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730

  “经远,你是说这个司马今天之所以请你,就是为了想要咱们下文给他,以便他收编马匪?”田中玉听过田经远的汇报之后说道,对这个司马多加留心,就是从收到周学熙的那封信之后,再加其后没几日便从京城传来消息,这司马平空得了龙烟矿的开办权,因为龙烟矿的那结身份不一般的董事们,所以由不得田中玉不加以留意。
  收编马匪?和田经远不同,当田中玉一听说司马要收编马匪时,就不由的提高了警惕,这口外的马匪虽说不及北方军,可若是运用得当的话,倒是一股不可小窥的助力。这司马显然是看到这一点才想收编马匪,更何况这口外三省的马匪大大小小百余股,多则千人,少则数十人。若是这些马匪零敲起来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起不了什么浪来,可若是被人整合成一股,到时只怕……
  “经远,回头以都统府的名义拟个文给司马,准其收编一团一千五百马匪……嗯!算了,还是三千吧!注明如若超编便以通匪、助匪论处,绝不姑息。”虽说心下不甚愿意给司马这个批文,但是田中玉转念一想起周学熙等人给自己的信,信里让自己对司马加以关照,还是决定给司马这个批文。
  说以都统府下了批文,可是久成人精的田中玉还是防患于未然的在批文上加了一句,从规模上限制了司马任意扩编马匪的可能性。甚至于就连三千的编制都是犹豫了一会才决定给这三千的编制。
  “经远明日以都统府的名义发文给各国洋行,洋行售枪五十支,子弹一万五千发以上的,需持都统府发放的执照,请他们予以配合,至于日本人那,明天我亲自到日本人的领事馆那和小松领事说一下,希望这小日本讲几分人情。”
  思考了一会后,田中玉还是决定再多做一些事,若想从限制司马的民团规模,那就只能从根子上了限制他,这民团所用械弹都需要从外国洋行买,那就限制洋行的枪械买卖。只是日本人的洋行那里不太好办,这日本洋行不同于欧美洋行,日本人面对地方政府时大多数时候都非常嚣张,偏偏现在枪械买卖,还是日本洋行的主要的生意,想让他们给予配合,恐怕真的只能看看让领事馆出面了。
  “经远,你们这守着第五师二万多人马,还会担心我收编几万马匪和你们对着干不成?咱们这位都统大人也忒小心了点,别的不说,就单说我要是真收编这口外的几百股马匪,一月的饷钱都能让我破产。还是田都统知道照顾人,这三千人人的规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用来看家护院倒是再合适不过。经远你姓田,咱们都统大人也姓田,你还是都统府里的参谋,莫非你们是一家人?”
  当第二天司马如愿以偿的拿到批文时,看着批文上对收编马匪的规模限制时,心下对这都统府如此这般小心到觉有些意外。于是口头上对田经远笑说道。
  “实话不瞒你,都统大人正是经远叔父。”田经远笑看着司马说道,对司马听自己如此说后的表情很是期待。
第109章
弹药(上)
  背后莫道他人是非。虽说这是司马一贯的处世之道,可是今个在田经远面前却摆了个现行,没曾想在人家当侄子的面前,损了那个当叔的。听到田经远的话后,司马整个呆滞的看着眼前的田经远,左思也好右想也罢,司马之前可都没有把两人朝叔侄上扯,而眼下……
  “呵呵!田兄……这?”司马干笑了两声,以遮掩自己的尴尬窘迫的境地。
  “好了!司马,不和你开玩笑了,你先办你的正事吧!顺便说一声,今天都传文给各洋行,限令洋行每月购枪超过五十支,子弹一万五千发以上的,需持都统府发放的执照。都统府还有些事情,我就不多打扰了,告辞,莫送。”话一说完田经远便起身说道,然后转身告辞离开了饭店,只留下仍旧一脸错诧的司马。
  “限制购买械弹,你田中玉也够损的,一招卡住我的命门,还要不要我活。”司马从惊诧中恢复过来后,有些怒意的骂道,自己家事自己明白,这限制购枪没什么,反正自己厂里都能制造,而且造的比日本人自己的还好。
  可是限制子弹的购买,这可是从根上要了司马的命,现在一千多人的公司保安队,一个月光训练打靶就需要三万发多子弹,按照这个训练量,以后民团成立以后一个月估计得二、三十万发子弹才能满足需求。可是现在倒好,这田中玉一下限了自己买子弹的可能,从根子上想勒死自己,没了子弹公司的保安队和以后的民团连训练也别想训练。
  虽说现在公司里还积存了不少弹药,可是再多也经不起这一个月几十万发的耗费,按厂里现在库存的弹药,估计四个月就能用着差不多。除非像自制步机枪一样去自已制造子弹,否则自己可还真得受这个卡,司马在此之前不是没有想过自己造子弹。
  可是询问过史道姆等人之后才知道造子弹比造枪还难,光是制造弹壳就需要卧式引伸机、收口机、切口机、打低机、打眼机、刻码机、平口机、绞低机、烧口机这一系列的专用设备。而制造弹头用的引伸机、切口机、包口机,另外还需要制造子弹底火的压底火机、上底火机、锁口机,最后还需要装药机、涂胶机等等几十台专用设备才能制造出子弹。
  虽说现在公司可以成批制造各种机器,但是公司却没有制造子弹生产设备的经验,更没有技术,也没有实物可供参考,甚至于连与之相关的技术人员也找不到。
  “要不然从其它地方走私?”脑子里刚冒出这个念头,没几秒钟司马就否决了这个提议,虽说可以从热河等地的洋行购买弹药,但是一路上的运输却成问题,自己和张健的那个洋行可是至今没有拿到陆军部出售军械的批文,更何况他娘的美国佬竟然禁止对华输出军械。
  “要是现在世界大战打完了多好。”司马想像着如果世界大战停了,虽然国际联盟通过决议对华实行武器禁运,可是通过走私各国剩余的军械还是大量的涌进中国。如果那样的话,自己至少不用再用小日本的子弹,现在用日本枪、日本子弹也是没有办法,英、法、德、意、俄、奥都在自己家里拼命厮杀。他们造的弹药满足自己使用都成问题,怎么可能卖给中国。
  现在就连死忠着用毛瑟步枪、79口径的北方军,都只能进口到三八式步枪,更何况自己这个扔到河里都不起个波纹的一小商人。没有办法,现实只是如此,虽说现在步枪自己的这个西北公司是成批的造了,若是自己的兵工厂全力开工,恐怕全国的产量加在一起,都比不上自己的这个西北公司。这恐怕全都要得益于西北公司现在拥有的,远比国内诸厂先进许多的机械设备,生产效率高出N倍的高精度深孔钻床,现代生产的专用的枪钻加工枪管。
  两台拉削螺旋内花键的卧式内花键电液拉床的生产效率,也不是国内现在通用的半手工单线挤丝机所能相比。可是现在西北公司哪怕就是能生产再多的武器也是白搭,因为自身根本不能生产子弹,没有了子弹的步枪,恐怕还不如烧火棍好使。
  “不行了,一定得想办法生产弹药,要是让这田中玉这么搞下去,这民团根本就没办法练下去。”坐火车返回孔家庄的路上,司马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道,这是司马第一次尝试被自己人给卡着脖子的滋味,没有足够的子弹别说练民团,恐怕到时候自保都成问题。子弹必须要能够自产,光靠着眼下的复装显然不能满足使用。
  按照司马计划,到时工厂的安全可全指着机枪来保护,这下到好,如果没有子弹,一切都完了,还机枪?能用得起步枪就算不错了。子弹必须要能够自产,光靠着眼下公司进行的子弹复装,显然无法满足需求,解决之道只有想办法自产子弹。
  “史道姆,我们现在自己生产子弹,但是我们没技术人员,没有机器设备,我想问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有什么可以解决的办法。”一回到公司,司马就让人把史道姆叫来,史道姆是自己公司里唯一的一个,曾从事过武器制造的专业人员,眼下只有他能给自己比较中肯的建议。
  “这个……这个,我想我真的没有办法帮到您,我个人对枪弹加工完全是外行,甚至我从来没有见过枪弹是怎么生产的。真的很抱歉。”听到司马的话后,史道姆看着司马回答道,对于子弹的制造史道姆可真的是外行,不同于制造枪械可以参考实物制造,这制造子弹涉及面太广,不是参考实物就能制造出来的,除了知道弹壳是铜盂引伸变薄成型的,其它的史道姆可还真不知道。
  “老高回头看看咱们的工人有没有从德州兵工厂挖过来的工人,听说北方军的弹药都是德州厂里生产的,再看看能不能从德州兵工厂挖过来几个技师,帮咱们弄一下生产子弹的机器。”在史道姆走后,司马仔细想了一会后对老高说道,这时只能用老办法了,从兵工厂里挖些技师过来,至少他们比现在公司里的外行要更了解子弹是怎么制造的,需要什么设备,当然如果他们能帮助公司制造这些设备倒是再好不过。
  “知道了,少爷,这事我等会亲自安排一下,对了,少爷,今天从车站转过来的了四十多箱机器,是按照以前规矩从火车上卸下来以后,是从轻轨铁路上直接进仓库,还是怎么办?我看箱子上写的有一些工厂需要的设备,就没这些设备现在入库,是不是把这些设备分发下去,好提高工厂的生产能力。”
  见少爷对这事这么重视,老高决定这事还是自己亲自办的好,从其它工厂里挖人,无非是提高待遇、多花些银子的问题,这事并不大,现在各厂都催着要增加新设备,这会设备好不容易到了,是不是应该提醒一声先分派下去。
  “这个事暂时不着急,公司里有规章制度,这些设备来了要先入仓库上单,然后公司再按需分配,这事先放一放等回头到发放设备时,等到适当的时候我会再通知的,以后这些设备只要一从火车站运过来,就要立即从窄轨路上运回仓库。”
  听到高传良说要把现在就把那些才从火车站运来的设备发放下去,司马差点没给吓出一身汗出来。幸好那些箱子没打开,要不然自己最大的秘密,可就他娘的曝光了。自己从仓库建好以后,为了掩饰时空异常点的存在,司马特意在购买铜锭时都是用大型木箱或集装箱装运。
  而为了吊运大型木箱、集装箱,司马特意在天津通过洋行定了一台吊机安装在火车站,因为在这个时代的仓库内显然不能使用叉车,所以最后只得在时空导常点所在仓库内安装了一台仓库行车,用于吊运数吨甚至数十吨重的集装箱。
  在这个时代并没有拖车能帮助司马,把装在集装箱内的大型设备从火车站运到公司仓库,最后司马迫不得已在京绥路矿的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修建了一条数公里长的寸轨铁路从火车站货场延伸至仓库内。修建铁路的钢轨则是从现代购买的18公斤轨,又从路矿局修配厂买来了三台平板车,虽然有了这些,因为在需要入仓库,使用火车头牵引并不合适,再加上也买不到合适的火车,最后只得用从天津买来的六匹重挽马牵引三节平板车。
  这些木箱或集装箱在天津等地装上一定量的铜锭之后,在箱体上标名机器做好伪装后,便会经火车发到孙家庄。随后这些装着铜锭的箱子就会在下车后直接运到仓库之中。而叶文在夜里就会用叉车把这些装着铜锭的箱子运走,然后再换成装着机器的木箱或集装箱。
  就这样在二十世纪的仓库每次进仓的都是伪装成机器包装的铜锭,而在二十一世纪则是被伪称为铜锭的成箱机械设备。最后两下调包之后,二十一世纪的“铜锭”会在入仓后很快被出售,而二十世纪从国外进口的“机械设备”,也会在入仓清点之后的数天后被分发到需要的分厂进行调试安装。
  事实证明,只要不出意外,司马最初的这个安排倒是再安全不过,至少在过去的一年多之中,无论是二十世纪的人们,还是二十一世纪的人都没曾怀疑过,至少没有人留意过。而甚至于为了证明的确是购买了机械设备,司马每次购买这些设备之后,都会让公司把钱直接打到几个所谓的洋行账户上,这样至少走账时并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为了这一些司马可谓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目的无非是为了掩饰时空异常点的一切,除非有人去详查海关资料,否则根本不会查出什么,不过现在的海关好像是在英国人控制之中。更何况哪怕就是查出这些设备没有报关资料,也不会有任何问题,这走私生意又不是只有一个人做不是。
第110章
弹药(下)
  如果说,司马觉得自己所有的安排中最成功的是什么?恐怕司马一定会说是自己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的两个仓库之间弄的这种调包计。
  当然也少不了司马找人在二十一世纪的仓库里安装的托盘式重型传送带系统。虽说运送一些大型设备时并不能使用传送带。可是绝大多数设备仍然都可以,直接使用重型传送带运转装箱设备,当然如果不是因为时空异常点每天只有六小时的开启时间,相信转运效率只会更高。
  因为这个关系,所以传送带的中间一段使用着带转向接口和万向轮,开启的时候把中间移动段推一下对准洞口伸进去,待异常点关闭的时候再折回来。可哪怕如此使用托盘式重型传送带的运转效率,也远高于单人使用叉车运转设备的效率。一年多以来运了几千台各类机械设备,还有大量的其它物资,结果弄是没引起别人的怀疑,单就这个成绩能不让司马觉得成功嘛。
  可眼下见老高这么问,司马开始有点儿意识到,如果那一天公司里的某一个人,出于好心,为了让分厂尽快得到急需的设备,而私自开箱的话,那么……。这种情况司马绝对不可能准许发生,虽说公司有制度在那,可是制度也是靠人执行的,如果像老高或穆藕初有一天趁自己不在的时候,这么做的话,到时一开箱发现箱子里是铜精矿,到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想制止这一切,除了从制度上着手,恐怕还需要再做一些其它的什么安排,显然目前的安排很不合乎安全守则。
  “四石,以后设备运输这一块就交给内保队了,你亲自负责,没有我的许可,所有设备从火车站卸货运回厂后,只能直接入库,任何人都无权开箱,或未经许可从仓库内运出。”看着眼前脸上没带一丝表情的四石,司马如此安排到,四石会不折不扣的执行自己的命令,这一点司马从来不会怀疑。把这件事交给他司马倒也放心。更何况这个四石在执行自己的命令时,从来不会问为什么!一个不问为什么的手下让人用起来很放心,但是好像也会让人很警觉。
  “老板,如果其它没有什么事,我就下去准备一下了。”石磊对老板交待给自己的事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好奇的,既然有事交给自己,那么自己就需要尽职尽责的完成这件事,至于为什么会让自己做,石磊从来没有考虑过。前些天,当司马把高经理安排管理经理处并开始拆分经理处时,石磊并不觉得有什么,毕竟相比于高经理石磊更觉得的自己是一个外人,能够得到老板的赏识,主管过近一年的经理处,已经让石磊对司马感恩戴德。
  对于大学未能毕业就被开除的石磊而言,石磊本人所需要的是一个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这个机会在很多地方都没人能给石磊,只有在这里司马给了石磊。当石磊意识到经理处的职权过大时,就知道总有一天司马会拆分经理处,但是高传良被负责和自己一同管理内保队时,石磊意识到司马对自己并没有像对高传良那般的信任,而这份信任需要时间和经历,石磊本人自那以后也一直在等待着这个机会。
  当司马看着石磊转身走出自己的经理处时,自己到底应不应该用他?他是自己跑上门来应聘找工作的,对他有多少次司马都曾有犹豫过,石磊这个人太静,正是因为他的这个性格司马才把他放到经理处,而事实证明司马当初的安排不错,可是如果让他掌握其它呢?司马还是没有太多的信心。
  “还是以后再观察、观察吧!”司马摇了摇头轻声说道,这时司马看了看自己手表,距离每天时空异常点开启还有一个多小时,司马随手关上办公室的门,到了休息室下面地下室,着手开始准备一下。
  这次司马回去的主要目的,一个是看看那些汽轮发电机有没有运过来,第二个就是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子弹生产制造的资料,相比之下,与其在二十世纪苦等着看看能不能挖到人,到不到在二十一世纪看看能不能摸到一些门路。和共和五年相比,在资讯空前发达的二十一世纪收集所需要的资料,显然更加现实,毕竟每一次在那里自己总是能找到一些自己需要的资料。
  一进地下室,经保险柜门进入地道内,司马就像以往一样换下衣服,只不过在打开地道内的小型保险柜之后,司马顺手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这东西放在其它地方,显然不能让司马安心,只有在这个地方,司马才能找到一些真正的安全感。像电脑这样跨时代的东西,如果放在自己的别墅里,司马很难保证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导致被别人发现到时会发生什么,显然不是司马所能预料的。
  司马提着电脑包,在地道里走着,地道内并不是灯火通明的样子,为了每隔十来米加了一个数瓦的节能灯泡,瓦数不大数量有限的灯使得地道里显得有一些昏暗。走到地道的尽头后,司马仔细观察了数十分钟的监视屏,在确定仓库已经关好门,并且库内没有人之后,才算放心的从地道里爬出到仓库里,此时时空异常点已经打开,仓库里被异常点照的如白昼一般。
  和以往一样,司马穿越时空异常点之后,看着有些熟悉的仓库。看着仓库里的堆着的箱子,司马知道这些箱子里装的,估计就是自己定的设备的中的一部分,看来这几天老表有得忙了。
  司马提着笔计本电脑径直走到仓库的一个角落里,在这个角落里有一个破沙发,沙发上还有一张毛毯,这就是司马一直以来上网的地方。这是一年多以前,司马特意从自己住处扯来了网线,以方便自己上网,并不是为了聊天什么的,在这上网更多的是为了搜索一些资料。
  像很多机械设备都是通过在网上搜索到之后,才留下单子给表弟。插好网线,打开电脑之后一连接上网络,司马就直接百度了一下枪弹制造技术,这也许就是网络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只用一秒钟不到。准确的来说是0.036秒,司马就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京城理工大学出版的《枪弹药筒制造工艺学》,当看到这个名字之后,司马就知道自己恐怕找到了想要的东西,那里还会犹豫什么,连忙下载了一份《枪弹药筒制造工艺学》的电子版。
  看了几页之后,司马终于知道了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生产子弹所必须的就是引伸机床,而引伸机床除了军工企业生产弹壳之外,还被广泛适用于生产电容器铝罐、化工包装铝瓶、农药包装铝瓶、化妆品包装铝瓶、电池锌筒,换句话说,司马一直最担心的机床问题就此解决。
  司马完全可以以建立电池厂的名义,从生产引伸机床的公司定购机床,至于生产子弹的模具完全可以按照《枪弹药筒制造工艺学》一书中的介绍自己生产,最难的主要设备解决了,至于像切口机、烧口机、打低机之类,非简单的设备还有问题吗?
  很快司马就在网上搜索到两家生产引伸设备的工厂,一家是位于江苏的启力锻压设备有限公司,一家是陕西的西安通力锻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通力锻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他生产的引伸机、收口机都是标准的军工专用设备,显然说司马个人很想购买西安制造的机床,但是这西安锻压可是国营大厂,再则这还是军工专用机床,到时会不会惹上什么麻烦?
  自从上次因为古董的事而惹上麻烦之后,司马对这类可能会给自己招惹麻烦的事都是尽可能避免,思来想去,虽说这厂里生产的设备是军工专用的设备,但是为了避免麻烦,还是将这样的国营大厂直接排除。
  最后司马决定选择江苏的这家启力锻压设备有限公司,在这家公司的网站里头司马看到这家公司的军民两用系列中的引伸机、收口机、挤压机,感觉再满意不过,如果这三台机器买齐,自己别外再增加一些其它附属设备,估计这子弹的问题就解决个差不多了。
  JA88-60卧式收口机、JA88L-125卧式引伸机、JA88-500肘杆式金属挤压机,看着这家启力公司网页上介绍的资料,司马甚至有一种双眼放光的感觉,这感觉像是看到心爱的宝贝一般。有了这些机器,估计以后不是自己从别人那买子弹了,自己哪怕就是朝别人那里卖子弹都行,不过这些设备也只是解决了弹壳和弹头壳、铅芯的初步生产,想生产子弹还需要像切口机、打底机之类的设备。
  这些设备显然都是专用的军工机床,并不是能从其它厂家定购的设备,不过好在子弹这东西1916年和2010年没有什么实质差别,只要能从德州兵工厂挖到技师,有了这三台关键设备,像那些小设备就在自己厂子里自制就行了,不过前提是得从德州兵工厂挖到兵工机械的技师才行。
  一选定这些设备之后,司马就直接把选定的设备型号,通过电子邮件传到表弟的信箱之中,让其尽快采购运走。同时还从网上购买了一些弹药生产相关的技术资料。在网上查找了数小时的资料后,司马才在时空异常点关闭之前,提着电脑重新返回。
第111章
农场
  口外自清中期开始进行大面积垦殖,清中期时还是个人私垦、偷垦,到了清末,一方面清政府为增加税收,另一方面口外的各蒙古王府也要增加王府的收入,所以便进行了大规模放垦。大量放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清政府的税收和蒙古王公们的收入,但是那时候根本没有人注意过口外的地质情况,口外的地皮仅只有十数厘米厚,之下便是沙层。
  原本的草原被开垦成耕地后。没几年的功夫口外特有的大风就把失去植被保护的土地上的土层吹走,最终后原本肥沃的庄稼,便开始严重的沙化。没有人会在意这些,口外的草原好像永远也开垦不完一样,一块地废了,就搁荒,还可以再另垦一块,反正这若大的口外总有垦不尽、开不完的荒地。
  口外的大风加上口外特有的地表环境,风从已经失去保护的沙地边吹走边缘的泥土保护层,慢慢的沙地的面积越来越大,蒙古的牧民和开垦的汉民这时才注意到,那本的肥沃的草原已经消失大半,大量的土地沙化越来越严重,甚至于有些原本的草原已经开始变成沙漠。
  紧贴着公司的那片原本属札萨克和硕杜稜亲王的土地,已经被完全放给西北公司,虽说这片土地大部分土地沙化严重,但是对于西北公司而言,能够拥有这么一大片土地,即等于拥有了未来发展的一个保障。
  至少工业区的扩大时,不需要再考虑购买所需土地。自从司马让高传良买下这五千方土地以后,就开始按照事先的规划把边缘一片沙地,规划成了公司的农场。从春天开始,就把每五十亩地划成一个小块,然后按田字格种植青杨树,之所以选择青杨树,最重要的原因是青杨树是速生树种。
  在公司各分厂工作的工人越来越多,再加上一些闻风而动赶来做生意的商家,光现公司工人连带工人家属,就超过两万人,以后工人只会越来越多。随着工人的增加,工人的家庭数量也会随着增加,因为公司只提供一处空房子给他们,所以如果他们想入住的话,还需要制家具之类,对木料的需求量自然越来越大。
  在口外砍树并不太现实,毕竟这里走出十来里地大树都是难得一见,要么就从关内运木材过来,可是最终伐木伐去的都是国内各地的原始森林。
  种速生青杨树不同,因为是从现代引入的品种,八年便可以成材,再则没有什么树木比青杨树更适合做胶合板,而事实上胶合板也最为节省木料,更何况制造胶合的技术和所需机械并不复杂,后世落后的小城几乎每一个乡镇都有一家机械原始的胶合板厂。而且用胶合板制造家具,除了能最大限度的节约木材之外,制造速度也很快,实木家具加工太过费时。虽然种青杨树的初衷是为了充作防护林,但是如果进行合理的间伐,完全可以做一边利用其防风保护土地,一边可以伐取木料以满足未来工业区内居民对木料的需求。
  “不要吵了,别唧唧杂杂、交头接耳的,咱们六组今天还和平常一样,把这一块地给平整好,再归垄,再种好的豆子,别背着小孩了,小孩放到田边下,这有种树护厂队在那,你还怕小孩让狼给叼了。大家听好了,咱们的工钱都是按照干了多少活来算的,如果今天咱们平不了的。归不了垄。咱们就拿不到那两毛钱。”
  红梅看着自己组下的这一群婆娘大声地喊着,虽说过去在乡里头没少干过活,可是这管着手下十多个婆娘干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说这活都干了月把了,可是每天都得重复交待一下。
  自从厂里下通知,招工人家属在这整地,一天一个人两毛钱,管一顿午饭,当时就有近千名家里人口多、生活困难的工人家属报名参加。公司并没有像过去一样直接派人管理,毕竟公司里的工人都是男人,让一个男人管理这么一群娘子军显然不可行,于是就按二十人分成一组,让她们自己选个组长,只有每天完成所分的活,才能拿到那两毛钱,干不完扣钱。
  其实活并不重,只不过是把五十亩荒化的沙地去除杂草后,去杂草的同时挖掉高起的沙包之后把地稍平整一下,然后再用马拖着耙子把地给耙一次就算平整好了,最后再归好垄,然后在垄上种入土豆。这一天的活就算结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