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730

  “少爷这建热电厂需不需要从关内再请一批人回来,早先招的那批人,差不多也是时候送到各厂里培训了。”一直坐在一旁没有说话的高传良开口说道,既然建新厂那么就得招人,公司里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嗯!算算时间上个月招来的那批人,再过两个月就差不多可以进厂了,再从关内再招一批吧!别误着事。”听到老高的话后,司马想了一下应了下来。
  按照现在公司里招人的制度,每批从关内招来的新工人,都需要在先做几个月的杂活像工厂里的力气活大都是这些人干。这些新工人到厂后会先进行简单的军训,然后划分班组集中管理、集中使用,每天除了干活之外晚上还要上扫盲班,三个月一期,扫盲结业后才能进厂。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厂里也好管理,更容易培训,其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军训和军事化管理、使用,彻底的打掉他们身上这个时代农民特有的散漫气。
  “嗯!那样老高,估计以后厂里的对工人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把驻关内的河北、河南、山东三省的招工办事处扩大到江苏、安徽,再每个省多设几个招工办,然后只要一招足百人,就可以朝公司送过来,不需要再按公司的通知招人。来了先培训,等厂建成了就直接进厂,咱们宁可让人等厂,也不能让厂等人。”司马稍微想了一下说道,与其到时满世界的招人,到不如现在就开始着手,来了没有地方安置,先进行技术培训再说。
  “知道了,少爷,上回你交待的那些保定的军官生,三天前就到了,现在在咱们公司招待所里住着,你看什么时候见他们一见?”见公司的事安排个差不多了,高传良开口说道,这几天那些军官生成天追问自己,显然已经天天在这干守着够他们着急的。
  “公允老弟!前些日子我这厂里出点事情,要到外地去订些机器,这不刚从外边回来,听说大家伙来了这不就跑过来了嘛,怠慢了大家,还望大家见谅。”一走到招待所所处的院子就看到院内的小花园三五一堆的坐着十来个军官生,司马见到正在下棋的王公亮后,双手抱拳说道。
  “啊!没事!没事!倒是我们没打声招呼来显得冒昧了。”因为已经知道前些时候西北公司的电厂发生了爆炸,而司马本人则到外地定购发电机去了,所以王公亮并不觉是是司马有意怠慢大家。
  “想来大家都是行伍出身,在这里晒着太阳倒也乏味,若是大家有兴趣的话,我们到公司保安队的靶场那玩玩如何。”和众人一阵寒暄之后,看着这些军官生司马说道。
  “行!这大半年没摸过枪杆子了,手都痒痒了,既然司马先生有请,我们当然奉陪。走今个大家去过把瘾去。”张镇国一听去靶场,那里有不乐意的道理,这大半年没摸枪,心里别提多难受了,眼下有机会那里能错过。
  “砰、砰……”离靶场还有老远,坐在车上的人就听到靶场上传来的密集的枪声,显然西北公司的保安队正在靶场打着靶。
  “司马,这保安队的装备精良啊,清一色的三八式,那边还摆着一架重机枪,除了没大炮其它的都齐完了,弄不清楚的还以为这是军队那。”看着靶场上站着的百名持枪立正的公司保安队员,在那轮着进行训练,而靶位上趴着几十名保安队员在那里正在进行实弹射击,王公亮开口说道。
  尤其是摆在靶场边的那架重机枪吸引了王公亮的眼光,看着这些保安队差不多也就是一个连左右的规模,难道这一个连就装备一架重机枪?这不是比北方军最精锐的部队还好!
  “公允那架重机枪是我们厂试制的,试制不太成功勉强可堪使用,所以也就没浪费,公司保安队一个连发了一架先顶着用,等以后厂里造出好的,再给他们换上。”司马看到王公亮的盯着靶场边的那架重机枪开口说道。
  那架重机枪是史道姆参照三年式机枪设计的重机枪,虽然改成的布制弹带供弹,可是实际使用时却时常发生供弹故障。虽说打个百十枪就会发生故障,但是对于保安队来说有总好过没有,于是连同其它试制失败的几架机枪,挑出了可堪使用的几支就发到保安队了一个连刚好一架。
  “你是说,那机枪是你们自己造的?”张镇国听到司马这么说,一下被惊呆了,现在满中国也没几家兵工厂造重机枪,这个西北公司倒是自己造起来了。
  “我们用的步枪也都是我们公司自己制造的,我们的步枪造得不错,只比日本人的好,不比日本人的差。宋连长,拿支步枪过来。”看着张镇国一脸吃惊的样子,司马喊道正在一旁边负责监看正在进行射击训练的宋千湖说道。
第101章
步枪和民团
  “是!”当司马和王公亮、张镇国一行乘车到靶场时,公司保安队三连的宋千湖正带着连里的官兵进行射击训练。因为在训练中并不需要向长官敬礼,所以宋千湖一直在那负责着训练,这会听到司马的命令后,连忙从一旁的士兵手里接过一支步枪,提着步枪跑了过来。
  “你看看这枪怎么样。”司马从宋千湖手里接过步枪后,随手朝张镇国手里一扔说道,现在司马最自信的,应该就是自己公司造的这种步枪。虽说是仿自三八式步枪,但是也进行一些改进,其实也并不算是仿自三八式,拿枪机来说,他的枪机就是被改成毛瑟式,以避免加工比较复杂的日式机尾。
  无论是做工或是钢料并不逊于日本原产货,尤其是钢料,造枪的钢料是司马特意在现代定购的小径钻钢,其金属性能远胜于这时的各国枪用钢。而且这些现代工厂生产钻杆坯料,就像是专门为枪管准备的一样,可以直接拿来加工,因为尾端较粗甚至于不需要像使用其它钢料一样一头用锻床砘粗。
  当初为为仿制这步枪,史道姆可没少费心思,光是绘制图纸就用了一个多月,把全枪拆散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实测,重绘图纸。后来虽然图纸绘好了,但是为了尽可能使武器零件标准化,仅只是试制就制了上百支步枪进行试验,最终经过几个月的修修改改,才算拿出标准图纸。
  在生产过程中也碰到很多问题,拿膛线来说,早初只是用工厂自制的简易设备拉制膛线,可以想见其膛线质量,导致试验精度明显降低不少。虽说仍可堪使用,但是显然这并不是司马想要的步枪,更何况史道姆本人也是坚决反对这种“次品”从自己的工厂中流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查阅了很多资料后,司马才专门在现代定购了两台拉削螺旋内花键的卧式内花键电液拉床,虽然只是普通工业拉床,但是在后世的很多兵工厂中都是使用着同样的设备生产枪管。这一下才算解决膛线问题。
  为了增加枪管寿命,专门建了一个电镀间,用于给枪管内管镀铬,这内管全镀铬工艺在这个时代绝对是空前的,在提高枪管寿命的同时,保养枪管也变得更加容易,当然最大的收获还是精度和寿命都有显著提高。从最初定型生产后史道姆便开始在生产中引入德国兵工厂的规范制度,同时整枪制造也参考欧例,例如从刺刀到枪身每一个零件上都有打着统一的标号,以防止出现混乱。
  如果现在真的要在这枪上挑什么刺的话,恐怕也只有在枪托木料上挑刺了,日本制造的枪托大都是用从美加进口的核桃木制托,而司马显然没考虑那么多,直接用的本地比较丰富的桦木制托。不过桦木枪虽色泽发白,但是其性能不比核桃木差,更何况用桦木托后重量却比核桃木托要轻上一些,恐怕最让史道姆郁闷的一点就是,为了节约木材,司马竟然选择和日本人一样的两断式粘结、螺栓螺定的拼合枪托。
  用史道姆本人的话说,这样节约了两分钱却牺牲了枪托的坚固性、耐用性,这种得不偿失的事只有日本人那种傻帽才会干出来,而司马之所以选择这么做,更多的是为了少砍两棵树,这口外树少啊!再则用现代木胶加上螺栓螺定的粘合式枪托并不比整体式的差不是。
  “哗啦!”张镇国接过步枪后,随手拉开枪栓,枪栓后拉后,然后以四十五度举枪冲空看了一眼,心里赞叹了一声。
  “你这枪不是错,但是这保安队保养的更是不错,放到北方军里头能当班长了,枪保养的比我们这些军官生在学校时保养的还好。”
  张镇国试了几次枪栓后冲着司马实话实说道,和后面不同,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无论是北军还是南军,普通士兵大都不保养枪支,能用布条清清膛就算不错了。张镇国刚才看了一枪膛对着光里头显得非常的光洁,而且是枪栓的旮旯里头也没有浮灰,显然这支步枪是经过精心保养的。大头兵会保养枪,搁在北方军里头一个班长是少不了的。
  “国良,枪给我来瞅一眼。”王公亮说着话从张镇国手把枪拿了过来,枪机通体幽蓝,枪身的木料显得有些发白,随意的用手指擦拭一下一下枪机,显然有同意张镇国的看法,这保安队的枪保养的的确不错。
  “公允,我刚才去看了一下,这些人的枪法不错,打的都够准的。保安队练的比北方军还好。”就在这会李守安走过来说道,刚才大家都在这看着,李守安就自己走到正在进行射击训练的保安队后面,用望远镜看了一下他们的射击结果。结果让李守安大吃一惊,二百米的半身靶,枪枪上靶的结果由不得李守安不吃惊。
  “呵呵!马马虎虎吧!”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保安队,司马有些飘然的感觉,这保安队可是倾劲了司马的心血,自从上次马匪来袭后,见识了自己的这个保安队的能耐。司马可是下了狠心来整顿管理这护厂队,为此甚至不惜从后世通过各种门路买来各种训练教材,司马可是看着那些教材,一边自学一边拿着这给护厂队布置作业。
  为了更好的训练这些护厂队,司马特意在回家过春节时专门以写东西为理由,请教了老家一个参加过63年全军大练兵、大比武的一个亲戚。得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那个“郭兴福式教学法”。自己的这个亲戚当年就是和郭兴福一起在十二军服役,当年十二军军队推广郭兴福式教学法时,可是被郭兴福本人手把手的带过。
  和这个亲戚呆了学了两个来星期,再带上整理好的教学资料,司马算是基本出师了。而证明司马出师的就是这现在的护厂队,现在能听到这些专业人士说自己的保安队练的不错,司马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了。
  “虽说这保安队现在看起来不错,可也是天天练出来的,兵是可以练出来,可是这军官就不行了,想来公允已经告诉大家,我司马前些日子蒙这察哈尔都统总办看得起,给弄了顶民团总办的帽子戴了戴,虽说我这护厂队已经建了将近一年,可是一直苦于没有合格的军官。更何况马上还要按中央的民团规章建一旅民团,谁曾想正巧碰在火车上碰到公允,若是大家不觉得的呆在民团里委屈,不防在我这里干着,若是大家有什么同学和大家一样,也不防发个电报让他们一起过来。以后如果大家能谋得新出路,司马绝对不做任何阻拦。不知道大家意下如何。”
  见到包括王公亮和张镇国在内的这些军官生好像都对自己的保安队有了兴趣,趁热打铁的理司马还是懂的,于是趁着这个机会正式邀请到这些军官生加入自己的民团,当然连这些人的同学司马也念叨到了。
  “不知道,如果建民团的话,这西北公司的保安队会怎么安排。民团是全部新募,还是在保安队的基础扩建。”王公亮和张镇国对了一眼之后开口问道,带新募民团和带这些已经训练得当的保安队完全不同。
  “按规定一旅民团估计有几千人之多,而保安队的只有千人,民团的骨干当然就是现在的保安队,当然也少不得新募一大批团丁。”听到王公亮这么问自己,司马就知道恐怕这王公亮是同意下来了,如果没错的话估计这二十多个军官生一个也别想跑掉。
  “司马先生,我是炮兵科的学员,我们这里还有几个是工兵科、骑兵科的学员,和我们一样没来的同学里头还辎重科的学员,这一个民团能安插这么多人吗?民团有炮兵给我们吗?”站在别人身后的李守安这会突然说道。这民团大都步兵,顶多会再有一队骑兵罢了,自己这样的学炮科出身,呆在没炮的民团里头显然不太合适。
  “这个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虽然民团现在没有炮,但是我保证最晚到今年年底我给民团配上一个炮兵营,不过如果你愿意的话这会可别闲着,得先让工厂造些模型帮我训练好炮兵。”一听到这人是炮兵科的学员,司马留都来不及,上次马匪进袭时如果有大炮的话,估计没等那些马匪冲过来就给轰个差不多了。
  更何况在司马心里头这民团未来可是工厂的安全的根本,建立个炮兵营本身就是司马的计划之一,谁知道以后有没有那个见财起意的军阀会不会对想收拾自己的厂子,指着用步机枪武装起来的民团看家显然不太现实。在这个时代想发展想生存,就得先有自保能力,连家都看不住,到时如果有人想对自己下手,恐怕是我为鱼肉,人为刀俎了。
  这一切显然不是司马愿意看到的。所以既然要建这个民团,司马就愿意下血本把这个民团建的最好。像后世的日军那样,依靠着训练的有素、装备的精良,一个联队就能在野战中击败两个中国师,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估计就没几个愿意会冒着牙崩的风险来找自己的麻烦了。
第102章
说亲
  在中国有一句俗话“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耳”,是对成功的炫耀,一是进行自我承认,二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其实更多的是衣锦还乡的面子。这一点就连同司马自己个都无法名俗,当被旧同事们奚落了一次之后,后来在电视台捐赠古董之后,这个小城新晋富翁曾专门在小城最豪华的饭店里请大家搓了一次,也算是出口气吧!
  而今天吴满屯只感觉自己的手心有点儿冒汗,甚嗓子眼里都有些发甜,那怕是当初在车间里开枪杀死人后也没有像现在这么紧张。从火车车窗里看到远处那个熟悉又陌生的火车站,吴满屯心理越发的紧张起来,一年多以前就是从这个车站坐的闷罐车,离开的家乡,这一次自己又回来了。
  “会成吗?”吴满屯心里有些坎坷不安,当然也有一些激动,除了衣锦还乡的激动,更多的是对那件事的冲动和担心。
  “先生,这金城银行的一百元的汇票,麻烦您给兑一下。”一下火车,吴满屯就走到火车站里的交通银行,去兑换从厂里的分理行那里兑的一百元汇票,因为和四大行达成的有协议。所以只在有四大行的地方,金城银行的汇票就能兑换,用起来倒也方便。
  “大爷,去驿马岭,啥价。”一出车站就看到揽客的车把式,吴满屯肩膀上挎着包走过去问道,这火车站离驿马岭可有几十里地,如果走的话,估计得走上大半天功夫,像上次来的时候那样,估计回去后这皮鞋新衣服就变得灰不溜秋的了。
  “两毛的银子,成不。成的话您老就上车。”揽客的车把式一见眼前这穿着洋服的人说道驿马岭,连忙热情的招呼到。
  “行!累着您了。”吴满屯算一下虽说这两毛银子不少,可这马车也坐不几回,顶多回来的时候再坐上一回,顶破天去花上几毛钱,为了那事还多花个两毛钱也值。
  “少爷,您可是从那城里头洋学堂回来的,看你这身打扮,可不像生意人。”在路上赶车的车把子一边赶着车一边问道。
  “啊!俺……俺不是洋学生。”吴满屯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身衣服,这身春秋衣是保安队今年刚发下来的新制服,因为在公司附近并没有卖衣服的地方,所以吴满屯来的时候专门拿了这件春天发的没舍得换的新衣服,连衬衣、袜子都新的,脚上的皮鞋是当连长享受的待遇,一年发一双黑色的单皮鞋。
  这种墨绿色的收腰中山装是司马在后世的一个小服装厂定做的,一件六十元RMB,斜条纹布的料子,薄棉布的衬里,虽然只是小厂货,可是衣服的质量还是非常不错,这是司马弄的保安队的标准制服。虽说同样是中山装的款式,但是和六五式军装比起来,这种斜条纹布的料子制成的收腰的军装穿在身上显得人挺拔了不少,也显得精神许多。
  “也不知道李叔他认不认识那家人,不知道能不能说成。”一路上心早都不知道飞到那去的吴满屯,有一搭没一搭的应着车把子的话,这会吴满屯那有什么心思和这车把式聊天。当穿着一身墨绿色的中山装脚着踩着皮鞋的吴满屯出现在驿马岭时,没有人会相信这个吴满屯,当初就是从这里出去的小工子,在他们眼里这吴满屯就是一少爷。
  “少爷!您这是……使不得,使不得。”听到叩门声的李来顺一开门就看到眼前穿着一身洋装,头发不比光头长多少的年轻人站在自己的门前。
  “李叔,俺是满屯,给你老磕头了。”一见来开门的是李叔,吴满屯没待他反应过来,就连忙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响头,磕这几个头可是诚心诚意的。来的时候娘就交待过,如果当初没有李叔给自己当这个保人,估计自己家里头早都饿死人了,自己也就混不到今天这模样,更谈不上把娘接过到身边来享福。
  “满屯!你是满屯!这是干啥!咋能这样,快……快去洗把脸,快到屋子里做,孩他娘,老吴家的满屯来了,快点烧茶。”听到眼前这穿着洋派的年轻人说出自己的名字后,李来顺一愣神再细一打量可不就是老吴家的满屯,咋出去年把穿成这样了。见吴满屯还跪在地上,李来顺一把拉起吴满屯,冲着屋子里喊道。这时的农村并不像后世,暖水瓶很普遍,来了客人通常都是现点灶烧茶给客人喝。
  “满屯,看你这打扮,这一年多在口外混得不错啊!上回你娘走时俺就知道你在口外出息了,这吴老哥虽说走了,可你这么出息,你爹搁地底下也闭眼了。”李来顺打量着眼前的吴满屯,脑子里很难把他和一年多以前来自己这磕头求自己给他当保人的那个满屯合在一起,好像是精神头不一样了。
  “李叔,这次满屯来这一是来看看您老人家,二是还有些事还要麻烦您老。”吴满屯开口说道,这李叔在这驿马岭也算是有点名气,要不这哪能当什么保人,如果能李叔帮自己说,估计事能成一半。
  “满屯,别磕磕巴巴的,一点都不像你爹,有啥事只管说,李叔能做到的一定帮你。”李来顺听满屯说有事要让自己帮忙,虽说不知道是啥事,但是冲着和他爹这么多年的交情,还是一口应了下来。
  “那个……那个……俺……俺想让李叔……给俺说份亲。”虽然说最后几个字说的声音很轻,但是话一说完吴满屯还是觉得脸上有些火辣辣的,不用照镜子吴满屯都知道自己的脸和猴子屁股没啥两样。
  “我当是啥事,这男人有出息了想个媳妇有啥的,那有啥不好意思的,可有啥合适的人家,要没有,你李叔在这驿马岭给你找个好闺女。”听到满屯说想找让自己当个媒人,原本以为是啥事的李来顺大笑着说道,当是啥事那。
  “嗯!俺……看上一家姑娘,好像还没嫁人,就是不知道可说人家吗?”虽然已经过了一年多,可是吴满屯还是记得自己讨水喝时,碰见的那个梳着大辫子,穿着青花衣裳的姑娘。甚至连做梦的时候都想着人家。
  “满屯,你说说,看看我可知道是那家的闺女。”听到满屯说有了相中闺女,李来顺开口问道,既然有了相中的闺女事就好办多了,不就是上门说个亲嘛,这方园十多里地谁不知道他李来顺不是。
  “那个就是一下山,山根下的王老家那个村子,出村挨村口的那家,家里还有一棵大榆钱树。”对那个姑娘家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模样,吴满屯记的不比记自己家记得差,毕竟这脑子里可是想了一年多了。
  “哦,你说的兴许是老王家的闺女,要不这样咱爷们先吃饭,吃过饭我和你一起去瞅瞅,打听一下,要是那家的,你李叔就给你上门提亲去。”李来顺脑子里想了一下,觉得十有八九这满屯说的闺女就是那老王家的姑娘,那老王家的闺女长的也的确水灵,难怪满屯这小子这么想着人家。
  近了,越来越近了。当离老远看到那棵大榆钱树时,吴满屯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跳出来了,这一年多以来吴满屯只要一个人闲着的时候,脑子里头总是会想起那个给自己舀水喝的姑娘,这马上又要见着她了。
  “家里有人不,我是岭子上的李来顺,来借口水喝。”在这户人家的篱笆外头,李来顺喊了一句。
  “哎!谁啊!”从屋子里传一声清灵的女孩的声音,吴满屯一听到声音整个人都愣在那,是她,没错,就是这个声音。
  “是李老哥啊!快快,快进来坐。芳子,快去烧点茶,这是你李大伯,这位是?”老王听到外头的人说是岭子上的李来顺时,连忙从屋子里出来打着招呼,同时让闺女去烧水。可是却拿不准这李老哥身边的这个穿着打扮明显不是岭子上的人的吴满屯怎么称呼。
  吴满屯眼巴巴地看着离自己只有米把远的那个自己想了、梦了一年多的姑娘,她不记得自己了,在看到她看了自己几眼后,就扭有头朝厨房里烧水去了,吴满屯心里猛地一阵失落。
  “哦,看我这事做的,来来满屯,这是你王叔,这是个山上老吴家的大儿子满屯,现在口外的西北公司,就是那个造那个牡丹烟的那当个丁总,一个月能挣二十多块现大洋,在岭子里外没有比他更多出息的了。”李来顺拉着正在那发着呆的吴满屯介绍到,李来顺一边介绍一边看着老王的眼神,当看到老王看吴满屯的眼神变得热切时就知道这事十有八九是能成了。
  “叔!给,吸烟。吸烟!”李来顺拉着吴满屯时用手在他的胳膊掐了一下,才算把发着呆的吴满屯给掐醒,吴满屯连忙手忙脚乱的掏出烟来递过去。
  在老王家的院子里的树凉影下三个人坐在那许着话,其实也就是李来顺和老王两人在那说话,而吴满屯的不时扭头看看屋里头,烧好水以后那个叫芳子的就进屋去了。
  李来顺见吴满屯这样咳了一声音,趁着别人不注意用脚踢了一下吴满屯,吴满屯愣愣神才想起来事先说好的,连忙起身靠个罪走了出去。
  “王老弟,你这闺女这么大了可许人家吗?要是没许的话,要不来顺我给她介绍户好人家。”李来顺见吴满屯走出院以后说道,毕竟刚才本人在这不好说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