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6/730

  9月28日下午五点,印度第18步兵师汤姆和亚瑟在西斜的烈日下拼命加固工事。汤姆和亚瑟等人,刚一下船,就被扔到这里修工事。新加坡连绵大雨让修筑工事变成灾难,战壕变成泥水沟。新加坡红土碱性很大,每天泡在烂泥水中,成百上千人得了战壕足,轻者脱皮、流血,重者化脓、掉趾甲盖、露骨头茬,总之,这里就是地狱。
  但工事仍需要修建,毕竟是保命的东西。忽然听到空中传来嗖嗖声,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汤姆连忙滚进有一英尺积水的战壕内,爆炸冲击波气浪过后,汤姆看到亚瑟的半截身子炸飞上天。炮击停止,从泥水中勉强站起来的汤姆头痛欲裂,感觉大地一片漆黑,周围死寂。他咬紧牙根,想前行,突然,眼前一黑便失去知觉。
  9月29日,国防军第九军集中843门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同时开火,一排排炮弹爆炸闪光把天空映成橘红色,新加坡地动山摇。首要目标是里达海军基地大油库,被炮弹击中发生惊天动地的大爆炸,熊熊大火冲天而起照亮海峡和海岸。摧毁油库是为了防止燃烧的石油流进海峡。
  当夜,陆战二师向新加坡东部发起侧应性进攻,20多艘登陆艇搭载400多名士兵和迫击炮冲入樟宜堡对面的乌敏岛。几个小时便占领乌敏岛的陆战队员架起榴弹炮,轰击英军樟宜海军基地。雷鸣般的炮声迷惑了珀西瓦尔及英军参谋,他们进一步向北调派增援部队。29日傍晚,炮击24小时后,炮口转向长堤以西,轰炸澳大利亚军队的防御工事。
  大雨倾盆,狂风怒号。四周一片混沌迷蒙,一切声音都被狂风骤雨掩盖。闪电撕裂黑幕之际,惊雷乍响。电闪一瞬,丛林内一排排蹲在冲锋舟边的陆战队员被照的清清楚楚。
  “鬼天气!”夏侯羽恨恨地骂道。娘的!自从进入马来亚,陆战二师就没碰到过好天气,总攻日电闪雷鸣、风浪滔天。
  “怎么样?突击队能出发吗?”站在苏丹王宫瞭望台上,黄百韬问陆战二师师长张秩扬。尽管和他交情不深,但黄百韬也知道,这位出生槟城的南洋富豪公子哥是总理内兄,好在平素也看不出有公子脾气。
  张秩扬斩钉截铁地点点头,“能!只要不是台风,海军陆战队就能冲上去。”
  “张师长,整个炮群都会配合你们进攻。”参谋长给张师长鼓劲。
  “我只要一半火炮,其它火炮必须死死压住英军,屏断射击打稳一些,防止英军调派增援部队。”
  炮十三师师长立即回复,“没问题,昨天我已派出最好的引导员渗透到新加坡,进入预定位置,保证不会让英军有机会派出增援部队。”
  9月30日0时,陆战二师第五团、第六团1000余名官兵扛着300艘玻璃钢压制的冲锋舟,在暴雨中冲向风浪滔天的大海。三百艘冲锋舟以最高航速强渡,把攻击矛头指向战斗力薄弱、疲惫不堪的澳大利亚军防线。该地区靠海有一片沼泽,阵地前沿长满浓密的热带灌木。灌木阻挡了澳大利亚士兵的视野,沼泽影响了各个据点的支援与协调。
  冲锋舟迎风顶浪高速航行,浪声掩盖了冲锋舟发动机的轰鸣。一道闪电,夏侯羽看到周围一艘艘冲锋舟,布满海面,舟上战士一只手抓住舷边绳索,一只手紧握武器,坚毅的目光直视前方。
  地狱在什么地方?克里斯不知道,但缩在被雨水淹没的战壕内,克里斯知道这就是地狱。借着闪电白光,克里斯看到水壕内瑟瑟发抖的战士。望着疲惫不堪,精神萎靡的士兵,克里斯咬咬牙,手指身后几米外一块高地帐篷。
  “除机枪手和哨兵外,全部撤进帐篷。”早已无法忍受的士兵,连滚带爬冲出水壕,直奔高地,钻进传说中“天堂”般的帐篷。
  土兵刚刚进入帐篷,大雨就倾倒下来,帐篷中同样湿漉漉的。士兵们脱去鞋子,晾晾被泡烂的双脚,习惯澳大利亚干旱的士兵,雨季新加坡无异于地狱,中国军队就是魔鬼,唯一区别就是,或许地狱中会干燥一些。
  “该死的!”一名士兵见毛毯下有东西蠕动,掀开湿漉漉毛毯,一刀砍死那条蛇。热带沼泽,毒蛇、蚂璜肆虐。
  “首义纪念日前拿下新加坡。”在冲锋舟即将抵滩时,夏侯羽想到团长动员讲话。长官希望在新加坡举行首义纪念日阅兵,拿下新加坡,东方的直布罗陀,将是第九军献给中国首义30周年庆的礼物。
  战壕中,腰部以下浸在雨水中的罗伯特用饭勺敲击维克斯机枪水冷管,用浓重的澳洲口音唱起《Waltying
Maltida》。歌声在战壕内回荡。置身湿漉漉帐篷中的士兵凝神倾听,歌声充满澳大利亚风情,是剪羊毛工人对自由的渴望和深情的倾吐,歌声勾起士兵对澳大利亚的思念。士兵们击节应和,轻哼《Waltying
Maltida》,脑海中浮现出澳大利亚辽阔的草原、红色的土地和干燥的天气。
  轻快的歌声在沼泽地间回荡,一名哨兵依在树上,半闭眼睛轻哼这首歌。海上异动打断哨兵的思绪,在闪电照耀下,他看到密密麻麻的冲锋舟。
  “砰!中国人。”
  当陆战二师第五团登陆海岸时,哨兵才鸣枪警告,但为时已晚,澳大利亚士兵失去滩头阻击的良机。
  英国炮兵措手不及,等反应过来,登陆部队数百艘冲锋舟已在暴雨和海浪掩护下冲上海岸,大炮因距离太近派不上用场。
  突然,克里斯觉得腰间一麻,便软软的瘫倒在泥沼中,克里斯努力想站起来,却力不从心,下半身完全失去知觉。与此同时,被自己赶回帐篷休息的士兵,尖叫着端起步枪迎击中国军队,但刚冲出帐篷就被密集的弹雨扫倒。
  “嗡嗡嗡”空中传来破空声,中国人的炮击开始了。中国人的炮击会在步兵突击瞬间开始,突击步兵紧贴炮火并进。
  炸飞的肢体散落在沼泽地,冲锋的夏侯羽被什么东西砸中,借助炮火闪光,原来是被炸飞的断臂。澳大利亚人向海滩疯狂扫射,跳下冲锋舟的陆战队员,奋不顾身的前冲。军官士官的呼喝声、哨声、枪炮声,使海滩一片嘈杂。冲在最前面的几名陆战队员后背几道血线喷出,短短三十米距离,却是生与死的距离。
  “手榴弹、手榴弹。”
  手榴弹在距离澳军防线二十米位置如雨点般被甩进战壕。在手榴弹炸起的泥水血水扬起落下的瞬间,陆战五团十二营官兵已突破澳大利亚22旅防线,杀红眼的陆战队员,给原本就不擅长肉搏的澳军带来灭顶之灾。
  跳到水壕瞬间,夏侯羽才发现跳进人堆中,一名澳大利亚士兵端枪直刺过来,过腰深的水延缓双方的速度,侧身躲过刺刀的瞬间,夏侯羽用枪托猛砸澳大利亚士兵后脑,热粘的液体沾了夏侯羽一脸,似乎是敌人的脑浆,周围更多澳大利亚人包围过来。
  “妈的……”没等夏侯羽骂出声,头顶响起一连串枪声,围住夏侯羽的澳军士兵中扬起一团血雾。
  “管我干什么,向纵深推进。”提机枪的队员向夏侯羽伸出手想拉他出来,夏侯羽大吼道。周围更多人跳过水壕,而战壕内外到处是举起双手投降的澳大利亚士兵。近战中,澳军士兵根本不是国防军对手,更远不是陆战队对手。仅仅十几分钟,陆战五团便轻易登陆成功,朝着贝内特设立的第二道防线冲去。
  三发“抢滩成功”的信号弹打出,整装待发的后续部队立即在西北海岸海滩登岸。30日天亮时,登陆国防军已达万人,上午九时15师全师完成登陆。黎明,一群群端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冲锋的国防军士兵势如破竹。澳大利亚军防线全线动摇,士兵四散逃跑,抛弃一切累赘,包括步枪和子弹……
  第七机械化步师发起追击时,黄百韬站在柔佛王宫瞭望塔楼大窗户后边,用望远镜观察对岸战事发展。先头部队势如破竹,第15师前头部队已经突进到距离新加坡城10英里。
  “陆战六团在‘银箭’滩头攻击受阻,已突破澳军22旅防线的陆战五团立即增援,迂回到固守海峡堤道防线的澳军26旅侧翼,对澳军26旅发动三次冲锋,与澳军26旅73团展开肉搏战。澳军士兵虽顽强抵抗,但终究全线溃败。现在第7机械化师开始从长堤东侧登陆,配合从西北和正北方面进攻的主力,三面突破夹击,全部指向新加坡岛中央。”
  张秩扬笑容满面的向司令官汇报,第九军已牢牢扎在新加坡岛上。首义纪念日前,夺取远东直布罗陀新加坡,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很好,告诉张师长,陆战为攻克新加坡立下头功。”黄百韬对参谋长说,“怎么样,耀宗,想不想和我一起去新加坡看看。”
  “焕然,现在去似乎不太合适。”李宗敏笑道。对他的主意即没有反对,也没有赞同。
  “我现在就要和战士们一起踏上新加坡土地,给兄弟们打打气,把指挥部放到裕廊防线。”黄百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走下瞭望塔。
  几十分钟后,黄百韬便和第九军参谋们一起乘坐登陆艇渡过柔佛海峡。尽管英军炮火仍十分猛烈,炮弹不时在海面爆炸,激起巨大水柱,但黄百韬兴致勃勃地望着新加坡,打下新加坡,就意味着马来战役完胜。黄百韬知道届时第九军不仅征服英国人苦心经营百年的“狮城”,而且彻底拨起英国在远东的根基。
  海峡堤道,是夏侯羽这辈子见过最惨烈的战场,到处都是死尸、断臂,几小时前,一个班战士呐喊冲上去的瞬间,就被一团血雾笼罩。驻守于此的澳军73团战斗意志远比英军顽强。甚至在突破防线后,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就持续了近一个钟头。累的连手指都抬不起来夏侯羽直接用嘴叼住六营长递来的香烟。
  六营损失172个兄弟,加上伤员40%战损,陆战队从来没有如此惨重的损失。
  “735对3756,73团的零头都比咱们多,能占领阵地,已经是老天爷保佑了。”浑身是血的夏侯羽靠在被击毁的装甲车上。情报中,英军在马来没有坦克,但谁曾想,在这里碰到六辆加装钢板的装甲汽车,六辆装甲车给没有携带反坦克武器的六营造成惨重损失。
  头戴钢盔的黄百韬一上海峡堤道,就被惨烈的战场惊呆了,堤道两旁躺靠着筋疲力尽、浑身血污陆战队员。自己根本就是在尸体中行走,堤道附近澳军阵地,红土被血染的更红,泥沼里的水同样是红色的,残破的尸体一具挨着一具,偶尔还可以看到成排的尸体。
  “六营碰上澳军73团主力,26旅马克上校意识到侧翼遭到攻击,就下达撤退命令,73团是阻敌部队,所以战斗很激烈。”李宗敏汇报道。
  多么激烈或惨烈的战斗,在长官报告中,永远只会一笔带过,没有长官,会记录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直升机不停起降转运伤员,海峡堤道不时响起零星的枪声,显然有人在干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
  “26旅全歼了吗?”沉默好一会,想起陆战六团和陆战六营伤亡数字,黄百韬反问道。
  “长官,26旅大部撤退到英军第二道防线,裕廊防线布防。”
  “口头通知各部队主官,战俘营里没有澳军26旅的位置。”黄百韬冷冷的命令。国防军会优待俘虏,但同样会选择俘虏。
第149章
这里是新加坡
  “从马来亚开始,联邦军队丧失了抗击中国人夜间进攻的信心。脚踏胶底软靴的中国士兵,如果突然出现在联邦军队阵地上,总会把士兵吓的四散逃命。新加坡在燃烧,在破碎。城外沟渠成了扒满苍蝇尸体的墓穴,数千毫无斗志的士兵聚集在战壕内,任由中国军队炮击、轰炸,全无反抗之心。街头随处可见衣杉滥褛、醉醺醺的溃兵,帝国末日已经来临。”《泰晤士报》。
  中国军队在马来战场节节胜利,9月30日成功登陆新加坡,东方直布罗陀危在旦夕。美英荷澳盟军总司令韦维尔将军寝食难安。1941年9月2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阿卡迪亚会议上做出决定,韦维尔担任盟军总司令不到10天,就要面对马来亚、缅甸沦陷的局面。繁重的工作和精神压力,使58岁出身军人世家的韦维尔心力交瘁。
  “我要亲自去新加坡,督促发起反攻。”收到中国军队成功登陆新加坡的电报后,爪哇的韦维尔便决定亲自到新加坡岛视察,组织英联邦军对中国人发起最坚决的反攻。
  “长官,南中国海布满中国潜艇,空中遍布中国人的飞机……”韦维尔的副官急忙劝阻。
  “威尔,再这样下去势必一败涂地,大英帝将遭受前所未有的耻辱。我必须亲自督促珀西瓦尔发起反攻,立即反攻。”韦维尔毫不犹豫拒绝威尔的劝阻。
  “我现在就通知将军,让他准备一艘潜艇……”见无法改变长官意志。威尔稍加思索后,提出一个妥协的办法。
  “潜艇太慢了,准备一架水上飞机,今天晚上,去新加坡。”9月31日夜,搭乘水上飞机的韦维尔冒着飞机迷航或被中国空军击落的风险,从爪哇盟军司令部飞到新加坡。
  水上飞机降落前,韦维尔总算看到了新加坡的模样。
  “上帝!这里根本就是地狱。”一名参谋人员惊呼,新加坡被炮火映成红色。乘车前往英军司令部坎宁堡的路上,随处可见神情麻木的溃兵,他们被中国人吓破胆,别说反攻,保卫新加坡都成问题。一进坎宁堡,韦维尔立即召开作战会议。
  “从马来亚撤退过程中,绝大多数部队为了加快速度丢弃了大量贵重且难以补充的武器装备。中国人采用惯用的办法,借助月光,在各种轻重火炮和迫击炮掩护下发起进攻。曾估计,敌人可能会广泛使用坦克作战,但中国人的坦克部队第7机械化师,更多时候担任突击尖刀,真正起到毁灭性打击作用的是步兵。敌人采取了我们不熟悉而且非常不适应的战术,装甲部队突击的同时,以少量精锐步兵对我军防线迂回进攻,一边贴弹幕攻击,一边猛投手榴弹。中国步兵穿软靴,悄悄渗入我方阵地。我们的士兵在夜战和近战时,根本不是中国人的对手,既无勇气,也不擅长夜战、近战。现在我们没有足够武器,没有足够大炮、士兵也没有战斗的勇气。”
  作战会议刚一开始,珀西瓦尔中将就开始诉苦,联邦军队士气崩溃,没有足够的武器等诸多困难。
  “但最大的困难,是中国军人截然不同的打法,尽管中国军队的火力、装甲力量远强于联邦军,但并没有像欧洲军队一样,依靠优势火力硬打硬冲,而是不断借助分队迂回、渗透、穿插等一系列手段进攻。在弹幕掩护下,坦克突击,侧翼、后方步兵迂回渗透,瞬间就能击垮防御部队的作战意志,即便最顽强的部队,也无法适应这种打法。一个又一个奉命阻击中国军队的部队,在这种打法下崩溃。相比白天,中国军队更喜欢黑夜,白天引导轰炸机轰炸。夜晚,就穿插渗透。我们在白天遭受惨烈轰炸的部队,很难组织起有效反攻,往往一触即溃。”
  没理会诉苦的珀西瓦尔中将,韦维尔取出丘吉尔首相的命令,高声念道:“战斗必须拼到底,战地指挥官和高级军官应该和士兵战斗在一起。美国人正在吕宋岛浴血奋战,大英帝国荣誉在此一举。”
  韦维尔是个不轻易激动的人,喜欢冷静的思考问题。但面对如此局面也禁不住怒火中烧。念完丘吉尔的命令后,就冲着珀西瓦尔大发雷霆。韦维尔认为新加坡和马来亚的靡烂,完全是因为珀西瓦尔的无能。
  “珀西瓦尔中将,你的胆子呢?你的士兵呢?你的武器呢?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你的无能和懦弱!”
  珀西瓦尔是一位典型的英国绅士,当众斥责,伤害了他的自尊。珀西瓦尔站起来反唇相讥,指责韦维尔指挥不当,协调不力。两人在会议上互不相让,互相指责、谩骂,而且声调越来越高。参谋人员简直无法相信污言秽语出自两位绅士之口。
  在珀西瓦尔中将那里碰了个钉子的韦维尔,怒气冲冲连夜赶到澳大利亚将军戈登·贝内特前线司令部。裕廊防线上惊魂未定的士兵和草草了事的工事,让韦维尔怒火更盛,戈登·贝内特的前线司令部参谋,竟然一面下达作战命令,一面做好卷铺盖卷走人的准备。卡车上装满撤离时需要带走的物资。
  询问士兵得到的答案是:如果中国军队发起强攻,司令部必须第一时间转移,以免阵地被中国人突破时,司令部仍未做好转移准备。面色铁青的韦维尔见到贝内特,便挥动双臂大吼,“你应该立即向中国人发动反击,人家用皮鞭抽打你的屁股,你却撅着不动,真不知羞耻,竟然还……”
  韦维尔怒吼声未落,一颗炮弹落在屋顶上,两位将军本能的撅起屁股钻进桌子底下躲避炮击。爆炸过后,他们从桌子下钻出来,爆炸声更密集了,中国人竟调动了攻城重炮。拍拍身上的灰土,韦维尔看着灰头土脸的贝内特,怒气勃发,澳大利亚军队面对中国人的进攻,一再抱头鼠窜,该死的澳大利亚人。
  “你这个笨蛋,带着该死的澳洲佬滚你的蛋吧!”一骂完贝内特,韦维尔头也不回离开贝内特的前线司令部。盟军总司令韦维尔知道自己必须连夜离开新加坡,以指挥“盟军”更好、更有效的战斗。尽管丘吉尔一再命令韦维尔指挥英军全线反攻,但这已毫无意义。为了维护大英帝国的尊严,在临上飞机前,韦维尔发布一项冠冕堂皇然的通令。
  “英联邦在新加坡岛军队数量远超中国。屡战屡败导致英军声誉濒于危机,大英帝国声誉濒于危机。美军在人数占压倒优势的敌人进攻下尚且守住了巴丹半岛,在太平洋重创了中国精锐部队。如果新加坡要塞被人数处于劣势的敌人攻占,将是英军的耻辱、大英帝国的耻辱。决不投降,也决不考虑投降,必须奋战到底,证明帝国战斗精神永存。”
  但除了一纸空文外,韦维尔不能给予新加坡守军任何实质援助。韦维尔再一次冒着风险极为沮丧地返回爪哇。夜晚在爪哇下飞机时却又不小心跌了一跤,经医院检查发现有骨折,不得不卧床休息,屡战屡败的现状让韦维尔沮丧到极点。在医院病床上,韦维尔强打起精神,给伦敦的丘吉尔发出一份电报。
  “新加坡战况不佳,部队士气萎靡,正尽一切努力鼓励进攻和乐观精神,但我不敢说努力取得成功。我已经发布命令,决不考虑投降,必须战斗到底。”
  但兵败如山倒,战事发展完全超出韦维尔的期望和控制。韦维尔离开新加坡第三天,国防军第15师便攻占了俯瞰新加坡的武吉知马山,控制了半个岛屿。24步兵师,已接近新加坡市郊跑马场。
  “长官,英军已无退路,正在做困兽犹斗,抗击越来越顽强,炮火越来越密集。三小时前215步兵营在攻击英国步兵第五十四旅防线时,遭受前所未有的炮火攻击,全营伤亡过半。”张钟麟神情极不自然,24师从泰国打到新加坡势如破竹,但这次战斗中,竟会损失半个营,英国人的顽强超出预料。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英军官兵士气已低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情报显示,澳军开小差的很多,澳军各营只剩下200名低级官兵,其余已逃到新加坡市区。澳军巡逻队正在围捕他们,送到收容中心,但他们又从那里逃走了。”参谋长带来好消息,英印军也好不到哪,正千方百计逃离新加坡。海军在海上已俘虏四万名英印澳逃兵,逃兵现象会越来越多。
  “不能将胜利希望寄托在英军开小差上,必须加大进攻强度。英国人有重炮,我们没有吗?炮兵、轰炸机要连续不断轰炸英军阵地。”黄百韬站在武吉知马山顶眺望新加坡。第九军进攻锐势已弱,连续35天高强度作战,让第九军疲惫不堪,而且补给日益吃紧。如果英军拼死反击,第九军将被迫和英国人打巷战,会造成惨重的伤亡。
  黄百韬望着浓烟滚滚的新加坡城,再看看疲惫不堪,但仍然坚持战斗的官兵。
  “我们连续作战35天,上至长官,下至士兵,从没有得到修整机会。我不怀疑大家的战斗意志,但战士毕竟不是铁人。从今天开始,放慢进攻速度。我已要求空军,进一步加大力度轰炸市区,从而向英国人施加心理压力,逼迫珀西瓦尔投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6/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