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9/730

  “谷寿夫同志!”但上原有泽仍然抢在谷寿命行礼前,向这位和自己一样为少将军衔的谷寿夫行了个军礼。他是军中前辈,自己自然应该首先向其行军礼。而且在军中,像他这样老资历的军官,能够在军中坚持这么长时间,能力无庸置疑。眼前这位同志,见风使舵的水平甚至超过自己,只不过他没有自己那个特殊机会而已。
  “上原有泽同志,首相请您进去。”就在两人准备谈话时,首相秘书打断二人的这个念头,两人随即告别。
  望着上原有泽的背影,谷寿夫小眼一眯,上原有泽是怎么崛起的?是怎么成为首相心腹的?在人民军中,牵涉到一个即是秘密又不是秘密的公案,说他是秘密,因为谁也不会公开谈论,说他不是秘密,是因为大家心知肚明。
  公案发生在昭和二年,大正天皇在关东大地震后退位,社工党组阁后第二年,当时社工党内已势成水火的福井、大岛两派在斗争最关键时,大岛突然病重入院,成为日本政治史上的公案。随后大岛系官员受到清洗,但出人意料,首相府侍从室少尉上原有泽,不仅未受牵连,而且因为在政治动荡期间,平定叛乱分子立下大功,跻身成为东京卫戍军少佐。
  直到几年前,才有人传出,大岛康行从来没有“操劳过度”而患上脑出血,病重入院,而是在睡觉时被人用铁棍攻击后才有了“脑出血”。甚至连同他的儿子,都因为保姆一失手从怀中摔下,折断脖子。而从大岛康行首相进入医院起,本身实力并不算雄厚的大岛系,便被控制人民军的福井川轻易解决,随后日本成为福井川的日本。
  “当年大岛康行怎么也不会想到,旧军校出身的年轻人,竟然会投靠福井吧!”看着重新关闭的办公室木门,谷寿夫心中感叹上原有泽的好运气。先是大岛,随后又是载仁亲王。昭和六年,被软禁在赤石山脉修养的载仁亲王和他的家人,意外在山区暴雨时遭遇一场山洪,全家无一人幸免,而那时上原有泽指挥的联队正在附近驻防。
  大岛康行和载仁亲王,碰到他,结果俱为身死族灭,不过这都是小道消息,而且在极小范围传播。上原有泽某种程度上就是福井手中的工具、一把锋利而要命的太刀。刀刺中的是大岛康行和他的家人、载仁亲王和他的家人及其它反对者,这两人是福井川的心腹大患,帮助首相解决难题后,上原有泽的路应该走到头了,可谁能想到他一直走到现在。
  “心狠手辣!”对上原有泽的路加以总结后,谷寿夫在心中反复强调这四个字,正是这四个字成就了上原,这个人民军中最年轻的师团长。
  “坐,上原,女儿身体怎么样?我已经通知相关部门,安排飞机送她到中国治疗。上个月,寄去的生日礼物,她喜欢吗?”福井川示意上原有泽坐下,语气中的亲近显露无余。见面第一句话就问候属下家人,不是福井川的作风。
  “谢谢首相关心,惠美身体大为好转……”首相的关心让上原有泽诚惶诚恐。小女儿两岁被诊断患有哮喘,首相前后多次派医生诊治,关心之情无以复加。
  “是到热带地区疗养吗?上原。”放下手中文件,福井抬头看着这个年轻人,对他,福井总有一种亲切感,就像父亲对儿子。第一次见到他是在陆士,在旧军官中,只有他望向自己时,眼神平静,即无敌视又无崇拜,淡然处之。往事已矣,现在上原是一个合格而称职的人民军高级将领,而且这次自己将会给他一个更重要的位置。
  未待上原回答,福井站起来,伸手示意上原有泽站起,“上原,接下来,我要说一个机密。再过几十个小时,就不是机密了。”福井一本正经。
  “内阁已经达成共识了。”
  “共识?难道……”上原一愣,惊讶地看着首相。难道是大家一直谣传的那件事。
  中美宣战后,人民军即进入战备,尽管对外解释是“预防性战备”,但从一些师团在中美宣战后,即下发热带作战资料及南方作战手册,可以看出,首相早已决定对南洋作战,只不过时机未到。
  “内阁已通过南方作战决议,海军和陆军第五、六、七师团将组成南洋军团,十五小时后启程。战争目的是拿下这里、还有这里。”福井川指着地图上标注成红色的区域。
  “随后,将在此扶持建立四至五个共和国。打下荷属东印并不困难,中国潜艇部队帮了大忙。几个月来,荷属东印的英荷联军只能依靠澳大利亚飞机提供补给,武器落后、士气很差。”
  福井川表情突然严肃起来,“荷属东印并不重要,那里只能向我们提供大米、橡胶和香料,这并不是我们急需的,我们需要的在这里。”福井川将手指向地图下方大片单独的大陆。
  “澳大利亚,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及大型铜矿,一旦夺取,源源不断的铁矿石、铜精矿将有助于我国工业发展。”
  “但首相同志,中国人呢?军队需要通过中国控制区,我们或许有协议,但……”
  “中国人?上原,有时候为了革命事业,不得不与魔鬼合作。通过外交努力,战前就和中国人达成协议,根据协议,我们将会得到这里。”
  福井川在地图上画大圈时,上原有泽有种荒诞不经的感觉,两个从不相信彼此的国家,竟然在这件事情上,相互掐着对方的睾丸。
  即便两国最终实现分割协定,日本得到荷属东印及澳大利亚,但日本与这些地区海路之半,仍然在中国控制范围内。而日本控制这些地区又等于控制中国进入印度洋的通道,两个看似实现和解,并成为准盟友的国家,真的愿意把彼此的睾丸交到对手中吗?阴谋!一定有阴谋!不是中国有,就是日本有,或者说两个国家根本都是心怀鬼胎。
  但看着地图上那些地区,一时之间,上原有泽实在不明白,双方为什么会如此安排?出于相互牵制?国内每一步骤都有明确计划,潜伏日本多年慢慢的上原有泽隐隐感觉中国和其它国家不同,他会做出出人意料的举动,但举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中国的利益,有很多是为了未来的战略利益。但这一次,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你也看出来了?”觉察到上原有泽的怀疑,对于他这么快就意识到问题,福井川感觉非常满意。现在这种演变,反而让福井感觉满意。相互制衡使内阁变得更放心,从而将最初担忧隐去大半。而中国舰队遭受重创后,内阁很快便达成一致。
  “这种格局是对我们和中国的制衡,至少在解决共同敌人之前,双方都不会冒险撕毁协议。中国对印度的占领成为必然,届时,只要控制苏门答腊,我们就能掌握马六甲海峡,这对中国是个制约。同样,我们南方用兵的安全受到中国制约,相互制约对双方都是有益的。”福井川转身望着上原有泽,这是国内一着妙棋,看似日本占便宜,但实际……
  “有时候,为了革命工作需要,我们不得不和帝国主义者合作,当我们取得全面胜利后,一切总会结束。”
  “首相,第一战车师团是不是要南下?”沉默片刻,尽管对所谓革命工作没有任何感觉,但上原有泽仍然假装激情四溢的向首相请战,首相和自己谈话目的,显然是准备让第一战车师团南下。
  “第一战车师团南下是必然的,但不是现在。荷属东印并不适合坦克作战,但澳大利亚,将是你的战场。让你来的原因是,参谋部决定提前组成澳洲方面军,以第一战车师团为主力。现在澳大利亚有23.6万军队,参谋部分析未来可能有大量美军会在荷属东印进驻,所以届时我们将面对美国军队,怎么样?有信心吗?上原中将,澳洲方面军司令同志。”
  澳洲方面军司令同志?瞬间,上原有泽便被这几个字眼惊呆了。指挥整整一个方面军,或许十个、几十个师团在自己指挥下,在澳大利亚荒原、沙漠中和美国人、澳大利亚人进行规模空前的战斗。以首相先前介绍,澳大利亚无疑将会是日本人民军最重要的战场,而自己将会是战场最高指挥官。
  “首相同志,只恐我的资历……”未待上原有泽把话说完,福井川摆摆手。
  “上原同志,这是党和政府对你的信任。你虽然年轻,但却是全日本最出色的坦克部队指挥官,人民军中没有人比你更适合这一职务,我已经决定了。下午你直接去人民军司令部接受调令,澳洲军必须尽快组建,形成强大攻击力。人民希望尽快看到红色金日旗飘扬在墨尔本上空。”
  福井川显得野心勃勃。但内心深处,福井川知道,一旦日本真那么做,日本与自己都将只有毁灭一途。或许共和六年,离开调查部训练营接受任务后,就不可能再回头。二十多年来,自己挣扎过无数次,心中一直在问自己,究竟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如果是日本人为什么会做出将日本置于火山口的决定,如果是中国人,为什么不愿意看到日本毁灭?
  权力真是种毒药,它会腐蚀人的意志。面对权力和使命考验,唯一能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我应该选择什么?上原有泽离开办公室后,福井川沉浸在矛盾和痛苦中。多年来,自己一直接照调查部训练营学习的理论进行实践。尽管很多事明明是错的,自己也只能坚持。
  为发展工业,政府收走所有人的劳动成果,农民、工人的生活甚至远不及20年前,至少20年前农村很少发生饥荒。为了巩固权力,将十万计日本人投入劳改营,数千名当年战友、追随者被处决。
  “我没有选择。”福井川摇摇头,即便身居日本首相之位,也没有选择,假如只是当年的律师或许还有选择,但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按照局里的指示,一步一步走下去,至少将来……还奢望什么将来。
  “这或许是最后一项任务了。”
  想通后,福井川从抽屉中取出一份文件,文件内阁和参谋部都已经讨论通过,只需要自己签字生效,早已做好准备的人民军和海军就会实施。
  ……
  横须贺港,曾为联合舰队最大镇守府所有地,亦因中国海军特种突击队自杀式攻击而名扬于世的军港。此时,日本最强大的战列舰“红三月号”战列舰,在北方海区经过长时间训练后,正在作出海准备。
  八年前,红三月号战列舰服役,长达两年,世界各国均不知道它的存在,直到其航拍照片意外出现在中国“舰船知识”杂志封面,世人方才得窥这艘世界上最大、最现代化、最有威力的战列舰,它给盟国带来严重威胁。
  大正十二年,日本海军遭受重创,尽管横须驾被重创的战列舰在三年内得以修复,但日本海军已经从世界第三大海军退居第四。日本海军沮丧的认为,日本永远无法在战舰数量上同中国海军抗衡,因而企图以单艘战列舰威力优势抵消中国海军数量上的强势地位。
  昭和三年,日本的经济、工业显然无法支持其建造如此庞大的战舰。最重要的是,首相福井川无意看到社工党始终无法完全掌握的海军实力继续扩大,以至长达十年中,日本海军未新建一艘主力舰。
  直到昭和十年,社工党人桥本大造出任海军相,半独立状态的日本海军才和社工党内阁达成共识,海军对社工党妥协。尽管旧海军仍然控制着海军,但大量社工党员进入海军,从而宣告日本海军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内阁批准海军期待多年的造舰计划。红三月级战列舰就是这一时期和背景下的产物。
  日本海军按照明治时代以来“数量不足,质量弥补”的方针,把标准排水量达到69000吨的红三月级战列舰建成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九门空前的460毫米主炮,更是骇人听闻。昭和十六年,红三月、大和两艘战列舰先后服役。一夜之间,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今天,靠港的红三月号战列舰正在加装补给品,以便使它的补给品舱和弹药舱达到饱和状态。水兵不断往它的冷藏库里装冰鱼,往食品库装大米和蔬菜,往油舱加重油,往水柜加淡水,保持全天战备是中美宣战后,日本海军的特点。当然,最要紧的是往弹药舱里装炮弹。
  一辆喘着粗气的蒸汽机车挂着一长列车皮停在码头铁路上,列车上装满巨大的460毫米炮弹,一节车箱只能装载十枚460毫米重炮弹。码头上的起重机正摇摇晃晃把一枚枚重达一千四百六十公斤,威力可以用世界最强来形容的炮弹吊向空中,然后再徐徐降下,穿过一层层甲板,装进水线下深处的弹药舱。
  这时,一支小分队沿码头开过来,前来加强“红三月”号的舰员队伍。这是一支年轻的军官分队。确实非常年轻,还是孩子。他们泾渭分明的分成两队,两队都是海军军官学校学生,对能够上红三月战列舰见习而感到骄傲。只不过两队军官生来自完全不同的海军学校,旧海军大本营江田岛海军军官学校和社工党在昭和二年建立的横滨海军军官学校。
  看似一支,实为两队的队伍显的活泼、轻快而自豪,在军乐队引导下,向“红三月号”舷梯走去。不久,军乐队停在舷梯旁继续吹奏,而两队象征革命与传统的年轻见习军官以军队特有的精确而整齐的步伐,沿舷梯登上军舰。队伍来到舰尾甲板时,带队的军官向在舰上检阅他们的长官敬礼,报告队伍的来到。
  此时,码头上的装卸工作结束,传来一道命令,要队伍面向舰桥。码头上监督军火装卸的军官喊道:“最后一枚。”甲板上一位军官挥动手指应答,“最后一枚。”码头上起重机小心翼翼把最后一枚一千四百多公斤,闪着寒光的460毫米炮弹,送进弹药舱。
  在码头上忙碌的勤务人员、工人逐渐散去,军乐随着一声口令渐渐消失,只剩下水兵仍旧列队站立。
  这时,个头不高的有贺大佐离开舱室,走到舰桥扩音器前。向来自两所军校的见习军官讲话。看着这群年轻人,有贺大佐明白这或许就是日本的荒谬之处,帝国海军对于国家的影响力社工党难以清除,而福井川同样明白日本无法离开海军,帝国海军变成“革命”海军。在十几年残酷国内政治斗争中,海军能够保持一片净土,也算是日本的奇迹。
  “诸位!”刚出军校的见习军官聚精会神倾听长官训示,有贺大佐的讲话通过扩音系统传遍全舰。他对年轻军官到舰上学习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他们解释,现在已经登上最新式、最强大的战列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海军,没有任何一艘军舰敢与之匹敌,也没有任何一艘大型军舰能够从它的炮口下幸免。总之,它是最强大的。
  “最强大?”站在交通艇上,山本五十六看着在幕色下如小山般的战列舰苦笑。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知道,中太平洋海战以美军惨败结束,战列舰落伍已经被事实证明,发生在夜间战列舰队之间的炮击,或许是战列舰最后一次辉煌了。赢得海战胜利的中国海军损失之大出人意料,损失返航后才确认。但中国人为威慑日本美国,可能缩水自身损失,中国庞大的海军损失大半。
  “太平洋只剩下的日本海军了!”
  “司令官阁下,南下特遣舰队将在三小时后出发。”
  “听说,中国顾维钧外长已飞到东京?”山本并没有顺着铃木的话说下去,问了另一个问题,一个刚刚到的消息。海军有自己的情报渠道。当得知中国外交总长顾维钧今天再次造访日本,山本便有一种感觉,联合舰队不久就会再次集结。
  中美宣战第三天,联合舰队组建,整个海军都在猜测战场在什么地方?对抗美国海军,中国海军足以胜任。南下作战?显然没有使用联合舰队的必要,联合舰队的战场在什么地方呢?两天前,山本五十六还很疑惑,因为战场很难推测。现在,中太平洋海战结束,中国战果公布,山本五十六隐隐感觉联合舰队的战场,是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地方:太平洋。
  日本海军必须在未来几年内承担一个特殊的角色,保证中日两国太平洋利益。如何确保中国尤其是日本的太平洋利益?人民军参谋部早已拟定了计划。过去几个月,接到命令的人民军和海军就开始着手准备,现在计划执行迫在眉睫,只需要首相签署下达命令书,海军就会严格执行。
第176章
保障
  共和31年1月13日,一架中国人从未见过的硕大无比的四引擎飞机,缓缓地在西北市东北郊“晴空”空军基地上空盘旋。机场上许多飞行员、地勤人员和高射炮部队都感觉前所未有的震惊。从它机腹、炮塔可以看出这是一架新型轰炸机,体积大约比H-17轰炸机大出50%左右,即便洲际大型客机也无法与之相比。
  尽管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飞机,但敌我电子识别器的本国飞机显示及机翼、机身上带翼五色星空军军徽,说明庞然大物的确是国防空军轰炸机。轰炸机已伸出机轮,显然准备降落,而伸出的机轮提醒众人这架轰炸机与众不同,他的起落架布局是前三点式。
  “乖乖,是什么轰炸机?”
  “我敢说,这家伙至少能装10吨以上炸弹。”
  “竟然等于两架H-17。”
  “这家伙航程,至少也有6000公里以上。”
  “我着怎么着也得有7000公里。”
  机场上众人议论纷纷。
  操纵飞机的三名飞行员,飞行服臂章是一个蓝色地球和箭形图案徽章,表明三名飞行员并不是空军飞行员,熟悉的人可以轻易从徽章上看出,他们是公司试飞员。
  “明白,3号跑道降落。”驾驶飞机的赵悠云按照地面塔台命令,熟练的为发动机减速。同时,赵悠云轻轻一推操纵杆,飞机在液压传动机构帮助下,对准3号跑道缓缓下降。胶轮与混凝土跑道接触的瞬间,升腾起一阵青烟,大型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数百米后,在跑道尽头停下来。
  跑道尽头,站着十几名笑容满面的空军高级将领,参加飞机加入空军序列的仪式。
  “这只是其中一架,只是举行一个仪式,公司已经生产55架H-32轰炸机组件,将在未来一个月内完成组装,由第一战略轰炸机联队接收。”公司负责人秦国镛笑盈盈地向空军将领解释。郑培林身穿蓝色呢绒大衣,望着在跑道上滑行,并越来越近的轰炸机,笑容满面。
  20年,整整20年,从空军装备H-17轰炸机后,空军就没有再装备过真正的新型轰炸机。20年间H17轰炸机前后推出了九种改进型,尽管三年前H17壬型轰炸机发动机较早期910马力发动机提高至少1680马力,最大时速提高到585公里,而且通过机翼下悬挂副油箱的方式,载弹量4.2吨时航程达到2100公里,H17壬型轰炸机并不过时。
  但国防空军需要更先进、更强大、航行更远、载弹量更多的新型轰炸机。早在几年前,就有公司设计出更先进的轰炸机,但并不能满足国防空军的要求,迫于战略轰炸机部队的需要,空军只能接着定购H17壬型轰炸机。20年前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的轰炸机部队,而现在,中国空军轰炸机已经显得老迈不堪了。
  “郑司令,我保证,H-32轰炸机比你所知的任何一种轰炸机都先进。”秦国镛信誓旦旦的保证。H-32的研发历程可以用多灾多难来形容。共和27年,早在多年前就开始为空军研制新型替代轰炸机的中华飞机制造联合企业,在收到空军研发规范后,立即对超过200吨的原有图纸资料进行修改。只用短短三个月,就提出设计说明。
  收到规范第五个月就制造出全尺寸模型,比于氏、翔升两家公司快了四个月到六个月。设计说明给出的很轻松,全尺寸模型制造的也很轻松,就在公司和空军签定合同后,随各国空军新型轰炸机和战斗机推出,空军认为27规范已严重滞后,或许短期内以27规范研制的轰炸机并不算落伍,但其中的不足却让空军无法默视。因此前后三次修改设计规范。
  首先速度不够理想,尽管584千米/时的最大速度在轰炸机中遥遥领先,但在时速超过600千米/时的战斗机面前不占任何优势。其次,27规范中航程与载弹量矛盾非常突出,虽然最大载弹量可达9000公斤,但此时仅能执行短程作战任务,当其作战半径延展至2600千米后,载弹量就大幅降至高空飞行2500公斤或中空飞行5500公斤。
  换言之,按照27规范研制的轰炸机远程轰炸时,实际攻击力只相当于一架中型轰炸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9/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