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3/730

第144章
复杂的情绪
  舰队一片忙乱,数千名水兵从吊床跳下,甚至未穿衣服就钻出舱室冲向战斗岗位,训练有素的皇家海军,并未慌乱,忙乱中依然井然有序。冲上岗位的水手甚至没忘带上防毒面具,战斗中军舰被击中后生成的烟雾是致命的。冲上炮位的高炮手从弹箱内取出炮弹,拼命转动老旧的乒乓炮操纵轮,舰载40毫米博福斯高炮,在电力驱动下指向空中。
  尽管不清楚敌人的实力和方位,但所有人都镇定自若,皇家海军始终保持着自纳尔逊以来的百年骄傲和高昂的士气。
  一声沉闷的爆炸从远方传来,爆炸是从“反击号”侧后方传来,一个巨大的水柱从“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左舷数百米“伊莱克特拉号”驱逐舰下升至空中,驱逐舰舰身中央部位明显被扭曲并推向空中,舰身如拱桥,中央高高突起,金属装甲的扭曲声,清晰可闻。瞬间1400吨的“伊莱克特拉号”驱逐舰断成两截,砸入海中,激起百米高的浪花。
  “潜艇!”杰森猛然醒悟,中国潜艇不逊于德国,当年曾成功封锁日本。被炸成两截的“伊莱克特拉”号驱逐舰舰艏高仰缓缓沉入海中,水兵在一层厚厚重油中挣扎。
  “打开探照灯搜索海面。”“威尔士亲王号”贝尔舰长镇定自若的命令。一分钟前,“伊莱克特拉号”号发回情报,听音员发现鱼雷发射的信号。
  菲利普斯猜测敌方潜艇目标是“威尔士亲王号”,只不过设错定深,误中威尔士亲王号左舷的“伊莱克特拉号”驱逐舰。中国放弃飞机拦截,改用潜艇,绝不仅仅只有一艘潜艇,甚至舰队可能进入精心设计的潜艇伏击阵地。
  “将军,还有其它命令吗?”贝尔舰长发现菲利普斯中将心绪不宁。
  “贝尔舰长,你做得很好。”菲利普斯摇摇头。
  “我在考虑,是不是碰到中国人精心设立的潜艇伏击圈。全速航行,作规避动作。”
  驱逐舰轰鸣声越来越近,主动声纳回音也越来越清晰。U-90艇所有人互相对视,脸色煞白。突然一声清晰的爆炸声从远处传来,孙哲忠明白其它潜艇已发起攻击。爆炸声响起后,驱逐舰螺旋桨开始转向。
  “长官,敌舰转向!”
  “上浮至30米深,继续渗透!”庆幸逃过一劫,孙哲忠立即下令进入战斗。谁首开战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完成任务。
  此时做Z字规避动作的舰队用探照灯不停搜索海面,期望找到敌人潜望镜。
  “将军,你的意思是?”巨大的爆炸声打断贝尔舰长的问题。
  “反击号”舰艉升起巨大的白色水柱,舰艉瞬间被海水抬高数米,诡异的翘起来。突然“反击号”舰艉猛然砸回海面,航速放慢,开始打转,显然是尾部螺旋受到重创。
  “上帝,反击号!”贝尔舰长惊呼。菲利普斯中将的猜测是正确的,“Z”舰队竟然闯进中国海军精心设计的潜艇伏击圈,短短数分钟“伊莱克特拉号”驱逐舰被击沉、“反击号”战列巡洋舰被重创。
  “长官,反击号舰艉重创,机舱部分进水,失去右舷动力。”
  “长官,‘遭遇’号被鱼雷击中,杰米舰长下令弃舰。”噩耗接踵而至,“Z”舰队陷入混乱。
  海面上不断传出爆炸声,驱逐舰在盲目投掷深水弹炸弹。此时已渗透到“Z”舰队附近区域的“剑鱼号”,被胡乱投放的深水炸弹产生的浪涌击打的左摇右晃,盲目投弹反而让孙哲忠欣喜不已,英国人的惊慌失措只能增加失误,现在需要给予其致命打击。孙哲忠并不担心友艇鱼雷的误伤,20艇建造过程中进行消磁处理,磁性鱼雷伤害不到“剑鱼号”。
  战舰高速螺旋桨声越来越清晰,“距离300,方位212。”听音员大喊,鱼雷计算操作员向鱼雷计算机输入各种参数,作发射准备。
  “上升至潜望镜高度。”
  “到达潜望镜高度。”孙哲忠双手迅速推起潜望镜。海面上一片漆黑,潜望镜十字标线中出现一个黑影。
  “无敌号!”孙哲忠知道抓住条大鱼。
  右手食指按动电钮,潜望镜内黄灯变红灯,鱼雷发射数据计算需要3秒,保持潜望镜深度的每一秒对于“剑鱼号”都危险至极。潜望镜灯光信号变为绿灯,“发射一,发射二。”孙哲忠大喊,两枚自航电动鱼雷冲出鱼雷发射管,没有一丝颠簸和晃动,也没有气泡团和鱼雷尾迹。
  就在这时,从潜望镜中看到一道光柱正向“剑鱼号”移动。
  “紧急下潜40米。”鱼雷刚发射,孙哲忠便立即下达紧急下潜的命令。原本稳稳悬停在潜望镜高度的潜艇,猛地向艇艏方向倾斜,深度表快速旋转。指针指向40的瞬间,操舵手立即调整水平舵,潜艇再次保持平行。
  潜艇前方两声剧烈的爆炸,刚刚恢复平行的潜艇被冲击浪涌掀转开几度。
  “长官,无敌号的龙骨断裂了。”听音员兴奋的大喊。
  “下潜至100米水深,追击目标威尔士亲王号。”孙哲忠得陇望蜀。
  “剑鱼号”潜艇如同水底幽灵,继续前行。
  “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上,舰长坦南特亲自驾舰以Z字航线航行,“反击号”至少躲过数枚鱼雷。
  “长官,无敌号被击中,正在下沉。”
  “立即向伦敦发报,Z舰队遭到中国潜艇部队伏击,损失惨重。”坦南特毅然下达打破无线电静默的命令,将噩耗发回伦敦,没有保持无线电静默的必要了。
  就在无线电员拍发电报时,反击号舰桥内的杰森中校,觉得军舰剧烈震动。身体跳出去四英尺,但幸运的没有摔倒。剧烈爆炸产生的水柱冲过舰桥,杰林感到舰身被上抬,随后猛地跌落,舰身倾斜。不到二十秒,舰艉方再次发生剧烈爆炸。不到一分钟,反击号连续被击中两次,舰身迅速倾斜。反击号在劫难逃,亲自操舰的坦南特舰长,下达弃舰命令。
  “准备弃舰,愿上帝保佑。”反击号上的水兵排成整齐的队伍井然有序的准备离舰,这时有个年轻水兵想往前挤,一个中尉走上前,拦住水兵,“注意,不要挤,我们全走向同一方向。”舰内进水越来越多,舰首上翘,高层的人感到站立不稳。一个水兵从司令塔纵身跳入一百七十英尺下的海水,但第二个人跳下时摔倒在甲板上,第三个跳进烟囱。
  舰尾,一群海军陆战队往海里跳时全被螺旋桨卷走。短短几分钟,舰中和舰艉被炸开两个大口子的反击号倾斜度超过60度。
  “诸位,开始吧!”坦南特对舰桥内的军官下达撤退命令,但坦南特决心像每一位船长一样,随同战舰沉入大海。
  “长官,我们必须撤离。”杰森中校和几个军官在坦南特拒绝撤离后,冲过去努力将他拉走,坦南特拼命挣扎,大声嚎啕,但终于被拉走。
  “贝尔,立即命令‘快递号’‘木星号’离开舰队,全速向科伦坡方向分散撤退。”
  “无敌号”航空母舰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先后被击沉,菲利普斯中将绝望的意识到Z舰队已不复存在,继续保持舰队规避航行无疑等于自杀,现在逃出一艘是一艘。
  “命令全体舰员给救生衣吹气。”预感无法逃脱的菲利普斯提前下达了本应在弃舰时方才下达的命令。
  命令刚下达,威尔士亲王号舰体猛烈震颤,舰艉被抬高数米,水下爆炸的鱼雷扬起的海浪冲击波将一根螺旋桨大轴折断,海水汹涌灌入舱内。摔倒在甲板上的菲利普斯刚想挣扎站起,猛烈的震荡接踵而至。菲利普斯甚至听到钢板扭曲断裂的声响,明显感觉战舰被抬高,随后狠狠砸在海面上,断裂的舰体中,大量的重油向海面流出。
  “真的?确定吗?再次仔细确认。”西北市海军部作战室内,焦急等待六小时的沈鸿烈激动的难以自抑。
  五小时前,被沈鸿烈接到作战室年过八旬的前海军部总长程壁光,听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舰和“无敌号”航母,被击沉的消息,泪水模糊了双眼,对英国海军产生了怪异的同情。
  对英国皇家海军,程壁光和绝大多数中国海军将领都有极为复杂的情感,与兴奋的嚎叫、蹦跳的年轻军官不同,年长或留学英国普利茅斯海军学院的海军将领,激动中,带有难以言状的情愫。
  “长官,各艇确定战果,的确击沉了舰队全部主力舰及航母。”年轻参谋军官的兴奋难以掩饰,一些军官甚至取出香槟,现在是时候庆祝了。这一次是海军对海军的攻击,尽管中国是暗箭伤人,但此战足以让中国海军扬眉吐气。
  沈鸿烈心中同样五味杂阵,为击败皇家海军而激动,却又有同情,和对骨子里透着皇家海军进攻精神的菲利普斯中将的感慨。
  “成章,给总理通报战果,他肯定等急了。”程壁光提醒激动不已的沈鸿烈。
  “……威尔士亲王号先后被六条鱼雷击中,断裂成三截,于共和30年9月19月22时12分沉入印度洋。”
  听到消息,司马一言未发。从英国如历史上一般派出Z舰队开始,Z舰队覆灭就已注定,与历史上不同的是“无敌号”航母,并没有在印度洋上触礁。Z舰队正如丘吉尔设想:从未能到达东南亚。靠一支远逊于国防海军的舰队可能威慑中国吗?
  “很好,非常出色。”司马对潜艇部队不吝赞叹,四艘潜艇十五分钟发射28枚鱼雷,击沉3.54万吨“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3.2万吨“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及无敌号航空母舰、两艘驱逐舰,战果辉煌。在远程侦察机引导下用潜艇,对Z舰队发起攻击,是非常大胆的计划,仅用潜艇攻击主力舰队,在世界海战史上尚属首次,幸运的是,海军成功了。
  “大局已定!”司马松了口气,Z舰队覆灭,东南亚战局无可逆转的朝有利于中国方向倾斜。Z舰队覆灭,英联邦士气将会一泻千里,至少在未来两年内,英国在印度洋都会毫无作为,而当英国人有能力再次进入印度洋时,或许……
  站在地图前的司马,笑容满面,“终于都要回来了!”
第145章
举起了双手
  “中国人向英国、美国宣战的并在第一时间入侵整个东南亚的行为表明。昔日白种人在亚洲的统治者权威已经破碎了……在中国对美国宣战前,作为遏制中国南下的威慑力量,也根据大西洋宪章的要求,英国向远东派出‘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新服役的‘无敌’号航空母舰以及4艘驱逐舰组成的Z舰队开赴远东。”
  “这一路对于‘Z’舰队而言是艰难的,他们在大西洋以及地中海数次遭遇德国潜艇攻击,或许上帝宠爱他们,唯一的损伤就是两艘驱逐舰发了意外的碰撞事故,使得其不得不在亚历山大港进行必须要维护,至少在9月19日之前,上帝使终宠爱着这支象征着皇家海军进攻精神的舰队,直到他们进入印度洋……。‘Z’舰队从未能到达他们的目标,新加坡!不幸中的大幸是,它们安安静静的沉没了,没有爆炸,直到在海底找到了永久的归宿。我想,这三艘如此精良的军舰大约是为了答谢她们的如此优秀的水兵,才没有爆炸的……”《泰晤士报》
  19日深夜,唐宁街十号的首相办公室内,正在处理着公文的温斯顿·丘吉尔,在听到桌上的电话响起后,便放下手中的钢笔。随手拿起电话,电话是第一海军大臣庞德海军上将打来的,因为他的声音过分悲痛而且声音哽咽,以至于丘吉尔根本没有听清楚庞德最初的说是什么。
  “……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和无敌号被击沉了!”
  “哒!”电话的一下子从丘吉尔的手中旧到了地板上,丘吉尔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听到的话,过了好一会,丘吉尔有些费力的弯腰拿起电话,在心中祈祷着上帝,自己先前一定听错了。
  “庞德,把你的话再告诉说一次!”庞德的声音依然非常悲痛而仍有些哽咽,不过这一次,丘吉尔倒是听清楚他的话,同样的噩耗。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丘吉尔还从未遭受过比这更直接的打击,无论是香港的陷落或是马来先前的溃败,都无法与之相比。
  “我的舰队!”整整一夜,痛苦的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的温斯顿·丘吉尔,始终的在唇边喃喃着同样的一句话。
  而同样得到这一噩耗的帝国参谋总长艾伦·布鲁克爵士,同样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才从同样的痛苦中恢复过来,在自己的日记上添上一句,“……Z舰队的沉没意味着,从非洲向东经过印度洋和太平洋至美洲,我们已经失去了制海权……我们在即将失去东南亚后,印度也将随之失去!”共和30年9月20日。
  缅甸北部,腊戍,缅甸国民军第一师训练营。
  “这都是些什么垃圾货色!这种东西也能打仗?简直是就是一堆烂泥。”瞅着眼前的这群烂泥,军士长自言自语地说道。又刻意地让自己的音量正好让这连士兵都能听到,他也是营地里少数几个会说缅甸语的中国人之一。尽管这些士兵大都会说中文,但军士长仍然决定用缅甸语去讽刺他们。
  对于眼前这些缅甸士兵,军士长和顾问团的每一个名军官或士官都非常不满意,且不说他们将会在六个月后走上战场,可能到时会前往印度进行和英国殖民地兵团进行战斗,他们根本不行,但总得让这群烂泥保卫好缅甸共和国吧!可指望这堆烂泥?能行吗?按照他们现在的素质,甚至不及国防军在缅甸碰到的战斗力最弱小的印度军队。
  “打下南洋,只需要10个师,但是保卫南洋却需要至少40个师!”亦正因为如此,国防部才会制定帮助他们建立本土军队的计划和方案。
  几乎是在国防军第二十五军,未跨出国门向缅甸进军的之前,国防军情报部门即联络缅北的多支独立游击武装,开始居中协调,将这些鱼龙混杂的独立武装,整编成一只军队,终于在国防军36师一周前,9月15日打下曼德勒之后,七支缅北游击武装从丛林以及山区走出,接受国防军的整编。
  而让奉命前来腊戍“缅甸国民军第一师”的国防军顾问跌掉大牙的是,这些曾在报纸上被国人冠以“拥有钢铁意志的自由战士”中的多半,竟然是一群老弱病残,年龄最大的有60多岁,最“年轻”的不过只有九岁,这根本就是一支鱼龙混杂的杂牌军,不!准确的来说应该是杂牌暴乱分子而已。
  军士长是名职业军人,只有真正的军人才能从他这里得到尊重,而眼前这里连立正都令人发笑的家伙在他眼里连民兵都算不上,甚至于他们还不如国内那些中学生,更何况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根本就分不清左右。
  “左右左、左右左……”听着不远处另一名训练士官发出的带着些许怒意的口令,军士长无奈地摇摇头,这些该死的缅甸人,他们竟然口口声声说什么“分不清左右也能打仗”、“我们打英国佬时,根本不需要走正步”等等之类的言语,难道他们不知道,军人和平民的区别吗?
  训练士官在连队前面来来回回地走了几趟,然后停下来说道:“我有几句话要告诉你们这群自以为是的烂泥,按照你们的亚素长官的话来说,你们是缅甸国民军中的未来的精华和希望所在,但六个月后却未必能通过我们的标准测试,与其吃六个月的苦再滚出这支部队,倒不如现在滚回家去,也给我们节约六个月的粮食和其它的补给。为了训练、武装你们,中国的纳税人在未来的六个月中,需要花费600万元之多!你们的亚素长官,得到了1500万元的贷款。其中大半都花到你们的身上,你们现在滚蛋即可以节省你们的钱,同样也能让我也省事的多,如果有,现在就站出来。”
  这队站在烈日下的缅甸人大都沉默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曾在过去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前,就和英国人打仗,他们之所以和英国人战斗,就是为了国家的独立,站在竹屋阳台上的德山亚素看着那些士兵无奈地摇了摇头,自己用了十六年的时间,都没能让这群山民变成真正的军人,他们仍然只是一群“游击队员”。
  “你做的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你并不是职业军人出身,你的缅甸独立军,有7400人,而且大都是青壮,其它的几支,加在一起,青壮都没有你的多,缅甸国民军第一师,基本上是以独立军为主!”穿着身国防军上校军装的石宏神情自然地说了一句。
  缅甸独立军和其它的缅北独立武装不同,独立军最初的组建就有调查部的影子,过去的十几年间调查部同样给予其大量的支援,当年杨永泰执政和英国达成停止向缅甸输出武器的协议时,调查部仍然用自己的秘密渠道支援着他们,国内有着太多的旧杂式武器。尽管独立军从来未曾夺得政权,仅不过是是掸邦地区占领了几个市镇而已,十八年来,其更多的时候是依靠丛林进行抗英游击战。
  “这或许是我唯一的成就不是吗?”听到德山亚素的话后,石宏在他的身上找不到十八年前那个年轻人的模样,在热带雨林里中生活了十五年,他改变了太多,他的身上全不见当年那浓浓书卷味。
  见周围并没有人,石宏压低了自己的声音,让自己的声音只有身旁的德山亚素可以听到:“我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在部队训练期间,你将到西北军校学习三个月,其间……你也许可以回家看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3/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