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6/730

  “百里,你错了。”司马挥动手臂,笑呵呵地说,“阅兵,不会在红场。”不会在红场?在蒋百里和高级参谋愣神的功夫,司马哈哈大笑,“意味胜利的大阅兵必定将在香榭丽舍大街举行。”香榭丽舍?众人迷惑不解地望着兴奋的总理。
  “胜利大阅兵时,中国军队将穿过凯旋门,行走在香榭丽舍大街上,作为解放者的我们,将会在欧洲文明的中心,举行胜利大阅兵。”司马眼中闪动着狂热的光芒。
  “中国将以解放者的身份进入欧洲,但不要忘记42年前庚子之祸。在皇宫踏响异国军靴声,我们去解放他们,给欧洲带来自由。但是,将军们,解放和自由并不妨碍夺回属于我们的荣誉。”
  亚洲解放是为了市场和安全,得到欧洲却能得到未来。以解放者身份进入欧洲的国防军,受到的只会是欢迎,而不是敌意。获得欧洲后,美国将失去成为世界霸主至关重要的筹码。只剩下美洲、英国至多加上意大利、半个法国的美国,有什么资格角逐世界霸主之位。如果不是为了……甚至连意大利和小半个法国,也不可能交给美国。
  另一个时空,如果美国没有解放欧洲,就无法依靠世界主要国家:欧洲国家,于1945年建立国际货币体系,从而给美国带来取之不尽的财福。从美元成为世界硬通货币以来,美国人民就多了一份美元红利享受,红利来自全世界敬献。无论国际货币体系或世界经济循环链都建立在美国掌握欧洲基础之上。
  这个时代的世界,与其说是世界,倒不如说是欧洲主导的世界,谁掌握欧洲,谁就掌握未来。战争后,美国,将只会是个美洲国家。欧洲,自诩为人类现代文明的摇篮,将成为中国控制世界的筹码。
  昨夜,希特勒再次失眠,很晚躺下很早起床。计划开始前日子最难挨,希特勒发现失眠的老毛病复发了。晚上,睡不着,便扪心自问,在宏伟计划中,有什么漏洞能让英国人钻空子?他坚信堵住了所有漏洞。他曾派戈林的代理人米尔契广泛视察德国防空工程,下令对荷兰沿海工事紧急增援。
  怀疑伞兵部队在克里特获得成功可能刺激英国人,等德军手脚被苏联捆上,就会对挪威海岸或两个海峡岛屿做同样的冒险。因此,命令增加岛上驻军、坦克和火炮。目的还有,在与英国签订和平条约后,把根西岛和泽西掌握在德国手中。
  希特勒每天和希姆莱、莱伊、赫维尔、里宾特洛甫还有赛斯英夸特讨论土耳其、苏联战争和作战问题,常常熬到三、四点钟。尽管如此,他仍然需要服用镇静剂才能入睡。早晨七点,有人给他端进来第一次早餐:简单的德国式早餐,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一杯牛奶或者果子汁,一两片小白面包。吃的方面希特勒从不讲究。
  用完早餐后一如既往,在伯格霍夫别墅后林荫小径中散步、思考。今天一起床,希特勒就心神不宁,林间漫步并未让希特勒烦躁的心平静。希特勒叫来警卫低声吩咐,然后便回到别墅二楼办公室,站在威尼斯式大窗口远眺,春天的太阳照耀阿尔卑斯山峰,山峰上白雪皑皑。
  听到身后脚步声,希特勒没有回头看身后的人,好象自言自语似地说:“整个战役要进行一个半月,顶多两个月。”
  “以后只剩下枝节问题了,建立行政机关,希姆莱的设施等等。有人拿俄国的冬天吓唬我,但是我们不会在冬天作战。”希特勒忽然用假嗓子喊道:“不过……”希特勒补充,此时他已渐渐平静,“今年俄国冬天不会太冷。”
  “这是气象学家的预测?”进入房间的客人,平静的反问。去年冬天非常寒冷,创造零下40度最低温度,幸好元首没有坚持己见,一定要发动对俄国战争,否则俄国可怕的冬天将来摧毁一切。
  “去他的气象学。”
  希特勒又疯狂的喊道,他用手掌抹抹汗湿的额角,把粘住的头发朝后一甩,然后压低声音,“我们要进入新周期,从永久冰层进入火的周期。德意志帝国士兵就是第一批带着神火的人,冬天要跪倒在我们脚下。”他在办公室内走了几步,像对一个看不见的人喊道:“不,我们不会在冬天作战,俄国人经不住德国军队六个星期疯狂攻击,我知道,我深信。”
  希特勒举起手,伸直食指,仿佛念咒似的。
  “听着。”希特勒转过身,看着被自己传唤进来的客人。这是克拉福特进入办公室后,第一次看到元首正面。他的额角冒着汗水,粘住些许头发,发黑的眼眶,克拉福特知道元首又一次失眠了。
  “现在是四月份,至少有7个月时间,7个月后,我们甚至打到了乌拉尔。”
  “那么,我的元首,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您心神不宁呢?”克拉福特是星相家。早在19年前,就与希特勒结识,因预测希特勒会成为德国领袖,十年来,倍受希特勒信赖。希特勒直视克拉福特,话到嘴边又咽下。
  “在开始新战役时,就好像打开一扇漆黑房间的大门,房间里有什么,你无从知晓。”希特勒沙哑的声调,透露出心中的烦躁与不安。
  克拉福特明白元首的意思,同样也明白心神不宁的原因。
  “元首,我曾经说过,或许行,但时机并不成熟。”
  “Cross
the
Rubicon”希特勒质疑。元首出人意料的用英文回答,克拉福特选择沉默,办公室鸦雀无声。
  公元前49年,恺撒大帝跨过Rubicon河,战争打响,历史开始改变。尽管Rubicon河流,已经多次改变流向,不再是当时恺撒穿过时的河流,模样也一变再变。可英语里还是热衷把“Cross
the
Rubicon”作为军令状,跨过Rubicon河,便无路可退。希特勒的回答无疑表明,德国已经无路可退,除继续执行原定计划,德国别无选择。
  长达数分钟寂静,不耐烦的希特勒挥挥手,示意克拉福特离开。像星相家这样的江湖骗子,绝不可能给予自己帮助,唯一能够给予帮助的是战无不胜的德意志军队。之所以不安,不是因为担心战争失利,而是箭在弦上时的紧张。2月份起,自己就和将军们对“巴巴罗萨”计划进行最后核定,每一个战役细节都被重新考量。
  最后一个难题是确定总攻确切时间,必须精确到分。因为在一条长长战线上展开进攻,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暴露意图,丧失突然性,导致一切努力付诸东流。庞大部队何时向发起进攻的位置开进,也必须明确规定。因为进攻发起线距离苏军边境工事只有几十米,只要发生迷途误入苏军营盘的问题,就可能暴露,引起苏军警惕,突袭效果会大打折扣。
  距进攻只剩下不到60小时。外交部打来电话,报告令人不安,苏联大使杰卡诺索夫再次紧急约见里宾特洛甫,但却找不到他。尽管杰卡诺索夫被搪塞过去,说里宾特洛甫离开柏林在伯格霍夫别墅,晚上才回来,等回来后再约定会见时间。事实上,里宾特洛甫昨天来到伯格霍夫别墅,记录希特勒给墨索里尼、霍尔蒂及芬兰总统雷斯托雷蒂的信。不过已连夜回到柏林,为计划作最后准备。
  慢慢平静下来的希特勒回到办公桌前,仔细审视熬夜起草的一份公告,排版很密的四页公告中详尽解释德国为什么要向盟友苏联宣战。之所以大费周章,是因为两国曾广泛合作,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刻骨仇恨。他们夺去了上次战争中英勇的德国军人,用生命和鲜血夺取的东方省,德国的饥饿正是该死的社工党造成的。
  “愿上帝在斗争中保佑我们大家。”看完公告,希特勒出人意料的自言自语,通告将在明天下发到东线部队。
  “用不3个月,我就会目睹俄国崩溃。”希特勒信心百倍,恍惚看到万字旗和德意志帝国三色旗在红场上空飘扬,在红场检阅战无不胜的德意志军队。那时,拥有了整个欧洲的德国,工业、地域都将超过中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无论中国、美国最终都将臣服在德意志帝国阴影下。未来属于德意志帝国,属于世界上最优秀民族雅利安人,柏林将成为新的世界之都,世界上最伟大的雅利安城。至于劣等民族,根本就不应存在于世上。
第212章
领袖的意志
  “东方前线的士兵们,此刻,世界最大规模的集结已经完成。与芬兰师联合,我们的同志正与纳尔维克战胜者驻守在北冰洋海岸。德国士兵在挪威征服者指挥下和芬兰自由英雄一起保卫芬兰。在罗马尼亚、普鲁特河、多瑙河直到黑海海滩,驻守着团结在罗马尼亚元首安东奈斯库手下的德国和罗马尼亚部队。现在,亘古以来最大进攻已经开始,不是为了结束战争或者保卫盟国,而是为了拯救欧洲文明。德国士兵,你们的战斗至关重要,因为欧洲命运、德意志帝国未来、民族存亡都系于彼身。愿上帝在这场斗争中保佑我们大家。”
  4月17日晚10点,德军南方集团军第3装甲军摩托化步兵旅坦克营前进营地上,参谋正通过车载短程无线电对讲机宣读希特勒的公告。列兵哈特一句也没听进去,写这么长,不累吗?反正就是让我们进攻苏联。哈特觉得讲话口吻简直像营长,一点小事都要讲原则,说的重要的不得了。
  哈特是坦克车副炮手,说白了就是装填炮弹的,还要负责擦洗车辆,更换零件,都是苦活。他这种既没参加过波兰战役,也没去过法国的新兵蛋子,能加入战功卓著的部队已属难得,反正总会当些日子苦力,哈特明白新兵的待遇。想到坐在坦克车里,看着几十吨的铁家伙卷起路上的沙尘,让步兵跟在后面吃土,就觉得还是满威风的。
  哈特想去方便一下,自从进入前进营地后,实际上就没有什么营地,坦克兵睡在车后履带压出的软土上,步兵只能找个平地躺着。部队实行严格的灯火管制,要上厕所只能抹黑溜到路边树丛里。哈特提起裤子,突然听到树叶沙沙响,像一个人从他身边不远的地方钻了过去。难道是苏军侦察兵?哈特紧张了起来。
  等声音渐远,哈特悄悄跟上,小心翼翼不让树木发出声响。不一会,他看到黑影钻出树丛,横穿大路向阵地后方走去。那人像非常熟悉部队情况,巧妙绕过战车停驻的地方。阵地正面巡逻很严密,但背后只安排了几个潜伏哨。此人仿佛知道暗哨位置,精确从两个潜伏哨中间盲区钻出去。哈特连忙跟上,等距离营地远了,那人开始加快步伐。
  哈特想想,立功机会到了。立刻转到侧面,直接扑出把他按倒在地。可借助月光看清对方长相后,不禁大吃一惊,“司务长”此人正是营司务长希瓦尔。希瓦尔也大吃一惊,连忙捂住哈特的嘴,“轻点。”
  “你这是上哪去?向营长报告了吗?”哈特松开手臂放开司务长。希瓦尔惊慌失措。
  “哈特,我谁也没说,我想回家。”
  “回家?”
  “是的,你也听到了元首宣言。马上就要进攻苏联了,又是一场血战。我看的太多,受不了了。波兰、法国,我多少次死里逃生。本以为到这里能躲过英国空袭,修整一段时间,没想到元首要攻打苏联。我不愿再给谁卖命了,我不可能总是走运。哈特,我要回家,老婆孩子不能没有我。战斗打响后会死很多人,他们才没时间一个个查明。我就是偷偷跑回去也不会被发现,他们会以为我阵亡了或被俘虏了。”
  “是呀,也许,可你怎么回家呢?”
  “我找个村子把手枪卖掉,然后买件普通衣服。战争一开始,才没人关心一个躲避战火的老百姓,我甚至可以装成外国人,我会说法语。哈特,我的朋友,求求你,你不懂,等打上几仗你就会理解我。”哈特见可怜的司务长,穿着单薄的制服便衣,乞求地望着自己。
  “司务长快走吧,小心点,绕过阵地,祝你好运!”
  司务长感激冲哈特点点头,转身钻进树丛。哈特也小心翼翼往回走,边走边想,希瓦尔真没用,才打几年仗就吓破了胆。
  希瓦尔继续沿刚才的方向走出几百米,突然停下仔细倾听,确信哈特离开后,便掉头走向边境方向。希瓦尔此行风险重重,要在黑夜中走十来公里,还必须躲开众多潜伏哨,德军、苏联侦察兵都不是吃素的。但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必须尽到德国社工党员的职责。出发前,希瓦尔为自己准备好遗书,在遗书中记下将要发生的一切。
  “绝不能让希特勒的诡计得逞。”潜伏在一堆灌木中,希瓦尔望着来回巡逻的巡逻队暗下决心。希瓦尔额头冷汗直冒,越靠近边界越危险。巡逻队大都是武装党卫军,如果被发现……
  “汪、汪!”军犬吠声在寂静夜晚显得格外刺耳,党卫队士兵发现军犬冲灌木吠叫,急忙举起Gew34半自动步枪,左手拉开枪栓。五名巡逻兵端着步枪警惕的朝灌木丛逼近。
  听到半自动步枪上膛,希瓦尔屏住呼吸,一动不动趴在灌木丛后,右手P38瞄准前方。巡逻兵越来越近,希瓦尔感觉握手枪的掌心冷汗直冒。率领巡逻的军士端着冲锋枪朝左右扫视,并没有异常,此时军犬也安静下来,难道是哈罗特乱吠。
  “队长,看,俄国人。”一名党卫军士兵手指数十米外河对岸影子,是苏俄红军边防巡逻队,对此,党卫军习以为常。
  “下贱的斯拉夫人。”重新将半自动步枪放下,一名党卫军冲苏俄红军边防巡逻队吐了口痰。
  “好了,切瓦里,至少进攻前,我们还是朋友,不是吗?”队长拍拍下属的肩膀,收起步枪朝苏俄巡逻队走过去。
  “看样子已到边界了。”趴在灌木丛中,希瓦尔双方谈话,长松口气,总算到达边界了。又经过一两分钟,透过灌木丛缝隙,希瓦尔看到巡逻队已经离去,连忙站起来,猫腰跑向河边。希瓦尔游过百米宽的河,脚刚踏上苏俄领土,手电筒灯光直射到希瓦尔身上,无数枪栓拉动声响起,“什么人?”
  4月8日凌晨2时50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机要秘书神色慌张地走进朱加什维利卧室,刚刚收到一份关系重大的紧急密电,要立刻交给朱加什维利。穿过宽大而漫长的走廊,红色地毯尽头,秘书看到朱加什维利的贴身警卫官。
  “朱加什维利同志睡了吗?有紧急电报,来自西部特别军区。”
  “我看,如无如必要,还是等一两个小时吧!他今天收到很多紧急文件,一直没有休息,情绪也不太好,也许刚刚睡着。”
  “可是,密电是西部军区参谋长发来的。”
  “每个军区参谋长都给他发来密电,都说有紧急情况。”机要秘书气急败坏,“让我进去看一眼,如果睡着了,我就等一会。”
  “什么情况?”房间里突然传来朱加什维利沙哑却响亮的声音。
  “科尔波诺同志有份急电。”卫士连忙回答。朱加什维利说:“请他进来。”科尔波诺急忙低头走进去。朱加什维利没有睡,坐在外间躺椅里,翻阅一堆文件。
  “什么情况,安德列·耶维奇?”
  “西部特别军区参谋长克里莫夫斯基急电,2时40分发来的。”不等朱加什维利要求,他就开始念电文……
  “速交,送总参谋长,第一,4月16日奥古斯图夫方向德国飞机侵犯我国边境;17时41分6架飞机,17时43分9架飞机;17时45分10架飞机。根据边境部队汇报,飞机携带炸弹。第二,根据第3集团军司令员报告,沿奥古斯图夫、谢伊纳边境,铁丝网白天还在,傍晚时被拆除。在这一地区森林里,可以听到发动机轰鸣声,边防军加强值勤。”
  朱加什维利接过电报,“您可以回去了,安德列·安德列耶维奇。”秘书一愣,但还是转身离去。类似情报,几天来已屡见不鲜。朱加什维利迟疑不定,情况到底意味什么?难道德国准备进攻?是不是叫铁木辛哥和朱可夫来讨论分析下,或把情报通告给他们?如果两人了解了情况,毫无疑问会建议立刻采取积极的军事行动,甚至主动出击。
  两星期前,朱可夫拿出一个十分大胆的方案,建议与其等希特勒准备好进攻苏联,不如先下手为强,打乱德国计划。
  “朱可夫的办法不行。”朱加什维利想,是不是考虑给部队下达准备命令?等等,千万不能被表象迷惑。谨慎是朱加什维利政治舞台致胜法宝,革命中、乌米扬诺夫去世后斗争中、“大清洗”时期,谨慎使自己无数次看破假相,抓住机会。
  “这一定是希特勒的诡计,用边境小规模军事活动刺激苏联神经,一旦反应过激,就可以找到借口,说苏联违反条约,名正言顺开战。”终于,朱加什维利找到答案,一定是这样。现在还不到大规模调动部队进入前线,或宣布战备,严厉打击希特勒军事骚扰的时候。他将文件放在椅子上,慢慢走回里屋,决定在天亮前小睡一会儿。
  4月18日傍晚,一辆汽车驶进边防队营部。几名苏军尉官迎上来,其中一个上尉主动打开车门,不等车上将军下车,上尉就立正行了个军礼,“参谋长同志,帕尔哈奇边防支队第3营营长萨里宁等候多时。”普尔卡耶夫还礼,立刻问:“俘虏在哪?什么情况?”
  下午4点,奉命在捷尔波诺尔组建新军区司令部的基辅特别军区参谋长普尔卡耶夫接到一份报告。有一位德军投诚者昨晚偷偷越过边境,来到苏军边防队驻地,说有重要情报报告。说德军将在19日凌晨对苏联边防部队发动进攻。部队将情况逐级报告,军区参谋长普尔卡耶夫决定亲自了解情况。
  “我带您去,他是主动跑过来的,勇敢的家伙。他说德军将在今夜发动进攻,部队正在开进总攻前沿阵地,都是主力坦克部队。还有别的,不太清楚,因为缺少好的德语翻译。”在上尉带领下,两人来到营部办公室。一个40岁上下德国人,坐在椅子上,留络腮胡,褐色头发卷卷的遮住眉毛,穿德军便装,衣服脏破。一支胳膊缠上绷带,神情焦虑。
  一见到有位将军进来,希瓦尔立刻站起来上前两步,“您懂德语吗?”希瓦尔急切地用德语问道,并不懂德语的普尔卡耶夫没听懂。见将军听不懂德语,希瓦尔连忙改口,“将军,您会法语吗?”普尔卡耶夫将军年轻时受过良好教育,学过标准的法语。虽然很久没有用过,但他立刻听明白了,于是用法语回答:“你是哪支部队的?”
  见将军会说法语,希瓦尔立即兴高采烈,挺直身板,“我是第3装甲军摩托化步兵旅2营司务长,叫罗兰·希瓦尔。有重要情报汇报。”
  普尔卡耶夫打断德国司务长的话,“为什么跑到苏联,还带来情报?”
  希瓦尔沉吟片刻,他已无数次回答这个问题了,但他感觉将军是位重要人物,必须赢得信任,不然辛苦就毫无价值。
  希瓦尔直视将军,“我是德军士兵,但也是社工党员。”
  “你是社工党员?”
  “是,但组织被破坏很久,失去联系,可我相信社工主义的希望在苏联。情况严重性,不知道你们了解多少,但我与你的部队接触中,我感觉苏联毫无准备。希特勒准备大举进攻苏联。作为社工党员,我不希望看到世界革命者的家园苏联被打败,所以我不顾危险跑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6/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