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4/730

  石宏的话让德山亚素沉默了了好一会,静静的摇摇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共和十五年李恒就已经因为意外死于监狱了!”在说出这句话后,德山亚素静静地看着训练场上的那些正在训练中的士兵,自己究竟是德山亚素还是李恒?这个问题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得到了答案,自己是德山亚素。
  “石上校,我想……到当国防军进军仰光时,我的部队可以参加进攻仰光,并成为光复仰光的部队之一!”德山亚素看着身旁的石宏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缅甸的解放只是时间问题,自己需要更多的资历,以确保在未来在这个国家拥有的权威,从十五年前,自己带领部队伏击英军巡逻队时,自己便成为缅甸独立运动的象征,但这仍然不够。
  “这个问题,我们会和国防军进行协调,现在是雨季,国防军的攻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相信应该会有机会的。”
  雨季进入第四个月后,使得整个缅甸几乎成为一片泽国,在滂沱大雨中,一支英印部队匆忙的离开了自己的防线,沿着公路向着南方撤去。饥肠辘辘、浑身透湿的印度士兵,拖着疲惫的双腿,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很快消失在哗哗雨声和茫茫雨幕中。
  这是一支溃败的队伍,他们是走向生存,还是走向死亡?这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就在几个小时前,他们已经从中国收音机中得到了“Z舰队”被全歼的新闻,这更成为压垮他们最后一丝战斗下去的意志。
  曼德勒,距离中缅铁路不足两公里的密埃河畔的野战机场上,几乎是在大雨停下的第一时间,三十架“刺客”式攻击机被2.5吨卡车拖出林间由沙包和伪装网构成的飞机掩体,尽管空军早已经掌握了缅甸上空的制空权,但空军仍然教条式的坚持野战机场的飞机,必须修建简易的伪装机堡垒,二十多年来,国防军任何一个军种,总多少会遗留太多的教条式的“范典”。
  三十架已经加装武器的刺客式攻击机并排停在起飞线上,穿孔钢板铺设的野战机场跑道令这些飞机可以在已经被大雨冲得稀烂的跑道上升空,此时飞机开始启动发动机。刺客式攻击机具有看起来似乎显得有些苗条而优美的外形,刺客式攻击机是空军“寂静支援”的产物,亦是空军第一种采用液冷发动机的飞机。
  从六年前空军开始痴迷于临顶轰炸的“寂静支援”之后,即有多家公司同时推出了代替旧式“秃鹫”俯冲轰炸机的机型,而位于武汉的擎天飞机公司设计的刺客则以其良好的性能,赢得了空军的订单。尽管采用易损的液冷式发动机,但却被视为极为优秀的俯冲轰炸机,在“零高度攻击”时飞行十分稳定,刺客在此高度飞行时,可以在扫射中轻易避开树木、建筑物等障碍。
  NF-Y-16-1750型发动机又非常安静,只有飞到头顶时,敌人才只要即将来临的打击,而这正是空军所需要的,但最让空军满意的却是刺客可以携带等同于机重的炸弹、副油箱,载弹量几乎是秃鹫机的2.5倍,达到惊人的2.45吨。
  太阳当头的正午时分,担任前导的机组起飞了。不久,第175攻击机中队飞机也相继起飞,取得3200米的高度后朝着南方方飞去。热带雨衣高大的乔木、密集的河道以及散布期间的水稻田、茅草屋顶不停的,在的眼下掠过。热带雨林雨季所特种的雾霭中浮现出一座较大的城镇。担任先导机的陈德龙看了一下航线图,这一定是达西了。
  把航线图放在一旁,全神贯注地搜索着那些微小的地点,注视着攻击的目标。偶尔雨林间可以看到一些在雨雾中仍然非常显眼的黑烟。这时在飞机东方出现在一个村子,村子里正在冒着黑烟,村子里大路两旁有几所房子正在燃烧。对!就是这条公路!从3000米的高空上看,这条位于雨林间的公路虽然窄小,但清晰可见,那宛如黄色的长蛇一样在绿色的丛林间延伸着,而在黄色长上蠕动着的正是英国军队。
  进入缅甸作战二十多天,如果说什么体会最深,恐怕就是这些英国人永远不长记性,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敢或不会离开公路作战。以至于在地面上战斗的陆军,经常进行丛林穿插,在公路上阻截英军,有时候甚至只需要一个连队就可以阻截数千名英国士兵,随后陆军所需要做的就是召唤空军的攻击机。
  “降低飞行高度,从右翼雨林上空接近!”耳机内传来的中队长的命令声,陈德龙一压操纵杆,降低了飞行高度,只见各小队都已按照命令组成了攻击队形。在热带雨林中实施零高度攻击的风险很大,但却可以充分发挥出刺客在3000米以下高度良好的机动性。
  在操纵着飞机规避雨林中猛地冒出的十数米或数十米高的乔木时,陈德龙的另一只手则熟练的作着攻击准备。关掉冷却器,打开武器挂架的电源保险,检查4支15毫米机枪以及其它武器的电源,同时调转电台频道,于地面引导部队联系……
  三架如箭头一般的刺客式攻击机,如丛林上空飞行的精灵一般,灵活的避开障碍物,同时不断的降低的飞行速,降低发动机的转速,随着转速的降低,发动机的噪音越来越小,当飞机的时速降低至少260公里时,发动机噪声几乎达到极为轻微的地步。
  当30架刺客式攻击机距离公路越来越近时,在公路的泥泞中蹒跚行军的英军,仍然将注意力放到公路两边的热带雨林,尽管中国人入侵缅甸不过只有21天,但21天来,英军已经吃够了被中国人的穿插部队拦头截尾掐腰的苦头,甚至于两个狙击手,都能打死数十名士兵,最终迫使的数百名印度士兵投降。
  扛着的步枪的印度士兵,大都神情憔悴,他们身上的军装早已经被雨水打湿,从曼德勒撤退后,这一路就是不断地向南撤退,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恶劣的气候和道路同样限制了中国人装甲部队的运用,只要那些像是“丛林猴子”一般的中国人,没有抢在他们前方就行。
  此时他们并没有注意到,在丛林内,有几双眼睛在盯着他们,而此时这几双眼睛已经为他们召唤来了死神。在飞机即将飞出路边的一座树冠时,陈德龙并没有贴着瞄准镜,在不到50米的高度投弹,对于任何一个俯冲轰炸机飞行员而言根本不准瞄准镜即可以准确的击中公路上的目标。
  在飞临公路的瞬间,直到此时公路上才伴着尖叫声,原本在泥沼中艰难行军的印度士兵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陈德龙接下驾驶杆上的投弹按钮。刺客的机身抖动了一下,炸弹离开机身直冲地面,在拉起飞机时侧飞爬高时,做着摆脱对空炮火的机动时,陈德龙习惯性的朝着机下看了一眼。往下看去,只见集束炸弹正好落到公路中央,一连串的爆烟在公路中央升腾起来,顿时断木残技横飞,爆炸升腾的黑色烟柱冲天而起。于此时同时,另其它攻击机已经扑向目标。
  短短的十几秒内有六十多颗200公斤集束炸弹在公路上相继爆炸。集束炸弹在20米空中炸开时,上千枚1公斤重的炸弹像雨点般地飞向公路上的这支溃军,顿时间令这支部队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无聊啊!”完成投弹任务后的陈德龙长叹一声,耳机内的战友也大都有这种感觉,从十二天前,攻击机部队对陆军的支援,就没有什么“乐趣”可谈,没有那种风驰电掣与弹雨中曼舞的快感,所需要的就是在陆军空中支援引导员的引导下,对逃溃的英印军队进行空袭,尽量的杀伤其有生力量,而陆军的阻敌部队,总会适时的扩大战果。
  当风吹去公路上的爆炸时产生的硝烟后,满是黄色泥沼的公路上变了颜色,黄色的泥沼被血染成了红色,几分钟后,当最后一个编队的刺客扔掉最后一枚集束炸弹后,被血染成红色的公路上的泥沼中有一些伤兵在那里蠕动着,在周围的雨林中,一些幸存的印度士兵惊恐地望着被树冠遮挡的天空,看着头顶上的那群刺客的远去。
  “轰……轰……”尽管轰炸已经结束数分钟,但仍然不时有炸弹的爆炸,JS-18系列集束炸弹是国防军可靠性最高的集束炸弹,这些炸弹的引信设定是出厂随机设定,有的会空爆有的会在落地后数秒、数分钟后爆炸,即便是制造者也不知道一枚集束炸弹中的上百枚小炸弹,会在什么时候爆炸。
  不时响起的爆炸声像是夺命锤一般敲击着已经近乎崩溃的英印士兵,即便是那些平日自许保持军官仪表的英国军官此时也大都趴在泥沼中,不愿起来指挥部队,每一枚小炸弹爆炸时,总会夺取一些士兵或军官的生命。
  伤兵的哀嚎声、呻吟声是此时公路上唯一的声响,偶尔会有一些大胆的卫生兵不顾泥泽中的炸弹再次爆炸的危险,去抢救那些伤员,将他们拉进路边或雨林间,但更多的人却是任由那些伤兵在泥泽中挣扎、直到死去。
  过了十几分钟后,终于没有夺命的小炸弹爆炸的声响,那些趴在泥沼中英国军官,这时才算恢复了精气神,从路边的丛林中走出来,喝令着士兵们救治伤员,重新集结,以便继续向南方撤退。
  “嗡……”这时空中再一次传来有些轻微的发动机轰鸣声,原本刚刚平静下的公路再一次陷入了混乱。
  “飞机……”伴着惊恐尖叫声,那些正在救治着伤员的士兵几乎是不顾一朝的朝着雨林跑去,任由那些伤兵用土语咒着他们的“胆怯”,包括那些英国军官也同时朝着雨林跑去,同样丢弃了他们同胞。
  “红色的……朝那里飞一下!”
  “雀式”双座机内新闻记者远远的就看到了雨林间那段红色的仍然冒着硝烟的公路,便示意机师朝着那里飞过去。
  “该死的侦察机!”躺在路边的一名腿被炸断的英国军官看到那些上翼的小飞机,顿时明白这是前来侦察战果的侦察机,这种小飞机在过去的二十一天中,出现在频甚至不逊于中国空军的任何一种飞机。这种小飞机会追踪目标、引导空军轰炸、确定战果、再次引导,一旦头顶上出现这种侦察机,那么距离下一次轰炸就不远了。
  “天!”待飞到公路上空时,新闻记者总算看清了路上的那截红色是什么,是被血水染红的一段路面,上面到处都是燃烧破碎的汽车更多的是血水中破碎的肢体断臂,米字旗倒置在路上,一副大战后的残酷景像。
  “降低飞行高度!”新闻记者几乎相当然的认为,这里是一处已经结束战斗的战场,或许英军的溃兵正在距离这里不远的地方遭受更为惨重打击,拿着相机的新闻记者示意飞行员围绕着公路飞行,以便拍更多的照片。
  出人意料的是,无论是躲在雨林间或是在公路的血水中蠕动的印度士兵或英国军官,都没有朝着空中发射哪怕一发子弹,只是紧张仰望着天空。随着飞机不停地在他们头上不断盘旋,他们的心跳越来越来、同样也越发的紧张起来,二十秒、三十秒……一分钟……两分钟……那架可恶的侦察机根本就没有离开的意思,依然在空中盘旋着,并不断降低高度。
  再一次打击很有可能会在瞬息间降临,当恐惧涌上上心头而不愿意离去时,恐惧不断的漫延着,伤兵们的呻吟声和叫喊声不断加剧着人们心中的恐惧感,恐惧像是毒药一般在人们的心中漫延着、扩大着。隐隐的他们似乎听到空中传来一阵阵巨大的轰鸣声,或许那是这架侦察机召唤来的轰炸机群,到时他们会把更多的炸弹扔在这里,集束炸弹、燃烧弹,中国的轰炸机会把这里变成一片地狱,杀死所有人。
  “啊!”躲在雨林中的一个印度士兵尖叫着跑出雨林,此时恐惧压过了他心中一切意识,冲到路上的那名士兵从路边的一辆撞到树上的卡车翻找着什么,终于他翻出一张白色的床单。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他用旗杆的另一头举起了床单,冲着空中的那架飞机摇动着,那些原本在血沼中蠕动的英印官兵这时才反应过来他要干什么,他是要向那架飞机投降。
  “……”飞机上的新闻记者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先是一个人冲着空中举着白旗,那些躺在地上的人,同样举起了双手,更多的人从雨林中走了出来,当正在拍照的新闻记者看到这么多人走出雨林时,几乎吓的冒出一身汗来,正准备喊机师离开这里时。新闻记者从这些英印士兵的手中同样挥舞着或大或小的布巾,是白色的,更多士兵是举着双手走出的雨林。
  年轻的新闻记者已经忘记了先前的恐惧,在让机师飞的更低的同时,不停地按下相机快门,拍下眼前这惊人的一幕,他可以想象这些照片将会在国内引起什么样的轰动。他们……是在向一架飞机投降……世界上第一批向空中飞行的飞机举起双手的陆军。
第146章
30或31
  “战争史上首次空对地完胜,765名英印官兵向飞机举手投降。”报纸上报道哗众取宠,尤其那张冲空中举白旗的照片,李默晴可以想象陆军部和各集团军长官看到报道时面色铁青的模样。尽管并不在国防军服役,但因为生意关系,李墨晴多少知道,在很多战斗中,空军不得不将支援“强加”给陆军,陆军非常不喜欢空军“抢风头”的举动。
  步兵向飞机举起双手!国会议员看到新闻,一定会爽快增加空军预算,预算是国防军四大军种“不和”的根本,陆海空军和海军陆战为争夺预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海军搞阅舰式、空军搞特技表演、航空竞赛,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搞开放日,总之,就是要增加上报纸、广播的次数。
  现在空军有了如此骇人听闻的战果,一定会要求国会追加战时特别预算。陆军长官一准气的牙痛,怪英国佬和印度阿三没骨气,最终还是会将怒火发泄到他们身上,谁让他们对空军举起双手。
  李墨晴一进靶场就被突然响起的枪声吓了一跳,一个衣服上满是油污的青年正从枪架上取武器。
  “谷新,又在这熬了一夜?”李墨晴显得非常亲切,对此人李墨晴无限尊敬。
  “眼镜蛇”公司从当年十八人的小公司发展到现在,全靠这桑谷新一人支撑,要不是他的设计,眼镜蛇公司,早就像无数家小型武器公司一样,灰飞烟灭了。
  六年前,桑谷新上士从海军突击队退役,带着自己的设计来到公司,尽管公司只有十多个人,设计几种手枪、猎枪甚至靠代工生存,但李墨晴一眼看出桑谷新的设计非常出色。当时他带来的是一种半自动步枪设计。自从国防军采用六式半自动步枪后,国内民品市场上出现超过百种原理、结构各异的半自动步枪,但不过是拾人牙慧的改造型号,是六式半自动形形色色的仿制品。
  而桑谷新设计的半自动步枪,却和国内市场种类繁多的半自动武器明显不同,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导气孔没有调节器,活塞和活塞杆固定在一起,但与机枪框并不相连,弹匣不可分离,容量10发,向上抛壳,但导气管位于枪管上方,而不是六式半自动步枪的枪管下方。
  采用枪机回转式闭锁,顺时针方向旋转的闭锁机头上有两个大的对称闭锁突笋。闭锁方式是直接取自六式半自动步枪,事实上它的外形与六式半自动步枪非常相似,不过桑谷新设计的半自动步枪上的旋转机头经过改进,比较长,旋转速度更快,大大增加了闭锁机构动作的可靠性。
  当时正苦于开拓市场李墨晴,一眼看出这种步枪的市场潜力,多少年来国内半自动步枪市场一直被仿制六式半自动步枪垄断,国内枪械市场需要新颖而可靠的半自动步枪。事实证明李墨晴眼光独到,眼镜蛇SGX-20刚一堆出,就因不逊于六式半自动步枪的可靠性、良好精度、新颖的结构受到枪械杂志吹捧,SGX-20型半自动步枪五年来一直供不应求。
  去年,当时刚刚参战的英国人向中国公司定购武器时,因SGX-20大弧度弹仓结构更适合英国人使用的303有底缘弹,公司以38万英傍的价格成功向英国转让发射英国子弹的SGX-303型半自动步枪专利。现在看来,协议还真不如不签。一个月前中美、中英宣战,眼镜蛇公司陷于浓浓的自责中,设计者桑谷新的自责远胜他人。
  桑谷新虽是后备军军人,但因在武器公司从事设计工作,后备军动员报到后,被重新送回公司,继续从事武器设计,桑谷新颇感愤懑,最让桑谷新不能原谅自己的是,国防军和英国佬打仗时,英国佬手中的武器,可能是自己设计的。
  “我要设计一种更好的武器赎罪!”桑谷新暗暗发誓。
  坐在椅子上的桑谷新头都没抬,随手拆开手中的武器,武器是两年前开始设计的,两年来,公司已经投资超过12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完善和修改,国防军对于武器非常挑剔,试验时,任何小小的失误都会让使武器遭到否决。尤其对于眼镜蛇,这种“朝中无人”的小公司更是如此。
  “怎么样?问题解决了?”说话时李墨晴从台上取出一支步枪,步枪与过去的步枪明显的不同。乍看,很像机枪,机匣也像机枪,直接用钢块先锻压成型随后铣削接触面而成,锻压钢制机匣非常坚固耐用,采用管状金属枪托,牢固地接合在机匣上,整枪只有枪管下方有一块延伸至导气管但又不覆盖导气管的护木。
  桑谷新见到老板,非常难得的露出笑容,“重新调整准星后,在100米、200米、300米试射时,半自动射击密集度都在1.5~2MOA。这个精度应该可以说服国防军接受这种武器。”说话时,桑谷新按下机匣盖尾的卡栓,向上掀开机匣盖,将压弹枪机后的复进簧抽出,枪体、活塞、活塞杆、枪机是连成一体的,使得枪的结构更简单、更便于保养维护。
  “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李墨晴呼吸急促,如果枪被国防军采用,公司将得到规模空前的订单,此次战争中步枪生产量将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
  “当然,可以向联勤署提交申请了。”
  根据联勤署规定,各公司在向国防军提交参试武器前,军方将派代表来公司,送往国防军靶场前,样枪需经严格检验,查看其是否符合选型规则和技术要求,是否满足射击密集度、武器重量和外形尺寸及零件寿命、结构简单性等规定标准。
  “它的自动方式为导气式,闭锁方式为枪机回转式。导气活塞筒内的排气孔固定,无气体调节器。导气箍用销固定于枪管上,导气孔向后倾斜,与枪管轴线成30度夹角。活塞头和活塞杆均镀铬,活塞杆在机匣上方运动,活塞头上有六个排气孔,可使火药气体后吹以清除零部件上的污物。活塞杆在机匣上方运动,活塞杆后端延伸部为机框,机框上半部中空,容纳复进簧。枪机上有一个导柱,在枪机框的定型槽中运动。枪机上两个闭锁突笋在击发前旋转送人闭锁卡槽,完成闭锁,并牢固的支撑住枪弹。”桑谷新注意到军方代表,对武器兴趣不大,国防军中一直有浓浓的“六式情节”,他们眼中,没有任何一种武器比六式步枪更出色。
  桑谷新轻易拆开手中武器,“拉机柄与机框连在一起,机柄复进到位,即表示枪机已确实闭锁。机柄自机匣右侧伸出,向上弯曲,左右手均可拉动。击发和发射机构与六式步枪基本相同,击锤上有2个钩,扳机连杆带动2个阻铁,即第一阻铁和第二阻铁。关上手动保险卡锁后,扳机连杆被卡锁卡住,两个阻铁均不能动作,枪处于保险状态。打开保险待发时,击锤由击发阻铁挂住,扣压扳机后,扳机连杆向下转动,解脱击锤,但只有当机框复进到位后,击锤才能打击击针。照门为可调整风偏和仰角翻转式觇孔照门,两个翻转觇孔对应射程分别为300米和500米。照门仰角调整工具采用六式步枪准星调整工具。准星为柱形,准星护圈为金属管,顶有一孔,光线自孔中透入,便于高低调整准星。机匣很牢固,可以在机匣盖上安装瞄准镜瞄准支架。”
  军方技术人员被桑谷新手中武器吸引,拆卸、保养远比六式步枪简单、容易。分解步骤简单的超乎想象,先卸下弹匣,检查膛内确实无弹,向前推复进簧导杆,上抬机匣盖取下。取出复进簧和导杆,将机柄向后拉,机框和枪机向上抬起,离开机匣。然后转动枪机,自机框中分解出枪机。
  桑谷新拆解一支步枪后,一名军方技术人员按耐不住好奇心,同样从桌上拿起一支步枪,尽管从未接触过这种“全金属步枪”,但可轻易的重复桑谷新先前的动作,几秒内就拆开步枪,不完全分解时,全枪只有六个组件,它甚至比手枪更容易掌握。得到军方技术人员的赞赏,桑谷新和李墨晴彼此对视,李墨晴更是大喜过望。至少步枪获得参试资格。
  “与传统步枪相比,它最大特点是尽可能减少了木材应用。尽管各公司采用核桃木、桦木等制造枪托,但木材很难满足武器生产需要,国内最大武器生产商西二机已向国防军提交胶合板枪托的六式步枪,但这种步枪全枪只有护木为木料,枪托为一根无缝钢管,清理配件装于钢管内。”介绍武器特点时,桑谷新自信满满。
  枪托用优质木料过去十几年间一直是各家武器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提供优质枪托用木,国内各大公司进口木材的同时,还在西南、东北、西北等地建有枪托专用木料育材林,但小公司除尽可能进口外,只能高价争夺国内奇缺的核桃木、桦木。桑谷新设计步枪时,就考虑到这点,尽可能减少使用木料。这支枪甚至可以使用6式步枪淘汰的下脚料制造护木,这一优点很难被国防军忽视。
  虽然对自动步枪简单的结构感到惊讶,但军方技术人员,仔细检查武器后,语气和态度依然是人人欠他百十万的模样。
  “桑先生,步枪材料耗费多少?与六式甲自动步枪相比增加或减少?”一名仔细检查步枪的军方技术人员放下25发弹匣,随口问道。这支自动步枪使用五式步枪弹,但弹匣和国防军制式标准弹匣完全不同。
  五式轻机枪弹匣为30发,六系步枪使用的是10发、20发弹匣,五式轻机枪或六式步枪弹匣可以通用。而这支步枪的25发弹匣,却无法与旧弹匣通用。这是此款步枪,唯一让人感觉不满意之处。国防军强调最大限度减少后勤保障的复杂性,弹匣是消耗品,如果换装导致国防军同一口径武器却使用两种弹匣,会对后勤保障造成极大负担。
  “空枪重量4kg的SGX-30步枪需要原材料13.9kg,空枪重量相同的六式步枪需要耗材14.25kg。批量生产后SGX-30步枪加工时间为19.5工时,是六式步枪加工时间的70%,造价从72华元降到65华元。”桑谷新用详实数据回答,实际上公司生产出15支“车间型枪”。由于制造与加工耗时,枪平均单价高达165元,当然包括新夹具、模具采购费用。
  几名军方技术人员商量后,其中一人回复桑谷新,“星期三上午九时,提交80支样枪,可以吗?”
  西北市以北178公里国防军漠北试验靶场,拥有国内设施最齐备的武器试验室、试验场。号称“国防军武器摇篮”。国防军所有武器都曾在此接受最严格的选型试验,十几年间,有数千轻重武器曾在此接受试验,但只有百余种进入国防军序列。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后,大量武器弹药公司设计师、技术人员及公关人员云集于此。
  武器弹药生产商将产品送到这里试验,还有一些公司野心勃勃设计生产新型武器,争取军方订单。与西北二机集团等大公司相比,仅来两人的眼镜蛇公司,没有引起任何关注。选型试验时设计师和公司人员不能亲自参加以免对试验产生干扰,这是为避免公司设计技术人员在试验过程中妨碍试验人员工作,最重要的是避免向试验人员贿赂。
  李墨晴知道想通过国防军试验,并最终成为国防军制式装备,必须在性能上出类拔萃。对于“朝中无人”从来没有和国防军高层交往的眼镜蛇公司,唯一依仗,就是武器性能,只有彻底征服军方技术人员才能获得成功。试验条件复杂、恶劣。许多试验项目使人难以容忍,目睹试验表上不断增加的试验项目,桑谷新和李墨晴总算明白,为什么武器公司会用“恶魔试验”形容国防军武器选型。
  浸泥水射击试验。该试验程序是将装上弹匣的样枪浸入泥浆内,枪上每个零件都被污水浸透。桑谷新的样枪浸污水试验顺利通过,打完十几个弹匣未发生一次故障。接下来是武器沙浴试验。隔着防弹玻璃窗,桑谷新看到,枪架样枪的每一缝隙、沟槽、孔眼都填满沙子。
  “能打响吗?”李墨晴非常紧张。
  几分钟后,一位射手走进试验室端起枪架上吹了十几分钟沙子的样枪,进行单发射,沙粒如同水珠向外喷射。射手扳动快慢机,把它定在全自动位置上,一个弹匣打空,没有出现一次故障。一名上校走到桑谷新面前,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容,过去几天中,根本没见他笑过。
  “恭喜,你们提交的武器非常出色,按照我个人观点,它比六式步枪更可靠。”
  “下面是不是寿命试验?”桑谷新依然紧张,自己一共带来80支样枪,试验却有70多项,每支枪要参加几种试验,射击数百发子弹,如果进行寿命试验,肯定有失公平,但根据国防军要求,提交第一批样枪后,进行第二轮试验前,不能更新武器。
  “就现在!”上校点点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4/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