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2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730

  “司马先生,一直以来英国都是西北最忠实的朋友和伙伴,英国更是现在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英国政府更是视西北为影响中国未来的最重要的力量,并愿意和西北展开任何方面的合作,现在英国政府需要你们的帮助,我们需要至少一百架H-1型轰炸机和机组人员为被包围在柯佩特山脉的英军空投物资,要知道,你们的H-1型轰炸机可是世界上最棒的,当然也包括你们的飞行员,如果可以的话,我们需要更多的H-1型轰炸机。”
  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让人禁不住会嫉妒不已的“西北王”,戴维斯·鲁伯逊用一种非常恭维的语气说道,不过言语中却带着英国人特有的傲慢,这不过是他本性的显露罢了。这次戴维斯·鲁伯逊来到西北,就是为西北的飞机而来,为了给被围困在柯佩特山脉的约翰·尼尔森将军空投物资,英国军队已经动用了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马来西亚等地几乎全部的飞机,但是数百架飞机每天不过只能空投几十吨物资而已,而且自由军团的骑兵经常袭击距离前线不过百余公里的机场以及运输车队。
  尽管英国已经装备有合适的大型轰炸机,但是显然那些宝贵的飞机是不可能用在这种地方,在一些英国飞行员提醒下,英国人想到了或许全世界拥有大型轰炸机最多的地方中国西北,它的边防空军用轰炸机几乎赢得了整场战争。
  “鲁伯逊中校,西北边防军任何一支军事力量的调动,都需要边防军司令部的命令方能行动,而且西北边防军作为西北联合议会属下的武装力量,边防军对外军事行动,需要得到西北联合议会的同意和授权,尽管我个人非常乐意和英国开展合作,但是很抱歉,在没有得到联合议会授权下,我并不能给您任何答复。”
  司马并没有直接拒绝鲁伯逊的请求,尽管对于他们的傲慢非常反感,不过司马知道这种傲慢或许早已经渗透到了他们的骨子之中,即便是二战时面对他们唯一可依靠的美国也是如此。不过理解归理解,司马绝对不会派出自己的飞机和自己的飞行员帮助英国人,更何况只有把英国人打痛了,他们才会放弃对突厥斯坦的野心。
  “……司马先生,您要明白,这件事是直接来自于唐宁街的请求,您的任何决定,都将影响到中英两国目前业已存在的友谊,希望您能够明白这一点。”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回答显然出乎了鲁伯逊的意料,在鲁伯逊看来自己代表英国政府向他请求帮助,他应该会非常乐意并很爽快地答应自己,但是他竟然委婉的拒绝了,什么边防军司令部、西北联合议会都不过是他的借口罢了,这些中国军阀什么时候在意过议会以及所谓的司令部,他们不过是一群土皇帝罢了。
  “西北一直非常重视和英国之间的友谊,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相信贵国的乔治首相对此同样不会有任何怀疑。鲁伯逊中校,如果你愿意的话,为了表达我们的友谊,我将会以西北边防公署主任的身份,要求联合议会下设委员会为此事举行特别听证会,你觉得怎么样?”
  对于鲁伯逊中校言语中稍带威胁的口气,司马不以为意的回答道。同时不禁怀疑眼前的鲁伯逊中校怎么了,竟然忘记现在是英国需要西北,而不是西北需要英国,司马也想不透朱尔典那么精明的一人,怎么会派来这么一个人来西北谈此事,当真是大英帝国现在是无人可用了吗?
  “鲁伯逊中校,你要做好白走一趟的准备,西北固然在对外政策上持亲英法美的态度,但是不要忘记他们同样亲德。究其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我们距离他们够远,相对的他们更亲美、亲德,对英国和法国只不过是普通的商业合作关系罢了,他们和英法两国的友谊是建立在庞大的订单上的。对于西北那群和犹太人没有什么区别的商人,你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如果没有好处,他们连一个便士的便宜都不可能让英国占到。”
  听着对方标准的官腔式回答,此时鲁伯逊终于想起了临来前朱尔典公使的交待。显然朱尔典公使早已经知道了答案,正因为如此他才没有亲自来西北,只是以这是军事任务的名义派自己来西北,而且还特意告诉自己不要心存任何侥幸。
  “嗯!不过……作为英国的合作伙伴,我想我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促成飞机制造商和议会同意向英国出口H-1型轰炸机,而边防空军则可以代为训练一批英国飞行员,如果你们愿意的话,相信我,最多只需要两个月。”看着面前有些错愕的鲁伯逊,司马提出了自己可以接受的条件,派出飞机和飞行员并不符合西北的利益,但是出售初始型号的轰炸机和培训飞行员却没有什么问题。
  等到飞机出厂、飞行员结业,恐怕被围困的英军早已经投降了,西北既没有过分刺激英国人,同样从中挣到了一笔不菲的利润。木铁混合结构的H-1型轰炸机尽管是现在西北最好的轰炸机,但是却分成多种型号,现在边防军使用的大量采用金属结构的F型性能远不是帆布木铁结构的H-1轰炸机初始型所能相比,出口它不需要担心任何技术外泄的问题。
  “对付西北要坚信一个道理,金钱和利益就是他们的上帝,没有足够的好处,我们别想从西北拿出一个钉子。”这是朱尔典对于西北的评价,虽说这仅是一家之言而且不尽准确,但倒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在对外交涉之中西北可以用唯利是图来形容,只不过这个利却有着公利和私利之分,本来嘛,国与国之间永远只利益,唯利是图又有什么?中国人在外交中坏就坏在很少唯利是图。
  不过此时鲁伯逊看着眼前的司马,却只觉得朱尔典公使的评价实在再准确不过,他们就是一群和犹太人没有太大区别的商人,他们眼中永远只有商业利益,即便是在这个时候,他们仍然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就是挣钱,包括眼前这个所谓的“西北王”,他根本不是什么政治家,而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商人。
  ……
  海参崴,这座城市和远东俄罗斯每一座城市一样名义上仍然属于俄罗斯,但是实际上早已成为了协约国控制下的俄罗斯城市。得益于海参崴居住着十数万华人的原因,尽管滨海州为日军占领,但是在这里西北仍然控制着大半座城市,包括最为重要的海参崴原俄军要塞以及部分港口。
  而从海参崴到绥芬河市铁路线上驻防的整整两个师西北军驻军,则保障着西北在海参崴的特殊利益,尽管名义上这里是由中、美、日、英、法五国分区控制。海参崴火车站,在海参崴的地位仅次于港口,按照中美日在海参崴通过谈判达成的协议,这里被划入中国控制区,但是各国均享有火车站的无阻碍使用权,尽管日本人为此提出了多次抗议,但最终却不得不屈服于美英法的压力,毕竟相比于相对平和的西北,英美法三国对富有侵略性的日本充满了警惕。
  “先生,您来了。”看着从火车上下来的冷峰,满面笑容的奇米扬卡离很远就伸出右手走了过去,作为冷峰在彼得格勒发展的情报员,对于冷峰有着发自内心的尊敬,能够在这里见到他本身就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更何况又能在他手下工作。
  “老奇,即便是在西北,我也常听部长提到你,你在这里做得很好,连主任都知道你的名字,都知道在海参崴有一个老奇,西北调查部最出色的调查员。”尽管心中对于老奇的成绩有些感慨,但是冷峰仍然以招牌式的冷淡回应道。
  不过能再见到自己在俄罗斯发展的第一批情报员,的确是一件好事,原本冷峰以为至少几年内都不可能再见到这批自己发展的情报员,部里不会接受任何一名主管形成自己的班底,这是铁的纪律,如果不是因为接到这个任务,恐怕自己也不可能来到这里。
  “老板,这一切都是得益于您的计划,我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者而已。”奇米扬卡并没有接受来自老板的称赞,毕竟自己在这里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眼前的老板和部里计划好的,自己只不过是将其具体实施而已。
  “老奇,你现在学会谦虚了,这可不是你。”
  从奇米扬卡的回答里,冷峰能够感觉到他的一些变化,过去奇米扬卡可不是一个会谦虚的人,如果放在过去自己这么说,他脸上恐怕早已露出得意的神情了,不过这样也好,做人还是谦逊些的好。
  “老板,按照部里的命令,我们已经用俄国暗探局的名义,挑选了近五百名家人被日本人杀害的俄罗斯人,其中还有一些布里亚特人,他们大都接受了一些简单的训练,现在已经可以派出去执行任务了。”在乘车到北京路“公司”的路上,奇米扬卡向冷峰汇报计划的准备情况,同时递给冷峰一份受训人员名单资料。
  两周前,接到部里指示后,就立即着手挑选合适人选以执行部里的任务,对于招募行动人员奇米扬卡并不陌生,在彼得格勒时就曾做过类似的事情。
  “老奇,对这个任务,你有什么建议说来听听。”一边仔细翻看这些招募的行动人员资料,冷峰一边问身边的奇米扬卡。
  “老板,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一鸣惊人,袭扰日军的目的在于牵制他们的力量,如果他不重视你,自然就不可能起到牵制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制造几次足以震惊他们的行动,让整个远东知道我们的存在。”奇米扬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要么不做,要做就要一鸣惊人。
  “说来听听。”奇米扬卡和冷峰想的完全一样,既然要做,就要一鸣惊人,小打小敲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边防军小分队在两地都是以摧毁日军物资为主,目的是耗费日军宝贵的战争资源,而自己的目的则再明显不过,就是为了吸引日军的注意力。
  “老板,作为第一个目标我选择了他。”奇米扬卡从资料中抽出一张照片交给身边的老板,作为这次行动的直接主管,两周来奇米扬卡一直在计划一鸣惊人的行动,并为自己的计划挑选一个合适的目标,有什么能比炸沉对方一艘或两艘战列舰引起的轰动效应相比。
  “呵呵!老奇,你既然已经做好计划了,那就行动吧!”看着照片上这艘战列舰冷峰稍做了几秒钟的考虑就同意下来,袭击并不一定非要局限于陆地,即便是海洋同样可以成为战场,炸沉日军的战列舰反而可以引起更大的轰动效应。
  “恐怖活动的目的是制造恐怖和畏惧,畏惧能让人丧失对当局的信任,它从内部削弱敌人,引起民众不安。”这是来的时候主任对自己说过的话,不过冷峰则是把这看为一种军事行动,一种属于调查部的军事行动,与军方无关完全由调查部主宰的军事行动,从恐怖袭击再到游击战,这一次要让日本人在这里流够血,至于俄罗斯人流多少血与冷峰无关。
第107章
奇袭
  这日的早晨,在西伯利亚上乌金斯克的天空上,难得出现了一轮红日,虽然气温仍然寒冷刺骨,但却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安慰。在医院里忙了一晚的兰馨从有暖气供应的野战医院里走出来,呼吸着早上的冷空气,那种刺骨的寒意吸入肺中,五脏六腑都要被冻结似得,整个人不禁打了个寒颤,尽管来到这里已经几个月了,但是兰馨还是有些不太适应这种天气,这或许是最后一次上夜班吧!今天自己就要走了。
  “你在看着我吗?”走到医院前布满冰雪的花园中,望着西伯利亚碧蓝的天空,兰馨喃喃轻声道,尽管他早已经离开了自己,但是兰馨仍然能够感觉到他的存在,似乎他还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行,就在这片蓝天上好像还有他的影子,空气中似乎还残留了他呼吸的气息。
  “你说过要带我一起飞的!”说着泪水从王兰馨的脸颊滑落了下来,过往的一切此时似乎又浮现在兰馨的面前。数月前远在南京汇文女校的兰馨得到了自己恋人牺牲消息,在经过最初的伤心之后,兰馨毅然离开了南京,乘火车来到西北,在护士学校学习两个月后,就志愿申请到西伯利亚的野战医院做护士,他就牺牲在那里,兰馨想在这里找到他留下的影子,现在自己找到了。
  “君若凯旋时,是兰馨下嫁之日!”
  “我会拿着我的勋章去娶你!”想着自己曾经在信中许下的诺言,还有他对自己的承诺。可现在他却离开了自己,而且再也不会回来了,兰馨从衣袋里拿出视若珍宝的勋章,这是念慈父亲着人送给自己的,因为他在遗书中特意交待要把这送给自己。这是他用生命换回的勋章,也是他曾经许诺送给自己的聘礼,有了这枚勋章作为聘礼,自己就是念慈的妻子。
  穿着空军制服齐珉把自行车停放在野战医院路边,离得远远就看到兰馨呆呆地站在花园里望着天空,看到这一幕后齐珉轻叹了一口气,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的话,齐珉愿意和念慈交换那次任务,至少那样的话,牺牲的就不会是念慈,而被自己视为妹妹的兰馨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失魂落魄。
  齐珉和李念慈一样都是南京人,在南京时就曾在一所中学读书,后来一起被派到这里学习飞行,一起加入西北边防空军,同时进入第六航空联队服役。齐珉当然知道李念慈在南京汇文女校青梅竹马的恋人,也知道她在等着他回去娶她,而那次起飞之后,念慈却再也没有回来。
  念慈是走了,可是他那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却来了,齐珉不知道兰馨一个女孩离家出走来到这里需要多大的勇气,不过齐珉知道念慈的死,让兰馨失去了自己的灵魂,每当看到面目清秀充满灵气的兰馨眼中流露出失魂落魄,齐珉就感觉自己的心里总有些刺痛,恨不得替念慈去死,只要兰馨这个傻女孩能够恢复过去的灵气。
  “兰馨,……你在这呢!我还到处找你,昨天后边送来的慰问品里有南京板鸭,我们队长特意交待让给你送过来。”定了一下心神后,提着捆扎着绳子的纸袋齐珉边走边说道。同时调整着自己表情,让自己看起来很开心。
  这的确是队长让送过来的,第六联队的人都知道野战医院的这个女孩是队里牺牲的第一名飞行员李念慈的恋人,也知道她为什么不远千里来到上乌金斯克,尽管她还没和李念慈结婚,但是仍然将其视为第六联队的遗族,尽可能在平常照顾她,有什么好吃的总会让人送过来一份。
  “齐大哥,谢谢你们!”兰馨接下齐珉递来的纸袋然后面带轻笑道着谢。兰馨知道他们把自己看成念慈的妻子,能够被他们这么看总是让兰馨觉得非常高兴。
  “兰馨,……念慈曾经告诉过我,如果他要是牺牲了,最担心的……”看着面带轻笑的兰馨,齐珉还是和过去一样劝慰道,第六联队每一个人都希望兰馨能够恢复过去的灵气。
  “齐大哥,我要回去了,谢谢你们这么长时间的照顾,念慈有你们这些朋友,是他的福气,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兰馨打断了齐珉的话淡淡地说道。自从第六联队飞行员知道自己来到这里之后,总是会尽一切可能帮助自己、照顾自己,这些日子给他们添了不少麻烦。
  “兰馨,你……千万不要做傻事知道吗?要是念慈知道的话,他一定会非常……”兰馨的话让齐珉吓了一跳,从兰馨来到这里齐珉和其他飞行员就劝兰馨回去,但是却没有任何效果,现在她突然说要回去,齐珉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齐大哥,你误会了,下个月是念慈爷爷60大寿,我是念慈的妻子,自然要回南京给他老人家拜寿。”听到齐大哥的担忧,兰馨平静的回答道,只不过在说话的时候眼里仍然含着泪水,如果自己早点嫁给他那该有多好。
  “哦!回家也好!回家也好!”听着兰馨的回答齐珉才算放下心来,便开口说道,回家总比留在这里好。
  “齐大哥,云姐还有一会就从手术室里出来了,要是见到你,想来云姐一定会非常高兴。”兰馨委婉的提醒眼前的大哥,云姐是自己的同事也是齐珉的未婚妻,而兰馨也想在自己离开这里之前静静的一个人呆一会,自己离开这里恐怕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在齐珉离开后,兰馨便一个人离开医院搭上了去城外的马车,到李念慈自裁殉国的森林,在离开这里回南京之前兰馨还想再看一眼那里,看一眼念慈殉国的地方,还有那个俄国军人为他树立的墓碑。
  ……
  金角湾,是深嵌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陆地之中形似角状的海湾,水深岸陡,是天然的优良港湾。这里是俄罗斯在失去了旅顺、大连等不冻港之后,俄太平洋舰队最为重要港口。作为俄国在太平洋海岸最为重要的出海口,长期投资和大量技术支持保持它成为不冻港,包括大量撒盐,随时出动舰艇“搅和”海面,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这里尽管和阿穆尔湾等海参崴港湾有同样海水,但在其它港湾大海在冬天时是一望无际的冰板,而在金角湾内冬天时却能够行船。
  撒盐、搅动海水、出动破冰船等防止港口结冰的种种措施,即便是在这个港湾被日美中三方占领后仍然得到了严格执行,毕竟这个港湾无论是对于俄罗斯或是现在的日美中三方而言都非常重要。
  作为日本浦盐特遣舰队的主力战舰“肥前号”、“石见号”两艘战列舰,一直都泊于金角湾内日军分属泊区,在这里展示日本势力的存在。按照中美日三方达成的协约,金角湾港区十三处码头,日本接管控制其中的五处,而美国接管控制四处,中国接管控制两处,其它两处为公共码头,泊区则按照同样的比例划分。
  尽管属于中国方面的泊区有限,但幸好海参崴除了泊于此的中国商船之外,仅只有第一舰队的海容号和两艘警备舰队的驱逐舰偶尔到访,所以倒也堪使用。每一个从葫芦岛港来到金角湾的水兵或警员都会为眼前这片看起来气势恢宏,海阔天空,帆樯林立,舳舻相接的庞大港湾所折服。湾内的大海像深蓝的帛缎,在微风下荡漾波涟,蓝天如同清水洗过一般,清澈明亮,这种自然之力形成的天然良港的气势,绝非葫芦岛港那种人工港口所能相比。
  冰海行船呼呼的风浪使防水皮衣、防寒服、绒衣夹克、厚毛衣、海军长筒靴子等等厚实防寒装备,此时仍然显得像纸一样薄,站在海警快艇上的石书祥强忍着刺骨的寒意打量眼前这个庞大港湾,金角湾这个巨大军港的面貌一览无余,身躯庞大的两艘战列舰以及巡洋舰、商船排成一字形,蜿蜒数里,成群的灰色或白色的商船和渔船在湾内游弋或出或进,白色的用来搅动海水的快艇在湾内快速穿行,与往来的商船、供应船摩肩接踵,朝空中望去两架刚刚结束了空中巡逻的轰炸机正在返航,从金角湾的左侧向远处的阿穆海湾飞去。
  “这是我们的港湾!”刚刚从海警学校毕业分配到海参崴特别支队的石书祥看着这个天然港湾在心中对自己说道,看着周围的水兵在舷边将盐袋撒入海湾内,石书祥知道这或许是这个北方港口的无奈吧!自从冬天到来之后,为了防止港湾结冰,每天早晚特别支队都会派出快艇向湾内撒倒盐粒,同时快速航行以搅动海水,每天都需要重复同样的工作。
  “大连、旅顺、青岛,那些中国自己的不冻港,尽然都在日本人手里。”尽管像现在这样撒盐、搅动海水的时间再过几个星期就能结束,但是想到那些天然不冰港竟然被日本占领着,仍然是身为海军的石书祥深感身为一名海军的耻辱,看着港湾内泊位上的两艘日本海军战列舰,石书祥恨不得一炮打沉他,可惜快艇上的37炮显然没有这个能力。
  “早晚有一天,一定要收回那些港口。”脸已经冻得发青的石书祥在心中自语道,然后便朝舷边走去,忍着刺骨的寒风和那些水兵一起工作,自己必须要尽快适应金角湾的气候,毕竟在自己上舰以前,需要在这里实习至少三个月,然后或许才有可能上舰,自己如果走运的话,会被分配上“康济”二舰上也不一定。
  海风呼啸与它融合夹杂的偶尔还有海鸟的鸣叫,被风吹起的海浪不断拍打金角湾布满灰黑色石块的海岸,尽管此时春天还未来到,很多地方仍然被冰雪覆盖,但这里却还是拥有生机,虽然海水猛烈地拍打海岸,但那声音和那景象却有着神奇的力量,似要把加诸在这里的种种烦恼和痛苦全部驱逐而去。
  在一处窄小的仅能容纳下一艘渔船的峡湾内,峡湾内的海水结着厚厚的冰层,几个人影在峡湾内忙活着,并不时的发出轻轻的交谈声。
  “后背上的油脂给我涂厚一些!”一个给手臂上涂着油脂的俄罗斯人对身后的人说道。
  这几名俄罗斯人身上穿着海豹皮制成的防寒潜水服,为了防寒他们还彼此帮助在身上、头上涂了一层厚厚的保温油脂,看他们这般模样,显然是一群港口潜水员,如果他们真的是的话。
  “你们在过去几周中接受训练,即将出发抗击残酷的日本入侵者,这不是普通的战争,如果被俘的话,日本人不会放过你们,象不会放过老人、妇女、孩子一样,大家小心行动,愿上帝与你们同在!”看着面前十二名潜水服上涂满油脂的队员,指挥官瓦谢里正色说道。抵抗组织的突击队员在过去的几天里一直在一处秘密游泳池内接受类似的训练,希望一切顺利吧!
  “记住位置,我们要把炸弹安放在中部龙骨处,才能保证彻底摧毁他们,如果安放在其他位置,即便是炸沉了,日本人还能够再修复他们,就像十二年前一样,你们明白吗?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俄罗斯人绝对不会屈服于淫威和屠杀,一切为了俄罗斯,为了我们的家人。”
  蹲在冰面上的瓦谢里拿着图纸向眼前几名行动人员作最后的交待,一旦下了水,就再也没有机会向他们重复命令了。必须要用这次破坏让可恶的日本人明白,俄罗斯人是绝对不会屈服的,炸沉两艘战列舰,全世界都会知道在滨海州,俄罗斯人仍然在抵抗日本人,而不是像社工党武装力量一样,为了打击帮助俄罗斯的中国人竟然和侵略者合作。
  负责此次行动的原暗探局主管为了顺利完成这个任务,特意弄到了“肥前号”和“石见号”战列舰图纸,这两艘俄罗斯制造的战列舰曾经属于俄罗斯海军,只不过在俄日战争时被俘,弄到他们的图纸并不困难,只要炸断他们的龙骨,这两艘战列舰就失去了修复价值,到时或许会淹死上千名日本水兵。
  “咔!”伴着一道闪光灯的白色光线,十二名浑身涂满厚厚油脂的突击队员照了一张合影,作为行动成功之后的证明。随后他们便在脸上涂上油脂,推着冰面上的水下推进器朝海边走去,130公斤重的磁性炸弹就安装在水下推进器上,这么重的炸弹只能用这种方式运输。
  当他们把炸弹和水下推进器推入海水的时候,旁边的队员则借着傍晚的光线,用相机不停拍着他们的照片,未来这些记录着整个行动的照片将会被送到海参崴和哈尔滨等地报馆,到时全世界都会知道他们的抵抗,知道自由俄罗斯地下抵抗组织的存在。伴着“哗、哗”的冰水声,十二名地下抵抗组织派出的突击队员推着四具水下推进器进入冰冷的海水中,然后向两、三公里外的目标区游去。
  “嗡……嗡……”水下推进器发出轻微的马达声,潜水员们则不时轮流用推进器附带的氧气瓶换气,这种水下推进器的速度并不快,每小时速度不足两海里,这是他的最大速度,这种水下推进器是特种水利研究所的产品,原本用于装备海军特种部队,配套还有150公斤重的磁性炸弹。
  为了保障这次行动的成功,调查部特意定购了四具没有标识的经过改进的水下推进器,相比海军装备的推进器,调查部定购的水下推进器简陋而粗重,电动机和电池是美国产的,简陋的制造工艺一眼就能看出是小作坊拼装的,甚至于连炸弹都使用的是俄罗斯海军的旧式小型锚雷改造而成,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了隐蔽他们身后的影子。甚至于就连抵抗组织突击队员还以为招募他们的是家人同样被日本人杀死的前俄罗斯暗探局官员,是为了反抗残酷的日本入侵者,根本不会想到实际上招募他们并训练他们的是中国人,是西北调查部。
  天际的晚霞映出一道赤红色的彩带,海面上晨风拂拂,微波荡漾,在暮色和海水的掩护下,抵抗组织的渗透小组潜入非常顺利,金角湾内并不存在反潜网之类的设备,即便是有那也是在港外,而不是港湾内,更何况“肥前号”和“石见号”两艘战列舰并不是停在港口,而是泊于港湾内的泊位上,把港口码头让给了往来的商船。
  突击队员们不时浮出水面,搜索前方水域以确定两艘战列舰的位置,然后调整方向朝敌舰的方向潜行,渗透小组接近两艘停在泊位上的战列舰后,立即按照先前的计划兵分两路,每两个用一组推进器,分别扑向各自的目标,尽管水下一团漆黑,但是他们仍然能够在不断修整中准确找到目标。
  无论是“肥前号”或是“石见号”战列舰都是拥有十余年舰龄的老舰,再加上在海参崴并没有进坞保养、维护,底部长满海藻、贝壳和藤壶,以至于突击队员们足足爬了半个小时,才找到比较理想的位置用于安放推进器上的用小型锚雷改装的磁性固定附着炸弹,为了尽可能增加炸弹的装药量,炸弹雷壳甚至于被换成了一层薄铁皮,固定在船底两枚炸弹中含的90多公斤炸药足够把两艘战列舰炸上天。
  固定好炸弹并设置好定时引信之后,队员们立即抓住已经启动的水下推进器的抓柄,在推进器上罗盘指引下快速朝撤离的方向驶去,在那里有卡车等待他们,不过到达那里需要半个小时,和炸弹上定时引信设定的时间相同。
  冷峰静静地站在原俄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现在的西北边防军驻海参崴司令部办公大楼的一间阁楼内,远远看着港湾内那两艘在霞光中映成金色的日军战列舰,看着战舰上悬挂的旭日旗,冷峰面色虽然非常平静,但是内心却显得有些紧张,这是自己组建自由俄罗斯抵抗组织第一次行动,调查部扰敌计划的成败在此一举。
  日本浦盐派遣军司令部位于原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海关大楼,身着藏蓝色海军大衣的阪本则俊开完会后便离开了派遣军司令部,立即朝码头处走去然后乘交通艇上舰,以将命令传达下去,派遣军中的海军军官不屑于与陆军军官一同在海关大楼办公,所以都在舰上办公。
  “该死的暴民!”面色凝重的阪本则俊朝码头走去的时候,在心中咒骂国内那些暴民,目前国内各地发生了严重的抢米骚乱,甚至于一些城市暴发了工人、市民和军警之间的武装对抗,而且一部分海军或陆军士兵也参与其中,就像半年多以前俄国革命一样。而他们手中的武器大都是俄制武器,甚至于还有一部分是日本在战争时期出口俄国的三十年式或三八式步枪,为此内阁斥责是浦盐派遣军愚蠢造成了大量武器和炸药流入日本本土,使暴民拥有了可以对抗政府武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