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4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4/730

  几十年来,中俄形成“牢不可破的联盟”。中国与俄罗斯,历史上尽管也有不快,却不妨碍国人对俄国充满好感,尤其对彼得皇储。国内一些小姐甚至在彼得皇储结婚时,以绝食表达不满。
  “但是中国的亲德倾向,反英美情绪,却让美国深信,中国在等待德国击败英国,最可怕的敌不是当面拿刀的敌人,而是随时可能从背后致命一击的敌人。”
  “你的意思是,美国警告是试探我们的底线?”
  “是的,美英会用强硬的、甚至令中国无法接受的方式,逼出中国选择。假如,中国倒向美英,自然皆大欢喜。反之,英美至少不必再担心一个暗藏的敌人,提前暴露的敌人,反而更好对付。”
  “但为什么英美不考虑把亚洲交给中国呢?如果那样,我第一个赞同向德国开战。”穆家祥插话。
  罗臣伯瞪了一眼异想天开的穆家祥,“如中美开战,中国会拿突厥斯坦或俄罗斯换取苏俄向美国开战吗?指不定苏俄一边接收,一边倒打一耙。更何况亚洲是支撑英国继续战争的仓库。丘吉尔拿了罗斯福几十亿美元物资,结果连几个小岛都斤斤计较,怎么可能把缅甸、马来亚、新加坡奉送呢?英法曾把捷克、奥地利、波兰出卖给德国,换回什么?英美不可能再用绥靖政策‘资敌’。中国想要的东西,会自己动手拿,就像法属中南。”
  “法属中南,又是一次胜利啊!”孙云勤嘲讽道。
  孙云勤清楚,国会“帮助法属中南各民族赢得民族解放”的决定,等于给紧张的中美关系火上浇油。海军租借金兰湾的要求被法国人拒绝,让国民和国会部分议员愤愤不平,于是这个不知死活的软柿子便在劫难逃。
  在几十名议员提案要求下,国会举行“法属中南人权听证证”,流亡中国的越南独立份子,进行声情并茂的控诉,顺理成章,国会就“中国是否应保障法属中南人民人权”进行投票,仅一天时间提案以微弱优势获得通过。
  “55%赞同率,说明国会还是保持了冷静的头脑。”罗臣伯拍拍孙云勤的肩膀,提醒道。
  “冷静?”孙云勤心中鄙视。直到现在才真正理解陆次长辞职时的警言。
  “勤敏,中国惨痛的历史让人民对列强深恶痛绝。为重铸国家精神,总有意向国民灌输极端受害思想,使国民面对英美法等列强国家时,总会假设其居心叵测,限制外交谈判的灵活性。但国民可以狂热,外交官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尽可能斡旋协调外交关系。”
  陆次长心知肚明,民族主义是把谁也无法驾驭的双刃剑,它会裹胁国家与人民义无反顾冲向悬崖绝壁。现在的中国就是如此,当人们陷入狂热时,连总理都无法左右,更何况普通外交官。
第120章
第四个共和国
  “当今世界应三分,即南北美洲归美国统治;欧洲及非洲由欧洲人统治,亚洲归中国统治,要将欧美排斥于亚洲事务之外。亚洲第一共和国,更应以宽仁博大之精神,感化诱提亚洲诸兄弟国,俾悉进于独立自治之域,免受他人之残虐,脱于他人之束制。”梅贶升《亚洲主义 世界三分》
  “已经发出了?”司马无奈地看着顾维钧,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正如当初担心的,自己已不能把握中国的方向了。二十年义务教育的回报就是民族主义狂热,狂热改变了国家,面对国民的诉求,明知盲动会让中国陷入万劫不复,也只能被迫接受。
  “中国有义务帮助亚洲遭受殖民统治的地区赢得民族解放,并帮助其建立现代化文明国家。”为了找回民族魂,自己不断给国民树立敌人,不断向他们灌输责任感、使命感,从而实现了国家的富强和振兴。而最近十数年,亚洲传统保护者的责任意识觉醒,尽管自己反对亚洲主义,但却不得不借助亚洲主义。
  现在的中国颇像二战前的日本,看着原本纤细的胳膊上长出点肌肉就兴奋不已。国会年年就亚洲殖民地人权问题举行听证会,现在更付诸行动,国会授权国防军对法属中南展开军事行动,帮助当地民族获得民族解放。在狂热潮流中,想保持理智谈何容易。
  “已经递交了,我们根本无法阻止。”顾维钧身心俱疲。可以预见,法属中南绝对不是终点,只是开始。惨痛历史、兰芳危机、贸易争端、经济壁垒等等,铁的事实表明,中国是列强的肥肉,殖民主义列强亡华之心不死。总理更是推波助澜,几十年下来,中国积重难返。
  总理希望中美和解,国会却态度强硬,而国会态度是国民态度的代表,如果国民倾向和解,国会好战派议员立即会变成和平鸽。总理拖到现在,已经难能可贵了。相比国民的盲目,国会议员还算稍有理智,至少知道挑软柿子捏,去对付法国,而不是英美。但他们似乎忘记了,中美关系已达冰点,当然这或许根本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
  “总理。如果可以重来,你还会告诉国民: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吗?”
  “重来?”司马沉默不语,还会吗?过去,为挽救国家,振奋精神,需要狂热、愤怒、受害感,而现在却作茧自缚。
  “我们并没有过多的选择,不是吗?”
  “现在他们同样没有选择。”顾维钧指着窗外共和广场上激愤的国民。中国也没有选择。
  1858年法国以保护传教士为借口进入越南,与越南阮朝签订《顺化条约》,并与大清签订《天津条约》,强行把越南从中国藩属国变为法国保护国,然后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捆绑成“法属中南”,由法国总督统管。
  第一位法国中南殖民地总督看中了当时还是小渔村的西贡,在西贡建立总督府。随后,这座湄公河畔的小渔村迅速发展成南洋最美丽、最繁华的都市。西贡街头,欧洲、中国、越南、高棉文化汇集成一幅独特的图画,绚烂多彩。
  1868年法国第一任中南殖民地总督邀请法国著名建筑师赫尔米特在西贡为其建造私人府邸。工程历时21年,完工后该建筑被视为东亚地区最大最美的官邸。这是座美轮美奂的法国宫廷式白色大理石建筑。中央是红色的拱穹圆顶,四周绿树环抱,环境幽雅。它有一个高棉名字“诺罗敦宫”。
  今天“诺罗敦宫”的气氛异常,头戴桶帽的高级军官三五成群聚集在宴会厅内。贵妇们面色苍白,握檀香扇的手微微颤抖。湄公河口,从泰国到来的中国远征舰队正磨刀霍霍等待回复。距离最后通牒还有六小时,六小时后未获得满意答复的中国舰队会炮击西贡。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战机轰鸣着掠过总督府上空。
  “德古总督,我们保证,贵军放下武器后,可乘火车或轮船到北方避难,中国政府会保证法军及法国侨民安全。”李寒秋用熟练的法语向让·德古总督开出条件。李寒秋并不赞同“解放”法属中南,毕竟会进一步恶化中美、中英关系。但国内已经作出决定,自己只能恪尽职守。国内需要构建大陆安全体系,法属中南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出于人道主义,中国将会与独立后的越南政府商定,在北部湾寻找合适岛屿作为安置投降法军的地点。当然如果你们愿意回国,并且贵国政府同意,我国航运公司愿意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李领事,我还有选择余地吗?”让·德古苦笑。中国人所谓“防范性进攻”战略的理由非常简单,为了确保特殊时期亚洲大陆的安全。
  面对中国的庞大舰队,英国人、美国人口头强烈谴责,但均拒绝提供实质性帮助。法国投降后,越南南北爆发了争取独立的暴动,暴动背后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身影,由于中国海军对越南实施封锁和禁运,印度支那同外界交通基本断绝,现在中国舰队已经包围了半个西贡。
  中国海军占领金兰湾,特遣舰队更在西贡外海示威,航母上的飞机在西贡上空盘旋,进行武力恫吓。另一个方面,中国驻泰军队以及本土军队在边境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发起全面进攻。依靠4.5万殖民兵团阻挡中国军队的南北进攻,无异于痴人说梦。况且4.5万殖民地兵团中,有3万不可靠的越南人,多年来中国在印度支那的渗透无孔不入,部分殖民地部队已经拒绝服从命令。
  “至少我们可以用文明的方式结束,没必要血流成河,不是吗?德古总督。”李寒秋威胁道。
  “德古总督,无论总督阁下或贵国是否接受,西方在亚洲的殖民统治必将覆灭。现在重点是,如何保全法国人的安全。西贡被数万游击队包围,殖民兵团唯一优势是火炮,但如果舰队为游击队提供火力支援,你们将毫无胜算。我担心西贡被游击队攻克,城内两万法国侨民的安全,至于西贡50万华侨,侨区自卫队足以保障安全,但西贡的法国人呢?”
  “殖民统治结束?应该是法国殖民统治结束,中国殖民统治开始,不是吗?”让·德古不无嘲讽的回答。中国人总习惯把扩张野心掩藏在伪装之下。中国同泰国签定条约,虽保证了泰国主权、领土完整,却保留驻军权,泰国选举同样受到中国操纵。
  “总督阁下,你将见证亚洲第四个共和国的诞生,我们来到越南,并不是为了占领,而是为了帮助越南赢得解放,建立民主、自由的共和政权,这亦是越南人民的诉求。我们永远不会占领,对于占领他国领土,我们没有任何兴趣。”李寒秋用国务院发言人的标准言语回答让·德古将军的指控,中国军队是应越南人民呼吁而来。
  “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共和国,绝不会仅专注于自身事务,而忽视亚洲其全民族,亚洲民族解放需要中国给予支持和帮助。”中国帮助他们赢得独立与自由,然后按照中国思想建立一个亲华的越南共和国,越南人亦赢得独立。至于保大帝,因其亲法倾向不可能获得中国支持,中国只会支持共和政权。
  “德古总督,现在还有五个半小时。”
  共和30年7月1日,广西中国与法属中南边界,雨季的到来使此地阴雨连绵。汽车和装甲车冒着大雨在公路上疾驰,身穿雨衣的战士背着步枪列队前行。一群年轻士兵不顾大雨嘻嘻哈哈的在镇南关前拍照留念,偶尔会有几人登上关楼城墙,据说关右高插云霄的金鸡山上,抗法老将冯子材守关的古炮犹存,但此时显然不是登临览胜的好时机。
  凭关墙而望,群山耸峙,莽莽苍苍,云雾缭绕。1885年春天,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冯子材在此迎战法军2000人,将其击溃后乘胜追击,越境至谅山,重创法军,击伤统帅尼格里,致使好战的茹费理法国内阁倒台。
  雨突然毫无征兆的停了,热带雨林气候总是如此,来的急走得快。大多数官兵第一次踏上异国土地,昨夜,他们接到命令:向法属中南进军,帮助越南赢得民族自由,建立共和政权。法属中南殖民地总督让·德古将军在三小时前,接受了中国外交部的最后通牒,以中国保障法属中南法国士兵和5.5万法国侨民为前提,同意中国军队进驻。
  正当国防军第23师及广西国民警卫队、云南国民警卫队通过关口进入法属中南,中国军队已经在西贡登陆。秦少岭站在镇南关城培上,眺望中南半岛,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听说越南女人很漂亮,指不定23师眷村又会多一些战地新娘。”
  国防军从不阻止官兵同当地女人恋爱、结婚,当年远征军带回23万俄国新娘,二十年中驻俄罗斯集团军共带回40余万俄国新娘。国防军每处基地眷村,都可以看到俄罗斯女人的身影,越南肯定无法避免。
  参谋长徐洪凌大笑道:“相比越南女人,士兵们也许更喜欢法国女人。”
  望着兴奋的在镇南关前照相留念的士兵,徐洪凌轻叹口气,深吸口烟,神情凝重,“我爷爷、爸爸当年都在此地打过仗,而今天……”
  “你是说?”秦少岭颇为诧异,两人已一起共事一年零六个月,可从未听他谈到自己的家人。
  “清法战争时,我爷爷随冯帅抗击过法国人;镇南关起义,我父亲随孙先生在此地起事。徐家和镇南关命运相连。冯帅谅山大捷,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法天津条约》,史书斥责清政府腐败无能,是历史上少有的‘不败而败’。我并不想替满清政府抱屈,也不否认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可简单结论没有历史价值和理性思想。为什么满清政府‘不败而败’,国弱被人欺,不得已总有个利弊权衡。”徐洪凌非常沉痛。辱骂弱者,指责失败者是最保险的,可是,历史事件和人物要到当时历史条件下分析才会公正。
  “是啊,是啊!”秦少岭颇为赞同。
  “关键是能不能彻底取胜,如果不能,不如乘初胜收场,对谈判最有利,可以讨价还价,逼对方让步。如果败而求和,只能是城下之盟,割地赔款。不过劣清在争取利益上,乏善可陈。上次法国人赢了,现在中国不费一枪一弹,就取得法国人费尽心机得到的越南。国会要建立类似韩国的共和政权。”
  “国会议员,当婊子还想立牌坊,占就占了,何必掩饰。越南不同韩国,根本没有流亡政权,我们要从无到有的建立,与其劳心劳力,不如直接并为一个行省,省下不少功夫。”
  “茂凌,你把问题想简单了,国会并非不愿意领土扩张,一方面,国会不想承担落后地区的责任,并入中国,教育、医疗,就成为中国的负担,不并入,给予的就是恩赐。另外,越南很适合投资,没有最低工资标准、没有环保限制,总之,中国需要安全的、倾向于中华的南洋,而不是累赘。”因为大哥是国会议员,秦少岭知道国会的想法。
  “并且,直接占领和吞并,会引起当地人反感,我们需要的只是几个军事基地,淡化占领色彩。然后经济上渗透、政治上操控,既能降低国内外舆论指责和反感,也不用背包袱,何乐不为。国会议员,政治玩得炉火纯青。如果倒退二十年,突厥斯坦绝对得不到‘本土待遇’。二十年中国在突厥斯坦,移民1800万,政府累计投资一百亿元,沉重的包袱啊!军人开疆拓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国防军必须为中国利益而战,而不是谋求开疆拓土的功绩。”
  “师长,你应该与你大哥一样,成为国会议员。”徐洪凌摇摇头。国会议员总是从政治及利益角度考虑问题,军人的思维很简单,执行命令而已,既然国会批准对中南殖民地的军事行动,那么就占领。
  “可惜法国人太温柔,亡国不无道理,通过通牒就放下了武器。”
  秦少岭指着卡车上兴致勃勃的士兵,“温柔不好吗?你看,士兵多开心!”
  士兵推开卡车帆布篷,雨后的天空白色朵朵,芬芳的空气清新怡人。尽管泥泞的道路颇为颠簸,但士兵们仍兴奋不已,这毕竟是他们第一次出国。
  “看啊,看啊,越南妞。”一辆卡车上几个士兵大声叫喊,大约有十七八个妇女,从路边香蕉林中穿出,她们戴着竹笠,扛着一串串香蕉,向军车善意的微笑。士兵顿时如饮醇酒,心神迷醉。
  “多漂亮的越南姑娘。”
  “身材多苗条,盘够正的,名不虚传。”
  “哈哈!哈哈!她们在朝车上扔水果。”全车一片欢腾。
  车队驶入越南小镇,速度慢下来,不断有越南男女朝军车上扔水果,挂花环,还有人操着或生硬、或熟练的汉语大声欢迎,偶尔可以看到系黄袖章的越南独立战士。
  “长官,听说越南出美女,是真的了?”
  “越南美女不可能在小地方,全部来自顺化。”
  “为什么?”
  “因为顺化是越南古都,越南王朝也像中国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导致顺化美女如云。”
  “长官,咱们应该到顺化转转。”
  “你想转就转,咱们根本不到顺化,顺化被海军陆战队占了。”
  “陆战队他妈的有福了!”
  “可不是,要是咱们去顺化就好了。”
  “国防部应该把顺化划归咱们防区,这样的话……”
  “那样的话,就会像朝鲜。我一个朋友在朝鲜驻军,他和我吹过,他在朝鲜睡过的女人足有两个班。”对于年轻、激素分泌旺盛的士兵,女人是行军过程中最广泛的话题。
  “你们不知道,驻朝鲜部队他妈的多走运,一出基地就是红灯区,都是为驻军服务的。”
  “干一晚上要花很多钱吧?”
  “我没去过朝鲜,问军士长,他弟弟就在朝鲜服役,他还去朝鲜看过弟弟。”
  “也不贵,一夜40韩元。”
  “太贵了,咱们加上驻外津贴一个月才三十块。”
  “贵?一华元换80多韩元,你算算,比抽包烟还便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4/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