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6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5/730

  “呼叫榴炮1、2、3及战防炮连。射击任务,坐标A6-3H,全单位榴弹,三群,瞬发信管,同时弹着,准备好报告。”同时弹着,是国防炮兵多年磨合训练的成果,是炮战革命。众所周知,第一群炮弹威力最大,第一次齐射就是“效力射”通常都可以逮到没有心理准备的敌人,可达到最大效益,同时也可以在使用最小弹药量情况下达到最佳效果。
  “多点火炮,几发炮弹,突然打在同一个点上。”以单一点当作目标的方式大幅简化火力管制程序,只要事先把地图上各个目标编成一个个代号,在需要火力时只要简单发出目标代号。这种射击方式不进行试射,每一门收到命令的火炮发射的第一发炮弹就是效力射。虽然令火炮射击准确度下降,但避免所有火炮对准单一坐标射击时落弹过于集中问题。
  因为火炮射击误差,正好可以在目标坐标周遭形成一整片弹幕。这一战术实战效果显著,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反应时间过长。虽在射表、射尺帮助下营级反应时间缩短到6至7分钟,师团级反应达15至20分钟。同时弹着本质是奇袭战术,目的,就是为在非接敌前给敌最大杀伤。几分钟后,各前进观察员耳机内纷纷收到“观测弹着”的命令,他们聚精会神盯紧目标区。
  前期耗时20分钟方才完成准备,但回报丰厚,第一群火炮从5000至10000米发射的炮弹准确在目标区爆炸,后续炮击一波接一波抵达,坦克及步兵笼罩在炮火中,德军进攻被炮火瓦解。前进观察员清楚的看到很多坦克被冲击波推上天,炮塔伴着殉爆被炸飞十数米,炽热弹片四散飞溅肆意收割德国兵的生命。作好进攻准备的德军遭到毁灭性打击。
  “全单位,榴弹,三群,空爆信管,同时弹着,准备好报告。”观察员报读数据,修正第二轮弹着点时,新一轮指示发出。与第一轮炮击使用高爆弹不同,此次将采用无线电近炸引信的空爆弹,重点照顾趴在地上或弹坑中幸免于难的德国步兵。
  面对炮击,德军官兵紧紧趴在地面上,任凭火热弹片、撕碎的残肢、飞舞的土石在头顶肆虐。密集的空爆弹袭来,侥幸逃过一劫的德国士兵,就被自天而降的弹片撕碎。幸存的坦克,薄弱的顶部防护装甲,被初速高达两千米的钢铁破片切入,幸运的弹片甚至直接飞入敞开的炮塔舱口,进入炮塔内击中乘员甚至引爆弹药。
  战壕内的步兵在炮击后,纷纷从防炮洞内探出身子,举枪瞄准,准备迎击德国人的进攻。有些战士利用短暂时光,检查阵地前方定向雷引爆电线是否被炸断,甚至不顾危险加埋一枚跳雷。无论炮兵如何优秀,最终还是步兵直接面对德国人进攻,有备无患。
  进攻乌拉尔南翼的德军764团陷入铁火炼狱时,远在千里的莫斯科,一支部队同样陷入困境。重磅炮弹的爆炸声在废墟中爆炸,水泥块横飞,灰土弥散,被爆炸震破耳膜的战士只觉得头晕目眩,视线一片模糊。伴随爆炸和“乌拉”的嚎叫,国防军官兵与苏军短兵相接,展开肉搏战。
  尘土飞扬的大楼废墟视线模糊,只听到大口喘气声,吼骂声,厮打声,刺刀碰撞声及痛苦的嚎叫声。战士从楼上冲进烟雾笼罩的一楼,一个战士朝咆哮而来的俄国人脸上开了一枪,子弹瞬间将那人头颅击碎,血和脑浆喷溅一身,顾不得擦去脸上血污,便叫喊着向前冲去,结果绊了一跤,两人扭成一团。
  感觉身下之人未穿防弹服,他便用钢制枪托疯狂猛击下面人的后脑。钢制枪托不断撞击着脑壳,似乎担心那人不死,他嗓中发出野兽般咆哮。陷入重重包围,被围困于这座高达10层大楼后,持续数日的残酷战斗,早已令他们抛弃了人性,心中唯有杀死敌人,保存自己的念头。
  战士咆哮着猛烈击打早已砸的稀碎的脑袋时,身后一个俄国人挺着刺刀冲过来,孩童的面孔同样狰狞,嗓中发出近乎绝望的“乌拉”声。听到身后声响,跪在地下猛击的战士,突然站起来,在俄国少年刺刀刺空瞬间,猛然转身,枪托准确击中少年的脑袋,脸扑在地下砸烂的后脑勺上。
  躺在地上的许士杰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还活着的时候,连忙摸索周围,武器已无踪影。想站起来,但怎么也不行,只得爬向墙壁,血和着灰尘制造的泥泞,连地板也产生一种滑腻感。许士杰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失去知觉,尽管意识模糊,但枪炮声,怒号声仍清晰可闻,就在许士杰快爬到墙根时,突然感觉有人抓住他的一条腿往后拖。
  那人也已精疲力竭,尽管如此,许士杰仍然感觉根本没气力反击。扭头一看,是张血糊糊的大脸,头皮完全被切开,猩红的鲜血不断流滴,头上露出森森白骨,如同鬼魅。吓得许士杰惊声尖叫,但尖叫有气无力。俄国人似乎露出狰狞的笑容不停往后拖许士杰。许士杰挣扎着试图踢打俄国人,而发现腿根本抬不起来。
  俄国人坚持拖着许士杰,不慌不忙。他另一只手中,拿着一柄刺刀,准备努力刺向许士杰。
  “妈妈。”绝望至极的许士杰心中呼喊,认命地闭上眼睛,等待死神降临。这时,许士杰感觉一个人扑到自己身上,并向俄国人爬去。光脚甚至蹬在自己下巴上。许士杰惊讶地睁开眼睛,一个只剩下一支手臂,浑身是血的战士抓住钢盔,不断朝俄国人脑袋上敲打。
  一下、两下,曾经恐怖的圆脑袋在钢盔猛击下变形,脑浆飞溅。断臂战士无力的瘫倒在俄国人身上,脸上带着欣慰的微笑,为救下战友而庆幸。
  “兄……兄弟……”原本消失的力量回到许士杰身上,挣扎着靠到墙边,抓起墙角的步枪,费劲的坐起身,为步枪上膛,清脆的枪机复位声让许士杰产生幻觉,似乎又回到训练场上。
  许士杰拼尽全力举起步枪,射出的子弹毫无准头,但许士杰依然努力射击。但意识越来越模糊,只是靠在墙边无助的扣动扳机。楼梯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从楼上增援的又一批兄弟投入一楼混战中。战斗结束,所有声音归于沉寂。俄国人从大楼里四散奔逃,无法逃离的,在满是血污的地板上咽气或大口喘气。
  “解决他们。”尽管受伤的俄国人中有儿童和女人,但赵卓然毅然下达命令。看着一楼战友伤亡惨重,泪水不住在他眼眶里闪动。来晚了,如果不是一连兄弟拼命死守,攻进大楼的俄国人只需要几块炸药,一百多号兄弟就全完了。
  肺被刺穿的战士发出剧烈的咳嗽,猩红的血沫喷涌而出,脸上却露出笑容。
  “营……营长,我们守住了。”情报失误导致部队陷入困境,要直面俄国人的绝死反击。除非抛弃部分兄弟,否则根本没有机会乘直升机撤出。
  “好兄弟!”紧紧抓住战友双手,感觉生命的流逝,赵卓然再也无法控制,泪流满面。
第283章
选择
  10月23日拂晓,俄罗斯人的表演刚刚结束,中国接着登场,1000架H-32轰炸机飞抵莫斯科,给莫斯科演奏死亡交响曲。根据协议,俄罗斯空军负责下午轰炸,而且往往用轰炸机投下数百万传单,敦促莫斯科人放弃抵抗。因此,“白匪”每天下午的攻击,成为莫斯科人幸福的时光。
  俄罗斯空军把宣传重点放在平民尤其女人身上,保证城内平民不受侵犯,会得到足够食物,并要求妇女说服丈夫、儿子停止抵抗,不要做无畏牺牲。
  面对满天飞舞的传单,苏俄广播电台发出“最坚决的回应”,列维坦要求每个爱国的苏联人必须坚决抵抗侵略者,同时,不断播放从德国盟友胜利的好消息。
  “中国侵略军和走狗的退路已被德军切断,中国军队之所以加大进攻力度,无非是做困兽犹斗,他们的末日即将到来。”列维坦华丽的忽视中俄联军攻克莫斯科外围防线,正向莫斯科中央城区挺进的实事。
  “接到命令,未确认其具有实质威胁前,不得向建筑开火。”
  中国或俄罗斯空军执行战术轰炸任务时,都会接到如此命令,命令是迫于现实的无奈。一方面俄罗斯不愿意莫斯科化为废墟,另一方面中国亦不愿意承担莫斯科重建开支。
  相比战后重建,中国政府或是私人资本更倾向于战后工业援助与投资,加大对俄罗斯经济控制,而不是将大量资金浪费在城市重建上。正因如此,莫斯科最繁华的中央城市尽管饱受围城痛苦,但建筑却完好无损。
  莫斯科是苏俄心脏,是苏联红军大本营。十余年前修建莫斯科地铁时,苏联军事部门与地铁同时施工,修建规模巨大的地下军事堡垒,设计精妙堪称苏联建筑史上的奇迹,同样是苏俄红军最后一道防线。地面百米以下还有规模庞大的最高统帅部、军营、战时通信中心,负责联络分散于全国各地的红军,指挥红军抵抗中俄联军进攻,配合德军军事行动。
  随着中俄联军对莫斯科轰炸升级,死亡威胁日益增大。相比莫斯科外围,莫斯科市中心可以被称为天堂,但人们依然努力寻找掩体确保安全。建筑地下室挤满人,挤不进去的纷纷躲进防空洞中。除此之外,莫斯科地铁也成为难民集中的。尽管有传闻,白匪和中国侵略军计划淹没这些地方,但成千上万民众还是涌入地下。
  地面上,每条街道十字路口布满反坦克路障。叛逃士兵或意志不坚者被吊死在路灯和树上,成为莫斯科街景。街道上系红袖章的内务部军警提着冲锋枪和绞绳在每个防空洞或地下室内寻找逃兵,逃兵范围非常宽泛,上至70岁下至10岁的男性公民都是逃兵,每个莫斯科人都必须以“无比的爱国勇气”保卫世界革命的神圣心脏。
  莫斯科围城战持续月余,令城中许多街道变成露天臭水沟。成群的老鼠在街道上四处逃窜。老鼠成为城中上百万难民主要营养来源,相比少得可怜的黑面包,老鼠供应充足。莫斯科苏维埃严禁有战斗能力的人在祖国最需要时擅自离开城市,同时广播中指出,伟大的朱加什维利绝不会离开莫斯科,将与每个莫斯科人坚守在革命的心脏。
  企图逃跑的人都是懦夫和苏俄叛徒,都将被处决。相比远处隆隆的炮声,仅隔两条街道的枪炮,无疑更为震撼人心。此时,曾令人恐惧的捷尔任斯基广场二号六个大门前,围满莫斯科各人民委员会官员,享受特权的人来到曾是苏俄最恐惧的地方,希望找到内务部人民委员会的熟人或老朋友,获得内务部签发的特别通行证。
  “维克多同志,过去,我们曾是最亲密的战友与朋友,我希望……”国防委员会五名委员之一的马林科夫,直视维克多·西密约诺维奇·阿巴库莫夫,郑重其事的提出要求。
  “现在,我希望你签署178份特别通行证,这是名单。”马林科夫从怀里拿出几张纸来。扫视一眼名单,阿巴库莫夫看到马林科夫委员的名字赫然名列其中。
  除了他、他的亲人之外,还有很多马林科夫的亲信,人员分布在各人民委员会之中,大都是莫斯科的高官。
  “马林科夫同志……”注视手中长长的名单,阿巴库莫夫叹息不已。两天前,当一些人寻求特别通行证时,自己还可以拒绝,而现在整个莫斯科稍有权力的官员都挤到这里,要求获得特别通行证。
  “谢亚维奇!”阿巴库莫夫叫进一名内务部军官,从阿巴库莫夫手中接过名单,谢亚维奇上校对此早已轻车熟路。实际上,莫斯科刚被包围,阿巴库莫夫同志就签署了数千份特别通行证。
  “马林科夫国防委员同志,请问,贝利亚同志现在在什么地方?”马林科夫道谢时,阿巴库莫夫关心地问道。阿巴库莫夫是贝利亚的亲信,但两天来贝利亚音讯全无。
  “维克多同志!”马林科夫压低声音,“你听枪声。”
  马林科夫手指窗外。窗外枪声越来越密集,爆炸不绝于耳。一群失误的中国空降兵却被包围在两条街外。
  “两天前的夜晚,中国军队偷袭了基洛夫地铁站。”
  “什么?”阿巴库莫夫大吃一惊。怎……怎么可能,自己控制全莫斯科的内务部队,怎么没有得到一点风声,偷袭基洛夫地铁站,简直难以置信。
  作为内务部临时负责人,阿巴库莫夫自然知道基洛夫火车站通往什么地方,基洛夫火车站地下数十米处是苏联真正的心脏,是苏联最高统帅部所在地,包括朱加什维利在内所有最高苏维埃高级官员都在那里。
  “不用担心,中国人被击退了,空降兵并不熟悉站下地形。”
  “您是说,他们被围困在那座大楼里?”
  阿巴库莫夫恍然大悟,中国空降兵为什么愚蠢的在大部队尚未进攻市中心时,就首先空降于市中心。马林科夫点点头,之所以来到内务部,正是为防患于未然。早在中国人围城时,莫托洛夫等人就悄悄的准备好了特别通行证,阿巴库莫夫还在庆幸抓住这些人的把柄,现在看来,他们是多么明智。
  “朱加什维利同志呢?”之所以问及朱加什维利,是因为阿巴库莫夫希望得到贝利亚的消息。
  “朱加什维利同志正在思考更重大的问题,明白吗?总之,谢谢您,维克多同志,如果我是你,便会接受苏维埃银行官员请求,你知道我的意思,未来你会需要的。”出于对阿巴库莫夫爽快的感谢,马林科夫友好的提醒。马林科夫来内务人民委员会之前,就已经去苏维埃银行,拿到需要的东西。
  “未来日子里,我们肯定都需要可以随身携带,但却价值不菲的财富,明白吗?”头戴礼帽的中年人说话时,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黑色布袋,将布袋内物体倒在桌上。十几个亮晶晶,类似玻璃状的物体出现在内务部官员面前,作为克里姆林宫钻石库官员,他有办法搞到普通人很难接触到的财富。
  内务部人民委员会,一直以恐怖廉洁著称,贿赂对他们曾毫无意义。但此时,一名内务部官员拾起“玻璃”,仔细检查后,从办公桌抽屉中取出七份已经盖好公章的特别通行证扔过去,冰冷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人类本性总会在最危险的时刻彻底毫无掩饰的暴露出来。捷里任斯基广场二号手握权力的内务部官员,也在做着对自己有益的交易。
  在官员交易的时候,并不妨碍大量身穿内务部军装或袖系红袖章的民兵,提绞索,搜索处决逃兵、意志不坚者与包庇犯。当他们在为国家生存做最后努力时,莫斯科城内从未为食物犯愁的人们,已经准备好了后路。基洛夫地铁站候车大厅,是苏俄红军最高统帅部通讯中心,电话铃声和电报的滴答声不绝于耳。
  但曾经富丽堂皇的候车大厅到处是弹孔,穹顶上还有被爆破的痕迹,不过并没有妨碍其指挥中心的功能。唯一不同的是,通过候车大厅楼梯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站满荷枪实弹的苏俄红军。这些战士绝大多数是孩子,充满对领袖及苏维埃的忠诚。
  “一定要杀死他们。”在基洛夫站地下十数米一间富丽堂皇,铺设木地板的办公室中,朱加什维利歇斯底里,暴跳如雷。
  “这是耻辱,苏维埃的耻辱。”朱加什维利直至现在仍然心有余悸,中国特种兵几乎闯进朱加什维利办公室,距离不过几百米。
  “感谢上帝,不,绝不是上帝,而是……”伟光正的朱加什维利怎么可能牺牲在屑小枪口下。
  中国特种兵攻进基洛夫站后,却在迷宫般的通道中迷失了方向,没能接近朱加什维利办公室。在克里姆林宫警卫部队疯狂反攻下,成功将他们赶出基洛夫站,被逼进一座大楼,重重包围,已两天一夜。虽然调集重兵,不惜代价的进攻,但得到的是,一次次的挫败,这更坚定了朱加什维利彻底消灭中国特种兵的决心。
  “朱加什维利同志,中国人已经攻到莫斯科大学,距离红场只有十几公里,莫斯科随时可能沦陷。”城防司令朱可夫提醒。过去一个半月,中国人不断诱惑红军反攻,成功在野外消灭了城防部队主力,尽管城防部队仍多达上百万,但是民兵怎么可能抵挡中国人的进攻。如果不是中俄联军并不想彻底摧毁莫斯科,或许已经攻进红场。
  “不,不会,希特勒告诉我,德军很快就会占领乌拉尔。而且,伏罗希洛夫元帅的边境部队已经开始向莫斯科集结,莫斯科之围很快就会解除。最多再过三天,就会下雪,中国人就会被冻死。我要求你,调动更多军队,把该死的中国空降部队消灭。”手握烟斗的朱加什维利脸色铁青,仍固执己见,再次强调必须消灭中国空降兵。
  “还有,必须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吊到树上,必须用红色恐怖回击侵略者的白色恐恐怖。哪怕我们掉一根头发,也要把他们毫不留情的全部杀死,彻底打消他们想杀我的念头。”朱加什维利对将领大吼大叫,歇斯底里的责骂穿透墙壁和走廊,连地堡上层的人都能听到,脸因为极度愤怒而扭曲狰狞。
  “我相信,中国人的偷袭不过是困兽犹斗。试图通过杀死我,瓦解苏联抵抗,拯救失败。但他们错了,我还活着,好好地活着。中国人的阴谋失败,只有失败者才会选择如此卑鄙的行为。相信我,我们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精锐部队损失殆尽,华西列夫斯基深知,坚守莫斯科已经是镜花水月。
  “朱加什维利同志,根据目前情况,梁赞的中国军队已经从进攻转向防御。大量中国军队被调往莫斯科,一星期中,中国军队已经从35个师增加到68个师。现在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朱可夫打断华西列夫斯基,话锋一转劝道:“朱加什维利同志,为了更好的抵抗中国人,我认为您应该撤到西方,与伏罗希洛夫元帅会合,亲自指挥部队击退中国人。”
  “什么?难道要让我像个可耻地逃兵,离开莫斯科吗?不。”朱加什维利再次激动起来,用握烟斗的手直指朱可夫,似乎在指责他的背叛。
  “绝不,朱可夫同志,你必须指挥部队守住莫斯科,直到最后一人。我也会像个战士一样,拿起武器抵抗中国人。”
  朱加什维利为表示决心,走到办公桌边,拿起一支德国产STG44突击步枪。这是希特勒送给克里姆林宫警卫部队的武器。
  “如果中国人真的打到这里,那么,我会在这里和他们战斗到底,做个真正的战士。”
  “朱加什维利同志,如果那样,失败将无可避免。伏罗希洛夫元帅还拥有一百五十万军队,正在向莫斯科进军,假如伏罗希洛夫元帅到达前莫斯科陷落,反攻将没有任何意义。届时,即便冬天到来,我们也必定会输掉战争。”朱可夫义正词严。
  “可……可是……”原本似乎还准备像个英勇的战士一样战斗的朱加什维利,变得犹豫不决。
  朱加什维利心中反复思索,莫斯科能不能守到伏罗希洛夫到达,这是个问题。如果自己呆在莫斯科,安全将很难得到保障。如果在伏罗希洛夫到达莫斯科,冬雪降下前,中国人就已经占领莫斯科,自己必将失去生命,伏罗希洛夫元帅也许会作出对他最有利的选择,就是向中国投降。不,绝不能接受。
  正当朱加什维利内心挣扎时,一旁站立的贝利亚已经从朱加什维利偶尔流露的表情中,猜出他内心想法。两天前凌晨,中国特种部队渗透进基洛夫站,尽管警卫部队的反攻挽救了大家,但贝利亚却意识到莫斯科已经成为死地,呆在此处无疑是死路一条。现在只有逃离莫斯科,才能保住性命。
  三十三小时前,莫托洛夫竟然乘座一架飞机,在夜间离开莫斯科,留下口信是,去德国寻求更有力的帮助。但贝利亚了解到飞机上还有莫托洛夫的家人,及他从苏维埃银行提出的200万美元现金,那是外交人民委员会外事资金。
  “及时离开。”得到莫洛托夫逃离消息,贝利亚逃离的念头就不可扼制。正因如此,贝利亚才没有将莫洛托夫逃离的消息报告朱加什维利。但现在,朱加什维利却禁止身边的人离开,原因非常简单,中国特种部队之所以渗透至基洛夫站及站下秘堡,显然有人出卖,为了安全,他选择把所有人留在,基洛夫站,现在机会来了。
  “朱加什维利同志,即便离开莫斯科,我们仍然可以指挥莫斯科保卫战。只要到达伏罗希洛夫元帅的部队,就可以挽救莫斯科,莫斯科和苏俄需要的,不仅仅是领袖呆在莫斯科指挥战斗,而希望领袖带领大家取得胜利。”贝利亚的巧妙的劝解令朱加什维利点头称是,但仍然没有明确表态,等待其他人的支持。
  “朱加什维利同志,领导者置身险境,无疑非常不理智,如果您呆在莫斯科,恰恰中了中国人的阴谋,他们是唯一希望你留在下的人。”华西列夫斯基提醒。
  “是的,朱加什维利同志。如果你同意,我现在就给苏维埃银行打电话,必须提前准备。”
  “朱加什维利同志,现在是离开莫斯科的最后机会了。”为敦促朱加什维利离开,华西列夫斯基拿出几张照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5/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