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730

  “相信大家都知道,现在因为欧战日酣。所以汽车异常难购。再加上懂得开车的人也属稀有。如果咱们自己办汽车公司,恐怕单这汽车、司机两个问题。都足够大伙为难,大伙说是不是!”看到大家一边听着自己说的话,一边点头称是,张明伦就知道这些个掌柜、经理们已经开心有些心动了,否则也不如听的这么认真。
  “所以明伦就想,我们自己没这个能力,不妨把这事交给他们西北商行,我托人打听过,这西北商行背后的西北公司可有几百辆卡车,只要他们愿意,就是在张库大道上跑的车队再大上几倍,他们也能做到。不过大家都知道,这西北商行来库伦城所为仅只是为了牛羊肉,兴是因为家大业大,这开汽车公司这些蝇头小利尚不入眼,这热季为各号运货,恐怕也是为了让大家帮忙为其收购牛羊肉罢了。我的想法是……”
  见大家在那里留意着自己的话,张明伦突然顿了一下,这会见众人明显有些一愣神的,张明伦就知道这事兴许要成了。
  “我的想法是,咱们和西北公司组成联运公司,我们大家出钱把这条张库大道修成一条公路,他们西北公司提供一些车辆,以满足各号的需求,他们以车入股,我们出钱修公路,以此建成公路公司。若是修通了公路,从张家口到库伦,至多只需要一天半,如此一来就是他们西北商行的车队仍然像现在这样,只有六十台卡车,恐怕到时也能当一百二十台卡车用。到时大家的商号里头还用愁着运货的事吗?”
  看着眼前这些听着自己的意思的掌柜、经理们,张明伦慢慢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做过一次西北商行的车张明伦当然知道这西北商行的车队为什么要三天才来一次,原因就是因为路。张明伦可是记得在中间的油站休息时,听到那些在那里谈话的机司们说,如果修了公司里的公路,这车速至少能提高一倍,最多四天就能跑一个来回,比现在快上一倍不此。
  “修路?张老板,这从张家口到库伦城可是有将近2000里路,修这么长的一条公路出来,要费多长时间才能修通不说,光是咱们花的银子,恐怕都是天文数字,这个张老板算过没有。我们这些小号可不像你们合兴号这样的大号,财大势粗,能折腾的起。”
  听到张明伦这么一说,一直在一旁听着库伦城散帮的代表站起来说道着。这修路不比其它,尤其是这张库公路。将近两千里路修下来花费巨大,他们大号修的起,这些散帮小户可修不起。
  “每年从这张库公路上运送货物最多的是这旅蒙的大号,修路集资也是按照以往的规矩各号按规模出份例银,虽说这张库公路将近2000里长,可是我已经打听过。修公路不同于铁路,铁路光是铁轨、枕木都是天文数字,修公路所需要的主要是石子,这张库商道两侧这石头山还少吗?到时只需要在这公路附近建立采石场采石场就是了!旅蒙商号在有千家之多,多了没有这凑出百十万两还不行吗?十年前朝廷让大家出银子修商道时,我记得咱们旅蒙商号可就凑了一百三十多万两。我估计今年各号光是因为这西北商行的车队帮忙拉货,多挣出来的银子也应该不低这个数吧!”看着说自豪感的那个散商,张明伦开口说道。本来张明伦就不指望这些散户,要修路还是得大盛魁、大德通这般百年大号来撑场子。
  “凑份子修公路自然是没什么,毕竟各号都能从中受益,只是你敢保证那西北商行背后的西北公司会愿意以车入路股。这公路公司可不比铁路公司,收入全部在这汽车上,再就是这既然是要建公路公司,那么自然也有章程,这个汽车的赢利怎么算。车是他们西北公司的。路是我们出钱修的。这公司怎么管。只怕这个公司到时赢利分红恐怕多有不便吧!恐怕西北公司并不见得会答应下来吧!”
  全福兴的掌柜马万财想了一下开口说道,只是稍想一下,马万财便觉得这修路之事可行,可是这建公路公司却万万不可行,要知道这车可都是西北公司的。这西北公司愿意拿出自己的车给他人赢利?显然不甚可能。
  “诸位。你们觉得各自的商号是靠什么赢利。是靠着这公路公司车队挣的运费,还是靠着这车队帮大家运来货物。这个公路公司就如同我们的现在商会一般,而运输车队自然还是西北公司的,只不过是西北公司需要将车队脱离商行,单独组建一家汽车公司,而汽车公司每年赢利两成交于公路公司,公司将这些总分钱用于维护公路以及发放人员工资。三年之内公路上汽车车队仅限西北公司一家,三年后他人方可入行,自建汽车公司。到时每年旅蒙各号来回运的货再加上伙计返乡,西北公司都可以从中获利甚丰,就是他们运的牛羊肉也可以多运许多。如此一来于西北公司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他们西北公司还有拒绝的理由吗?”面对马万财的质疑,张明伦信誓旦旦面对在座的这些掌柜们说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虽说这西北商行所为仅只是为了牛羊肉,可是说到根子还是为了利,否则也不会如此这般,只要利益足够大,张明伦保证能说服西北公司同意自己的计划。
  “可是这公路谁来修,就是张家口城里头可都没修公路,那些公路可只有天津北京的城里城外的才有几截。”大德通的掌柜想了一下说道,这凑钱容易,一两百万两别的不说,就是这库伦城里排得着的十几家就能凑出这些银子,可是凑银子容易,修路显易,在这坐的这些人,做生意都是把好手,可是若是修路却个个都是门外汉。
  “大家不妨去从那些西北商行的机司那里打听打听,他们西北公司有什么,他们公司有一个专门修公路的公司,不过这个公司现在只修他们公司内的公路,这么长的一条路,相信西北公司会非常乐意接修!”实际上把这条路全部包给西北公司,恰恰就是张明伦用来说明西北公司答应自己的要求的一个重要条件。
  “诸位,还有什么其它的意见吗?若是没有其它意见,不妨我们今天就投票决定是否按照张老板的意思,集资修建张库公路!”相比于这里的其他人段履庄更知道修这么一条公路,除了有助于各号的生意之外,更多重要的一点是可以维持中央对蒙古实行有效的控制,要知道现在虽说蒙古仅只自治,可是也是势同半独立,无论于国于己。这条公路都应尽快动工。
  在段履庄说话之后,在坐的众位库伦商会代表在商议了十来分钟后,投票表决,最终除三人反对外,其它三十五名代表全部同意集资开修张库公路。
  大盛魁、大德通等二十六家商号在决定通过之后,当场宣布认款达百万之巨,众商号所图无非是公路修通。交通便利之后,给各号带来所带来的巨额利润。
  两天后,北方政府驻蒙办事大员陈毅派出信使火速向中央呈上,旅蒙千家商号集款自修张库公路的呈文,而同时张明伦搭上了西北商行回张家口的车队。
  “就是这里吗?”海森伯格看着眼前的这座充满欧洲风情的洋楼,很难相信这就是公司给自己准备的工作室。
  “是的!怎么样满意吗?公司现在没有多余的地方,所以这个化工研究所里的这座小楼就是你的工作地点。”看着海森伯格有些激动的样子!史道姆连忙开口说道。现在公司大多数建筑施工力量都被用在了学校的兴建了,为了保证半个月后小学以及中学开学,公司可以说是顷尽了全力,以至于不少公司的建筑项目都已经停了下来。
  “当然,当然,只是我没有想到,公司竟然会给我这么大一座楼作为我的工作室,这里未免也太大了一些。”看着眼前楼房,海森伯格有些激动地说道。在心里头海森伯格很是庆幸自己当时答应了史道姆的邀请。
  “公司希望你能把你所需要的设备列出一个清单出来,不过因为知道像这些光学仪器大都需要金属机加设备,所以公司就自作主张,在一楼建了几个机加车间,里面的工人可都是公司特意从手表厂抽来技术精湛的工人。设备也是一流的。保证可以满足你的任何需求!”
  “嗯!当然。这个所需要设备清单我早都已经列好了,制造光学镜片只需要有研磨抛光机就行。最重要的是光学玻璃,只要公司有这两样,我就可以保证制造出用于瞄准器的镜片,最后再制造出合格的光学瞄准器。”打量眼前这座小楼,听到史道姆的话后海森伯格连忙开口说道。海森伯格怎么也没有想自己竟然可以拥有这一切,至少在德国时自己仅只是一个光学器材技师罢了,在日本时那些日本人也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修理工而已。
  “另外……有一件事我告诉你一下,公司希望你在帮助公司制造光学器材时,必须要帮助公司培养一些技术人员,公司从内地一些眼镜行里找来了一些磨镜师,而且还有一些高中学生来给帮忙,这个你务必需要答应。当然公司会另外付你一笔学费。你觉得怎么样?”看着眼前有些激动的海森伯格,史道姆开口说道,原本自己只是告诉他是来制造光学瞄准设备,可是现在却需要他传授技艺,这让史道姆觉得有一种欺骗对方的感觉。
  “嗯!当然没有问题,培训新人是每个技术人员的职责之一,这件事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我这里还有几本从德国带来的关于光学器材的一些书籍,回头我可以整理一些教材出来,以帮助他们。”对史道姆的话,海森伯格并不觉得有什么,毕竟在无论是在德国还是在日本,海森伯格都曾向新人传授过维修光学器材的知识和技术,对于这一点,在海森伯格看来这就是自己的责任之一。
  “呵呵!海森伯格,我的朋友,请相信我,你永远都不会后悔今天的选择。”史道姆看着眼前的这个朋友有些动情地说道,对于来这里史道姆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同样的,史道姆相信自己的朋友也不会后悔今天的决定。
  “我当然不会后悔,谢谢你,我的朋友,如果不是你,恐怕我也没有这么一个机会,能够亲自尝试制造光学器材,在德国我根本不会得到这样的机会。”无论是在德国,还是在日本,海森伯格知道在他们的眼中,自己永远只是一个维修光学器材的技师罢了,动手制造光学器材,这种机会不会轮到维修技师,而制造出光学器材,却是海森伯格一直的梦想,这也是海森伯格连想都没想就选择和史道姆一起来到西北公司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里就是我们的梦想之地,在这里我们将有机会实现过去无法实现的梦想!我们也将在这里证明,这里就是一个梦工厂!”听到海森伯格这么,史道姆何尝不是这么想,在这里史道姆实现在自己独立设计制造火炮的梦想,而现在自己的朋友也将在这里实现他的梦想,而对于那些在这里工作的中国人而言,这里又何尝不是他们的梦想之地!有时很多时候,史道姆都觉得也许西北公司并不应该叫西北公司,而应该叫梦工厂,正是因为太了解这个地方,才使得史道姆会这么认为,最根本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在这里,你永远都有机会去实现一直以来的梦想,就像公司里的中国人一样,包括那些主动放弃口内大城市良好的生活的学生们,对于他们而言,这里就是他们实现梦想的梦工厂。
  “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他自己的梦想,而西北公司就是让他们得到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史道姆记得曾经司马好像对自己这么说过,梦工厂,也许是吧!
第139章
公司的未来
  “一派胡言!”看着手中的这份早先出自穆藕初之手长达数十页的报告,每看上一页,司马就狠狠地把报告甩在了办公桌上。由不得司马不生气,恐怕任何一个人看到手中的这份报告,心里都不会舒服到那里面,你建议好了,为什么指责公司。
  整个公司上下也许并没有人会理解司马对公司发展倾注的心血,一直以来这家西北公司就像司马的儿子一般,司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西北公司更好的发展。而现在竟然被穆藕初这般指责,竟然在他穆藕初眼里这西北公司竟然成了司马的一个人的玩具,被司马寄以厚望的西北公司竟然成了一个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的企业,这等于狠狠的当面抽了司马一个耳光,司马怎么可能不生气。
  “好个忠言逆耳,难怪老高在这之前对我这么说,弄了半天是给我打预防针啊!穆藕初!很好!很好!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的本事。”怒极反笑的司马看着被自己扔在桌上的报告,便起身重新将报告拿了过来,准备再朝下接着看下去。慢慢冷静下来的司马重新收拾起愤怒的心情,接着仔细地看着穆藕初的报告,虽说开始还有些愤怒,可是看着看着,司马在心里开始慢慢的认同穆藕初报告里所指出的一些问题了。
  就像报告中所说的那样,现在公司虽然实行着各种不同的工资等级,可是却也存在着磨工资的现象。而且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因为公司实行的是底薪加奖金的工资制度,虽说按照计件工资等等有利于刺激工人的工作热情。可是好经被公司给念歪了。公司虽然实行着工效计件奖金,可是公司却同时执行着当时司马所谓的高工资制,就是底薪高,奖金低,哪怕就是最勤快的工人一个月奖金最多也就相当于底薪的一倍,而足够高的底薪却可以保证工人衣食无忧。在这种情况下。
  虽说公司里的工人普遍对公司感恩戴德,可一部分人的固有的惰性开始出现了,因为干多干少都有一份不菲的保低的低薪,所以自然的就出现了磨工的现象,光出工不出力,以至于公司各厂的生产能力被严重浪费。
  “没想到自己的公司里头,竟然出现了大锅饭,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如果说在后世的私有公司里头,出现吃大锅饭的现象,恐怕都会引起轰动效应吧!”看着报告里提到的磨工资的现象,对这个司马当然是体会深刻,那怕是司马这个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也知道在改革初期出现次数最多的,恐怕就是打破大锅饭了。
  司马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当初出于一片好心制定的足以养家糊口的高低薪制。竟然导致了现在的这种吃大锅饭的现象。幸好现在及时发现了。现在补救还来得及,如果持续下去的话,到以后可能真的就是积病难返了,对于吃大锅饭对企业的发展阻碍,虽然没有经历过。可是司马毕竟听说过。实际上很多国有企业毁就是毁在这上面。
  虽然这个磨工资的现象存在,并且有扩大的趋势。不过幸好发现在的及时,现在补救还来得及,就像穆藕初说的那样,把底薪去掉一半,计效资金增加一倍半。虽说底薪一下子被砍掉了一半,可是这一半的低薪如果维持一个人生活的话,就是绰绰有余,但是若是养家糊口,恐怕各厂的工人就得加倍努力了。依照穆藕初的估计说,至少可以提高产能三成以上,而且几乎不会增加任何成本。对于这种事司马当然不会反对。
  越是朝下看着报告,司马越觉得背后满是凉意,甚至于额头都开始冒汗了,当看完报告之后,司马才终于明白为什么老高几次让自己有空的时候,尽量抽时间看一下这份报告。虽说穆藕初在报告中语言说的较为尖锐,可是整篇报告看下来,司马开始有些庆幸自己在这份报告递给自己后,自己没扔在一边,更加庆幸刚才虽说异常愤怒,可是仍然坚持看了下来,否则的话可还真的不知道公司现在面临着如此之多的问题。
  “看来不改是不行了!”看着桌上的报告,脑子里不由地浮现着自己的梦想中的画面,司马便拿起电话通过总机请穆藕初到自己的办公室来一趟。当挂上电话之后,司马看着自己桌上的那份厚厚的公司下属企业名录,一时之间感慨万千,在过去,这上面的可都是司马的骄傲。
  “穆经理,实在是对不住,前些日子我反应过度了,在这我给你赔不是。那天我口气重了些,还请您千万不要计较,实在司马性格太坏,还请穆经理见原谅。司马保证绝对不会再有下次。”见穆藕初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司马连忙迎过去着对穆藕初认真地说道,之前穆藕初在见识司马对公司进行改革时,一见这穆藕初这才上任没几个月就要对自己的心血动手术,当时司马怎么可能给个好脸色。
  “太客气了!当时我也是考虑欠周,没有顾及这公司实际上是你一个人的心血所系,能在这地方一片空白的打下如此基业,已经着实不易,是我考虑的不甚周道。如果不然那天我们也不至于顶起来,说起来是我错在其先。”一进司马的办公室,就看到司马一脸认真的向自己道着歉,穆藕初这才算相信,一直以为高传良等人之前说的事情,就是司马一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绝对会主动站出来认错。虽说司马这个公司的老板站起来主动认错,很让人感动。
  可是一直以来在高传良等人以及现在的穆藕初眼中,这却不是一个好的现象。至少是与身份不符,时间长了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司马在公司里的权威。嘴上这么说着,穆藕初还是决定在合适的时候挑个时间和司马说说这事,虽然司马小自己二十来岁,可是这么一个年轻人在口外开创这么大的一片基业,也着实让穆藕初为之一惊。
  虽说在其手下工作。可是和一些人一样,对司马穆藕初的内心之中,总是有着一种对晚辈的关切的意思,虽说如此并不甚合适。司马的主动道歉很轻易地就解来开了两人之前的不欢,一直以来司马所学会的就是需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面对错误,承担责任表现的是更多的勇气。
  “其实公司现在最根本的问题并不是所磨工资之类的管理上的问题,而是公司的整体构架以及公司的投资发展方向出了问题。或者说偏离了原本发展方向。现在公司的发展就像三明治上的那层果浆一般,摊子越铺越大,可是却没有形成任何集团效应,公司的大多数的投资行为都已经严重浪费了公司的资本。”面对着司马,穆藕初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虽说报告中有提到这些,可是这些天以来,穆藕初仍然在思考着公司现在面对的问题。
  “可有是因为公司的地处的位置。决定公司从开创到今天的发展。都是以一种企图一切生产所需都尽量自给自足的模式,目前公司各分厂生产所需要地除了原料需要外购,各种零部件,小到螺丝之类,都是公司设立专业工厂生产。虽说这些专业工厂对于保障公司核心的机床、纺织机械的制造速度有一个良好的保障。可是却同时严重浪费着公司的财富,因为这些专业工厂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公司核心工厂的生产所需。至今这些工厂除了一小部分有赢利之外,其它大多数都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不过因为公司生产的机床设备、纺织设备、烟草以及其它产品都属于高利润产品,再加上公司通过专利授权从欧美企业获得的专利金,于是巨额的亏损被公司的整体高利润、高赢利给掩盖,按照现在公司的规划来看,公司仍然准备继续这么办下去,最终公司将不堪重负,自己拖垮自己!”
  穆藕初一边说着一边在脑子里慢慢的理清着思绪,自从报告递给司马以来,穆藕初就在等待着这一天。
  “这些你的报告中都有提到,也的确是这样,我看过报表,别的不说,光是电机厂,上个月实际上公司就贴进去一万多,再加上其它的几十家没赢利的工厂,实际上公司从去年到现在等于把一个龙烟公司给贴了进去,那可是几百万!”
  话说司马之前可还真的没有料到会出现这么一个情况,当时只考虑着口外什么工厂都没有,那么自己生产机械设备,建立一个工业区的话,就需要柄持一个原则,就是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是偏偏问题就出在,司马弄的这些附属工厂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公司自身生产需求,而不是为了开拓市场。
  就是赢利排在前列的螺丝厂也是因为史道姆看到公司生产的十字螺丝后,便提议公司申请欧美的专利后,再出口欧美。最终除了公司每年出口的大量螺丝之外,得益于英美法三国的专利保护,三国企业每生产一磅十字形螺丝、五把螺丝刀就需要支付公司一个美分!但是赢利的附属工厂毕竟只有那么几家,其它仅面向公司自身需求的企业,现在根本都是处在半开工的状态,甚至于是不开工,原因很是简单就是因为这些附属工厂的产能大于公司实际需求。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公司是想在这里建立中国的鲁尔工业区,那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这个鲁尔工业区靠我们公司自己,能够建成吗?”穆藕并没有接司马的话,而是把话题谈到了穆藕初这些天来一直在考虑着的这个关于建工业区的事情上。
  “单靠我们自己肯定不行,可是目前国内的实业家们大都偏好投资见效快的轻工业,对投资大、见效较慢的机械、冶金感兴趣的并不多,所以我只能尽量用公司的财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听到穆藕初谈到这个问题,司马便开口说道。对于这个问题,司马很是郁闷。如果说在后世,自己那里需要这么麻烦,只要自己带着头,那跟风的还能少了。
  “我想问一下董事长从创业时是否有想过,将公司需要的一些简单的配件分包给国内的实业界,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根本没有打算这么做,没做怎么知道没人愿意做,光是我知道的有意投资机械、冶金之类重工业的实业家都有数十人之多,公司都能和范先生合开纯碱厂、染料厂,那为什么不能和这些实业合开电机厂、铸件厂。就像现在公司还要建服装厂、毛呢厂、毛纺厂,这些工厂完全可以和国内实业界合作建立,为什么要浪费公司的资源在这些并不符合公司利益的企业上呢?再则国内实业界并非你想像的那般,只专注轻工业。鲜有投资重工业,一来是因为实业界人士大都苦于无相关技术,二来是因为没有专业设备。而这些恰恰是公司的强项,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利用?”
  对于司马看法,穆藕初可是不敢芶同,毕竟在上海时就和上海实业界打过很多交道的穆藕初可是知道,不是那些人不想,而是没有那个能力。若是有机会的话。他们当然不会放过。
  “另外。我们公司所长是掌握着各类技术以及工厂所需设备,但是我们根基薄,掌握的资源少,无论是人力或是财力还是其它,但是国内的实业界所掌握的却恰恰是我们没能掌握的人力、财力以及其它。要知道这些实业家手里可握着咱们中国大部分技术人员以及资金。但是他们虽然握着这些,却是苦于没有技术和设备。”
  “我们和这些口内的实业家们合作,恰好是互补所长,我们完全可以邀请他们来我们公司附近投资,我们公司以技术、设备、土地入股,他们则以资金、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投资,这些新厂从人员招募再到管理、就是商品出售都是由这些人负责,而我们公司却根本没有拿出什么,我们拿出来的是公司闲置的技术、公司生产的设备,就可以换取新工厂四成左右的股份,而同样这些新厂仍然会向公司的核心工厂提供生产需要的配件,但是却不需要公司负担哪怕一分钱的开支,同时公司生产的设备也有了销路!”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此合作经营,可是使得我们和这些实业界人士形成一个紧密的利益链,化他们的人脉为我们的人脉,借他们的优势为我们自己的优势。就是现在现有的这些附属工厂我们也完全可以转包出去,整个工业区我们只需要抓住高端的源头企业,而附属企业则尽可能的分包给国内实业界,毕竟建立整个工业区的产业链对我们而言,根本就是包袱。”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甩掉全部的包袱,然后轻装上阵,集中公司所有的人力、财力、物力去办好我们公司的规划的机械制造、煤化、冶金三大核心产业,而这三大核心产业却恰恰是吸引口内实业界来投资的根本,毕竟这么大的工业区单靠我们一家肯定无法完成。”
  穆藕初说出自己的想法后,觉是越说越激动,在穆藕初看来,如果能够真的如此恐怕公司的发展速度至少可以增加两倍以上。那里会像现在这般,发展速度受限于公司的自身基础条件,现在穆藕初所想的就是借势、借力加速发展工业区,而并不仅仅只是自己这么一家西北公司。
  “我知道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我们以机械制造、煤化、冶金为核心龙头,然后带动他人投资与三者相关的产业,如此我们公司只需要集中精力办大事就行。如果真的能做到的话,我们公司的发展至少可以加快一倍!”
  听到穆藕初这么说,司马顿时如果醒悟一般,毕竟在后世经常能听到一句口号就是以某某为龙头,带动区域工业经济发展。将附属产业转包给其他人,交给别人来办,在后世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尽可能的节约公司成本。同时还能有效的促进地区的发展。
  “对于管理公司我是个外行,不过这个办法倒是可以尝试一下。这里有几家公司下属的分厂,就是史道姆管理的那几家分厂,这几家分厂是绝对不能转包,不能转让!其它的像你这上面列的这几十家附属工厂都可以尝试一下,不过工人最多只能留给他们四分之一,公司扩建其它龙头企业还需要大量的工人。这些工人总好过我们重新培训。”
  想了一下之后,司马开口说道,除了史道姆的那几家,至于他的那份报告上的那些亏损的几十家附属工厂,倒是都可以尝试一下。
  “藕初!现已经过将近7点了,要不然今天到我那里去尝一下我家里的那个从京城请来的那个厨子的手艺,他可是为烧一手地道的上海菜,怎么样!”做出了这个决定之后的司马才意识到天色已经很晚上。在开灯的时候,才注意到时间已经接近晚上七点,于是开口对穆藕初说道。一直以来,司马唯一的爱好恐怕就是对美食的喜好,这也是为什么司马在从京城回来的时,特意请了一个大厨师回来,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美食的爱好。
  “早都听说过你家里的那位大厨的手艺,也好长时间没吃过地道的上海菜了。今天这么机会这么难得。那是一定要去的。”对于司马府上的那位大厨的手艺,穆藕初可是早都听说过了,每个去司马那里尝过人都对那个大厨是称赞有加,这次有这个机会穆藕初当然不会错过,更何况这么长时间没吃到家乡菜。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那可是更不能错过了。
  在张家口朝孔家庄地旧官道上,一排排耀眼的大灯把夯土地旧官道照的通亮。对于这些隔不了几天总会出现的洋车的大灯,这官道两侧的老百姓早都已经习惯了,只是除了一些爱热闹的少年们总在是看到这些洋车时,在一旁追赶着这些洋车,想像着自己坐在洋车上的模样。
  “张老板,朝前头再过十多里,就到孔家庄了,等到了孔家庄,车一上公路,一踩油门,一溜烟地就到公司了,不过是几分钟的功夫,这跑车还是得在像公司那样的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上的袁天民扭头对坐在后面躺座上的张明伦大声说道,这一路上这两人倒也熟悉了,所以袁天民才和这张明伦有这么多话。
  “那公路当真是你们公司自己修的?”说实话,虽说在库伦商会时把话说得那么满,可是现在在这张明伦可没那么大的底气,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是。
  “那当然,这还有假,去年我还在集训营时,就修过公路,这修路、盖房子都是集训营里的活,干了两月才被挑到民团,后来又到了这汽车队。别说是这公路,就是铁路,咱们公司也正在那筹划着要修那!”听张明伦这么说,袁天民可有些不大乐意了,他这话根本就不是相信公司不是,于是袁天民便开口说道。
  “呵呵!你们这公司倒有些意思,开工厂的,铁路、公路可都修得。”听着袁天民的话,张明伦对这个西北公司越发觉得好奇起来,尤其是在一路上通过和这些汽车队的驾驶员、押解员的接触,对于西北公司,张明伦已经越发感觉模糊起来,不过张明伦还是知道一点,就是这西北公司绝对和一般的公司工厂不一样。
  “你瞧,我说的是吧!这一上公路,你还能感觉到颠吗?这条路是公司修的第一条公路,全部都是用洋灰修的,后来修的都是柏油路了!去年我就修过这条路。”汽车一上孔家庄的公路,袁天民就满脸得意的对张明伦说道,每次走这条路时袁天民心里头总是透着些得意,这公司的第一条公路里头有咱们铲过的洋灰石子不是。
  “这路都是洋灰铺的?你们公司当初也忒费了点吧!”透过车的挡风玻璃,借着车的大灯灯光看着前面灰白色的路面,张明伦有些不敢相信地说道,这前些时候刚盖了一处宅子的张明伦当然知道这一桶洋灰是多少钱,这修这么一条路得花多少银子。
  当初司马之所以修这条路,无非是为了朝火车站送货方便,所以当就修了这么一条水泥路,当时还以为修水泥路的价格较便宜,没曾想后来修完后,光是从启新买的水泥的价格都让司马有些吃不消。这个时候的水泥可比后世贵了十多倍,后来在打听一下买一吨水泥的价钱足够买上几吨的沥青,可以说在修路上面,司马完全吃了想当然的亏。
  要知道在后世那水泥不过几百元一吨,而沥青可是水泥价格的十多倍,也正因为如此修一公里沥青路面,才会比水泥路贵上差不多一倍。可惜那是在后世,在这个时代沥青是一种价格非常低的建筑原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特立尼达天然沥青的价格也还不到水泥价格的六分之一,如此下来,司马怎么可能会不修柏油路。
  后来司马还特意在采石场附近建了一个炒料厂,专门为修柏油路提供油石炒料,以满足修路的需要,就连压路机之类的修路设备都被司马引了进来。但是这么一条从火车站到公司的第一条路,因为其全部是用水泥修成,使得每一个第一次来西北公司的人,总是会被眼前的这一条十多公里长的水泥路给吓一跳,都惊叹于西北公司的财力,现在的张明伦就是如此。
第140章
造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