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730

  “这……不知道省政府准备怎么处理此事?”喝着茶的米扎尔·买买提明反问道,作为回部王爷买买提明当然希望此事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买买提明明白新疆纳入西北之后,所有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诸如禁停清真寺学校、裁撤王府卫兵、建立省议会等等一系列共和新政在新疆被强制推行。作为库车回部亲王的买买提明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鄂对家族的利益,其次才是回部的利益,毕竟鄂对家族依附清人、汉人已经有数百年,家族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但是这一次却因为牵涉到清真寺,买买提明不得不谨慎对待。
  “王爷,省政府的意见是有律当依。”伴着一声杯盖划过茶杯时发出的脆响,林新云用一种异常平淡的口气说道。对于省政府做出这个决定林新云并不奇怪,在西北所有一切都讲究规则,而这个规则就是法律,没有严明的规则,就没有西北的现在,规则从来都是西北的生命,有人破坏了,自然需要受到惩罚,无论对方是谁。
  “啊……林知事,这个……各寺阿訇办立学校,实际是受上任杨督军鼓励,目的也是为了劝人向善,虽说与朝廷,不,国家法令有违,但知事大人也应该明白,回部民众信奉回教千年之久,如若严格按律行事,只怕会激起民变。”林新云的话让买买提明心中一惊急忙开口说道,那里还顾得祖上传下的规矩。按照四个月前政府发布的公告,对到期后拒不关闭清真寺宗教学校的阿訇以及其它个人或团体,一律按违反义务教育法案的相当罚款条例执行,像坚持办学的阿訇至少会被处以六个月有期徒刑,同时还会被处以巨额罚金。而逮捕阿訇很有可能激起回部的民变,到时夹在政府和回部之间的鄂对家族将如何是从?
  “民变?王爷,法律就是法律,如果发生叛乱的话,库车县驻防的一营边防军和警察局会在法律授权下开展平叛行动,我相信以王爷的深明大义,应该可以理解届时边防军开展的平叛行动。”尽管说出来的话语中带着血腥味,但是林新云的语气显得却非常平淡,似乎在他看来平叛只不过是一件如割草、收麦般的平常之事而已。
  “林……林知事,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吗?如果政府需要的话,本王愿意出面说服十三座教寺的阿訇停办学校,这些阿訇大都年老体弱,实是经不起任何牢狱之灾,本王愿出面说服各村把子女送到公民学校,绝不会有任何懈怠,不知道林知事意下如何?”林新云的话如惊雷一般在买买提明的心中掀起波澜,买买提明连忙起身恭敬的问道,作为库车回部亲王,在保证家族利益的同时买买提明还需要顾及回部的利益。
  买买提明不会认为林新云的话仅仅只是威胁,自清季以来,官府从不吝于使用武力来维持自己的权威,“永远不要和官府作对”这是鄂对家族的家训。原因很简单,官府拥有回部难以想象的军队,只要他们愿意可以杀死所有人,和官府作对的代价很有可能是身死族灭。
  “王爷折煞林某了,您是回部亲王级别远在林某之上,这个礼林某实是当不得、当不得。既然王爷您出面说情,林某自然无话可说,三天,三天之后如果教寺学校还未停办,到时还望王爷莫怪林某只能按律行事。”在买买提明亲王起身行礼时林新云连忙闪身恭手答道。保持对当地高层贵族的尊重是官员的职责,毕竟这工具是需要善待的,之前的言语相威实际上就是为了让买买提明主动站出来承担此事,武力是必须的手段但绝不是唯一的手段。
  ……
  位于天山牧区博克多公民小学是新疆第一批286所公民学堂中的一所学校,学校所在这片土地是省政府出资从本地一名伯克手中购得,学校里的学生是来自整个牧区的800多名年龄从7岁到14岁的儿童,他们在这里接受法定义务教育。
  “每天只上半天课,下午劳动,严格意义上来说,在西北这绝对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案,可偏偏适用边疆特殊教育需要。”
  看着在田地间干活的几百名学生,付征南对身边的寇炎说道。作为老师付征南本意希望在这里能够像在西北一样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但是在这里却只能想象一下罢了,全寄宿制的义务教育公民小学,在全中国恐怕也只有新疆才有这种“好学校”。
  “如果他们不到学校农场干活,学校食堂那里会有伙食提供给他们?别忘了就是西北也不过只提供一顿午餐而已,在这里我们可要管他们的吃住,如果不是……”
  寇炎的话只说了一半就打住了,按照来新疆时接受的培训,那几个字在这里绝对不能提及,尽管那是建立公民学堂的本意,但是有时候很多东西是不能说的,尤其是当老师的,他们到这里是教书育人来的,如此而已并没有其它目的。相比于西北等地的公民小学新疆公民学堂全部实行寄宿制,而拥有一个面积860亩农场的博克多公民小学则显然有些另类,之所以建立学校农场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现代化的农耕技术,但是实际上学校农场却是用来保证教师和学生的伙食,政府没有多余资金供养那么多学生。
  “再说在这里他们可以学习到现代化的农牧知识不是吗?新的耕作方式,高产牧草的种植、收割、青储这一切都是他们在家学不到的。六年后,他们的文化不仅可以达到小学生的水平,而且还掌握了现代化的农牧知识。”面对在农场中忙活着的学生寇炎非常平静地说道。
  而此时付征南的心中却无法平静,公民小学真实目的并不是纯粹为了寇炎口中的教育。初来新疆时寇炎曾经在迪化城外目睹过他们的“开斋节”,虽然当时是北风凛冽,寒风刺骨,而会礼的回民都席地而坐,静听宣讲,没有丝毫浮动现象,上万人自动排班,有条不紊,行列整齐,动作一致,没一人喧哗早退,他们无比虔诚的坚守自己的习俗,千百来他们坚持每日五礼以及各种禁忌,这一切是付征南难以想象的。
  “太阳要下山了。”看着降落的太阳和在夕阳映射下美丽的晚霞,付征南若有所思地看着那些学生自语道,学生们依然在农场中劳作,或是收割牧草、或是在为牧草打包,看起来再正常不过,但是谁知道眼前这一幕背后的一切呢?
  “嗯!征南,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申请调回迪化。”从付征南的话中寇炎听出了些许别的意思,于是便开口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里的学校并不是纯粹的学校,如果老师的思想发生动摇,那么影响无疑将是灾难性的。
  ……
  “……目前全疆735所清真寺学校已全部停办,二十三所拒绝停办的清真寺学校均被强停关闭,三十五名阿訇被依法逮捕,并已移交司法审判,由此引起的骚乱在边防军以及各地警察的努力下得到平息。全新疆回部将逐步展开全面的寄宿制义务教育,此为亘古未有之盛事……”
  六月一日《西北实业报》第三版上的一篇豆腐大小的简讯,几乎不会在西北或是国内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却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忽视这条新闻,尤其是一直关注着西北的人。
  “骚乱?或许用叛乱来形容更为合适吧!他们这根本就是掩耳盗铃。”井村拓看着报纸上这条简短的新闻报道有些嘲讽的自语着,然后用铅笔在报纸上“骚乱”两字上画了一个圆圈。
  作为日本帝国驻西北领事馆的军事参赞,井村拓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公开渠道收集关于西北的一切情报,日本情报机构在西北先后遭到两次重创,导致西北几乎成为日本情报的空白点,目前对西北的情报,更多是依赖公开渠道收集资料加以分析。
  “新疆、骚乱,骚乱。”井村拓摇着手中的铅笔皱着眉头看着报纸上的这条简讯,在井村拓看来这篇文章至少透露出一个信息,西北并不是表面上的铁板一块,至少在新疆西北碰到了问题,无论报纸上的这个骚乱规模是小是大,都意味着在新疆他们碰到了问题,或者说遭到了反抗。
  “新疆有90%以上是桀骜不驯的缠回!”井村拓想起在《钦定新疆识略》和《回疆通志》上看到的内容。
  清朝中后期,在平定‘内乱’和抵御外患的战争中,出现了一批带有浓厚军事色彩的地方志,以新疆和西藏最为突出,在地方志大量的军事史料中,除了军事地理资料最为丰富之外,最为突出还有一点就是介绍当地缠回的资料,新疆人口90%以上是桀骜不驯的缠回,这些缠回始终就是新疆不稳定的根源,在新疆建省后同化缠回就是稳定新疆的首要之务,只不过效果非常有限,他们是在这上面碰到了问题。
  井村拓看着报纸上的新疆以及骚乱心跳开始加速,井村拓明白西北在同化缠回时碰到的问题,对日本而言就是一个机会。西北是日本在支那的首要之敌,这一点已经在日本国内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尽管这个共识取得的有些晚了,但是在日本至少已经不会用过去打量支那的眼光看待西北。
  “也许我们可以……”井村拓敲击着自己的办公桌原本紧皱的眉头慢慢舒缓开来,嘴角露出轻微的笑意,眼中流露出一些得意,随后井村拓立即从桌内取出纸张,开始书写刚在脑中成型的一个计划。
第132章
日本
  位于日本本州中部的赤石山脉,纵贯山梨、长野、静冈三县,绵延的高峰耸立,赤石山脉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约有10座,其中最高峰白根山3192米,为日本第二高峰,山区森林密布,山势汹涌,诸峰重叠,怪石嶙峋,奇峭峻绝,被誉为日本境内的“欧洲南阿尔卑斯大山脉”。
  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过后,当阳光洒向整个赤石山脉密林中时,一队身穿黄色军装的日本军人离开藏身一晚的山洞,他们警惕地观察着周围,自从一周前他们进入山区之后,便不断遭到敌人的袭扰,一周来遭受数十次袭扰后,让士兵觉得漫山遍野都有可能分布他们的敌人——日本赤卫军。他们是一群在城市暴动失败后,撤到山区和矿工以及农民组成的叛乱分子,至少报纸上如此说,而他们的长官也这么说。
  近三个月以来,赤石山脉就像是它的名字一样,变成了一个赤色的山脉,富山、京都、广岛等各个城市暴动遭受惨败的工人、市民纷纷撤到这个由东京暴动工人和宇都煤矿工人建立的武装根据地,盘据在山区不断继续他们的革命,赤卫军中本地土著居民和矿工非常熟悉这片绵延的山区,复杂的山区地形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掩护,同样成为陆军进剿时最大的障碍。
  青翠的山峰和凉爽的山风,让陆军第四师团士兵暂时忘记了战争的残酷。山区晨雾笼罩中耸峙的山峰,入眼皆是落寞的山岭,倾斜的石径,湿滑如泼墨般的苔痕,不知道多少春花尚未萌发,就已经零落成泥碾做了尘。就像在近三个月来,死在这片山区的军警和赤卫军一般。警觉的士兵们听到前方传来哗啦啦的水声,听到水声的士兵精神一振,不顾森林中弥漫的浓浓水雾,连忙提起三八式步枪快步朝前面奔去,这些士兵在昨天下午就已经断水了,干渴已经折磨了他们整整一夜外加一个下午。
  带着日本赤卫军女兵三连的凉子在初晨阳光刚刚抛洒入森林时,就开始在山林中和进入山区的敌人玩着捉迷藏的游戏,长时间的奔跑,让汗水不断从她身体里渗出来,当凉子看到山涧的溪流,她和其它女兵一样,像个男人一般把整个头都埋在溪水中,拼命狂灌上半天,然后狠狠一甩头发,把齐耳短发上沾着的水滴甩去,女人留短发意味着革命。
  “同志们!立即隐蔽,准备战斗。”就在这时看到天空中一阵惊鸟飞过,凉子连忙挥手轻声命令道。随即提着三八式步枪指挥手下一百多名女兵越过浅溪分散到对面浓密的森林中,飞起的惊鸟意味有人来了。
  两个半月前追随大岛先生和宇都煤矿工人一起建立山区革命根据地之后,和所有指挥员一样,除了向大岛先生学习军事指挥之外,还向山区里的老猎人讨教经验,老猎人丰富的经验,曾经帮助初建时缺枪少弹的赤卫军在山区中躲过军警的进剿。
  “所有人注意,听到我的命令再开枪。”溪流声中夹杂着脚步声,凉子向左转下枪尾保险同时命令道。近百名女兵或依在树后或趴在石块后,端枪瞄准小溪对面的森林,而对面传来的脚步声让她们绷紧了神经。在经历过多次伏击之后,她们明白只有沉住气才能有效消灭敌人。一个、两个……三名穿着黄色军装的陆军士兵出现在女兵的视线,女兵们紧张的屏住呼吸,同时把目光投向她们的指挥员。看着小溪边陆军士兵平端步枪警惕的观察四周,凉子知道这是他们派来的尖兵。
  “他们主力要来了!”几分钟之后,当三名陆军士兵确定周围没有危险之后,一名士兵便提着步枪朝小溪后的森林快步跑去,而留下的两名士兵仍然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又过了几分钟伴随一阵密集的脚步声,接连不断出现在溪边的陆军士兵使凉子倒吸了一口冷气,出现在溪边的陆军士兵竟有数百人之多,敌人至少有一个中队。
  “天!”如此之多的敌人让凉子在心中发出惊叫,朝身边的同志看过去,只见她们原本紧张的脸色已经变得煞白,显然所有人都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遭遇到敌人的大部队。凉子犹豫是否应该撤离这里,一百多名女兵对两百多名陆军士兵,凉子明白无疑等于鸡蛋碰石头,但是如果撤退演变成追击……
  “是个大尉。”当凉子犹豫是否应该撤退时,她看到出现在溪边的两名军官。从他们的军衔上凉子识别出其中一人是名大尉另一名是中尉他们显然是这个陆军中队的指挥官。只有不到200米!看到那两名军官从士兵手中接过水壶,凉子在心中对自己如此说道。对身边士兵轻声交待了一下,凉子举起三八式步枪瞄准正在喝水的大尉,同时静静地等待着,这个时候士兵并没有放松警惕,必须要等到他们认为非常安全时才能开枪。
  溪边的军官显然没有意识到不到200米有一个女人用枪瞄准自己,而是脱下外套解开衬衣的衣扣,站在溪边用沾着冰冷溪水的毛巾擦拭身子,军官舒服的几乎半闭着眼睛享受冰凉的毛巾擦身时的快感。
  几分钟之后,除了几个负责警戒的士兵外,自认为安全的士兵将步枪架放到溪边,像他们的指控官一样用毛巾擦拭身子,长时间行军产生的燥热在冰凉的毛巾擦拭下得到了缓解,溪边士兵们像在渡假一般地说笑着,甚至于几名士兵还用水泼洒对方。
  在溪边放肆歌唱军歌或流行歌的士兵们,笑容在每一个人脸上绽放享受战时难得的放纵,自从进入赤色之山以来,一直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此时士兵们已经忘记自己身处战场之中,而军官们显然也乐见其成,一周来士兵们紧张的神经的确到了需要放松的时候了。
  而此时趴在不到两百米外森林中赤卫军女兵们握枪的手已经开始冒汗,扣着扳机的手指仿佛已经麻木,她们焦急而紧张地等待着指挥员同志的命令,同时瞄准溪边放纵的士兵们。
  “嗖!”伴着一阵子弹的破空声,正在擦拭身子的军官突然向后倒下去,几乎在他倒下的同时接连两声清脆的枪响撕破了原本寂静的森林,鲜血从他们胸口往外飞溅,猩红的血花瞬间染红了两名军官的白色衬衣。
  “敌袭!”突如其来的枪声让正在溪边说笑的士兵一愣神,几乎本能的朝溪边一滚,同时大声喊叫到,一边喊一边朝距离最近的架枪处扑去,但是未等他们中大多数人抓到架在溪边的步枪,密集的枪声瞬间笼罩了整个森林。
  “隐蔽、隐蔽!”一名赤膊浑身带泥的军曹大声的呼喊,同时抓起步枪躲到溪边一块桌子大的石块后,操着步枪冲枪声响起的方向打去,尽管不知道对方的准确位置,但是这样的反击一定程度上可以压制对方的射击。瞬间的偷袭让这支放松了警惕的陆军中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他们还未来得及组织起有效反击的时候,溪边已经横七竖八的倒下了数十具尸体,十余名伤员在溪边大声尖叫,此时显然没有任何人可能营救他们。
  从最初偷袭中反应过来的陆军士兵在经历了最初的惊慌之后,立即发挥出正规军应用的素质。他们就近隐蔽在树木或石块后向小溪对面森林中的敌人发起了反击,幸免的少尉和准尉立即担负起指挥部队的责任组织余下的士兵抵抗,同时试图从枪声中判断敌人的兵力,决定是反击或是撤退。
  “哗啦!”拉开枪栓为步枪装子弹的凉子见陆军组织起有效的反抗后,身边不断有战士被击中,数米外的一名战士被子弹击中脖子,带气泡的血沫不断从她的指缝中涌出,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赤卫军战士和陆军士兵对射,失败的必定是女兵连,于是凉子便冲着身边的惠子命令道:“惠子,你带一个排从侧面迂回过去,你们带上一百枚手榴弹,一旦接近敌人就使劲扔手榴弹。”
  “是!指挥员同志!”接到命令的惠子猫着腰提着步枪,招呼自己排里的战士背着装有木柄手榴弹的挎包朝密林的另一个方向跑去。
  日本赤卫军和俄国赤卫军一样,没有军衔、没有军官,只有战士和各级指挥员以及政治委员,像俄国革命者一样,他们彼此之间以同志相称。木柄的手榴弹是两周前赤卫军司令部从外国军火商那里高价购得,对于缺少火炮的赤卫军而言,手榴弹无疑是最好的爆炸武器,在此次反第四师团的进剿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次遭遇战和伏击战的陆军士兵,正是被密集的手榴弹炸垮了抵抗意志,只不过受限于数量,赤卫军每个连队仅只配备一百四十多枚而已,现在赤卫军兵工厂已经开始用黑火药以及铸铁仿制这种制造简单而有效的武器。
  和陆军穿茶黄色军装不同,当身穿绿色军装的赤卫军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之中行动时,绿色军装和森林中密集的灌木为她们提供了良好的保护,以至于当惠子带领三十多名战士逼近正在战斗中的陆军士兵不到四十米距离时,他们都没有发现自己左侧的赤卫军士兵。
  “同志们!为了新日本!”看着三十多米外正拼命射击的陆军士兵,惠子轻声对身边的女兵说道,从腰间挎包内取出一枚手榴弹,此时迂回到敌人侧后方女兵们把步枪背在身后,纷纷从挎包内取出手榴弹,静静注视着前方正在战斗的敌人,右手紧握手榴弹的木柄,左手拉扣引线寻找合适目标,作投掷准备。看到身边的战士一个接一个的受伤或牺牲,凉子只能指挥部队抵抗到底,一边面带期待之色听着对面的动静,短短几分钟时间,在凉子心中甚至于比几年还要漫长。
  “惠子怎么还没开始行动!”就在这时凉子听到一阵密集的爆炸声,硝烟瞬间笼罩了战场,凉子甚至看到几枚手榴弹因为卡到树枝上凌空爆炸的场面。
  当陆军士兵在军官指挥下撤离战场时,感觉疲惫不堪的凉子软软瘫坐在地上,凉子不知道今天的一切是否应该用幸运来形容,自己率领的女兵连竟然击退了一个中队的陆军,这根本就是一个奇迹,以至于直到十几分钟后,凉子仍然呆滞的坐在地上无法适应这个奇迹。
  “指挥员同志,我们俘虏了二十五名陆军士兵,击毙六十二人,缴获七十九支步枪,指挥员同志,我们胜利了。”满面兴奋的惠子跑到凉子面前报告道,这场胜利出乎所有女兵的意料,原本她们已经做好牺牲的准备,但是现在她们却胜利了。
  “辛苦了!惠子!”从胜利喜悦中醒来的凉子对面前的惠子,这个毕业于富山女子高中的同志道谢,如果不是她们迂回到敌人侧方用密集的手榴弹击溃敌军,恐怕现在就是敌人在清点战果了。
  “一百七十六名,现在只剩九十二人,其中还有三十五名伤员,惠子我们今天返回营地。”得到女兵连损失报告后,凉子心中略带悲伤黯然对惠子命令道,这一战尽管女兵连取得胜利,却不可能再战斗下去,但是她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当革命成功之后,一个全新的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新日本会出现在东方。
  “天!同志们!是肉罐头!”在战场上清点战利品的女兵们忽然发出一阵阵惊呼,女兵从敌人背包中搜出二百多盒肉罐头,对于过着清苦生活的赤卫军女兵而言,甚至于比缴获几支步枪更令她们兴奋,她们已经很久不知道肉味了。为了在森林中行动方便,女兵连离开根据地的营地时,所有女兵身上都没有携带足够的食物,在森林之中战斗当然不能像第四师团一般,大模大样的坐在那里玩野炊,烟雾会出卖她们的行踪。
  尽管赤卫军士兵并没有接受过野外求生训练,但是在凉子所带领的部队中不乏在山区生活多年的女兵,多年来山区贫困的生活,使得她们可以轻易分辨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能吃,一些表面上看起来不起眼的小草,但是在地下,它们的根茎却是肥大而可口的果实,赤石山脉森林之中有无数食物供她们食用。
  饿了,她们便抓起爬满蚂蚁的野蘑菇往嘴里塞,看到有个鸟窝,从里面摸出几颗鸟蛋,无一例外都成为战士们滋补身体的上等补品。实在不行,漫山遍野的树叶都可以吃,女兵们在彼此对视的微笑中,将大把大把的野菜连泥带土一起塞进嘴里,她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从精神上彼此包容彼此关切,这一切在她们口中已经胜过人间最甘甜的美味。可是当女兵们缴获肉罐头的时候,仍然双眼放光地看着眼前的美味。
  在山区坚持战斗的赤卫军生活是清苦的,虽然偶尔可以猎取一些野味,但是通常都是优先配给伤员,野菜和大米制成的饭团是女兵们的主食,即便如此野菜大米饭团仍然无法得到充足保证,毕竟现在整个日本都缺米,要知道日本革命的导火索就是大米。
  “同志们,尽管肉罐头非常美味可口,不要忘记我们的伤员同志比我们更需要营养,充足的营养可以让他们快速康复起来,当他们养好伤之后,才能够继续和残酷无情的资本政权军队战斗!”
  从战士们眼光中流露出垂涎之色,凉子知道她们在想些什么,即便是凉子自己看到这些食物时,同样也禁不住猛吞了几口口水,但是伤员更需要高营养的食物。疲惫不堪的女兵们脸上流露出失望之色,凉子犹豫了一下做出一个决定。
  “不过鉴于长时间战斗使我们耗费了大量体力,作为指挥员,我必须优先保障战士们拥有充足的体力,这样才能继续和敌人战斗,所以我决定取出其中的十盒肉罐头,今天晚个我们所有人和伤员一起吃肉罐头米粥。”
  “万岁!”指挥员的话让原本失望的女兵齐声高呼,尽管仅仅只是十盒而已,但是女兵们已经感觉非常满足了,毕竟伤员比她们更需要美味可口的肉罐头。
  在赤石山脉腹地有一处被赤石山脉赤卫军战士称为“红三月”的山谷,山谷长十余公里,最宽处超过一公里,这里过去只有几个贫穷的村落,而现在却是日本革命的中心,日本赤卫军司令部就位于“红三月”的山谷之中。
  赤卫军司令部并不在村子中,而是位于山腰一个废弃的矿洞内,经过矿工们的努力,原本狭窄、阴暗的矿洞变成了一个可以容纳近千人的指挥所,日本社工党和赤卫军高级指挥员都在这里工作、生活,在司令部附近还可以看到十几处十分罕见的机枪工事。
  此时在司令部内日本社工党领导人正在激烈争吵,这种争吵在赤卫军司令部内并不常见,毕竟社工党领导人大都是为了理想聚集在一起,更何况他们中大半都曾在远东革命者营地接受过训练,用他们的话说“革命者的心灵是相通的”,但此时这种相通显然碰到了问题。
  “大岛同志,请注意你的用词,不要忘记他们的援助并非无偿,他们要的不仅仅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后放弃在华特权和侵占的土地,他们还要我们归还台湾还有朝鲜,那些地区都是日本国土,如果我们放弃了台湾和朝鲜,就是对整个日本的犯罪。”腾田派仁义正辞严的对大岛康行说道,接受来自帝国主义国家的援助本身就让腾田派仁无法接受,尤其是援助来自一个正在入侵革命发源地俄国的国家。
  “腾田同志,你这是帝国主义列强的想法,朝鲜是被日本反动政府占领的殖民地,朝鲜人民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在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努力。台湾亦是从中国割占的土地,他们并不属于日本,即便是在革命胜利之后,我们仍然要给予朝鲜独立,同时将台湾归还中国,而现在却可以用朝鲜和台湾换得取得革命胜利的武器装备,来自俄国的同志已经告诉我们,由于日本海军严密封锁海面和港口,他们不可能再把武器运到日本,我们要建立一个新的没有压迫、没有奴役、自由、平等的新日本,而不是一个骨子里仍然透着帝国主义列强心态的日本。腾田同志,我们是社工党党员,而不是为资本家谋取市场和利润的军阀政客,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建立一个新日本。”穿着军装的大岛康行站起身来对腾田派仁说道,作为赤石山脉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以及赤卫军司令员,大岛康行认为自己的一切决定都是为了日本,就像乌米扬诺夫同志一样。
  “大岛同志、腾田同志,你们两位先冷静一下,不要忘记现在第四师团的两万军队正在进攻根据地,而反动政府为了消灭革命的火种又调来了第六师团。腾田同志,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击败白匪以保存革命火种,否则我们只有流亡海外。要知道乌米扬诺夫同志,为了保证俄罗斯革命的成功都和德国签定了《布列斯特条约》,我们为什么不能够用朝鲜和台湾,换取武器以确保日本革命成功呢?腾田同志,你认为呢?”见这两人再一次争吵起来福井川连忙规劝道。
  作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在神户起义面临失败时福井川曾经以为会和其它勇士一起牺牲在神户,但是当得知赤石山区宇都煤矿工人在东京革命者带领下发动武装起义之后,福井川便和神户起义革命者一起撤到赤石山区。
  “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大岛和福井二人的话让腾田派仁脑中浮现出《哈姆莱特》中这句著名台词,一时之间腾田派仁无法做出选择,最终腾田派仁选择了沉默,在面对日本革命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上和保全日本“领土”完整之间,腾田派仁只能选择沉默。
  最终日本社工党最高委员会以七票赞同、三票反对、两票弃权通过了接受中国秘密资助的决议,当然所有一切仅只限于最高委员会的十二名委员知道,在这个时候最高委员会担不起“卖国”之名,如果被资本家军阀知道以后,会成为打击日本社工党和赤卫军的最有力武器。
  “大岛先生,第一批武器装备今天晚上就可以运到我们商定的地区,四千支步机枪以及配套弹药,六门野战炮各配200发炮弹,另外还有10吨炸药,祝你们的革命取得成功!”如愿以偿拿到秘密协议之后,朗宁欣笑着对大岛康行这位赤卫军总司令说道。部里对俄日两国社工党以及赤卫军的双重政策,在朗宁欣看来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尤其是日本,尽管现在日本赤卫军还非常弱小不过只有三万多人,行动范围也仅限于赤石山脉,但是谁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呢?
  “统一而稳定的中国绝不符合日本帝国的利益。”在日本留学期间朗宁欣曾在日本报纸上看到一篇社论中如此说道。在朗宁欣看来,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中国和日本就像欧洲的德国和英国一样,两者从甲午战争之后,彼此已成为死敌,谁知道下一次战争会在什么时候爆发,在此之前,只有尽量削弱对方的实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