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3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0/730

  江海关在68年后被共和中国收回,同一时间内,在全国各地,军队以及警察同时行动,收回各地海关。
  上午九时三十分,外交部正式知会各国驻华使领馆:自共和十一年四月一日起,共和中国全面收回关权,同时全面废止前清与各国签定的各项协定关税条约。未来共和中国将基于主权,独立自主的制定、并有权修订关税,包括关税税率及各种法规、条例。
第260章
崩盘
  共和11年5月3日,酷暑将至,但对实业界而言,却严冬的开始。一个月来上海股市动荡不安,因强行收回关权导致中外关系骤紧,股市随着外交谈判进展,起落不定。
  一个月来,外交部先后与美国、挪威、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丹麦、荷兰、葡萄牙、英国、瑞典、法国、西班牙、波兰、希腊等国,签订条约或协定,规定对“现行条约内所有限制中国任意订定关税税则权之各条款,一律取消,适用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
  收回关权,普通中国人认为是繁荣兴旺的征兆。关税自主为国内实业充分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浦东长兴路18号“上海股票证券交易所”,南中国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场,交易所内数百名身着桔色制服的交易员已经就位,很多人拿着小纸片走来走去。时针指向九点,交易所内铃声骤然响起,这又是一个交易日的开始,随着铃声响起,交易所内气氛随着股价的涨跌而变得嘈杂喧嚣,交易员们用带南方口音的官话大声叫嚣着报价,电话铃声更是此起彼伏。
  一个月来日本虽百般推托、抵赖,但独木难撑,最终仍和外交部达成关权新约,中国自此全面收回关权,紧张的局势随即烟消云散。消息传开后,上海股市在收盘前暴涨18个百分点,今晨八时十分政府正式修改关税税则,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利好消息传来,刺激了股市进一步高涨。整个交易所内欢叫,期待,叹气,愤懑,无奈……无数狂热情绪充塞在交易所内。此时人们并不知道,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不时可以看到一些经纪人涌向一个交易岛,围着某一个交易员一边用力挥舞手中的纸片,一边大声叫嚣,这里的一切都和过去一般。嘈杂使交易员们只看见张开的大口,但听不见丝毫声音,只能用手来说话,手掌由内转向外,意思是抛出,由外转向内,意思是买进,指头跷起来就是数量,头动一下……
  “继续买进实业类股票。”哈同趴在电话前不断下达大量购进股票的指令。和大多数上海犹太投机商一样,昨天下午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达成《关税新约》后,旅沪上海犹商各家族即认准中国政府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对于股市而言,无论是关税自主权的顺利收回或是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都将是前所未有的利好消息。
  正如人们预料,今天早晨中国政府宣布提高进口税则,提高幅度远超过人们的想象,从7%至90%划分了九个不同等级的进口税率。这一新闻刚一公布,哈同和大多数犹商便纷纷活动,从上海各家银行周转巨额资金,以抢在股市开盘后,大肆购买实业类股票,借助这一利好消息推高股价,从而谋得暴利。对于犹商而言,他们将利用这两个利好消息,从股市上捞回房地产上的亏损。
  “经理,今天开盘不到两个小时,上海股市成交额已经超过一亿元,其中70%左右为犹商资本……”
  “知道了,继续关注。”听到秘书汇报,李历清淡定如水,李历清心里期待末日到来。央储今天将会宣布降息,以进一步刺激股市,而且在未来短时间内,将会宣布多个利好消息,所有一切都是为了那一天到来,为了那一天,央储已经做好充分准备。
  早在三个月前,央储即下达明文通知,禁止国内银行介入股市投机、操纵股市,一经发现严惩不贷。三个月来央储对超过三十家商业银行处以巨额罚金,甚至有数家银行被勒令关闭。
  央储铁腕表面上是因为银行业介入股票投机操纵股市谋利,但实际上却是为不久后的金融风暴作准备,银行业是金融根本绝不容有损。尽管银行业撤出股市,但面对狂热的股市,各商业银行通过向投机商提供高利短期贷款谋利,虽然在背地里国内商业银行可没少骂央储。
  此时上海股市依然狂热,在犹商巨额资本推动下,至中午停盘时,上海股市指数从760点暴涨到1235点,实业类股票的暴涨更是惊人,而这时央储进一步降息的消息,更是为这场狂热添油加醋。5月6日下午十四时十五分,收盘前四十五分钟,在股票交易所内的嘈杂声中,三天来上海股价在利好消息以及犹商大量买入的推动下,各类股票暴涨,其中涨幅最大的甚至超过540%,而在激动的人们疯癫一般大量买进股票时,一个衣冠楚楚的年轻人面带焦色地跑进交易所,狂热的人们并不知道,暴风雨已经来临。
  “协约国联合司令部宣布前线暂时停火,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同时宣布暂时停火,各国将在本月十日前往巴黎举行和谈。国务院发表声明证实这一消息,我国将派出以外交总长顾维钧为首的谈判团前往巴黎。”
  惊人的消息打破了交易所内的狂热,原本疯癫狂热的人们瞬间呆滞,欧洲各国要谈判,欧战结束了,那么……和此时欧美国民听到欧战结束时兴奋的嚎叫不同,交易所内的人们都惊恐万状。
  骤然,原本高涨的股价急速下落,交易所内空气凝滞,抛售股票的喊声震天,前所未见的恐慌景像第一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内上演,惊慌失措的股民竞相抛售,可怕的喧哗让面对面的人都听不见对方的声音。在前所未见的暴跌之中,在人们惊恐的尖叫声中,花花绿绿的纸片纷飞,上海证交所指数在短短的十几分内从1501点暴跌至1156点,在收盘前更是跌至1000点,就在数十分钟前尚象征巨额财富的实业股票,在短短几十分钟内有三成股票跌幅超过200%。
  “怎……怎么可能……”接到电话的维克多逊那只独眼内已不见了先前神彩,嘴角不断地抽动着。欧洲各国举行停战谈判!从手臂至肩膀都在不断颤抖的维克多逊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这位出身沙逊家族世袭准男爵,欧战时曾参加英国皇家空军,作战中左脚负伤致残,同时失去一只眼睛的跷脚沙逊,此时已经不见了过去的机警和镇定。
  维克多逊知道股市暴跌对自己而言意味着什么,自己旗下的新沙逊银行、华懋地产公司、汉尔登信托公司、远东投资公司等,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将巨额资金投入股市,甚至于股市是新沙逊银行目前主要投资市场,今天自己甚至还从其它中资银行、外资银行临时周转了大笔资金,原本准备狠狠赚上一笔,以弥补房地产开发上的损失。如果再这么跌下去,明天或许自己就会破产。
  “幸好现在已经收盘,明天是礼拜天,股市不开盘,还有机会。”维克多沙逊拿起桌头电话,心中庆幸停战的消息是在下午收盘前传来,如果是上午的话,恐怕手头近三千万元股票会缩水至不足千万元,或者更多,如果那样,破产将是自己唯一的选择。当天晚上沙逊家族、哈同洋行、安诺德兄弟、嘉道里家族等上海几大著名犹商集团以及富商集聚爱俪园,商讨应对股市暴跌的对策。
  这天夜里爱俪园吸烟室的电灯通霄未熄,云集于此的旅沪犹商用了整整一夜时间,一同商议对策,试图用最后的努力,去挽救各自的财产。四年来,在金融市场上获利颇丰的他们,这一次深陷其中。深夜时分,众人达成一致后,立即派出代表包乘一架专机赶到西北市,以获取政府态度。
  整整一夜整个中国都在焦虑不安中度过,无论是西北证券交易所或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昨天下午无疑都遭遇了一场前所未见的风暴。相比于稳健,有严密条款限制的西北证券交易所,被称为“投机者圣地”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无疑是风暴的中心。
  5月7日,礼拜天,下午,上海犹太大小富商倾巢出动,动用一切关系筹集资金,他们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从中国政府内部获得的“利好消息”上。
  国务院经过一夜商谈,决定将会进一步加大政府基建项目投资,以平缓因欧洲停战对国内实业界造成的冲击,这一“利好消息”将在下周一第一时间正式公布。现在他们要么放手一搏,要么就听任股市狂跌进而破产,显然犹太人选择了前者。
  5月8日,黑色星期一,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不久,便陷入歇斯底里的疯狂。经纪人鬼哭狼嚎,扯掉自己的衣领,试图跟上抛售指令。散户挤满整条大街,目送上海犹太投机商乘坐他们的豪华轿车来到交易所的门前,曾被称为金融魔术师的犹太富商,在下车时脸上大都带着自信的笑容,一些人甚至用带着上海味的汉语告诉散户,让他们要有信心。起初,在金融魔术师们注入近两亿元资本救市后,看似颇有成效,股市趋于稳定并缓慢止跌,沙逊、哈同、安诺德兄弟不禁长出了一口气,至少暂时度过了这一关。
  “现在只需要等待中国政府公布利好消息,股市就可以趋于平稳。”即便中国政府公布利好消息,自己仍将损失惨重,但相比破产,损失惨重还是可以接受的,这正是所有人决定放手一搏的原因。此时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代表从西北市得到的情报,只不过是为了让犹商放手一搏的圈套,国务院会议是真实存在的、加大基建投资同样存在,而且利好消息的确会发布,但不是现在。
  “……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大安诺德心中隐隐存在一股不祥的预感,按照中国政府一直以来的效率,他们通过的决议通常不会拖到现在,如果公布的话,或许此时早已经公布了。
  看着趋于稳定的股市,散户不禁为金融魔术师欢呼喝彩,原本担心会损失惨重的他们大大松了一口气,不过相当多的散户却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着惨重损失,加紧在大厦将倾时离开,中国人很现实,他们为犹商欢呼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这些人为他们的逃离提供了时间。
  当天下午,央储为应对停战造成的金融危机,宣布提高利率、收紧银根,被称为“投机者圣地”的上海股市瞬间崩盘。至5月9日,也就是第二天,上海股市创下了挂牌待售的可怕记录,总共1641000股灰飞烟灭。
  5月15日,上海市地方法院应56家中外银行的要求,对超过一千七百家中外企业机购以及股东下达冻结令,冻结其全部资本,资本将用于偿还银行的巨额债务,同天新沙逊洋行、哈同洋行、安诺德洋行等纵横上海滩半个世纪的洋行宣告破产,同时直接参与股市投资的一些外资银行同样面临破产的边缘。到五月结束的时候,有超过50亿元的市值消失得无影无踪。
  “截止至5月31日,根据农商部统计,全国有超过7000家大中小企业宣布破产或暂时停产,超过175万工人失业或半失业,这些工厂大都系单一接受中华商会转包的来自交战国各类订单,随着英法美等国停止签出新订单,此类企业停产或破产无可避免,为减缓衰退,目前农商部正制定相关方案,帮助部分企业转行转产,纺织企业以及成衣加工业受创并不明显……”
  穆藕初的汇报让司马原本紧绷的心情随之一松,原本司马已经做好面对如同1929一般的经济大危机,而就目前来看,危机影响并不算大,不过1%的失业比例,虽然停战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会进一步加大,但如果准备充分,渡过此关应该不成问题。
  “根据最新拟定的方案,从今年开始,在未来五年内,我们将新建三万公里铁路、三万公里一级公路以及五万公里二级公路,仅这几个交通项目,可以直接或间接提供超过200万个就业岗位。再加上水电站、长江沿岸港口改扩建、沿海新港建设可以提供至少50万个就业岗位,所以我们完全有信心渡过难关。”
  穆藕初信心十足,危机降临后的事实和专家推算有相当大的出入,尽管各的工厂都陷入减产局面,但是今年却是一个丰收年,国内农民在纺织品和其它工业品上的消费将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对外出口的损失。只需度过最近两年,一切就会恢复正常。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有太多的基建项目需要完成,基建项目的展开将会有力刺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拉动国内市场需求。以钢铁为例,基建工程就需要中国钢铁企业一年半的全部产量。
  “出口贸易占到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0%左右,其中交战国的军需订单则占到出口总值的70%,欧洲停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造成冲击,但在带来冲击的同时,同样会带来商机。目前在法美军超过600万人,美军退役后,美国社会将会迎来一个结婚潮,退役美军每人都会获得一笔退役金,所以像电烤箱、电风扇、灯具、卧具之类的廉价家居产品应面临一个良好的市场……但考虑到战争结束后,英法一定会收回殖民地市场,估计明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可能会在5%左右。”
  ……
  八月,清晨五时许,疏疏落落下了几点雨,细雨夹杂着微风,比昨天凉快很多。但是到了上午九点以后,灼热的阳光驱散了阴霾的云气,温度表的水银柱赫然升到三十六度,热浪席卷上海。
  无论是报纸上早先提到的经济危机或是金融危机对于绝大多数上海人而言影响并不大,在罐头厂失业的人可以去新码头找一份工,一个新码头就需要几千名工人,实在不行还可以到沪宁、沪杭公路工地上干活,无非是多费些力气而已。
  市场依旧繁华,商场内人头攒动。虽说每天都有人失业,但绝大多数企业的工资并没有下降太多,但相应的物价也降低了些许,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唯一的改变,恐怕就是上海街头少了部分知名的洋大亨,他们一夜成为普通的打工族。
  临近午时太阳西斜,哈同公园内的游客渐多,全是成双成对的年轻人。走在公园内的李历清望着林荫美景,感叹世事无常,当初的私家园林已经完全变成开放式的公园,曾经的主人在这里留下的只有入园处两尊青铜雕像以及哈同之名。
  哈同破产后,占地达千亩的爱俪园被充抵给汇丰、花旗等银行用于偿还债务,因为规模过于庞大而无法拍卖,最终各行通过协议,分拍爱俪园内多座别墅,而林园区则被公共租界公部局以300万元低价购得,用作公园向市民开放。
  望着公园内哈同和其夫人的青铜雕像,李历清回想起自己在上海任职后,第一次受邀来到这里时的情景,人生如梦,谁能想到当初纵横驰骋上海滩的哈大亨会一夜破产失去一切。
  “李先生!”这时李历清身后响起熟悉的喊声,是还洋味的上海腔。李历清回头一看,正是刚才感慨的老熟人哈同,这座公园曾经的主人。
  “哈同先生,好久不见了!”李历清面带微笑的和哈同打招呼。
  现在哈同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哈大亨,而只是公园内仓圣明智大学校勤主管罢了,不过在这一点上李历清很佩服哈同,尽管在金融风暴之后,曾身为上海犹商首富的哈同一夜间被打回原形,但其平静的接受了这一切,为了生活甚至接受了仓圣明智大学的邀请,出任大学的校勤主管,每个月只有500余元工资,尽管在上海这个工资已足够使其过上中产阶级生活,但显然无法和过去相比。而他能坦然面对,出人意料,而维克多逊破产后选择用子弹结束自己的生命。
  “是啊!好久不见了!”哈同的表情非常淡定,几个月来早已经接受了这一切,五十年前,自己身无分文来到这里,五十年中挣下他人难以想象的财富,而五十年后自己又在这个城市失去一切,世事莫过如此。
  “李先生,几个月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不知是否当问?央储是不是早就获得参战国秘密谈判的信息,所以才会提前下达通知,禁止银行进入股市。”哈同犹豫了一下,但仍忍不住发问。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哈同,股市崩盘上海华资银行业虽然受到冲击,但相比外资银行他们的损失微乎其微,一月份央储的通知挽救了华资银行的命。而更让哈同迷惑的是,几个月前他曾从旁人那里得知,金融风波中,有几家投资机构大获其利,但后来那几家机构均平空消失,所以哈同才会怀疑背后是否有人为操纵的因素。
  哈同的问题让李历清一愣:“哈同先生,你是否记得曾经发生在上海的‘橡皮股票案’,百余家钱庄因投机橡皮股票而倒闭,上海股市随即陷入萧条,直到共和六年,上海股市方才恢复元气,到共和八年后更是持续高涨。上海银行界未吸取橡皮股票案教训,纷纷注资股市,今年元月出台通令,系为防止悲剧重演,防患于未燃而已!”
  李历清当然不可能说出真相,金融风暴的秘密注定是个永远的谜团,哈同等人吗?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第261章
边域
  辛亥革命爆发后,列强纷纷乘机分割在华利益。沙俄促成外蒙独立,英国也迫不及待的企图分裂西藏。1911年11月13日,驻藏清军发动起义,拥护共和。此时达赖仍停留在印度,在英方支持下发动叛乱。1912年藏军向驻藏清军发起进攻,同时煽动民族仇杀,“声言洗汉”以达赖名义通告全藏官员、喇嘛,驱赶各地汉军及汉人。
  经过3个月对峙,藏军占领拉萨,内地在西藏的官员、商人及民众大多遭杀害,其余中央驻藏官员及军队等被迫撤离。12月,英军护送达赖返回拉萨,大肆奖励叛乱有功人员,进一步策划西藏独立。
  针对西藏事变,共和元年22日,北京政府发表声明: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藏族同为中华民国国民,同时下令组织川、中央军队入藏平叛。8月,英国出面干涉,并以不承认北京政府和以武力支持西藏相威胁。北京政府一面对英方无理要求予以驳斥,同时也下令川、中央军暂停进藏并恢复西藏名号。
  英方遂要求组织中、英、藏三方会议,谈判西藏问题,又威胁如中方不派员参加,英国将直接与西藏当局谈判。川军、中央军停止进藏和恢复西藏名号后,北京政府做出与西藏和解的姿态。对此,西藏也回应,表示愿与中央“妥商”西藏事务,并先后通过新疆巡抚袁大化和停留在川边的川军首领向中央提出和解条件5条。
  共和二年初和4月,北京政府又先后派出杨芬为“劝慰员”、陆兴棋为驻藏办事长官,拟分别自印度入藏,与西藏和平协商。如无英国干涉,西藏事务完全可以在中国主权范围内解决,但英方不断施加压力,并封锁中印边界,中国被迫同意参加中、英、藏三方会谈。
  共和二年11月3日,中、英、藏三方会议在西姆拉召开。会上英藏串通一气,先是虚晃一枪,提出西藏独立,遭到拒绝后,英方抛出《调停约稿十一条》,称以金沙江为界划分内外藏,外藏脱离中国实行“自治”,内藏由中央管辖(实际是仿沙俄分裂蒙古的手段),北京政府拒绝了英方的提案。
  共和三年2月7日,英与西藏地方代表私下在《调停约稿十一条》的基础上签订了《西姆拉协议》。7月3日,中方声明:凡英、藏签订的条约或类似文件,中国政府一概不能承认。但是随着英国加紧对西藏的控制,西藏周围上层人物有所觉悟,开始主张加强与中央的关系,达赖本人也不愿长期受制于英,这才有了共和八年初,西藏致信中央代表,愿商议“恢复旧制”。
  共和八年之前,在西藏一百二十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条公路更没有铁路,在这里见不到人类现代文明的足迹,不同于《红河谷》那部轰动世界的电影巨作中,距离上帝最近之地世外桃源式的“香格里拉”。直到共和八年六月,当边防军六十三师两万余名官兵越过唐古拉山,奇兵挺进拉萨后,一切才有所变化。
  共和九年,西藏有了第一所现代小学校,共和十年,拉萨有了电话、电报和银行。共和11年6月15日,西宁至拉萨简易公路在六万余名劳役工和数千名工兵奋战四年后投入使用。月底,拉萨城内的喇嘛和贵族们以及街头农奴第一次见到汽车为何物。
  尽管中国成共和政体已达十一年之久,但此时的西藏仍然维持着黑暗、落后、惨无人性的封建农奴制。占人口95%以上的百万农奴和奴隶,只是农奴主“会移动的财产”,动辄遭受剜目、割耳、断手、剁脚、剥皮等骇人听闻的酷刑。但这一切,并不影响西藏作为中国地方一省的事实,而根据中央与西藏在共和九年达成的协议,中央不尝试对藏区现有体制进行任何改变,在藏区,人们见不到熟悉的地方议会、警察局、政府机关以及法院。
  “你们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央现在、将来不会尝试将共和体制强加于西藏,在西藏驻军,绝对不是针对藏族同胞,系维护国家边防计。”共和八年十月,司马在总理府接见西藏使节时对其作出承诺,同年年底,中央在拉萨设立国务院驻拉萨办事处,西藏一切恢复旧制。
  拉萨,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当从边防线上换防回拉萨后,刚一开完会庞络天便骑马离开军营,此时拉萨长街短道挤满各色人群,六月的山峰顶着薄薄雪纱帽,左旋柳掩映的布达拉宫金碧辉煌,但这些景象对于久居于此的人来说,不会引起任何兴趣。几十分钟后,庞络天和格桑梅朵,骑着马儿向城外奔去,沿途碰到乞讨农奴的时候,庞络天不断从马侧挎包内拿出饼干散给他们,而旁边格桑梅朵则兴味盎然地看着这个汉军官,两人去年就因为一场意外相识,格桑梅朵是德康家族的小女儿。
  去年六月返回家乡庄园途中同庞络天率领的骑兵营同路,两人因而相识。从那时起,庞络天就喜欢上这朵德康家族的格桑梅朵,在藏语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格桑梅朵”是一种生长在高原上的花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风,美丽而不娇艳的花朵,格桑梅朵人如其名。
  过去一年中,两人一直通过写信的方式联系,幸好格桑梅朵少时曾有汉人教师,否则两人还真没办法联系。这次换防返回拉萨后,庞络天便第一时间约出这朵德康家族的鲜花。
  纵马驰骋数十分后,雪山已经近在眼前。庞络天收紧马绳,纵身从马背上跳下来,停在他面前的是一张张雪床,比书桌矮一些,比黑板宽大一些,上面平平匀匀铺满白雪,晶莹剔透,蓬松如棉。
  这些由石块组成的雪床静静守在通往雪山的路口,仿佛在期待着什么,就像是外国女人身上一袭白色婚纱晶莹剔透,以一位圣洁少女般的纯洁,等候在路边。这就所谓雪山女神特意铺在路边的纸签吗?
  从马上下来的格桑梅朵,情不自禁朝它伸出手指,我能画什么呢?然后面带娇羞地看着身旁身着军装的庞络天。看着格桑梅朵眼中流露出的感情,庞络天缓慢蹲下身子。他屏住呼吸,向路边最后一张雪床走近,低头站在雪床前,抽出右手套里的手指,雪风吹过,寒气刺骨,它却久久落不下去,就像一位书画大师,面对百年不遇最为名贵的宣纸,不敢轻易挥舞狼毫。
  此刻,庞络天显得紧张,紧张之下压着一年来的苦思,恍惚感到指尖与冰雪接触的沁凉。格桑梅朵终于看到他在那张完整无缺的雪床上写下一个汉字“爱”。转念之间,泪水模糊了格桑梅朵的视线,她心底一阵惊慌,比小时候丢掉父亲最心爱的洋枪时还要慌乱,面对阔别已久的巍巍雪山,面对白雪皑皑的雪山女神,面对一个异乡人对自己表达的爱意,她由衷的感到慌乱。
  格桑梅朵站在雪床对面,放声念出庞络天写下的字。她的面容在雪中绽开如一朵藏红花,突然,她跪在坚冰上,不假思索,搀起长袖,伸手在后面又加了一个字。
  “爱你!”这一天一名国防军军官和一名藏族姑娘在雪床上相爱了,尽管他们彼此都明白其间可能面对的阻力,庞络天把格桑梅朵揽入怀中。
  “知道吗?看惯高原的蓝天和深蓝的湖泊,总会错觉般的把高原所有生灵色彩都定位成蓝,到了这天上的西藏,你不得不看天,那低空的蓝,仿佛可以伸手触摸的蓝。我决定从今以后就留在这里,留在你的身边。”庞络天搂抱着怀中女孩大声说道,此时庞络天心中已经不见初来此地时对家乡的思念,或许留在这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家里怎么办……”感觉庞络天有力的双臂,格桑梅朵脸上满是忧色,藏地贵族婚姻大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常常互结婚姻,攀连门第,这样就构成了一层严密的关系网络。而和汉军军官之间的联姻却根本没有先例。
  看着端立的庞络天,自己的沉默显然让他颇为紧张,穆白站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0/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