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3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4/730

  “在军备上,作为主权国家,我国有权决定具体数量,不需要中国担忧,以中国的军事力量,担心完全不必要。我国会在战后拟定具体方案,届时将根据国际外交原则通知各国,表达和平之意。”即便中国人不提出限制军备,战争结束后,经济以及工业遭受严重损失的日本同样会限制军备,这是国内的共识,但中国要求明确具体数字的做法却是陆军以及海军不能接受的。陆海军大臣已经多次发电给本野,要求本野坚持原则底线。
  听到本野的回答,顾维钧身体向后一倾,似笑非笑地望着本野,“以阁下的态度,似乎您成了战胜国代表了!”
  德国在巴黎尚需要接受军备限制,更何况日本,限制日本军备是必须达到的目标。
  “顾部长,非常遗憾,现在这里没有战胜国,因此也就没有战败国。”本野针锋相对,日本并没有战败,至少还没有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阁下观点,是不是意味我们两国必须要在战场上决一胜负,角逐出战败国后,贵国才有可能接受我国本着和平友好意愿提出的媾和条件?”自己已经将谈判拖了五天,军队要求的时间基本达到,差不多该摊牌了,顾维钧无所顾忌、咄咄逼人,会议室内的温度骤降。
  ……
  天气对军事活动来说是一柄“双刃剑”,不同天气条件对军事活动影响往往不同。汉高祖与匈奴白登之围时的雾,西汉末年新朝王莽军队与绿林农民起义军之间昆阳之战的雨,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风,再到国姓爷收复台湾时,鹿耳门之战的潮等等,拿破仑在欧洲遭遇的寒流,中外军事史上一次又一次战例历史告诉每一个军事家,天气可以决定战争成败,自有战争以来,天气就与战争结下不解之缘。
  过去有句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这一次却是“硝烟未起,气象先行”在气象领域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曾在天气上吃过亏的国防军比任何一个国家军队都更为重视。为了保障海军在黄海、太平洋海区的作战需要,国防海军早在一年前就开始着手建立庞大的气象观测网,除了派出伪装成渔船的气象船外,建立气象站同样必不要可少。
  朝阳从东面海平线上缓缓升起,东海洋面上惊涛骇浪一浪高过一浪,带着浓浓海腥味的海风吹拂着沉睡于大海中的一处荒岛,这里就是钓鱼岛,是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等岛屿组成的钓鱼岛群岛的主岛,总面积大约7平方公里,岛上既无淡水,又没有大块平地,周边风浪很大,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生活。
  朝阳升起后,岛上放出数个白色气球,气球随即升至空中。几名如野人一般的人趴在观察仪目镜后,观测气球的同时,不断在记录本上记录数据,而更多的“野人”则在操作其它设备。在这个看似并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却存在着一个中国海军秘密气象站,而且这个气象站已经投入使用长达一年。
  工作数小时后,海军135气象站站长曹怀正爬到半山腰的“家”,将数据递给无线电员,“把数据发回基地!”
  秘密气象站生活是艰苦的,为了保密,除了气象站所有设备都需要进行伪装外,岛上还不能建立供人类居住的房屋,气象站里的十余名工作人员,只能栖身于隐于杂草中人工开凿的30多平方米的山洞中,潮湿的山洞、恶劣的生活环境并不是曹怀正等人所需要面对的最大的困难。
  最大困难是食物,钓鱼岛看似面积不小,可这里既没有淡水也没有食物,所有食用只能由潜艇部队向岛上秘密运送,有限的淡水、大量水果、鱼、肉类罐头和泡米是他们的主要补给,没有淡水就不能洗澡,只能在洗脸时用毛巾擦一下身子,衣服永远也没有办法清洗,半年下来,气象站十五名工作人员全部变成野人。
  “海军气象人员和官兵们,你们肩负极其重要的使命,要在钓鱼岛建立一个秘密气象站,把台湾地区重要的气象资料报告给我,舰队将根据资料选择有利战机和海域,打击日本海军……”一年前离开基地时,司令官的叮嘱言犹在耳。
  曹怀正用刺刀在石壁上为一个正字加了最后一笔,“295天!”今天是曹怀正来到这里第295天,最可怕的不是恶劣的生活条件,生活的艰苦、工作的繁重都可以忍受,最难熬的要数孤独和寂寞。抬头是天,低头是海,白天你看他,晚上看星星,脚下海浪涌,两耳满涛声。十五个人该说的话早在上岛后百天内,就全说完了,现在除了工作,很难聊上几句,无话可说。
  钓鱼岛气象站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舰队突袭日本海军基地选择的时间,正是根据钓鱼岛气象站提供的气象数据作出的调整,而现在钓鱼岛气象站变得更加重要,这里的气象数据决定亚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行动的成败。
  当中国外交官在新加坡以双方差距太大,拒绝与“没有丝毫诚意”的日本举行会晤后,中国军队一定会武力收复台湾,对于日本和世界都是确定无疑,但会在什么时候动手?令国防军颇费心思的是登陆时间的确定,因为登陆时间受到诸多气象因素限制。
  经过对历次登陆战气象因素和台湾海峡天气、地形以及敌情等情况的分析,国防军参谋部认为登陆行动开始后三天必须具备如此天气条件:海岸风速不能大于每小时24公里,海面风速不能大于每小时32公里,云高应在900米以上,要有下弦月亮。
  也就是说要选择月亮出得较晚的日子,因为轰炸机、伞兵、运载步兵的滑翔机等在出发接近目标时,需要黑夜掩护,但在采取行动时又需要月亮照明,以便寻找和确认目标。
  黎明时分,当登陆部队接近海滩时,潮水要落,这样才可能发现日军设置在海滩的障碍物,而且,在同一天的黄昏,当第二批部队登陆时,也需要低潮。在气象条件中,最受限制的是月亮和潮水。一月之中,能满足潮水需求的只有六天,且分散在相间半月的两段时间里;能满足月亮要求的仅有三天。可见,登陆日期选择范围十分有限。
  共和十二年三月至四月大部分日子天气都非常好,海军和陆军为最后登陆作着各种准备,国防军参谋部为登陆台湾选择了三个日子,5月2日、3日、4日,这三天都符合国防军对潮水和月亮的需求。时间决定后,更多更详细的气象资料从各个观测点源源不断汇集到三沙湾海军气象总部,国防军气象总部通过对未来几天天气形势的分析,认为所确定的登陆日前后,天气不会有大的变动。
  登陆台湾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在海湾面积多达上百平方公里的三沙湾,聚集近两百艘战舰、登陆船以及征用商船,进行数月艰苦登陆训练的第三集团军主力早在一周前就停止了正常训练,为即将到来的战斗积蓄体力。
  第三集团军士兵和车辆从基地内的野战营移到战舰上。印有象征国防军五色星标记的坦克和卡车,隆隆驶向港口,登上登陆舰艇,士兵装备齐全的列队穿过海军基地街道,向三沙湾港口和简易码头进发。
  在士兵列队行进时,空气中弥漫着战前的激动和兴奋,基地内的人们走出房屋,站在道路两旁,向士兵欢呼、招手、喊叫。尽管没有人确切知道士兵要去哪里,甚至连士兵自己也不知道,是台湾还是琉球?没有人知道具体地点。三沙湾海军基地完全戒严,禁止任何船只、人员进出。
  5月1日,所有进攻部队,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以及第三集团军装甲第三师、步兵第五师、第十三师,7万多官兵,都完成登船。在船上,军官们再次收到情报简令,这次用的是他们将要前往的海滩地区地图和空中照片,但安全控制仍然十分严格,他们还是不知道要去的地方名字。
  在船舱帆布床上,跃跃欲试的士兵们整理武器和装备,在不断增长的紧张状态中等待出战,此时每一个人对“出发”这个字眼极为敏感,而此时航程最远的战船和封锁用船舶以及物资运输船,在各省海岸警备队护送下已经从浙江和广东遥远的港口出发了。
  ……
  远在西北市国防部地下指挥中心的司马,听到蔡锷汇报,舰队和部队已经做好出发准备后,表情先是凝重,随后是兴奋和激动。
  “现在没有人可以阻止我们收复台湾,没有任何人、任何国家阻止我们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走到沙盘前,司马弯腰扶着沙盘边缘,双眼望着台湾的地形,这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行动,将永久载入史册。
  台湾!让司马魂牵梦萦数十年,终于收复在望。每一个大陆人心中都有一个台湾梦,梦想有朝一日能够踏上台湾土地,这个梦司马做了三十四年,终于要实现了!
  “松坡,天气没问题吧!”
  想到历史上诺曼底登陆前的变故,司马求证蔡锷。为了查找1923年5月初台湾海峡气象资料,司马用尽各种方式,包括查阅地方志,但当时中国海洋气象资料一片空白,就是在日本和台湾也没有查到1923年前详细的台湾海峡气象资料,这个时代天气预报并不准确,是天气猜报。
  “根据国防军气象总部汇集各气象站、船以及气象飞机数据,汇总后做出预测,气象总部认为,5月初是最适合的登陆时间,参谋……”
  “万岁!”就在这时作战室上方通讯平台处,突然传出一个无线电通信兵的呼喊,他显然忘记了军纪,在呼喊的同时站起来,手中挥舞一张纸片,又有数名通信兵站起来,喜笑颜开。
  “万岁!”刹那间兴奋的吼声响彻作战室,士兵和参谋完全不顾军纪约束,兴奋不能自禁。一名见习参谋从近两米高的台阶上跳下来汇报,“总理、部长,旅顺!旅顺……”
第328章
病患
  “在对白玉山与尔灵山,两座日军在中国大陆最后堡垒发起进攻时,中国军队动用了超过1356门多式火炮,密集的炮弹像下雨,每秒钟多达十余发,任何目睹炮击的人,都会感叹上帝教会人类科技之后,科技暴发出的可怕至极的力量。无数攻城毒气弹哀鸣着飞向两座堡垒,这是中国军队的杀手锏……当我侥幸进入战俘营时,看到行尸走肉一般,干瘦如柴的日本兵,麻木之极的表情,很难让人相信是曾经击败俄国人,在中国土地上耀武扬威的日本军人,因为他们参与了对旅顺城百姓的屠杀,根据中国国会授权,对于这些战俘可以不经过军事法庭审判,就地处决,在他们被处决前,我有幸采访一名叫臣治郎的日本兵,并从中国军队情报军官处获准得到他的日记。”
  ……3月21日,空中传来炮弹刺耳的滑行声,我立刻捂上耳朵。第一发榴弹落在离我几十米的地方,然后更多炮弹落在阵地前后左右。整个大地都在呻吟,虽然我背靠近半米厚,坚固结实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仍能感觉到坑道剧烈震动,墙顶不时有混凝土碎屑落在我的头上。炮弹爆炸引起的冲击波让人浑身难受,就像几只手反复拉扯你大脑里的神经,我几乎被震疯了,紧紧捂着耳朵躲在坑道最下面,简直无法忍受,却又无处可逃,无法躲避的感觉永生难忘。
  4月2日……我和小村以及太郎等人趁着叫“春子”的年轻女孩熟睡时,当着她妈妈的面再一次将她强奸,春子非常漂亮,在地下坑道内,每一个逃入堡垒的女人,都遭到强奸或轮奸,在极度无聊和恐慌中,为了能够取乐,一些人甚至强迫女人们的父亲、儿子和自己的女儿、母亲奸淫,而一些人甚至是自发的……
  4月6日,从睡梦中醒来的我惊悸的看到,小村用刺刀割断春子的脖子,随后小村用刺刀将春子的肉进行分割,我也得到一块大约4公斤左右的肉,尽管感觉恶心,但极度的饥饿仍然让我不顾一切享用人肉……或许是因为春子非常漂亮的原因,第一次吃人肉的我感觉非常香,肉质非常细腻……
  ……4月27日,吃人在这里已经成为最普遍的事情,侨民吃完后,饥饿令大家把视线对准伤兵,在发生数百起伤兵睡梦中被分食的事情后,陷入恐慌之中的伤兵开始轮流睡觉以自求自保,但是仍然有很多伤兵被饥饿士兵分食,而军官们对此不闻不问,他们同样非常饥饿……看到伤兵被不断分食,我向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神佛祈祷,自己被抽去特攻队或者中国人尽快占领这里,死在中国人枪口下总好过被人分食……
  ……5月1日,或许是上天听到我的祈祷,中国军队发起总攻,军官们让我们拿武器反抗,但绝大多数人再也没有拿枪的力气……一阵阵刺鼻的炸药、硝烟和毒气飘进坑道,被炮弹炸起的泥土和混凝土碎块砸在坑道洞口我对面的墙壁上,再弹落在我脚下。我疲惫不堪的躺在地上,等待中国军队的到来……死亡或许是最后的解脱……”《华盛顿邮报》特派记者威普·多诺万1923年5月1日旅顺战地。
  太阳西垂,站在尔灵山上,一名背步枪的士兵弯下腰,随手从地上抓把松土,可以清楚的感觉到土中混杂着数十粒弹片,在一截一米不到的树干上,嵌进一百多个弹头和弹片。这个山头,在十九年前被炮火削平两、三米后,再一次被削平数米,这座山已经完全被鲜血浸透了。
  山头上,大块大块的堡垒混凝土壁像孩子们玩的积木东倒西歪,裸露出其中的钢筋,在堡垒底下还在冒烟,数以千计的日本兵被埋在底下,在围困期间日本兵不顾一切用简陋的工具,将堡垒下山体掏空,修成数层狭窄坑道,坑道内有上千个射孔,从一些坑道入口处传来刺鼻的浓烟,夹杂腐烂尸体臭味。
  经过48天围困战之后,已经被饥饿、干渴折磨成鬼蜮一般的日本兵完全丧失了战斗下去的勇气,但是绝望却带来自杀式攻击的疯狂,复杂而狭窄的坑道体系内战斗令进攻部队遭受一定损失,在激烈的坑道战斗中,尽管国防军大量使用手榴弹、炸药包和火焰喷射器以及毒气罐去追逐藏在地下的猎物,战斗已变成狩猎,但进攻部队仍然付出伤亡一千一百零八人的代价。
  日本关东派遣军司令武腾信义中将以及七名参谋人员的尸体,在地下司令部内发现,武腾信义是剖腹自杀的,头已经被砍掉,伸开四肢躺卧在石地上,下面垫的草席已被血浸透。在尔灵山山头上,曾经耸立着被捧为“军神”的乃木希典攻陷旅顺后,用尔灵山上的弹片铸成的子弹形纪念碑,现在已经不知道被炸到了什么地方。
  山头上,军乐队奏起《共和中国颂》,第一集军团军官以及各师代表立正行礼。旗手升起五色旗,表明国防军占领尔灵山,在中国大陆日军已不复存在!在国旗升起后,望着从坑道赶出来举着双手,浑身赤裸散发着刺鼻臭味的日本兵,张镇国骄傲而自豪。
  “长官,这些人也够可怜的……不过话说回来,又不是咱们请他们来的,长官,既然都要处决,让他们做个饱死鬼吧!”年轻参谋看到皮包骨头,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日本兵请求道。善良或许中国人身上最大的优点,有时候也是一个毛病,就像现在。几个小时前,他们还恨不得生食日本兵,现在却同情心泛滥。
  1921年11月28日台湾文化协会出版的《会报》第一号刊载了一篇文章《临床建议》,将台湾比喻为病患,进行全面性诊断,指出当时台湾症状及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时间:大正十年十一月三十日;患者:台湾;姓名:台湾岛;性别:男;年龄:移籍已有27岁;原籍:共和中国福建省台湾道;现住所:日本帝国台湾总督府;经纬度:东经120~122度,北纬22~25度;职业:世界和平第一关门守卫。
  遗传:明显具有黄帝、周公、孔子、孟子等血统;素质:为上述圣贤后裔,素质强健,天资聪颖;主诉:头痛、晕眩、腹内有饥饿感,最初诊察患者时,以其头较身大,理应宣于思考力,但以二、三常识问题加以询问,其回答不得要领,可想像患者为低能儿……既往症:幼年时(即郑成功时代),身体颇为强壮,头脑明晰,意志坚强,品性行高尚,身手娇康,自入清朝,因受政策毒害,身体逐渐衰弱,意志薄弱,品行卑劣,节操低下……
  台湾是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大陆架上中国第一大岛,甲午战争战败后腐败的清廷割让台湾予日本。虽说无力回天,但无数台湾人宁愿战死,也不愿拱手让台。割于倭人的28年时间里,台湾人掀起数次轰轰烈烈的抗日起义,尽管起义一再被镇压,但他们从来都没有放弃,或许接受着皇民教育,但内心深处却依然是中国人。
  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热风一阵一阵吹在人脸上,蓝色的海水不时拍打海岸,海滩上夕阳斜照,几只鸥鸟在天空自由翱翔。临近傍晚,疏疏落落下了几点雨,雨水并没有让下午燥热的天气变得舒适,反而让地面变得更像一个蒸笼,人们仍能感得滚滚热浪。
  李清明放学后朝家走去,美丽的沙滩上散布很多用木头制造的障碍,每户人家每三天必须按照驻军提供的图纸,交出一个木制障碍物,在日军强迫下,很多人家不仅砍掉家里的树,甚至不得不把棺木拆掉,木制脚架都被堆到海岸沙滩上。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下海?”蓝色的大海让的李清明向往意,不过李清明不敢朝海滩走,如果让日本兵和走狗巡逻队看到自己下了海,一定会枪毙自己,村里已经有好几个小孩因下海,而被日本兵殴打,其中有一个还被公开枪决。
  “你们就嚣张吧!能张狂到什么时候,等国防军打过来……”望着海岸上背枪巡逻的日本兵,李清明心中发狠。
  尽管石观音镇上少有的十几台收音机大都被井村大队长下令没收,但是人们还是得知,日军在旅顺和朝鲜的惨败,祖国会忘记台湾吗?当然不会,就连日本校长从新闻中听到“旅顺战失、十万健儿玉碎”的报道后,面如土色,嘴中喃喃自语,“台湾,下一个就是台湾了!”
  “杀敌何需更渡海,十万倭奴引颈同。钢铁弹雨忠魂血,捷报传来齐喝彩,国防军系民族光,挞汝倭寇阀狂。国仇重重指日雪,誓到东京饮琼浆!”李清明念叨从收音机里传出的小诗,在念到“誓到东京饮琼浆”时,李清明朝西北方望去,那里才是祖国。
  “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李清明书包里装着一块黑布,这是李清明用压岁钱买的布,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后,李清明都会用针缝着国旗,尽管如果被日本人发现谁家中有五色旗,就会以通敌罪处决,但李清明仍然固执的偷偷缝制国旗。
  位于台北城中的台湾总督府,是日本治台最高统治机构,建筑规模也最大。日本据台后的临时总督府设在清末布政使司衙门,直到第五任总督佐久间左马太才有兴建永久性厅舍的计划,当时在城内选定地址原已有陈姓及林姓宗祠,为了建造总督府,勒令两祠他迁。倭人择城内核心地带,并且将总督府门朝东,刻意象征旭日东升。
  总督府于1912年动工,1915年举行上梁典礼,1919年竣工,总面积超过3.3万平方米,为当时东亚少数大型建筑之一。自1919年完工以来,便一直是全台湾最高政权核心,为当时全台最大建筑工程,这座文艺复兴式样的五层大厦,中央突起九层,最初设计只有六层,但为了凸显统治者绝对的权威,将高度提高至九层,塔身高六十米,可以俯瞰台北盆地全景。
  整栋建筑物以正大门入口小楼为基础,一层一层紧密相连,结构严谨,造型对称,设计精细。室内随处可见高耸的圆柱,雅致的雕饰,深邃的回廊,精巧的拱门,充分表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建筑特色。
  不过此时,这座象征日本在台最高统治机关的总督府,全然不见过去的精美,从战争爆发后第四天,整个台湾就遭到中国海军航空兵大规模轰炸,尽管轰炸重点是驻台日军工事、营房、军需仓库,但总督府自然也不会放过,在长时间轰炸中,这座建筑已经严重损毁。
  “……台湾西海岸有600公里海岸线,沿海平缓,易于登陆。约300公里适合大规模登陆,但是兵力有限,战争爆发后,帝国从本土调来三个半师团中,均为新建师团,官兵良莠不齐,通过新建师团在朝鲜的表现,在面对中国军队炮火与战车时,新建师团虽不至一击即溃,但也无力坚持,因此我们把防御重点放在台北淡水河一带。”
  “中国军队入侵朝鲜时,使用新型登陆舰证明,台湾西岸每一处适合登陆的区域都有可能成为中国军队登陆点,台北、新竹、台中、台南以及高雄从北至南每一处海岸都有可能变成中国军队的登陆场……鉴于登陆场不确定,部队缺少火炮、机枪甚至步枪数量亦不足之现状,因而只能将部队分置各城修建的坚固工事内,静待中国军队登陆……通过对台湾通信系统、桥梁、铁路的战术轰炸,中国军队严重削弱了我军对进攻的反应能力。”
  台湾军团司令官中川健仁汇报时,田健治郎台湾沦陷后第一位文官总督愁容满面,战争爆发后,为了加强台湾防御,田健治郎竭尽所能,沿海岸修建工事、征召台籍士兵等等,关东派遣军的覆灭、朝鲜局势日紧、新加坡和谈再次破裂,台湾被推到风口浪尖。原本田健治郎还寄望新加坡和谈,台湾归还中国,责任将归于内阁而非自己,但现在台湾却有可能在自己手中陷落。
  “……今晨点名时发现,全台昨夜又有7536名台籍兵携械逃入深山或隐于民间,自总督阁下下达动员令后,累计征召8.75万名台籍兵,但自帝国陆军失利消息不断传来,台籍兵便开始大规模潜逃,目前超过5.4567万名台籍兵逃营,其中大约有2751人系携械逃亡……一周前,大甲溪一带三个警察所遭到袭击,16名日籍警察被杀,26名台籍警察被吊死于公路两侧,我们确信一小部分逃兵很可能在雾社等地由中国间谍进行整合……”
  中川健仁向田健治郎汇报,语气中怨愤之意颇浓,正是总督阁下下令征召台籍兵,理由非常充分,欧战时台籍兵在战场上血战不退的出色表现就是最重要的理由,但总督阁下显然忘记了台湾兵此次面对的敌人不是德国人,而是中国人,是同胞,出现逃兵自然而然。
  “……因而我希望收缴剩余台籍兵武器,将多余武装充实侨民部队,避免发生阵前倒戈之事。”收缴台籍兵武器充实侨民部队是中川健仁的决定,相比于不可靠的台籍兵,中川健仁宁可相信普通日本侨民,至少他们是日本人,中国空军投下大量宣传弹,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意志,但台湾人完全不同。
  现在即便最乐观的日本人也不相信日本能赢得胜利,台湾归还中国是必然,归还方式一是中国人自己打下来,再就是日本将台湾交还给中国,在中国飞机投撒的传单和广播中说得清清楚楚,“如在战场俘获台籍士兵,经调查确认后以叛国罪处。”在明知台湾会归还中国,还会有多少台湾人愿意冒着以叛国罪处极刑的危险留在军队?
  “收缴武器吧!将台籍兵尽量充实到后勤之类不重要位置,收缴大部分武器,明白吗?我不希望引起动乱。”稍做沉思后,田健治郎点点头,同意了中川健仁的意见。作为台湾总督,集行政权、军事力量和立法权等绝对权力于一身,有权决定台湾一切事务。
  走到军事地图边,田健治郎看着地图上标注的上百处可能被利用的登陆场位置,“中川中将,你认为中国军队会在什么时候登陆台湾?主攻方向会是什么位置?”
  新加坡谈判破裂后,中国军队登陆台湾已成必然,可能就在最近几天,但是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尤其在什么位置登陆呢?
  “阁下,中国南洋舰队基地三沙湾早已实施全面戒严,近期福建、浙江甚至包括广东大量港口进入戒严,因此参谋本部及台湾军团参谋部相信中国人会在未来两周内向台湾进攻。根据推算,参谋本部同意我们加强淡水河一带防御,中国军队或许可以选择任何一个海滩抢滩,但中国军队是一支严重依赖后勤保障的军队,他们装备大量坦克、火炮、自动枪以及汽车,在提高战斗力的同时,对后勤依赖性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军队。”
  “在朝鲜受限于恶劣交通条件,军队进攻多次受阻,尽管现在改从仁川等海路供应,但后勤保障仍然面临很大的问题,因此参谋本部认为,中国人会选择港口附近区域为登陆场,淡水港、凤山港、中港、大安港、鹿港、安平港等港口地区虽然可满足商船停靠,但因其港口水深及规模限制,不可能会被选择。参谋本部认为中国军队会以基隆港、高雄为主,因此我们在两处布置两个师团兵力,另外每一港口均驻一大队至数个联队不等兵力,并在港口设备上安放炸药,一旦确认中国军队登陆,驻于各港区部队立即炸沉港内船舶,同时破坏港口设施,以防止被中国人占领后利用。”
  中川健仁的汇报让田健治郎顿时安心,田健治郎点点头称赞道:“中川君,你做得很好,部队需要提高警惕,中国人近期登陆毫无疑问,军队中万万不能出现侥幸心理。”
  说话时田健治郎朝收音机走去,“知道吗?中川君,我们现在知道原敬内阁时期,中国人为何愿意帮助我国建立广播电台?广播中会透露出很多重要情报,就像他们轰炸需要最新天气情况一样,广播电台都会播报,最近中国广播中寻人、寻物类广告越来越多,有人怀疑广告中或许隐藏暗语,指导潜伏在台湾的中国间谍活动。”
  收音机开启后,传出优美的音乐。将广播与战争联系在一起,是日本本土遭受轰炸之后,日本情报机关通过对轰炸目标进行研究后发现的,中国空军根据当地天气情况进行轰炸,而这一情报正是日本广播提供的。
  “处心积虑啊!”田健治郎叹息。中国为战争准备了多年,做好详尽计划,而日本呢?对战争毫无准备。战争爆发后,海陆军一败再败,为了鼓舞士气,甚至在海上击沉一艘中国千吨驱逐舰都成为“大胜利”,由此可见战局之不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4/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