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730

  “老王,一会要是环保署的人来了,谁他妈敢闯进来就给我开枪,我去见司马,我倒要问问他是不是想卸磨杀驴。”怒急的孔明常和看大门的老王交待了一下就立即发动汽车出厂朝市里赶去。
  “这……这是咋个好!”老王头看着远去的轿车不知所措地站在那,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按照孔少爷的吩咐办事。在西北这地方,了解老王头的人都会对其恭敬有加,原因很简单,当初主任初创西北时,老王算是主任招收的第一个“工人”,虽然只是看货,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他的尊敬。而逢年过节司马也会让人带年货给老王送来,孔明常当初之所以要留老王在砖厂里看大门,正是看中这点,虽然难免也有些人情因素。
  因为是周末,孔明常开车直奔司马的住处,将正准备出门的司马堵了个正着。
  “给我个理由!”一见到司马,孔明常把环保署通知书递了过去,然后便直视司马,来的路上孔明常已经冷静下来,现在司马不是过去的那个司马少爷了。
  “明常兄,环保署通知书上说得很清楚,这是为了保护耕地。”看了一下被揉得不成样子的通知书,司马平静的回答孔明常的质疑。
  环保署要求在工业区内停止使用、生产粘土砖是司马签字同意的。三年来为了满足西北的建设需要,洋河边上的土地已经被上百家砖厂挖得千疮百孔,曾经开过砖厂的司马当然明白粘土砖对土地的破坏,也正因为如此司马才会在空心砖生产已经可以满足工业区建设需要前提下同意取消工业区内生产、销售粘土砖。
  “那是我们孔家的地,我想怎么挖就怎么挖,如果砖厂停产了,孔家怎么办?这几年孔家的地几乎全部卖完了。”孔明常显然无法接受司马说的理由,自己家的地想怎么折腾那是自己的事情,而孔明常更担心的是孔家的未来,这三年西北市不断扩大的结果就是孔家庄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孔家庄的庄户人家早卖给了西北,他们也大都变成了工人,他们可以做工人,那么孔家呢?
  “明常,早在四个月前,我就对你说过可能要禁实心砖,还告诉你公司有几个空心砖厂要拍卖出售,结果你怎么做的?你根本没去竞拍,是我没考虑孔家,还是你自己耽误的,你告诉我。”在司马看来孔明常的指责是毫无道理的,自己在几个月前已经提前告诉他,结果是他自己耽误了一切,现在他倒反过来说自己不顾及孔家的利益,实在是可笑至极。
  “司……少爷,那个……砖厂要是停产了,孔家现在不能坐吃山空不是,你看要不然这样,你和环保署打个招呼,等到明年再停怎么样?”司马的反问让孔明常一时失去了分寸,正如司马说的那样,是自己当时没留意这事才会落得如此,不过孔家现在离开砖厂就没了进项。
  “明常兄,砖厂是一定要停的,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咱们西北的好地本身就不多,再挖早晚都得到沙漠里头种地。不过为了弥补你们的损失,砖厂挖废的土地全部由政府按照水塘价统一收购,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公司这个月有几个新厂要拍卖股权,孔家这几年也挣了不少,不能把眼光死盯在砖瓦上,可以换个生意,要把眼光放远些。”尽管对孔明常表现有些气恼,但是司马仍然好言宽慰,虽然表面上政府收购砖厂挖废的土地是弥补砖厂损失,但是实际上却是另有用处。
  按照规划署刘季元的提议,可以利用砖厂挖废的耕地改建人工湿地处理污水,这个建议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解决没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问题,又解决随着西北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迅速增加带来的污水处理问题。位于西北市东南部的化学工业区在西北属于重污染工业区,尽管这里分布着数家化肥厂以及大量的煤化、石化企业,但是却见不到化学工业区污水横流、恶臭扑鼻的场面,工业区和西北的每个工业区一样,处于一片绿色之中,郁郁葱葱的树林和草地使得这里更像是个公园。
  而工业区周围分布数处长满芦苇、芦竹之类的湿地,湿地上随处可见白鹭、野鸭等水鸟。这些人工湿地是随化学工业区同期兴建,最初只建成一处由2400亩人工芦苇、芦竹湿地、50亩沉淀池及配套设施组成人工湿地,利用天然芦苇、芦竹的去污净化能力,阻止化学工业区每日排出的9.2万吨生活以及工业污水直接流入洋河。
  2400亩天然芦苇湿地成为最好的污水“净化器”,流水进入湿地后,各种物质随水流缓慢沉积,成为湿地植物的养料,其中有毒物质被迅速分解,最终完全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而每月处理的污水里含有相当472吨尿素化肥,用来灌溉农田和绿地使其中肥料成份也得到合理利用。这些达标废水不仅用来灌溉工业区绿化带、公园,而且将工业区所处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集芦苇湿地、防风林、经济林、鱼藕塘等丰富动植物资源的“绿洲”。
  “这些湿地就是西北的绿肺!”坐在湿地内坡坎上钓鱼的刘季元,面对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的湿地在心中自语。这片湿地和化工区其它湿地不同,他仅只处理化学工业多个生活区每天排放的十余万吨生活污水,湿地内生长的鱼完全可以食用,这也是刘季元选择在这里钓鱼的原因之一。西北规划署长刘季元,作为最早来到西北的建筑师,西北的建筑上留下了刘季元太多的影子,现在刘季元的精力不是用在设计建筑上,而是用在人工湿地的设计规划上,自从两年半前按照司马提供的设计图建成第一个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后,刘季元便迷上设计构思奇妙的人工湿地,从那之后刘季元便开始研究起了人工湿地。
  “你在这里倒是自在,刚才明常因为砖厂的事到我那,正好把我堵个正着。”司马提着渔具走到正在钓鱼的刘季元身边笑着说,然后开始放下个马扎,坐在那也开始钓鱼。
  在西北人们都知道,按照以往的惯例,周末如无必要主任一般都不会办公,在一些外人眼中这或许是司马懒散的明证。不过在司马看来,只有休息好才能工作好,作为一个领导者忙并不见得是好事,如果所有人各司其职的话,实际上作为一个领导者是很清闲的。尤其是对于司马这个从来信奉“专业事情交给专业人去做”的人而言更是如此,在西北发展步入正轨后,司马便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供自己休假。
  “呵呵!估计让你三言两语给打发了吧!明常那小子那么精明一人,想到你的身份还是有些心虚啊!”不论司马的身份如何变化,在刘季元心里还是那个司马少爷,而且这几年他也没怎么变,不过这也仅限于几个人而已,大多数人随着司马的改变,看到的是司马身份的变化。
  “明常和他们家老太爷一样,都太保守了,这几年他的砖厂给孔家挣了不少钱,大家都清楚,可都快三年了,他们孔家挣了那么多票子,竟然到现在除了砖厂还是砖厂,根本没做过其它的投资。我刚才来的时候给藕初打了个电话,这个月公司会放出几个新厂来拍卖,剩下的就看他自己了,孔家的财力足够收购新厂。”把渔竿放到杆架上之后,司马一边说一边朝湿地水塘内扔饵料。
  钓鱼和打猎一样是司马的一个业余爱好,这些爱好在后世大都迫于现实而丢下,在这里又被司马拾起来,人总是需要爱好来调济自己的生活。
  “收回一百三十六处砖厂面积超过3000亩,可以建成一百多处小型的沿岸分布人工湿地,除了作为污水处理能力储备之外,还可以改善洋河两岸环境。司马,有时候我还真怀疑,你的那些个奇思妙思是从那里来的,就像那些人工湿地的资料一样,我托人问过欧美在这方面都是空白,就像这个火机一样。”说话间刘季元递给司马一支香烟,然后用“ZIPPO”火机点着香烟,在合上火机时,火机发出了“叮”的一声脆响。
  这种金属制成的火机是司马发明的,打火机盖用一合叶与机身相连,棉芯周围有个风网,他的名称受到另一个伟大发明——拉链(ZIPPER)启发,这种火机是共和四年时司马发明,他的用户最初是欧洲战壕里的英法联军士兵。随后这种用白铜或不锈钢制成的好看又好用的火机风行全世界,甚至在英国战争招贴画报上都能看到一位士兵嘴里叼着卷烟,一手握着来复枪,另一只手里却捏着这个会冒火的小玩意儿,“ZIPPO”火机甚至于成为协约国士兵的象征。
  而这种在掀开机盖的时候,打火机会发出“叮”的一声,清脆悦耳,成为贵族级的“ZIPPO”火机标志性声响,那声音是安装在机盖内一个金属块发出的,而且更加神奇的是,人们可以像调钢琴那样调整声音的频率。一经推出,就被全世界上流人士认定为尊贵的化身。
  “呵呵!打火机早已经发明了,我只不过进一步完善一下,当初我也没想到这种打火机会风靡世界,一个月出口80万支火机,纯利超过35万美元,这火机这两年没少给我挣钱,我准备回头建个‘ZIPPO’慈善基金,没有什么比挣洋鬼子的钱在咱们中国做善事更爽快的了。”司马答非所问的回答道。发明?司马能有什么发明,无非都是得益于后世的发明罢了,就像这个火机一样,用外国人的发明去挣外国人的钱,有比这更舒服的事吗?
  “呵呵!鱼上钩了。”刘季元摇头轻笑,自己永远都不可能得到答案,这时鱼浮动了动,有鱼上钩了。就在这时司马侍从官南宫一急匆匆跑过来,同时递给司马一份报告。
  “主任!京城出事了。”
  “现在京城里的旗人、遗老人人自危,一天之中,先后有三名旗人贝勒、两位铁杆遗老被枪击,其中两人被杀,另有数十名旗人被袭击,旗人要上街游行要求政府彻查此事。”见刘季元有些好奇司马便皱眉解释道,自从两天前发生一起刺杀遗老案后,已经先后有多人被刺杀,没想到现在京城的排满之势呈愈演愈烈之势,而更让司马意外的是那些旗人竟然想起了靠游行争权力。
  “是调查部?”对于调查部刘季元多少有些了解,发生这种事情刘季元自然会想到调查部的身上。
  “不是,都是一些彼此没联系的激进分子所为,自从五月期《奋进中国》杂志推出之后,排满、仇满的情绪就被挑动起来了,激进的学生就像《未来中国》案里的学生一样,他们以为这样可以为国家做些事情,但是……哎!但愿不会出什么乱子吧!”想到学生的激进行为司马不禁摇头叹气,心情变得越发沉重起来,司马担心所有一切会朝自己最害怕的方向发展。
  司马不反对青年人的躁动和激进,但是不顾一切的将躁动和激进转变为最直接的刺杀,却不是司马所乐意看到的。青年人需要躁动、需要激进,但是绝不能像现在这般失控,最终整个国家会为青年人的集体激进失控而付出代价,就像多年后的日本一样。20世纪初日本走向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历史,可以归纳成两条路线的斗争:愤青路线和非愤青路线的斗争,说得学术点,就是极端民族主义和国际协调主义,说得中国化一点,就是“爱”国主义和“卖”国主义的斗争。
  九一八事变关东军自导自演,一口吞下东北成立满洲国,首相犬养的内阁居然顾虑国际公法死不承认,这种日奸,不除何足以平民愤,1932年少壮军人也就是愤青中最愣头青的那一伙,干脆发动兵变(515事件),冲进犬养官邸一枪毙了这老贼。
  日本愤青的爱国主义行动并非始于515事件,前有1929年滨口雄幸总理被暗杀,后有1936年226事件血洗内阁,史称“昭和的暗杀时代”,如此三番五次,议会或者外务省里想卖国的日奸,自然个个心惊胆战,要卖国也没有那个胆了,政党政治消亡,强硬派军人开始掌权,终于可以一展身手,实现他们的爱国主义宏图。
  当时的日本早已陷入集体性受害幻想,认为全世界和他们对着干,自己处处吃闷亏,尤其美苏,亡我之心不死,总有一天要摊牌,因此爱国热情压倒一切,杀人放火只要是爱国都成。报纸广播等社会舆论一致对爱国主义青年表达同情,对日奸切齿痛恨,谓其卖国媚敌死有余辜,而热血青年其情可悯,该从轻发落,就像是上海的《未来中国》杂志社刺杀案一样。
  “爱国者无罪!”司马嘴中轻声念着这五个字,这五个字自从《未来中国》案后已经开始在全国年轻人中风靡,就是在西北中学、西北大学都纷纷出现“爱国会”“护国会”之类的激进团体,尽管并没有表现出像内的学生那般的激进,但是谁知道未来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呢?
  现在中国和二十年代的日本不同,二十年代的日本只是陷入集体性受害幻想,而现在的中国则受着实在的列强侵略,租界、租借地、外国特权、强权欺凌这一切使得青年人有足够的理由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去扫除那些汉奸。
  先前的《未来中国》案是爱国,而现在的刺杀满遗一是为了复仇,二是为了除奸,总之都是在狂热民族主义爱国精神鼓动下进行的。二十年后激进学生成为国家精英阶层的时候,在这些人的影响下,那时的中国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像二战前的日本一样吗?在那时或许所有人即便是自己,都会成为战争机器上的螺丝钉,这机器的发动机,不是某个个人,而是整个狂热燥进的民族,燃料就是民族的狂热情绪,螺丝钉自然操纵不了机器,这机器即便是没有一个独裁狂人来操纵,仍然会马达轰鸣漫无目的一路蹦达,不撞个粉身碎骨是停不下来的。
  此时司马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沉思之中,已经没有心情去看水面上的鱼浮,激进和躁动会改变这个老大民族的精神面貌,但是未来呢?
第127章
长安街激变
  共和七年五月二十一日,这天京城注定会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在七年前还是这个国家王公贵族的旗人,竟然聚集了数千人打着争取平等权益的旗号走上大街游行示威,这或许会跌破所有人的眼镜,毕竟在过去他们曾经统治这个国家,而现在竟然为了所谓的平等权益走上大街,这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无论是国人或是外国人。
  “追办杀人凶手!”
  “汉满平等!严禁排旗歧满!”
  “执行《禁售排满及诋毁前清书籍令》。”
  几千余名感受到危机的满人似模拟样的举着横幅,在长安街上高喊口号行进,甚至于就连小恭王爱新觉罗·溥伟、郑亲王昭煦、铁良、张人骏这样“尊贵”的人物都在前面扯着喉咙高喊,他们喊出的口号都是经过再三斟酌后定出的,以防止被北方政府钻空子定个意图反叛之罪。
  人群中的伊尔根觉罗·那梁勋跟在那些尊贵人物的身后挥动胳膊大声嚷着,在那梁勋看来这一切就像一场闹剧一般,要知道京城足足有六十二万旗人,结果昨天连通带告的今天只有不到六千人参加游行。游行的主意是宫里的皇帝的老师温肃温毅夫的主意,按温老先生的话“既然现在他们天天嚷着共和了,民众自由了,那咱们就按照他们共和、自由的办,看他黎元洪、段祺瑞还有什么话说。”
  “这些老东西!”那梁勋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这些遗老果然不简单,这个游行看似只是普通的游行,可是里头却藏着一些道道,明着是游行争民权但是实际上却是向外人展示旗人的存在,告诉外界现在的旗人都快让他们逼得活不下去了,这些老东西打得算盘倒是精。
  “可惜,算盘打得是精,就是旗人自己不争气啊!”五六千人的游行队伍貌似很多,但是朝新建的长安街一站倒显不出来了,看着周围稀落的游行队伍那梁勋在心中感叹道,昨天说一定会到场的王爷、贝勒、贝子们都没来,甚至于都没托人来捎个病信,大家都想明哲保身,谁想冒这个风险。除了溥伟、刘廷琛、王宝田、温肃、劳乃宣这样的铁杆遗老外,谁会担着未知的风险过来。至于离开朝廷奉养连饭都吃不上的旗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不会来这,虽说只要来游行一中午就会管一顿饭,可万一挨了打,这顿饭倒也不值。
  这时巷子中突然冲出几十名身穿黑色学生服的学生,这些学生大都来自京城各个学校,学生的右臂上系着一根红布带,面色中透着坚毅,在他们身旁靠墙放了一排随身带来的枣木之类的硬木制成的铁锹把足有数十根之多。巷子里的商贩看到依墙而站的学生,还有他们身边的铁锹把,心里顿时感觉有些不妙,一些胆小怕事的连忙开始收拾起自己的生意,今天肯定不是一个做生意的好日子,虽然不知道提棍的学生准备干什么,但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幸好!爷没听他们招呼去游什么行,这些个洋学生早他娘准备好了,就等你们这帮子傻蛋上套了。”巷子里一个收摊的中年男人看到眼前这一幕,旁人不知道是什么事,作为旗人的他当然明白,不禁暗自庆幸自己眼皮子活,事情看得明白。想到这连忙收拾起自己摊上的东西,生怕一会来个殃及池鱼,到时可真是哭都没眼泪,这点东西可都是赊来的。
  “同学们,一会儿见到游行的满遗就往死里打,尤其是留着辫子的,共和后未及清算,让满遗、汉奸苟存于世,今天咱们要替四万万同胞讨公道。”听到前面队长的话,彭瑞先紧张的将手心中的汗水在身上擦了擦,然后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虽然已经用细绳系住了眼镜腿,但是仍然担心一会打起来眼镜掉在地上,对于高度近视的彭瑞先而言,离了眼镜根本就看不清东西,尽管不愿意,但是迫于形势彭瑞先还是和同学们一起来了。
  “去的就是爱国志士,不去的就是满鞑遗少。”昨天晚上满鞑今天抗议游行的消息在学校里传开后。
  “爱国会”、“救国会”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如此鼓动,京城各个学校的男生无论是否出自本意,都自备锹杆、木棍离开学校,准备痛殴满遗、汉奸走狗。
  自从上海《未来中国》案后,学生组成的“爱国会”、“救国会”、“除奸会”在各地学校里相当风行,尤其是在京城中先后有数名满遗被刺杀后,尽管警察敷衍了事的到学校里问了一圈后就离开了,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些事是激进学生干的,只不过所有人都不愿深究而已。
  “汉满平等!严禁排旗歧满!”这时长安街上隐隐传来满鞑余孽们的呼喊声,所有学生都纷纷从墙边拿起备下的木棍、锹杆,学生的脸上带着跃跃欲试的神情,而一些学生则摸着口袋里带的刀片,这是一会儿给满鞑余孽们割辫子的。
  听到呼喊声,巷子里的学生们握紧手中木棍、锹杆,随时准备出击,旁边的商贩听到长安街上传来的喊声再看到这一幕,算是明白学生准备干什么了,弄了半天他们想抽那帮子胡儿啊!
  “眼皮又跳了。”两天来眼皮老是扑扑跳个不停,根据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古训让溥伟感觉不太自在,心中不安的溥伟朝路边看去。
  路上来自各国的洋人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这支游行队伍,谁能想到七年后这个国家的王公贵族们现在会用这种方式争取权力呢?好奇心让洋人拿着相机不停拍游行队伍。这就是温毅夫想要得到的,通过游行引起列国关注,为未来的复辟创造外部条件,争取列国支持。至于路边维持秩序的警察、还有旁观的平民,溥伟并没有放在眼里,最重要的是表演给洋人看。
  “哦!天那!”这时路边一个举着洋伞的外国贵妇看到从路边巷子里走出一群人,看到穿着黑衣的学生手提大棍,外国贵妇不禁惊叫道,这时人们才注意到从路两边十几个巷道中走出了十几支提着棍棒的学生。
  “诛绝五百万有奇被毛戴角之旗洲种,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还中国大陆成干净土!”走出巷道的学生们整齐划一的喊着口号,这是邹容《革命军》一书中绪论部分的内容。上千名学生发出整齐划一的声音有些低沉,略带激愤的情绪。路边外国人听到提棍学生发出的声音都目瞪口呆地看着青年学生。
  而溥伟等旗人听到这短短三十九字口号,都惊悸地看着从路两边巷道中走出来的学生,那梁勋看着这些激动的学生心里也变得有些发悸,这打起来真是刀枪无眼。而此时一些旗人看到这一幕甚至吓得尿了出来,眼皮活的立即朝路两边跑去。
  “诛绝五百万有奇被毛戴角之旗洲种,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还中国大陆成干净土!”在游行的队伍边维持秩序的警察目瞪口呆地看着提棍的洋学生,学生像地痞一样提棍斗殴!这……也太出人意料了!警察们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长官们明令要求保护旗人安全,可是千把号学生谁能拦住,再说万一打伤了学生怎么办,谁知道学生里有没有长官的少爷侄子的。
  “你们赶紧回去!旗人游行是受法律保护的……”一名警官大声喊道,警棍就扣在腰带后,根本看不到平日里的张狂,这么多洋学生不是自己这几十名警察能拦住的。
  “同学们!诛绝旗洲种!洗尽百年耻!冲啊!”随着学生队伍中传出学生们的怒吼声,上千名学生挥舞手中的木棍冲向正在游行的旗人队伍,而队伍边的警察看到这一幕连忙闪到一边,谁也不想因为挡了学生的道,被他们用棍棒打伤。
  “快!王爷咱们赶紧走!”看到这一幕那梁勋大声吼着,那梁勋知道身边的溥伟在计划中的重要性,自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他,当然同样需要保护自己。此时群情激奋的学生已经冲到游行的人群中,几乎是见人就打,只要衣袖上未系红布带,身上穿的不是学生装就挥棍而上。
  “杀人啦!杀死人啦!”游行的旗人大声叫喊,长安街上顿时像马蜂炸了窝一样,数千名旗人四处逃散开来。那梁勋拉着溥伟就朝路边跑,刚冲两步一个戴眼镜的学生挥棍冲到那梁勋面前,那梁勋想都没想就一脚把挡在面前的学生跺到一边,同时随手从一个学生手里抢来一根木棍,挥棍护卫溥伟朝外冲,当那梁勋护卫溥伟冲出人堆来到人行道的时候,长安街完全陷入一片撕斗之中。
  经历最初惊恐的旗人也纷纷用手中的一切和学生们撕斗起来,一些从学生手中夺过棍子的旗人手持木棍朝穿黑色学生装的学生们身、头上打去,此时旗人依仗人多的优势,和过去街头撕斗的经验,开始慢慢占到上风,凭借激情带来勇气的学生们那里是打惯了架的旗人们的对手。
  “天那!”路边围观的外国人不禁惊呆了,数千人在街道上斗殴的场面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尤其是看到穿着黑色学生服的学生们挥舞棍棒在人群中挥打的时候,他们很难将这些学生和他们过去看到的中国学生联系一起。
  “啊!”挥动棍子大叫的彭瑞先,使出全部力气朝对面旗人身上打去,此时彭瑞先已经听不到周围人们发出的惨叫声,有学生的,也有旗人的,看到同学们被旗人打得满头是血的模样,彭瑞先已经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本意,此时只知道挥棍朝那些人身上打去。
  “呼!”这时彭瑞先听到棍棒划动空气的声音,只见一根棍棒迎头劈了过来,彭瑞先根本没来得及躲避棍棒就狠狠打到脑门上,在彭瑞先瘫倒在地的瞬间几乎可能听到自己头骨断裂时发出的脆响。
  此时长安街似乎变成血染的一般,惨叫声、呼喊声、求救声不绝于耳,看到学生们处于劣势被追打的时候,路边的行人、商贩也纷纷抄起家伙冲了过去。
  “快!快!开枪!朝天上。”接到消息赶来的模范军官兵看到眼前这一幕,一名军官惊恐的大声喊道。从枪套中抽出五式手枪对天空就是数枪。
  “砰!砰!砰!……”赶到的军警们立即持枪朝天空鸣枪,试图制止眼前的混乱局面。
  “妈了个八子!你还打!”看到一个旗人面带狰狞挥棍追打满面是血的学生,模范军的一个士兵连想都没想就大骂一声对其就是一枪,一枪将挥棍的旗人打倒在地。
  “士兵兄弟,杀了他们,杀死狗鞑子。”被救下的学生满面是血大声哭喊。
  在来的时候所有学生都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逆转,打人的一方变成了被追打的一方,此时看到模范军,就像是委屈的孩子一般大声地哭诉。学生们的哭喊声和呼救刺激了每一个刚到的士兵,他们握着枪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长官,试图从他那里得到命令,士兵们显然已经准备好开枪了。
  “快,快把棍放下,快放下。”听到枪声的铁良随手把棍扔掉同时大声喊着。现在可不是前清那会,若是大家再不放下手里的东西,这些当兵的绝对会开枪。听到铁良的喊声挥棍的旗人哪能不知道这个道理,这些都玩成人精的旗人立马把手中的棍棒扔到了地上,脸上带着得意的神情,看得那些当兵的恨得牙痒痒,却没得办法,街边有一大群洋鬼子站在那,拿着相机可劲的拍照。
  “混账,吴炳湘是怎么当得警察厅总监,这么大的事之前连点风声都没收到。”在总理府段祺瑞拍着桌子大骂道,即便是过去和府方冲突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发这么大的火。长安街汉旗冲突中数百名学生受伤,其中五十六人重伤,十三名学生死亡。至于旗人的死伤与段祺瑞无关,到时只需要安抚一下就行了,但是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省的学生,他们在京城出了事,各省自然会质问中央。
  “不是吴炳湘没有收到风声,而是从上海《未来中国》案后,在各个学校都有学生的激进团体,谁知道那些学生到底要做什么?这几天发生的刺满案都是吴炳湘压下来的,学生也是爱国心使然才会行此偏颇之事,只不过谁都没想到会发生今天这种事。”尽管和吴炳湘并没有太多私交,但是徐树铮仍为其说了句公道话,激进的学生会做什么,不是吴炳湘能预料和控制的,即便是自己都没想到学生会这么做,更何况是吴炳湘。
  “这次出了这么大一件案子,无论是吴炳湘还是京师警察厅都逃不了干系,南北各省这次有得闹腾了,咱们还是想想怎么收拾残局吧!”段祺瑞对端坐在那里的徐树铮说道,现在收拾残局无疑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如何应对国内南北各省官方压力,受伤的学生中不乏各省学子。还需要应对来自民间的压力,各地商会、政治团体都会纷纷向政府施压,这一切都要趁早早做安排,以免到时应对失措。
  京城长安街汉满冲突仅仅只用了一、两个钟头就传到西北,而随后传来数百名学生死伤的消息,让整个西北震惊了。十三名学生被打死、五十六名学生重伤、数百名学生受伤,共和建立至今已经长达七年,那些骑人的东西竟然又一次骑到国人头上,愤怒的情绪在西北上空漫延。一直以来西北都是以民族主义为核心进行教育,源自民族主义的爱国狂热把西北上下拧成一股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