”
第77章
去前线!
  “啪!”
  “鼠目寸光!”从办公室中传出司马愤怒的吼声!同时伴着拍桌子的巨响,声音之大几乎让外间秘书和警卫们都不禁侧目而视,在他们的记忆中从来都是待人和善的主任,好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愤怒过,在外间的人可以从拍桌的声响中感觉出主任的怒气。看着十几份被扔在地上的电报,因为拍桌时用力过大,手指传来钻心的痛苦,让司马知道自己右手指骨可能裂了,几个月以来司马第一次如此愤怒,这种愤怒甚至于让司马生出一种杀人的冲动。
  “通知张默过来,让他的公共舆论资讯委员会给国人们上上课!告诉他们什么是所谓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下回再收到像今天这种通电!不需要再交过来了,直接给我冲到马桶里!省得污了我的眼!”看着一旁面色有些惊骇的杨永泰,司马开口说道。
  中华革命党控制的《民国日报》报道了所谓的《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结果那些曲解了所谓的宣言的人,竟然通电要求西北立即对俄停战、撤军,一切问题通过外交方式和对中国充满友好之意的俄罗斯新政权谈判解决,甚至于还有人在通电中称西北不要甘做帝国主义列强的打手,而徒伤友邦之心。
  本就知道那个所谓对华宣言真相的司马,怎么可能不愤怒,一群自许见多识广之人,竟然都不仔细推敲宣言的内容,就在这里想当然的指责西北和西北边防军,而最让司马感到愤怒的是有几份通电中提到什么“为表达我方之真诚,已攻入俄境之西北边防军应立即撤回国内,以为谈判创造良好之信任!”
  “……以后再有这类通电。都给我送过来!我倒要看看发电的都是些什么人!”强忍手指传来钻心痛楚司马开口说道,今天收到这十几份电报有社会名流、有政客、有文人,司马可以肯定一点,他们之所以发这些电报,有的人或许是想避免西北军付出无谓的损失,有的人却是心怀鬼胎另有目的,他们害怕西北军在对外战场上取得胜利后,获得前所未有的声望,进而影响到他们。
  “主任!您的手……我现在打电话让医生过来!”在看到主任额头上冒着细汗,杨永泰发现主任的右手不自主的抽颤着,想起之前那声拍桌的巨响,于是连忙说道。
  “畅卿,通知张默立即给我过来,嗯!还有通知浮空部队准备一艘飞艇,我要去上乌金斯克和海参崴亲自为边防军将士们授勋,通知新闻界,他们愿意的话可以派出记者随行!”
  尽管手指头传来的痛苦让司马额头上都忍不住冒出了虚汗,但是盛怒之下的司马根本顾不得这些,在考虑数秒后便开口说道。之前收到来自上乌金斯克捷报的好心情,全被那十几份电报给搅黄了,既然他们可以通电,司马决定用实际行动回击他们!到前线亲自为将士们授勋!
  乌米扬诺夫用这么一份没有他署名,并留有大量伏笔的宣言,把原本举国一致的民心给搅和了,而感觉愤怒的同时,司马更多的是感觉到深深的无奈,别说是在这个时代,就是在93年后,99%的国人还相信乌米扬诺夫是对华友好的,是要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是要归还帝俄侵占领土地!总之,一句话,乌米扬诺夫是个好人,他那位继承者是个混蛋罢了。
  作为目前全中国经济、工业最发达地区的西北,同时拥有6万报纸杂志阅读者,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全中国报社、杂志社怎么可能坐视,所以自然诸如《大公报》、《益世报》、《申报》、《共和日报》、《奋进中国》等等几乎全中国稍有影响力的报纸杂志都会在西北设立有常驻办事处,毕竟此时西北的任何举动都可以影响到全中国。
  “王清泉!司马主任要视察上乌金斯克和海参崴前线!亲自在前线为立功官兵授勋!你带着小李,你们两个人去采访,别光把眼睛放到主任身上!多采访那些官兵!我要得到前线第一手资料!多拍些照片!”位于西北103大街一座写字楼《大公报》西北分社内,社长在接到来自边防公署新闻官办公室的通知后,立即跑出办公室对门外正在忙活的记者喊着。
  之所以强调多拍些照片,实际上理由非常简单,《奋进中国》杂志用一期全照片特刊成为了现在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杂志,那一期的《精忠报国》在全中国发行量高达数百万册,自然这次有这么好的机会,当然需要多拍些前线的战地照片,以吸引读者,毕竟有《奋进中国》成功的先例在那摆着。
  当公共舆论咨询委员会的张默赶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小时之后事情,当张默接到通知赶到边防公署时,此时司马已经到了公署的地下停车场,正准备朝飞艇场去,将从那里坐上飞艇前往上乌金斯克。
  “走!慎言,我们在车上边走边说!”见张默赶了过来,司马看了一下时间后,便开口说道。随后上了自己那辆中华高级防弹轿车,而张默则有些紧张的跟着坐上了车,然后拘谨的坐在车中。
  “慎言!公事要紧!”看自己亲自挑中出任公共舆论咨询委员会主任的年轻人,此时有此拘谨的坐在自己对面,而且额头上冒着汗水,司马知道是什么让他如此紧张,于是便开口说道。
  他赶过来的时间的确是长了些,不过司马知道这一段公共舆论咨询委员会是一日不得清闲,尤其是现在当这场国战的性质因为和美国之间的合作,在表面上发生变化之后,为了能够得到国人继续支持,公共舆论咨询委员会的任务不可能轻松。
  “慎言,你看这一句‘工农政府宣布废除与日本、中国和以前各协约国所缔结的一切秘密条约,因为沙皇政府同协约国一起利用这些条约以威胁利诱的方法奴役东方各国人民,主要是奴役中国人民,使俄国资本家、俄国地主和俄国将军从中得利,苏维埃政府在将沙皇政府独自从中国人民那里掠夺的或与日本人、协约国共同掠夺的一切交还中国人民以后,立即建议中国政府废除1896年条约、1901年北京协议及1907年至1916年与日本签订的一切协定进行谈判。’”
  “你注意一下!俄国人已经说明了要废除的是中俄秘约以及日俄秘约!而不是1896年之前和中国签署的不平等条约!而且所有中俄领土划界条约都不是秘密条约,这些条约当时中国和俄国都公布过,所以自然不在俄国新政权废除范围内,这些一定要特意强调。另外还有,这个宣言以人民革命委员会名义发出,却没有这个委员会主席乌米扬诺夫的签名,换句话说这根本不是合法外交宣言。还有这个宣言中提到的,所谓的人民和民族自决,他们想在什么地方进行民族自决?在东北吗?在蒙古吗?这群骨子里就透着俄罗斯式的贪婪的东西,指着他们让步?可能吗?一个国家会在什么情况下放弃属于自己的土地,除非彻底击败他!”
  在轿车朝飞艇场开去的时候,司马在车上向张默解释俄国人的这个宣言,俄国人这个宣言起到了作用,原本在对俄态度上举国一致的支持战斗到底,而现在因为这份宣言使得国内一些人在态度上发生了转变,他们竟然像个孩童一样,心存幻想,以为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甚至于要求西北军撤军来表达诚意!
  而张默则静静地听着主任的讲话,然后在心中记住这些,同时开始计划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宣传这些,掌管公共舆论咨询委员会这么长时间,张默知道对于媒体,适当的引导远比控制更为有效,所以委员会尽管控制着不少报纸,但是一直以来最常用的办法仍然是引导控制,而不是压力控制。
  “总之,你们公共资讯委员会现在的任务,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这些,知道这个宣言的真相,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这是俄国人的缓兵之计!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做到这些。西北军将士在前方拿命拼来的大好局面,我不希望被这些人给搅黄了!总之,这一次我要让那些人变成过街老鼠!这次你可以使用委员会的战时权力!我已经和调查部打了招呼,他们会全力配合你的行动!记住,我们今天的谈话从来不存在!”
  在说这些的时候司马一直面朝着车外。一直以来司马都坚持新闻自由,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舆论委员会只是发挥引导作用,尽管他同样是西北的一件有力武器,并且一次又一次的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但是这一次和过去完全不一样。
  “主任,我明白了!如果没什么事情的话,我就下车去准备一下!”作为公共舆论咨询委员会主任的张默当然知道委员会的战时权力。随后,路上的车队靠边停了下来,张默从车上下来之后便坐上自己的轿车,然后轿车朝反方向驶去,至于之前在主任车上和主任谈了些什么,只存在张默和主任的记忆之中。
  浮空部队与空军尽管同属西北空中力量,但是作为西北的战略运输力量,仍在编制上独立于西北边防空军。而飞艇场则与海冬青、航校、俱乐部三大空军基地成棱角分布,尽管更多的时候,空军常说三大空军基地成三角之势环卫西北,自然将占地面积庞大的飞艇场直接排除,毕竟其为空中力量,但却不属空军。
  相比于三大空军基地,飞艇场最大的特点就是民用!随着FK-12两型氦气客运飞艇投入使用,早在半年之前,就在飞艇场建立了中国航空公司,而FK-12型飞艇除在西北内部航线上使用外,开始被用在西北和国内几个大城市之间航空客运,当然乘客大都是往返于西北和各大城市的商人。
  今天飞艇场显然比平时要热闹太多,前后几十辆轿车载着上百名各报社、杂志的记者们来到飞艇场,他们将随同司马一同前往上乌金斯克报道司马为立功官兵授勋的新闻,更重要的是他们将第一次直接进入最前线,得到前线的第一手报道。
  正因为如此,各报社、杂志社驻西北办事处纷纷派出了自己最优秀的记者。试想一下,如果一百多名各报社名记齐聚一堂会是什么模样?当然除了客套之外,更多的肯定是各抒己见,然后大家在那里议论纷纷!此时记者们搭乘的飞艇上就是这般模样。
  “……俄国革命之要求惟何?曰人权,曰民权,惟争人权也,故非达农民公民生活之改善不可;惟争民权也,故非革除专横之王家及贵族而建设民主政治不可,吾国之革命要求亦然也,先前出兵实是拒俄帝之入侵,而现俄新政权已经表达了愿谈判之善意,为何我们不能以撤军表达我们的善意呢?”王伦这位《共和日报》驻西北办事处的头牌记者引《共和日报》上的报道说道,作为《共和日报》记者,他自然站在《共和日报》的角度去发表个人观点。
  “蠢人之见!你说这些的时候,忘记了弱肉强食是当今国际法则的核心,羚羊天生就是狮子的食物,野兔天生就是老鹰的美餐,这是它们的宿命,弱国任由强国践踏,如果不是西北军数十万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俄国人岂会服软!”王伦话音一落,隔着几排座位的位置上传出了反驳声,声音中带着些许京味,不消说,自然是亲北方反南方的《京报》记者的声音。
  “哼哼!撤军表达诚意?王先生,你倒是大方!不知道王先生的《共和日报》收了人家多少好处?你可不要忘记那些土地上的每一寸都带着西北边防军将士的血!那些地方是西北边防军用命换来的,你上嘴唇碰下嘴唇就让出去了,你根本就是一国贼!国贼人人得而诛之!做人那!别昧着良心说话!小心到了地底下,到时你家祖宗都不愿意认你!”一个用礼帽盖着头已经放低了坐位的记者,连头都没抬大声责骂道。
  “轰!”此人话音一落,艇舱内立即乱成一团,国贼!这个词太敏感了一些!在飞艇里都是消息灵通的记者,他们自然知道现在“国贼”两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可能会被暗杀!现在国内各省激进民族主义非常盛行,这些民族主义激进派中不乏做事不顾后果的狂热团体,如果某人被定上国贼之名,到时如果他发生什么意外倒也不足为奇。
  坐在飞艇上的司马不时向舷窗外张望,看那远处变幻万千的云朵,在阳光照耀下犹如汪洋大海中的波涛不停地翻滚,云层稀薄的时候,司马看到连绵起伏的山脉,看到辽阔的草原,坐在飞艇上鸟瞰这片蒙古草原,回想起这几年的际遇,实在让司马有些感慨万千,人的欲望和野心是无穷尽的,即便有时候你并不愿意,但是仍然有很多未知因素在你的身后推动着你不断前进,前进的过程就是欲望和野心的膨胀的过程。
  司马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发现时空异常点时,当时只想利用这个发点小财,改善一下自己生活窘迫的现状,即便是后来在很多时候司马所作的大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如果时间倒回到初时,司马肯定不会相信自己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无论如何,至少这片土地我保住了!这次还能连本带利把失去的都拿回来,我就……呵呵!”透过舷窗看着起伏的蒙古高原,这个时代蒙古高原尽管同样存在大量的荒漠,但是远没有后世严重,至少在西北这两年尽管碰到不少大风,但是后世华北城市常见的沙尘暴,司马还真没有在西北碰到过,像现在从飞艇上望去入眼的只是一片翠绿,如此漂亮的草原在后世并不多见。
  “这是我的空军!”透过舷窗,司马看到四架为自己飞艇护航的FH-1式战斗机,他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战斗机,看到这几架飞机,司马感到骄傲,曾几何时拥有一支强大的空军,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现在自己拥有全亚洲最强大的空中力量,尽管在数量上和英法德等国仍有些差距,但是如果纯粹从技术上来说,现在的西北边防空军无疑是这个时代的NO.1,先进的战斗机、轰炸机和较先进的空中战术,这是地位的保障。
  现在即便是欧洲空军的同行们,同样非常关注西北边防空军,这支新生的空军在过去几个月中,用大纵深战略轰炸震惊了全世界,甚至于连英法两国空军都特意派人到西北来取经,当然取经的人中自然也少不了德国人,真正的空军,这些人曾经如是形容西北边防空军。
  司马并不知道自己所看到的几架飞机,仅仅只是护航战斗机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这一次司马搭乘飞艇前往上乌金斯克,是司马在出任边防公署主任后第一次离开西北省,为了保障司马的安全,边防空军派出三个联队的战斗机,执行分段空中保护,从海冬青基地起飞的战斗机执行至库伦的保护任务,然后库伦机场会有一个联队接替,然后再到恰克图由另一联队接替,一共分成三个任务段,而在司马所乘的飞艇周围数公里内,数十架战斗机把飞艇团团围住,而且还有数架飞机低空搜索飞行,以最大限度的保护飞艇安全。
  虽然这么做有些兴师动众,但是在空军指挥官们看来,绝对有这个必要,毕竟这里是战区,尽管这一带除西北边防空军和飞鸟之外,根本不存在其它任何会飞东西,之所以兴师动众,实际上是空军指挥官们在心里打着小九九,毕竟这将是一次空军在主任面前的表演,这场表演或许可以为空军换到更多的好处。
  现在上乌金斯克已经看不到那些综合布里亚特风情和俄罗斯风格的建筑,整个城市大约三分之二地区毁于轰炸和炮击,而在之前边防军进攻时,为了攻克俄军据守的工事,进攻的边防军士兵则直接使用75毫米野炮直瞄炮击,其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城市再次被重创。
  尽管上乌金斯克一部分俄军曾经试图抵抗,但是结果其实早已注定,早在几个月之前,无论是他们的将军或是外国人观察家们都不存任何乐观看法,尽管他们的对手是欧洲人眼中贫弱的象征——中国军队,但是那时这头剽悍至极的猛虎并没有露出自己锋利的獠牙,当他展示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所有人都明白失败对于俄罗斯而言并不意外,意外的是西北竟然忍了这么久,以至于久得让世人都遗忘了这场战争。
  “看看这些人,你相信吗?曾经他们是俄罗斯帝国的依仗,他们被称为‘欧洲压路机’,即便是世界陆军第一强国,对这些压路机也是忌惮不已,甚至于他们只需要几万人就能占领整个东北,万人就能攻进我们的京城,在我们的皇宫里阅兵!而现在看看他们的样子,颓废、恐惧、不安,你看他们中很多人脸上甚至还带着解脱的味道,你能和过去的他们联系起来吗?”站在车上的冷御秋摇头感叹,作为经历过庚子之变的军人,曾几何时正是眼前这群人的先辈们把种种耻辱强加到中国身上,而现在他们身上可曾再看到一丁点儿列强的傲气?有的只是一群胆魂皆失的溃兵而已。
  “他们战败了,所以他们欣然接受了,一支在战争爆发之初就从心理上厌倦战争的军队能打赢吗?进攻部队碰到的抵抗非常微弱,相比四个月前克斯格鄂塞那场残酷的战斗而言,甚至于连一些抵抗都是他们的革命委员们用机枪子弹逼出来的,这么一支从精神上都已经彻底失败的军队还能表现出什么样子?解脱?他们能不解脱吗?被俘对他们而言就等于战争结束,他们剩下的就是在战俘营里干活等待战争的结束就行了。”查明山同样感慨万千地说道。
  “毙伤敌一万四千余人,俘敌两万三千六百九十四人,恐怕以后咱们再也别想像今天打得这般顺利了,这里可是咱们用了四个半月的时间,用炸弹和炮弹烤熟的鸭子,不过也好,首战告捷,现在咱们士气正盛,打顺手了比什么都强!”冷御秋看着车下的战俘说道。
  上乌金斯克的俄军之所以没能组织起有效抵抗,根本原因就是四个半月的轰炸和炮击已经把他们的胆气给炸没了,今天这场战斗只是摘桃子而已,桃子摘顺了,军队的精气神就出来了。此时被俘虏的俄军战俘排成两列纵队,从城内朝城南浩浩荡荡缓缓前进,在他们外围提着步枪、冲锋枪的宪兵们,已经接管了这些战俘的看管,他们将被送到位于蒙古的战俘营中。
  现在这些俄罗斯士兵与其说是军人,倒不如说是一群穿着破旧军装的乞丐,在解除武装的时候,他们只被准许留下装着个人行礼的行军背包还有水壶、饭盒,在这支浩浩荡荡的战俘队伍中,并没有军官,一色的普通士兵,军官早被这些革命士兵们关进了监狱,更多的实际上已经被枪杀。
  因为来自陆军和海军的缘故,这些战俘身上穿着满是泥土和灰尘的灰色、黑色军装,有一些人身上穿着工人服装,他们是工人赤卫队,乱七八糟的装束使得这支本就不整齐的队伍,看上去更显得杂乱无章,他们只是低头垂头丧气地走着。漫长的战俘队伍就这么死气沉沉地行进着,看着这这些战俘的模样,周围的边防军军官们可以从这些失败的战俘身上看到凄凉与无奈,不过更能看到他们面上带着酸涩的解脱。
  “报告,边防军司令部电!”就在这时一辆急驰而来的摩托停在冷御秋的座车旁,然后传令兵坐在摩托车上喊道,随即从挎包内拿出一份电报。
  “明山,立即通知集团军未参战部队清理城市,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处合适的宅子,主任要在上乌金斯克亲自为立功将士授勋!主任今天会在库伦红城军营休息一晚,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还有20个小时的准备时间!挨家挨户进行搜索,清剿他们的武器,嗯!可以请俄国警察和前自治机关配合一下!”看到电报内容后,冷御秋所感最多的是紧张,但是此时紧张显然已经没有意义,现在最重要的是不惜一切确保主任一行的安全。
  “啊!这……我们现在必须要电告司令部,阻止主任过来,如果主任在这里发生意外……”查明山显然被这份电报吓了一跳,于是便大喊道。
  作为老保安队出来的军官,在查明山看来主任的安全胜过一切,怎么可能接受主任亲自到前线来的举动,更何况是在新占领区公开为官兵们授勋,这可不是战后的张家口,这里是俄罗斯,谁知道那些俄罗斯人会做些什么!更何况谁知道城里还有没有躲藏起来的溃兵,到时万一出了意外那可怎么办。
  “来不及了,主任已经上了飞艇,正在朝这里赶,咱们尽量作好安全准备工作吧!随行的还有很多各报社和杂志社的记者。”冷御秋有些无奈地说道,看着眼前这些战俘,冷御秋现在最担心的是城内会不会还有一些残敌,尤其是平民装扮的革命委员,如果万一有遗漏的话,到时……冷御秋不敢再接着朝下想,再朝下想冷御秋所能想到的,是前所未有的恐惧。
第78章
上乌金斯克
  “上尉先生,根据司令部的指令,警察局里的一百六十五名愿意继续服务的警察,已经开始配合贵军在城内收缴武器,同时搜捕社工党成员及其支持者,刚才治安部报告已经收缴了包括燧发枪在内的步手枪一千六百多支,幸好这些武器已经被收缴,否则真得很难想象会对上乌金斯克的治安造成什么样的恶劣影响。”在上乌金斯克市维持会所在的一处豪宅内,普拉留维奇恭敬的对眼前中国军队派来的联络官黄其海上尉说道,同时言语中带着巴结、奉承的意思。
  “市长阁下,非常感谢您的配合,您忠实的服务以及对边防军的友好态度,一定会得到来自司令部的嘉奖。另外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司令部已经得到指示,司马主任将会在合适的时间接见市长阁下您以及维持会的其它委员!”作为驻维持会联络员的黄其海面带着笑意说道,言语中带着官式的尊重,作为接受过专门训练的联络员,黄其海知道必须要保持对俄国合作官员的基本尊重,只有这样才能换得他们更多更好的合作,如果依仗占领军高人一等的身份,仗势欺人不将其放在眼中,那么对方的合作往往只是应付而已,甚至于会倒向社工党。
  “黄上尉,真的非常感谢你们的信任!请您相信,上乌金斯克市维持会永远会是中国西北边防军在这里最好的合作伙伴!”普拉留维奇正色说道,同时对于能够得到他们口中的高级官员的接见而感觉有些荣幸。仅仅只是几个小时时间,普拉留维奇就已经发生了根本上的转变,现在普拉留维奇对西北边防军充满感激之情,而作为回报普拉留维奇选择的是合作和服务来回报自己的恩人。
  作为上乌金斯克市市长普拉留维奇经历了一场地狱和天堂的转变,就在昨天尚被关押在监狱内的普拉留维奇听到监狱内院传出的枪声时,被吓坏已经崩溃的普拉留维奇每时每刻向上帝祈祷,以祈求自己能够活下来。
  有时无比的虔诚真的可以起到作用,似乎是上帝真得听到了普拉留维奇的祈祷,在昨天清晨密集的炮击之后,原本已经几近绝望的普拉留维奇看到那些穿着墨绿军装、头戴蒙布钢盔满面硝烟的中国士兵,当他们用俄语喊出“你们自由了”的时候,普拉留维奇把这些在两周前还是“黄皮肤的魔鬼”的中国士兵当成上帝派来拯救自己的救星。
  而更让普拉留维奇惊喜交加的是,在对监狱里关押的官员以及军官、企业主等人进行登记时,那些看起来和蔼可亲、亲切友好的中国军官在得知自己是上乌金斯克市市长的时候,立即尊称自己为市长先生,随后普拉留维奇受到中国军队最高指挥官的接见,接着普拉留维奇被重新任命为上乌金斯克市市长,同时负责建立上乌金斯克市维持会,用于维持地方治安和临时主持地方工作。
  对边防军充满感激之情的普拉留维奇自然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命,并且立即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临时政权机关的筹建之中,仅仅只用了几个小时时间,普拉留维奇就搭起了维持会的架子,毕竟在监狱中关押着不少前自治会成员和有名望的富人。
  至于那个被苏维埃用武力手段解散的原上乌金斯克地方自治委员会,则直接被冷御秋无视了,在上乌金斯克的一切,都是严格按照一号作战计划中制定的“占领后地方维持”的内容进行,即利用原地方自治政府官员组成地方维持会,维持会委员的选定必须选择反对社会民主工党的富人、企业家及前政府官员,当然家人受到社工党枪杀、迫害的人选最为合适。
  按照作战计划中对维持会的编制,上乌金斯克市维持会下设六个部门,总务部,职责是负责处理维持会内部事务,收发文书,会议会务;民政部,负责城区市民粮食供应发放;联络部,职责是接洽西北边防军,并在未来供给驻上乌金斯克边防军的后勤保障事务;治安部,维持城内秩序,配合边防军清除城内不安定因素;宣传部,职责是进行反对社工党的各项宣传活动,同时负责宣传中俄合作,中国出兵是为保护俄罗斯人民的自由,自然最后还有一个负责税收以及地方政府支出的财政部。
  在占领上乌金斯克的当天,在调查部驻上市情报机构及军事情报局和外贝加尔集团军政治部协调配合下,一个建立在被苏维埃解散的原地方自治机关基础上建立的上乌金斯克维持会被建立了起来,这是西北军在俄罗斯境内建立的第一个临时政权机构,未来上乌金斯克模式必定会在占领区内的每一个城市进行推广。
  “……为避免社工党匪徒混杂在市民之中!所有上乌金斯克居民必须在五日内到警察局办理良好市民证,否则将无法购得食物!”尽管暮色已经笼罩了上乌金斯克,但是刚刚恢复工作便提着警棍走上街头的警察,仍然在街道上大声喊着,同时将相关告示贴在街边的墙上以及树上,以告知市内每一个居民到警察局办理良好市民证。
  良好市民证简称“良民证”,是作战计划内制定的“占领后地方维持”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占领区居民实行身份管理制度,推行身份证明,通过严格的身份管理,以保障占领区安全,确定人员身份。
  建立这种严格的身份管理,需要为每一位占领区居民发放良民证,尽管工作量大,但是为了整个占领区的安全,暂时也只得如此,为了确保良民证的顺利发放,在计划中将良民证和食品供应挂钩,俄罗斯人所食用的面包大都购自面包坊,所以只需要卡住这一关,就等于卡住了他们的脖子。
  在这些警察张贴告示的时候,在上乌金斯克城内,数万名未参战的外贝加尔集团军士兵们则开始清理街道上的废墟,同时填平路上的弹坑,至于路两边被炸成废墟的建筑,则在军队清理范围之外,毕竟这些废墟还需要作为边防军的战绩之一向世人展示,再则城市重建、废墟清理那是地方维持会的事情。
  作为一个拥有近三百年历史的商业据点,在上乌金斯克市郊分布大量的属于城中富商的豪宅,因为战争原因这些豪宅的原主人大都搬到了伊尔库茨克、赤塔、海参崴等地,以躲避战争伤害,而他们在城外空置的豪宅随后被俄军征用,而现在边防军仍然继续征用这些豪宅,而外贝加尔集团军司令部就位于城外一处占地规模不菲的豪宅内。
  “亚历山大将军,出于对您和您下属的尊敬,您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去迎接西北边防军最高指挥官司马主任的到来!”冷御秋对眼前彼得留拉得夫中将说道,尽管作为敌人,但是冷御秋仍然非常同情眼前这位前上乌金斯克城防司令,一名被暴动士兵关进监狱的将军。为了在记者们面前突显西北边防军的军功,所以冷御秋希望眼前的彼得留拉得夫将军和他的下属能够在明天到达赛马场迎接主任,但是尽管很希望,但是却给了对方去或不去的选择权。
  “谢谢您!无论是出于礼节或是一个被俘军人的自觉,我想我和我的朋友们都会去的,另外,我还有一个请求,希望能够得到将军阁下的帮助。”彼得留拉得夫并没有拒绝明天的迎接,作为战败者去迎接胜利者的到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再则自己也想见见那个创造了西北奇迹的年轻人,这么一个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在半年前彼得留拉得夫未曾听说过那个年轻人的名字,而现在因为出任上乌金斯克城防司令的需要,彼得留拉得夫通过一切渠道收集了关于西北和西北军的资料,通过资料彼得留拉得夫知道创造西北的一切根源,就是明天将乘飞艇到达上乌金斯克的那个年轻人,是他创造了这一切。
  “嗯?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地方,中将阁下尽管直言!”通过翻译知道了彼得留拉没有拒绝自己的要求后,而其又有事向自己求助,心情不错的冷御秋便开口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