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9/730

  这些人肯定不愿意看到,总理将韩国模式套用在“情况特殊”的马来亚,与“韩国模式”相比,华侨肯定更愿意采用“兰芳模式”即华人主导政府。
  “对华侨的国籍政策,自共和以来,我们实施‘血缘国籍’,只要父亲是中国人,所生子女即自动获得中国国籍。现在我们在马来亚却碰到一个问题,假如我们在马来亚实施‘韩国模式’,华侨身份界定,按照在兰芳、泰国、中南惯例,即华人自动获得独立后所在国国籍,我们是承认双重国籍的。”司马提到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华侨地位问题。
  “独立后的马来亚,占人口43.6%的华侨地位是什么?我们应该对马来亚持以什么政策,这些都是问题。假如,我们执行兰芳模式,那么将占人口50%的马来人置于何地,同样这也有可能导致亲英势力和英国间谍从中策反,进而导致马来亚时局不稳定,这和我们建立稳定政权的目标是有违的,同时英国人可以以马来亚为借口抨击我们。”
  郑彦芬立即领会了总理的意思,开始在脑海中构思解决办法,“总理,其实这些并不是问题,无论是在韩国或越南、泰国等地推行民主宪政,共和中国不仅是作为解放者解放那里,同时还帮助他们建立现代化政治秩序,这恰恰是我们的优势,不是吗?而且这亦受到当地民族普遍欢迎,这一点想来大家都不会反对。”
  郑彦芬说话时面带微笑,解放的同时伴随“价值观推广”,而价值观推广,同样隐藏着其它目的,总之在新生国家中,民主是核心、宪政是基本,当然唯华政策不可避免,否则政权自然没有存在的意义。
  “殖民统治时期,英国对马来西亚采取间接统治方式,形式上承认各苏丹对马来西亚统治权,保留原封建土地制度,并通过设置保留地和限制其他族群购买土地的方式,将马来人固定在农村,利用华人和印度人在城市充当锡矿工、手工业者和种植园主。因多数马来人生活在农村,贫困率较高,而华人、印度人则主要生活在城市,总体经济水平较高。”
  郑彦芬向总理阐述马来亚的历史,总理和其他人的疑虑是基于对马来亚现状的不了解,而华侨恐怕亦不了解“共和”本质。但一方面作为国会参议员,另一方面又是国会侨务委员会主席,自己每年有大半时间在南洋,与侨社、侨民还有殖民地政府打交道。对于那里的情况虽然谈不上了如指掌,但至少比他们更清楚。
  “总理,宪政的根本在于公平,中南三国第一次普选已经开始,三国选举法是我国法律专家借鉴我国《元年选举法》基础上制定,在选民登记上,有一些限制,比如:小学以上文化,否则他们不识字,怎么去投票呢?在早期普选中必须加以限制,在民众适应之后,才能够扩大,共和二年我国登记选民4300余万,而现在是4.15亿。总要一个过程不是吗?”
  “继续!”郑彦芬的话让司马意识到他已经有了解决办法。
  “马来亚占人口50%以上马来人,文盲比例占80%以上。而马来亚90%在校学生是中国人,90%以上大学生是中国人。而且,无恒产者无公责,绝大多数马来人都依附苏丹和大地主。如果选民登记,有产、普遍接受教育的华侨,将占登记选民绝大多数。宪政基本精神在于公平,我们并不需要偏袒某一方,需要继续一如既往的给予公平、公正的机会。”
  听到公平、公正这两个字眼,司马脸上露出笑容,想起另一个时空的真实历史。日本占领马来西亚后,对马来西亚同样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但与英国人不同,日本人对马来人采取拉拢与怀柔政策,对华人则直接镇压和掠夺。日治时期,马来人作为合作者进入各级行政和治安机构,华人则成为被统治和监视对象。日本人与华人对抗,变成马来人与华人对抗。
  二战后,战后英国人的归来并没有消除族群间的矛盾分歧,反而将矛盾分歧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为延续殖民统治,战后英国组建了中央集权的马来亚联合邦,改间接统治为直接统治。新的马来亚联合邦确认了马来人的特权地位,非马来人获得公民权必须符合15年居住期,以及语言和忠诚等诸多苛刻条件。
  独立后的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在法律上通过修改宪法明确“马来人至上”意识,马来西亚宪法中,有多项条文规定马来人特权,阐明马来人及沙巴和沙捞越土著的特殊地位必须获得保障。由马来族掌握政权,华族在种族上受到歧视,在政治上受到压抑,在经济上受到限制,在文化上受到排斥,当地华侨华人处境艰难。
  马来人更是从法律上制造了土著在经济领域占有30%股权,大专学府招生额为土著55%,非土著45%,挂牌公司必须将30%股权售予土著,同时还强制推行同化政策。他们从来没有给予华人公平,自己应该给他们公平吗?
  就在司马考虑是否接受郑彦芬建议时,先前和总理一直讨论这个问题的杨永泰,用赞许的眼光看了一眼郑彦芬,“总理,这是最好的选择,将选择权交给当地人,而我们只需要保持适当中立,当然驻军威慑同样不可避免。”
  “总理,这样可以堵住很多人的嘴,但新加坡问题?”
  “新加坡没有任何讨论必要,新加坡将会成为中国第二个特别市,这点无庸置疑。未来我们在南洋各国保留驻军的同时,新加坡将会成为我们在南洋的一个据点,这是最基本的南洋政策。我们是解放者,但是我们所有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自身利益。”
  讲到利益时,司马看了一眼杨永泰。就在昨天,四石告诉自己,杨家三公子的扬新集团在军方友人帮助下,从一个英国商人手中低价购得一处英资锡矿,在敌国资产处置委员会接收之前,就已经把锡矿转到自己名下。
  “算了,总是难免的。”原本想等众人走后和杨永泰谈谈这个问题,但想了想,司马还是放弃了。
  无论什么战争,总有很多公司希望分享战争红利,扬新集团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国内财团是战场上一只看不见的推手。财团为了自身利益,一步步操纵国会诱发战争,战争刚爆发,财团就在西北大厦举行“分赃会议”,划分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甚至伊朗、中东等地的英美等国遗留资产。随着国防军胜利,地图上、草案上的划分变成事实。
  现在敌国资产委员会,正在以当初各大财团划定范围进行公开分赃,只有少数大公司、大企业不屑一顾的敌资,才会落到小商人小企业之手。
  “他们更希望中国打到欧洲,这样就可以分割欧洲了?”司马无奈地摇摇头,财团是个问题。过去几年自己尽可能打压财团。但效果不尽人意,除非自己真有自断臂膀的决心,否则,有时候也只能装做看不见。
  司马摇摇头把思绪转回正题,“敬恒,你和刘会长一起把意见整理成文,下周提交内阁讨论。”
  众人离开总理办公室后,顾维钧从包中取出一份文件说:“总理,瑞士方面发回一份情报,美国对我们提出的条件作出回应。”
  “哦!”打量顾维钧手中的文件,司马有些好奇,美国人作出回应,文件显然不会是“拒绝”二字,如果拒绝,不会如此厚实。
  “总理,罗斯福认同我们必须给予亚洲各国独立的看法,但他认为,独立必须在宗主国许可下的独立,而不是武力入侵。”顾维钧顿顿,接下来的话,肯定会让总理大发雷霆。
  “对东南亚地区的侵略行为,实际上是毁灭了东南亚各地独立的可能,如中国同意撤军,并愿意向英美两国道歉,并赔偿两国损失……”
  总理沉默不语,出人意料的保持冷静。但当留意到总理手中颤抖的烟蒂时,顾维钧明白,总理是强压怒火。
  “看来,他们还认为可以赢得优势,不见棺材不掉泪。”
  ……
  司马盯着一个身穿空军制服的年轻人,怔住了。刚才看到这个年轻人的设计方案时,司马觉得是在玩笑,是一幕精心策划的恶作剧。但在中国除了女儿们会这么对自己,其他人……但,这个年轻人提出的方案着实让人惊讶,甚至超出自己最初的设想。
  望着总理,木远帆呼吸急促。方案得到空军参谋部及技术部门认可后,自己就做好被总理接见的思想准备。但现在真的站到总理面前,木远帆还是忍不住激动。自己是正宗西北人,少年时甚至在动物园碰到过总理,总理显然已经忘记了自己,但自己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事隔24年再次见到总理,而且自己将完成总理交待的任务。
  “总理,技术部门已经充分验证过方案,方案从技术上是可能的,当然我们并不期望一次轰炸可以给美国造成多么惨重的损失,这非常困难,毕竟载弹量有限。但我们相信,当第一枚炸弹落在美国本土时,美国国内本身就怀疑战争能否取胜的民众,会陷入前所未有的惊恐中,当我们在美国本土投下炸弹,意味着美国的大洋天险不复存在。”
  司马最初作出轰炸美国本土的决定,是出于报复美军对上海的轰炸。随后参谋部进行讨论后,认为对美国本土轰炸,有利于促成战争结束,而且对美国民众心理打击,甚至超过击败美国舰队。正因如此,参谋部和空军才满怀热情的研究轰炸美国的方案,技术部门否决了所有提议,却保留了木远帆的方案,他的方案最现实、成本最低,效果却最显著。
  所以,郑培林才会亲自带着木远帆来到总理办公室,由他亲自向总理解释这个方案。
  “但必须考虑到,轰炸此处,可能会适得其反,不是吗?”在木远帆讲解时,司马又仔细看了方案说明及航线图,不可否认他进行了充分研究,尽管编队一定会被发现,但发现后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反而更能在美国民众心中造成恐慌,这恰恰是参谋部希望看到的。
  木远帆看到总理犹豫不决。
  “总理,其实我们并不可能左右全部,或许有可能导致事情朝反方向发展,但同样,也有可能使它朝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不是吗?”
  沉默数分钟后,一直看着航线图的司马抬起头,看着这位空军中校。以后,任何一本描述二战历史的书籍上,一定会记下这位空军中校的名字。
  “就这么干吧!”
第152章
勤奋的人
  位于赛音诺颜省戈壁边缘的空军念慈基地,是处名不见经传的空军基地,从未上过报纸或广播新闻,这里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但对于空军战斗机飞行员,这里却是个神圣之地,是空军第一个以飞行员姓名命名的空军基地,是空军空战学校所在地,所有空军飞行员,需要通过念慈基地的魔鬼训练之后才能上战场。
  从这里一代又一代飞行员接受了“中国无被俘之空军”的信念,这也是空军高层特意以念慈空军基地作为空战学校所在地的原因。和过去不同,宣战后,一大批空军预备军官乘火车源源不断进入念慈空军基地,基地人满为患,不得不让部分飞行员住在跑道附近的帐篷中,但对此并没有太多意见,成为空军战斗机飞行员是他们唯一目的。
  “我们的任务是杀掉你们这群小兔崽子中的一半,然后让另一半人去当战斗机飞行员。”每年当各班学员到达念慈空军基地空战学校后,负责空战训练的长官们,总会用同样的话不断给怀揣蓝天之梦的年轻人当头棒喝。
  西方国家空战战术是飞行员口耳相传的,能够在战场上活下来并领悟到其中窍门的飞行员并不多,大部分飞行员往往第一次出击就被击落、血洒长空,永远没有成为王牌飞行员的可能。二十年前,国防空军建立空战学校,并召集空军最优秀飞行员,用四年时间,汇集空战格斗经验,并进行数万次高强度对抗性空战演练,编写成《空中进攻手册》,并使之成为空战学校标准教材。
  标准教材配以最优秀空战教官,改变了传统空军飞行员教育方式,将飞行员对空战的领悟阶段提前到航校,而不是在战场上靠生命去领悟。尽管海空军空战学校事故率、死亡率一直倍受质疑,最高达52.6%的训练死亡率,在某些人看来学校比战场更残酷。
  空战是残酷无情的,战斗机飞行员不是风度翩翩的空中骑士,电影中罗曼蒂克式的空战不过是艺术加工,怀揣罗曼蒂克思想的飞行员,只会成为敌人的靶子,而这不是空军需要的,空战学校就是为了打消他们这种念头,同时通过各种接近实战的模拟空战训练,让战斗机飞行员快速成长起来。但只有通过空战学校训练,他们才有可能驾驶战斗机。
  每天,只要条件允许,念慈基地附近训练空域到处回荡发动机的轰鸣,战机在空中进行眼花缭乱的空战格斗,这是基地每天必须进行的节目,在这座被视为“炼狱”的空战学校中的飞行员,每天期待的就是尽快离开空战角斗士学校,然后怀揣“浸到骨子里的进攻精神”离开这里,成为王牌飞行员。这亦是他们在此流血,甚至付出生命的根本原因。
  念慈机场三号跑道上,一架蓝白色迷彩涂装的“侦察兵”远程高空侦察机,静静停在机场跑道上,大展弦比中单翼,前三点式起落架,大展弦比中单翼上两台尖首液冷发动机,尖尖机船后方是双人座舱。
  空军第四代侦察机“侦察兵”和过去三代侦察机不同,侦察兵没有任何武器装备,依靠引以为傲的14000米升限保护自己,尽管比起意大利Ca-161在共和27年创造的17083米飞行高度稍逊,但Ca-161是实验飞机,而侦察兵却是量产飞机,而且起飞后即可保持13000米以上飞行高度。
  “过去两年,空军‘侦察兵’对俄罗斯、德国和欧洲部分国家实施不下4000架次侦察,但只损失了一架飞机,还是因为飞机故障原因。”
  “侦察兵”设计师张洋,看着这架正在动大手术的侦察兵,颇为自豪的对木远帆介绍道。14000米升限、8700公里航程,极限565公里时速,想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最终还是实现了。
  为了提高升限,在设计“侦察兵”时采用了滑翔机大展弦比原理,为了减轻机体重量,采用超硬铝合金对飞机主桁梁进行革新,机身全金属薄蒙皮结构,在确保设备强度的同时,尽可能降低飞机自重,较轻的重量,使得“侦察兵”可以采用功率较小的发动机,降低燃油消耗,提高航程。
  侦察兵唯一武器就是一部装有高分辨率摄影组合系统,是在睛空式高空侦察机使用的C型航空侦察相机技术上发展而来的D型航空侦察相机,采用西北光学集团精心研磨的高性能透镜,在万米高空用两个胶片以立体摄影方式工作,采用特制解像度高的侦察摄影胶片。
  在13000米高空可以分析地面行人是步行或骑车,如果降低至9000米,可以区分地面行人模样。高空照相机有非常规镜头和容量惊人的胶片盒,一次任务,拍下照片清洗后可以堆满一间房子。
  “拆除D型高空侦察自动相机加上胶片和胶片盒,可减轻1.6532吨。”张洋指着侦察设备舱道。侦察设备是侦察兵最骄傲的武器,现在要全部拆掉,减轻重量。
  “这些必须拆掉,张先生,你觉得还有什么可拆掉的?”木远帆在图纸侦察设备上用红笔做出标记,这个必须拆掉,侦察设备舱会用来加装机内油箱和炸弹舱。
  “还有侦察设备电路排线及配电设备,大约重137.5公斤。”一周前,接到空军命令来到这里,目的,就是改造“侦察兵”。尽一切可能拆掉侦察兵上一切不必要设备,减轻重量。
  同时还要帮助空军解决减重后碰到的技术难题,即如何在油箱容量、炸弹和机体重量间寻找合适平衡点。
  “还有呢?”木远帆觉得没什么新意,这都是空军技术部门早考虑过的。
  “换发动机,NF-YL-1350发动机尽管功率比1235型大100马力,但重量却减轻不少,而且更省油。减少的重量可以用来加装副油箱。还有全面调整飞机内电路,拆掉一切不必要的电路设备,改动灭火装置,最后……”张洋有些不太确定地看着木远帆,犹豫是否应该说出最后减重方案。
  “张先生,只要有助减轻重量、增加燃料,加大航程,只管说出来。”
  “设计侦察兵过程中,为了达到性能要求,我不得不对机体进行大规模减重,一些一时半会用不上的设备在设计中被去掉,一些设备功能被简化。但考虑到13000米至14000米高度正常巡航速度只有450公里,完成8700公里航程,需要费时20小时。在加装自动驾驶仪等辅助设备的同时,还特意将飞行员座椅设计成可调整式,方便飞行期间轮流休息。同时还有食物加热柜。如果需要,都可以拆除,座椅可改成简易座椅,能进一步减重。”木远帆沉默了,尽管可以减重,但却牺牲了飞行员舒适性,要知道飞行员持续飞行30多个小时才能到达目标,这么做是不是值得?
  木远帆看着远处自愿报名参加任务的飞行员,即便铁人飞行30多个小时,也会变得极度疲惫,如取消设备……犹豫良久,木远帆毅然在图纸上划上红色标记,拆。
  瞅着被大卸八块的侦察兵,张洋颇感忧虑。作为“侦察兵”设计师,张洋知道“侦察兵”有很多缺点,机体为减轻重量,采用钻孔梁框,而且机身全金属薄蒙皮结构,机身十分细长,导致机体非常脆弱。除明显缺点外,油箱没有采用自封闭技术,甚至为了减重,设计时还特意请公司设计了铝合金油箱。
  “如果万一……”想到过去曾做过的试验,张洋心头一紧,脸色苍白。
  “不会,14000米高度不会有任何问题。”无论如何改造,侦察兵都没有发生质变,仍然没有任何自卫武器,但它依赖的并不是自卫武器,而且依靠敌人无法触及的绝对高空,这是侦察兵成功的原因。瞅着面色苍白的张洋,木远帆隐约猜出他担心什么。
  “张先生,当你设计侦察兵的时候,恐怕没想到侦察兵会变成攻击兵吧!”
  “或许它有种种不足,但,张先生,我们没有太多选择不是吗?至少它可以飞到那里,然后把炸弹……”木远帆无奈道。
  张洋设计侦察兵,但空军105架“侦察兵”却都在自己的第17空中侦察部队,自己对“侦察兵”的了解并不比张洋差。一年前“侦察兵”曾创造过11345公里闭合航路世界记录,纪录未向外界公开。正因如此,才会向司令官建议对“侦察兵”全面改造,执行那个特殊任务。
  “但是他的缺点……”张洋依然忧心忡忡。
  “至少它飞得很高,而且只是一次任务,我们更需要侦察机。”
  ……
  钟楼上中午十二点的钟声刚刚消散。白令海峡依然灰蒙蒙、黑糊糊的一片。十天前,10月7日起随着白昼结束,长达100多天的冬夜降临了。白令海峡附近杰日尼奥夫角是处伸向楚科奇海三面环水的狭长浅滩,海角上乌厄连村只有一条大街,村民大多数为楚科奇人与爱斯基摩人,祖祖辈辈以海猎谋生。
  但是乌厄连村却同样是海象牙雕艺术中心,共和18年一只探险船来到这里,把乌厄连村的海象牙雕带回国内,另类的装饰受到人们的欢迎,随后海象牙雕成为这里主要的输出商品。街道冷冷清清,零下四十几度的低温让降了一夜的雪花保存完好。正午时分,乌厄连镇仍然笼罩在黑暗中,土著居民大都在加工海象牙雕。
  白令海峡在俄罗斯最东部,是亚洲与美洲之间最为狭窄的海峡。乌厄连地处位置被称为杰日尼奥夫角,它与北美威尔士王子角遥相呼应。像两柄锋利的长剑般守卫着彼此的国土,在中美宣战当天,俄罗斯帝国对美国宣战,运输机和飞艇便运来上千名中俄两国官兵,并开始在这里修建防御工程。
  从北冰洋吹来的寒风冻结了一切,白茫茫积雪笼罩下乌厄连镇显得格外阴冷。万籁俱寂时,一辆2.5吨长城军用卡车车头大灯映亮了漆黑一团的市镇,车停在一座爱斯基摩式帐篷附近,从卡车上跳下的士兵和几个穿驯鹿皮袄的土著居民比划手势交流后,随后对方热情的将两筐鱼和两筐驯鹿肉抬上车,同时从车上搬下几箱罐头和两袋面粉。
  完成交易后,卡车调头驶出乌厄连镇,朝南驶去,车轮上防滑链发出哗拉啦的声响。几公里后,接近一个山包时,静寂被打破,山谷间一辆辆卡车不时驶出,数百盏灯将整个山谷照的透明。山谷间,数千名穿厚实防寒服的官兵,正在一片平坦的冰土上整理东西,一块块穿孔钢板跑道被吊车吊起,然后被官兵移在跑道上,用钢钉气锤加以固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9/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