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4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7/730

  背负着沉重的矿物的黑奴们清瘦的胸脯剧烈地喘着气,撑大的鼻孔颤动着,两眼木然地看着前方,尽管李庚晨的车就在他们旁边经过,但他们连看都不看一眼,在这些黑奴旁边走着一个黑人,他左手提一支老式步枪,右手拿着皮鞭,当他看到汽车上的李庚晨时,连忙把步枪扛在肩上。
  这么做是出于谨慎,两个星期前卡当加省矿业联合公司将兴戈罗勃威矿区矿区卖给了中非矿业开发公司,这些黄种人就是过去的白人,如果不小心的话,他们会像碾死一死蚂蚁一样杀死黑人,或许黄种人也是有色人,而且待人非常客气。但前提是不要触犯到他们,这或许是这些年非洲的黑人所得到的最为宝贵的经验。
  扛着步枪的黑人冲着的车上的李庚晨咧开大嘴,露出白牙,讨好的笑了笑,似乎是出于买好新主人的缘故,瞟了眼那些奴隶,甩起了皮鞭,用土语骂咧着,皮鞭落在那些黑人身上,总会抽带出些许很难察觉的血痕。
  吉普车开到那处的洋楼前时,几个亚洲人和十几名白人已经站在了洋楼前,洋楼附近的兵营里可以看到一些身着野战服从国内来的雇佣兵。
  雇佣士兵保护矿区在非洲非常普遍,初抵非洲的人中国人自然也不会免俗,尤其是一些有国家背影的“G”类矿区,中非矿业开发公司总会雇佣最优秀的退役士兵保护这些矿场免遭“土人”的袭击,不过话说回来土人怎么会进攻这些矿区呢?
  车刚到洋楼房,迎接的人群中胖乎乎如弥乐佛一般王铭就跑到了车前。
  “李矿长,欢迎你来到兴戈罗勃威矿区!”热情地给了老王一个拥抱,李庚晨拍拍王铭的后背开起了玩笑。
  “老王,这么长时间不见,你又胖了些,当真是这雨林里的玩意养人吗?”
  “瞅你说的,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不染上个热带病客气异乡就不错了!那能胖呢!”尽管嘴上这么说着,可王铭的那明显比早先大上一些的将军肚显然无法欺骗任何人。
  “李矿长,咱们边走边说,我给你介绍一下这地方,你来了,我也可以回利奥波德维尔了……”拉着李庚晨的手王铭的脸上有压抑不住的喜色,回利奥波德维尔!是很多中非矿业公司矿区主管的梦想,尽管他们大都把家人带到了刚果,但因顾虑到家人的健康与安全,他们的家人大都在利奥波德维尔东的中华城定居,那里有良好的医疗、教育条件,在那里生活和国内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开着车带着李庚晨巡视矿区的王铭满面喜色介绍着这个刚刚挂上“华字头”的矿区,同时向身边的这个年轻人传递着“殖民地式”管理模式。
  “……在这地方,你只需要记住一点,第一产量、第二还是产量、第三仍然是产量,再就是的如果发生矿难,死的那些黑人,赔偿绝不能超过100比法郎,嗯!还有对那些黑人一定要狠些,总之要把过去你在国内时的那一套全忘掉……”
  这时李庚晨就迎面碰到一个陌生人,是刚才王铭并未介绍的陌生人,身着穿着一件没有军衔的军装,腰带挂着一支手枪,模样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中等身材,体形一般,他的眼神显得异常冷漠,投过来的眼光非常犀利,以至于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除此以外,只有他的唇间藏有一丝不可名状的、不易察觉的表情,那表情非常诡秘,似笑非笑。
  “你好,李矿长,我是护矿队的陈安平!刚才在营地,没能迎接你,希望您不要介意!”
  “阿晨!陈队长那边的事忙点,你是知道的,咱们这个矿最近的警察所都有200多公里,这么偏的地方安全全靠陈队长和矿上的几十名队员,难啊!这地方!”王铭连忙插过了话来,语气显得有些沉重,这地方并不是纯粹的天堂,其间的艰辛恐怕只有来过才知道。
  尽管是第一次下派到矿点,但李庚晨知道护矿队实际上是国内黑骑士公司的雇佣兵,虽然是雇佣关系,但公司上下对他们都非常客气,毕竟黑骑士有着很浓的军方背景。
  “陈队长,你们辛苦了,以后矿上的安全你们还要多费点心!”
  “请李矿长放心,保护矿区的安全是我们的职责!”陈安平脸上仍是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样,说话的口吻非常平淡。
  而此时李庚晨的视线被矿区旁内一群如死人般的黑人吸引了,于是便自己走了过去,而王铭和陈安平只是远远地看着这个新矿长朝那里走去。走近以后,李庚晨才注意到那些黑人有的倚着树干,有的附着地面,他们的姿态虽然不同,但都体现出痛苦、绝望,他们现在只是横七竖八的躺在树影里苟延残喘。尽管李庚晨并不是采矿专业出身,但在国内接受培训时,也清楚的知道铀矿石是辐射性极强的矿物,对人体的伤害极大,培训要求每名进出矿洞的中国职员必须要身着防护服。
  “但是他们呢?”李庚晨在心中自语着,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就是住在被抛弃的尾矿附近。这时峭壁上的矿洞内再一次传出爆炸声、脚下的泥土似乎也随之颤动。这里的工作仍进行着,工作!一些在这里工作中出过力的人,或许最后都会来到这个地方等死。这时李庚晨注意到树下那几双眼睛流露出来的眼神。他的目光向下移去,在靠近自己这边看见了张脸。黑色的骨头直挺挺地斜倚着,一只肩膀靠着一棵树上,眼睑慢慢的抬起来,一双大而无神的眼睛仰视着自己,眼珠深处那惨淡的白光正渐渐消失。
  在这棵树旁边,盘着腿还直挺挺地坐着两副骨头,一个用双膝托着下巴,呆呆的睁着两眼,让人看了觉得害怕,无法忍受。和他在一起的那个幽灵则把额头支在双膝上,似乎困倦至极。周围其他人也都扭曲着瘫倒在那儿,简直是大屠杀后或是瘟疫的景象。李庚晨被眼前的这一幕吓得直愣愣地站在那,看着这些形成鬼蜮的奴隶般的工人,此时再也不想在这里里转悠了,便快步朝着一旁的矿区办公楼走去。
  走近大楼时,李庚晨碰见了一位自己的同胞,身上穿着一件热带式长袖服,这是为了防止非洲蚊蝇的叮咬,深腰的布皮靴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还上了油,甚至于手里还着一个有些怪异的遮阳伞。耳根上夹着一支笔杆儿。这个人是矿场的会计,一个刚从国内专科学校毕业的年轻人。
  “李矿长!你刚才去那了?”打着伞的秦穆新指了指不远处那个树林,那里很少有人去,矿场内的中国人很少有朝那个地方去的,毕竟那地方可有一个名字叫“活葬岗”,源自于乱葬岗一词。
  “随便看一下看而已!”嘴里这么,但心里李庚晨此时却有些后悔为什么自己要朝那种地方去。
  留意到这个新来的矿长脸上带着些不自在的表情,已经适应下来的秦穆新笑了笑。
  “矿长,怎么说呢?这或许就是帝国的原罪!当年这里是利奥波德二世的私人采邑时,1890年橡胶价格大涨之后,因为这里有大量野生橡胶林后。就有很多公司取得国王的许可,强迫土著居民收割橡胶,完不成指标的居民往往会遭到凶残的惩罚,甚至包括切掉双手。十一年时间,刚果的橡胶产量,从1890年的一百吨上升到1901年的六千吨,而代价,是整个刚果盆地众多村庄被焚毁,原住民流离失所,饿殍遍地,整个刚果的人口死亡可能高达千万,占了这里总人口数量的一半。可以说几乎每一滴橡胶,都有一滴鲜血。你看他们在咱们这里……相比过去,至少衣食无忧不是吗?而且每天还有半个比法郎的工资。”
  “帝国原罪?”李庚晨一愣有些诧异地看着眼前这个不过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很诧异为什么他可以如此之快的便接受了这种殖民地的思想,难道他忘记自己曾接受的教育了吗?像他们这代人是受到共和思想影响最深的一代,但为什么来到了这里却……适应的如此之快!
  觉察到矿长看待自己时眼光的变化和诧异,秦穆新指了指远处的矿洞。
  “李矿长,很多事情我们都不愿意不是吗?但我们总在适合在这个时代的生存方式,西方人为什么可以富强?本质就是掠夺,我们必须要适应!要融入于这个时代,而不是作为一个孤独而高傲的骑士,那样话,从刚果的不毛之处运回国内的矿物,价格怎么可能和国内保持一致。”说道这里秦穆然笑了笑了。
  “过去西方人是通过无偿而残暴的掠夺,你看看我们,我们却把真正的文明带到了这里,我们提高了他们的工资,甚至于半年后还会归还那些奴工自由,尽管他们是我们买来的,但我们却遵守着文明国家的精神,将给予他们自由!如果发生意外的话,我们甚至还给他们以赔偿,甚至于还在矿外帮他们建立一所学校!矿长,相比西方人,我们实在是付出了太多!”
  一时间,李庚晨几乎不知道如何接下话来,尽管自己来到刚果已经有一段时间,但却还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方式,而眼前秦穆然却……
  “或许吧!”无奈的笑了笑,李庚晨便朝办公楼走了过去,在进入大楼之前,又回头看了眼连接着木梯、木索的矿洞,黑幽幽的矿洞就如同吞噬人命的恶魔一般耸立在崖壁上,或许那里每掘进一米,都会付出一条并不值钱的生命,而得到的却是那些青色的石块。
  “为什么国内会需要这么多毫无用处的矿石?”想到那些用生命换来的矿石,李庚晨无奈的轻摇着头,无论他有什么用途,自己唯一的使命就是足额完成公司交给的开采任务,至于其它并不是自己所能考虑的。
第61章
我们家的林子
  “两年前,当杨永泰的入主国务院时,或许连国务院门外的卫兵都不曾将这位新总理的放在眼中,甚至一度国民都忧心忡忡的担心中国随时有可能发生不流血军事政变,没有任何人相信这位总理秘书出身的总理可以掌控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要知道即便是在今天,很多政府机构、民间团体、学校所悬挂的依然是先生的挂像,甚至包括军队亦是如此。尽管先生退出了政坛,如普通公民一般享受生活的乐趣,但他在这个国家留下的影子并不是短期可以消除的。或许杨永泰本身也明白这一切,作为先生的最信任的幕僚,他非常聪明的选择了一条路,过去的两年中,中国的一切仍然按照先生留下的轨迹前行着,我们的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尽管相比先生的时代已经放慢,但至少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稳定的、国民仍享有富足的生活……我们已经向世人证明了一个事实,中国人有能力在共和的模式下管理好自己的国家。”共和19年1月10日《中国时报》
  无论是在蒙古或是在中国,提到地处乌梁海省东萨彦岭南麓库苏古尔湖,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的大湖它如同一颗巨大的、一尘不染的璀璨“明珠”镶嵌在蒙古辽阔的草原上。人们说,因为有了库苏古尔湖。才使蒙古壮美的大地显得更加多娇。库苏古尔湖就像是镶嵌在蒙古高原上的一颗晶莹璀璨的宝石,得益于湖水的滋养,这里草木丰茂、水草肥美、人畜兴旺。
  而这里之所以在中国闻名,根本原因是因这里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度假胜地,这里被称为“东方的蓝色明珠”,自八年前,经由《国家地理》杂志的一篇专栏,一开始这里只有一些北方富绅修建渡假别墅,在这建别墅只是风从而已,直正来些度假的富绅并不多。而最近两三年,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度假、旅游,开始进入普通人的生活日程,每年都有上百万人来到库苏古尔湖度假旅游,尤其是在夏天,每年夏天都会吸引数十万人来此。
  天空中飘着时有时无的太阳雨,7月是库苏古尔湖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到了9月份就要大雪封山了。这里白天的温度大约25度左右,周围的青山、绿草、森林茂盛无比,静悄悄的,除了狭窄的柏油路和偶尔零散分布隐于林中、湖边别墅,几乎没有一点人类文明的迹象。
  一辆黑色17年款大众轿车在狭窄的柏油路上行驶着,车内的几个青年望着车外的风景不时嚎叫着,最近在这里经常可以看到那些学生模样的青年,其中相当多的都是刚刚结束联考,收到大学通知书,拿着家人“馈赠”来此游玩。和身边的朋友一样,开着车的李涛同样进入了完全亢奋的境界,不停地按响车喇叭,虽然已经连续驾车30来个小时,但他仍未感到一丝疲倦。
  高中毕业顺利考入西北大学,一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父亲就像当初承诺的一样,把他自己的车钥匙送给了自己,586元的礼物,几乎相当于父亲半年的收入,这辆是当初父亲买时可是犹豫再三,但父亲在送给自己时却没有一丝犹豫。
  车刚一停下,五名年轻人便急匆匆的跳下车冲到湖边,望着眼前浩瀚的大湖陈学功不禁有些沉醉,这地方也太美了吧!眼前是烟波浩淼的湖泊,背后是连绵起伏的草原、左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现在虽已没有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但置身于草原那种天高云淡、飞鸟低旋,草青花艳、牛羊蠕动的风景,大自然的清新会让人静下来。静的只有呼吸和心跳,也会让人动起来,张开双臂想飞、想跳,我们今天就在这里露营吧!”
  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在来的时候,就商定不住旅馆、不吃饭店,像过去在小学、中学的训练一样,露营。露营对于中国的学生并不陌生,甚至伴随着他们整个学业,小学以及初中参加童子军后,每月都会进行至少一次野营训练,而到了高中更是需要在假期时进行三次每次两周的野营军事训练。露营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早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行!”李涛、徐兴越、石子毅、赵启想都没想就齐声应下了,眼前的库苏古尔湖的美是多样的,郁郁葱葱是一种充实绚丽之美,连绵起伏的大草原与烟波浩淼的库苏古尔湖的交相辉映会让人领略到一种震憾之美。没几分钟,一行五人便在湖边搭起了五座灰绿色的帐篷,帐篷是他们在加入童子后配发的。
  他们选择的露营地就在湖的西岸,距离他们大约百米多外有着七、八座雪白的蒙古牧民的蒙古包,蒙古包中飘出袅袅的炊烟,远远望去宛如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人不需要走得太远,只需静静地坐在湖边,望着湖边那漂亮的鹅卵石和清澈的湖水,就足以陶醉其中。
  搭好帐篷石子毅从车后备箱中取出一支步枪,左手托着护木将枪托架在左胳肢窝,右手从袋子里抓了一把子弹装进口袋,后备箱内还有两支5.6毫米体育步枪,都是石子毅特意为这次野营准备的,一方面是为了自卫。当然这只是借口,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能打些野味开开荤。
  “我到那边林子里看看能不能打点野味你们谁和我一起去!”
  “我去、我去……”四个人几乎同时冲了过来,大声嚷着,男人骨子里喜欢暴力,并将其延伸到对武器的喜爱。
  “老规矩吧!”石子毅笑了笑了,提着两支枪朝着东南方森林方向走去。自己的这四个同学和自己不同,尽管持有枪支是公民的合法权利,但他们的家人显然不支持他们拥有武器,以致他们根本没枪可带。
  “为什么又是我……”看着自己的手背,赵启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又出了手背,为什么每一次都是自己,就像在路上……
  “又是赵启?”感觉他们追了过来,石子毅回头看了一下,果然还是赵启留在的露营地留守。
  “嘿嘿!赵启那小子只要一猜,肯定是出手背,这么多年了也没点变化。”从石子毅的手中接过体育步枪,李涛笑说着,当然打死也不会说他们三人早都商量好了,这一路上总之做牛做马的就是赵启。
  “我说,你们几个也忒……”石子毅摇头轻叹着,这一路上可没少见他们这么收拾赵启。
  “玩笑,纯属玩笑……石子,赶明上了过了18岁生日。我一定自己买支枪!你说我应该买个什么枪?”一见石子这副模样,不时拿枪瞄准前方的李涛连忙转移了话题,买枪是自己仅次于拥有一辆汽车的第二大愿望,一过18岁买枪就不需要父亲的签字。
  “宪法保证的权力,你早都应该争取一下了!像我14岁一到,生日礼物就是你手里的半人马5.6毫米体育步枪!你要是想买也买这个吧!枪的质量还不错,比西北的便宜差不三分之一。”李涛向身旁的朋友介绍着他手里的体育步枪,共和九年宪法实施后,尽管当时国内各界对宪法内不少条款存在争议,但商业对宪法反应是迅速的,就像现在国内大大小小数百家枪械公司一样。这些枪械公司的存在就是依据宪法的保护公民持枪权而生存。
  “宪法是宪法!可家法是家法!你以为都和你一样,老爹是边防军老兵,平时没事就是教你打枪。我家的老爷子,自许举人出身,不屑武夫之器。”李涛无可奈何摇了摇头,说话时更是一副你不了解的神情。
  对于绝大多数青年人而言,他们最先亦最了解的法律就是在课堂上可以学到的宪法,共和中国宪法尽管被字数不多,而且在通过之后一直存在着些许争议,但至今却被国人视为骄傲,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也是唯一一部本着平等协商精神制定的宪法。
  而在共和国宪法之中,争议最大的当数公民持枪权,亦是直到现在争议最大的宪法条文,尽管存在争议,但是却从宪法上保护了公民持枪权,虽然各省先后出台不同的法案,限制持枪权,但多年来拥有武器,早已成为很多家庭的必备,甚至男人在十六岁时合法持有武器已经与其承担家庭责任相挂钩。不过尽管如此,很多家庭并不喜欢这项宪法赋予的权力,宪法保障是保障,但愿不愿意,就是自己说的算了。
  “可不是,咱们都差不多,我家的老爷子甚至都说过,除非他……否则绝不准我买枪。咱得当个孝子不是!命苦啊!”
  “苦啊!”对李涛的话深有同感的徐兴越和陈学功几乎是同时长叹着。
  “等上大学就行了,到时考进预备军官团,买枪就是‘职业需要’,到时你们家的老爷子就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四人提着枪边走边聊,不一会便进入了森林,这里的森林千百年来都未曾遭到人为的砍伐,尽管只不过是在林边,但入眼的皆是环抱的巨树,森林中显得有些寂暗,些许光线透过树冠照入林内。带来些许光明。
  “叭!”一声清脆的枪响惊起了林中的飞鸟,原本停在树冠年的鸟纷纷尖叫着朝着空中飞去。
  “打中了!打中了!”四人兴奋地叫喊着朝远处的草丛里跑去,冲在最前面的陈学功从草地拾起死野兔,用绳系在木棍上,棍上已经挂着十来只鸟,这是他们在进入森林近两个小时后的收获。
  “咦!你们看那!”朝前走了几步石子毅意外的看到森林中竟然有条碎石路,森林中的碎石路?顺着石子毅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徐兴越冲着石子一副你少见多怪的样子。
  “指不定是那个富翁在这片林子里修的渡假别墅,我说石子,你平是就不看报纸吗?你没看报纸上说嘛,咱们河北还有西北不少富人在这湖边修度假别墅,老爷子他们公司的董事长就在这修过别墅,不过从修好到现在,好像就没住过。”
  “那他的别墅漂亮吗?”
  “废话!你在路上没看到那些别墅吗?那一座不得花个几万十几万的,能差了吗?”
  “那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望着那条简易的碎石路听徐兴越这么一说,李涛来了兴趣,漂亮的无人别墅,如果……当然也只是想想而已,不过看看总会给人一些动力。
  “阿涛,这不太好吧!万一……这可是私人的地方!”见大家伙都跟了过去,尽管嘴上说着不妥,但陈学功还是跟了过去,像他们这一代青年和过去的人最大的不同就是私产观念较强,但另外一方面,又有些肆无忌惮。
  “没事,咱们就在外面看看,看看这建在老林子里的别墅和外面的别墅有什么两样。放心吧!”石子毅拍了拍的陈学功的肩膀。在林间的碎石路上走了一两公里后,四人看到路边的树着一个木牌。
  “私人领地禁入内!”看到这个木牌四人连忙停了下来,谁都知道擅闯私人领地的后果,对方完全可以击毙“入侵者”而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望着木牌上的字,四人不禁面面相觑,走了这么长时间,结果看到了这个牌子。
  心中有些疑问的徐兴越弯下腰仔细观察了一下路面,路两侧的草地似乎经过修整,路两边有轮廓印。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一点,这条路好像经常有人维护,你们看路边的草都没压过路……好像这里经常过车!呶!这还有汽车压的印子!”
  “什么人会把别墅修在森林中?”碎石路看似简易,但高中时曾研究过公路的徐兴越一眼就看出这条碎石路并不是简易路,路修的非常耐用。
  那些富翁大都是把别墅修在距离公路不过的地方,而这个人却把别墅修在森林腹地,单就是这条碎石路的造价甚至可能够建一栋木别墅。众人仔细看了一下,可不是,就像徐兴越说的那样,这路显然经常保养,这意味着这里有人住,甚至可能是常住。牌子上的警告和眼前的现实让陈学功心中的退堂鼓敲的更响了。
  “我看咱们还是算了吧!赶紧回吧,别让赵启一个人呆急了不是。”
  “哒、哒……”就在几人犹豫时,远处的林间传来一阵并不急促的马蹄声,似乎还可以听到的小女孩的咯咯的欢笑声。接着一黑一白两匹体态娇矮马从林间跳到碎石路上,马上赫然是一男一女两个小孩,这两个骑着小马小屁孩子似乎只有七八岁的模样,男孩最多也就八九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7/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