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6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0/730

  “现在可以抽烟了吧,班长。”
  “当然可以抽了。”杜耀邦点点头,刚才等了半晌功夫,大家伙的烟瘾早上来了。
  一名战士从口袋里掏出香烟,笑呵呵散给身旁战友。只有机枪手没接香烟,双手依然紧握机枪,将香烟叼在嘴里深吸一口。杜耀邦露出欣慰的笑容,看着数百米外半履带车,长舒口气,现在多了一分把兄弟们活着带回乌拉尔的希望。从瞄准镜中看到,班里兄弟已经走到投降的德军面前,石安松了一口气,趴在地上仰望蓝天空。
  “大刘,再过几分钟,就有车了。”
  “是啊!坐车上最多两钟头可到乌拉尔。”突然,传来枪响,两人一愣,明白了原因。
  “没办法带俘虏,一辆卡车挤不下许多人,而且很危险。”解决麻烦后,杜耀邦一边换弹匣,一边向战友解释。表情轻松,方才动手解决了18个投降的德国士兵,而且是让他们跪倒在地,在脑后解决他们的。
  “把尸体抬上车,扔个手榴弹到油箱里。”将手枪装进枪套,杜耀邦走上公路,若无其事从躺在公路中央德军少尉尸体旁拾起望远镜,又取下P38手枪,颇感兴趣的比划几下。是不错的纪念品,可以寄给弟弟。
  “我的娘!”瞅见班长在公路上兴趣十足打量德国手枪,和战友一同将尸体扔上车的一名战士感觉头皮发麻,平时和颜悦色的班长,怎么那么毒。
  “嘿嘿!这叫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可不是,一路上班长早憋了一肚子邪火。”战友议论只字不漏传到杜耀邦耳中,无奈摇摇头,转身冲他们喊,“叨叨什么,赶快干活,咱们得赶紧离开。”
  “大爷的,是德国破车。”瞅着仪表板上按键和看不懂的德文,跳上装甲车的士兵大声咒骂。虽然国防军士兵都接受过车辆驾驶培训,可sdkfz251半履带装甲车与卡车驾驶方式完全不同。
  “你们谁知道该死的玩意儿怎么开?”车里的战士冲着车后刚上车的战友吼道。
  “我的妈,你居然不知道怎么开?”几个人连忙挤过来,手忙脚乱试图找到发动装甲车的装置,一两分钟后,一名士兵轻轻推了把仪表盘下把手,车上的人立刻感到装甲发动机的颤动,踩踩油门,车发出响亮的嘭嘭声。
  “轻点。”生怕把车整熄火,杜耀邦连忙叮咛。
  发动装甲车后,满面笑容士兵冲他笑着点点头。
  “放心吧!班……”突然,巨大的爆炸声让所有人惊慌失措。装甲车左边升起黄色闪光,一大片泥土飞起直冲空中,紧接着尖厉呼啸后又是一声爆炸。爆炸伴随巨大气浪冲得车辆左摇右晃。接着土块如雨点砸到战士身上。
  “快走,踩油门,接大刘。”瞅见五六百米出现两辆坦克,杜耀邦心头一寒。
  那里顾得上把装甲车弄坏,油门猛地一踩到底,直接朝收割后的麦田冲过去。
  “德国佬的四号坦克。”炮声响起瞬间,石安就发现公路上的坦克。两辆坦克后方,还有几辆卡车装甲车。两辆坦克不停攻击兄弟们抢来的装甲车,田陇上行驶的半履带车,速度并不快,每秒都有被击毁的可能。装甲车上,根本没机会用火箭炮攻击坦克,成为了坦克的靶子。
  没有丝毫犹豫,石安一把抓住反器材枪提柄,朝两辆坦克驶来方向跑去。
  “大刘,你先撤,我去阻拦他们。”大刘却同样提狙击步枪跟过去。
  “咱们一起,我帮你收拾步兵。”余光瞥见兄弟们开着装甲车调头驶上公路。石安明白杜耀邦的意思,如果还在田里耗着,最终大家会一起死在这。
  猛地扑倒在地上,将1.5米长反器材枪朝身前一推,熟练的从背包中取出弹匣,弹匣中的子弹和普通12.7毫米子弹不同,弹头粗细分成两段,这种次口径脱壳穿甲弹专门用于攻击坦克,8毫米钨合金弹芯被塑料弹托包住,因为弹头轻所以初速高,能在200米击穿30毫米45度装甲板,在对装甲车辆射击时,脱壳穿甲弹是反器材枪的首选。
  “宝贝,近点,再近点。”瞄准镜中领头的四号坦克越来越近。调整瞄准镜时,石安喃喃自语,同时在脑海中回忆四号坦克乘员分布,估计驾驶员位置。
  “砰!”子弹出膛瞬间,因未及向枪口前方洒水,眼前升起一大团尘土。尽管位置暴露,但看到坦克停下来,石安还是长舒口气,未等转移位置,头顶上就不断有子弹掠过,附近,大刘狙击步枪响起。
  “近点,再近些。”石安镇定自若趴在田间,瞄准另一辆坦克,与先前一样轻声祈祷。子弹在身旁扬起尘烟,有些在头顶呼啸而过,石安视而不见。后来,子弹密度减少,德国人将目标转移到大刘身上,他并没有趴在地上,枪口扬尘会阻碍射击,所在,大刘半蹲田间,瞄准装甲车机枪手,不理会身边子弹呼啸,从容不迫射击,尽管知道此举颇为危险。
  此时,大刘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把德国人机枪火力吸引到自己身上,为石安创造击毁坦克的机会。果然子弹将装甲车上机枪火力吸引了过来,瞥见石安提着反器材枪向更有利位置转移,大刘轻笑,眼眶再次贴在瞄准镜后。
  “打死他,快。”装甲车上德国军官在短短十几秒内失去四名机枪手,恼羞成怒。
  这时一名士兵据起机枪瞬间便软软倒下去,胸口处涌出一片血花。子弹在身边呼啸,但大刘置若罔闻。打空20发弹匣,大刘平静的装换弹匣。
  “给我两百发子弹,我能消灭一个连队。”大刘喃喃自语,再次举起手中六式狙击步枪,瞄准装甲车上机枪手,扣动扳机。表现出精确射手的冷静和良好素质。
  接替机枪手的德国军官,并没有直接扣动扳机,而是眯起眼,轻轻摆动机枪,接着用力压下MG42扳机。因为穿防弹背心,子弹冲击力将半蹲的大刘击倒在地,胸部剧痛让大刘感觉到死亡。
  “终于打死……”志得意满的军官瞅见中国兵被打翻在地,刚要庆祝,就看到那人再次站起。愣神功夫,他又一次端起狙击步枪,接着一发子弹贴着军官耳朵掠过。
  “不可能,冲上去压死他。”彻底被激怒的军官大吼。此时,接连数声沉闷剧烈枪响,正在行进的四号坦克尾部冒出黑烟与火焰,坦克尾部发动机舱被击中。十几分钟后,望着装甲车狂奔扬起的烟尘,石安从田间站起来。一瞬间,不敢相信竟做到了。自己和大刘创造了奇迹。
  “你确定,是我们干的?”提狙击步枪的大刘不可思议,全不顾手臂上的伤口。
  百米外,两辆坦克黑烟滚滚,烈焰雄雄。再远处,两辆被遗弃的装甲车静静停在那,车边装甲板上趴着几具尸体。再远些,黄色烟尘中是逃离的另外几辆卡车和装甲车。
  “除了我们还有谁?”石安得意洋洋,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筒。
第277章
将起
  乌拉尔河下游的乌拉尔市,因乌拉尔河而得名。乌拉尔河是欧亚两大洲分界线,乌拉尔河流经乌拉尔市,该市也就成为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城市。乌拉尔河大桥旁,立有欧亚洲分界碑,顶上有个圆球状雕塑,球体西面写着俄文单词“欧洲”,东面则写着“亚洲”。乌拉尔市是边境城市,距离中俄边境仅几十公里。
  过去几十年,乌拉尔市见证俄罗斯的剧变,曾发生革命,被效忠临时政府的地方哥萨克控制,又曾宣誓效忠沙皇。随后数十年,沦入苏俄魔掌。年前苏德战争中又曾受到德国战争威胁。数月前,乌拉尔市成为第一个赢得自由的俄罗斯城市,亦是帝俄行政、民事官员进驻的第一座苏俄城市,飘扬于此的三色旗向世人证明,俄罗斯帝国辉煌时代再次降临。
  乌拉尔市居民,曾以为战争威胁已经远离,大家会在沙皇统治下继续俄罗斯式的生活。但战争总会在不经意间降临。小街道上再次挖起战壕,路边货物充足的商铺变成阵地。小口径高炮、高射机枪被中俄两国军人抬上楼顶,城中百姓再次惶恐不安等待战争到来。他们看到空中完全被飞机笼罩。
  随着剧烈爆炸,公园建筑被轰蹋,烟尘仍然笼罩时,坦克改装的推土机便开始工作,将砖瓦废墟推出。市内机场是公园改造的,为了腾出空间,国防军工兵部队根据规划图,日夜赶工用爆破摧毁公园附近建筑。在工程兵和国防承包商赶班加点修建市内机场时,城外机场上,一架又一架运输机不断降落于机场及机场附近用压路机修整的田野上。
  不到40小时,规模不大的机场便接纳800架次运输机。从突厥斯坦起程的空降13师、15师被紧急部署于乌拉尔。仅携带随身武器的空降兵,在乌拉尔大型兵站接受重型装备,配合驻乌拉尔国防军第325师,即四川省国民警卫队第二师及俄军第753步兵团坚守乌拉尔市,两国最高统帅部只有一个命令,“守住它,直到最后一人。”
  在尚未建成的市内机场短跑道上,一架涂迷彩的运输机尚未停稳,机场边十几名上校、准将、少将便捂着军帽朝飞机跑去。同时,运输机舱门放下,一名佩带国防军中将军衔的将军弯腰走出飞机。一出机舱便站直身体,向前来接机的军官敬了个军礼,他身后跟着十几名佩竹节参谋军衔的将校军官。
  “你好,将军,欢迎您的到来。”出于礼貌乌拉尔市临时市长西密约诺第一个走上前迎接中国国防部派来的将军,此时他已经换上一身白色帝俄军装。
  “你好,西密约诺上校。”余程万毫无表情地点点头,静静的回了个军礼。
  “长官好。”向前一步,赵渭滨恭敬的行了个军礼,国防部出人意料的派来一个中将指挥乌拉尔防御战,显然超出大家料想。
  “象贤,情况怎么样?”余程万扫视车外。街道两侧官兵正在修建防御工事,典型教材式城市街道防御布署,国防军不善于防御,精于进攻,多年来一向如此。信奉最好防御就是进攻的国防军,对防御战很陌生。余程万清楚总长调自己来乌拉尔原因。多年前,余程万写过《论防御战》一书,名噪一时。国防军中善于防御作战者屈指可数。
  “长官,恕卑职愚钝。”赵渭滨原本以为国防部会派来一名知名的将军,而余程万只在印度参加过两场战役,毫无特别之处。虽曾出过一本书,但自己也没看过。
  “总长认为我能守住此地。”
  “长官,卑职明白。”赵渭滨点点头,总长派余程万来,肯定有他的用意,或许他真是防御专家。
  “长官,只需要紧守十天,援军就会到达。”地下作战室中,刘克平平静的汇报。
  “十天,任务看似简单,但……”余程万手指作战地图上,向乌拉尔扑来的三个箭头,每个箭头代表德军一个军,而且都是在东线血战数年的德军精锐。
  “看这里,完全是空白。”余程万在地图上画了个圈,代表国防军防御力量。
  “多年来,国防军战术重点为进攻,战略布置同样为进攻。面对200万德军,却部署成进攻态势,只在边界安排少量警惕部队,但……”余程万不无嘲弄。国内有人对情报机构提出质疑,但情报部门非常无辜。国防军知道东方占领区内驻有大量德军,也知道德军随时可能发起进攻,但定性思绪模式,让国防军坚信有能力击退任何进攻,造成目前局面。
  “在突厥斯坦驻有十三集团军,所以一旦边界发生激战,战略预备队十三集团军,可以及时向敌军发起反攻,进攻足以取代防御,这是国防军多年来强调的防御思想,以进攻取代防御。但问题偏偏出在这,十三集团军调走了,力量出现空白,没有多余部队实施进攻性防御,这成为最大问题。”余程万无奈叹息,德军突然袭击暴露出国防军诸多问题。
  “如果换作我,在乌拉尔如此重要的地方,至少会在原苏德停火线附近修建第二条壁垒防线或部署重兵。但很多将军根本不知道防御,所有人坚信,可以集结重兵以进攻对进攻,结果造成如此危殆的局面。北调十三集团军无法改变德军占领乌拉尔的现实,除非守住乌拉尔,否则十三集团军的进攻,最多只能坚持十五天,现在天气已经降温了,对吗?”
  来时飞机上,余程万一直在思考,乌拉尔之围需要多长时间解除。十天显然太长,十天后就到了十一月,天气将成为几百万远征军的大敌。
  “长官,现在更需要守住乌拉尔,改变困局。”刘克平摇摇头,对长官点评不置可否。
  “长官,我们有德国人无法拥有的优势,完全可以击碎希特勒的梦想。德军物资一度依靠马匹运输,而我军在俄国却有上百万辆卡车,北方、突厥斯坦,运输部队已经停止一切工作,开始运送增援部队。”刘克平在作战地图上标出另几条线。十三集团军、二十一集团军,都在尽可能向乌拉尔补充力量,而且运输机也未停止向乌拉尔运送部队。
  “今天是第二天,只有两个空降师增援,但最迟明天深夜,第一批增援部队就会到达,随后每天都会有源源不断部队增援乌拉尔。”刘克平乐观地说道。与国内将乌拉尔看成生死之战不同,参谋部认为,乌拉尔困局,只不过是小小的挫折,守住乌拉尔没有疑问,唯一问题是乌拉尔防御战会影响到北方战局,这是参谋部和国内最大的担心。
  “现在虽只有5.5万兵力,但八天后军队可以达到16万,虽说全面反攻有困难,但守住乌拉尔却没有任何问题。届时,一旦第六集团军到达,我们便可以配合第六集团军,向德军发起全线反攻,彻底消灭德军。”
  “我们也许会配合第六集团军,向德国东方占领区反攻,十三集团军可能会从这里反攻。十天后,便可以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
  刘克平站在地图前,用图杆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划了一条线,两条线形成手臂,环抱欧罗巴志愿军。
  “自信不是错,但放松警惕却是大错特错。”余程万明白,战争太过突然,超出所有人预料,原因就是对自己的力量过于自信。
  “希望战争结束后,能够改变大家的过于自信。要求空军加大对德军打击力度,现在,兵力不足,想守住乌拉尔,只有依靠空军。带翅膀的家伙肯定想夺取空权后,然后才加大对德国进攻部队的打击力度。明确告诉空军,对乌拉尔帮助最大的不是短期取得全线制空权,而是在获得局部制空权后,加强对地攻击。”余程万颇为不满。
  进入地下室,就翻看了空军报告,尽管空军战果斐然,两天击毁击落敌机两千余架,但空军将太多力量投入确保全线空权,而不是用于保障对乌拉尔的支援。两天来,激烈空战不断,一批批空军飞机呼啸而过,两国空军竭尽全力争取空权,对对方地面部队实施打击,掩护地面部队攻击或防御。
  ……
  地面草丛中,海姆斯手提步枪闪躲天上洒下的死亡之雨,一路跟着白色伞花跑动。看到那朵伞花,他兴奋不已,也许可以俘虏一名中国飞行员。中国人飞机一批又一批飞过,远方草原浓烟滚滚,遮天蔽日,看来附近机场被彻底摧毁了。中国人从未停止对机场的攻击,听说中国人攻击半径扩展到1500公里的机场,所有人都感叹中国空军的强大。
  曾几何时,德国空军牢牢控制苏联天空,俄国空军根本不是德国空军的对手。甚至只要一架梅塞施米特109战斗机或FW190式战斗机出现,10架苏联飞机就会落荒而逃。德国空军的实力令俄国胆寒。但现在,局面恰恰相反,机场上甚至谣传中国人已经攻击了半径1200公里内所有机场,两天内德国空军损失的飞机比过去半年损失还要多。
  “该死的,不知道机场怎样了?”海姆斯不无忧虑。双手拨开高高的野草飞速跑动。天空中,被击落的中国飞行员跳伞了,朝这边飘过来。愤怒的高射炮一路追打,地面上曳光弹直奔倒霉的飞行员。不知击毙没有,该死的,往这边飘过来了,伞花下是自己人还是中国人?海姆斯将半自动步枪上膛,观察着伞花。
  空中两朵伞花被风吹着飘出好远,同时消失在高岗后面。海姆斯一路追踪。听到数声枪响,其中一枪是他熟悉的P38手枪声音,接着传来更剧烈的枪声,没错,准是中国手枪,海姆斯紧握自动步枪追过去。巨大的降落伞铺在高高野草上,飞行员不知去向。海姆斯警惕搜索周围。突然背后传来声响,海姆斯迅速回身,两种语言同时响起。
  “举起手!”李少鹏举着手枪,紧盯戴钢盔的德国人。海姆斯也端着步枪瞄准中国飞行员,两人枪口对枪口,直视对方。
  双方直视对方,谁都没有开枪,两人都明白只要一开枪,或许就是同归于尽。身上飞行服被血液染红,腿部枪伤疼痛难耐,慢慢的,李少鹏支持不住了,身体不停摇晃。
  见中国飞行员伤口不断渗出鲜血,海姆斯知道对方撑不了多久。
  “只要放下武器,就可以得到治疗和与你军衔相对应的待遇。”
  “嘿!你要放下枪,我保证能得到更好的待遇。”李少鹏笑着用熟练的德语回应。
  “你会说德语?”海姆斯被此人流利的德语吓了一跳。
  “我的邻居是德国人。”李少鹏脑海中闪出一道倩影,自己学德国就是为了追求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0/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