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3/730

  在起身离开时,似乎想起了什么,“……这是最后一件东西,我希望给你们,这是在西6105次列车上,一位乘务员递给我的……好像对她有特殊意义,我本来想留着作为此次任务的纪念,但我意识到,她不是给我的,她是想给你们的。”黄骧从衣袋里取出乘务员给自己的观世音玉佩,递给梁玉勤少校的父亲。
  “致远征军57团3营少校营长梁玉勤家人,尊敬的梁万禄先生和夫人以及梁李君氏夫人,这是我第十五次给你们致信,相信此时此刻你们已经知道令郎遗体被送回的消息,尽管两年前‘自由战役’已经结束,但对于你们来说,战争并没有结束,也永远不会结束,对你们来说,结束的唯一途径就是把令郎带回来……我们已经携手走了很长一段路,我们还要继续并肩前进,我一直牢记总理曾说过的话:一个忘记她的保卫者的民族也将被遗忘,我知道共和中国永远不会忘记令郎为保卫国家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作为他的长官,我曾宣誓:谁带他来,谁带他回家。接令郎和每一个遗尸俄罗斯的远征军回家,是我义无反顾的责任,今天我们做到了,他回家了!”
第326章
食与和
  在长达一个多月的炮击和轰炸中,旅顺周围六座山头,已经被削低三、四米,曾经郁郁葱葱的青山,踩上一脚就会扬起尘土。坚硬的岩石被炸成块、又由块炸成粒,现在又化为粉。
  表面堡垒不复存在,但驻守在堡垒坑道内的日军仍然在坚持,他们用尽一切可能朝山体内挖坑道,坑道口被炸垮,他们就重新开挖或在旁边修侧门,国防军打出毒气弹时,他们就戴上防毒面具,或承担伤亡用毛毯和被子将坑道封闭,他们在山体上修建各种各样的简易工事,与进攻部队对抗,夜间不时派出肉弹队袭击,日本军队用顽固和坚持向国防军证明,他们绝不会放弃。
  “快、快!装炮弹!”在漆黑一团的坑道工事内,几名浑身赤裸、嘴唇干裂的日本兵将一门38式山炮,推到下倾的射台上,忙活起来。火炮俯仰射界极为有限,如果没有中国军队的炮击和轰炸,各个山头还可以利用电报指引己方炮火攻击山脚下堑壕内的中国军队,但表面堡垒被炸平后,曾经威力巨大的要塞炮早还原成零件,少量幸存的山野炮,因为射界问题作用有限,只能在坑道出口处,修建射台,直瞄山下中国军队工事。
  如果幸运,可以打上三四炮,然后迅速转移,如果不走运,刚打一发炮弹,就会被中国军队的直瞄火炮摧残。在这里少得可怜的迫击炮反而更有效,在坑道口打上两发炮弹立即撤回,或在夜间从被摧毁的表面堡垒废墟里打上几炮。在推开坑道口伪装后,日本兵先用十余秒适应一下刺眼的光线,随后才开始朝山下瞄准,浑身赤裸的炮长摇着手柄,在瞄准目标时,他看到山下升腾起数团白烟,数秒后,伴随剧烈爆炸,坑道口笼罩在硝烟中。
  近一个半月的围攻战,早已让国防军适应了日军的冷枪冷炮,每一座山头都有数百双依在高倍望远镜后的眼睛紧盯着,上百门直瞄野战炮随时等待射击。
  硝烟中,一个腿被炸断的日本兵,挣扎着在坑道内爬行,没爬几步就丧失意识。在他前方,十几个眼放绿光、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日本兵从下层坑道里爬出来,像疯了一样,用刺刀杀死仍有一口气的伤兵,分割他身上的血肉,甚至直接撕咬生肉,血染红了他们的鼻嘴,显然对杀死战友毫无愧疚,反而能为吃到美餐而兴奋。
  坚守一个半月后,日军最大的敌人,不再是中国军队,而是饥饿、缺水、疾病。如果国防军不顾伤亡打上来,用不了几个钟头就能将被饥饿、干渴以及疾病折磨了一个多月的日军全部消灭。绝大多数日本兵早失去了对天皇和国家的忠诚,变成绝望,开始时还渴望存活,而现在却丧失活下去的勇气,渴望玉碎,渴望被敌人杀死,曾经不受欢迎的夜袭肉弹队变成最受欢迎的任务,参加形同自杀的夜袭,至少可以避免死后沦为他人食物,结束人间地狱无尽的折磨。
  当这十几名日本兵吃饱之后,返回下层坑道,下层坑道内挤满饥饿、伤病的士兵,臭气冲天,即便武腾信义司令官也是臭气冲天。成群的苍蝇爬在伤病员身上,他们没有力气驱赶。在绝望中坚持的士兵们为自己列了一张死亡期限表:能站者:可活十五天;能坐者:可活十天;躺着小便者:可活三天;不能说话者:可活二天;不能眨眼者:凌晨即死。
  每当一名士兵或军官死去,就被饿狼一般的士兵用刺刀分割,然后不顾一切的吞食,食物是宝贵的,军官们仍然可以不劳而获,不过他们更愿意留下食物,然后在夜间,带着烤炉到上层堡垒废墟中,用弹药箱内马口铁皮制作的烤板,用所剩无几的煤烹调“旅顺板烧”,肉是人肉、油则是人油。
  已经适应坑道内刺鼻恶臭的武腾信义,天天审阅部队汇报的死亡数字。东京拒绝了发起反攻,以求玉碎的请求,他们难道不知道,每天都有上千人饿死、渴死、病死吗?
  “已经五天没有下雨了!”多雨的春季令关东军撑到现在,或许是上天的愚弄,在十一师团全员玉碎后第二天下午,就下了一场大雨,固守在各个堡垒的士兵用弹药箱、杯子和其它的一切容器接到足够用数天的雨水,多雨的春季让武腾信义和官兵多了一分希望。
  但当粮食耗尽,希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消失的无影无踪,唯一梦想的只有,死!但绝不是死在坑道内,死在坑道内会成为他人的食物。现在只要一下雨,中国军队就会向山头打出大量空爆弹,在杀伤接水士兵的同时,空爆弹破片还可以击毁容器,坑道内每一滴水都是士兵用生命换来的,而可怜的一点水,也已经耗尽,在极度饥渴下能坚持多久?武腾信义没有任何信心,早绝望了。
  “日本兵像一群地老鼠,河南国民警卫队打下盘龙山堡时,小日本坑道上上下下6层,长度差不多有十公里,不知道尔灵山里小日本挖了多少洞?”在堑壕内巡视的甘浩泽听到正在加固堑壕的战友们在闲聊盘龙山的坑道。宽甚至不到一米的简易坑道是日本兵在国防军炮击下修建,在攻城炮向盘龙山打了数百枚毒气弹后,兄弟部队轻易攻进坑道,尽管在坑道内使用毒气、喷火器、凝固汽油,可仍然付出惨重伤亡。
  吸取盘龙山的教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司令部决定暂停总攻,要把日本兵“饿死、渴死、困死!”
  困了一个月,最近两个星期夜袭的日本兵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身上散发着恶臭、浑身瘦得皮包骨,冲到阵地前时,就已经没有力气战斗,偶尔俘虏,只需要一包速食米就将其撑死。
  “都饿死吧!饿死省得浪费子弹!”望着尔灵山,甘浩泽喃喃自语。像地老鼠一样在坑道内厮杀,绝不是国防军愿意的作战方式。如果可能,宁可选择将日本人饿死渴死在坑道内。但参谋部、第一集团军不愿意再等待了,日军锐气消耗殆尽,总攻时机到了。
  强国之间的争斗游戏说穿了,就是对等和交换,当强国承认一个国家也是强国时,关系就是对等的,当强国不承认一个国家是强国时,关系就是交换,用于交换的东西很多,领土、权益,甚至是别国的利益。
  从18世纪直至20世纪中早期,世界各国皆奉行丛林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能适应环境,就只能被淘汰,弱肉强食。丛林中资源有限,只有强者才能获得最多,这也是人类社会遵守的生存法则。在国际丛林中,只有竞争做强者,才能任意发挥,不至被人践踏。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把弱肉强食视作天经地义,在奉行丛林法则的时代,要么你变为豺狼,去撕咬猎物,要么就成为绵羊,被强者蹂躏。
  19世纪中期,被满清奴役的中国沦为列强嘴中的肥肉,初时面对庞大的东方帝国,列强们尚还小心翼翼,但随着甲午战争惨败,各国看清了中国这头肥牛的软弱无力,是大家分一杯羹的时候了,先是俄国随后法国、德国接着是英国,开始向中国索取“势力范围”:租借地、铁路铺设和贸易优惠权。
  随后各国将老牌“中国通”纷纷从京城调走,改由大量非洲事务专家任驻华公使,列强是将中国看作非洲一样待瓜分地区了,中国彻底沦为列强嘴中肥肉。这块肥肉被豺狼撕咬数十年,如果不是因为各国矛盾,都不愿意看到对方在中国获得更多利益,恐怕在赢得民族解放之前,中国已经像非洲一样被列强瓜分殆尽。
  赢得强国地位、挽回国家尊严,是国人最大的梦想,但赢得强国地位,谈何容易,列强之所以会承认一个国家跻身强国,有一个共同的先决条件,即在战场上击败一个强国,一个强国崛起,就意味另一个强国的衰败。19年前,日本依靠击败俄罗斯帝国,而跻身强国之列,从肥肉摇身一变为豺狼,在中国和亚洲身上撕咬,俄罗斯成为日本跻身强国的垫脚石。
  “强国!强国!”多少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正因如此,共和六年出兵俄罗斯时,中国人才会狂热支持,希望依靠击败俄罗斯获得强国地位。但现实是残酷的,列强虽然因中俄战争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但未曾承认中国获得强国地位,中国只是摆脱肥牛地位,跻身可自保国家之列。巴黎和会中,身为强国的日本获得德国太平洋属地,而列强们却不愿意分一杯残羹剩饭给中国,连中国要求收回国内租界地的要求都未予支持,列强对中国的藐视让以强国之民自居的国人深感愤怒和无奈。
  “我们需要击败一个真正的列强!”无奈之余,新的狂热情绪在中国激进青年中弥漫,甚至将敌人选择为英国,这个世界头号列强。
  共和十一年十月,狂热的武汉青年强行占领汉口英租界,导致长江口、珠江口国防海军与英国远东舰队的对峙,英国还一度向亚洲调动舰队,在海上捕获中国商船。
  最终为避免战争,政府只能屈辱的支付高达1500万元赎金,赎回汉口英租界。残酷的现实告诉国人:忍耐。
  从3月6日中日宣战,重创日本海军主力、在辽东、朝鲜一次又一次胜利,让列强明白,中国踩着日本这块垫脚石跻身强国之列了。在面对英、法、美三国施压要求与日本谈判时,中国强硬拒绝,坚持自己的媾和条件。
  “不签约,无和平!”面对英国提出的《中日媾和方案》,顾维钧等人毅然退出新加坡谈判,在机场对各国记者如是回答。
  英、法、美三国面对中国的强硬,竟然选择了沉默,中国已经跻身强国俱乐部,完成了从肥肉到豺狼的转变。尽管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正视现实。在他们努力接受这一现实的同时,英、法、美三国不断在中日两国间奔走,尽一切可能,挽回亚洲平衡,长时间努力取得回报,4月21日,中日两国先后同意在新加坡举行新一轮正式和谈。
  谈判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妥协,妥协绝不是懦弱,即便强国面对弱国也会偶尔妥协,一场成功的谈判,什么时机妥协和怎样妥协非常讲究技巧,这就是高明外交官异于常人之处。
  4月26日,中国谈判团再次飞抵新加坡。威克斯总督以地主名义,邀请顾维钧一行参加升旗山总督府酒会。上一次新加坡和谈,英国提出的媾和方案激怒了整个中国,英国对华出口跌至不足2000万英镑,英国华侨和留学生发动示威游行,抗议英国政府粗暴干涉。中国政府更直接要求英国立即归还总额高达0.855亿英镑业已到期债务,而且不愿意就到期债务延期问题展开任何方式的会谈。
  “……英国欠下中国短期债务总额高达2.45亿英镑,业已到期为0.855亿英镑,24年将有1.13亿英镑到期……英国并不具备在三年内将本息合计近3.35亿英镑偿还的能力……”
  欧战时期英法两国欠下中国超过6亿英镑债务,本息累计超过7亿英镑,而且债务是最短六月,最长三年的短期商品债务,均是欧战期间两国赊购中国货物欠款,而此时债务则成为中国手中最有力的武器。
  旷日持久的欧战对于英、法、美、德等直接参战国经济上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而同样是参战国的中国却获益匪浅,欧战推动中国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使其从农业国迅速转为工业国。19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不足14亿银元,而1922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则达到103亿华元,其中1915~1922年贸易顺差达到185亿华元,黄金储备在1914年时仅为0.5亿华元,到1922年底则超过35亿华元,战前中国负有外债超过15亿银元,战后一举变成拥有78亿华元的债权国,就债权而言,中国仅次于美国。
  经济实业上的空前成就,使中国尽管未取得强国地位,但却拥有成为强国的资本,对日宣战后一连串令世人瞩目的战绩,足以让中国赢得尊重,至少上一次新加坡会谈时,中国所持强硬立场和果断退出谈判,已经让列强们明白,无论是否乐意,都必须要面对中国崛起的事实。
  宴会依旧带有浓浓的日不落帝国式的奢华,英国实力无法与战前相提并论,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不落帝国仍不容小视。宴会上顾维钧和谈判团外交官们,一直和英、法、美等国外交官,甚至日本外交官热络交谈,没有人在宴会上谈论中日战争。
  在贵妇们引导下将话题转到市场上的新电影以及新商品,尤其是中国人推出耗资巨大的大片,中国电影公司推出的有声电影在战争期间,就受到各国追捧,中国电影像中国制造一样,席卷世界。
  中国制造的商品通过电影作为媒介向人们传递新时代的生活方式,中华、富康等多种汽车以及格力空调、海尔电冰箱、双桶洗衣机、太太抽油烟机、新型电烤箱、各式各样小型家电以及不需要与总机浪费口舌,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等等,无数新颖的家用电器通过电影宣传进入欧美百姓的视野。
  尽管因为战后经济危机,绝大多数人无法购买新式电器,但不妨碍各国权贵走在享乐前列,而且通过电影将品牌印迹一次次“植入”人们头脑中。大件电器、汽车之类的产品太奢华,但时尚服装、化妆品等物美价廉的产品却广泛进入人们生活。电影不仅仅是传播文化的工具,更是优良的广告载体。对于这一切,无论是顾维钧或是在场的外交官们都没有意识到,只是参加宴会的贵妇们最热衷的话题。
  此时,一个总督府内的侍者走过来,“顾部长,威克斯总督以及安东尼特使请您去吸烟室!”
  先前威克斯、安东尼、以及美国特使班布里斯、法属印支的佩尼罗先后离开,顾维钧知道今天一定是宴无好宴,三国或许不会像过去一样正面施压,但绝不会坐视日本失败。
  “如将日本毁灭看成美国的利益,将是目光短浅的……日本作为一个东亚大国消亡,对亚洲安全将是不幸的……最好还是日本与中国对峙,使一方对另一方发挥抑制作用……不论从工业或军事观点,中国无疑非常可怕,中国工业将远超德国,成为可怕的竞争者,以现有发展速度,二十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工业国家,美国和中国在太平洋利益上的矛盾势必产生,并最终扩大……”
  顾维钧朝吸烟室走去时,耳边回响起哈定总统在国会的演讲,国防军连战连捷让美国人感到威胁,上一次会谈美国人如果说还有所保留,此次无疑将站到日本一边。
  “中日战争中,日军没有打过一次胜仗,他们沮丧、失望,即便结束战争,日本国内形势也不会获得太多改善……这种局势会变得十分危险和严重,以至无法控制……我们会在适当的时候停战,但绝不是现在。你去新加坡的目的在于,为军队争取时间,以便取得更大战果。日俄战争时,日本打下库页岛和堪察加南部,但在美、英威逼下,最后只得到半个库页岛,而我们还没有完成战役目标……时间!我们需要时间扩大战果明白吗?利用谈判尽一切可能拖住他们。”
  顾维钧牢记总理的叮嘱,前腿刚迈入吸烟室,脸上立刻露出职业式笑容,相比日本外交官的趾高气扬,中国外交官凭借礼貌和谦逊,赢得他人好感。当他看到日本特使本野竟然也在吸烟室时,禁不住一愣,心中暗自警惕,今天显然不是一次简单的和谈前通风会谈,而是一次非正式五国会晤。
  “……所有局外人,包括日本最热心的朋友,都认为战争绝对没有指往,继续作战只会使日本彻底毁灭,日本显然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皇太子和首相才会向美、英、法等国表达媾和希望……希望中国能够同日本达成协议,防止世界上出现第二个红色恶魔!”对班布里斯特使的开场白,顾维钧始终面含微笑点头,似乎非常赞同,班布里斯说完后,顾维钧身体前倾,朝本野看了一眼,曾经傲慢的本野,显得非常恭顺,至少没有显露任何表情。
  “对于美国、英国、法国世界三大国对亚洲和平做出的努力,我国政府始终非常感激。众所周知,中国人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期待和平。共和十年,我国武装力量从216个师旅裁减至65个师,由此可见我们对于和平的诚意。同年,我们与日本原敬内阁达成协议,向日本提供价值超过两千万华元的技术帮助,帮助日本建立广播电台、新式机场,这也是有目共睹。战争起因并不因中国而起,而是日本拒绝履行国际义务,拒绝归还到约国土。对战争爆发,我国不负有任何道义上的责任。”
  话说到这里,顾维钧稍顿数秒,朝本野看了一眼,似乎在说,战争是你们挑起来的。
  “……因此,在我来新加坡时,总理批准《中日媾和预定条件》,我国认为有必要将条件知会三国。在我国政府看来,对日媾和条件分为两类,一是绝对必要条件:一、旅顺、台湾、朝鲜、琉球必须无条件归还我国。二、日本必须赔偿经我国财政部门统计的全部军费开支。三、日本必须赔偿战争期间辽东战区我国民间财产损失。再就是必要条件:一、日本割让小笠原群,将北马里亚纳等前德国太平洋属地托管权移交我国,二、中国获得日本沿岸渔业权,三、限制日本海陆军力量……”
  在提出所有条件后,顾维钧悠闲地坐直,这个媾和预定条件完全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裁处,表面做出让步,实际上却是新瓶装旧酒,甚至比上一次更为苛刻。
  顾维钧注意安东尼、班布里斯、佩尼罗三人表情颇为难看,显然对苛刻的媾和条件很恼火。本野更是强压怒火。但三人明白,中国开出的《中日媾和预定条件》,至少表明中国的态度,中国有意结束战争,上一次条件非常笼统,而这一次将其细分为必须和必要,表明愿意商谈。
  “顾部长,你应该明白,如此媾和预定条件日本绝不可能接受,对于将朝鲜以及台湾归还贵国,英国、美国以及法国三国愿意提供保证,但琉球是日本国土,如果贵国不做出让步,恐怕很难让日本接受。顾部长,日本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安东尼稍加思索,与班布里斯、佩尼罗轻声交换了一下意见,提出自己的建议。
  “是的,他们暂时没到那个地步,但相信很快他们会祈求和平!”顾维钧挑衅地朝本野看了一眼,回答道。
  一直沉默的本野站起来,表情仍然没有一丝变化,“天皇以及首相阁下,非常感谢英国、美国以及法国为亚洲和平的努力,但双方观点相差甚远,虽不敢拒绝友好讨论,但恐徒劳无益,割让国土与偿付军费与日本现实地位不符,日本与其服从与之尊严不相容的条件,宁可再动干戈!”
第327章
最后的准备
  福康宁山总督府二楼会议室,气氛压抑,除偶尔交头接耳的轻谈,只能听到冷气机发出的噪音。尽管冷气机将会议室温度降至18度,但西装革履的五国外交官,额头仍带有汗迹,长达3米的条桌上,英、法、美三国特使和随员与日本首席谈判代表本野外相同坐一边,而与他们对坐的则是共和中国外交部长顾维钧和谈判团的五名随员。
  如果有记者拍下照片,一定可以从座位上感觉到五国的微妙关系,尽管英、美、法三国承诺,将公道的主持中日和谈,但是任何国际观察家都明白,这不可能,三国偏袒日本是由本国利益决定的。英、法、美介入谈判是日本人的要求,以防止双方差距过大,导致谈判破裂,中国不反对的原因非常简单,谈判是为了争取时间,而不是为了取得成果。
  冷眼旁观四国偶尔轻声交流意见,顾维钧依然保持一如既往的微笑,谈判为顾维钧赢得了“中国最有绅士风度外交官”的美誉,不过他的微笑在英、美、法、日四国特使以及谈判代表看来,却是恶魔般的微笑。五天来他带着笑容,不动声色的坚持底线,而且举出无数例证反驳日本种种“诡辩”,坚持中国提出的十一条媾和方案。
  “……将琉球群岛以及小笠原群岛交予中国,是一个涉及日本最根本利益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关系日本国家安全的问题,将两群岛割让给中国,日本国民感情上难以接受,况且两个群岛从来不曾而亦不可能威胁中国和远东和平,这一点上,我国绝不会让步!”本野据理力争,全然不见顾维钧三次访日商谈归还关东州时的傲气。
  从开战至今日本海军主力尽失,陆军未取得一次胜利,旅顺关东派遣军固守的七座筑垒高地,五座被中国军队攻克,只剩下两座高地,关东派遣军全军覆灭旦夕之间,朝鲜中国军队已经突破江汉防线,大半个朝鲜落入中国之手,残酷的现实让本野丧失了大日本帝国的荣耀和威风。尽管本野发电试图告诉国内,只要和约不签定琉球陷落只是时间问题,以琉球十三个新建师团战斗力根本不可能保证不被中国人占领,但国内却非常强硬,除了台湾以及朝鲜,日本绝不会割让一寸领土。
  “日本全权拒绝讨论此事了?”顾维钧不无威胁之意。
  “与其割地赔款,受尽屈辱,日本帝国宁可五千万玉碎!”本野悲壮的怒吼。日本帝国可以彻底战败,但绝不可能在未战败时,就接受中国人的条件。尽管几天来中国已经放弃了在日本最惠国待遇以及对日出口免征关税的权力,但双方最大的分歧却在割地和赔款上。日本不会赔一分钱、割一寸地,中国不会少要一分钱、少要一块地,双方巨大的差异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希望中国本着和解精神,认真研究日本提出的媾和方案,在割地以及赔款问题上适当修正,以维护亚洲永久和平!”见谈判又一次因为割地问题陷入僵局,班布里斯急忙斡旋,几天的谈判令班布里斯对中国外交部长有了深刻的认识,班布里斯不时拿他和本野比较,发现日本至少还需要再派两名外交官才能与之抗衡。
  “运用我全部、每一分影响力去达到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在日本彻底崩溃或被染红前,结束该死的战争!”哈定总统在谈判前信誓旦旦地说,而他也正是这么努力的。从谈判开始至今,他先后给中国总理发去三十六份电报,与其畅谈亚洲和平以及日本变成红色对中国和世界和平的威胁,但中国总理油盐不进,回电时极尽谦逊,而且用尽种种美好的辞藻描述其对和平的向往。
  中国总理信中充满对和平的赞美和期望,可一丝一毫都没有提到让步的意思,甚至信件还成为中国人的宣传工具,中国人选择在报纸上公开总理回信。在美国原本因战争对中国产生怀疑的美国人,因为他信中对和平的赞美和期望,以及文字间流露出悲世悯人的词汇,让美国人赞叹,他的三十六封回信引用了多达71首短诗,无不描述战争的痛苦、对美好和平的向往。
  “能用美丽的辞藻向往和平的人,会是疯子威廉吗?”信中描述战争痛苦与对和平向往的短诗,引起深受欧战创伤美国人的共鸣,在美国甚至一些商人希望出版这些短诗。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短诗和信中对历史的描述,很多美国人都认为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中国是正义的,他们是在收复被外国人占领的国土,而不是在扩张,至于小笠原群岛以及太平洋德国属地,自然被选择性无视了。
  尽管如此,哈定总统还是拉上华尔街金融巨头,联合向中国施压,几年来中国很多企业从美国获得超过35亿美元的贷款,他们手中还握着超过6亿美元的中国政府债务,有时候金钱是最强硬的武器。
  “美、英、法等国的金融市场一想到战争要打到胜利为止,就不愿意再向中国提供任何巨额资金……”在班布里斯看来,金融界施压是有效的,中国四年国家发展计划超额完成,他们正在规划规模更大的第二个四年工业发展计划,但他们需要来自美国的贷款,第一个四年计划之所以能够完成,实际上得益于充足的资金保障。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才会做出适当让步,尽管微弱的让步不值一提,但至少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战前中国要求,韩国独立和保障中国领土完整,现在停战条件,与战前大相径庭,而且变本加厉不是吗?”本野嘲弄地说道。言外之意讽刺中国在战前为战争寻找借口,掩人耳目。保全领土完整,实际上是为了扩张。中日战争,日本不仅仅输在战场上,在世界舆论面前同样惨遭失败,尽管日本承受了远超世人想象的轰炸,近百万国民在轰炸中死亡或重创,但主流舆论却站到中国一边,多数人认为战争是日本人挑动的,中国是为了保卫国家。
  “一个国家在自卫的同时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收复我国失地是国防军的义务,不论台湾或是朝鲜亦或是琉球都是处于日本占领下的我国或我国藩属国领土。当一个国家强大的时候,自然需要承担世界强国的责任,就像贵国在欧战后托管德属太平洋属地一般,现在这种义务只不过转到中国身上而已,你说是吗?安东尼特使!”
  本野的嘲讽并未让顾维钧愤慨,在讲究丛林法则的时代,向来弱肉强食,只不过中国从绵羊变成豺狼,那么就理应去撕咬猎物。随后把话锋转嫁到另一个老牌豺狼英国身上。
  见问题被推到自己身上,安东尼一愣,暗自警惕,“我想在这里谈论战争责任并没有任何意义,既然在割地和赔偿上,贵国和日本存在巨大分歧,不如我们讨论第十点,限制日本海陆军军备。”
  几天来中国的十一点方案,在谈判和讨论之中,已经被成功剔除除两点,如果双方分歧较大,总会有一国提出暂时跳过,正因如此,每一次谈判结束之后,新闻界总会获得“今天谈判氛围友好,中日两国已就一些问题达成共识,远东和平指日可待”的信息,现在自然也不例外。
  “……目前日本仅有7艘遭受重创的主力舰,而且时时面临中国空军的轰炸……我国政府可以答应在未来数年中,不继续扩充海军力量,亦答应将来不拥有可观的军事力量……”本野被顾维钧打断,“本野外相,贵国回答过于模糊,我国政府需要贵国做出明确承诺,包括具体海军舰船吨位、数量及陆军师团数量。”在限制日本军备上,海军部所能接受的数字是4:1,陆军部能接受的是保持11个师团,而空军则希望日本保留不超过800架飞机,日本的回答过于模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3/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