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0/730

  “该死的,真冷!”刚出有取暖设备的餐厅,头戴皮帽身穿厚实防寒服的工兵,被刺骨的寒风吹的缩头缩脑,大声抱怨。工兵尽管是从驻俄部队中抽调的,但同样不适应严酷的天气,这里是北极圈。
  “别抱怨了,长官命令非常明确,月底前,必须把机场建好,否则长官有难,咱们也轻松不了,指不定会被开除军籍,可丢人丢到家了。”
  年纪稍大的上等兵,从衣袋里取出手套朝外间走去,幸好是北极,修机场跑道不需要平整土地,而是直接把谷间积雪压实,平整积雪,让积雪变成冰块,然后再加钉钉好穿孔钢板就行,算起来工程比其它地方要简单。先前抱怨的列兵凑到上等兵身边,脸上还带着一丝兴奋的笑容。
  “真是,长官怎么想起在这地方修机场?难道空军准备进驻,还是?”列兵朝东方看去。几百公里外就是美国,难不成……
  “当然是防范美国入侵,要不然谁会在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修机场。”上等兵随口骂道,然后指指远处。
  “知道对面是什么地方?相隔不到两百公里就是美国领土。美国人也在阿拉斯加修建军事基地,还源源不断把军队派到那里。”
  “哎!可惜工兵上不了战场。”瞅着美国方向,年轻列兵满是遗憾,自己只是后勤工兵,永远上不了战场。
  气锤敲击钢钉的声响响彻山谷,灯光下数百名工兵身影随气锤抖动。不远处,更多士兵在搭建简易伪装机库。和外间穿厚实防寒服士兵不同,工程指挥部内,李庆义中校只穿件毛衣,帐篷左边是暖风机,不停朝帐篷内吹缓风,温度在18、19度间。
  “刚才接到电报,陆军第三空艇部队在孔金斯基山遭遇暴风雪,损失两艘飞艇,总部暂停用空艇运送大型装备。我们的物资只能依靠空军,不过总的来说,进度还算可以。”李庆义盯着总部下发的进度表说道。目前进度,还领先于总部下发的进度表。
  “该死的天气,到底什么飞机需要2500米跑道?这地方根本不适合建基地,刚开始还以为要修建攻打美国的前进基地,谁知道……”王熙祥猜测道,刚来时,还非常激动,结果白高兴一场。
  “前进基地?在这种地方?不管咱们,还是美国人,都不会选择这种地方。咱们修一个野战机场修了多少天?物资怎么运?连一棵大白菜都要靠空运,前进基地?开什么玩笑。白令海峡两边都是人迹罕至的蛮荒地带,自然条件恶劣。越过白令海峡,面对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方大片荒地,占领并不能对加拿大南部和美国北部工业区构成实质性威胁。而且长达数千公里补给线和恶劣气候是后勤保障的噩梦,光后勤就能拖死国防军。同样,美国人要想从这里进攻,得穿越整个西伯利亚。警戒、警惕就行,真正的战争还是中南太平洋,那里才是主战场。”
  保罗斯笑眯眯瞅着王熙祥,这家伙显然忘记了当年远征军喀山失利的原因。后勤,后勤决定战争胜负。国防军再勇敢,也不能饿肚子、拿空枪去和美国人打仗。除非将军是疯子,想把几百万国防军送到美洲饿死或被人当靶子打,不然没有任何一个疯子会提出穿越白令海峡,占领阿拉斯加进攻美国本土的计划。那不是作战方案,是找死方案。估计有人提议,情报部门肯定会对他进行全面调查,看是不是美国间谍,否则谁会提出旨在让军队送死的计划。
  “好了!不要乱猜,上头在这里修机场肯定有他们的用意,咱们要做的,就是赶在进度表前,把机场修好,然后南调东南亚,享受热带明媚的阳光、椰林、沙滩,还有……总之,大家努力,咱们师已经南调东南亚了,修好这个机场,咱们就能去晒太阳了。”
  新疆省迪化市后备军司令部,戴伟荣手捧一份工作餐。过去几星期,戴伟荣从未离开过办公室。办公桌上堆放大量书籍,墙上悬挂数副地图,地板上,是堆积如山的英文资料。吃完饭后,又一次集中精力的戴伟荣显得非常邋遢,随意坐在地板上,双肘支在膝上,不停翻看手中图书,偶尔还会站起身来,在墙上地图上勾画什么。
  “我就知道,我是天才!”在北美地图上,再次修改了上午画下的彩色铅笔线,戴伟荣喃喃自语。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军将领冯·哈默施泰因·埃克沃德男爵将军官分为四类:聪明型、勤奋型、懒惰型、愚蠢型。每个军官通常都具有上述品质中的两种,聪明和勤奋型适合到总参谋部工作。愚蠢和懒惰也可使用,聪明而又懒惰的,适合担任最高领导职务。因为需要做出困难决策时,此类人神经不紧张,头脑很清楚。至于愚蠢而又勤奋的,还是尽快走人,他们对军队实在太危险了。不幸的是,你正好是最后一种。”
  不知为什么,戴伟荣自夸时,脑中再次浮出自己上大学接受预官训练时,教官曾对自己做出的评价,而且评价被写入档案。
  “该死的,他一定是在打击报复。如果他看到我的方案,一定会将我归于第一种,我是个战略家,适合参谋部工作,而他只是个小小的少校,根本无法发现我身上的优点。”戴伟荣咒骂自己的教官,他毁灭了自己从军的梦想。如果不是因为他的评语,自己在大学毕业后,就会在身为国会参议员父亲帮助下,进入军队,成为职业军官。
  而现在自己只能以国民警卫队上尉身份,在后备军司令部从事该死的数据统计工作。而且他的评语还让自己成为整个迪化荣民子弟口中的笑话,整个迪化都知道戴家大公子“愚蠢而又勤奋”。
  一个身穿国防军上尉军装的年轻人推门走进来。戴伟民看到大哥办公室墙上挂着从书店里买来的北美地图,他还在做“登陆”美洲大陆的梦想。
  “哥,明天我们部队要去突厥斯坦,今天晚上,家里为我送行,父亲让我通知你。”
  “伟民,要去突厥斯坦了,如果去南洋多好,我一定回去。等以后我的计划被参谋部认可,我一定抽你去南洋,让你拿到勋章。”
  从地板上坐起来的戴伟荣放下手中书本,望着弟弟,充满羡慕。弟弟要出发了,而自己还窝在这鬼地方。
  听到大哥的话,戴伟民无奈地叹了口气。
  看到二弟的表情,戴伟荣站起身来,手指地图上一点,“伟民,只要空军在这……”
  “好……好,大哥,你放心,空军一定会在那建基地,一定会空袭阿拉斯加,一定也会……我和小苹约好了,我先走了。”
  戴伟民被大哥的认真劲吓倒了,果然太勤奋了,只不过……连忙找了个借口,逃一般离开大哥的办公室。
  “本来嘛!只要建个基地夺取空权就行了。”瞅着二弟落荒而逃的背影,戴伟荣自言自语。
  “扑哧”听到伟民的描述,李苹一悟嘴大笑出声,他那个“勤奋”的大哥,也太有意思了。
  “好了,苹儿,别笑我大哥了,其实你知道,大哥不适合做指挥官,没有这方面天赋,而且太爱较真。”
  提到大哥,戴伟民满脸无奈。大哥并不适合作军官,但他却希望像父亲,成为一名出色的军官,立下赫赫战功。从中美宣战起,就迷上不切实际的计划,甚至拿着从书店买的地图设计进军路线。
  “算了,不谈他了,苹儿,明天我就要出发了。”李苹一愣,低垂脑袋盯着脚下草地。
  “我爸那年去朝鲜就没回来,我不希望你给我什么承诺。”李苹话语中带着沉痛。如果可以,自己绝不愿意他离开自己上前线,尽管还不是前线,但谁知道……但上前线是伟民的梦想,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
  “苹儿!”听到苹儿提到父亲,戴伟民的兴奋消失的无影无踪。
  荣民是个特殊群体,尤其是移居俄罗斯、突厥斯坦、新疆、蒙古的荣民,大家都住在一个定居点内,子女自幼一起玩耍、读书,有共同的家庭经历、共同的出身、共同的爱好。所有荣民子弟最大的梦想就是进入国防军,像父亲一样上战场,立下赫赫军功。如果当年新疆国民警卫队没上前线,苹儿的父亲根本不会……
  沉默好一会,戴伟民才盯着李苹,提出自己最担心的问题,“那我们呢?”戴伟民小心翼翼,担心苹儿的回答伤透自己的心。
  李苹看着神色紧张的戴伟民唇角轻扬,露出一丝笑容,“我会在这啊!永远都在这。”
第153章
委员会
  皇家港是中国最北端的城市,与滨海省大多数城市一样,带有浓浓俄罗斯色彩,俄罗斯印迹并没有被刻意消除,反而得到加强。色彩单调的木屋和砖房组成的街道上冷冷清清。穿厚靴和冬装袍的市民急匆匆穿过街道,到船厂和码头工作。最近,从国内各船厂抽调了很多工人,用于加强皇家港船厂力量,毕竟皇家港是中国后备舰队储备地。
  街头穿藏蓝色海军大衣的水兵,背老五式步枪,在街头巡逻。街拐角处还设有高炮阵地。赖娃湾停泊数十艘无武装的军舰,是储备战舰。赖娃湾十六年间,储备36艘驱逐舰、6艘巡洋舰,但只有舰体,没有武器装备。海军在情报部门协助下,以快速商船名义定购军舰。一旦战争爆发,加装武器即可使用,这使得海军在条约框架外,保留有两支分舰队。
  船厂戒备森严,汽车进入船厂前,司机乘客都必须出示证件,并且由警卫军官核对身份和任务,才被获准进入。
  “你们的戒备比其他船厂还严密。”进入船厂后,赵欣杰对前来迎接的施惊涛上校说道。他是皇家港防卫区司令,老皇家港人。两年前调入船厂前,就已在此工作长达七年。
  “应该的,这里又不打仗,如果再出意外……恐怕我只有……”施惊涛笑着比划了个自尽的手势。
  两人先到一间工棚式房间里吃午餐,简单、标准的工作饭,土豆泥加咸肉、白菜汤,外加煎蛋。吃饭时,赵欣杰咨询一大堆皇家港的问题,施惊涛一问三不知。基地负责人施惊涛当然清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即便对总长秘书亦无例外。
  “如果真想帮我,回去后告诉海军部长官,要么撤我的职,要么给我个新船坞及更多工人。”接到进度表后,施惊涛结束乱侃,直截了当提出要求。
  “海军部一纸命令,我不得不把四艘正在加装武器的驱逐舰赶下船坞,然后改造长官需要的商船。现在又要求加快进度,你知道船厂有多少工人?”面对海军部督促进度的上校,施惊涛颇为不满。
  “2865人,现在我恨不得把士兵都派到船厂,可问题是,士兵会安装自动炮吗?会安装线路吗?而且技术处军官和船厂技术人员因为安装新式武器需要对船体进行大改动,当初设计时根本没考虑自动炮、计算机之类的装备。总之工作量很大,人很少,船厂规模有限。”海军部定制船体时,是按当时技术标准,规定改装时间,也是按当时的推算,现在呢?
  驱逐舰上曾经使用的12式130毫米舰炮被换成26式单联或双联自动炮,自动炮安装比12式舰炮复杂得多,尽管早在设计“陈仓丙型驱逐舰”时,海军部就已考虑到未来改装余地,但为了加装自动炮,不仅需要修改大量电路,而且还需要对炮位重新调整,甚至还要对炮位下方舰舱进行“大手术”,才能安装下装有自动扬弹机的舰炮。
  改造一艘驱逐舰工作量是原计划四倍,但海军部时间却只增加两倍,而且工人数量严重不足,限制了改造速度,而海军部只知道不停催促。
  “我承认难题不少,问题我会向总长反应,同时尽快抽调人力。但现在全国船厂都接到运输署和海军部订单,每一个船厂都缺乏工人,海军船厂更是如此,想让人力满足需求,显然不现实,只能尽力而为。但同时,海军部要求非常明确,必须在明年二月底前完成两艘商船改造,按照改造流程图,两艘护航航母应该已进入第三工程阶段。但现在……”
  总长命令非常明白,必须保证进度。但此处进度却滞后于其它部门,这是参谋部和海军部所不能接受的。海军需要更多航母,即便护航航母也行,在南洋,海军保持一艘航母、两艘护航航母比例,海军陆战队更是直接获得12艘集散船,海军陆战队需要的两栖攻击舰改造工作量很小,业已完成七艘集散船改造,而海军才完成八艘,差距甚远。
  另一方面,部里又追加四艘大帝级航母订单,占用了国内绝大多数大型船台,直接导致改造工作滞后。集散轮的改造速度让部里将军非常不满,不满程度仅次于F-6战斗机生产。生产F-6的共和公司,尽管已经获得银行提供的3600万元贷款,在定购设备上还获得最高优先权,但新厂投入使用至少要到明年上半年。
  尽管共和公司为了完成订单,已经将大量零件、大配件委托中型飞机制造企业生产,甚至委托组装,但空军同样在和海军抢工厂。空军和海军都在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提高新型飞机生产速度。上个月空军得到586架F-5战斗机、276架刺客、1855架H-21战术轰炸机及H-17轰炸机、245架各型运输机直升机。
  而海军却只得到36架F-6,195架F-4以及117架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62架直升机,尽管F-6远比任何一种战斗机都复杂,工时更多,但速度仍让海军部火冒三丈,以至宣战还不到三个月,海军部就前后撤换两批驻企业验收代表。海军甚至指责空军挤占海军发动机份额,而空军则埋怨海军挤占更多资源,总之,所有的问题,最后都归疚到一个问题上,动员问题。
  西北市,中国行政首都。自从战争爆发,在各条林荫道两侧属于政府资产的楼房、政府购买的新资产、租用的写字楼内,出现大量新面孔,年轻的、年长的、一群群政府新雇员,在短短两个半月间,进入写字楼内工作,而在写字楼外,挂着种类繁多的“招聘启事”。
  战争爆发,西北市有大量战争机构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很多人根本不了解机构作用,如“国防调解委员会”、“生产管理办公室”、“紧急时期管理办公室”、“优先供应配给和分配委员会”、“国防企业公司”等等诸如此类为战争服务的机构,充斥西北。
  新机构的出现,使得国务院、因会需要聘请更多政府雇员。因此,大量富有管理经验的公司高管蜂拥到西北进入新机构工作,成为“领取象征性薪俸”的政府雇员,一方面在政府中任职,另一方面还在原公司领取薪水。
  西北火车站、机场挤满人群,饭店、高档餐厅,生产商、代理人的喧哗声不绝于耳,他们四处寻找国防承包商和自称拥有一定影响的中介人,谈话内容永远是“武器生产军需采购”和“动员”之类的词汇。进入全面战争状态的西北忙碌、紧张,还多了一丝市侩,还有不为人知的阴暗。
  舟冠升坐在总理面前,感慨自己过去八年的奋斗和转变。八年前,去西南参加政府工程劳工诉讼案时,经历空难,大难不死的舟冠升在医院接受几个月治疗,发现了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缺陷,由此开始改进医疗保障体系的征程。呼吁、向议员写信,一切都是徒劳。
  舟冠升发现如果想改变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缺陷,就需要直接在国会提交议案。因此,便参加竞选,多年“劳工律师”积聚的名声,使得舟冠升跳过省议员直接当选国会众议员,并在一年前成为国会参议员,尝试构建全民医疗体系,虽未成功说服国会,但却促成医疗改革。正当准备进一步推动医疗改革时,战争爆发。
  两个月前收到选民来信,信中对河北省燕山训练营严重浪费和投机活动进行披露,引起舟冠升极大关注,决定亲自调查。于是,舟冠升开着23年款220轿车从西北出发,南下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广东等省,沿途对军队设施和国防工厂进行调查,两个月行程五万公里,看到了紧急动员背后很多内幕,返回西北市,直接打电话要求靓见总理。
  “总理,两月中,我在各地调查发现,在国防装备生产管理中存在骇人听闻的浪费,浪费现象极为普遍,数额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过去,政府管理产生严重失误,会受到严厉处罚,然而目前,在国防需求掩盖下,问题无人问津。在某些新兵营,我亲眼目睹昂贵的设备和物资被丢弃在雨水中生锈,负责军营修建的国防承包商毫无经验,甚至拿钱不办事。而且军事营地建造和武器制造一样,都是以实际成本外加一定比例利润建造,即付给承包商所有成本费外加一定百分比的利润。实际上绝大多数国防工程由一小部分大企业承包,很多大企业甚至用种种政治上的便捷谋得合同,而不是竞标。总之在国防工程建设上存在巨额浪费和舞弊甚至贪污现象。”
  舟冠升汇报时,司马静静倾听,全面动员后出现问题,始料未及。
  共和21年到共和29年,中国生铁产量由2390万吨提高到4860万吨;钢产量由2630万吨增至4520万吨,铝产量更是达到121.6万吨。仅在共和25年到共和29年,政府直接全额投资新建300多家兵工厂,包括56家飞机厂及附属工厂、扩建三家坦克厂、新建五家坦克厂、四家重型载重汽车、70家化工厂、15家造船厂和43家火炮厂。
  在共和29年8月2日,欧战爆发后,国防军参谋部便要求陆军部联勤司制订装备200个陆军师的军备计划。到共和30年2月,半年之内中国军火生产增加60%,其中弹药增加100%,坦克增产25%,飞机更是达到55%以上。
  一直以来,自己不希望国防生产受到议会委员会的审查和拖延,不断告诫参与国防生产的军方管理人员和企业:第一是速度!第二是速度!第三还是速度。但舟冠升报告中现象自己所料未及。
  “而这还不是影响最大的,毕竟这只是挥霍浪费行为,影响最大的是武器装备生产。军事工厂、国防供应商进入战时状态后,尽管动员按战时动员方案有条不紊进行,但工厂扩建、转产、新员工招聘、培训等却不是战时动员方案所能解决的,因此错乱频发。在此过程中,部分参议员推荐国防承包商根本就是以权谋私,而且相当一部分国防承包商效率和能力存在严重问题。总之问题良多,工业界准备不足、政府工作混乱、工业巨头和工会贪婪等等,都是问题。”舟冠升汇报半小时,感觉口干舌燥,边端起茶杯喝茶,边留意总理反应。
  “那么,少山,对存在的问题,你有什么建议?”司马平静地问道。
  “成立调查委员会,对国防生产、国防工程进行全面调查,同时对国防生产管理机构进行调查。”舟冠升建议道。
  舟冠升知道为了使国防动员有章可循,总理借鉴共和12年对日战争经验,宣战后设立生产管理办公室。但今非昔比,共和12年西北公司和下属子公司控制70%军需供应,西北公司有成熟经验运作动员工作,而这一次国防承包商却涉及国内数万家企业。生产管理办公室同样混乱,庞大的国防工程和国防生产完全由办公室一手操作,最令办公室讨厌的就是应付国会调查人员,国防部也不喜欢有人对动员问题指手画脚。
  望着沉默不语的总理,舟冠升知道自己的建议存在潜在危险。
  “少山,看过林肯传吗?”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司马却同样担心调查委员会对国防生产的影响,过多干涉结果会适得其反。
  “美国内战时,亚伯拉罕林肯就曾受到两院联合委员会不留情面的审查,甚至干涉战场指挥和作战战略,南方军罗伯特·李曾说这个委员会相当于白给他两个师。国会反对党要求组建两院委员会,对涉及国防活动进行调查。民主有时并不是一个好东西,日本和苏俄至少不需要为这样的问题烦恼,也不会有人制造这种问题。”
  “总理,国会议员和其他人一样爱国,而且调查的目的不是干涉,而是找出问题,并加以纠正。”
  “与其让反对党得逞,并如愿以偿干涉国防事务,倒不如让他落到持友好态度人手里。”司马想起月前反对党提出组建两院联合委员会监督国防事务建议后,杨永泰的建议。交给有政治野心,并希望以此哗众取宠的反对党议员手中并不合适。
  舟冠升当选参议员不到两年,但人品一直被党内和反对党人士称赞,或许……
  “总理,昨天下午83号决议已经表决通过。”
  “我知道,伯扬,而且还划拨二万元经费不是吗?”昨天下午,参议院通过决议,成立参议院国防计划调查委员会,主持会议的正是国防委员会主席罗臣伯。决议通过后,罗臣伯要求提供二万元的经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0/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