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730

  “将军阁下,您知道当无知的士兵们在社工党煽动下发动暴动,军官们在解除武装后,被关进了监狱,随后在革命委员会的组织下大批军官被处决,有一部分是在监狱内被枪决,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被捆绑起来后,在腿上系上石块从色楞格河铁路桥推进了河中,作为他们的指挥官,我希望能够将他们的尸体从河中捞出,然后将他们安葬在城外的墓地!出于军人之间的尊重,我需要您的帮助!”彼得留拉得夫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打捞河中军官们的尸体。
  当第二天的朝阳再一次升起的时候,上乌金斯克尽管仍然随处可见轰炸及炮击造成的废墟,但是原本被工事废墟堵塞的街道已经畅通了,在炮击中被夷为平地用木料搭建的俄军野战军营原址上,搭起了无数顶边防军帐篷,现在上乌金斯克仍然和之前一样,基本上相当于一座大兵营,只不过城里的俄军,现在换成了边防军而已。
  “看!那是为主任一行护航的战斗机!飞艇马上就在到了!”在上午十点钟当六架编队飞行的FH-1型战斗机出现在上乌金斯克天空中的时候,在上乌金斯克赛马场开阔草坪上迎接主任一行到来的官兵们便有些激动的喊着,空中的六架战斗机在空中排成一个整齐的倒“V”形编队,从赛马场上空一掠而过,最前面的战斗机摇晃了一下机翼,向地面发出了信号。
  十数分钟后FK-2型客运飞艇漂亮的雪茄形艇身在数十架战斗机环卫下缓缓出现在人们视线内,两艘一大一小的飞艇,此时是所有人焦点。
  “嘟!”
  “全体各就各位!快!快!动作快点!”随着一声哨声和接下来的号令,赛马场边顿时忙碌起来,原本在那里闲聊的外贝加尔集团军军官们连忙散开,他们按照军衔和所属部队站到预定的位置上,而第十一师、第十二师军官们这一次则站在最前方,毕竟这座城市是他们打下来的。
  在赛马场迎接的人群被明显分成了两块,一块是外贝加尔集团军军官,而另一块则是以普拉留维奇为首的上乌金斯克市维持会二十几名部长和维持会委员还有他们的妻女,这些从监狱中被救出的前自治机构成员以及本地富人对拯救他们并归还他们财产的西北军充满好感,此时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翘首以待。
  但是最为特殊的要数以彼得留拉得夫将军为首的一百多名身穿俄罗斯陆军以及海军军官制服的军官们排成的队列,这些在军校中接受贵族教育的军官们,尽管保持着一如既往的风度翩翩,但是却不能掩饰一个事实,他们是被边防军从监狱中解救出来的,而此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脸上都带着一些复杂的表情。外贝加尔师精心挑选的仪仗队最后一次整理军容,这些年轻士兵都是从此次战斗中担任主攻的十一、十二师精心挑选出来的,而仪仗队的军官扶着指挥刀从队首一直检查到队尾以确定列队士兵们以最佳军容迎接主任的到来。
  在准备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着的同时,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神情肃穆的仰视着空中在涵道式发动机作用下缓降的飞艇,庞大的飞艇缓降时给赛马场上迎接的人们造成的压力超过人们的想象,尤其对于以普拉留维奇为首的维持会委员和他们的家人而言,看着飞艇在他们头顶缓降,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感觉到双腿发软,而他们的妻女甚至忍不住发出轻微的尖叫。
  即使是以彼得留拉得夫为首的俄罗斯军官们,同样用一种充满敬畏的眼神看着庞大的飞艇,尽管他们并不像普拉留维奇等人那般惊恐,但是庞大的飞艇仍然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一个阴影,就像西北军的轰炸机一样。
  第一个降落的飞艇是搭载记者体积稍小的FK-1型客运飞艇,当飞艇几处舷梯一落下,近百名各个报社、杂志社的记者立即跑到指定的位置,准备用相机记录下赛马场上的一切,当然他们手中相机自然不会过放过前来迎接的人群,无论是身着墨绿色军礼服肩挂金色缀带的边防军军官或是身着盛装的普拉留维奇等人,还是同样身着军礼服的彼得留拉得夫等俄国军官们,都让这些记者耗费了至少一卷胶卷。
  因为来不及更换胶卷,他们纷纷又拿出备用相机,幸好他们用的小型便携式35毫米相机和35毫米胶卷都产自西北,所以这些记者才能够如此奢侈。在这些来自各社的记者们忙活的时候,早在半夜就已经先期到达的西北边防公署宣传处的摄影师们,已经架设好多部电影摄影机,而西北实业报等半官方报社、杂志社的记者们也早已经占据了这里最好的位置。
  终于在飞艇艇舱距离地面还有两米左右的位置,庞大而漂亮的FK-2型客运飞艇停止了降落过程,随后在人们的注视中,飞艇舱门被打开了,随即舱口出现了两名公署警卫队警卫,他们熟练的放下了飞艇的舷梯,然后胸前挂着冲锋枪,挺胸站立在舷梯边。反应稍微迟钝了数秒的军乐队指挥连忙挥动指挥棒,随之让人激荡不已的《边防军之歌》响起。穿着便服的司马出现在舱口处,然后顺着舷梯走了下来。
  “主任,我代表在此所有边防军军官及士兵欢迎您来到上乌金斯克。”上前一步的冷御秋恭敬的向眼前主任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御秋,再次见到你我很高兴!”司马微笑着说道。接下来的一切,都是例行公事一般,司马一个个和外贝加尔集团军军官们握手,同时感谢他们为祖国作出的贡献。
  直到走到以彼得留拉得夫将军为首的俄军军官队伍前的时候,司马便停下了脚步,非常诚恳地说道:“亚历山大·彼得留拉得夫将军,对于您和你下属的遭遇,我个人深表同情!如果什么地方需要我的帮忙,我一定尽力而为,请相信,我们之间并不是敌人!而是朋友!”
  “先生,……谢谢!”彼得留拉得夫有些疑惑地看着眼前这个面带真挚笑容的年轻人,有些弄不清楚为什么他会对自己这么热情,和自己想象完全不同,以至于彼得留拉得夫用数秒才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眼前这个面带着笑容的年轻人,让彼得留拉得夫不禁提高了警惕,毕竟通过几个月以来收集的资料来看,眼前这个年轻人根本就是俄罗斯在亚洲最大的敌人,此时他诚挚的笑容,让彼得留拉得夫想起了曾经给女儿说过的童话。
  “亚历山大将军,等您到西北后我们还会再次见面!到时也许你会改变对我的看法!”尽管彼得留拉得夫脸上同样带着笑容,但是司马还是注意到了他警惕的眼神,于是司马便笑说道,此时司马仍然紧握着彼得留拉得夫的手,两人显得非常亲近。
  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资料,这个亚历山大·彼得留拉得夫中将一定程度上倾向于保皇派,在二月革命后,正是因为这一倾向才会被解职,如果不是因为上乌金斯克局势紧张,恐怕临时政府也不会派这么一位将军过来。司马需要给自己即将建立的那支俄罗斯军队准备一位参谋长,或许眼前这个彼得留拉得夫中将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这只是司马的一个想法,毕竟眼前这名中将太俄罗斯了!他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而这一幕立即被记者们用相机、摄像机拍了下来,甚至于一些记者在脑海中构思了照片的标题,“胜利者与被解放者之间”。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军队,西北边防军拥有完善的后勤保障,其中伤兵的医疗保障在这个时代或许是全世界最为出色的,按照西北边防军三级伤员治疗体系的规定,重伤员在野战医院接受基本治疗后,需要视其伤情转送至后方医院接受治疗,通常千里之外的重伤员,最多会在三天内被运回医疗条件最好的西北医院接受治疗。当搭载着记者的FK-1型飞艇上的记者全部下艇之后,十几辆卡车开到飞艇旁,然后医务兵便用担架抬着重伤员将其送上飞艇,运回西北接受治疗,在返程时运送重伤员是这艘飞艇的任务之一。
  当司马结束和彼得留拉得夫的交谈转身时,司马看到百米开外医务兵们用担架抬着重伤员正在登艇,尽管距离远达百米,但是司马还是看到担架上伤员身上白色的绷带渗着猩红的鲜血。
  “主任,他们是后送的伤员!”顺着主任看去的方向,冷御秋开口说道。此时司马脸色变得有些凝重,没有犹豫司马便朝那些将被转送至后方的重伤员走去,那些记者们看到这些后,也急忙跟了过去,他们看到触动他们灵魂的一幕,担架上百名重伤员,他们身上的绷带上仍然渗着血,这些记者们心情瞬间变得沉重起来,不再有抓住新闻的那种兴奋。被医护兵抬着的伤员看到集团军高级军官们簇拥着一名身着便服的年轻人走过来,待看清年轻人的模样后,这些承受着伤痛的伤员惊呆了,他们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见到他们的领袖。
  “主……主任!我……我们打下上乌金斯克了!”担架上的伤员看着司马有些激动地说道,强忍着伤处疼痛挣扎着想行一个军礼,但是仅只剩下半截的手臂怎么可能行出军礼。
  “是的!祖国感谢你!西北感谢你!”看着眼前这名佩带少尉军衔的伤员,司马强忍眼间酸楚对其说道。
  “报告长官!我是一名边防军军人,为祖国效命是我最高荣誉!为国牺牲无怨无悔!”担架上面色苍白而虚弱的少尉军官大声回答道!作为军人早已有了牺牲的自觉。
  “士兵们!你们是中国最优秀的精英!见到你们这些为祖国牺牲良多的军人!是我最大的荣幸!士兵们,没有任何勋章能够配得上你们的功绩!没有任何勋章能够表达国家对你们的感激之情!历史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功勋!你们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榜样,你们是最优秀的中国军人!祖国以你们为荣!边防军以你们为荣!祖国感谢你们!”
  看着眼前这些身受重伤的伤员,司马有些激动地说道。这些重伤员中半数仍然昏迷着,他们牺牲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他们身后的祖国吗?自己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绝不能让他们的牺牲白白付出!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一切,绝对不容任何人指责!
第79章
中国之患!
  在司马座车驶入上乌金斯克城外野战军营中的时候,在军营中立即响起如同浪潮一般的呼喊声“万岁!”、“忠诚!”之声如雷鸣般扑面而来,数万名官兵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几乎比昨天的炮击更为响亮。
  进入军营后,看着车外神情激动大声呼喊的士兵们,司马便走下车冲着列成队的士兵们挥手,随后司马走进士兵中间,原本整齐的方队随着司马的走入而发生混乱,朝主席台上走去的司马,面带笑容和身边每一名士兵握手,用微笑和话语鼓励激动的士兵。
  而那些跟在其后的记者们则目瞪口呆看着眼前这一幕,在中国没有任何一名政客或是将军可以得到士兵们如此拥护,望着激动的高呼“万岁!”、“忠诚!”的士兵,来自各地的记者们毫不怀疑,这些激动的士兵绝对不可能拒绝任何来自司马的命令。
  “在西北边防军中,这些士兵和军官们的情绪犹如西北民间一般狂热,这种狂热像是一种病毒,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会受其影响!这支军队最值得骄傲的地方,不是他们精良的装备,不是他们良好的待遇和训练,以及几乎无人阻挡的战斗力,而这一切的根本保障——绝对的忠诚!对司马的忠诚。”看着激动的士兵,记者脑中浮现出一篇对西北的报道。
  站在他们中间司马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激动,这些朴实无华、意志坚韧的士兵们,是西北的力量所在,正他们的牺牲和付出铸就了西北和未来中国复兴的基础。数万名外贝加尔集团军官兵望着站在演讲台上那个人,西北边防军最高指挥官,大多数西北人心中的领袖,正是这个年轻人给了他们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生活,每一个西北人都愿意为其赴死,不仅只是为国家、为西北,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领袖,自然这种思想也被带到了军队之中。
  主任亲自到前线为立功官兵授勋,让这些士兵们激动的无法自抑自己的情绪,在经历了最初的狂热之后,随着司马走出被自己搅乱的方队,那些激动的士兵们立即重组方队,此时他们望着主席台呼吸都显得有些急促。台下的士兵和军官们都站得笔挺、昂首挺胸,在主任面前展现出自己良好的军容,在外贝尔集团军的官兵们看来,或许这将是他们一生之中最大的荣耀,边防军从未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得到如此嘉许。
  当司马走上演讲台的时候,站在军营训练场上的官兵们立即放缓有些激动地呼吸,以聆听主任的演讲,此时军营除了官兵们的呼吸声之外,再也听不到一丝声响,军队永远是一支纪律部队,即便是最激动的时刻,他们都保持着最基本的纪律。
  望着台下这些士兵们,先前到达军营时这些士兵们激动的表现让司马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一直以来司马最骄傲的是自己拥有一支完全忠诚、同时崇拜自己的军队,对这个时代司马最深刻的理解,就是必须要拥有一支完全忠诚于自己的军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外贝加尔集团军的士兵们!我为你们这些执行我的命令而战斗的将士们感到骄傲,祖国深深感激你们为祖国的复兴事业服务的人,以及所有为捍卫自由而献出生命和人,人民尊敬和信任我们这支光荣的西北边防军,我相信你们总会赢得胜利,而且你们也交给了我一份满意的答卷,光荣属于你们……”
  “外贝加尔集团军的每一名士兵!这场战争仅仅只是刚刚开始,也许会出现我们无法预言的波折,然而我确信,不论这场战争打到任何时候、任何地区,西北边防军的旗帜都是既代表了力量,也代表了自由,我们祖国复兴大业的重任已经压到了你们的肩上!西北边防军现在、以往,并永远是为公正和平而战,为维护人们的自由而战,我们要保卫祖国、保卫和平,反对来自暴君和独裁者的威胁,而这正是我们此时进入俄罗斯的原因。我们为了阻止俄罗斯残暴的、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新独裁者,在未来对我们祖国构成威胁!所以!我们来了!相信你们已经见识到了他们的残暴,并愿意阻止与这样残暴的政权为邻,更愿意把自己的邻居解救于水火,因此我们不以入侵者的身份来俄罗斯,而是以解放者和保护者的身份进入俄罗斯,在解救俄罗斯人民的同时,消除残暴新政权对于我们祖国的威胁!”
  “我们曾经面临来自俄罗斯的战争威胁,但是这已经过去,解救面对压迫即将被奴役的俄国人民的希望都寄托在你们身上,你们面对的敌人将会领教你们英勇和强大的战斗力,你们所解放的亿万民众将目睹边防军的光荣和良好精神。……只要我们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就能够帮助俄罗斯建立一个团结的、稳定的、自由的国家,我们是怀着对俄罗斯以及他们伟大人民和宗教信仰的尊敬来到俄罗斯,除了保障我国利益以及维护俄罗斯人民的自由之外,我们对俄罗斯没有任何企图,我们只是想摧毁一个威胁我们的独裁者,同时使俄罗斯人民恢复对国家的控制。”
  “光荣的西北边防军自愿参与这场战争,我们的目的是明确的,中国及其盟国人民不会让一个残暴、独裁、充满侵略欲望的威胁继续在俄罗斯存在下去。战争已经来临了,一支意志坚定的军队是取得最终胜利的唯一途径,而你们就是这支意志坚定、可以给人们带来和平以及自由希望的军队,祖国以你们为荣!边防军以你们为荣!士兵们!光荣属于你们!边防军万岁!”
  看着台下持枪立正面色肃然但却带着激动眼神的士兵们,司马发表了一个简短的出兵演讲,演讲的听众不是这些士兵,而是那些记者和美国人、协约国,当然还有俄罗斯人。至于台下这些士兵们,他们早在接到《西北边防军出兵西伯利亚宣言》的时候,就已经从军官们那里知道,所有一切都是把戏而已,骗小孩的把戏罢了!总之所有人只需要一切照旧就行,边防军的使命就是彻底、完全的击败北方这个野心勃勃的邻居,然后收回我们被占国土!
  当司马从站台上走下来的同时,一名军官双手恭捧摆放着军功章的盒子跟在司马身后,随后司马便走到最前排受勋士兵的面前,从盒中取出一枚一级忠勇勋章,卡在这名列兵的左胸前。
  “列兵,谨以这枚一级忠勇勋章表达国家及边防军为您在战斗中表现出英勇行为的感激之情!尽管勋章无法配及您的功绩!边防军以您为荣!国家感谢您!西北感谢您!”在将一枚一级忠勇勋章别到眼前这名列兵身上的同时,司马面色平静地说道。
  与立功士兵在一起时或许会感觉有些激动,但是为立功士兵授勋过程却是枯燥的,司马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不断重复同样的话语,同时将勋章别在授勋士兵胸前,所有的变化仅仅只是军衔的称呼而已。为六十三名获得一级忠勇勋章的军官及士兵授勋过程持续了近一个多小时,在整个授勋过程司马始终站立着,不断重复着有些枯燥的过程,幸好仅仅只是为获得一级忠勇勋章的官兵受勋,否则为一万多名取得二、三级忠勇勋章以及功级勋章的士兵,再加上坚毅勋章的获得者,等到这些勋章授完后足以把司马累死。
  而记者们则是不断按动着快门,记录司马为每一名士兵授勋时的场面,这些来自各个报社、杂志社的记者们看着眼前的一切大都是若有所思的想一些事情,先前在飞艇降落场看到那些重伤员和这些忠勇的士兵们,给予他们太多的冲击。
  “……这里每寸土地都是西北边防军将士用生命夺得,浸染着无数将士的鲜血,不知那些居心叵测之辈,在提及撤退回国以表诚意之言论时,是否虑及前线为国流血之将士,其行无非是假和平之名行卖国之实,从即日起再唱此调者皆为国贼!国贼人人皆可杀之!”《京报》驻西北记者梁以林在拍下这些照片的同时,已经开始在大脑中构思自己的新闻稿,至于这篇报道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已经不再是梁以林所考虑的事情,在梁以林看来,那些喊着撤退回国以表诚意的人,就是在出卖这些为国而战的将士,就是在卖国,他们就是国贼。
  发源自蒙古高原的色楞格河从上乌金斯克左侧穿过,在河上有一座铁路桥是长达9000多公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上最重要桥梁之一,正是因为这座铁路的重要性,所以即便是在轰炸和炮击之中,也从未有一发炮弹或炸弹落到这座桥上。今天这座铁路桥上和河岸边聚集了数千人,有边防军军人也有俄罗斯的警察和官员,更多的是围观的市民,自然也少不了受到司马邀请来到这座俄罗斯城市的各地记者,甚至于其中不乏国外记者。
  “哦!我的天……上帝啊!”《纽约时报》驻西北特约记者克罗林德·卡夫里特站在铁路桥边朝河下望去的时候被惊呆了,于是大声叫喊道,出于记者的本能,尽管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愤怒和恐惧,但是克罗林德仍然用相机拍下了河中的一切。在这个时代上乌金斯克并不存什么污染,河水异常清澈,流经上乌金斯克的河面约有四五百米宽,水流平缓,水质清澈,河低的鹅卵石以及水中的鱼儿清晰可见,而河边上漂浮着三五成群的野鸭,如此清澈优美的大河,在平时望去,会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而此时这条美丽的河道,却给克罗林德和很多人留下了前所未有的恐怖印象!在清澈见底的河道中央,漂浮一丛丛金色的、碣色的、黑色的发团,这些是被溺死河中的军官漂浮着的头发,因为日照良好的关系,透过河水可以看到河道中漂浮的毛发下那些身着白色军服军官的尸体。
  在革命委员会煽动士兵接管了城市之后,根据彼得格勒的指示他们解除了军官们的武装,被解除武装的军官们接下来所面对的一切就是牢狱之灾,而耸人听闻的就是针对这些“反革命”军官的屠杀。或许是执行的革命委员和士兵们已经厌倦了用步枪、刺刀处决军官的方式,也许是为了追求变态的刺激,他们选择用其它一些比较新鲜的方式,去处决那些军官。
  用绳子捆扎住军官们的手,然后再系上他们的脚,脚上绳子则系着一块石头,随后连人带石被士兵们推入河道中央,他们被淹死后就会漂上来,但是脚上的绳子连着石块,所以大都被半漂在河道中,就像海军的锚雷一样,只不这里是锚尸。
  “咔、咔、咔”当接二连三被鱼啃咬可见白骨的军官们的尸体被边防军士兵从河道内打捞到驳船上后,记者们纷纷按动了相机的快门,即便是在史书上见惯了暴力血腥屠杀的国内记者同样被惊呆了,他们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自己此时的心情,是高兴、是兴奋,还是愤怒或是其它种种情绪在他们心中纠结着。在那些军官们的尸体被送到岸边后,上乌金斯克主教保罗神父提着灵灯为这些被鱼撕咬得面目全非的军官们作着祈祷,而那些河边围观的市民们,同样神色悲伤的跪下在身上划着十字,为这些军官们祈祷着。
  “尊敬的士兵先生,请你们一定要推翻这个残暴的政权!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在整个俄罗斯上演!我一定会把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告诉整个世界!”克罗林德走到一名边防军士兵的面前,悲愤填膺用流利的汉语大声喊道。克罗林德并不支持西北和美国一起干涉俄罗斯革命,至少在几个小时之前是这样,而现在看到眼前这一切之后,克罗林德已经将社工党新政权视为残暴的独裁者,而西北军就像司马主任演讲中提到的那样是解放者。
  “快!在监狱的后院又发现了一处集体处决乱葬坑!里面埋了数百具尸体,听说还有小孩!”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已经在这里拍摄了不少照片的记者们,连忙朝监狱的方向跑去,在这里屠杀将会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新闻,人,一直都是如此。
  在结束了为立功士兵的授勋后,按照预定行程安排,司马将在会议室内和这些前线高级军官们进行会谈,同时布署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此时外贝加尔集团军司令部会议室内的气氛非常轻松,毕竟整个西伯利亚的俄军主力,在这几个月之中被吸引到了上乌金斯克,而现在他们已经被消灭了,整个西伯利亚就像是一个熟透的桃子一样等着边防军去摘了。
  “主任,随着上乌金斯克俄军的覆灭,我军的放血计划已经达了预定效果,从上乌金斯克到海参崴几乎再也没有成建制的俄军部队,有的仅只是所谓的‘工人赤卫队’,他们根本不可能阻止我们的行动,如果现在我军从满洲里、海参崴三个方向,同时向俄军发起进攻,最迟到十月底,我军即可完成对上乌金斯克到海参崴铁路以及沿线地区的控制,收复全部失地。”冷御秋非常自信地说道。
  自信源自于对于军队实力的认同,现在这种自信在外贝加尔集团军是自上而下的,无论是军官或是士兵经过昨天的战斗之后,再也不会将那些俄罗斯军队放在眼中,更何况接下来他们所需要面对的将是缺乏训练的“工人赤卫队!”
  “御秋,现在你们的任务是必须要彻底完成对整个外贝加尔地区的占领,同时在这里建立起有效的控制,我们必须要在外贝加尔地区的每一个城镇都建立和我们合作的维持会,同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外贝加尔地区的良民登记,记住,现在咱们是打着协约国的名义,来维持西伯利亚秩序的,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这个名义,至于其它问题,不要忘记还有日本人。”
  司马微笑着否决了冷御秋的提议,如果说没有日本的存在,冷御秋的计划就是司马的计划,毕竟收复百万失地实在是太过诱人了,但是日本……想到这两个字,司马就觉得一阵头痛,对于中国来说能轮到日俄这两个死敌,真不知道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
  既然他们是中国的死敌,与其自己去打倒不如让他们自相残杀,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放海参崴社工党撤退,而未做追击或从空中轰炸,目的就是让其保留实力,好应对日本人的进攻。社工党控制着阿穆尔和乌苏里铁路沿线地区,也就是除中东铁路外的西伯利亚铁路末端,铁路是西伯利亚的命脉,而日本只要还想控制西伯利亚,就一定会向他们进军以占领乌苏里和阿穆尔铁路,同样美国人也不可能无视那条铁路,到时或许会在那里上演一出四国志。
  如果把整个西伯利亚铁路看成一条长蛇的话,海参崴就是蛇头,外贝加尔就是蛇腹,新西伯利亚以西就是蛇尾,而阿穆尔和乌苏里环线就是蛇胫,切头断身之后的蛇胫还有可能存活吗?最重要的一点是西伯利亚铁路是条双头蛇,中东铁路和阿穆尔、乌苏里环线就是这两条蛇头。
  对于控制着中东铁路的西北军而言,西北军只需要得到海参崴,便可以保障中西伯利亚铁路对外通道的畅通,至于阿穆尔和乌苏里环线对西北来说根本就如鸡肋一般,无论是在社工党手里或是日本人手中,不论是现在或是未来都可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未来几年而言。
  “大家要明白一点,这一次我们在俄国的计划是以俄制俄、以俄抑日,就像自……嗯!咱们不是有句老话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一次咱们就做渔翁,要做的就是打着协约国的旗帜,打着反对社工党和帮助俄罗斯的旗帜,在这里建立一支受我们控制的俄罗斯武装和一个新的俄罗斯政府,利用他们去达到我们的目的,以便我们在西伯利亚站稳脚跟,然后慢慢控制西伯利亚,并最终完成对这里的吞并,到那时煮熟的鸭子还会飞了吗?”司马向在座的外贝加尔集团军军官们说道,话中差点说漏了嘴,把自由军团的事情说了出来,幸好话到嘴就及时打住了。
  在这个时代西伯利亚社会形势较欧俄地区相对稳定,农民境况并不十分悲惨,土地争端也不很严峻,工业化规模较小,工人阶级力量薄弱,政治上由于中间势力的存在使党派斗争并不尖锐,而一个弱小的工人阶级、少数真正贫穷农民、大量地主和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这一切表明西伯利亚社会对社工党支持的潜在可能性很小,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如果不是因为西北军把上乌金斯克变成了一个战场,社工党像在欧俄一样鼓动士兵拒绝到这里送死,恐怕就是在未来几十年内,西伯利亚都不可能爆发革命!
  “还有我们第一假想敌虽然是日本,但是不要忘记一点,日本只是一个面积少、资源匮乏的岛而已,尽管现在我们没有强大的海军,但一旦对日本宣战,只需要一战,就能彻底解决日本问题,到那时仅仅只是用空军,就足以让日本工业倒退到明治维新之前。但是俄罗斯不同,中国之患唯俄罗斯!俄罗斯太大,人口多达两亿,相当于我国的二分之一,而且资源丰富,尽管工业欠发达但是在欧洲他还是被称为‘欧洲的压路机’。现在我们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大占便宜,实际上是因为咱们是趁火打劫,如果一旦俄罗斯人腾出手来,我们就需要直接面对这台压路机了,谁输谁赢没有定论,但是无论如何不要忘记咱们是以一个地区对抗一个国家,所以我们要利用一切条件赢得这场战争!解决中国之患,只要解决了俄罗斯,就能腾出手解决日本人,为中国去两生死大敌,咱们边防军的使命就基本完成了。”对在坐的后贝加尔集团军军官司马面色严肃地说道。
  在司马心中,如果说日本是中国生死之敌的话,那么俄罗斯就是未来中国百年之敌,不解决俄罗斯中国永远都要担心这头侵略欲胜过其它任何国家的北极熊,这头北极熊的威胁实在太大,而眼下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是解除俄罗斯威胁的唯一机会,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也许以后中国会付出更多代价。
  “尽管现在俄罗斯是历史上最虚弱的时候,但是如果我们选择自己出兵占领,即便是俄罗斯人不做任何抵抗,他们只需要以空间换时间,硬拖就把我们拖死!所以出兵占领并不是最好的办法,甚至有可能把家底给陪进去,对咱们来说,最好的办法就让俄国人打俄国人,通过军变上台的社工党和临时政府、罗曼诺夫家族都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即便是没有我们至少三年内整个俄罗斯都会陷入内战之中,但是这还不够!我们的目标是解除俄罗斯对我们的任何威胁,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
  司马的话说了一半,然后司马面带微笑看着眼前的这些军官们,解决掉俄罗斯对中国的威胁,多少代人的理想,不久之后这一切就可以在自己手中得到解决。
  此时上乌金斯克残破的街道两侧到处插满俄罗斯的三色国旗和中国的五色国旗,当然也少不了西北军的红色铁血旗,在街道上收拾残局、废墟的普通民众和大量巡逻的西北军士兵,此时构成了一幅特殊的画面,俄罗斯人看着西北军士兵时眼光有些复杂,西北军看俄罗斯人眼光也有些复杂。而在警察局门外,数千名前来办理“良好居民证”的俄罗斯人、日耳曼人、布里亚特人排成一条长龙等待填写登记表和拍照,而警察则提着警棍在队伍外维持秩序,将良好居民证的发行和面包供应配合在一起,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对……就这样!不要动!”在警察局内一名接受半天培训的摄影师拿着由西北边防军提供的海鸥牌103型相机为办理良民证的居民拍着照片,海鸥牌103型相机是西北光学仪器公司参照上海58-I型相机的图纸生产的,这个时代世界上第一台35毫米相机,而它的实际原型是德国1938年生产的“徕卡”B型照相机,当然其所用的35毫米黑白胶卷是由的乐凯胶片公司生产提供。
  “一个小时后到窗口去取良好居民证,下一个!”拍好照片后,摄影师便开口喊道。见胶片已经用完,于是便抽出摇杆不停的摇回胶片,随后换上一盒新胶卷,准备为下一个居民拍照,然后将胶片塞到旁边隔间的小窗内,在隔间内有几名边防军士兵帮助他们冲洗照片,待照片冲洗好后,就会被送到旁边证件室内用来制作良民证和档案资料,良民证会发到居民手中,而这些档案资料将全部由边防军和警察局双重接管。
  而这些证件和档案会在未来发挥出超乎人们想象的作用,此时俄罗斯人显然无法意识到这些,对这些俄罗斯人而言,现在他们之所以办理良民证所为的无非是面包,没有良民证就不得购买面包,没有任何人会和自己的肚皮过不去。
第80章
荣誉
  金角湾是个美丽的海湾,站在要塞炮台俯视这海湾的全景,这座海湾的大陆架就像一个弯弯的牛角,岸边高低起伏的山峦,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树林,那一片片的绿色紧紧依偎着海的边缘,牛角内的水面上,泊满了大小不等的船舶和军舰,湾岸边稀稀拉拉的楼群和零零星星的尖顶木屋,构成了这座海湾重镇的轮廓。
  站在海参崴正北俄罗斯堡垒,不!现在它已经被更名为“海参崴堡垒”,从海拔100~235米的堡垒要塞往下望,可以俯视海参崴最重要的港口金角湾,这里距离金角湾泊区约4.5公里,距离金角湾入口8.5公里,站在要塞炮台上下望金角湾,只见海面上碧波万顷,海鸥逐浪飞翔,远处的岛屿镶嵌在海水之中,不禁令人感到心旷神怡,只不过金角湾内和港口上随处可见的膏药旗显得有点刺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