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4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5/730

  “不可否认,阿道夫是个天才,就我去年造访德国时其表现,他的煽动性无人能及。而且纳粹党内人才济济,至少纳粹宣传部长,可比张默更具鼓动性。不过……”范鸿飞语气一转,“与其深处后,我发现阿道夫狂妄自大、野心勃勃、种族歧视严重,不是好兆头。”
  范鸿飞出任过驻德大使,而且年前刚刚访问过德国,是著名“亲德派”,他更有发言权。
  “西方有句话:上帝欲使其毁灭,必先使其疯狂,德国正滑向疯狂,至少阿道夫首相正朝这个方向发展。在他的引导下,整个德国陷入疯狂,狂热的反犹情绪、高涨的民族主义以及重整军备,表明德国人为战争作准备,他们的目标是谁?苏俄?不会,至少苏俄不会是第一个!”范鸿飞的推测,让大家陷入沉思,司马欣赏地看着范鸿飞,他推测得很对。
  “根据情报,阿道夫靠反苏、排犹声名大振。但上台后,除了排犹和口头反苏外,德国并没有因为乌克兰问题而断绝同苏俄的关系,甚至两国还展开广泛合作,党卫军就曾接受苏俄政治保卫局的技术指导。阿道夫忍气吞声与苏俄合作,目标一定是英法!收拾了英法后,才会回过头来收拾苏俄。”
  英法?包括司马在座诸人都惊诧的望着范鸿飞,德国会再次向英法宣战?
  “欧战结束后,法国、英国沉浸在和平美梦中,军备更新缓慢,即便中日战争中坦克威力暴露无遗,但法国最大口径的反坦克炮只有37毫米,英国亦相差仿佛。三年前中国二四式坦克泄密事件中受益者是谁?是德国,德国人在二四式坦克基础上研发了新型坦克,37毫米炮根本不可能打穿24式坦克装甲。英国人、法国人落后的坦克、飞机,甚至战术思想。法国人因修建了马其诺防线而高枕无忧,一旦战争爆发,等待他们的将是屠杀,除了战败投降,别无选择。”
  震惊!无比的震惊,听到范鸿飞的分析,司马内心非常震惊,范鸿飞的分析竟如此准确,忍不住鼓起掌来。
  “当英法失败后,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司马对范鸿飞充满期待。
  “机会!”范鸿飞意识到,欧洲战争对中国是个前所未有的机会,“亚洲会成为势力真空,谁还能阻止我们?我们可以占领中南半岛、中南群岛甚至印度、澳大利亚,直至非洲。先生,全世界会向我们敞开大门,只要抓住机会,就可以实现势力范围的重新调整,将中国变为新的日不落共和国,如此……”
  “美国呢?”杨永泰打断范鸿飞的意淫,给激动的诸人浇了一盆凉水。
  “不去触碰美国在菲律宾的利益,以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情绪,国会绝不会批准对中国宣战!美国是一个投机者,中美远隔大洋,都不可能依靠远征击败对方,如果美国稍有理智,会知道同中国战争,意味旷日持久,永远看不到希望。这样的战争,我们会竭力避免,美国人亦是同样,届时中美只有一个选择。”
  范鸿飞非常自信,自信根源于国力。五个四年计划完成,使中国拥有与美国旗鼓相当的工业力量,中国击败美国痴心妄想,但美国击败中国亦非常困难,双方不会选择战争,而是……分享!
  尽管范鸿飞的分析充满诱惑,但司马沉默十数秒后,仍然摇摇头,“美国同样有远程轰炸机,为了遏制中国,甚至批准向日本出口远程轰炸机。南边有菲律宾、北边有日本,即便占领亚洲大部,美国还是能威胁到中国本土,而中国却无法威胁到美国。随着科技发展,轰炸机航程只会越来越远,甚至还会有更先进的武器,意味着大半个中国甚至整个中国都在美国威胁之下。”
  先生的反对让范鸿飞很无奈,除自己所想的利益最大、风险最小的“战争投机”外,中国并没有其它选择,“先生,这是最符合我们利益,风险最小的方式。我们不能冒与美国旷日持久消耗战的风险,首先向美国宣战。”
  “所以,我们需要意想不到的选择!”司马神秘的笑笑,用手指沾了一些茶水,在茶几上写了几个字。
  “咚、咚”总理办公室的门被敲响,顾维钧走了进来,脸色极不自然。
  “少川,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司马诧异地看着外交总长。国际上曾有“顾维钧代表中国外交”的观点,他是中国任职时间最长的外交官。
  “总理,驻德大使陈杰发来秘电,德国首相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迫使奥总理舒施尼格答应德国要求:特赦以政治犯名义囚禁的纳粹党员,任命奥地利纳粹分子赛斯英夸特为内务部长兼保安部长,掌握警察权。”顾维钧忧心忡忡。
  一个月前,自己代表中国政府向奥地利政府表示:中国无意干涉奥地利事务,同时向德国表示:中国完全理解德国改变欧洲地图的计利,中国做出这一决定,甚至早于英、法、美,换句话说,中国是第一个支持德国吞并奥地利的国家。
  “舒施尼格同意了?”一句废话,不用问司马也知道奥地利除了接受,别无选择,没有一个大国支持他们。
  “总理,随着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德国正在重整武装。德国成功吞并奥地利,将会进一步刺激极度膨胀的野心,甚至再次爆发战争。我们必须考虑到,一个陷入战乱的欧洲并不符合中国利益,甚至可能将中国卷入战火。”顾维钧再次向总理表明看法,这是第几次?无数次了,总理总是不以为然。
  司马笑着反问,“少川,如果中国支持奥地利,你认为奥地利有可能摆脱被吞并的命运吗?”
  “这个……”顾维钧无言以对,傻瓜都知道绝无可能。
  司马点着一根香烟,“即然不能阻止,为什么还要尝试呢?我想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奥地利,牺牲同德国业已存在二十余年的合作关系,不是吗?”
  一战延长挽救了德国,但对奥匈帝国却是毁灭性的灾难,内部不稳的奥匈帝国甚至没能撑到战争结束。战争期间民族主义盛行,导致停战条约签字前,奥匈帝国一系列地区宣布独立,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在停战前即从奥匈帝国中宣布独立。与德皇相比,卡尔一世甚至没能保住皇位,奥地利成为了共和国,哈布斯堡家族被永久驱逐。
  和总理共事多年,顾维钧知道总理信奉利益至上原则,“但必须考虑到不稳定的欧洲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那将更有利于我们,不是吗?我想我们急需考虑的不是欧洲,而是亚洲!”司马似有所指的对顾维钧说道。随着国际局势日趋明朗化,工作必须加快进行。
  知道总理意思的顾维钧点点头,“总理,我们已经释放了信号,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他们很快会做出回应。”
  “很好!我很期待。”司马满意的点了点头。国与国之间的本质是利益,为了国家利益,可以与恶魔为伴。过去二十多年,中国不止一次与恶魔为伴,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第96章
革命节前后
  位于永田町首相官邸是十三年前,在前任首相大岛康行因“健康原因”辞职后,由现任首相福井川下令修建。新官邸比旧官邸大两倍多,内阁会议室、首相办公室、卧室大都装上从中国进口的防弹玻璃,这里是全日本戒备最森严的建筑,即便东京市中绿岛也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也许由于长期处于内外敌对势力包围,没完没了同各种敌人斗争,福井川养成多疑的习性。即使经历了残酷的内部斗争成为首相,同样担心遭人暗害。轻易不看病,碰上头疼脑热,就自己看医书,让保镖上街买药,两人共同试服,如有效,下次生病时如法炮制。
  唯一乐趣是每星期必然举行的工作晚餐,让文武高官在饭桌旁畅所欲言。法国葡萄酒、中国白兰地、白酒和日本清酒,敞开了喝。而福井川则沉默寡言,只喝放在自己面前水晶瓶里的白酒,但只有他本人才知道酒不过是白开水而已。
  喝了一口杯中的蒸馏水,福井川扫视眼前众人,曾几何时屋内坐的都是自己的老伙计,在当年站队时,自己除掉其中一半,随后不断清洗以保持革命队伍的纯洁性,这么做完全必要,即可以挖出潜藏敌人,又可以使日本社会坚如磐石的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多年来,我们一直梦想向朝鲜、中国扩展势力。但反动政权的扩张遭到毁灭性打击,我们会放弃吗?自关东大地震以来,我们意识到日本需要一个稳固而安全的生存之地,谁也不知道下一次鲇鱼翻身什么时候发生,上一次它毁灭了反动政权,人民选择了我们,那么下次呢?还会选择我们吗?”众人感到福井川忧心忡忡,原本享受美食、美酒的众人,陷入沉默,社工政权倒台后,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为了巩固革命,枪决是日以继夜的进行的,甚至采取了按比例处决的方式。福井首相签署了数以千万计的死刑判决书,判决书都有他们的附属签名。当跻身进入这个群体后,没有任何人可以保持清白,社工政权倒台意味大家的灭亡。
  “现在日本人口为6300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69人,世界第一。我们一年生产八百万吨钢铁,但铁矿全部依赖进口,每年需要从中国、美国进口数百万吨废铁。我们可以生产二十万辆汽车,但所有石油都需要进口,一切工业原料都需要进口,我们可以出口什么呢?我们向中国、美国出口廉价玩具、成衣,民众忍饥受饿向中国出口大米,但原料进口榨取了日本最后一滴血液。”
  福井川用尽可能平淡的口吻描述日本囧境,说话时,福井川一直注意观察阁员们的表情,尽管自己可以做出决定,但仍然需要他们的支持。
  “尽管我们努力了十五年,但同中国的差距越来越大。日本即便奋起直追,亦无济于事,为什么?因为没有足够资源,中国和我们一样进口资源,但他们大多数资源可以自给,只进口铁矿、石油,但日本呢?甚至连煤都需要进口,归根结底,资源匮乏导致我们将宝贵的外汇浪费在工业发展不可或缺资源进口上,帝国主义国家用殖民地资源榨取日本的血液,难道我们还要像过去一样坐视不理吗?”
  “首相同志,正如您先前所述,我们有解放亚洲诸多受压迫民族,帮助他们建立无产阶级国家的义务,但中国呢?我们不具备击败中国的条件,如果不能击败中国,只怕……”尽管并不愿意承认,但日本人民军总参谋长大山木野清楚的知道向中国发动战争无异于自杀。餐厅内众人热烈讨论,福井川静静地听任他们发言,只是偶尔打断,提几个问题。
  “关东大地震改变了日本,在大和民族灵魂上烙上挥之不去的阴影。大地震的恐惧仍然在人们心头萦绕,经历惨痛巨创的日本从未如此向往新大陆,即使诉诸武力亦在所不惜。日本需要生存空间,需要土地容纳逐渐增加的人口、需要原料和市场支持日益发展的工业。更重要的是,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在遭受奴役,社工党人有义务帮助他们赢得解放。”
  福井川放下“酒杯”扫视条桌两侧“老伙计”,稍抬一下右手,餐厅内鸦雀无声,所有人全神贯注地倾听福井川的指示。
  “我们不可能击败中国,所谓战略家曾经制定的大陆方略: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满蒙必先征服朝鲜,结果呢?毫无成果!如果按照他们的政策,即便中国虚弱无比,日本也会在漫长的过程中被拖死。”
  福井川声音一沉,表情更加严肃,“在帝国列强眼中,日本强大的时候,利用中国牵制日本,当中国强大、日本衰弱后,又试图利用日本牵制中国。一直以来,无论中国或是日本,在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眼中,都只是势力平衡的玩物而已,现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机会!”众人诧异地注视着依然消瘦但意志却如钢铁一般坚强的首相。十三年来,日本每天都是念着他的名字醒来,他的大名整天挂在广播员嘴上、歌曲中、所有报刊里,他的大名被授予工厂、农庄、街道甚至城市,这是日本的最高奖赏。在日本他的意志就是日本的意志,他的决定也是日本的决定,现在他又要做出什么决定?
  西元一九二三年九月五日,这一天是个大日子,对日本而言,没有比这一天更重要的日子了。整个日本除了牙牙学语的婴儿,所有日本人都知道,这一天是日本节假日中最伟大、改变了日本人民生活的:革命节。
  十五年前这一天,从地震后化为废墟的东京传出一道无线电波,震惊了整个世界,甚至改变了亚洲以及全世界政治格局。
  “摄政皇太子裕仁邀请日本社工党领袖前往东京组建内阁。”从那一天起,日本进入“红色时代”,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旧帝国皇太子邀请社工党组阁,日本出人意料的开辟了历史纪元:在天皇制度下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六本木是东京使馆区,十五年前九月革命前,世界各国驻日本大使馆设于此处,这里曾象征东京的开化。而现在,六本木新城和东京新城每一个角落一样,象征社工党领导下欣欣向荣的日本帝国未来。与苏俄不同,日本革命后仍是“大日本帝国”,是在日本天皇统治下由社工党领导的国家,至少表面如此。表面上的维持,令日本社工党与苏俄有截然不同的命运,仍旧和世界上每个国家保持外交关系。
  甚至由于对中国飞速发展的担忧,英、美、法等国在对苏俄保持万分警惕的同时,却宽容的对待日本这个换汤不换药的社工党国家,甚至一些美国议员还认为日本革命是在日本推动民主进程,至少国会中仍然保留多个党派,这在苏俄是无法想象的。当然选择性无视了日本内部清洗、镇压等一系列极权行为。过去十五年间,日本从三国获得上百亿日元贷款以及大量直接投资。
  大使馆窗外可以清楚的听到庆祝革命节游行的日本人欢唱革命歌曲,透过窗纱可以看到他们手中高举红底金日旗以及乌米扬诺夫、朱加什维利、福井川同志的画像。至于年轻的裕仁天皇,则被日本人有意无意的遗忘了。
  “跟随你,我们踏上胜利之路,奔向美好生活!万岁!万岁!伟大的福井川同志!”
  窗外的歌声让许世英眉头紧皱,许世英知道日本国土上到处都是他的画像和雕塑,福井川不仅建立了一个红色政权,还改变国家。与过去那个自己曾经熟悉的日本比较,现在的日本更具威胁、更具破坏力,只不过曾经张牙舞爪的武士收敛起了爪牙而已。看到游行队伍中的宣传牌,许世英有些不自在,曾经的大陆扩张改头换面为“输出革命”。东京大学,有很多受日本社工党资助来自东南亚、南亚的留学生。
  “许大使,一个小时后,日本将在革命大道举行阅兵议式,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日本政府举行的革命节盛典。”肖文桂兴高采烈,从未观看过阅兵的肖文桂满怀期待,中国很少举行阅兵,最近一次阅兵还是共和十二年击败日本后,在西北实业大道举行的,与其说是阅兵倒不如说是入城式。
  一直以来都有人鼓动政府应该像苏俄、日本、法国一样年年举行阅兵,或者在总理就职典礼上举行阅兵,给总理、国民打气,通过阅兵让国民了解军队。但这一提意却被总理否决了,理由非常简单:没必要浪费士兵的精力、国家的金钱举行无谓的阅兵,至于国民了解军队,中国每一个海陆空军基地,每月都有国民开放日,国民可以最直观的了解军队,而不是靠几千、上万人踢着正步去了解他们。
  尽管总理否决了阅兵式,但谁会不喜欢盛大的典礼呢?尤其国人本身就喜欢热闹,热衷于盛大的游行、集会,尽管国防军不举办阅兵式,各省国民警卫队却会在每年国民警卫队节举行阅兵,了却国人的遗憾。但显然不能与日本举行的国家级阅兵相提并论。
  与年轻人期待阅兵不同,许世英更希望日本人明白,中国政府表态的深刻涵义,从而达成共识。
  七年前为了打开外部市场,政府不惜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以同日本建交,向日本提供巨额贷款的方式,换取了八年超过九十亿日元的订单,中国出口的机械设备以及成套设备中有85%出口日本,日本的工业建设需要中国设备、资金,而中国需要日本市场,为了摆脱国内经济困境,甚至不惜与魔鬼为伍。
  这是红色国家口中资本主义国家最大特点,就像德、英、美等国向苏俄的输出技术与贷款一样,都是为了扩大国际市场。经济危机让两个红色国家打开了局面,尤其苏俄,更是在经济危机期间实现了与西方世界关系正常化,当然除了中国。
  “我们走吧,不要让他们等急了!”许世英笑呵呵的整理身上服装,毕竟是作为中国政府的代表,出席日本革命节阅兵,自己的形象代表中国政府的形象,而且是中国驻日大使第一次出现在这种场合。
  “许大使,日本人对我们非常重视,按照位次安排,您就站在福井川首相旁边,而且是左侧,苏俄特使则站在右侧,由此可见他们对您和我国的重视!”肖文桂充满自豪,尽管自己不能同大使一起站在福井川身边,但福井和日木政府的安排充分表明了对中国尊重。自明代起,中国就以“左”为尊,客人、尊长都是坐在主人的左侧,表示尊重,学习中国长达千年的日本沿袭了这一传统。
  在过去十四年中,历年革命节上左侧都是苏俄特使或大使的位置,毕竟苏俄和日本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红色国家。但今年象征尊崇的左侧,却成为中国大使的位置,尽管苏俄特使莫托洛夫还是以苏俄外交人民委员的高职造访日本。
  许世英嘲讽道:“苏俄和日本都想当红色领头羊,早就面和心不和了。两个国家都富有扩张欲望,都在输出革命。领头羊的位置让两国矛盾重重,虽尚未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但日本早已甩开苏俄,之所以依然邀请苏俄代表,只是出于无产阶级情感!”
  日本、苏俄口口声声宣扬革命者无国界,但凡涉及本国利益,却是绝不让步,甚至不惜相互攻讦。
  “许大使,尽管苏日之间存在分歧,但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日本去年还向苏联转让日本最新锐的红三月谷地级战列舰技术。”肖文桂不以为然,在日本经常可以看到“日苏友谊万岁”之类的标语口号,这个两个国家因为相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理念,肯定比与其它国家更亲近。
  “利益,日本需要苏俄在欧洲牵制列强,而且转让战列舰技术让日本得到一千九百万卢布的回报,等于苏俄赞助了日本一艘战列舰。就像无关日本颜色,欧美都认为十六年前的战争,中国逼迫日本签定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日矛盾不可调和,日本会不遗余力的牵制中国,但是……他们不了解日本。”
  中国对日本的研究和了解是最深的,与西方人用传统西方式的观点看待日本不同,中国更善于从日本的角度打量日本,推测日本的决策。对于日本,绝不能以常理度之。
  “我百分之百肯定,那位……”许世英指着窗外游行队伍中高举的福井川画像,“日本政府想透过这种安排向我们传达一种信息。”
  许世英敏锐的感觉到,日本正在发生变化。半年前,中国非常难得的从“帝国主义列强”中除名,尽管日本历史教科书中将共和十二年的中日战争描述为:军阀和大资本家的扩张阴谋,但却将中国称为:帝国主义鹰犬,而新教科书中删去了这些内容。
  日本工业部甚至调整了设备进口企业名单,中国企业占到70%,但日本官方没有任何正式或非正式的答案,日本的举动富有深意。就像此次日本外交部邀请自己参加革命节阅兵,国内过去接到此类邀请,都是命令自己拒绝,而这一次却迅速准许自己接受邀请,甚至还发回一份外交公函,向日本首相表示祝贺,一切都在向“友好国家”的标准靠拢,共和二十八年元旦后,国内对日本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或许……
第97章
利益至上
  “不论制度是否相同,不论主义是否接近,不论过去多么亲密,亦不论过去的血海深仇,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每个外交官涉足外交界时,都会得到这句忠告。诚然,国与国之间的本质就是利益,利益至上是外交官及背后国家唯一的信条,无所谓友谊,亦无所谓道义,有的只是利益而已。
  当顾维钧乘车来到远郊的总理私宅时,司马已经笑盈盈地坐在餐桌旁等候他了,“来!先别谈公事,肯定还没吃饭吧!家里新请了一个川菜厨子,川菜烧得非常不错。”司马热情的邀请顾维钧就坐。
  拿起筷子,顾维钧扫视了一圈,餐桌上摆放的全是色香俱全,让人垂涎不已的川菜,期期艾艾地说:“总理,您知道,我吃不惯辣。”
  司马意识到自己强人所难了,连忙说:“呵呵!失误,告诉厨房烧几个江苏菜,要快!”
  好吃,是总理身上最大的“毛病”,家里长年聘请多位厨师,而且时不时的还会请一些知名大厨来家烧菜,大厨也非常乐意接受总理邀请,毕竟在外界看来这是一种荣耀和认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5/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