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4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6/730

  即然现在不能吃饭,顾维钧当然不太乐意总理吃,自己看,便从公文包内取出五份报纸,“总理,你看这份报纸。”接过报纸,司马看到报纸上密密麻麻的日文,“日本的?”
  “这是日本社工党的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顾维钧提醒。
  一直以来日本社工党始终把办好党报,通过其揭示所谓真理、宣传主张、动员民众、推动革命、指导工作,当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党报从来是日本社工党事业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劳动新闻》一直都是日本政府的喉舌,劳动新闻上的信息,透露出日本社工党和政府地走向。
  接过报纸一看头版,司马满面笑容,照片上只有三个人,从左起是许世英、福井川以及神情严肃的莫洛托夫。
  “日本人在向我们传达信息!”顾维钧点点头,这是日本最近半年中,最明显的一次暗示。欧美国家不会理解东方式的含蓄,但中国却心知肚明。日本希望全面修复同中国的关系,而且不仅仅是修复,更希望进一步拓展两国关系。
  “是的,总理,日本的态度表露无疑。时机成熟了,是时候表示我们的善意了。”报纸上的照片,让司马感觉时空的诡谬,毕竟在自己熟悉的历史上,几十年后,自己脚下的这个国家曾经试图用相近的方式向大洋彼岸传递信息,只不过美国人没有理解东方式的含蓄。
  “是的,我们对日本的军事物资禁运令,可以适当放宽,这或许不是日本最需要的,少川,你认为日本最需要什么?”
  “相互贸易协定!”顾维钧毫不迟疑,“总理,日本每年需要进口四十五亿日元的设备、原料,以保障工业发展。但每年出口获得的外汇不到四十亿日元,相互贸易协定是日本最需要的。如果必要,可以让日本享有贸易国基本待遇。”
  尽管并不理解总理为什么期待与日本达成和解,但即然国务院做出了决定,外交部就需要竭尽全力的完成任务。
  “可以!”司马毫不迟疑。中国必须与日本改善关系,未来几年内,中日会在很多问题上拥有共同语言、共同利益。一个强大的日本符合中国利益。
  “少川,希特勒上台后,因为意识形态以及乌克兰、白俄罗斯占领地等原因,苏德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但现在,出于战略利益和安全的实际需要,两国早在两年前开始接近,从贸易和贷款开始,发展为战略同盟。去年年中,双方停止利用无线电和新闻媒体相互攻对方击领导人,年底,双方又签订了贸易协定。”
  说这些时,司马总感觉到历史的嘲弄,中国和德国的“传统友谊”而德国和苏俄的“新仇旧恨”并没有妨碍德苏接近,正如历史上一样,莫斯科在同柏林调情,双方都是为了利益,与魔鬼为伴、与魔鬼共舞。
  “今年四月,李维特诺夫因为外交方针与朱加什维利立场差异,而遭罢免。根本原因是,李维特诺夫在西方负有声名,本身就成为苏德外交的‘障碍’,更何况他是犹太人,为苏德会谈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目前,苏俄为谋求同德国和解,用低于市场的价格向德国出口石油、粮食等,德国甚至有一种论调:尽管德国失去了乌克兰、白俄罗斯,但获得的回报,却物有所值。由此可见,德苏关系缓解不可逆转,这必将加重我们在西方面对的压力和风险。”
  此时饭菜已经端上了桌,但司马和顾维钧显然忘记了吃饭,在餐桌上谈起了公事。当两人谈起正事时,餐厅里的仆人就悄然换成了特勤局特工,以确保谈话不至泄密。
  “而且,一个半月前苏俄便高调派出以莫托洛夫为首的访日代表团,庆祝九月革命节。如果不是图哈切夫斯基在去年被朱加什维利清洗,苏俄会派出图哈切夫斯基,这个与福井川有‘战友情谊’的元帅访日。半月来,莫托洛夫在日本频繁活动,两国签署了广泛的经济互助协议,日本甚至转让了最先进的红三月级超级战列舰技术,我们要尽可能避免日苏联盟,联盗防贼是唯一的选择。”司马显得忧心忡忡。
  外人认为自己的作为,是为了确保国家安全不得不做出的“痛苦”抉择,但只有自己和调查局少数人知道,如此做的真实原因。有时候一些秘密是不能与他人分享的,尤其是关系到未来战略布局的秘密,它可以假以其它名义推动,但秘密就是秘密。
  ……
  天空阴云笼罩,阴雨蒙蒙滋润大地,这是一个凄凉、凋零的秋天。行走在草地上,上原有泽望着走在前方的妻儿,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偶尔碰到集体农庄的农民,向自己鞠躬致敬,穿少将军装的上原会轻轻点头和他们打招呼。尽管调至椎内只有半个月,但榷内大多数人都知道第一坦克师团师团长上原有泽是个“平易近人”的家伙。
  在军界、政界,所有人都知道,上原有泽是首相福井川的亲信,当年首相还是人民军参谋总长,视察陆士时,就对军校内这个旧军人充满好感。在旧军人中,上原第一个晋升为将军,三十四岁的少将。即便很多出身赤军指挥学校的同龄人也只是大校。刚刚晋升少将,即出任第一坦克师团师团长,过去这一职务是中将担任,由此可见,福井首相对上原有泽的偏爱,以至外人推测,上原或许是福井首相的子侄。
  “爸爸,这里就是宗谷岬吗?”上原太郎站在海边,兴奋地注视着牧场,这里就是地理书上说的“宗谷岬”日本最北端吗?走到儿子身边,上原有泽轻轻搂住加美的腰身,加美则温顺地靠在上原肩上。这个大自己两岁的女孩,是自己的妻子,十六年相濡以沫,两人之间的感情绝不是他人能理解的,对于上原,在日本只有这个家是最真实的。
  “是的,太郎,这里是日本最北端。”说话时,上原有泽朝北方凝视,尽管入眼是波澜壮阔的大海,但上原知道四十三公里外是库页岛,那里才是……十六年来自己似乎被遗忘了,出人意料的获得了福井同志的好感,并一步步跻身高位,为什么他们会遗忘自己,会不会?
  十六年来的遗忘让上原有泽担心不已,担心当年把自己引导上这条路的人,会不会牺牲在战场上,不会的!每次心中冒出这种念头时,上原有泽都会在心中坚决否定。他们一定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只有等到合适的时机,才会“启用”自己。当年离开时,那个人就这么对自己说过,一定是!
  “亲爱的,你在想什么?”留意到丈夫的失神,加美惠子诧异地看着丈夫。尽管对丈夫的称谓“资本主义化”,但加美却非常喜欢这个称呼,更何况,即便是国家安全处处长也知道丈夫是首相同志的亲信。在历次政治斗争中,有首相的保护和信任,自己的丈夫永远可以置身事外,“资本主义”式的称呼,总好过一些人资本主义式的生活。
  “啊!没什么,就是想部队里的事情。”上原连忙解释,但双眼却一直眺望宗谷海峡对面,似乎想看穿四十三公里的大海,看到自己的祖国。无论福井同志多么看重自己,提拔自己,都不可能改变。紧紧抱着妻子,上原有泽望着在海岸边玩耍的儿子,只有和家人在一起时,才能减缓身负的压力,将自己彻底融入现在这个角色之中。
  见丈夫忧心忡忡的样子,加美惠子不禁想起听说的那个谣言,心中第一次为丈夫担忧了起来,“亲爱的,我听人说,首相同志原本希望你进入参谋部,是你主动要求来第一坦克师团的,是吗?”上原有泽揉揉加美的眉头,似乎想把她眉间的忧色给揉碎。
  “没有的事,首相原本就让我在参谋部和第一坦克师团之间选择,我选择了第一坦克师团,当时首相同志非常高兴,甚至还留我用餐。加美,放心吧!首相知道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当然还有我对他的忠诚!”
  忠诚!说到忠诚,上原有泽颇感荒诞,身穿他国军装,却将忠诚献给另一个国家,而同时又将忠诚有保留的献给一个人,如此复杂的效忠或许只会出现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有一天,他知道真相,会是怎样的情形呢?”想到这,上原有泽不禁幻想,有朝一日,自己的身份被揭穿,对自己信任有加并给予重用的首相同志,会作何感想?或许……上原有泽担忧地看着妻儿,心中祈祷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现在被遗忘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东京首相府内,心烦意乱的福井川签署了几份处决判决书,烦躁的朝办公室外走去。离开办公室后,进入首相官邸后宅,沿走廊朝一个房间走去。少女毕恭毕敬的冲进屋的首相同志行礼,眼神中带着崇拜和紧张,随后轻轻推开屏风。
  十分钟前,秘书室通知自己来这里,接到秘书室通知后,少女就知道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尽管恐慌,但少女知道自己没有反抗余地。福井川打量高中生模样的少女,女孩很漂亮。在女孩转过身时,福井川留意到少女走动时左右摇晃着她那尚未成熟的小小臀部,目光注视着少女臀部婀娜的曲线,以及修长白腻的小腿。
  站在屋内,福井川三把两把脱下衣服,露出发福的身体,身体已不像过去那般强壮,这些年自己那里还有时间像过去一样锻炼。当看到首相同志脱光衣服,少女惊恐万状,但仍然温顺的用颤抖不已的手脱去身上的衣物,然后慢慢靠近首相同志的身子。浑身赤裸地站在首相面前,她感觉一丝寒冷,浑身不停颤抖,然后将稚嫩的胸部贴到首相胸腹前。
  表情依然严肃的福井川望着赤裸的少女,感觉到少女肌肤的细腻,变成野兽,紧紧把女孩压到身上,不顾女孩吃痛的尖叫,像火山喷发一般无遮无挡的尽情宣泄欲望与压力,只有在此时,福井川才能感觉放松。十数分钟后,少女的紧张已经消失,如哭如泣的呻吟,同时伸出双手紧紧抓住首相同志宽阔的后背,但眼睛中带着一丝若隐若现的泪水。
  福井畅快的发泄完后,少女像一摊烂泥似的昏睡了过去,福井川感觉疲劳的同时,同样感觉神智的清灵,望着身旁女孩,眼中稍纵即逝的露出一丝怜悯,随后又恢复了一如既往的冷酷。站起身从榻榻米上拾起少女的衣物,把衣服扔到她脸上,“你可以离开了!”没有一丝情感的流露,女孩尽管不情愿,但却默默穿好衣服,步伐艰难、温顺的退出房间。
  福井川穿好衣服离开房间,保镖、警卫视而不见。首相府有太多秘密,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永远只能装做没看见、没听见,否则等待他们的只有带着家人到劳改营报到。别说他们,即便首相夫人也会视而不见,享受年轻漂亮的少女是拥有权力日本男人的特权,为国操劳的首相同志理所当然拥有权力。
  “归根到底是为了利益!”福井川嘲讽地说。松冈给自己带来好消息,中国外交部门透露出信息,有意同日本签定相互贸易协定,意味日本每年可以节省数亿日元,获得更多、性能更精良的机械设备,而且中国似乎有意开放对日本军事禁运,尤其原则上同意对日本出口飞机。
  “美国人希望利用我们同中国的矛盾,挑动日本进攻中国,至少牵制中国,以达到战略平衡。但是,我们不是中国,没有足够的资源满足国家工业化所需,也没有足够资源用于出口,换取进口机械所需要的外汇。我们一穷二白,狭小而且并不安全的国土上,安置了太多的国民。历史告诉我们,日本如果想生存下去,只有一个选择:扩张!”
  福井川站起身走到世界地图旁边,双眼死死盯住地图,这张世界地图与外界的世界地图有所不同,地图用颜色清楚的标明各列强的势力范围。
  “有人说,日本同中国之间的血海深仇不可化解,日本要想发展就必须击败中国,美国人一定非常乐意看到中日之间你死我活。我的回答是,让他们去劳改营学习政治、历史,或许他们就会理解我做出的决定。”
  福井川语气中带着淡淡的挖苦对松冈说,他是日本帝国外相,才刚出访苏俄回国,一直以来苏俄是日本最重要的邦交国之一。首相把目光投向自己时,松冈本能地站起来,垂着脑袋眼睛盯着地板,表现的极为谦卑,甚至唯唯诺诺,对领袖的谦卑和服从是在这个群体中生存的不二法则。
  “首相同志,历史一次又一次的证明,您所做出的决定永远都是正确而英明的,美国是邪恶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的友好从来是不怀好意的。现在党内一些同志无法理解您的决定,那是因为他们落后了,对于落后的同志我们需要给予帮助,将他们送进劳改营是为了让他们加强学习,以便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福井川点点头,露出欣慰的表情,为松冈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而感到欣慰,“你……很好!”
  领袖的肯定让松冈松了口气并暗自庆幸,这意味着至少在一定时期内,不需要担心是否会失宠。
  “他们想当然的认为,如果日本扩张,就必须解决中国。但却没有考虑到,日本如果向中国宣战,最终毁灭的很有可能是我们自己,上一次反动政权为什么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用国运去赌一场没有任何胜算的战争,最终他们失败了,而我们还要重蹈覆辙吗?当然不能,我们是社工党人,我们反对的正是领土扩张式的战争。”
  “形势清楚的表明,下次大战迫在眉睫。战争将在拥有殖民地、原料的老牌资本主义与新兴工业资本主义集团之间展开,以便重新划分势力范围。我们非常乐意看到他们之间的战争,上次战争表明,战争期间欧美列强对亚洲和太平洋的掌控能力将大为削弱,军队不堪一击。”再次回到坐位,福井川用战略家的口吻描述下一次大战爆发后对亚洲的影响。
  听到这里,未参加上次会议的松冈听明白了首相同志的决定,首相同志是想“趁火打劫”但是……想到这,松冈不自主的朝地图上的那个近邻看了一眼。
  “至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亚洲的看门狗中国,完全不需要担心,届时,中国会被另一场战争牵制。为什么莫托洛夫急切地同我们续签《友好同盟条约》,就是希望白俄和中国,向苏俄宣战时,日本从背后牵制中国。出于同志般的友谊和共同信仰,我批准续签了协议,但我们为什么要为苏俄赌上国运?不!绝不能这么做,苏俄是苏俄,日本是日本,日本要建立日本特色的无产阶级平等社会,而不是苏俄和朱加什维利的附庸。”
  从首相同志的语气中,松冈听出首相对苏俄的不满,不满由来已久。当年红色政权建立后,苏俄对日本指手画脚,甚至要求日本处死天皇和他的家族,彻底消除国内反动势力。苏俄根本不知道日本的实际情况,如果不是首相同志力保天皇,天皇真会被大岛同志处决,社工党也会民心尽失。
  此时在首相办公室内,只能听到首相同志以战略家、革命家的身份,对未来局势进行推断。福井川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之意,似乎整个世界真会按照他的断言运转。总之一句话,日本就是要利用两大资本主义集团之间的战争,尽可能帮助饱受压迫的民族赢得民族解放,将赤旗插遍整个世界。
第98章
接连问题
  “共和中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华盛顿邮报》记者维克·威尔斯怀端这个问题来到中国,来到太平洋彼岸。这个拒绝进行《华盛顿条约》续约谈判的国家。
  “从我进入中国第一天起,我的感受是除了《时代》杂志,这个有明显亲华立场的杂志中所宣传的‘自由、平等、博爱而充满正义’的中国外,除去快速增长的工业生产力外,感受到被人们忽视的另一面,在这里,我想我应该与美国读者分享。”
  退役陆军少校贾谊楚是上海第三十二国民中学军训课主任教官,他站在一间专门用来上军训课的教室内,教室一角有一排枪柜,只有十四、五岁的男学生取枪时,井然有序,显然经常训练,并经过计算与安排,有条不紊,学生们保养步枪时动作迅速而准确,对武器性能了如指掌。
  此时,贾谊楚教官转身对我说:我的工作是训练年轻人,保持警惕。我告诉他们,除非有一天大家都同意放下武器,但愿吧!希望有这么一天,不然我们就需要警惕。
  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军队呢?按照中国总理设想,是一支拥有强大海军、强大空军与精锐陆军所组成的武装力量。精锐陆军,了解中国军队的国家,都会知道这个词语,过去十五年,中国一直致力构建一支装备精锐、训练有素、规模有限的陆军部队。
  相比危险的邻居,中国陆军规模较小,包括国民警卫队在内,只有九十一万陆军。本土驻守不足四十万陆军,在俄罗斯帝国、突厥斯坦、朝鲜及兰芳,驻扎五十余万陆军,如此庞大的国家依靠什么来保卫?显然中国另辟蹊径解决了问题。中国依靠全民军事储备构建起庞大的潜在军事力量。国防军官兵配发的武器,会成为终生武器,即使退役亦无需上交,可以将枪支携带回家。
  中国与美国一样,以宪法的形式保障公民持枪权,但限制持有自动武器。与此同时,却有数十万枝自动步枪分散在中国人的地下室、衣橱中,武器属于退役军人,他们合法拥有自动武器,武器本身就是军方配发,保管于专用铁箱内,箱上有铅封,要不定期接受地方警察的检查,以确保不被滥用。
  当动员令发布后,他们便会穿上军装,携带武器在最近的集结点待命,集结成后备军。由退役军人构成的后备军只是中国庞大民间军事储备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还有数量庞大的地方民兵组织,作为军方的后备力量,当然一言难尽,在这里我重点向大家介绍中国的全民国防教育。
  中国每一所中学都有和贾谊楚先生的军训教室相同的教室,学生在此上军事与民防课程,这属于必修课。教室里有一张海报,写着:制胜之道,唯有战斗,另一张海报显示,如何从受创的坦克逃生口抬出负伤的士兵。以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尺度衡量,中国是个高度军事化的国家,虽然贾谊楚教官不以为然,用他的话说,中国不想打仗,但痛苦的经历使它不得不时时备战。
  欧战爆发后,落后而愚昧的中国迅速发展,跻身世界头等强国。商店、公交车站、地铁站、轨道车站都贴有告示,提醒顾客,退伍军人可以插队,荣誉老兵常在公园内相聚,便衣上佩戴军功章,老兵在这个国家享有优先权。
  另一个方面培育未来军人的军训教育非常普及,男女儿童从六岁就是成为“中国童子军”成员,训练和游戏包括简单搜索行动、爱国思想则透过战争英雄的英勇故事和国防军开放日与现役军人或退役军人的会谈灌输。十二至十八岁时军事练科目日趋正规,要学习看地图、投掷手榴弹及步枪保养等军事技术能,夏令营活动的高潮是模似军事演习。
  此外,男生要学习列队操练,简单的战术和射击,贾谊楚说:我们在此只教授基本知识,以便节省时间。而女学生则接受民防与急救课程,以备战时或重大灾难时充当护理人员。过去二十年间,中国的多次地震中,女学生证明了学习的价值,并有数百名女中学生、大学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因救治难民,获得中国公民最高勋章“公民荣誉勋章”。
  年轻人更喜欢利用闲暇时间参加中华航空俱乐部,这是一个成立于一九一六年的民间航空组织,为中国培养了千百万计的飞行员,为空军输送了数万名飞行员。
  男性十五岁第一次接受国家体验,健康有问题的人必须接受治疗,以期到达兵役年龄时适于当兵。根据中国宪法,体格健全的男性公民要服兵役两至四年,退伍后成为后备军人,每年定期接受两次入营集训。集训期间要进行体能测试以及战术测试,必须合格才可以回家,而对其中成绩好的,军方的奖励办法非常简单而有效:发钱。
  一九三九年,所有出生于一九二一年的男性公民都会接到召集令,进入地方国民警卫队军营接受训练。但这些人不会全部入伍,大学通知书会让他们加入另外一个体系“预备军官团”。绝大多数年轻人在三个星期集训中,因无法达到军方要求而不会接到征召令,高淘汰率是中国征兵的特点,但年轻人仍然向往军旅生活。
  中国纪念远征军与对日战争的书籍与影片,以及纪念铜像,数不胜数,渗透到生活各个角落,在中国青年心中烙下印迹。我曾对近千名接到召集令的年轻人进行调查,92%都渴望通过测试,顺利接到征召令,成为国防军的一员。
  “保卫祖国是公民义务、公民价值的最高体现,当然还是少年的梦想。但最重要的是,只有最优秀的男人,才有资格加入军队,国防军只要最好的。”每个受访者都如此回答我的提问。
  千里挑一的淘汰,令中国人相信,只有最优秀的男人才有资格成为军人。亦因如此,服役一方面是本分,另一方面是人生价值的实现,而且军人退役后,可以获得军人教育援助,由国家支付大学学费。人生本份、少时梦想、价值体现、实际回报,接到征召令会非常受人羡慕,在中国,子女接到征召令,家人会像庆祝婚礼一般摆宴席以示庆祝。
  当接受征召令的新兵在训练营中经过二十周训练后,最优秀的新兵会进入训练学校,像西北市附近的成功岭士官学校,那里每个月造就六百名优秀士官。在士官学校,主要学习指挥战术以及最新锐武器应用。其它新兵则直接编入野战部队,接受为期四周的专业训练,随后成为国防军的一员。
  在中国军事生活中,总有一些不和谐音符。因新闻自由,报界多年来多次暴露军队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老兵欺负新兵的问题。尽管民众和议员对此深恶痛绝,但军队却视而不见,在制止恶劣事件的同时,却赞同“军事体罚”。很多高级将领亦深有体会,在他们看来,体罚是军方的传统,可以接受,是一种军人之间的娱乐方式。
  我采访的军官曾以梯次操举例,梯次操就是依照入伍梯次给予的处罚或操练。我是二十七梯次,你是二十八梯次的新兵,犯错时,依照梯次处罚我做伏地挺身一百下,二十八梯次学弟要做一百三十下,向下追加,依此类推。反之亦然,二十八梯新兵做五十下,二十七梯要做一百下,向上追加依此类推,因为老兵没管教好新兵要多罚些。在军官看来,梯次操,是公平、公正军人生活的体现。
  但就我采访一位退伍兵看来,军中体罚远不止这些,几乎每一名国防军人,都曾吃过棉被操、大风吹、灌唱片、打草惊蛇、人造卫星、文武双全、游龙地虎、挂香肠、精诚团结、大地震之类“国防军十道菜”。
  十道菜是十种轻重不同的体罚方式,据说是总理发明的“文明体罚”。至于军官们所谓的公平、公正的梯次操,是表面惩罚,私下里,新兵回舍后就会享受十道菜大餐。尽管有许多负面报道,但国防军仍然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国民楷模,国防军仍然是年轻人向往之地,体罚并未影响军队的团结。军人早就习惯了“文明体罚”。
  普通新兵每月只有二十元不等的薪金,勉强糊口。但士官和军官们的收入,在中国令人羡慕,薪金比外界普遍高出30%,即便一名下士,收入也超过一般工人,而且军方为他们提供了免费医疗保险、免费、设施良好的眷村住房。在国防军中军官、士官,服役十年后除一笔不菲的退役金外,每月还可获得相当于薪金30%的退役金,服役十五年50%、服役二十年70%、服役二十五年为90%。
  长期服役回报丰厚,但除少数有意终身以军人为职业的人,大多数人在服役期满后会选择退役。踏入社会后,会发现,服役经历使他们更容易找到工作,“军人意味着责任”,曾经服役的经历,使雇主相信,他们比普通公民更明白责任与忠诚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深刻体会到,高度军事化国民教育体系对这个国家国民的影响。每当我回想起采访时的经历,脑海中总会不断浮现出:制胜之道,唯有战斗的标语,这是这个国家真实的写照,他们将战斗精神融汇到国家、生活的各个角落。收敛起锋利的爪牙,他们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意图随时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放下手中报纸,罗斯福用异样的眼神盯着世界地图上大洋彼岸的中国,眼神迷离。中国表现出对资源、对亚洲的野心时,美国就时刻处于警惕之中。比如排华法案的废除,十五年前排华法案废除,是因为中美两国在华盛顿会议期间达成的秘密协议,这是中国签署华盛顿条约的前提之一,而不是出于对中国的友好和亲华议员的努力。
  “国会和个人一样,也会犯错误。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通过废除《反华法案》,改正历史性错误,使中国人比其他东方人占有较优越的地位。他们对荣誉和自由事业作出的伟大贡献,使他们理应得到优惠。要采取早就应采取的措施,纠正对朋友不公正的行为。”当年柯立芝总统签署废除《反华法案》时,曾用:我们的朋友,来形容中国,现在中国还是美国的朋友吗?罗斯福很迷茫。
  “总统先生,自一九二四年起,美国对中国便处于矛盾中。中国是美国的朋友,但同样是美国在太平洋最大的敌人,这种矛盾心理,直接导致美国在中国和亚洲问题上的政策摇摆。一方面警惕中国崛起,主要对社工党日本保持友意,拉拢日本牵制中国,事实上,日本也的确发挥到作用,中国舰队主力始终在防范日本。另一个方面,美国对中国民主政体,持欢迎态度,很多美国人认为中国的成功是民主的成功,对中国充满好感。”科德尔·赫尔解释美国人在中国问题上的矛盾心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6/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