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2/730

  “就像朝鲜,3年的临时政府,15年共和普选,现在的韩国难道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吗?我不否认我们对韩国拥有很大的影响力,韩国同样是中华联邦的成员,但是中央派驻专员不过仅只是象征性的存在,我们唯一对韩国的干涉或许就是教育,在当年的临时政府中,韩国政府各部部长均由朝鲜人担任,只有教育部长一职必须由中国人担任,这是为了保证了中国先进的教育制度和政策在韩国的实施和贯彻。如果社会下层人民不懂中文、仍然是文盲,他们将受到各种剥削者更加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因此普及中文的真正贡献在于使韩国劳动者摆脱其依附地位。使他们懂得自己的权利,并且知道如何去获得这种权利。而且绝大多数韩国人对这种扩大了的受教育机会的反应是热烈的。随着韩国人在政府任职的人数不断增加,他们对教育的支持也更大。不过教育设施始终是落后于需要的,无论什么地方,教育都被视为取得独立和政治进步的关键,我们的这种干涉实际上恰恰是为了帮助他们实现真正的独立和进步,这是一个成功的经验不是吗?”
  赵兴怡的声音稍顿一下,似乎是在心里整理一下自己的“论点证据”。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在三年国建期间,韩国在我们的帮助下,韩国在经济和社会方面有相当大的进步。我们把从欧洲受到工业互惠的利益之后,欣然把这种利益扩展给韩国人。韩国的农业和工业改进了,新的制造工业和现代化技术传入了,交通运输现代化了,韩国的通货稳定了,而在做出这一切的同时,我们甚至没有索要经济上的特权,这与西方国家的新殖民主义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我们并没有为我国的商人在韩国、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索要经济上的特权。特权?需要吗?”
  胡适并不赞同赵兴怡口中中国并没索要特权的观点,有时候一些特权是极为隐晦的,很多看似互惠互利的法案,往往会将特权最大化的同时,加以层层为他国利益的伪装。
  “根据共和12年《中韩关税法》、29年《中暹关税法》以及刚刚通过对中南特别关税法,中国和这些国家地区的贸易是相互免税的,看似非常公平,但是免税贸易使我国工业品在菲律宾市场上取得绝对优势,挤垮了其他国家的竞争者以及他们本国的薄弱的工业,当然不包括我们的投资企业,这使我国企业达到了独占这些新建国家市场的目的。另一方面,则使他们对中国的依赖加深。一旦他们与中国关系发生变化,势必影响到他们经济发展。我们是没有针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商品进入中国的限量。尽管如此,亦无法改变中国企业对这些国家市场的垄断和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这一事实。自由贸易政策给这些国家的经济带来了繁荣,但过分依赖中国市场,却使他们忽视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这种自由贸易对中国来说是真正自由的,但对这些国家来说却是不自由的。”
  “你们可以看一下暹罗,从我们帮助他们恢复宪政,才不过一年的时间,他们进口总值的90%,出口中80%以上都是与中国贸易,还有一部分是同韩国的,其它国家被我们挤出了暹罗。如英国、西班牙、美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在过去的一年中与暹罗的外贸几乎等于零。如果说英美列强的方法更直接的话,那么无非只是我们的做法更为隐晦而已,就像现在,国防军还没有打下缅甸和马来亚,国会就已经对缅甸、马来亚的独立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准备邀请他们的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来西北,设讨独立事宜,总之新殖民主义式政策恐怕是中央政府和国会唯一考虑的对这些新建国家基本政策不是吗?”
  一开始挑开这个话题的王朴新点点头,接过了胡适的话题。
  “而且我们还和这些国家签订了军事条约。这些条约和协定使我们可以在这些国家维持着一种军事基地网络,并对这些新生国家的军事力量形成某种控制和影响,国防军在韩国国民军中的顾问直到连级。在泰国军队重组时,我们的顾问同样派驻进连级,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的国民军组建过程中,也是如此,甚至他们的政府还委任很多华裔或有华裔血统将领。而且国会现在有意构建亚洲集体防务军事条约组织,这将会进一步加强我们对这些新生国家军队的控制!”
  “什么样的人新殖民主义者?”在赵兴怡的妻子为自己加满咖啡时,胡适轻轻靠着沙发,问道面前的众人。
  “对于我们中国而言,就是他们手中拿的是算盘而不是武器,他们穿的是上班时的服装,而不是军人的作战服,他们宣传的是自由市场经济的福音,而不是传教的福音、或是枪炮的威胁。我们的新殖民主义者是以亚洲银行和亚洲经济复兴基金组织为首的捐赠者,但也包括我们派出的大使馆、商业银行和非政府组织人员、商人。他们并不大事声张,也不使用枪炮,便在这些新生国家中悄无声息扩展了势力,这种势力要比任何武力所达到的大得多和阴险得多。”
  胡适在说话时,看着桌上的咖啡,这些咖啡或许正是产自前法属中南那些“独立国家”的种植园中,或许以后汽车上的橡胶、饭桌上的大米、蔗糖等等,最终这些国家的经济复兴都将会服从于中国的市场需要,中国不会强制他们铲除自己的作物,但是会利用市场的杠杆让他们自发的那么做,就像国内的那些跨国公司一样,他们韩国、兰芳政府的影响力,甚至不逊于中央政府,他们利用市场控制了那些国家的经济、农业、工业。
  赵兴怡仍然不愿意认同胡适的这种观点,尽管他说的或许是实话。
  “适之,你这么说未免把我们善意说的太过于阴险了,或许吧!其中就像你们说的那样,多少总有着一些经济、军事上的利益参掺与春中,但是也不要忘记一点,这些遭受了数百年殖民统治的新生国家在独立之初,他们的经济基础薄弱,政治局势不稳,他们需要在中国的帮助下,稳定经济、稳定货币、恢复农业、建立工业甚至建立军队。韩国国父金白凡不是说过吗?中国在历史和和现在对韩国社会进步的最大、最持久的贡献不是物质利益方面,而是在教育、卫生、个人自由和政治觉悟方面,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是韩国人千百年来的追求的时尚。如何认识这种文化变迁,如果适之你以‘新殖民主义的观点’去看,他无疑是一种文化上的侵略,但是金白凡和韩国人呢?却把他视为一种社会进步。”
  “也许……”赵兴怡放下自己手中的咖啡杯,“在亚洲有两个国家,一个我们给予全面独立地位的韩国,另一个是美国人口中所谓的民主典范的菲律宾,在18年前,菲律宾人的收入是韩国人的1.8倍,而现在韩国人的收入是菲律宾人的2倍,过去的34年来,菲律宾的进步远不及韩国的进步,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事实,菲律宾的那位奎松总统访问韩国期间,不是曾说过吗?韩国的经济上的繁荣,得益于完全的独立地位,同样得益于我国慷慨而无私的帮助。”
  “或许吧!也许我们可以说,在他们的经济复兴中,我们的实业界会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他们的经济,但是不要忘记,我们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帮助他们实现民族的解放和独立,这是亦我们的战士,在菲律宾、在马来亚、在缅甸为之流血的原因!”
  “而且在某一个方面,即便是我们对外采取的是新殖民主义,但是同样不要否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这种政策受惠者不是吗?我们的企业,在这些国家的重建过程中得到他们的需要的订单,这是重建过程中的必然,我们不向他们提供贷款,他们有资金建立工厂、有资金修铁路、公路吗?我们的企业不去投资,他们怎么开发自身的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实现国家经济上的繁荣,而且再反观我国的市场,免税的贸易,使得他们的农产品、矿产品在我国拥有强于他国的竞争力,这进一步促进了他们的繁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我们去控制他们的市场,而是我国的市场需求,导致了他们对我们的依赖性,实际上这于新殖民主义无关,而是在市场的带动下做出的适当的调整。”
  在讲述这些时赵兴怡的神情变得似乎有些不太平静,一直以来自己都不赞同所谓的新殖民主义观,只要稍研究经济,也知道所谓的新殖民主义的证据,不过是这些新生国家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市场做出的选择而已,没有任何人强迫他们。
  “但他同样也说过,自1907年起,没有一个菲律宾人因为鼓吹独立被美国当局监禁或处死。有出版自由、宗教自由、集会结社自由、诉冤的自由。无怪菲律宾人并没有组织秘密团体用武力的方法从美国的统治下恢复他们的独立。而在韩国,在过去十几年间,却有数万名鼓吹脱离中华联邦的韩国人,被强制服兵役,每年韩国军队中都有数千人无法忍受虐待而自杀!我们给予了他们自由,但却没有像我们这样去保证他们自由。”
  胡适提醒着赵兴怡注意一个根本的事实,中国在自由上有着严重的双重标准,对于韩国那种主动的镇压,以及军队干涉政务,中国从来都是保持着沉默,毕竟那一切是有利于巩固中国在韩国的地位。
  胡适的驳斥让赵兴怡一时为之顿结,的确,他说的是事实!韩国的确有一些让人不开心的存在,在沉默几十秒后,赵兴怡才抬起头来望着胡适。
  “但至少他们是独立的!我们的不干涉恰恰说明了,我们所给予的是真正的独立!”
第143章
踪迹
  为遏制中国南下,英国海军在首相从阿尔金湾返回英国当天,即决定由“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新服役的“无敌”号航空母舰及四艘驱逐舰组成舰队开赴远东。舰队8月19日驶出普利茅斯港,并没全速航行,反而以龟速航行,对外界的解释是:防止德国潜艇打击。
  远东舰队穿越直布罗陀后,先后六次报告遭到德国或意大利潜艇攻击。同时,舰队在规避潜艇鱼雷攻击时,两艘驱逐舰意外碰撞,因而在8月27日进入埃及亚历山大港适当检修,检修持续20天,最终才在美国及外界压力下,慢吞吞驶出亚历山大港,在皇家空军驻埃及陆基航空兵保护下,穿过苏伊士运河。
  远东舰队穿越苏伊士运河时,舰队、英国本土海军部,都捏了一把汗。1924年中国轰炸机演习时曾在地中海投掷炸弹,为了保护远东舰队顺利通过苏伊士运河,“无敌号”航空母舰派出全部侦察机,战斗机停滞巡逻,驻埃皇家空军除派出数十架战斗机护航外,另外有近两百架战斗机作好升空战斗准备。
  尽管并不认为轰炸机可以击中正在运动中的舰队,但狭窄的运河却让军舰根本没有回旋机动规避的余地,苏伊士运河是最危险的地域,尽管英国皇家海军坚信,轰炸机不是战列舰的对手。但谁也不敢掉以轻心。9月19日,浩浩荡荡的远东舰队安全驶过苏伊士湾、红海、亚丁湾,驶过索马里阿赛尔角进入阿拉伯海。
  正午,烈日当空,菲利普斯中将在威尔士亲王号闷热的作战室中度步,因为英联邦军在马来亚全线溃败,菲利普斯中将明白远东舰队的战略威慑任务已毫无意义。中国对美国宣战后,菲利普斯就接到海军部电报:尽可能减速航行,并适当制造麻烦,拖延前往新加坡的时间。
  菲利普斯立即意识到海军部无意去与占有绝对优势的中国海军较劲,保存“Z”舰队实力是海军部的目的。基于此,从舰队通过直布罗陀,就不断制造麻烦,如:意外的碰撞事件,使舰队在亚历山大港拖延20天的时间。美国人对英国人的小动作颇为不满,美国总统不停向丘吉尔施压,迫于美国压力和对英国放弃东南亚的质疑,舰队只得继续前行。
  “中国飞机,不敢冒险攻击舰队。”菲利普斯中将深信轰炸机不是战列舰的对手,但当舰队驶过索科特拉岛后,菲利普斯中将总感觉忐忑不安。
  “不应该有问题,最近的中国空军基地距此也有2900公里,轰炸机飞不了这么远。”菲利普斯中将边嘀咕,边仔细查看海图。
  为防止遭受中国陆基远程轰炸机打击,舰队选择从阿赛尔角向南航行,从索科拉特岛南进入印度洋,这是条安全的路线。根据皇家空军对中国H-17测试,H-17拆除飞行装甲、加装副油箱后,携带1000磅炸弹,最大作战半径只能威胁到苏伊士运河。正因如此,皇家空军才会调动大量战机保护舰队,从苏伊士至红海是危险区域,印度洋相对安全。
  驶过亚丁湾后,菲利普斯小心加小心,谨慎加谨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断向重要海域派出侦察机。英国情报局也与“Z”舰队密切联系,尽可能掌握中国舰队及中国空军动向。
  1.3万米高空,一架空军“侦察兵”远程高空侦察机,在阿拉伯海上空对“Z”舰队跟踪侦察,尽管英军派出战斗机拦截,但高度差距使拦截毫无意义。
  “该死的!”
  “侦察兵”机舱侦察吊舱内的观测手,借助高倍望远镜搜索海面,黄昏的海面,波光粼粼,反光闪耀令观测手双眼异常难受,便恨恨的咒骂道。
  目视侦察舱是在球形机腹炮塔基础上改造制成,是空军特意为侦察跟踪任务临时加装的。按原计划,海军航空兵将使用一个联队远程攻击机,只携带一枚鱼雷或两枚500公斤穿甲炸弹对“Z”舰队实施攻击,但英国皇家空军调动驻防于埃及、索马里、亚丁湾等地的492架战斗机为舰队护航,再加上“无敌”号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使远程攻击行动等同于自杀,计划随之被取消。
  “Z”舰队脱离陆基飞机保护网时,已远离攻击机作战半径。
  这时,海面上白色军舰航迹出现在观测手视线中,观测手连忙调整望远镜倍率,没错,是“Z”舰队,位于舰队中央威尔士亲王号另类的炮塔再明显不过。
  “发现目标,方位……”收到观测手报告的目标方位,蓝灰色“侦察兵”调整航向,朝舰队上空飞去,确定目标后,无线电员立即接通机载密码机,利用密码机发出电报信号。
  被夕阳染成金色的海面上波光粼粼,在粼粼波光中,伸出潜望镜、无线电通讯桅杆、雷达桅杆及通气管的“U-90”剑鱼号潜艇静静的悬浮在海面上。
  “U-89”海马号“U-90”剑鱼号“U-91”黄花鱼号和“U-93”大白鲟号,四艘中国最尖端20型潜艇,静静保持潜望镜悬浮状态,同时保持无线电静默。
  标准排水量达2158吨的20型潜艇,第一次为潜艇兵提供了良好的休息环境,艇员不需要再同轰鸣的发动机、鱼雷挤睡在一起。当然睡觉仍然使用可拆卸吊铺,睡时装上,起床拆下,否则就会影响正常机械操作。床与床上下相连的,三层、四层,层与层之间只能侧仰而入,体格稍微丰满的,翻个身都不容易。
  但相比旧式潜艇,装备有空气温度调节装置的20型潜艇,潜艇兵不需要在舱温达45摄氏度以上、似烤箱一般的条件下工作休息。汗流浃背,心情烦闷,挤在狭小舱室里坐卧不安的日子,远离了20型潜艇艇员。
  在外号叫“龙宫”的二舰3号房间内,译电员与平常一样,戴着耳机收听信号,“ZW-51”自动电报泽码机突然工作了起来。伴着轻脆的击打声,译码机自动卷出电报纸。译电员连忙接通艇长的电话,同时开始编译电报内容。
  共和26年进入国防军现役的“雾-125密码机”,是西北机电公司在共和七年“迷”式密码机基础上研制的第5代转轮密码机,转轮数量从最初3个转轮进化至十个转轮,保密性无与伦比。23年间,国防军及中国政府部门,通讯保密性在世界范围出类拔萃,即便德国也难望其项背。
  “雾-125”密码机使国防军密码机达到“不可破译”的境界。
  “立即前往AS-136海区。”孙哲忠命令道。潜伏在此36小时,等的就是这一刻。为了这次攻击海军部把六艘20型潜艇的四艘派到印度洋。听到命令艇员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剑鱼号”以20节时速,利用通气管全速航行。海面波浪对潜航的潜艇影响不大,90%航行中,20艇都会选择水下航行,因为水面航时速只有10节,水下却高达21节。
  “长官,U-89、U-91、U-93已朝预伏海区航行。”通讯员汇报道。
  孙哲忠点点头,端起咖啡沉思。此次任务非常明确,必须击沉“Z”舰队主力“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及“无敌”号航空母舰。尽管20型潜艇在演习中成绩斐然,但只用潜艇攻击一支舰队,在潜艇战历史上尚属首次。
  “六小时后,进入水下潜行。情报显示,英国已研制成功10cm波长高清晰271型雷达,可以在一公里外发现潜望镜,不得不防英军舰上装有271雷达。因此必须在一公里外发射鱼雷。”孙哲忠握拳砸向航海图。尽管20艇鱼雷计算机非常先进,但为了准确击中目标,还必须尽可能接近敌舰,从最佳发射角度发射鱼雷击沉敌舰。
  与德国和欧洲潜艇火控系统只能设定针对未来一个确定时间的鱼雷陀螺仪回转角,但不能跟踪目标鱼雷火控系统不同,早在两年前,中国鱼雷火控完美的实现了不间断修正鱼雷发射角度,因此可以随时发射鱼雷。
  系统核心是鱼雷数据计算机,这是一台680公斤模拟计算机,位于指挥塔左舷后部。它从罗盘和水下航行日志获取信息确定本艇航迹,从甲板目标方位发送器、声纳、雷达和艇员估计确定目标速度、航向、距离,不断计算并修定鱼雷陀螺仪回转角。
  潜艇仍然不断收到“侦察兵”高空侦察机发回的敌舰队方位信号。四艘呈反扇形的潜艇,正全速接近“Z”舰队。潜艇高速潜航时,2米高的潜望镜会在后方拖出一道浪迹。对于水下360海里航程的20型潜艇,则不存在此类风险。在距离预伏海区60海里时,潜艇快速下潜,潜望镜瞬间消失在海面上。
  “长官,25方位发现敌舰队信号。”艇内气氛骤然紧张。20型潜艇非常依赖听音器探测效果,巨大的收音装置不仅让潜艇直径水涨船高,原先在这个位置的鱼雷管也乖乖让出退到两旁,被听音器阵占据。
  “立即下潜至50米深度、以5节静音航速渗透进敌舰队防御圈。”孙哲忠命令。
  “剑鱼号”潜艇就像一头有生命的巨兽,潜伏在海底,静等猎物。
  鱼雷数据员,从鱼雷发射数据计算机自动航迹推算描绘仪上,看到敌舰航迹,目标路线是锯齿形的。英舰正在“之”字形前进。就在这时,听音员听到英军声纳工作的“砰砰”声。20艇尽管先进,但还无法规避主动声纳搜索。
  “下潜至150米!”孙哲忠斩钉截铁的命令。20艇规定下潜深度为120米,150米已经超过极限深度。
  “明白!”回答也毫不犹豫。
  左舷舱壁上像圣诞树般闪烁的小灯呈一片绿色,显示艇身上每一窗孔门洞情况。水平艇手掌着大舵轮,镇静自若地紧盯着深度表,潜艇开始朝150米深度下潜。随着下潜深度增加,艇员感觉薄薄的艇壳在巨大水压下,变形而发出声响。当深度表指针到150米的瞬间,舵手立即恢复潜艇平衡。
  “长官,到达150米深度!”
  英舰队距U-90号越来越近,以至悬停于150米深海中“剑鱼号”艇员隔着艇身,都能听清英国军舰螺旋桨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声音完全不同于商船低速螺旋桨的声响,是军舰特有的尖锐刺耳的声响。
  “反击号”战列巡洋舰是“声望”级战列巡洋舰二号舰,一战时建造,后经多次现代化改装,标准排水量32000吨,舰艏有两座双联381毫米舰炮。
  卡尔林少校远眺“反击号”后方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皇家海军的骄傲油然而生,“威尔士亲王号”代表皇家海军百年不败的荣誉。
  “Z”舰队一定会把海上暴发户中国海军打得落花流水。德国海军曾比中国海军更强大,但在皇家海军威慑下变成存在舰队。此时,德国海军同样在皇家海军威慑下在但泽、基尔军港内睡大觉,军舰绝不代表海军。
  “是去科伦坡还是新加坡?”杰森中校打断卡尔林的幻想。杰森曾担任过皇家海军驻华海军武官助理,对中国海军非常了解,被海军部临时指派至舰队,但其并不讨菲利普斯中将喜欢。舰队驶出亚历山大港,就被赶到“反击号”上,因为他多次提醒菲利普斯,如果不想“Z”舰队变成靶子,就应该在印度西部某处港口驻泊,绝不能到科伦坡或新加坡。
  杰森未战先怯的表现,卡尔林同样无法接受。在中国的几年,被中国人徒有其表的“超级战列舰”吓坏了,中国从来不是航海民族,中国是亚洲的德国。或许拥有天空、陆地,但海洋永远属于大英帝国。
  “新加坡,我们要彻底解决该死的东方猴子,把他们赶回树窝。”卡尔林不屑地回答,皇家海军的骄傲显露无余。
  杰森无奈的耸耸肩,英国从没把中国海军视为平等的对手。
  杰森脑海中浮现参观葫芦岛海军学校时,军官生在兵棋推演中,总会刻意为敌人加分,为己方减分,并以此制定作战计划。
  “中国海军总小心翼翼,谨慎客观的看待敌人,而皇家海军……”
  “Z”舰队普遍存在轻敌情绪,上至菲利普斯中将下至普通士兵,菲利普斯中将担心中国空军,至于海军……暴发户海军需要担心吗?
  突然,前导驱逐舰发出凄厉的警报,“警报!战斗警报!全体人员进入战斗位置。”
  “反击号”同样拉响战斗警报,在震耳欲聋的警报声中,卡尔林冲向舰桥。
  “怎么回事?”杰森本能的朝满天星斗天空望去,难道是飞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2/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