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730

  “第一种情况:假设在一个地方发现了金矿,来了一个人投资建了一个矿场,雇一百个工人为他淘金,每年获利1000万,矿主把其中的50%作为工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每年收入5万,他们拿一万来租房子,剩下的四万可以结婚,生孩子,成家立业,矿主手里还有五百万,可以做投资。因为工人手里有钱,要安家落户,所以,房子出现需求。于是矿主用手里的钱盖房子,租给工人,或者卖给工人。工人要吃要喝,所以,开饭店,把工人手里的钱再赚回来。开饭馆又要雇别的工人,于是工人的妻子有了就业机会,也有了收入。一个家庭的消费需求就更大了。这样,几年之后,在这个地方出现了100个家庭。孩子要读书,有了教育的需求,于是有人来办学校,工人要约会,要消费,要做别的东西,于是有了电影院,有了商店,这样,50年过去以后,当这个地方的矿快被挖光了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了一个10万人左右的繁荣城市。”
  “而第二种情况是这样的:假设同样发现了金矿,同样有人来投资开采,同样雇100工人,同样每年获利1000万,但是矿主把其中10%作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一年1万。这些钱只够他们勉强填饱肚子,没有钱租房子,没有钱讨老婆,只能住窝棚。矿主一年赚了900万,但是看一看满眼都是穷人,在本地再投资什么都不会有需求。于是,他把钱转到国外,因为在本地根本就不安全,他盖几个豪华别墅,雇几个工人当保镖,工人没有前途,除了拼命工作糊口,根本没有别的需求。唯一可能有戏的就是想办法骗一个老婆来,生一个漂亮女儿,或许还可以嫁给矿主做老婆。50年下去以后,这个地方除了豪华别墅,依然没有别的产业。等到矿挖完了,矿主带着巨款走了,工人要么流亡,要么男的为盗,女的为娼。”
  司马所说的这个例子对司马影响很深,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其实就是拉美和美国不同的发展轨迹。也许后世美国人应该说,感谢华盛顿,他为美国缔造了最现代最科学的政治体制,感谢亨利·福特,他一手缔造了美国的中产阶级。而拉美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的大独裁者创造了掠夺性的经济体制,以一种豪强的姿态疯狂瓜分着社会财富,而使整个经济虚脱,再也无力发展。
  但是中国有这么幸运吗?显然没有,后世通过不停的压榨工人以降低生产成本运营的方式已经证明于国于民无利可言,可是无法进入高端市场的国内产品,只能以低成本来谋求市场,表面上看是争取到了市场,但是实际上却牺牲国家的未来。
  同样的错误司马不愿意犯第二次。相比之下司马比起其它商人要幸运的多,至少在完成原始积累上面,不需要通过尽可能的压榨工人来实现,而且工厂现行的商品大都是高利润商品,让司马完全有能力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也许在这个时候的中国,并没有多少有会知道福特的启示,但是如果没有福利也许就没有美国的中产阶级,没有庞大的中产阶级,会有后世的美国吗?
  虽然中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司马不能和福特一样做同样的事,毕竟国内的实际在那摆着,如果司马像福特一样冒然提高工资,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国内民族企业,因为劳动成本的提高以至于在市场上无法生存,这些显然不是司马所乐意看到的。但是司马却可以通过福利补贴去做一些事情,司马个人无法改变世界,但是至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一些事情。如果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那么也太失败了。
第106章
分歧(下)
  显然在这个时代并没有人会意识到高工资对于整个国家的促进作用,更何况这个时候福特也不过刚刚开始提高工人的工资,以让福特工厂的工人能开得起T型车。连后世在二十一世纪初国内都鲜有人知福特的启示,更何况是在这个刚刚开始的时期。
  穆藕初听着司马说的例子,整个人静静地坐在那思考着,好像从这个例子里看到了什么,但是却有些蒙蒙胧胧的感觉,到底是什么?对于之前司马所举的例子,司马自己本身则是再了解不过,在后世很多国内的传统工业城市,就实实在在的上演着拉美化范例。同样的事情不可能再让其上演。
  “穆经理可知道一个人长时间呆在高嗓音的车间里,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样的损害?还有是否会适得其反?如果工人每天在机床前工作十二个小时,会不会因为过度疲劳而精神不能集中,造成废品率增加,甚至可能发生意外,比如手被机床卷伤之类?”
  司马看着皱头皱成一团像是在思考着什么的穆藕初说道,在后世时各国的科研机构都曾对各种产业工人适合的工作时间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像穆藕初提到的这种连续工作十二个小时,也许会降低成本,但是其对工人身体的伤害却是永远的,长时间单调的工作会让人失去注意力,同样会增加废品率,进一步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这个……”虽然这工作十二小时是可以将工厂的三班倒生产改成两班倒,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厂的劳动成本,但是对司马刚才所说,穆藕初还真的没有考虑过。西北公司和内地的企业不同,内地企业如果工人发生意外,通常都是赔上几块钱了事,而在西北公司却需要支付一大笔医药费,另外还要支付抚恤之类,显然这是因为司马自己规定的工人工伤抚恤给自缚了手脚。
  “穆经理,不过请你放心,虽然公司的福利待遇不可能改变,工作时间也不会延长,但是,绝对不会过多的干涉你对公司管理。这一点请你放心。”司马见穆藕初在里一直在思考着什么,于是开口说道,虽说不赞同他这种通过对劳动力成本的降低,来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运营方式。但是司马却不否认相对的这个穆藕初远比自己和老高更适合管理公司。
  “虽然我不敢苟同公司在工人福利待遇上的决定,便是我个人仍然很乐意带领公司实现您的梦想,把这西北公司建成中国的鲁尔。”考虑了一会的,甚至期间有些想放弃,但是思来想去如果自己真的放弃了,也许这一生都很难再犹如此机会能够带着一家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机械联合企业,穆藕初站起身正色说道,有这样的机会当然需要好好把握。
  “哲元,听说没有,听经理处的四石说公司的高经理已经辞职了,新来的经理是从上海来的穆藕初。这个会兴许就是介绍一下这个穆藕初吧!”在公司的会议室里王亚齐对坐在自己身边的王哲元说道,今天接到公司的通知所有分厂的经理、会计,都齐聚到公司会议室开会,显然很可能就是董事长正式任命这个穆藕初出任公司经理。
  “上海的穆藕初?留美八年,译著那本《工厂适用学理的管理法》的穆藕初?如果是他的话,公司这次可算是找对了人了。国内像这样的专才并不多见。”看过这本《工厂适用学理的管理法》的王哲元接过话说道。
  “这高经理辞职了,我们是不是应该表示一下,毕竟大家都是高经理从关内各公司请来的。”孙克已在一旁接茬说道,随着公司的高经理的辞职,自己这些人大都其从关内请来的,显然在高经理去职的时候,孙克已觉得大家需要做些什么表示一下心意。
  中国特有的人情往份,在这个时代仍然不可避免,既然当初大家是被高经理招进公司,那么现在高经理要去职,大家去表示一下心意倒也合乎情礼,若是大家不去显然会被一些人看做势利小人。
  高传良看着会议室里坐着的几十个各分厂的厂长、经理、会计,他们大都是自己着人从关内各华洋工厂里挖来的,看到这些人在不时的把眼光望向自己,高传良的心下有一些感动,虽说自己管理公司并没有什么成绩,可是这些人还都念着自己的好,现在只希望这公司以后交给穆藕初以后,公司难越办越好。
  “这位是上海来的穆藕初穆先生,《工厂适用学理的管理法》就译自其手,曾在美国留学多年学习企业管理,穆先生将接任高经理出任西北公司经理一职。另外虽说高经理去职,但高经理在公司出任我本人的特别顾问,公司经理处将归其主管。”
  司马向各分厂的经理、厂长们介绍到穆藕初,看大家的表情好像并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如此再好不过,这也许就是新兴公司最大好的处,还没来得及形成排外情绪。大家都很平静的接受了高传良的辞职和穆藕初的任职,如此再好不过。
  当高传良和在座的公司各厂经理、厂长们听说高传良被任命为特别顾问,并管理公司核心的经理处时,所有人都呆住了。这经理处虽然字面上看着只是一个经理办办公室罢了,可实际权责绝对不只是一间办公室,过去经理处的事一直是司马直接管理,而现在交给高经理,司马的这个决定显然出乎了大家的意料。
  司马之所以将公司经理处交给高传良,就是因为经理处所涉事物甚多,公司里的大多机密的事物都需要经过经理处,更何况经理处下设的内部安保队虽然交给石磊负责,但是如果在石磊和高传良之间选择的话,司马更愿意选择高传良属理经理处的事物。虽然石磊为人非常可靠,至少在过去的一年之间,很多事情交给石磊办司马都会非常之放心,但是关系到自己身家性命的内安队完完全全的现在就交给他,司马仍旧有些不放心。
  内安队虽说只有百人,可大都是从公司保安队精心挑选出来的队员,除了每个人装备两支毛瑟手枪之外,每个分队还配有对讲机,他们的任务除了保护公司的核心仓库,另外一个任务就是保护司马自身的安全,和司马一起去天津的几人就是从内安队中挑选出的好手。
  “老高,从今以后经理处就交给你了,还望别怪我事先没和你打招呼,实在是这经理处交给外人确实有些不让人放心,以后老高你可要多辛苦一些了。”在会议结束之后,在司马的办公室里,司马向仍然有些错诧的高传良解释道。
  让高传良管理经理处实际上司马突然的决定,原因就是因为现在经理处权责过大,如果只是交给石磊一人,司马可真的有些担心以后会形成尾大的甩不掉的局面。更何况虽说石磊在过去的近一年中,一真是踏踏实实做事,几乎从不会问什么问题,但是司马觉得好像还缺少了一些什么。
  “少爷,这个道理我明白,是不是四石那里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要不的话我亲自去和明老四打声招呼。”高传良虽然有些错诧司马在会议上的决定,但是细细想了一下,看来少爷是准备分石磊的权了。最初成立经理处时,高传良就有些反对。毕竟这个经理处的权限按照司马当初的规划实在太大。这大半年内保队、公司决策、财务管理等等很多事情都是由经理处处理。除了没有人事任免权之外,权力之大甚至不亚于自己这个经理。
  “老高,你误会我的意思了,公司要走向正规,经理处这个怪胎就必须要着手处理一下,公司经营上的这一块交给穆经理,至于内保这块你和四石两人同时管理。四石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司马听老高这么说连忙制止到,之所以打算拆分经理处,根本不存在任何分石磊权的原因,根本是为了让整个公司变得更加规范化。
  虽然现在觉得把内保全部交给四石有些不大放心,但是如果单从个人能力来看,恐怕没有人比四石更胜任这件事。有时司马看到石磊时,都有一种看到自己影子的错觉,怀抱着理想,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最重要的一点在他的眼里司马根本看不到一般人的野心,只是看到死一般的宁静,以至于很多时候那怕四石在你旁边你也会忍不住忽视他的存在。
  之所以让老高掌管内安队,四石协助,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司马有时会觉得,这种像死人一般的宁静会让自己感觉到有些心悸,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司马却相信四石不会背叛自己,但尽管如此却也不能让司马掉以轻心。
第107章
招工办事处
  在中国有很多地区都是灾害易发区,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的,自从清末起河事无人更无钱修建之后,其各种灾害来的越发频繁起来。当然随之的灾民也越多起来。自南宋初年黄河夺淮以来,黄淮一带便成中国各种灾害最频繁的地区之一,而各类灾害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产生了大量的灾民,而黄淮一带却同时又是中国人口中集中的地区之一,每年灾民数以十万计。
  提着行李箱从马车上下来的陈方明扭头看了看四周,这个不大的小县城以后就是自己工作的地方。马车正好停在一家老客栈门门,陈方明抬头看了看,就是自己要找的那家四方客栈,之前来时路过徐州时,徐州办事处的老吴介绍自己来这地方。老吴和这间客栈的老板关系较深,所以在自己来之前就已经写过信给这家客栈的老板,让其帮忙寻觅一处做办事处的房子。
  “您好,刘老板,在下是西北通用机械公司来的陈方明。是徐州办事处的吴江介绍来的。”一进客栈里陈方明就看到客栈柜台后站着的一个近五十岁的掌柜,个头不高微胖的身架一副弥勒佛般的模样,和老吴介绍的没有什么区别,于是径直走过去说道。
  “哎呀!您这么快就来了,来的时候怎么不打声招呼,这老吴可也真的是的,事前你来的时候也不言一声,老刘我怠慢了,还望莫怪、莫怪。”刘世林见眼前人是老吴介绍来的,于是热情地招呼着说道,和气生财,笑迎八方客可是刘世林处世原则,更何况和老吴那也是发小的关系不是。
  更重要的一点是,眼前的这个叫陈方明可是自己未来的金主,想到以后每介绍一个都有一毛钱的份子。和什么过不去不能和钱过不去不是。这送上门的钱那有不要的理。这么大的利摆在眼前刘世林那里会不热情,更何况这客栈的生意早都是惨淡经营,这拉工抽份子的活显然怎么着也能糊口不是。
  “刘老板客气了,方明初来贵宝地,以后诸多事宜还望刘老板提携,不知道刘老板现在可否方便让人带方明去看一下房子。”和刘老板客套了一会之后,陈方明径直说道来这的目的,因为办事处的房是这刘世林帮忙寻觅的,所以还要靠他帮忙带到地方去。
  “我这破店里那有啥生意,有啥方不方便的,我这就带陈老弟去看一下房子,这小地方不比徐州那样的大城市,还望莫怪啊!房子就是一个亲戚家的独院子,家里闲着两间堂房,房子邻着街,用来做办事处倒也不错。”
  虽然嘴上说是一亲戚的房子,可是实际上这房子根本就是刘世林自己的房子,不过房子里住的是自家亲戚到不假,一个从乡里来的穷亲戚,每月收他一块半的房租也显得人情了。原本一直不好意思开口加租钱,这下可好,正好把那两间堂屋租给这陈方明,又不能犯得罪了亲戚,一个月还能再入几块钱。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那里能错过。更何况这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礼,可是刘世林柄持的为人处世之道,自家现成的有房子那里能便宜了外人。
  “方明,你这一个人来这乡里头,出门在外的生活也没个人照顾,我那亲戚虽说是乡里人,可做饭手艺到还凑和,平日里洗个衣服扫扫地的活也能干干,肯定比独院住着方便不是。一个月给他个块把钱意思意思得了。”生怕这陈世明不乐意,刘世林连忙开口说起这和自家亲戚同住一院的好处来,这煮熟的鸭子可不能就这么飞了。
  “如此一来倒是再好不过,这招工的事还要刘老板费心,按公司的规矩,好处自然少不得你的。”陈方明对这刘世林如此安排到不觉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是自己住个独院也得请个老妈子给自己洗衣做饭,这一个大男人出门在外就是不太容易,如此安排倒是再好不过,反正办事处只要临着街,到时挂上牌子时别人不至于摸不着地方就行。
  “他嫂子,这是我前些日子和你们提起的好运个陈老板,以后他就跟你们住在这院子里头了。”说话功夫刘世林就带着陈方明到了院子门口,一进院子刘世林就开口大声喊道。
  “哎!他叔真是是谢谢您了,那两间堂屋都已经收拾好了,灰也扫尽了。”说话间从屋里走出来一个妇女看着刘世林说道。
  “嗯!这地方收拾的怪干净的,让刘老板作费心了。”虽说是砖土墙,可走进屋一看,墙上都糊了层报纸,看那报纸显然没糊几天,看来这是刘老板让人专门收拾的。
  “那个这些桌椅被子铺腿都是按着老吴的信上说的新置办的,一共花了七块六毛钱……”刘世林指着桌子里的东西说道,之所以强调这一共花了七块六毛钱,其用意不言自明。
  “看我!这是……八块钱,这些日子让刘老板跑前跑后的费心了。”听到这刘世林的话后,陈方明那里会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连忙从钱包里拿出八块钱的银圆券递给刘世林说道。
  “你看……你看你这客气的,说过的了……真是的,这可真够那个的,那我就收下了。”刘世林接过这中国银行的银元券后一边搭手点了一下,一边假客套说道,搭一眼的功夫算清是八块钱后,就放在衣服里。至于找零之事就不再提,见这陈方明付钱付的这么爽快,刘世林都有些后悔,刚才为啥自己不能再多加个几块钱,现在可好了只挣个几块钱而已。
  “啊……那个要不方明你先休息着,等过几个钟头到晚上我让人来叫你,在我那小饭店里头,我做东算是给方明你洗尘。方明你千万不要推辞啊!”刘世林见这陈方明的样子显得有些疲惫,于是开口说道,这钱不找零了,晚上就拿这六毛钱给这陈方明接风,免得老吴以后说咱的不是。
  “那怎么好意思,如此就麻烦刘老板了,那咱们晚上见。”正想一个人呆会的陈方明,听到这刘老板这样客气便开口应了下来。
  “明去找人做个办事处的牌子,这房子旧是旧了点,可收拾的也算利落,从今以后我至少得在这地方呆上两年了。”陈方明了朝床上一躺,环顾一下房子,自言自语到。说实话陈方明最开始并不愿意来这种小城,若不是公司电报估计这会还在山东济南的办事处里呆着。现在看来公司是要扩大规模,要不然也不会把设在三省的这些个招工办事处折分开来,自己也被下放到颍州这种小县城来招工。
  在济南府那样的大城市呆惯的陈方明,显然有些不太适应在这种小地方的生活,眼下的陈方明只盼着自己能表现出色一些,好在什么时候公司能想起自己派人来接替自己,尽快脱身回到济南才是王道。这时的陈方明并不知道的是,他将在这个皖北的小城一呆就是十多年,直到十多年后才有机会回到另一个陌生的大城市。
  把各个招工办直接开设到灾害易发地是司马的决定,这么做显然比设在省会或府县更有快捷,可以直接募集更多的工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节约了公司的开支,过去公司每通过牙人招进一个工人,就需要支付给牙人一块多钱,再加上这些工人在路上的食行开支,平均等每个工人到达口外时,公司需要花至少三块钱。
  其中有一半都让牙人凭空摸走。出于节约公司的开支,再加上现在公司需要大量的工人,依靠各地牙人中介显然不太现实,所以直接把招工办事处开到各县,就成了唯一的途径。同时也可以节约大量的经费。
  过去通过牙人介绍一个工人,公司就需要支付给这个牙人一块钱,再加上路上对这些人伙食上的克扣,公司的聘请工人的花费至少有一半都归牙人所有。在各县设立办事处,虽然从表面上看增加了一些开支,但是实际上在聘请各地劳工的总体成本却下降了不少,就近拉工不论是谁介绍工过来,介绍人每介绍来一个人提一毛钱的好处。
  如此一来所省下的经费绝对不是小数,一年省下几万元倒也正常,至少穆藕初并不反对司马的这种招工方式,毕竟在口外本地招工并不容易,在那种人烟荒芜的地方也根本招不到什么工人,从关内招工就成了公司里工人的主要来源。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工人,而招工的担子则全部压在这些招工办的身上,相环相扣,在公司没来新消息前,尽可能招到足够的青壮,就是各地招工办的唯一的任务。
第108章
批文
  就在陈方明想着尽快完成公司交给的招工任务,好返回城里时,司马第一次来到这个时代的张家口,这是司马第一次到张家口,其目的就是为了办理民团的一些事宜。按照民团组织办法,每个可自行组建省民团一旅,在省境之内自维其安,负责剿匪等诸多事宜。而自从司马用五万银元买下了察哈尔总办的名号以来,实际上司马就开始着手操作组建起这察哈尔民团来。一旅民团的编制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但却足以自保。
  “经远兄,好久不见,这自从民团总办的批文下来以后,就一直说要找个机会谢谢经远兄,可直到现在才抽出来时间,还望经远兄莫怪。”在张家口的一家饭店里,司马一见田经远走了进来,于是便站起身来双手抱拳说道,这一次司马之所以来张家口约见田经远,就是有事相求。
  “司马老板,这次你们西北公司在天津国货展上可是出尽了风头,辑之公甚至专门写信给都统让对司马兄多加照顾,若是当初司马兄早说与辑之公相识,也至于咱们自家人误会不是。过去多有得罪之处还望司马兄弟莫怪。”
  田经远抱拳说道,这时由不得这田经远不对司马异常的客气,现在这司马虽说没变什么,可是头上却多了一顶龙烟矿冶董事长的帽子,这龙烟矿烟的其它董事可都不一般人物,单这个董事长的名义在那摆着,就够田经远头痛的了。
  “经远客气了客气了,坐!快坐,今天兄弟摆这宴主要就是谢过经远兄在都统那为在下帮衬许多,要不然估计这民团总办的批文,估计现在还没影,兄弟在稍备薄酒谢过了。”按着田经远坐到主位之上,司马才算做好,坐定后拿起酒杯一口喝下说道。
  “司马兄弟太客气了,应该的应该的。”田经远连忙拿起酒杯喝起后说道,田经远看着司马这一副热情的样子,心下有点敲鼓,“这司马今个这么热情,莫不是有什么事求自己?”
  “其实小弟找经远兄,实在是还有一些小事相求,还望经远兄多多帮忙才是。”酒过半晌后,司马借着酒意说道。
  “果然,正事来了,看来这场酒可真不是白喝的了。”田经远一听说司马有事求自己,心下暗说道,嘴上却说着:“什么事情,司马老弟只管明说,你我之间不需要如此客气,若是能帮上忙,经远一定帮忙一定帮忙。”
  “那个……其实经远兄想来知道,虽说兄弟这民团总办的批文是下来了,可除了一个半吊子护厂队外,可就是一光杆司令了,这按民团的章程,我这个民团总办可以组建一旅的民团,只可惜巧妇难为无火之炊。手下没人啊!”
  司马整个显得有些醉意地说道,虽然表情上看有些醉意,可话却说的再清楚不过。
  “哦!不知道司马老弟准备怎么办?”从司马的话里,田经远突然警觉起来,这司马不会是想借着机会把这张家口民团的几千号人枪给要过去吧!
  “这个……兄弟想收一支马匪过来,不知道经远兄觉得兄弟的这个想法如何?”眯着眼的司马见这田经远听到自己提到一旅民团变有有些警觉起来,连忙开口补充到。
  “哦!收编一支马匪,这个主意倒是不错,不过这马匪可都是桀骜不驯的角色,司马老弟可要想清楚啊!”听到不是打张家口民团的主意,而是打着这口外的马匪的主意,田经远不禁放松了警惕,这司马愿意收编马匪就随他,只要不念着张家口民团的几千人枪就行。
  “这个经远兄不用担心,虽说这马匪个个都是桀骜不驯的主,可是谁不想老婆子热炕头的,谁也不想风餐露宿的不是,只不过我这没有权力收编马匪不是,若是这上下不认我的收编,到时兄弟可就没了办法,还望经远兄能在都统府奔走一下,帮司马说项说项,弄个批文许司马收编马匪,司马愿意再额外助军一万元。不知道经远兄意下如何。”司马一边把自己的意思说明,一边细细地观察着这田经远的表情,见他的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后,才算放心下来。
  “若只是收编马匪倒也不是什么大事,等回头我帮司马老弟在都统府里走动一下,只是司马还要注意,就是收编马匪也万万不能收编那种作恶甚多的马匪,不然恐我等难向察哈尔民众交待。不过司马老弟可得注意,收编马匪容易,收服这些马匪可就难了。”
  对于收编马匪,在田经远自己看来并没有什么,就是北方军也有收编土匪的时候,现在司马想收编马匪来充实民团倒也无可厚非。只是他能不能收服这些马匪倒是个问题,不过好像自己没必要为其他人的事担心吧!
  “叔父,果然不出你说料,这司马今天来找我,想要个省民团的编照,还有收编马匪充实民团的批文。”一回到都统府之后,一身酒气的田经远就去向自己的叔父现任察哈尔都统汇报到,一路上田经远都在感叹,这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当初那个司马才说想弄个民团总办,叔父就看出那小子要民团总办的名是假,要自己建个省民团才是实,没想到这没过几天,果然如叔父所料,司马那小子果真要如建民团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