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730

  “我们公司已经和美方达成协议,将引进100万立方炼铁高炉全部详细施工图纸,以及15吨马丁炼钢平炉全套图纸,我们公司现有的技术能力完全可以生产这些冶金设备中并不复杂的附属设备。”终于问道点子上了,实际上这个时代中国被迫从国外进口炼铁高炉、炼钢平炉很大原因是因为自身不能掌握其技术,而不在于其生产制造技术多么困难。
  在后世像这些炼铁高炉那怕是2000立方的大型高炉,也有很多并不大的民营企业生产。而像那种200立方以下的小高炉,更是只有小型民营企业才会生产。在后世购买炼铁高炉的全部详细施工图纸没有任何困难,就是国内已经完全消失的几年的炼钢平炉的图纸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在那个资讯发达的社会这些东西根本不存在什么技术保密问题。更何况一号设备引进,二号设备自产是司马早就制定好的规划,不能自已生产的那就引进,可以生产的就自己生产。最后争取一切设备全部自产。这条路总是要走的。这次在农商部会议室内举行的面呈会,与其说是面呈会,到不如说是“龙烟矿冶公司”的成立分股会,或者说是司马这个商界代表和众多的官商代表的分股会。
  “司马董事长,面呈会现在结束,请你到会议室会休息室静候。我等将对龙烟矿冶公司是否交由商办,做最终决定。”坐在主位上的农商部总长金邦平对司马说道,将龙烟矿全部交给司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外人商办,最初就是金邦平的主意,而金邦平之所以这么提议,其中更多是出于自己的私心。徐世昌、梁士诒等等那些个盯着龙烟矿的人可都是北方政府的元老级的人物,如果交给他们办理到时他金邦平能喝到口汤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但是交给司马商办却不同,司马的呈文中已经详细的募股方案,按照这个募股方案,他金邦平至少可以参股十万元,按照每年纯利近千万的前提,这龙烟矿冶的十万元的参股可就是一个源源而来银坑。
  会上最终还是拍板决定龙烟矿冶公司全部交由商办,但农商部组成督办处,龙烟铁矿预计募股一千三百万元,其中西北通用机械公司以机器折股五百万元,现金入股三百万元。方案一被通过批准西北通用机械公司便等于拥有龙烟矿冶公司61.5%的股份,在未来的龙烟矿冶公司中占有享有控股权。
  虽然说整个方案基本上是按照司马上呈的公司开募股呈文办理,但是实际上司马仍然被农商部的官员们摆了一道,按照呈文上西北公司以机器拆股至少相当于五百五十万银洋,而且是不设上限。根据实际需求增股。
  而在农商部最终通过的开办方案的里却明文规定“西北通用机械公司以龙烟矿冶公司所需全部生产设备折股五百万银洋股份”,虽然并没有什么大差别。但是这就意味着西北公司必须要提供龙烟矿冶公司未来开办时所需的全部设备,而且是只能折价五百万银洋。那怕是西北公司提供了八百万、一千万的机器也只能折股五百万元。换句话说司马的西北公司还是被农商部的这些人给涮了。
第87章
宴会
  京城东交民巷是正阳门和崇文门之间的一条东西向街道,1860年,根据天津条约,外国可派公使常驻北京,各国纷纷来华在此地建馆,由于公使馆聚集此地,东交民巷便被称做使馆区,但这时的使馆区只是地理概念上的,实际上是官府、商家、居民杂居的。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清军和义和团曾围攻过使馆区,所以,在战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将东交民巷附近划定为使馆区,界内的中国官、民均要迁出。界内建外国兵营并驻军,自设警察和管理人员,中国军队、警察不能进入,中国不能在界内先例任何主权,使馆区成为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制度之外的“国中之国”。《辛丑条约》的附件还划定了使馆区的范围:东至海岱门(今崇文门)大街、西界前门内兵部街、南至南城根、北至东长安街。
  整个东交民巷地区内除了各国公使馆和住宅外,还有银行、邮政局、洋行、医院、饭店、俱乐部等建筑设施。馆区内原有的翰林院、銮驾库、王公府第、祠庙、民宅等都被外国公使馆占做馆址或辟为兵营操场。
  每个使馆都有自己的围墙,整个地区外围又筑起高墙,墙上建炮台碉堡,墙外掘壕沟为隔离带,各出入通道架设铁栅栏门,由外国士兵荷枪把守。身为世界列强之一的日本驻华公使馆同样设于东交民巷,自日本驻华公使设立一来,日本公使馆便是日本在华扩张核心组成部分。
  “公使先生,陆先生派人告知,中国农商部已经批准西北通用机械公司独立商办龙烟铁矿。”公使馆的参赞小末汇报完毕后就站在一旁。
  “两年前,安特生刚一发现龙关铁矿,在中国人还没关注那里的时候,我国的大仓洋行就搜信到了龙关铁矿的情报,而且拿到了矿石标本,并且派出了技术人员到龙关勘察,结果得到的是什么结论?此矿只可制染料而不能制铁。为什么现在中国人要投资一千三百万元开发龙烟铁矿!为什么中国人现在明明白白的说那里的矿石可以制铁!”日置益大声地喊着,手里挥舞着龙关铁矿的资料,还有一份两年前铁矿刚一发现时大仓洋行派出的技术人员对龙关铁矿的勘察报告。
  日置益是日本驻华公使中少有的几位必须提到的驻华公使之一,1900年任驻华使馆头等参赞,参与八国联军侵华及镇压义和团活动。1914~1916年,日本驻中国大使。1915年1月18日,就是他代表日本政府向袁世凯递交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也因此让他成为研究中国近代史必会提起一的日本人之一。日置益为什么此时会这么愤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针对大仓洋行的这份报告。
  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严重匮乏,尤以铁矿为甚。而铁矿却又是工业国家所必须的矿产资源,日本现在国内所用铁矿石大都来自中国安徽马鞍山、大冶两地,八番炼铁所离开两地的铁矿石,炼铁高炉就要停工。
  日本早在几年前就通过以篡夺中国铁矿资源为宗旨的“日中两国一体化的铁矿自给策”,争取中国铁矿开采权是日本驻华公使馆和领馆的任务之一,像现在的本溪铁矿、鞍山铁矿都是以合办的名义被日本控制下来。但是竟然这么一个近在咫尺的铁矿,而且是已经派员勘察,就那也被忽视了,日置益显然无法原谅自己任内的失误。
  “致函中国农商部,要求他们将龙烟矿冶公司的开办事宜,管理机关筹备及以管理机关人员,代表人姓名、住址等情况告知,告诉他们我国将准备融资龙关矿冶公司。还有去查一下那个西北通用机械公司,可以着人先与他们的那个董事长接触一下。”现在后悔已经晚了,最重要的就是对过去犯下的错误进行补救。日置益稍做思考后连忙如此布置下来。
  “还!”公使布置下之后,小末参赞一低头弯要说了一声后,就连忙退出了公使办公室,去着手准备完成公使布置下的这些任务。
  日置益从桌上拿起另一份文件,这是天津的从事纺机设备生意的山本洋行经理山本次朗转呈的一份文件。没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在内蒙古那种荒芜的地方,竟然能开办出如此的工厂。
  “必须要通知张家口领馆,从今以后必须对这个西北通用机械公司多加留意。”看到文件的内容后,日置益感叹到。
  文件中提到这个西北通用机械公司制造的纱机已经超过欧美先进水平,日本国内企业水平远逊于西北公司。在这四九城里本就没有什么秘密,只消几个钟头,司马已经获得龙烟铁矿筹办权的消息,就已经传到了四九城内每个人耳朵里头。
  “这皖人里头出了个执政,一堆将军,还有一个富豪,这看来又要加个富豪了。”一些人如此说道,看来这不过几个钟头司马的底已经给掀开了,毕竟在农商部里头当初注册西北通用机械公司时,作为董事长的司马在填写祖籍时所填就是皖省小城,只不过那里是司马后世的家乡罢了。
  “司马董事长,恭喜、恭喜!”既然采矿、办厂的批文已经彻底拿下,开个庆功晚宴宴请一下各方宾客,也是司马这个财主现在所必须要做事情。身为宾主的司马站在哪里不时的迎接着这些,看起来满面笑容、异常亲切显得和自己非常熟识,但是自己却根本不认识的客人。
  司马开办的晚宴是在北京饭店的宴会厅举行,承办一晚的宴会开支高达数万银元,这个价格几乎让司马倒吸了口凉气,这宴会看来果然是个烧钱的玩意。以后若是没什么事这种宴会还是少办为妙。
  “农商部总长金总长携其夫人驾到。”正在和这些并不熟悉的客人寒暄时,宴会厅外传来的声音,让司马连忙和来客赔了个不是,急忙迎了过去。
  “金总长大驾光临,司马真是荣兴之至、荣兴之至。”在宴会厅门口迎接金邦平时司马说道。
  前后迎接了多位这些总长、次长之类,早已把司马累了个不轻,这会开个宴会也太累人了,光是这到处陪着小心,都够让人难受的,还是在口外舒服。在后世可都不是一般人能宴请到的主,就是搁在现在那也是能卡着司马脖子的主,由不得司马不陪着小心,在这里头候着。
  “国务总理代表段骏良到。”喊话声传进宴会厅,原来在一起说着话的众人,都暂时停下之前的谈话,把头转向宴会厅门口。这位段骏良可是现在这四九城里权势最大的那位国务总理段琪瑞的长子,而且是打着国务总理代表的身份来的,能不让人侧目吗?
  “段公子大驾光临,实在是让司马倍觉荣兴、荣兴之至。”司马和眼前这个年龄比自己大上几岁的段公子说道,刚才明泰可是告诉了自己这位段骏良就是现在国务总理段琪瑞的长子,司马还不尽陪着小心。
  “呵呵!司马,没想到现在我们皖人里头又出了你这么一位杰出商人,父亲很是高兴,这特意让我上门道贺,我这不请自来,还望司马老弟不要见怪。”段骏良是奉着父亲的吩咐来参加这个宴会,来见识一下这么一位皖商翘楚。再加上与明泰关系不错,此时称司马为老弟倒也是正常。
  “是司马安排不周,还请段公子见谅。”司马有些惶恐地说道,原本这个宴会只是一个小型的答谢宴会,但是却没有想到,现在竟然来了这么一批人,看来这大家伙的眼都盯上了这龙烟铁矿了,这一会司马甚至有些后悔自己现在开发龙烟铁矿的决定了,这到底是对还是错?
  “陆军部总长徐总长到。”
  “走,司马兄,你我一直去迎一下徐叔,司马兄的面子够大啊!这京城里头的有头有脸的人物,今天可都到齐了。”不顾得司马有些紧张的样子,段骏良一把拉住司马手朝门口迎了过去。
  进门的是一个身着身着军装的中年军人,涂着发蜡的显得有些稀落的头发朝后梳着,微胖的脸型看来十分的憨厚,脸上好像是笑眯眯的,但是配上他的眼神却给人一种不自然的假笑的感觉。司马看着眼前这个眼神里透着阴冷,整个人显得傲气十足的军人,心下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虽说对民国历史不甚了解,但是眼前这拉徐总长,可是司马年少的偶像。
  “至今唯忆徐督办能复塞北入版图。”
  就是凭其三年后八千官兵复蒙的功绩,才让司马把眼前的这个徐总长当成自己的偶像,看着眼前这个显然有些孤傲的军人,司马就像当年第一次听说他亲率一旅官兵复蒙时那般激动。
  “徐、徐总长,大驾光临是晚辈的荣兴,今天得见徐总长,实是晚辈三生有幸。”司马有些激动地说道,这个时候司马才知道为什么后世的那些个追星族,看到自己的偶像时会晕倒,原来见到自己的偶像真的有一种让人激动的有些窒息的感觉。
  “说话如同做事,话都说不好,事还怎么做。”徐树铮对眼前这个说话有些颤抖的司马显然有些失望,没想到这个现在京城里头风头正劲的商人,竟然是这般角色。总理同意把龙烟那么大的挑子扔给这年轻人,的确有些不明智。
  “徐叔……”段骏良显然有些诧异父亲的知交好友对司马态度。
  “骏良,你们先忙,这些贺礼,是来祝贺司马先生创办北地第一家大型钢铁企业。还请司马先生收下。徐某公务烦忙还请见谅。”话毕,没待司马来的急说出感谢之话,徐树铮就转身离开了宴会厅,甚至连宴会厅的大门都没进,只留下满面诧异的段骏良,还有被激的满面通红的司马。
第88章
绝对当汉奸
  整个宴会司马都有点浑浑噩噩,根本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了,没想到自己在这个时代第一次与一个让自己神往已久的偶像级人物一见,竟然会引起这种结果。但偶像总归是偶像,司马之所以想当然的认为这就是历史上描述那个心高气傲的徐树铮,他就是这样的性格,就是这样的性格造就了他的功业。
  而且是司马也觉得自己忒丢人了,见到自己神往已久的偶像竟然激动的连话都说不好,人家能瞧得起自己才怪。千错万借那都是自己的错,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补救吧!
  “农商部那群老爷们到底还是摆了你一道。”张健看着农商部的批文,随口说道,这办钢铁厂不比其它,现在让一厂承担全部厂矿所需全部机器,而且是只限定享有五百万元折股,明摆着是让西北厂亏本。
  “我知道,可是又能有什么办法?弄不到这个批文,就不能开矿办厂,现在大权可是在他们手里握着,有这个先例,哪怕就是打死我,也不可能把再把炼铁厂建在这京城附近了。还在建在自己家门口放心些。”
  今天会议一结束,在宴会上司马就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农商部要求把工厂建在京附近的要求。把工厂建在京城附近,几十后再次搬到海边下,这种白费力气的活司马可不想干,更何况这么重要的厂子还是看在自己个眼皮低下放心些。
  “行之,他们选中咱们办这个龙烟矿冶公司,就是因为咱们在这四九城里没有什么背景,哎!想做点事也够难的!”在宴会上从他人的口中知道了为什么自己的呈文会得已批准的缘故后,司马才知道这些因由,你没有背景这样才更方便他们谋取私,不过好在自己早都有了心理准备,而且是引入这些北方政府要员入股是司马既定方针,想和这些人搭上线,恐怕只能如此了。
  “司马,为什么你今天见到那个陆军部的徐总长,整个人会那么失控?”张健忽然问道自己憋了一晚上的问题,虽然是陆军总长,但是也不至于这么激动不是,当时司马表现实在是很不正常。
  “啊……呵呵,没什么,只不过是一时心情激动罢了。”因为什么?自己能告诉张健说因为徐将军会在三年后收复蒙古,而我在80多年后第一次知道他的生平事迹后,就已经把徐将军当成了偶像吗?而且是至今已经多年了。
  “呵呵!今天你可有够丢人的,要是见着其它伟人,你不知道会激动到什么份上。”对着镜子,司马自言自语到,虽然嘴里这么说,可是司马相信自己见着那些个伟人也不会这么失态。
  原因很简单,因为司马从来没有把那些个伟人之类当成过自己的偶像。有时候司马也觉得自己很奇怪,为什么自己会把徐树铮当自己的偶像的同时,却很难把一些历史上的伟人、名将当成自己的偶像?
  “在下中村横,是横滨正金银行京城支行协理,请以后多多关照。”司马看着眼前这个日本人以标准的九十度向自己鞠躬,看到这个日本人司马才知道为什么历史上叫日本人叫东洋小鬼子,的确够小的。
  司马现在才觉得自己过去真的是冤枉了自己的同宿舍的一个同学,因为他身矮人胖双戴一副小眼镜,所以那会都叫他太君。今天见到这个中村横,司马才原来和历史上真正的太君相比,自己那个只有一米六的同学可真是个伟男子。眼前的这个中村横高头不过一米五几,不过整个人虽然矮点,但却显得很干练。
  “贵公司现在已经获得龙烟铁矿承办权,如果贵公司需要现金贷款的话,我们银行非常愿意为贵公司提供贷款。”待一阵寒暄之后,中村横说出了自己,之所以找上门来要求提供贷款,更多的是根据驻华公使日置益公使的要求,通过贷款的附加条件获得矿石供应保障是这个时期日本最常使用的办法之一。这一次当然也不能免俗。
  “呵呵!中村先生,我先谢过中村先生的好意,我的公司最近暂时还不需要贵行的提供贷款,有劳中村先生费心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些日本人送上门给你好处,肯定就没按什么好心,更何况司马知道历史上这日本银行可是日本侵华时叫的最狠的帮凶之一。
  “司马先生,贵公司承办龙烟铁矿一共需资超过一千三百万元,甚至于更高,这么大的投资单靠贵公司独立办理和民间募股,显然不太现实,最恰当的办法就是利用银行贷款,我想司马先生先考虑一下贷款的优劣。相信身为商人的司马先生想通之后应该不会拒绝的。”早已料到司马会拒绝的中村横劝说道司马。
  “中村先生,我想有裕繁铁矿公司的前车之鉴,我恐怕就砸锅卖铁,也不敢要你们日本银行的哪怕一分钱的贷款,中村先生的好意,我还是敬谢了。”的确中村横所说不差,单靠西北公司根本不可能独立办成这样的钢铁联合企业。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司马压根就从来没想过接受哪怕一分钱的日本银行的贷款。
  安徽的裕繁矿区的发现和开采之日,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酝酿与爆发之时。当时,列强军备竞赛激烈。钢铁是军事工业的基础,世界市场“钢铁之需要骤增,生铁价格每吨曾涨至300元以上”铁矿石价格也从每吨4元猛涨至14元,最高达20元。
  在这样的形势下,裕繁铁矿对既有称霸世界的野心又苦干资源缺乏的日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成为他们觊觎的目标。他们迫不及待的把魔爪伸了进来,在“军力所不逮”的情况下,日本资本从1913年起即借所谓“经济提携”,以资本输出形式控制裕繁铁矿。而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裕繁铁矿公司,1913年,商人芜湖顺泰米行老板霍守华与洪收及青阳县陈梅庭共同邀集股东90名,集资百万银元。成立了裕繁铁矿股份有限公司。
  为寻求矿山销售出路,霍守华于1914年10月及1916年9月先后两次与日本人森格及中百实业签订四十年出售矿砂合同。接着日方投资,霍守华再次购得土地八百余亩扩大了矿区开采规模。
  在霍守华商人重利在他的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从一开始就是想利用日本人的借贷谋求利益,可悲处却不自知所做乃与虎谋皮之举,在壮大日本的钢铁工业的同时,中国的处境每况愈下,覆巢之下,最终引狼入室,将大好资源拱手相让。
  话说若是没有此人的介入,复转让全矿于中日实业公司,也不会出现共和五年三月,日本政府强索桃冲铁矿,政府屈于日人之要求,遂将全矿矿区,归裕繁公司开采,而这个现中国最好的铁矿就这样一样落入寇手。
  矿山主权一样旁落。而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并不是裕繁铁矿的日本合作商三井矿业,而正是日本银行提供的贷款,使得日本政府有了插手的借口。有这等前车之鉴,无论如果司马都不可能借日本人一分钱。
  “司马先生,请您放心我们正金银行为先生提供贷款仅只是出于商业回报的商业行为,再则司马先生您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和政府高官合股开办实业,最终吃亏的可是你个人,如果司马先生接受我们银行的贷款,那么司马先生根本不需要担心贵国高官的敲榨。”
  中村横解释道,月前发生的裕繁公司事件,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地影响到了日本银行过通融资的方式控制中国矿产资源进展。但是在利益面前,大多数中国人都会优先考虑个人利益。
  “是!和政府官员合作,我个人或许会吃亏,但是如果我和你们正金银行合作,吃亏的就是中国!与其被你们敲榨,我到宁可被国人敲榨。再则我还不想像那个霍守华一样被人骂成汉奸,给祖宗蒙了羞。司马虽是个商人什么生意都能做,就是汉奸生意不能做,什么都能卖就是这个国家不敢卖。中村先生,请回吧!”
  不久前的裕繁铁矿公司的事情,给司马的震动很大,一个人可以无耻,但是不能无耻到那种地步,为了个人利益甚至于不惜出卖国家,亏他爹妈给他起了那么一个名字。商人逐利是天性,但是商人不能为了利益出卖一切。
  正是因为裕繁铁矿公司之事,才坚定了司马开办龙烟铁矿的决心,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防止你龙烟铁矿在历史上那样和汉冶萍公司、桃冲铁矿一样沦为日本钢铁业的原料提供地。最终是此消彼涨,以低价矿石、生铁供应壮大了日本钢铁企业,而那些企业炼出的钢铁最后又在工厂转化成武器弹药打到中国人的头上。
第89章
商股
  如果说在天津举行的华北国货展给西北通用机械公司带来什么好处,恐怕最大的好处就是接到大量的订单,仅只是纱厂就接到了二十五万锭的纱厂设备订单,按照公司的目前的产能要完成这些订单至少要到一年以后。
  自从接到大量订单以后,原本每天只工作十多个小时纺织设备厂,除了从其它分厂抽调了一批工人开始进行三班倒的生产,而且还向公司递交了报告要求扩大纺织设备厂。虽说机床厂接到的机床订单并不多,但是同样也接到大量的订单,虽说国内资本企业对金切机床的需求量与纱厂设备无法相比,但是毕竟仍然有非常广泛的需求,为了完成订单同样需要进行三班倒,以抢在交货期前交付完成订单。
  同样的像铸件厂、电机厂等多家分厂也因为要向两厂提供配件,也都一起同时赶着工,以至于整个公司上下十多个分厂现在都已经是忙成一团。连天加夜的开工以抢在订单到期之前生产出足够的设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