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0/730

  空军修改规范,迫使公司在制造出原型机后,不得不对设计进行全方位修改,其间多次修改证明XH-32气动性能和操纵品质还是非常优秀的,没有必须进行空气动力学上的改进。
  尽管受到航空技术水平限制,制造80吨级H-32型轰炸机期间面对重重困难,但最大的问题还是飞机心脏:发动机。H-32试飞后发现发动机有过热问题,并且在过热时有起火危险,发动机起火成为H-32的顽疾,如噩梦般伴随整个试飞过程。最初两年中,秦国镛在睡觉时,都会梦到因发动机燃烧引发事故。
  最初H-32原型机使用的是2500马力XD-X-18-2500型双排18缸发动机,但随着空军对规范的修改,XD-X-18-2500型发动机已不堪重任,为此公司不得不与西北通用动力公司合作研制新型大功率发动机。双排18缸发动机本身就有自燃风险,而新的XD-X-42发动机,有多达四层星形,共42缸,初始型号,功率即达到3500马力。
  多层星形后面层次会有冷却问题,因为流过的空气已经在前面被加热,冷却效果要下降,自燃风险无疑进一步加大。最后西北通用动力公司用了几个月时间,用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采用强制冷却风扇,尽管后两排气缸的冷却问题依然难以解决,但总算勉强减缓了问题,通过了36小时持续运行,零自燃的考验。
  发动机自燃问题解决后,等待三年多的空军总算欣然下达了订单。相比于氏、翔升的设计,空军在情感和理智上,都更倾向于中飞的H-32,而且相比另两家公司,中飞最大的优点是,拥有庞大的飞机制造厂,庞大的生产能力,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H-32,更何况H-32充分采用了相对成熟的技术。同时还采用了另两家公司未采用的新型技术。
  毕竟相比国内其它公司,中飞拥有难以企及的优势。西北公司下属数百家技术企业提供最新、最先进的技术支持。西北公司尽管分解成数百家企业,但仍然拥有全中国最先进的技术力量。二十七年来,技术一直遥遥领先于中国工业界。与过去不同,他们总会将最先进技术,优先用于公司系统内部企业,以确保内部企业竞争力。
  “闭关”使得西北公司企业可以在很多领域拥有其它公司难以企及的优势,就像H-32工程一样,表面上只有中飞参与,但H-32的子系统,却有超过36家西北公司系统企业参与,为其提供最先进的子系统技术支持。
  “H-32轰炸机空重41423公斤,最大起飞重量82295公斤,翼展50.05米,机长32.38米,全高10.36米,最大时速612公里,巡航时速368公里,升限11251米,作战航程8400公里,作战半径4000公里,最大载弹量13200公斤。机腹有前后两个炸弹舱,每个弹舱有独立舱门。投弹时有定时器控制投放顺序,使炸弹在两个弹舱中交替释放保持飞机重心。”
  “H-32发动机是西北通用动力全新设计的X-42-3500型四十二缸气冷星型发动机,每台达到惊人的3700马力。为了增强高空性能,X-42-3500配备有两个通用动力W-11涡轮增压器,而不是通常发动机的一个,增压器由西北通用动力公司的电子系统自动调节。安装直径5.5米的三叶螺旋桨,由减速比100:35的减速机驱动。发动机舱在外形设计上尽力减少空气阻力,将润滑油散热器和增压器中间冷却器直接植入发动机进气口下,减少迎风面积。虽然庞大,H-32的结构却十分传统,除了控制翼面是织物蒙皮外,使用全金属材料。每个起落架配备双轮,尾都有一个可伸缩的缓冲器,在飞机进行高姿态着陆和起飞时保护尾部。”
  “机组编制预计10到14名,一般为12名,包括正副驾驶、领航员、投弹手、机械师、无线电报员、雷达操作员和五个炮手。投弹手与投弹瞄准具和射击瞄准具一起被安置在机鼻最前方,正副驾驶并排坐在投弹手后面,周围有防弹钢板和防弹玻璃保护。机械师、无线电报员和领航员紧挨着坐在驾驶舱后。后段增压舱是四个炮手和雷达操作员的位置,都有装甲隔板保护。尾炮手坐在尾部单独增压舱中,只有在非增压飞行时才能进出尾部小舱。但最值得一提的还是H-32采用西北精密电子仪器公司轰炸瞄准雷达,雷达通过扫描云层下地面产生一幅能被操作员读懂的‘地图’,雷达发射厘米波,回波在机载阴极射线管上显示,最好反差是水和陆地交界,此外城镇回波比郊外空地强,因此可根据海岸、河弯形状和城镇分布与精确地图比较来,判断目标位置。从而使其可以在厚云层及夜间对目标实施准确轰炸。”
  边听秦国镛介绍,边走到飞机前,郑培林等人仔细打量H-32轰炸机,并没有在意他介绍的内容,毕竟绝大多数人,都知道H-32的性能参数,介绍并没有任何新意。而此时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则大都兴致勃勃的围观这架新型轰炸机,眼前这架庞然大物,倾刻间征服了所有人。
  “子壮,我更关心产量。告诉我,今年上半年,你们可以生产多少架轰炸机?”
  “根据我们目前的生产能力,上半年至多只能提供480架H-32轰炸机。”秦国镛报出一个相对保守的数字。战争时期,任何一家公司的生产力,永远也不可能满足军方需求,至少在军方意识到他们的需求被满足之前。
  “远远不够!到今年年底,不论用什么办法,我们至少需要1600架。从这个月开始,所有H-17全部停产,中飞必须竭尽全力生产H-32轰炸机。”正如秦国镛所料,郑培林对上半年只能提供480架的产量,非常不满。在战争中,曾经被视为法宝的战略轰炸机部队,根本没有发挥余地,默默无闻。因此,空军急需新型战略轰炸机。
  在亲自颁发H-32进入空军序列证书后,郑培林和秦国镛离开空军基地。两人认识几十年,关系早不是供应商和采购方的关系,而是朋友,多年的老朋友。
  “新轰炸机进展如何?”载弹2000公斤,作战半径只有4000公里,满载作战半径甚至不及战斗机的“战略轰炸机”并不能让总理满足。而且根据战略空军任务,未来实施洲际轰炸才是战略空军最重要的任务,H-32显然无法满足需求。
  “发动机,我们还在等待合适的发动机。”秦国镛无奈地回答。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空军29轰炸机设计规范中提到的数据已经超出中国航空制造水平,设计制造80吨级H-32尚面临重重困难,更何况两倍于其的29规范中提到的“洲际轰炸机”。设计制造问题可以制造设计中得到解决,但发动机却是个大问题,这不是经验可以解决的。
  新型飞机需要新型发动机,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发动机,而新发动机仍然在设计中。中飞正在设计的洲际轰炸机,将是全新的跨时代的轰炸机,采用新技术之多不亚于20年前研制H-17,正因为其面临技术困难,至今,中飞只是刚刚完成它的纸面设计工作,甚至连全尺寸模型也只是刚开始制作,龟速早就令空军颇为不满。
  “必须加快研制速度,发动机我会督促通用动力。我们很快就要进行一场真正的大战了。”郑培林语气变得凝重。两天前,当中太平洋海战胜局传出,总理要求空军把一个轰炸机部队南调,现在部队已经转场到南太战区。看来国务院准备有所动作了,但是最终问题都将归于洲际轰炸机服役的时间。
  “要不,就接受于氏的方案?”郑培林琢磨。半年前,当于氏飞机制造公司被告知其设计的远程轰炸机落选,其提出符合29规范的飞机设计方案,技术保守,但却非常可行,充分运用了业已成熟的传统技术,方案或许保守,但至少可以在短期内提供。不过中飞提出的方案又让人弃之不舍。
  一方面是技术落后的远程轰炸机,另一方面是诱惑力十足,采用大量先进技术的轰炸机,选择非常难以做出,国会有可能批准两种功能重叠的轰炸机吗?但新轰炸机却是空军在战争中的位的根本保障。难啊!
  相比郑培林,抵达东京已两天的顾维钧,无疑感受到几分东京的寒意,但东京的严寒无法和西北相比,真正的严寒来自心间的压力。代表团到达东京两天来,国防军参谋部和海军部的几名将军就开始和日本人民军及海军秘密会谈,在他们会谈时,自己却需要说服“救星”福井川首相,接受中国的提出的要求。
  和以往接见任何人一样,福井川面目冷峻、毫无表情地坐着,一双不大但透着一丝冷酷的眼睛在顾维钧脸上瞄来瞄去,这种曾让无数日本官员诚惶诚恐、敬畏甚至胆怯的眼神,曾令太多日本官员两腿发软,紧张的话都说不清。或许他偶尔会流露出一丝和蔼可亲之色,但绝大多数日本官员却知道和蔼可亲的背后是什么。
  “夏威夷!”福井川重复道,同时注视着和自己打过三次交道的顾维钧,他是代表中国寻找帮助的,而这次关心则乱的因素已经影响到他的职业能力。昨天,顾维钧在到达东京后,尽管在接待宴会上大谈中日亚洲国家当共同奋进,但联系到中国在中太平洋的损失,福井川知道,顾维钧来此,实际上是代表中国寻求日本的全面介入。
  “夏威夷是美国在太平洋最重要的据点,只要控制夏威夷,美国就会立于退可守、进可攻的有利局面……”就在大谈夏威夷的战略意义时,顾维钧注意到福井川眼中稍闪即逝的笑意,顾维钧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实际上错误从自己来日本后,就不断在犯。从接受任务,焦躁、烦乱像驱不散的幽灵,一股脑袭来,以至影响到判断力。
  福井川怎么会不明白夏威夷的重要性,他可是人民军参谋长出身,作为军人他远比自己更了解夏威夷的重要性,而自己竟然还白费口舌的向他解释。
  “当然,这些我想首相同志应该非常了解,夏威夷是我们此次来贵国的目的。”意识到错误后,顾维钧神情一肃,慢慢将所有一切抛之脑后,完全以一名职业外交官的角色去完成此行的目的。
  “首相同志,可以坦诚相告,中太平洋海战中国惨胜,赢得太平洋,但却失去了进攻能力。共和海军至少在未来两年,都无法对夏威夷实施进攻,但夏威夷在美国手中,并不符合中日利益。因此,出于对抗共同敌人的目的,中国国务院希望贵国立即派出联合舰队,支援我军占领夏威夷,保证两国共同利益。”顾维钧没有一丝“隐瞒”的表明意图,让日本出动海军配合国防军占领夏威夷。
  “顾总长,这违反中日两国业已达成的共识不是吗?”顾维钧直截了当说明来意后,福井川微笑着提醒中日协议关于军事配合的条文。其实即便没有顾维钧造访,自己也早已下达命令。顾维钧造访前,就有一位客人,给自己送来计划。现在与顾维钧谈论夏威夷问题,无非是想“捞些好处”,毕竟参谋部和内阁实在贪婪,总想能从中国得到更多好处。
  就像一个月前,从中国得到10万吨低价重油和5个师团轻武器一样,好处总是需要的。
  “按照协议规定,中日两国军队只有战略配合义务,而没有协助对方作战的责任,不是吗?”
  福井川的提醒,让顾维钧大脑飞速运转,想摸清福井首相的意图。日本人到底想要什么?他提醒自己战略配合义务,是拒绝?还是敲诈?
  顾维钧更愿看到后者,那才符合中国利益。首相提出要求,实际上是为讨价还价,如果这样,问题就好办得多,国务院给自己很多特权,甚至包括现金军事贷款特权,只要日本同意。
  “但首相同志,假如不抓住美国海军主力战没的有利时机占领夏威夷,等待我们的将是两年后,再一次胜负难料的大海战,可能直接影响中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利益。”
  “的确,中太平洋海战美军损失了绝大部分主力舰,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顾总长,联合舰队是日本的至宝,派遣联合舰队配合贵国占领夏威夷,舰队将担负最重要的作战义务,中国占领夏威夷后日本又能得到什么?政府需要向舰队官兵和国民解释,如果日本提出贵国海军配合日本占领澳大利亚,贵国政府就不需要向国民解释吗?显然同样需要。”
  福井川说话时脸上依然带着微笑,微笑曾经被一些外国反对者称为“魔鬼的微笑”,而在日本人民眼中是“领袖亲切的笑容”。而这种微笑同样令数以千计日本军政官员人头落地,笑容里到底有什么含意?或许只有福井川本人才能够了解。
  “所以,中日两国只存在战略上的军事配合,而非战术上的相互合作。夏威夷的重要性影响到两国在太平洋及亚洲的共同利益,夏威夷是贵国战区,但贵国即已无力发起进攻,日本愿意以盟友和朋友的身份,接替责任,但夏威夷必须是日本的,同时日本需要在军火、经济、海运等方面得到中国的支持和帮助。转告贵国司马总理,这是日本提出的合理要求。”
  沉默!在福井川提出要求后,顾维钧沉默不语,表情难看,甚至痛苦。一旁翻泽留意到中国外交总长的表情,下意识的认为顾维钧为遭到勒索而痛苦。多年来,试问那个国家曾经勒索过中国?想到这,翻译对首相的崇拜油然而生,这才是真正的领袖。在领袖面前,即便有外交舞者之称的顾维钧,也只能甘拜下风。
  “我想在军火、海军和经济上,我们可以进行深入探讨,这并不存在问题,毕竟给予盟友支持,一直是我国所信奉的国际信条。但在夏威夷问题上,我们可以做出让步,但坚持要求,必须获得珍珠港的使用权和所有权。”
  “我仍然坚持先前要求,夏威夷必须归属日本,日本在夏威夷拥有贵国难以企及的传统基础。至于珍珠港使用权,没有讨论意义。联合舰队要以此为基地,对美国西海岸保持警戒。当然,在适当情况下,可以接受与贵国分享珍珠港使用权,贵国海军远航训练时,在珍珠港可得到本土待遇。这不正是贵国海军急需的吗?将珍珠港作为贵国舰队在中太平的泊停站之一。”
  靠在椅背上,福井川轻声坚持,同时作出一个虚无、半真半假的承诺,承诺会兑现吗?几年后,夏威夷究竟是什么模样,用西方人的话说,只有上帝才知道。
  “顾总长,中日最重要的责任是帮助亚洲民族获得解放,同时巩固解放成果,我们并不需要在枝干末节上发生纠葛,不是吗?”福井川有意无意提醒顾维钧。
  顾维钧注视福井首相,一句老话出现在顾信钧心中: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话用在日本身上恰如其分。
  “我想,我需要国务院准确回复,才能够决定。首相阁下,但在同意之后,我们需要贵国准确答复。”
  “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们需要贵国在此之前,提供足够的军火和商船,否则很难保证战役胜利,不是吗?”
第177章
目的
  1942年1月15日,东京时间8时。日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日本南进的紧急新闻。消息说:人民陆海军在1月15上午7时宣布,日本于今日与美国和英国进入战斗状态。消息通过架设在大街上的广播喇叭传开。行人止住脚步,惊呆了。接着喇叭放送军乐。几十分钟后,街头铜号奏出乐曲,风卷红旗的哗啦声和此起彼伏的歌声响成一片。
  10时20分,日本政府发表宣战声明,“为确保亚洲之安定与独立,为世界和平进步做出贡献,乃日本既定国策。”声明首先炫耀日本近十几年革命重建功绩,之后,对美英在亚洲殖民统治进行强烈谴责“与亚洲人民谋求独立之愿相背,英美对亚洲殖民统治日益加强,日本人民坚决支持亚洲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反对美帝、英帝及其走狗的革命斗争。”
  同时宣战书还号召日本人民,“铁石般团结,踊跃奋起,举国家之力从事征战,帮助亚洲民族获得解放,实现世界革命的成功。”接着电台播放《献给世界大战的勇士》。
  “摘下发白的军帽,献上素洁的花圈。轻轻的,轻轻地走到你的墓前,用最挚诚的语言,倾诉我那深深的怀念。北美的百花盛开,又凋残,我们在这里战斗了一年又一年。我们曾沿公社足迹,穿过巴黎大街小巷,踏着《国际歌》的颤点,冲杀欧罗巴。每一城镇、乡村,港湾,我们曾利用耶路撒冷的哭墙,把基督徒恶毒的子弹阻挡。将红旗插在苏伊士河畔。瑞士的湖光,比萨的灯火,也门的晚霞,金边的佛殿,哈瓦那的炊烟,西班牙的红酒,黑非洲的清泉。你优秀的儿子,为人类幸福,历史必然,长眠在大洋彼岸,异国陵园。”
  战歌唱响的时候,日本南方特遣部队占领棉兰老岛。
  世界被日本突然卷入战争惊的目瞪口呆。甚至连大洋彼岸的罗斯福在从赫尔国务卿口中得知日本向美国宣战的消息后,长达半小时,一言未发,面色苍白的罗斯福反应过来后第一句话仍然是:“告诉我,赫尔,这只是玩笑。”
  “告诉我,里宾特洛甫,这是真的。”柏林首相府内,希特勒同样难以置信的询问外交部长,真的吗?日本真向美国宣战了?
  “元首!半小时前,日本野吉大使,正式递交公函。日本已经决心参加战争。日本向美国、英国递交宣战书。”里宾特洛甫肯定的回答。日本迟来的宣战的确让人惊讶,甚至难以相信。
  “我就知道,矮小的黄猴子忍不住了,到底还是忍不住了。”腰背微躬的希特勒来回走动,充满难以掩饰的兴奋。
  “现在好了,中国人把该死的美国舰队打进海底,黄猴子趁火打劫,向美英宣战。里宾特洛甫,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确信,德国一定会赢得胜利。相信我,从中国人卷入战争,胜利就属于我们。中国舰队损失惨重,我甚至为他们担心,但现在,日本人到底还是参加了进来。”
  希特勒的兴奋感染了里宾特洛甫,日本宣战,是中国对美英宣战后最好的好消息,战争终于越来越符合德国利益。该死的美国,根本无法阻挡中国和日本联合进攻,势必无法干涉德国在欧洲的行动。从“海狮计划”结束后,德国战绩平平,现在德国战车必将再次启动,未来世界属于德国。
  “元首,日本首相要求德国对美宣战。”里宾特洛甫提醒元首。
  “根据三国条约,只有日本直接遭到进攻,德国才有义务援助日本。美国仍未对德宣战,是等待德国主动宣战。”
  “不!里宾特洛甫,如果不站在日本一边,条约在政治上就死亡了。日本不同苏俄,将发挥重要作用。而该死的朱加什维利永远只会抢走属于德国的利益,必须维持条约存在。”
  希特勒出人意料的提醒里宾特洛甫条约的重要性,显然忘记苏俄同样是条约国之一,甚至从一开始,希特勒就对与苏俄之间的条约没有任何信心。双方在边界屯兵超过700万人,苏德之间何来信任,双方都是在利用条约为自己谋求暂时的安全。
  元首态度转变,令里宾特洛甫很吃惊。因为他过去坚持不惜一切代价使美国不参加欧战,而现在希特勒却主张与美国摊牌。这样一来,美国总统用不着担心对德国宣战会遭到国内“孤立主义”者强烈反对了,因为德国首先向美国宣战了。
  “美国是个半犹太化、半黑人化,建立在美元之上的国家,怎能指望保持团结。何况时机好的不能再好了。中国人在进攻,日本人在进攻,美国即便祈求上帝,也很难击败两个国家。而且美国迟早要参加战争,必须向美国宣战。告诉日本,德国永远都是日本最坚定的盟友。而且,向日本提出签定新条约,当然新条约必须强调,在对美、英联合作战胜利前,三国绝不放下武器,在任何情况下决不单独媾和。”希特勒从兴奋中平静,但如果稍加留意,会注意到他口吻中用三国,而不是四国,显然已表明态度。德国抛弃苏联的计划已进入倒计时,整个德国都在为计划作准备。
  “元首,皇室并不认同方案,他们认为,假如发起进攻,无疑将会撕毁业已存在的条约,不利于……”
  未等里宾特洛甫把话说完,希特勒猛然回身:“他们难道没有觉察,朱加什维利和丘吉尔眉来眼去吗?没有看到朱加什维利在边界线上布署几百万军队吗?与朱加什维利之间的条约,不过只是烟雾,一个迟缓战争爆发的工具而已。假如现在不去进攻,或许要不了多长时间,朱加什维利就会首先进攻德国。社工主义者不正在试图解放欧洲吗?中国卷入战争,苏俄获得东线安全保障,只要时机成熟苏联就会进攻德国。”说到这里,希特勒语气放慢。
  为迅速击败英法,力求德苏关系正常化,把莫洛托夫邀请到柏林,并且签定盟约,但盟约从来就不曾存在,无论开始或现在。但该死的俄国人贪婪的超出想象,索要了半个波兰,甚至还想要整个中东,早晚有一天,他们会想要整个欧洲,而且俄国人就是这么准备的,尤其是在东线安全暂时得到保证之后,他们在整个欧洲蠢蠢欲动。
  “里宾特洛甫,我想,你应该去一趟伊尔库茨克,现在要与帝俄达成协议。该死的中国人多次拒绝德国提议,但伊尔库茨克不会,你认为呢?”
  希特勒充满期待。为春天计划,甚至停止对北非支持,相比北非,东方才最重要。那里有德国需要的一切,石油、铁矿、粮食等等。夺取东方,德国工业力量将超越美国,届时,德国将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强国。
  “元首,但我们必须考虑中国人的因素,过去曾与伊尔库茨克接触,尽管帝俄表现出浓浓的兴趣,但伊尔库茨克和中国业已存在的紧密联系,使得他们在对外方针上惊人一致。毕竟离开中国支持,伊尔库茨克早已被朱加什维利摧毁,如果没有中国支持,伊尔库茨克很难调整即定政策。”
  里宾特洛甫提醒元首注意中国因素。俄罗斯帝国和中国紧密同盟条约一直为人所嫉妒,紧密同盟存在了二十余年,两国在政治上合作,军事上合作更是超出所有国家想象。军队使用口径相同的武署,甚至战时也有统一司令部指挥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帝俄会抛开中国人吗?显然可能性并不大。
  “里宾特洛甫,相信我,他们无法拒绝与我们合作,而且中国人也不会反对。中国总理根本就是个国际投机商,永远利益至上,中国对苏俄厌恶和警惕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如果不需要中国流血,即可毁灭整个苏俄还有社工党,中国人只会乐见其成。”希特勒说话时,脑海中浮现出一位美国记者对中国总理,对苏俄恐惧的描述。
  “社工党信奉的阶级仇恨,使得中国人及他们的总理,世界最大财团所有者,对社工党的警惕与恐惧根深蒂固,甚至恐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即便将社工党从世界抹去,也无法抹杀他对于其的恐惧。”
  中国人,希特勒颇感兴趣地看着地球仪上世界最大国家。中国为战争添加太多不确定因素,现在向美国宣战,但谁敢肯定,这个由投机者控制的国家,会不会为利益和美国媾和。
  河北省燕山,一列平板列车驶入位于山谷间的一座隶属国防军大型仓库院内。火车刚停稳,吊装设备便将院内摆放的集装箱吊至火车货板上,几十个集装箱装运速度非常快,只用几分钟,完成货物装载后,火车便迅速驶出仓库。
  几小时后,满载墨绿色军用标准集装箱的列车驶入葫芦岛港。港口内一架起重机把108个钢制集装箱装到一艘停泊在港内的老旧自由轮上。三天后,装载486个标准集装箱的“东方65号”货轮就会驶入日本横滨,在那里有一列火车正等着装上金属货柜,把它们运往目的地。
  “六式半自动步枪8.75万支、五式轻机枪7864支、六式两用机枪8651架……”海关检查员检查手中报关单。每个集装箱都附带一张货物清单,上面列出集装箱里的物品。但是,无论轮船公司还是港口,都不能保证货物清单上所写的与集装箱里的实际内容完全一致。但此时,海关检查员,并没有必要检查商品。
  “这是国务院授权出口的物资。”负责押送货物的军官如此解释。对此海关官员早已经见怪不怪,过去一年多,大量国防军储备的老式军火,通过货轮源源不断输送到各国,只不过此次输出对象发生了变化,变成日本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0/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